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古代指挥一场百万大军究竟有多难

时间: 2021-12-30 07:00:4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古代指挥一场百万大军究竟有多难

古代中国真能拉出百万大军吗

百万大军是个虚指,水分很大

古代为了宣传需要(壮自己士气,并威吓敌人),人数都是亏有所夸张的,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第一嘛,军队出征不可能只有打仗的军人,粮草军械肯定是要补给的,古代不比现在几个卡车司机就能撑起一个连的后勤,一般的古代军队,至少需要士兵三倍数量的民夫来运输补给,而后勤运输的人员也是计算在军队人数之中的,这样的话,大军中实际作战力量的比例最多也就是四分之一左右

第二就是直接吹了,《三国志·魏志·国渊传》里面说,“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说明吹牛不打草稿在古代宣传里面是普遍存在的,按照这个标准白起在长平实际上也就杀了四万人(结合上一条,士兵也就一万上下),曹操赤壁号称八十万,周瑜调查了一下说最多二十万(结合上一条来看,实际的战士数量也就五万),这就是直接吹的典型例子。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是,太久远的历史里,很多资料都没有保存下来,夸大军力是给敌人和百姓看的,自己肯定还是得知到军队实际数量的,但这些细节的资料在当时肯定都是机密,没有流传,又在漫长的时光中流失了,只有广为流传的夸张版宣传文案留了下来,所以古代历史上有个这么一种有趣的现象,世道特别乱的时候就容易出各种天文数字的兵力,因为有稳定政府的年代,流传下来可考据的文案就多的多了,水分也就挤掉了,比如明代开国的战争中,朱元璋号称20万打陈友谅号称60万,这个水分就很大了,到了万历征朝鲜,打的国库空虚也就出了8万人而已,李自成攻破北京也只是两万多人罢了
历史研究者们关于历史方面无数话题的无数论文,然而关于一场古代战役究竟在何处怎么打,却鲜有论述。过去,我们的历史学者,似乎更偏爱王朝变幻,民族风云之类高大上的话题,往往指望发现什么历史变化规律来高屋建瓴指导现世政治。而在具体历史细节的研究上,却少有人问津,即使是相对较多学者关注的古代衣食住行的研究也没多少研究成果。这也就是为何沈从文的服装史和梁思成的建筑史直到今日仍然是中国这两个方面的权威。
而比衣食住行研究更少的,就是对古代战争的研究。当然这也不全是学者们的过错,对比中外史书,我们能看出中国史书对于事件的描述非常简略,对于战争描述更是动辄一笔带过,远不如西方史书在这类事件中记述的详细程度。
如长平之战,在《史记》中包括前因后果总共500多字,其中还包含了130字秦国实施反间计赶走廉颇的内容。这样稀少的文字自然也不能给予人们多少信息量。
而《亚历山大远征记》中描述高加米拉战役从大流士带着多少兵力来到距离城市多远的地方扎营,摆下什么军阵开始,到亚历山大带领部队来到距离波斯军多远的地方又如何布置,还描述两军中间隔着小山互相不能看到,再到开战后,大流士怎么派遣各种兵力冲击亚历山大的方阵,亚历山大又派遣谁带着部队如何应对,直到最后亚历山大带领伙伴骑兵突击导致大流士逃跑波斯军失败和统计战果分析原因。在中文翻译的亚历山大远征记中,整个高加米拉战役内容用去了足足10页!
在结合高加米拉地形、两军后勤、两军阵型布置、正面对抗胜负来分析出动的每一支部队实际兵力、古代军队指挥通信能力、不同军队装备情况等等信息后,才有了现代对高加米拉战役兵力的综合估计。可想而知,通过史料、理论结合复原的战史研究,在兵力估计的可靠性上当然不是古代一本《远征记》里充满水分的数字可比的,同样,如《史记》等中国古代史书也没法与之相比。
而都像史记那样的书写方法,全然不知道战场细节,现代中国学者自然也难以学西方那样去通过复原古战场的情况来进行研究。这种不重视细节的情况,对现代研究带来的制约,也远远不止军事方面,当我们还在依靠诗词、驻军等等去研究唐代长安有多少人口时,西方已经通过罗马城的公寓数量等等信息来推算罗马城人口了,因为中国古代史书中从未使用过精确的数字来描述长安城究竟如何(有数字的基本都是京兆府整个大区的数字)。
而另一个方面,则在于从希腊罗马时代开始,西方就留有大量书卷,如在罗马时代遗址的一户人家中就发现了3000卷羊皮文卷,这些书卷给人们带来各种那个时代的信息,西方很早开始就对这些文物进行解读研究,而我国发现的秦汉简牍虽则数量也不少,但至今归类整理等等工作尚未完成,更谈不上有多少综合各类文物史料的研究结果了。这种史料、文物挖掘整理方面的落后自然会影响历史研究中的各个方面,古战争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古人对军队数量的水分其实是承认的。《三国志·魏书·国渊传》里说“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也就是说,在三国那个时代和以前,虚报战功有一说十是常态,这就非常清楚的说明了古代兵力怎么回事了。
若按这个比例,则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实际为4万多人,这个数字看起来符合现实的多,毕竟在长平之后,很快赵国又进行了一系列大战,在史书中又拉出了“数十万”大军……不要以为4万是个很轻松的数字,对于一个人口数百万的国家失去4万军队,就相当于现代中国失去1000万军队,这个数字是现役解放军总数的5倍!
当然更直接的证据在各路兵书中。如《卫公兵法》指出,二万人的部队,就需要拨出六千人专护辎重!护卫还是其次,距离越远,运输需要的力量越庞大,沈括在梦溪笔谈里算过这笔账,兴师十万,刨去看护辎重还有其他勤务后,就只剩七万可上战场的兵力了,而维护这10万大军需要30万民夫在补给线上来来回回!到这个程度时,你增加人力,因为人自身也要吃,还要兵力保护,已经缺乏实际效用了,就算用畜力,牛马自身也要吃,比如以唐代养马,一匹马每日就需配给3升马料,这样也难以提高补给效率。

