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果民科对历史上著名的物理学家说「我证明了你的理论是错的」,历史名人会怎么回答

时间: 2021-11-09 21:04:5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如果民科对历史上著名的物理学家说「我证明了你的理论是错的」,历史名人会怎么回答

名人思考成功的例子

名人思考成功的例子有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爱因斯坦发现“光量子”等模型、伽利略坦制成时钟、亨特创造亨特氏手术法、魏格纳发现大陆板块漂移说。

1、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牛顿散步时,一个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正好打在他头上。这件很平常的事引起了牛顿深深的思考。苹果为什么一定要向地下掉呢?为什么不飞向天空和别的地方呢?推想地心有一种吸引力,并对任何物质都存在。通过研究提出了计算引力大小的公式,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爱因斯坦发现“光量子”等模型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思考和想象。16岁时幻想着自己正骑在一束光上做太空旅行,然后思考:如果这时再出发地有一座钟,从坐的位置看,它的时间会怎样流逝呢?从此,开始了他的科学远征。设计了大量理想实验,提出了“光量子”等模型,为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伽利略坦制成时钟

伽利略到比萨大教堂做礼拜,悬挂在教堂半空的一盏吊灯被门洞里刮来的风吹得来回摆动。这引起了他的注意,回到家伽利略做起了实验。结果发现摆动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当线长时摆动慢,当线短时摆动快。后来人们根据伽利略的发现,制成了时钟。

4、亨特创造亨特氏手术法

亨特去公园看鹿,发现鹿角是热的,观察发现鹿角里布满了血管,随后把鹿角的侧外颈动脉系住,发现鹿角顿时冷下来,但过几天又变暖了。亨特发现并不是系带松动了,而是附近的血管扩张,输送了充足的血液、于是发现了侧支循环及其扩张的可能性,进而产生了外科学上的亨特氏手术法。

5、魏格纳发现大陆板块漂移说

科学家魏格纳因病卧床休息,茫然地看着墙上悬挂的一张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地形好像是互补的,这两个大陆是不是原先就是连在一起的?如果是的话,又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分开了?魏格纳立即着手收集大量的资料,终于推出了一个崭新的理论:大陆板块漂移说。

大名鼎鼎的海伦.凯勒,目盲耳聋口哑,居然能克服困难成功同外界交流,而且人生境界一流,并著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牛顿
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开创者牛顿,在科学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三大成就——光的分析、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学,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牛顿为什么能在科学上获得巨大成就?他怎样由一个平常的人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禁要联想到他刻苦学习和勤奋工作的几个故事。

“我一定要超过他!”

一谈到牛顿,人们可能认为他小时候一定是个“神童”、“天才”、有着非凡的智力。其实不然,牛顿童年身体瘦弱,头脑并不聪明。在家乡读书的时候,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属于次等。但他的兴趣却是广泛的,游戏的本领也比一般儿童高。平时他爱好制作机械模型一类的玩艺儿,如风车、水车、日晷等等。他精心制作的一只水钟,计时较准确,得到了人们的赞许。

有时,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盏灯笼挂在风筝尾巴上。当夜幕降临时,点燃的灯笼借风筝上升的力升入空中。发光的灯笼在空中流动,人们大惊,以为是出现了彗星。尽管如此,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还是经常受到歧视。

当时,封建社会的英国等级制度很严重,中小学里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歧视学习差的同学。有一次课间游戏,大家正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借故踢了牛顿一脚,并骂他笨蛋。牛顿的心灵受到这种刺激,愤怒极了。他想,我俩都是学生,我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过他!从此,牛顿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早起晚睡,抓紧分秒、勤学勤思。

经过刻苦钻研,牛顿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不久就超过了曾欺侮过他的那个同学,名列班级前茅。

篱笆下的乐趣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的家境是清贫的。他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曾与困苦的境遇作过顽强的斗争。牛顿少年时代的境遇也是十分令人同情的。

牛顿一六四二年出生在英国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在牛顿出生前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在他两岁那年改嫁了。当牛顿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继父不幸故去了,母亲回到家乡,牛顿被迫休学回家,帮助母亲种田过日子。母亲想培养他独立谋生,要他经营农产品的买卖。

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多么不愿意离开心爱的学校啊!他伤心地哭闹了几次,母亲始终没有回心转意,最后只得违心地按母亲的意愿去学习经商。每天一早,他跟一个老仆人到十几里外的大镇子去做买卖。牛顿非常不喜欢经商,把一切事务都交托老仆人经办,自己却偷偷跑到一个地方去读书。

时光渐渐流逝,牛顿越发对经商感到厌恶,心里所喜欢的只是读书。后来,牛顿索性不去镇里营商了,仅嘱老仆人独去。怕家里人发觉,他每天与老仆人一同出去,到半路停下,在一个篱笆下读书。每当下午老仆人归来时,再一同回家。

这样,日复一日,篱笆下的读书生活倒也其乐无穷。一天,他正在篱笆下兴致勃勃地读书,赶巧被过路的舅舅看见。舅舅一看这个情景,很是生气,大声责骂他不务正业;把牛顿的书抢了过来。舅舅一看他所读的是数学书,上面画着种种记号,心里受到感动。舅舅一把抱住牛顿,激动地说:“孩子,就按你的志向发展吧,你的正道应该是读书。”

回到家里后,舅舅竭力劝说牛顿的母亲,让牛顿弃商就学。在舅舅的帮助下,牛顿如愿以偿地复学了。

在暴风中研究和计算风力

时间对人是一视同仁的,给人以同等的量,但人对时间的利用不同,而所得的知识也大不一样。

牛顿十六岁时数学知识还很肤浅,对高深的数学知识甚至可以说是不懂。“知识在于积累,聪明来自学习”。牛顿下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攀上数学的高峰。在基础差的不利条件下,牛顿能正确认识自己,知难而进。他从基础知识、基本公式重新学起,扎扎实实、步步推进。他研究完了欧几里德几何学后,又研究笛卡儿几何学,对比之下觉得欧几里德几何学肤浅,便悉心钻研笛氏
几何学,直到掌握要领、融会贯通。遂之发明了代数二项式定理。传说中牛顿“大暴风中算风力”的佳话,可为牛顿身体力学的佐证。有一天,天刮着大风暴。风撒野地呼号着,尘土飞扬,迷迷漫漫,使人难以睁眼。牛顿认为这是个准确地研究和计算风力的好机会。于是,便拿着用具,独自在暴风中来回奔走。他踉踉跄跄、吃力地测量着。几次沙尘迷了眼睛,几次风吹走了算纸,几次风使他不得不暂停工作,但都没有动摇他求知的欲望。他一遍又一遍,终于求得了正确的数据。他快乐极了,急忙跑回家去,继续进行研究。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勤奋学习,牛顿为自己的科学高塔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不久,牛顿的数学高塔就建成了,二十二岁时发明了微分学,二十三岁时发明了积分学,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万有引力和光的秘密

牛顿二十三岁时,鼠疫流行于伦敦。剑桥大学为预防学生受传染,通告学生休学回家避疫,学校暂时关闭。牛顿回到故乡林肯郡乡下。在乡下度过的休学日子里,他从没间断过学习和研究。万有引力、微积分、光的分析等发明的基础工作,都是这个期间完成的。

