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2-08 21:31:45 | 作者:瓜子喝可乐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4次
“你这个人的思想怎么这么封建啊?”
“我们要消除封建残余。”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封建”这个词就和坏东西联系在了一起。什么包办婚姻啊、重男轻女啊,只要是古老的不好的习惯和思想都会被叫“封建”。虽然语言能表达意思就行,但如果非要杠的话,其实严格来说,不能这么用。
看到“诺曼底”三个字,绝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诺曼底登陆”。二战的时候,盟军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在法国诺曼底开辟了第二战场。
把时间往回拨900年,同样是诺曼底这个地方,其实早就发生过另一次登陆事件。不同的是,二战时期是从英国登陆到诺曼底,而这次是从诺曼底登陆到英国。这次登陆,史称“诺曼底征服”,通常简称为“诺曼征服”。顾名思义,英国被征服了。当时,诺曼底是个由丹麦人建立的公国,属于法国。这里有两个点需要解释:
诺曼底公国的最高领导人被称为“诺曼底公爵”,1066年时候的诺曼底公爵叫做威廉。昂格鲁撒克逊时期,英格兰被丹麦人入侵后,威塞克斯王朝经过努力最终复辟了,复辟后又经过了两代国王,分别是“忏悔者爱德华”和“哈罗德二世”,他俩就是昂格鲁撒克逊时期的最后两任国王。
忏悔者爱德华无嗣,也没来得及宣布继承人。但他在临终前摸了一下哈罗德二世的手,哈罗德二世就开始造势,成功继承了王位。
但海峡对岸的威廉不服。为什么英格兰的王位继承一个法国人会不服?他的理由有三:
有了理由,威廉就可以开战了。
---此处略去500字---
于是,威廉就打赢了。
总之战争非常惨烈啦。哈罗德二世死在了战争中,尸体都不知道哪去了。据说他的妻子一个人跑到战场上去找过,但找没找到就不得而知了。在这场战争中,哈罗德只有弓箭手和步兵,而威廉有大量武装到牙齿的精锐骑兵,也称作“骑士”。骑士的背后,反映出两种社会制度的不同。所以可以说,当时的英格兰遇到了我国在近代史中遇到过的问题:军事力量落后的背后是社会制度的落后。
怎么个落后法呢?
这就要说到“骑士制度”,而说骑士制度就要说到“封建制度”。
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等级分为国王、贵族、平民、奴隶。其中,贵族分为两类,天生的和后天的。天生的分为公侯伯子男,后天的就是骑士。
为什么需要骑士?我是一个国王,要外出打仗,就要有军队。骑士很好用,但他很难养。全身的盔甲,优良的战马,锋利的武器,样样都是大开销。怎么办?我当然可以选择中央集权的方式,靠国家收税来养军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收不上来那么多税(有一种说法是,东边穆斯林势力变大了,影响了西欧的商业贸易,经济下滑,但我只是略知一二,等以后到世界史篇再研究),没有税就养不起那么多军队,怎么办?外包。我留一部分土地直接管理,剩下的就封给贵族,告诉他们:“小伙子,我看你骨骼惊奇,这样吧,我把我的土地封给你,政治、经济、司法权力你都可以有,但你要定期给我交税,并且每年你都要给我提供一定数量的骑士,为我服役(威廉的要求是每年40天),不过咱提前说好了,这块地你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咱任何一方挂了,土地都要收回中央”。
和国王一样,贵族又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土地:留一部分,封一部分。就这样,整个社会形成一层一层的权力金字塔。而最底层的贵族就是骑士。
在封建制度的初期,只有骑士阶层是平民可以勾到的。想要成为骑士,就要在所在贵族那里,从孩提时代一直接受专业武士训练到21岁,或者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被贵族封赏。成为一名合格的骑士后,会得到一块土地,通常是一座庄园。骑士再利用从庄园中得到的收入给自己置办骑士装备。
当然,任何一个贵族如果骑上战马,穿上骑士装备也可以被称作广义上的骑士。但骑士对他们来说就不是爵位了,而是一种身份。
那我为什么说“封建”这个词被滥用了呢?这就要说到中国的历史。
古人认为,地上的一切都听命于上天,比如俗话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有的事情,上天管不了这么细,比如人情世故,具体的法律法规。怎么办呢?上天就派了他的儿子下来,代为管理。这个儿子,叫做“天子”,天底下的世界,叫做“天下”。
天下这么大,天子也不能全管。天子就要派他的儿子们去代管一部分。天子的儿子叫做“诸侯”,诸侯的土地叫做“国”。
层层分封下去,诸侯的儿子叫做“大夫”,大夫的土地叫做“家”;
大夫的儿子叫做“士”,而士就没有土地了,只有贵族身份。
所以有一句话叫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的贵族阶级:天子——诸侯——大夫——士。贵族的权利是很大的,比如战国七雄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万户侯可以拥有一万户的税收。这样的管理模式叫做“分封制”,也叫“封建制”,主要运用在周朝。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按他的性格肯定是不允许出现权力过于分散的情况的。于是就把封建制改为了另外一种管理模式:中央集权。天子改称“皇帝”,天下改称“国家”,贵族改称“官员”,国与家改称“郡县”。官员不再由贵族世袭,而是由中央指派。
既然已经改了,为什么后来又用“封建制”这个词了呢?