同时,宋以来的兵书对于战阵有了更详细的描述,于是我们发现,在宋朝被皇帝视之为无敌杀手锏的平戎万全大阵,并不是想象中几十万人掺和,而仅仅用了14万兵力,也就是说,人口达到前代所不能及的大宋在往往真正能用的兵力基本不会超过这个数值。所以我们能看到,君子馆战役宋朝损失数万人,就已经是全军覆没宋朝军队几乎精锐尽丧,满城8万宋军大破辽军,这些都是规模顶级的战役了。
时代越晚古代王朝动用的兵力越少
从唐以后,文字资料大量增加,古书中战场上的兵力却越来越少,而且呈现出越是统一时可用兵力越少,越是混乱时数字越是没谱。比如宋时尚偶有几十万大军出动,蒙古灭宋时,带着4万军队就敢长驱直入攻打坚城钓鱼城。明朝开国战争中几十万大军也屡见不鲜,如陈友谅60万大军和朱元璋20万决战,可到万历打朝鲜战役,出动不过8万人。到明末,李自成2万军队打进北京,满清更是满打满算15万军队,就打进了关内纵横全国。三藩之乱时,吴三桂贵为平西王,又有诸多盟友,凑5万兵力已是捉衿见肘。到最后清末,面对英法联军,清朝在北京门口也拿不出10万军队去对抗。太平天国顶峰时期也不足20万的太平军纵横半个中国,3万湘军就能围困天京……
有赖清代公文,尤其是朝廷公文保存相当丰厚,我们得意一窥某些战争的准备和进行过程。在整个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我们看到清军调遣总是这一千那三百,而到八里桥时,传说的十几万京师卫队并没有出现,僧格林沁区区3万人就是北京最后的屏障。
看越多,那个即使长期处于战乱中,即使只有几省之地也能动辄数十万大军的战国、三国、五代十六国时候中国似乎距离我们越来越遥远……
以动员率来挤古代军队数字水分