那时,乡下的孩子是常常用投石器打几个转转之后,把石抛得很远。他们还可以把一桶牛奶用力从头上转过,而牛奶不掉下来。

这些事实使他怀疑起来:“什么力量使投石器里面的石头,以及水桶里的牛奶不掉下来呢?对于这个问题,他曾想到刻卜勒和伽利略的思想。他从浩瀚的宇宙太空,周行不息的行星,广寒的月球,直至庞大的地球,进而想到这些庞然大物之间力的相互作用。这时,牛顿一头扎进“引力”的计算和验证中了。牛顿计划用这个原理验证太阳系各行星的行动规律。他首先推求月球距
地球的距离,由于引用的资料数据不正确,计算的结果错了。因为依理推算月球围绕地球转,每分钟的向心加速度应是十六英尺,但据推算仅得十三点九英尺。在失败的困境中,牛顿毫不灰心和气馁,反而以更大的努力进行辛勤地研究。整整经过了七个春秋寒暑,到三十岁时终于把举世闻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全面证明出来,奠定了理论天文学、天体力学的基础。

这时期牛顿还对光学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颜色的根源。一次,他在用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时,无论怎样调整镜片,视点总是不清楚。他想,这可能与光线的折光有关。接着就实验起来。他在暗室的窗户上留一个小圆孔用来透光,在室内窗孔后放一个三棱镜,在三棱镜后挂好白屏接受通过三棱镜折进的光。结果,大出意外,牛顿惊异地看到,白屏上所接受的折光呈椭圆形,两端
现出多彩的颜色来。对这个奇异的现象,牛顿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得知光受折射后,太阳的白光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因此,白光(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 靛、紫七色光线汇合而成。自然界雨后天晴,阳光经过天空中余围的雨滴的折射、反射,形成五彩缤纷的虹霓,正是这个道理。

经过进一步研究,牛顿指出世界万物所以有颜色,并非其自身有颜色。太阳普照万物,各物体只吸收它所接受的颜色,而将它所不能接受的颜色反射出来。这反射出来的颜色就是人们见到的各种物体的颜色。这一学说准确地道出颜色的根源,世界上自古以来所出现的各种颜色学说都被它所推翻。

牛顿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早年苦学所打下的深厚数学基础起了重要作用。

进入忘我的境界

在一个崎岖的山路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牵着一匹马在缓缓登山。人在前面慢慢地走,马在后面一步步地跟,山谷中响着单调的马蹄声。走啊,走啊,马突然脱缰而跑,老人由于沉浸在极度的思索之中,竟没有发觉。老人依然不畏艰难地登着山,手里还牵着那根马缰绳。当他登到较平坦的地方想要骑马时 一拉缰绳,拽到面前的只是一根绳,回头一看马早已没有了。

牛顿每天除抽出少量的时间锻炼身体外,大部分时间是在书房里度过的。一次,在书房中,他一边思考着问题,一边在煮鸡蛋。苦苦地思索,简直使他痴呆。突然,锅里的水沸腾了,赶忙掀锅一看,“啊!”他惊叫起来,锅里煮的却是一块怀表。原来他考虑问题时竟心不在焉地随手把怀表当做鸡蛋放在锅里了。

还有一次,牛顿邀请一位朋友到他家吃午饭。他研究科学入了迷,把这件事忘掉了。他的佣人照例只准备了牛顿个人吃的午饭。临近中午,客人应邀而来。客人看见牛顿正在埋头计算问题,桌上、床上摆着稿纸、书籍。看到这种情形,客人没有打搅牛顿,见桌上摆着饭菜,以为是给他准备的,便坐下吃了起来。吃完后就悄悄地走了。当牛顿把题计算完了,走到餐桌旁准备吃午
饭时,看见盘子里吃过的鸡骨头,恍然大悟地说:“我以为我没有吃饭呢,我还是吃了。”

这些故事究竟是真是假,并不关重要,不过表明了牛顿是一个怎样沉思默想,不修边幅,虚己敛容的人,他对科学极度的专心,总是想着星辰的旋转,宇宙的变化,而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谦虚谨慎、一丝不苟的学风

“宽阔的河流平静,学识渊博的人谦虚。”凡是对人类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都有谦虚的美德。牛顿每当在科学上获得伟大成就时,从不沾沾自喜,自以为很了不起,急忙出版著作,以扬名于世。

当牛顿费尽心血算出“万有引力定律”后,没有急于发表。而是继续孜孜不倦地深思了数年,研究了数年,埋头于数字计算之中,从未对任何人讲过一句。后来,牛顿的朋友,大天文学家哈雷(彗星的发现者),在证明一个关于行星轨道的规律遇到困难时,专程登门请教牛顿。牛顿把自己关于计算“万有引力”的书稿交给哈雷看。哈雷看后才知道他所要请教的问题,正是牛顿
早已解决、早已算好了的问题,心里钦羡不已。

在一六八四年十一月某一天,哈雷又到牛顿的寓所拜访。当谈到有关天文学的学术问题时,牛顿拿出写好的关于论证“万有引力”的论文,请哈雷提意见。哈雷看后,对这一巨著感到非常惊讶。他欣喜地对牛顿说:“这真是伟大的论证、伟大的著作!”他再三奉劝牛顿尽快发表这部伟大著作,以造福于人类。可是牛顿没有听信朋友的好意劝告,轻易地发表自己的著作。而是经
过长时间的一丝不苟的反复验证和计算,确认正确无误后,才于一六八七年七月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于世。

牛顿是个十分谦虚的人,从不自高自大。曾经有人问牛顿:“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牛顿回答说:“假如我有一点微小成就的话,没有其它秘诀,唯有勤奋而已。”他又说:“假如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这些话多么意味深长啊!它生动地道出牛顿获得巨大成就的奥妙所在,这就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献身的精神,勤奋地创造,开辟出科
学的新天地。
谈到名人,第一个进入脑海的常常是爱因斯坦,不止因为他是举世闻名的物理大师,《相对论》的提出,对增进人类宇宙思惟上做出卓越贡献,更因为我很喜欢他,喜欢那种天真、活泼、幽默、顽皮的一面,一位伸着舌头拍照的老顽童。

一句话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脑袋神奇,被喻科学家中的科学家的科学巨人,求学的经历,一点也不神奇,甚至被当做「低能」看待,四、五岁还不太会说话,喜欢静静的坐着,常常发呆,父母一度以为他有智能障碍。

小学的成绩表现,果真一如预言的糟透了,除了数学卓越之外,其它都很差,是班上永远的最后一名,老师甚至对家长直言:「做什么都一样,反正你的孩子将一事无成」,朽木终于被退学,连中学毕业证书都没拿到。

爱因斯终究还是成功了,历经许许多多的波折,他进了瑞士苏联邦工业大学就读;成功的两个关键是叔叔的慧眼与父母的充分信任,他的工程师叔叔,让他对数理愈来愈有兴趣,愈解愈有成就感,他的父母坚信儿子一定会成功,让一个曾被当成弱智的孩子,开展出光明的人生新旅程。

大文豪苏格特,我好熟悉!