古代起,“封建制”这个词的定义其实一直在变,直到唐代的柳宗元写了一本《封建论》,封建制的定义才稳定地指代为了周朝的“分封制”。西方的封建制叫做“feudalism”。封建制和feudalism是两种很像的政治体制,但本质是不同的。封建制的本质是“血缘”,贵族们都是亲戚,而feudalism的本质是契约,大家未必是一家人;封建制也没有feudalism那样的骑士制度。时间来到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在翻译《政治制度史》这本书的时候,首次将feudalism这个单词翻译为了“封建制”。本来这个时候,封建制的定义还混淆得不是特别离谱,直到马克思传入了中国。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有一个社会发展理论,即社会的发展会经历这么几个阶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原本是按照欧洲的历史划分出来的,中国并没有严格按照这样的社会发展进行演变。但先辈们寻思,我们国家要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了,那前一个时代不就是封建社会吗?于是他们就把辛亥革命前的时代统称为了“封建社会”。集权和分权就被混在一起了。
后来,中国跨越了资本主义社会这个阶段,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再到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封建”这个词也就一直被误用到了今天。
我们切回来说诺曼征服的历史。威廉打败哈罗德二世之后,就开始了对英格兰全境的征服。这是非常残忍的一个过程,诺曼底军队烧杀抢掠无一不做,包括未成年的孩子也照杀不误。从此以后,整个英格兰的政治局面重新洗牌。昂格鲁撒克逊土著受到了非常不公的对待。威廉使4 000—5 000个盎格鲁萨克逊时代的塞恩(俗称地主)失去了土地,留下1/7作为王室直辖领地,其他的都用来分封给跟随他南征北战的170多个诺曼底人。
从此以后,威廉就把封建制运用到了英格兰,并且开启了英国一个新的王朝——诺曼底王朝。在这个王朝中,威廉在英格兰是国王,最高统治者;但在诺曼底是公爵,属于法兰西,但在两边的权利都很大。
为了更好地收税,威廉对全国经济状况进行了一次大普查,每一户有多少头牛全部记录在册。所有数据汇成了一本书,名叫《末日审判书》,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意思是它所记录的情况不容否认,犹如末日审判一样;还有说法是由于他派出的调查员个个如凶神恶煞,调查内容又极细致,使被调查者如履薄冰,好像在接受上帝使者的末日审判一样。
在书中有这样一些数据:
1086年全国地租总收入为73 000英镑,其中约有1/2,即30 000英镑归属于170家诺曼底贵族,另有1/4归威廉家族,剩下的1/4属于50个高级教士。可见,这250来人就控制了英格兰的绝大部分土地。这些王公贵族、教会上层及其封臣和附庸,总人数不过1万人,却高居于100—200万英格兰人之上。在那个时代,可谓真的是“能力好不如生得好。”(嗯…貌似现在也差不多?)
不过威廉最后死得也很惨。他去世后,诺曼贵族们都回去守自己的土地去了。他身上的财物被仆人抢劫一空,尸体赤裸地躺在修道院里。有人说,这是他因为以前的暴行受到了上帝的惩罚。
诺曼底王朝总共有四位国王:从1066开始,威廉一世在位21年,威廉二世在位23年,亨利一世在位25年,史蒂芬在位19年。
这里介绍一下西方给国王取名字的规则。假如现在的国王叫亨利,就顺着历史往前找,如果发现了另一个叫亨利的,比如亨利二世,那好,这届国王就叫做亨利三世。这也是为什么伊丽莎白一世和伊丽莎白二世中间隔了好几百年。(这种命名方式反正我觉得不好记,不像中国的什么汉高祖、汉景帝、汉武帝,一听就是一个朝代的。而且这种命名方式也没什么内涵,像中国的什么康熙、乾隆,一听就好有故事的样子。老外取名字真的......)
另外三个国王我就不细说了,大致剧情就是,威廉二世把诺曼底给丢了,亨利一世又给收复了回来。亨利一世的儿子提前去世了,他只好指定自己的女儿玛蒂尔达为继承人。亨利一世去世后,玛蒂尔达嫁给了法国的安茹伯爵,安茹和诺曼底接壤,但安茹伯爵和诺曼底公爵是世仇,所以玛蒂尔达没有得到贵族们的支持,史蒂芬利用这点夺取了政权。玛蒂尔达不服,开始和史蒂芬打内战。最终,双方达成了合约:亨利一世继续当国王,但死后要把王位传给玛蒂尔达的儿子,安茹小伯爵——亨利二世。
亨利二世的即位开启了英国下一个王朝——安茹王朝。由于亨利二世的父亲喜欢在帽子上插朵金雀花,所以也称为“金雀花王朝”。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