虽然古代战场细节已经很难获知,但我们并非没有其他办法来间接估算古代究竟能有多少军队。西方在军事动员学的发展结合了战争史后,发现从古至今随着技术发展,国家参与战争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尤其是社会管理、铁路运输、兵站、士官职业化、预备役等技术和措施的实施,使得近现代国家在全面战争中能动用的军队/平民比例越来越大。
古代战争中,并不存在如二战那样广泛动员平民进入军队并快速训练后上战场的情况,所依赖的都是常备军队。同时,铁路公路提供了兵力和物资高效集结的渠道,使得过去卡住古代军队喉咙的后勤问题得以解决。
职业化士官们则提供了大兵力协同的可能性。古代的军事训练往往依赖将领个人,阵法号令皆不相同,比如戚继光所练戚家军,其鸳鸯阵法其他明军就不冻。这样当你天南海北的军队集合到一起时,也难以有效的协同作战,只能一盘散沙,凑不出有效战斗力。是以许多古代优秀将领们也不会使用大量兵力,往往最多只带数万人。近代各国都定立了自己统一的标准化军训操典,并以这些操典在军队和军校培训士官,而士官们则负责训练新兵,于是无论哪里的士兵都能接受完全一样的训练,这样当他们集合起来后,也能互相配合作战。
比如拿破仑时代的欧洲军队,相比古代,他们有了更有力量的拉车马,更先进的四轮马车,单车的运输能力比之中世纪近乎翻倍,再加上统一标准的训练,兵站等后勤系统,于是在欧洲战场上出现了三四十万军队在一场战役中搏杀的情况,有些人不明白集中这么多兵力所需要的技术积累,还幻想拿破仑不如白起只是火器厉害罢了。
而到一战、二战时代,社会组织能力、交通运输能力、平民学习能力都越来越强,能够组织动员出的兵力也就越来越庞大。在南北战争时,美国南北双方几乎都达到了自己所能动员的极限,当时美国人口3100万,双方总计兵力达到了约100万规模,动员率3.19%。
一战时,英法两国全面动员,4000万人口拉出了800多万军队,动员率都达到了21%以上,而相对较为落后的德国,6300万人口动员了1100万军队,动员率17.5%,至于沙俄更加落后,仅仅8%。
到二战时,德国比一战自然更加先进,动员率也达到了21%的地步,而苏联当时比过去沙俄是进步了,但社会组织、铁路运输等等能力却还不如一战英法,虽然竭尽全力了,动员率也仅有14.1%……
所以可以显然看出,社会综合水平越先进,能够达到的动员比例就越高。那么中国的情况呢?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前后总共动员了1400万人,最大兵力约800万,当时未沦陷区人口约为2.1亿人,如果以兵力算,动员率仅仅3.8%,而以总动员人次算的话,也不过6.67%,但总动员人次必然存在重复计算。
有人说抗日国共都没出全力,那么我们再看看国共内战时期,1953年中国人口达到5,3亿,按此推算46年是应有5.2亿左右人口,为了动员率数字高一点,我们再减掉些,以4.6亿人来算。
三年内战中,双方军队数量相加,在47年时达到顶峰,有645万人,再考虑到还有民兵等非作战人员,以49年时达到最大值的共军民兵数550万人为准,总动员数字也就是1200万人,动员率不过2.6%。
也就是说,在有了铁路、兵站、统一操典、士官、汽车公路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拼尽全力,再拼上作弊式的计算,也做不到7%以上的动员率。当然我们也都知道,那时候的中国,别说比一战时候的德国,就是比一战时的沙俄也依然落后许多,这个动员率数字也符合当时中国的现实。