喜欢文学,对他的著作当然多有涉读,他的一生创作了小说四十七册,诗集廿一册,历史传记三十册,著作等身,丰硕质精,不仅对英国小说史有划时代的影响,对当时的俄国、法国、美国文坛也激发的新动力。

这样一位优质的成功者,成绩却难以入目,身染小儿麻痹症的他,右脚行动不便,身体孱弱,几次重病差点丧命,本来就有些自卑的他,加上成绩不如人,便成了「学校怪胎」,言行常常不礼貌,爱缺课,学期末的评语都很糟。
只有一位老师知道,他虽然厌恶功课,但对读书却充满兴趣而给予鼓励,而这也正是他的人生转折点。

成名后的苏格特曾回小学的母校参观,感触良多的问学校老师:「现在学校成绩最差的孩子是谁?」

他学习当年看重他的那位贴心老师,告诉那位红着脸的小朋友:「你是个好孩子,我当年也跟你一样,成绩很差,不要灰心」,说完并从口袋掏出一枚金币送他。

一句话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苏格特的身上应验了,他最终从爱丁堡大学毕业,当了执业律师。

他更用心良苦的盼望,他的一句话也能改变别人的一生。

我喜欢旅行,自然而然的便迷上徐霞客,一位远在四百多年前,交通不便,野兽出没的年代,他便能浪天涯三十年,足迹遍及全中国,写成了著名的旅游地理名作《徐霞客游记》,把当时的山川河流、气候植被、风土民情一一记入。

徐霞客自幼聪慧,能出口成文,落笔成章,但却不爱仕途,放下寒窗苦读天下知的期许,廿二岁背起行囊,行走在翠绿山峦与银光碧波间,成就了横跨十四省分的壮阔大业。

成功的重要推手,除了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毅力之外,母亲更是关键,他舍弃了光宗耀祖的世俗期待,激励徐霞客说:「志在四,男子事也」,母亲甚至是他旅行归来时的最佳倾听者,他向家人诉及旅行时的所见所闻,母亲总是发出朗朗笑声,打从心底满足赞许。

没有母亲支持,徐霞客很难成功自我。

这些人都是成功者,但成功的方式各各不同。

科学的爱因斯坦,文学的苏格特,地质的徐霞客,还有画画的毕加索,军事的丘吉尔,生物的达尔文,化学的舍勒、道尔顿,音乐的贝多芬等等;有些在学成绩尚可,多数并不太好,但成功的条件却很一致
谈到名人,第一个进入脑海的常常是爱因斯坦,不止因为他是举世闻名的物理大师,《相对论》的提出,对增进人类宇宙思惟上做出卓越贡献,更因为我很喜欢他,喜欢那种天真、活泼、幽默、顽皮的一面,一位伸着舌头拍照的老顽童。

一句话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脑袋神奇,被喻科学家中的科学家的科学巨人,求学的经历,一点也不神奇,甚至被当做「低能」看待,四、五岁还不太会说话,喜欢静静的坐着,常常发呆,父母一度以为他有智能障碍。

小学的成绩表现,果真一如预言的糟透了,除了数学卓越之外,其它都很差,是班上永远的最后一名,老师甚至对家长直言:「做什么都一样,反正你的孩子将一事无成」,朽木终于被退学,连中学毕业证书都没拿到。

爱因斯终究还是成功了,历经许许多多的波折,他进了瑞士苏联邦工业大学就读;成功的两个关键是叔叔的慧眼与父母的充分信任,他的工程师叔叔,让他对数理愈来愈有兴趣,愈解愈有成就感,他的父母坚信儿子一定会成功,让一个曾被当成弱智的孩子,开展出光明的人生新旅程。

大文豪苏格特,我好熟悉!

喜欢文学,对他的著作当然多有涉读,他的一生创作了小说四十七册,诗集廿一册,历史传记三十册,著作等身,丰硕质精,不仅对英国小说史有划时代的影响,对当时的俄国、法国、美国文坛也激发的新动力。

这样一位优质的成功者,成绩却难以入目,身染小儿麻痹症的他,右脚行动不便,身体孱弱,几次重病差点丧命,本来就有些自卑的他,加上成绩不如人,便成了「学校怪胎」,言行常常不礼貌,爱缺课,学期末的评语都很糟。
只有一位老师知道,他虽然厌恶功课,但对读书却充满兴趣而给予鼓励,而这也正是他的人生转折点。

成名后的苏格特曾回小学的母校参观,感触良多的问学校老师:「现在学校成绩最差的孩子是谁?」

他学习当年看重他的那位贴心老师,告诉那位红着脸的小朋友:「你是个好孩子,我当年也跟你一样,成绩很差,不要灰心」,说完并从口袋掏出一枚金币送他。

一句话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苏格特的身上应验了,他最终从爱丁堡大学毕业,当了执业律师。

他更用心良苦的盼望,他的一句话也能改变别人的一生。

我喜欢旅行,自然而然的便迷上徐霞客,一位远在四百多年前,交通不便,野兽出没的年代,他便能浪天涯三十年,足迹遍及全中国,写成了著名的旅游地理名作《徐霞客游记》,把当时的山川河流、气候植被、风土民情一一记入。

徐霞客自幼聪慧,能出口成文,落笔成章,但却不爱仕途,放下寒窗苦读天下知的期许,廿二岁背起行囊,行走在翠绿山峦与银光碧波间,成就了横跨十四省分的壮阔大业。

成功的重要推手,除了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毅力之外,母亲更是关键,他舍弃了光宗耀祖的世俗期待,激励徐霞客说:「志在四,男子事也」,母亲甚至是他旅行归来时的最佳倾听者,他向家人诉及旅行时的所见所闻,母亲总是发出朗朗笑声,打从心底满足赞许。

没有母亲支持,徐霞客很难成功自我。

这些人都是成功者,但成功的方式各各不同。

科学的爱因斯坦,文学的苏格特,地质的徐霞客,还有画画的毕加索,军事的丘吉尔,生物的达尔文,化学的舍勒、道尔顿,音乐的贝多芬等等;有些在学成绩尚可,多数并不太好,但成功的条件却很一致
宋濂冒雪访师。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侯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霍金在物理科学家中到底有多高的地位?

霍金是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3月14日是其逝世一周年的日子。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角度来看:

一是非物理学研究领域对于霍金在物理学中地位的认识。也就是圈外人对于霍金地位的评价。

二是霍金的学术成绩和对于物理学的贡献,使其在物理学这个圈子拥有什么地位。指的是圈内人对于霍金地位的评价。

首先,对于非物理学研究领域而言,霍金的地位要超过很多物理学家,甚至被媒体称之为继爱因斯坦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之所以斯蒂芬·霍金有了这样的荣誉,其实还不是在于他对于物理学研究本身有多大贡献,而是在于霍金成功将物理学进行科普,使很多与物理学不相干的人,照样可以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

所以,对于全人类来说,霍金创造了很大的价值,他等同于在物理学这个领域,为所有人都打开了一扇门,使物理学不再神秘。而这样做的意义,不仅是让越来越多人知道了物理学,也能够帮助物理学研究领域培养越来越多的人才,毕竟已经有很多人从小就对物理学的神秘世界着迷。

那么,也就是说霍金对于全人类来说,作为一位物理学家,贡献自然是卓越的,地位自然也是很高的,称其为继爱因斯坦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并不过分。

然后我们再从物理学圈子里面,探讨下霍金的地位和成就。

之所以将圈里圈外分开,是因为我发现很多朋友在评价成就的时候,喜欢将学术研究成果作为唯一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很显然应该是圈子里面的标准,而不是圈外的标准。

如果要是对比的话,霍金的研究成果当然不如牛顿和爱因斯坦,但是,从我们上面所说的科普贡献角度,霍金的成就甚至要高于两者。那在这种情况下,又要如何论述高低呢?