而古代那些数字如果是真的,会是什么情况呢?长平损失40万的赵国人口顶多五六百万,在长平两年后的邯郸之战,赵国又拉出包括十万精锐在内的30万军队,又过五六年,赵国大军13万又跑去大破燕国……这动员率起码超过10%!
淝水之战,前秦出动80万军队,留在国内的驻军咱也不算了,人口也顶天就800万了,动员率10%;
金辽护步达冈之战,辽70万军队,人口900万,动员率 7.78%;
鄱阳湖大战,陈友谅60万军队,人口那点地盘800万够多了,动员率7.5%;
哪一个都比抗日皆国共动员率高出许多,而虽然当时的中国相比欧美日非常落后,但相比中国古代,有铁路、公路、汽车、电报、电话、兵站、士官、一定工业生产、农业技术更新、医疗卫生改革……无论如何,那时候的中国也远远比古代各个时期先进。
可就这样古代们反而刷出了抗日时候中国都远远达不到,甚至一战沙俄都做不到的10%动员率的神奇大军来……
古代军工生产能力远逊近现代
有不少人以为古代打仗简单,拿根竹子就能去当兵,不像热兵器时代的战争需要大量的火药枪支。的确,但从价格来说,一支近代步枪的价格可能是一把刀剑价格的数倍,然而,许多人忘了,在近代步枪的背后,是近代远比古代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工业生产能力。
宋代冷兵器制造和相关冶金等技术已完全成熟,后世再难有大的突破,那么宋朝的兵器制造是什么情况呢?北宋时造作院规定,每7名工匠,9天内要做弓8张,每3名工匠2日内做箭矢150支,刀剑呢,每8个人6天内做5把……这么低的单位生产能力,自然整体数量上也没有多好看。
北宋统一后,军器几乎全部由中央和地方衙门制造,中央直属的南北作坊每年生产的铠甲、马甲、枪、剑、刀、床弩等加起来不过3万2千件……弓弩院生产弓、弩、箭矢、弓弦还有盔甲的甲片等兵器,中央弓弩院这弓弩矢甲片的合计年产量1650万,而地方就更少了,从弓弩箭矢到甲叶再到盔甲和剑,总共才620万(以上数字出自 宋《曾巩集》卷49)。
这2000多万的产量看起来貌似还不算少,但是,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箭矢和甲片,要知道,宋朝一副盔甲就需要甲片1825片(《宋史·卷一九七·兵制十一·器甲之制》)。而箭矢更相当于一次性消耗品,能够回收的机会并不多,尤其是吃了败仗的情况下。
那么近现代的军工生产是什么水平呢?就以被视为军事工业极弱的民国为例好了。仅1936年一年,民国政府兵工署直辖的兵工厂就生产了步枪9.89万支,步枪子弹1.27亿发,迫击炮弹24.7万枚,手榴弹197.69万颗,航空炸弹3.3万枚,防毒面具4.4万副(《民国二十六年二月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三中全会军事工作报告》)
以上数字仅仅是兵工署直辖工厂产量,而大家也都知道,那时候中国各地派系还有自己的军工厂。可以说,即使是近代国家中至弱的民国,生产供应能力也几十倍于古代极强的帝国。而在几十倍的军工生产能力差异之下,民国人口比之古代盛世时代却无10倍优势,无论宋明,都在其顶峰时期拥有着1亿上下的人口,民国人口相比尚不超5倍。
古代全民皆兵仅仅是妄想
许多人幻想战国、斯巴达、蒙古之类古代势力人都是平时生产,战时就都能拉出来当兵,于是简简单单就爆出了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大军。正如前面看到的,古代兵器生产能力极低,甚至无法快速满足多出来的哪怕只10万人的军队,而脱产对于古代社会的损伤也远比近现代为高。《汉书·食货志》中写过一个五口之家(青壮男性劳动力一人)种百亩地,每亩地能收一石半的粟,除过上税和自家人食用外,剩下的不过45石,卖掉30石得钱1350文而已,而一人换一套衣服就需1500,也就是说辛苦一年所得尚不能给全家人换一套衣服,更何况生病之类,古代生活之困顿可见一斑。
而且战争是不会等着你农闲了才会发生,同时仅仅筹备阶段,将各地的民夫征召起来集结赶赴作战区域,编组整顿,就动辄数月时间,再加上古代战争节奏缓慢,许多大战都是一打几个月。就如长平之战秦赵在长平交战的决战阶段,就是从4月份一直打到9月赵军投降为止。另一场著名的淝水大战则从盛夏8月开始打到12月。曹操发起赤壁之战,从建安13年的正月就开始整军备战,到7月才出兵南下,而赤壁那一把火,却在12月才烧起来。这么漫长的战役过程,哪里能等得了什么农闲农忙?
而战争不仅仅是士兵要吃饭,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等远征匈奴,所带兵力最多10万,而后方却得几十万人力负责粮草军械转运,这几十万人一样需要吃饭,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数年累积才能支持一次这样的作战。汉武帝朝数次对外用兵,都是数万或10万这样在许多人眼里少到可笑的兵力,却打出个国穷民乱,汉武帝也深深自责“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也就是说,仅仅正常的税赋都还不能支撑仅仅数万人的战争,还动辄要向老百姓额外摊派。
所谓的古代军国主义,严刑厉法虽有,但实际生产能力改变不了,再残酷的军队也得有饭吃才能打仗。斯巴达人看似男人都当兵,但背后是人口数倍于斯巴达的希洛人奴隶在维持着斯巴达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文景数十年积累,也被汉武帝几场“小仗”挥霍一空,古代低下的生产力真正能支持多大规模的战争可见一斑。许多人想象的拿着竹棍就能成兵,那除非所有人都辟谷才行了。
数字掺水,本是不分中外所有古人的通病,严谨的书写事实也非古人撰写史书的诉求,以文载志,抒发个人思想才是核心目的所在,真正的历史学研究本身也是近现代才有的产物。
对古代文明,具体的个别技术互有优劣很正常,但近代以前(15世纪)发展缓慢的古代社会,新事物出现极慢而传播却快的多,只要互相存在交流就绝难一方压倒另一方。去除虚妄的自豪或自卑,以平常心看待古代历史和古人,才是现代人应有的态度。