所以,我把两者分开,圈子里面你们去聊学术,去聊研究成果对于物理学的贡献,圈子外面来探讨物理学对我们的改变,谁的改变大,那谁的成就就高。

不过话说回来,霍金的理论研究成果,对于物理学的整体贡献是有的,但是,他并没有为物理学的某一个研究领域提供一个标准,就像是杨振宁的“杨·米尔斯理论”。而他的研究成果大多属于理论物理学范畴,也就是现阶段无法证实是否具备成果,这也是导致霍金一直没有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关键。

所以说,霍金在物理学圈子里面,仅仅以其学术研究成果来看,并没有获得牛顿、爱因斯坦,甚至是朗道、费曼、杨振宁那样高的地位。

综合上述两个观点,我们可以认为霍金的贡献是有的,在很多非物理学圈子的人心中,霍金是成就很高,地位很高的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而从其学术研究成果上来看,黑洞、霍金辐射等理论,足以让其成为人类物理学研究领域的杰出物理学家,但是在圈子里,也只能称其为杰出,还不能,至少现在不能称其为伟大。

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当他二十一岁时患上疾病,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部分手指可以活动,但这并没有妨碍他的物理学习之路。

   霍金是经典广义相对论的集大成者,也是黑洞热力学的祖师。霍金和彭罗斯等人建立的“奇点定理”是继爱因斯坦之后,广义相对论在理论层面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霍金在量子引力的开创性工作,包括“霍金辐射”、“黑洞信息悖论”等几乎定义了现代量子引力论的大纲,这样看来霍金之于量子引力理论的地位,完全可以与西方的柏拉图在哲学史上的地位相比拟了。

但是“奇点定理”,只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部分,并不是什么完整的理论,证明这个定理只能说明霍金的确是位有建树的物理学家,也并不能证明他在物理学界的地位是怎样的,其次,黑洞辐射,目前仅仅只是个假说到现在也没有发现任何黑洞辐射,并且这个假说还没有一套完整理论,如果单单只想要用一个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且在物理学界拥有一定地位是很困难的,因为当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也并不仅仅因为相对论,而是用实验完整证明了光电效应理论。

也就是说霍金的几个重大理论,虽然影响巨大,但都处于假说的阶段,并没有被完全证实,以此来说明霍金物理学家的地位也不尽现实,但对于一个特殊身体状况的人来说,能有如此大的作为也实属不易,这也就是为什么关于霍金在物理学界的地位众说纷纭的原因了。

说到霍金这个科学家,很多接触过物理的人,应该都知道他,甚至没接触过物理的人,可能有时也会有所耳闻。

如果拿他跟目前世界上这些物理科学家来比较的话,我觉得他的地位就是类似于篮球里面张伯伦,毕竟在篮球领域里面,张伯伦可以说是神一般的存在,现役很多球员都是没办法超越他的。

但是如果拿霍金来跟有史以来的物理科学家做对比的话,我觉得他可能就是在篮球领域里面,某一届选秀的一个状元而已。毕竟他的成就,真的是跟爱因斯坦或者牛顿这些改变了人类认知的物理科学家是没得比的。但是他的成就,又可以在他的这一届,征服所有人,成为所有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科学家。

可能我这样说,有人会觉得说得不好,不过这些是我个人的看法,我知道霍金在黑洞研究的领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说起黑洞,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所以更别说通过黑洞,去认识霍金。但是你如果说重力的话,那可以说,大家基本都是知道的,除非那个人真的是没文化,是个文盲,而且是个无法从周边去获知到相关知识的一个人。所以,这么一说的话,其实霍金还是没能达到很伟大的地步。

但是不管怎么样,霍金的付出,是值得肯定的,他,也可以说是在具体一段时间内,一个伟大的人物。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对他报以最真挚的崇拜之心。

史蒂芬·威廉·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剑桥大学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他在物理界的地位对于不那么懂物理的人来说可能不好评价。但是,霍金也做过科普方面的工作,凭一本薄薄的《时间简史》征服了全世界3000万读者。将复杂的科学研究结果用通俗语言向世人科普,受到许多人爱戴。在专业领域他不仅研究得最深,而且还能深入浅出。这才是霍金为什么男女老少都知道他、享誉世界的原因。

而他在物理界的地位,可以进行平行比较。霍金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席,这是自然科学史上继牛顿和狄拉克之后荣誉最高的教席。而史蒂芬·霍金的葬礼在剑桥大学的教堂举行,霍金的骨灰将被安葬在另一位传奇科学家牛顿的墓旁。20世纪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霍金证明了奇点和宇宙大爆炸,证明了黑洞的热辐射。这不是非常大的成就,像他这样的物理学家还有很多很多。但是,对于绝大部分非物理学家来说,这是一个难以仰望的成就,不要说量子物理,就是经典物理,80年前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现如今真正能理解的民众都是寥寥。

曾经有人把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简单的概括成建房子。

很早之前的物理学,其实,就相当于在大山那里,挖个洞,可以住人就行了。

到了后来,人类的居住环境一直在改变。

直到时间指向爱因斯坦,这个时候,爱因斯坦自己规划了房子的地基,还有大小。当爱因斯坦把基础打好以后。霍金来了,他拿着砖头,在爱因斯坦的房子那里,建了一堵墙。

但是,霍金这面墙,也特别重要。如果房子缺少了一堵墙,估计这个房子,也不能称为房子。

所以,你要说,霍金的成就很高,那倒不至于。

毕竟,他的理论,有的是基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然而,他的理论,又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记得在咱们中国这里,有句老话,叫做术业有专攻。即使你没创作出什么大理论来,只要你研究的够仔细,你也可以悟出一个大道理。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世人都会觉得霍金很有名了。

实际上,霍金他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并且还提出了一些和黑洞有关的理论。

而霍金对黑洞的理论,也是基于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理论,可能就没有今天霍金。

就好比要登山一样,如果没有脚下的路基,估计霍金也无法达到现在的高度。

虽然他们这些物理学家的理论晦涩难懂,但是这并不影响到他们在物理界的地位。

可能正是因为他们的理论,对于人类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人们才会觉得,这些科学家们,特别伟大。