历史上指挥过百万大军的人

国内国外有哪些人真正指挥过百万大军作战?
  真正指挥过百万大军的人,详解如下:
  一、中国将领:
  网上总有人喜欢说某某人指挥百万大军,但都是形容,以示指挥过许多兵。三国里,曹操赤壁之战,也是指挥百万大军,但事实上才二三十万而已;但军史学家一致认为,历史上,只有一位将军,真正指挥过超过一百万的军队,这个人就是——林彪。
  理由是:四野的一个军就不下10万人,四野共有多少军,那就该很容易计算出有多少人,另外,四野还有其他的铁道兵,汽车兵,炮兵,大量的后勤部队,还有不少东北入关的铁甲列车,怎么说也算百万大军。要知道,当时解放军的总兵力已经不下4百万了。如果有人说四野只有60万,是凑不够100万的,我认为不妥。
  二、外国将领:
  前苏联的朱可夫元帅在二战中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有110万人。
  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也超过100万人。
  华西列夫斯基指挥的远东方面军总兵力157万在远东战役中击溃110万日本关东军。
  二战时,盟军方面,布莱得雷指挥的第12集团军群有120万人,艾森豪威尔是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光参加诺曼底登陆的盟军就有288万,他指挥的盟军还有在意大利的第15集团军群。
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很多“百万大军”其实都是号称百万大军。古代开战都会故意夸大自己的军队数量 你真正查阅正史 就会知道百万不过是形容词而已 一方面壮大自己的士气 一名恐吓敌军。
因为古代的科技、人口、交通的限制所以古代的百万大军基本上不存在。十字军东征不过二十万,赤壁、官渡、长平、赤鹿等等绝对不到百万。
我看楼上还有说霍去病 简直笑话 霍去病当年北伐草原是大汉侵全国之力 并且霍去病北伐的清一色骑兵 百万大军 外加百万战马 汉朝绝对没有!
占古代经济GDP90%的中国都鲜有百万,国外就更不说了。
近代就不一样了 渡江战役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诺曼底登陆 这些现代战争才能凑齐百万之众。
这些战役的指挥官具体说来有:粟裕、邓小平、刘伯承、艾森豪威尔、朱可夫等等。