物理历史上著名的悖论

薛定谔猫是薛定谔在1935年提出的关于量子力学解释的一个佯谬(也译为悖论)。猫被封在一个密室里,密室里有食物有毒药。毒药瓶上有一个锤子,锤子由一个电子开关控制,电子开关由放射性原子控制。如果原子核衰变,则放出阿尔法粒子,触动电子开关,锤子落下,砸碎毒药瓶,释放出里面的氰化物气体,猫必死无疑。这个装置由薛定谔所设计,所以猫便叫做薛定谔猫。原子核的衰变是随机事件,物理学家所能精确知道的只是半衰期——衰变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如果一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一天,则过一天,该元素就少了一半,再过一天,就少了剩下的一半。但是,物理学家却无法知道,它在什么时候衰变,上午,还是下午。当然,物理学家知道它在上午或下午衰变的几率——也就是猫在上午或者下午死亡的几率。如果我们不揭开密室的盖子,根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以认定,猫或者死,或者活,这是它的两种本征态。但是,如果我们用薛定谔方程来描述薛定谔猫,则只能说,她处于一种活与死的叠加态。我们只有在揭开盖子的一瞬间,才能确切地知道此猫是死是活。但是,也就是在揭开盖子的一瞬间,描述猫的状态的波函数由叠加态立即坍塌到某一个本征态,即死态或者活态。量子理论认为:如果没有揭开盖子,进行观察,我们永远也不知道此猫是死是活,她将永远到处于死与活的叠加态,即通常所说的半死不活。这与我们的日常经验严重相违,要么死,要么活,怎么可能不死不活,半死半活?
测不准原理:
测不准原理也叫不确定原理,是海森伯在1927年首先提出的,它反映了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规律,是物理学中又一条重要原理。

海森伯在创立矩阵力学时,对形象化的图象采取否定态度。但他在表述中仍然需要“坐标”、“速度”之类的词汇,当然这些词汇已经不再等同于经典理论中的那些词汇。可是,究竟应该怎样理解这些词汇新的物理意义呢?海森伯抓住云室实验中观察电子径迹的问题进行思考。他试图用矩阵力学为电子径迹作出数学表述,可是没有成功。这使海森伯陷入困境。他反复考虑,意识到关键在于电子轨道的提法本身有问题。人们看到的径迹并不是电子的真正轨道,而是水滴串形成的雾迹,水滴远比电子大,所以人们也许只能观察到一系列电子的不确定的位置,而不是电子的准确轨道。因此,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电子只能以一定的不确定性处于某一位置,同时也只能以一定的不确定性具有某一速度。可以把这些不确定性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但不能等于零。这就是海森伯对不确定性最初的思考。据海森伯晚年回忆,爱因斯坦1926年的一次谈话启发了他。爱因斯坦和海森伯讨论可不可以考虑电子轨道时,曾质问过海森伯:“难道说你是认真相信只有可观察量才应当进入物理理论吗?”对此海森伯答复说:“你处理相对论不正是这样的吗?你曾强调过绝对时间是不许可的,仅仅是因为绝对时间是不能被观察的。”爱因斯坦承认这一点,但是又说:“一个人把实际观察到的东西记在心里,会有启发性帮助的……在原则上试图单靠可观察量来建立理论,那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恰恰相反,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只有理论,即只有关于自然规律的知识,才能使我们从感觉印象推论出基本现象。”

海森伯在1927年的论文一开头就说:“如果谁想要阐明‘一个物体的位置’(例如一个电子的位置)这个短语的意义,那么他就要描述一个能够测量‘电子位置’的实验,否则这个短语就根本没有意义。”海森伯在谈到诸如位置与动量,或能量与时间这样一些正则共轭量的不确定关系时,说:“这种不确定性正是量子力学中出现统计关系的根本原因。”

海森伯测不准原理是通过一些实验来论证的。设想用一个γ射线显微镜来观察一个电子的坐标,因为γ射线显微镜的分辨本领受到波长λ的限制,所用光的波长λ越短,显微镜的分辨率越高,从而测定电子坐标不确定的程度△q就越小,所以△q∝λ。但另一方面,光照射到电子,可以看成是光量子和电子的碰撞,波长λ越短,光量子的动量就越大,所以有△p∝1/λ。经过一番推理计算,海森伯得出:△q△p=h/4π。海森伯写道:“在位置被测定的一瞬,即当光子正被电子偏转时,电子的动量发生一个不连续的变化,因此,在确知电子位置的瞬间,关于它的动量我们就只能知道相应于其不连续变化的大小的程度。于是,位置测定得越准确,动量的测定就越不准确,反之亦然。”

海森伯还通过对确定原子磁矩的斯特恩-盖拉赫实验的分析证明,原子穿过偏转所费的时间△T越长,能量测量中的不确定性△E就越小。再加上德布罗意关系λ=h/p,海森伯得到△E△T<h,并且作出结论:“能量的准确测定如何,只有靠相应的对时间的测不准量才能得到。”

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得到了玻尔的支持,但玻尔不同意他的推理方式,认为他建立测不准关系所用的基本概念有问题。双方发生过激烈的争论。玻尔的观点是测不准关系的基础在于波粒二象性,他说:“这才是问题的核心。”而海森伯说:“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贯彻一致的数学推理方式,它把观察到的一切告诉了人们。在自然界中没有什么东西是这个数学推理方式不能描述的。”玻尔则说:“完备的物理解释应当绝对地高于数学形式体系。”

玻尔更着重于从哲学上考虑问题。1927年玻尔作了《量子公设和原子理论的新进展》的演讲,提出著名的互补原理。他指出,在物理理论中,平常大家总是认为可以不必干涉所研究的对象,就可以观测该对象,但从量子理论看来却不可能,因为对原子体系的任何观测,都将涉及所观测的对象在观测过程中已经有所改变,因此不可能有单一的定义,平常所谓的因果性不复存在。对经典理论来说是互相排斥的不同性质,在量子理论中却成了互相补充的一些侧面。波粒二象性正是互补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测不准原理和其它量子力学结论也可从这里得到解释。

双生子悖论:
爱因斯坦提出著名的相对论即时间可以改变的理论不久以后,就有天才用双生子悖论进行责难.虽然这个悖论早已被证伪,但我们却可以一窥天才有悖于常理的思路.:说假设地球上出生了一对双胞胎,一个孩子留在地球上,同时另一个孩子乘坐飞船以接近光速离开地球,当地球上的孩子长大到二十岁后飞船以相同的速度返航,当地球上的孩子四十岁的时候飞船安全的抵达到了地球.现在请问:他们双生子中谁更加年轻?假如认为接近光速运动时时间会变得更慢,那么大部分人一定会认为乘坐光速离开地球的孩子更加年轻,但是,当飞船以接近光速离开地球的时候,同时我们也可以认为飞船是静止不动的而地球以接近光速离开飞船.那么现在大部分人一定认为是地球上的孩子更加年轻!到底谁更加年轻,当然答案很容易只要把两个孩子放在一起比较一把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告诉大家这两个孩子一样年轻!那样爱因斯坦的灵魂会不安的...
麦克斯韦妖:
麦克斯韦妖是在物理学中,假象的能探测并控制单个分子运动的“类人妖”或功能相同的机制,是1871年由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为了说明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可能性而设想的。

当时麦克斯韦意识到自然界存在着与熵增加相拮抗的能量控制机制。但他无法清晰地说明这种机制。他只能诙谐的假定一种“妖”,能够按照某种秩序和规则把作随机热运动的微粒分配到一定的相格里。麦克斯韦妖是耗散结构的一个雏形

在19世纪早期,不少人沉迷于一种神秘机械——第一类永动机的制造,因为这种设想中的机械只需要一个初始的力量就可使其运转起来,之后不再需要任何动力和燃料,却能自动不断地做功。在热力学第一定律提出之前,人们一直围绕着制造永动机的可能性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直至热力学第一定律发现后,第一类永动机的神话才不攻自破。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在热力学上的具体表现,它指明:热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这说明外界传给物质系统的能量(热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和系统对外所作功的总和。它否认了能量的无中生有,所以不需要动力和燃料就能做功的第一类永动机就成了天方夜谭式的设想。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产生是这样的: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蒸汽机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关注热和功的转化问题。于是,热力学应运而生。1798年,汤普生通过实验否定了热质的存在。德国医生、物理学家迈尔在1841?843年间提出了热与机械运动之间相互转化的观点,这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第一次提出。焦耳设计了实验测定了电热当量和热功当量,用实验确定了热力学第一定律,补充了迈尔的论证。

在热力学第一定律之后,人们开始考虑热能转化为功的效率问题。这时,又有人设计这样一种机械——它可以从一个热源无限地取热从而做功。这被称为第二类永动机。

1824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卡诺设想了一个既不向外做工又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通过对热和功在这个热机内两个温度不同的热源之间的简单循环(即卡诺循环)的研究,得出结论:热机必须在两个热源之间工作,热机的效率只取决与热源的温差,热机效率即使在理想状态下也不可能的达到100%。即热量不能完全转化为功。

1850年,克劳修斯在卡诺的基础上统一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卡诺原理,指出:一个自动运作的机器,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移到高温物体而不发生任何变化,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不久,开尔文又提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或不可能用无生命的机器把物质的任何部分冷至比周围最低温度还低,从而获得机械功。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奥斯特瓦尔德则表述为: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

在提出第二定律的同时,克劳修斯还提出了熵的概念S=Q/T,并将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为:在孤立系统中,实际发生的过程总是使整个系统的熵增加。但在这之后,克劳修斯错误地把孤立体系中的熵增定律扩展到了整个宇宙中,认为在整个宇宙中热量不断地从高温转向低温,直至一个时刻不再有温差,宇宙总熵值达到极大。这时将不再会有任何力量能够使热量发生转移,此即“热寂论”。

为了批驳“热寂论”,麦克斯韦设想了一个无影无形的精灵(麦克斯韦妖),它处在一个盒子中的一道闸门边,它允许速度快的微粒通过闸门到达盒子的一边,而允许速度慢的微粒通过闸门到达盒子的另一边。这样,一段时间后,盒子两边产生温差。麦克斯韦妖其实就是耗散结构的一个雏形。

1877年,玻尔兹曼发现了宏观的熵与体系的热力学几率的关系S=KlnQ,其中 K为玻尔兹曼常数。1906年,能斯特提出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 T→0 时,△S / O = 0 ,即“能斯特热原理”。普朗克在能斯特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统计理论指出,各种物质的完美晶体,在绝对零度时,熵为零(S 0 = 0 ),这就是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三定律统称为热力学基本定律,从此,热力学的基础基本得以完备

著名物理学家提出的平行宇宙,真的有道理吗?

“平行宇宙”一直都是热门话题,并且这个观点并非来源于“地摊文学”、民科、科幻,而是戴着科学的光环。它提出者是著名的物理学家费曼的师弟,美国量子物理学家休·艾弗雷特三世。 他被《科学美国人》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


量子力学本身就是反常识,非常抽象的,然而反常的现象又是实验而来,并非理论为之。

实际上,反常的“量子纠缠”、“量子遂穿”、“不确定”原理,这些都是实验的现象,是真实的,而关于“平行宇宙”只是对量子力学这些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的一个“解释”,这个解释只是一种猜想。

那“平行宇宙”到底存不存在?或者说这个解释有多大的概率成真?

三个派系

真实情况是关于量子力学的解释高达十几种,其中可能有一个是真的,也有可能都不是真的,主流的理论是波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的解释,也是目前科学家最为认可的。

而“平行宇宙”本身并非主流理论,之所以流行是因为脑洞实在太大了,是硬核科幻的好题材,但是我们不能确定它是真是假,因为无从证实。

还有一个主流理论是以爱因斯坦为首的“确定性”,哥派与爱派之争还留下了传世名言:“上帝不掷色子”。


量子力学太抽象,下面我挑点重点,并通俗的讲讲“量子力学”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解释,平行宇宙怎么来的。

薛定谔的猫

我们由动物开始讲起,再讲理论比较容易理解。在物理界有四大神兽,其中之一就是“薛定谔的猫”。讲的是:在一个箱子中,有一只猫,一瓶毒药和一个量子装置。当装置中的原子发生衰变,量子装置就会打破毒药,猫就死了。如果没有衰变,那么猫就还活着。问:打开箱子猫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


要想知道猫死了还是活着,必须打开箱子才能知道。在正常情况下只会有两种结果,非死即活,这两个概率各占一半,这样概率是物理学家通过原子衰变的概率得出来的,也是所有物理学家的共识。既然都达成共识了有什么好争的?

三个解释

科学家要研究的并不是现象,而是本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概率,原理是什么?也就是说在箱子打开之前猫是死的还是活的,打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原子到底衰变没衰变?

哥派:即死又活

哥派的解释:这是只即死又活的猫。

what?是的,我没打错字,就是即死着又活着。并且你要记住这个解释并不是“或”,是“且”,并非是两种状态,死亡状态和活着的状态同时存在,是一种状态,这点至关重要。(延伸一下,这种状态叫做生死“叠加态”意思是两种状态叠加在一起),在箱子打开一刹那间,叠加态消失,呈现出或者生,或者死,反正必然会有一个结果。


这样的解释别说你,爱因斯坦也是大大的不同意,不理解。而薛定谔搞出这只猫来其实就是为了恶心波尔的,意思是:量子不可能出现叠加态,就像一只猫不可能即死又活。然而哥派暂时笑到了最后,这只猫反而成了最好的教材。

爱派和薛派:非死即活

爱派很好理解,在箱子打开之前,猫就已经在里面死了,或者在里面活的好好的,打开之后呈现的结果就是猫在箱子还没打开之前的状态。

平行宇宙

艾弗雷特则说:在没打开之前,都在一个宇宙中,这只猫是哥派的叠加态,当箱子打开一瞬间,这个宇宙就像细胞一样分裂了,如果你看到的猫是死的,那么在另外一个宇宙中猫就是活的。

如果这是一个异想天开的理论说说,乐呵乐呵也就算了。关键人家是物理学家呀,也是很严谨的,是有科学依据的。

简单来说,之前为叠加态,当打开箱子之后,却只出现了一个状态,与量子力学的“信息守恒”是相违背的,所以另外一个状态必然在某处出现了,只不过另外一个状态跟我们这个宇宙没有任何联系,于是就出来了平行宇宙的解释。