你可以查查二战史 苏联指挥官过百万的较多。中国的不少,德国好似也有。
渡江战役,整个战役有100万人参加,所以杜建战役总前委,粟裕、邓小平、刘伯承算是指挥过100万人作战吧。彭德怀作为朝鲜战争的统帅,手下士兵肯定超过100万,但没有在一场战役中投入100万人。

诺曼底登陆,盟军海陆空三军总和能超过100万,所以总指挥艾森豪威尔算是指挥过。
柏林战役,库尔斯克,白俄罗斯战役,布拉格战役,还有消灭中国东北关东军的战役等等,作战兵力都超过100万。所以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科涅夫都算是指挥过100万人作战。
战国时秦灭楚之战的王翦
朱德总司令蒋总司令

古代打仗的时候真的动不动就几百万的数量吗?

我要是问您历史上有哪些以少敌多的经典战役呢?您不用多想肯定就如数家珍:比如说匈奴四十万围困汉高祖啦,昆阳之战位面之子刘秀大败四十万王莽军啦,诸葛亮火烧赤壁大败曹操八十万兵马啦,淝水谢安大破80万前秦军啦等等,您更不用说战国时期的杀神白起,根据梁启超先生的考证老白这一辈子至少屠杀了一百万人!一百万人这是个什么概念!

这动辄几十万几十万也把读者们的胃口给养刁了,您要是一场战争没上个十万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这也就难怪咱们一听到隔壁邻国日本战国时期的吹嘘的那些战役、名将都颇为不屑一顾的说:不过是村长互殴而已,有什么好惊奇的!而咱们中国呢?分分钟拿出百万大军把你这小破地方给填平了!

但是正是如此么?古代中国动辄就能拉出这百万大军么?

答案当然视否定的,这百万大军是注水的,而且水分还不少......

既然是注水的为什么要吹嘘?打仗前吹一波,我这百万大军一声令下就能把你们踏为齑粉(就比如苻坚在淝水之战前得意洋洋地说我军简直可以投鞭断流啊,那东晋这些人不就望风而降了么!)既是给自己壮胆,也是给对方施加心理压力。而有时候也把敌人往多了吹,这是为啥呢?这样打赢了更有面子,就算是输了也能找个借口,不是我军不争气,实在是敌方人数多啊!

那么问题来了,咱们看战国时期动不动就是数十万大军,在真实的历史上可能出现么?

答案是不可能。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究竟这个战场有多开阔才能容纳这百万人能够展开战斗队形?其次就是古代又没有咱们现代的通讯设施传达消息,百万大军诶!指挥瘫痪都算是轻的了吧!

其次就算是你能凑齐了这百万大军,您知道这后勤会有多么恐怖么!孙子就在不朽巨著《孙子兵法》中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也就是说如果动员一支十万人的部队,至少要七十万家来提供后勤,由于是古代咱们算的少点,一户按照四到五个人,这就至少影响了三百万人以上!这还只是十万人的队伍,您再想想一百万人呢?而且换句话说,若兴师十万,能够参加战斗的士兵顶多也就七万,后勤就至少需要三十几万的民夫在补给线上来回,为了避免粮道被断你还得花兵力去报保护,再加上民夫本身在路上人吃马嚼,光就后勤就能把你给拖垮了!

《梦溪笔谈》:“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其间队长不负,樵汲减半,所余皆均在众夫,更有死亡疾病者,所负之米,又以均之,则人所负,常不啻六斗矣。”

可见古代的生产力压根就不能够支持这么大规模的战争,咱们中国古代的动员率也就在3-5%之间(也就是战时兵员占人口的比例),要是超过了这个比例,整个国家将会受到影响。

有人可能对动员率这个数字不太敏感,那我拿二战时期各国的动员率来做个对比吧!