波粒二象性

除此之外还有10多种解释,这种情况在物理界是从来没有过的。当然每一种解释都不是凭空捏造的,都有各自的依据。量子力学到底有多么诡异使得各位大佬产生了这么多分歧,而且各执一词?这就要说到量子力学的核心:波粒二象性。


关于量子大家应该听过很多种解释,最常见的就是拿着40米大砍刀对着能量无限砍,砍到最后能量分成了一个个均等的小粒子,再也不能再分了,这种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单位就叫“量子”。

这样的解释我要说“NO”,你可以把量子在你的思想中,想象为粒子,但是量子真心不是粒子,也不是一个点,它一直在运动,从未停歇,更像是一团云雾,同时兼具云雾中的一粒尘埃。


举一个粒子,往纯水中投入一个小石子,你会发现水分子并非随意乱串,而是排列有序的形成水波纹向外扩散。量子就类似于水,它可以是波,具有波动性,也可以是粒子具有粒子的性质,具有自己的物理特征。

不同的是,量子

既是波又是粒子,两种不同的属性同时具备,这就是波粒二象性,

你一定不能分开说它要么是波,要么是粒子。

更重要的是水波是由很多水分子组成的,但是

一个量子就可以撑起整个舞台,它自己会形成波。


这个有点难以理解,我再举个例子:两队人踢足球,不允许有观众,比赛结束从球场走出来的只有一个队员。记者问他,其他人呢?他说了句前锋、中锋、后卫、守门员等等,其实都是他!并且两队人都是他!

大家不相信,下一场比赛都来观战,结果发现球场上只有一个自己在踢球,当大家闭上眼睛再睁眼,发现那个人位置变了,再闭眼再睁眼变成守门员了,再来一次变成了另外一对的守门员。于是大家不停的闭眼睁眼,发现两队各个位置的人都曾出现过。

这个人就是一个粒子,也就是说

一个粒子体现了一个波所有的状态。

电子云

那这个人会变到球场外成为其他人嘛?并不能!电子也是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在我们的印象中电子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而实际上他是下图这样的:


但是上图的样子只是模拟的,我们并看不到它会如此波动。那看不见我们怎么知道它是这个样子的?

这就像那只猫,每次打开箱子,它会呈现一个状态,我们每次去检测电子的位置,

它有一定概率出现某个位置,但是在概率分布内的具体位置是随机的。

我们无法同时判断它的位置和速度来确认它下次会出现在哪。但是通过一次次测量记录,就像是那场足球赛,慢慢的你会发现虽然下次出现的在哪我们无法提前确认,但是记录下的数据会体现一定的概率分布,我们依据它的分布的概率可以绘制出分布图像。(延伸:量子力学中速度和位置属于叠加态上的一对,会出现此消彼长的状态,所以会出现“测不准原则”)


从图像中我们发现电子就如同一团“云”,所以又叫电子云,它因为概率分布所以具有一定的形状。在不同能级的电子轨道中,颜色越深,逮住电子的概率就越大。


但是由于波粒二象性你又不能叫它“电子云”,

它既是连续的波,同时又是不连续的“粒子”,

在我们每一次测量中,测到的都是粒子的最终位置,是粒子的位置总和拼成了波动的云。这种即波又粒的形态,在量子力学是常态,一直存在。

所以你要把一个人看做球队,把球队看做一个人,它既是队又是一个人,如果你能理解这个核心,那么就可以读懂量子力学的大部分问题,而不觉得烧脑。


回过头来,我们看看三个流派的解释。当一个光子没有击打在屏幕上时,它就是一团能量云,我们可以通过薛定谔的波函数算出光子的分布概率,可以算出其形状,就好像光子在这个形状中无处不在,这是确定性的概率分布。但当光子击打在屏幕上时,却只呈现出一个点,这个点到底要落在哪个位置,是不确定性的。就连上帝也不知道,当能量云要触碰到屏幕时,上帝说好吧,我扔个骰子,“这个数不错,就落那吧”!这一切都是临时决定的。

这种同时存在于屏幕上所有位置。落下时却随机给结果,在量子力学中叫做波函数坍塌。

爱因斯坦说:这是不对的。测量前的概率分布我同意,但是落下之前光子的位置肯定是确定的,不可能同时存在与所有位置。只是我们多次测量时得到是一堆概率,掩盖了光子在概率背后的真相,但是光子当时体现了什么样的性质,我不知道!

平行宇宙说:同时存在于所有位置和最后呈现的单一结果信息不守恒,所以无数个宇宙中光子所落的地方不一样,所有宇宙的光子信息加起来就和我们这个宇宙光子落下之前守恒了!

如果进化论被推翻了,会对其它理论造成影响吗?

现有的动物分类系统和比较解剖学很多都是依托在进化论上的,我们都是按照进化的思想去学习的。如果进化论被推翻,会不会对这些理论造成影响,甚至间接促成这些理论的覆灭呢?
相信自己最重要。

我们可以把演化的观念再向外推一步,跨出基因的□畴。我们可以发现到,社会的演化比基因的演化快得多。从中国五千年来的改朝换代,埃及、希腊、巴比伦古文明的盛衰起落,我们不禁赞叹社会演化的速率。人类的思想就好比生物演化的基因,可以传给下一代。所不同的是,基因是一辈子固定的,而思想是可以在一生中多次改变的。一条不合时宜的信念,很快的就会被世人遗弃;而短短几年之内,崭新的学说就有可能完全推翻旧的理论,广为世人接受。政治、宗教、经济,种种的因素,构成了推进人类思想演化的原动力。当年台湾白色恐怖的政治迫害、中古时代西方宗教对所谓异教徒的压迫、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泡沫性兴衰、德国纳粹主义、中国大陆十年文革,全部都是红极一时的高楼,而这些高楼也因为时不我予而一一崩塌了。从后人的眼光看来,这些学说、主义、甚至信仰,全部都是错误的。可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在这些思想如日中天的年代里,它们是多麽地被推崇、被相信。或许是因为客观的环境改变了,或许是因为人类渐渐从历史里学到了教训。总之,它们都在广义的演化过程中被淘汰了。所以,我们也同样的不应该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有过度的信赖,因为很可能五百年后的人文学家,也会抱著同情的眼光来看待我们今日的热情。
如果《基因突变进化理论》被推翻了,全世界的中学教科书,大学教材都会被修改。新的生物学遗传学,被写进中学教科术。未来的100年以后,我们的下一代,会把《基因突变进化理论》遗忘。
当然会 ,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当然会
1. 进化论仅仅是一种理论。它既非事实,也不是科学定律。

许多人在小学时就学过,按等级划分的话,理论居於中等—它比纯粹的假说有把握,但与定律相比又略逊一筹。然而,科学家并不是以此划分这些术语的。按照美国国家科学院(NAS)的解释,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界的某一方面所作的有充分依据的阐释,它可以包括事实、定律、推论以及经过检验的假说等。」定律是有关自然界的概括性描述,而一种理论无论得到多少证实,都不会使它变成定律。因此当科学家们谈到进化论时(或者就这个问题而言,谈到原子理论或相对论时),他们并没有表示对这一理论的真实性有任何异议。