咱们中国八年抗战期间投入的总兵力超过1000万,但架不住咱们人口基数有4亿!所以这么除下来的话动员率不过2.5%.......比例那是相当的低(不过没办法,动员率还是受国家工业能力、后勤能力和兵源等影响,咱们中国那时候压根就没有完整的军工系统,所以能挤出个1000万算是相当不错了)

德国7000万人口累计动员兵力1700万,动员率21.5%;苏联1.6亿人口累计动员兵力2200万,动员率13.75%;法国人口4100万,累计动员兵力600万,动员率14%也不算太丢人,毕竟战争狂人日本其实动员率也不高,人口将近七千万而兵力970万,动员率只有14%,而英国和美国的动员率简直是一股清流:英国只有5%,美国动员率不到8.5%,可以说都是相当低。

所以您看到了二战时期在有了先进的交通运输、军事管理和充足的后勤保障等前提下,一般国家的动员率也就在百分之十左右,而在古代真要出兵百万,您就得加上将近三百万的民夫,两千万人受影响......两千万是个什么概念?唐代天宝年间是大唐人口的巅峰期,人口数量达到了八千万左右,也就是说帝国四分之一的人都受到了战争的影响,这可能嘛?

当然不可能!所以您别看古代的战争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吹出来的。

因为白起杀人最多,也最典型,那咱们就拿白起举个例子,别看白起这一生杀人无数,但他这一生斩首数字中也有极大的水分。

首先来说古代的斩首数字几乎就是吹得,而且这些老哥们吹得还挺狠,是“以一为十”的吹,这一点三国时期的国渊就给了我们解答: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您看看,也就是说那些个报捷文书上所谓的斩首数目至少都人为的夸大了十倍以上,这个一方面是混个军功。而另一方面这是“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也就说说为了向民众展示我的功绩有多牛逼啊,起吹嘘和安抚的作用。

关于吹嘘斩首数目在史记里就有实锤,史记秦本纪记载:七年(前330年),公子昂与魏战,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也就是说老秦和魏国打了一仗,不但俘虏了他们的将军,而且还斩杀了他们八万名士兵!

斩首八万人,这是多血腥的画面!

但您再看看史记魏世家的记载:五年(前330年),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

额.......人家魏国最多派出了四万五千人,而且还只是击败,并不代表全军覆没,秦国的老铁们请你们解释一下,这剩下的几万个人头是怎么来的?难道是你们变出来的?

怎么来的?虚报战功编出来的咯,而且秦国人也算是有点良心,这个虚报没往十倍这么报,只是虚报了两三倍。

所以这么来看,白起一生屠杀了这一百多万人是很有水分的,估计顶多也就十到二十万左右(当然这个数字也很可怕,但是毕竟没有一百万这么夸张啊!),咱们再举个例子:在史记白起列传中记载,白起担任左更时,“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起迁为国尉。”这又是一场血腥的屠杀,白起砍了将近二十几万个人头!如果真是如此,咱们反推一下。

首先斩首的数字并不代表就是阵亡的数字(不可能每个战死士兵的人头你都砍下来了吧!),而阵亡的数字又不代表伤亡的数字(毕竟有人可能受了轻伤逃离了战场,这一战并不像长平之战赵军被包了饺子),一战最惨烈的凡尔登绞肉机中,法国和德国两百万大军互掐了十个月(这个就真的是实打实的数字了),总共伤亡约100万,死亡人数达到30万,按照这个说法,白起杀了韩国和魏国将近二十多万的士兵,那说明韩、魏联军的阵亡数字和伤亡数字只会更多,汇总下来参加战斗的人数至少在一百万人到七八十万人以上!

韩国和魏国这是豁出去了啊!两个国家最少出了数十万的士兵?当然不可能,按照张仪的说法“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那剩下这几十万怎么来?当然是吹出来的咯!

而且您还别以为出兵十万有多轻松,其实也就是战国的各位老兄们嘴炮打的响,有人看了战国再看三国总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战国时期各国动不动就能出兵十几万,而三国时期出兵却是以万为单位,您别看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都吹嘘几十万,其实真要合计下来,撑死可能就是十万。

比如说三国时期的势力最大的魏国,人口超过400万,孙资认为动员“区区”十五万军队时就天下骚动,费力广大,这种说法可能带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同样说明了曹魏也无法负担起这样的出兵模式“凡用十五六万人,必当复更有所发兴。天下骚动,费力广大,此诚陛下所宜深虑。”

曹爽当政期间曾经雄心勃勃的讨伐蜀国,结果“爽乃西至长安,大发卒六七万人,从骆谷入。是时,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咱们首先不吐槽曹魏这次出兵的兵力(毕竟曹魏有数个兵团,包括淮南兵团、江陵兵团和陇西兵团,陇西方面常驻的士兵可能就数万人,蜀汉在击败曹爽后也吹嘘曹爽率步骑十馀万),但光这七万大军的后勤就已经让“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可见十万大军对国家经济的考验。

而晋书中吹嘘诸葛亮号称出兵十万北伐中原,实际上呢?袁子曰:亮率数万之众,其所兴造,若数十万之功,是其奇者也。东吴张俨:诸葛丞相诚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关守险,君臣无事。

可见尽管史书上信誓旦旦的写着什么数十万、上百万,实际上也就几万到十几万而已,咱们在看书时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免得被古人骗过了!

古代打仗,究竟是怎么调动百万大军的

在冷兵器时代,打仗是常有的事,我们经常看到有关影视剧或者小说,通常描写了战争场面,交战的部队没有几百万,也有几十万,一眼望去,都是人头。那么真的有这么多人马吗?会不会是人为的艺术加工,带有夸张色彩?
冷兵器时代
古代社会,作为士兵,他们是没有良好的政治待遇,也不会像现在一样,有人给他们思想工作,更加不可能经常有的实战演习。只有通过实打实的战争,才能成长。
到达百万大军的也有,例如,长平之战交战人数达到百万,赵军的40万人马主要是因为撤不了了,所以全军覆没。
长平之战
淝水之战也达到百万,但前秦的部队好多都是临时招的,所以不用全军覆没就跑光了。
淝水之战
打仗人多,并不是关键。你看当年的西楚霸王项羽战场勇猛无敌,少有败绩,可结果你们也清楚,垓下被围,乌江自刎。
乌江自刎因此关键在于,正面战场排兵布阵,指挥战斗,人越多信息传递越慢,将领要读取的信息量越大,部队之间的协调性越低。所以大部分时候大规模作战的情况还是不常见的,而且大规模的部队一般都是输。
几万十几万都有的,俗话说人过万则不见边。听起来人很多?其实不然。
当时的环境粮食产量不高,饥荒是很正常的。加上天灾人货。当时社会的最大问题就是流民。当社会乱到一定程度。这些流民为了能吃饭就要加入军队。所以当时的职业军人不多,大多是辅军。一万人的精兵需要二到三万的辅兵。辅兵负责开山铺路,做饭,当先锋,收管俘虏等等杂活。
另外还有许多战斗人也很多,他们确实是走过来的,所以要提前做战前动员。
如果是大规模战斗,而指挥者又太弱,所以全军覆没的可能性很大,因为要想在这种战斗中取胜,要么把对方困死,要么就搞突袭,把对方困死这样想逃都难(例如长平之战)。而突袭的话,那绝对是殊死搏斗,所以一般是直突中军主帐,要是主将怕死,那估计自己就跑了,没了将领的部队人再多也只能等死。
文章标题: 古代指挥一场百万大军究竟有多难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1122.html
文章标签:大军  指挥  有多难  古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