除了进化的理论之外(所谓进化指的是遗传上的一代胜过一代的概念),人们也可能举出进化的实例来。美国科学院把「事实」定义为「已经获得反覆证明的、实际上已被大家公认为『真实』的观测结果」。化石记录和不计其数的其他证据证明了有机物是随著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进化的。虽然没有人直接看到这些变化,但间接的证据既清楚又明确,足以令人信服。

无论哪一门科学,依靠间接证据来说明问题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例如,物理学家不可能直接看到亚原子粒子,因此他们通过观测粒子在云室中留下的特有轨迹来证明粒子的存在。但物理学家并没有因为无法直接观测而使所得的结论欠缺说服力。

2. 自然选择陷入了循环论证的怪圈:适者生存,存者即为适者。

「适者生存」是一种有争论的自然选择表述方式,实际上更专业的表述方式应采用「生存和繁殖分异率」(differential rate of 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这一术语。这种描述法不是给各个物种贴上适应或不适应的标签,而是描述各物种在既定条件下可能留下多少后代。将一对繁殖迅速的小嘴雀科鸣鸟和一对繁殖较慢的大嘴雀科鸣鸟放到一个食物丰富的岛上。在几代之内,繁殖迅速的鸣鸟就可能把持了大部分食物源。但如果大嘴鸣鸟更容易嗑开种子,那麼优势就可能转向这些繁殖较慢的鸣鸟一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 Peter R. Grant 在对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雀科鸣鸟所做的一项开创性研究中,观察到了野生条件下种群此消彼长的变化情况。[参看本刊 1992年 2月号上 Grant所撰的「自然选择与达尔文的鸣鸟」一文。]

关键在於,给物种的适应性下定义可以不参照其生存能力的强弱:鸟的大嘴更适合嗑开种子,不论这一特性是否在给定条件下具有增强生存能力的价值。

3. 进化是不科学的,因为它既不能验证,也无法推翻。它的种种论断所涉及的物种变化都无法观察到,也永远不可能重现。

这种全盘否定进化论的说法忽视了把进化划分为至少两大类—微观进化与宏观进化—的若干重要特点。微观进化考察的是物种内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这类变化可能是新物种形成的前兆。宏观进化则研究物种这一层次以上的分类学族群是如何演变的。它的证据通常来自化石资料以及重构各种有机物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 DNA比较。

如今连大多数创世说者都承认,实验室中的试验(如对细胞、植物和果蝇所作的研究)以及实地进行的考察(如 Grant对加拉帕戈斯鸣鸟嘴部形状演变所进行的考察)都证实了微观进化的存在。自然选择及其它机制(包括染色体改变、共生和杂交等)都可以促使生物群体发生深刻的变化。

宏观进化的历史性研究所涉及的是根据化石和 DNA而不是直接观测作出的推论。但是,对於历史科学(包括天文学、地质学和考古学和进化生物学),科学家仍然可以对假说进行检验,看这些假说是否与物理证据相符,是否能对未来的科学发现作出具有检验性的预测。例如,进化意味著在人类最早的祖先(距今大约 500万年)以及解剖结构上最早的现代人类(距今约 10万年)之间,应该存在一系列其他原始人,它们身上猿的特点越来越少,而人的特点越来越多,这恰好与化石资料完全吻合。但是我们不会(也的确没有)在侏罗纪(距今约 6500万年)的地层中找到现代人类的化石。进化生物学的常规研究作出的预测比这精细得多、准确得多,而且研究人员也不断对这些预测进行检验。

创世说者也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反驳进化论。如果能够找到资料证明哪怕仅仅一种复杂的生命形式是从无生命物质中自发产生的,那麼我们至少在化石中看到的几种生物可能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化而来的。如果曾有超级智能外星人出现并创造了地球上的生命(甚至创造了特定的物种),那麼纯粹进化论的解释将遭受怀疑。但是迄今没人提出这类证据。

应该指出,把可伪证性当作界定科学的特性这一观点是哲学家 Karl Popper在 20世纪 30年代提出来的。因为他的思想准则中狭隘的解释将很多货真价实的科学研究分支排除在外,直到最近一些年来,他的思想观点才逐渐被广义化了。

4. 科学家越来越怀疑进化的真实性。

没有证据表明进化论的支持者在逐渐减少。随便翻开任何一期生物学的专业杂志,你都会找到支持并发展进化论研究或者赞同进化是一种根本的科学概念的文章。

与创世说的观点相反,严肃的科学杂志更没有否定进化的报导。上世纪 90年代中期,美国华盛顿大学的 George W. Gilchrist 调查了列入原始文献的数千种期刊,想要找到关於「神力设计」或创世说的文章。他查遍了数十万个的科学报告,也没有发现一篇关於创世说的报告。过去两年中,由东南路易斯大学的 Barbara Forrest和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的 Lawrence M. Krauss分别独立进行了同样的调查,结果也是无功而返。

创世说者则反唇相讥,声称思想封闭、顽固排外的科学界拒不接受他们的证据。然而,据《Nature》、《Science》及其他重要杂志的编辑们讲,他们几乎没有见过有关反对进化论的投稿。有些反对进化论的作者曾在严肃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过论文。但这些论文极少直接攻击进化论,也从不旗帜鲜明地举出创世说的论点。它们最多不过是指出进化论存在某些未解决的问题(这一点并没有人反对)。简而言之,创世说者拿不出充足的理由使科学界能够认真地对待他们的说法。

5. 连进化生物学家彼此间都存在各种分歧,这说明进化论所依据的科学基础根本不牢靠。

进化生物学家激烈争论的焦点是各种各样的。例如,物种是如何形成的、进化的快慢、鸟类和恐龙的祖先是否有血缘关系,尼安德特人是否是不同於现代人的独立物种等各种问题。任何一门学科都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争论,进化论自然也不例外。但是,生物学界仍然一致接受进化论,把进化作为生物界中存在的真实事情和一项指导原则。

遗憾的是,虚伪的创世说者总是断章取义地引用科学家的话以夸大并曲解他们之间的分歧。任何一位熟悉哈佛大学古生物学家 Stephen Jay Gould著作的人都知道,Gould除了是「间断平衡模型」(punctuated equilibrium model)的创立人之一外,还是进化论最积极的捍卫者和宣传者。(间断平衡模型认为,大多数进化都是在地质史上相对短暂的时期内发生的,这样就可以解释我们在化石记录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不过,地质史上的短暂时期可能也有数百代之久。)然而,创世说者却总是不遗余力地从 Gould丰富的著作中断章取义,使人们以为 Gould曾对进化论表示过怀疑。更有甚者将间断平衡的理论歪曲理解,仿佛间断平衡会使新物种在一夜之间就脱颖而出,或者使鸟类从爬行动物的卵中产生出来。

如果读者碰到引用科学权威人士的话语对进化论提出质疑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来看看这段话究竟是甚麼意思。可以肯定,所谓科学家对进化论的攻击最终被证明是凭空捏造的。

6. 如果人类从猴子演变而来的,那麼为何现在还有猴子?

这种论据司空见惯,反映出提问者对进化论不同程度的无知。第一个错误是进化论并没有告诉我们人是猴子变来的;它只是说人和猴子的祖先相同。

此论据所犯的更深层次错误与下面这种问法如出一辙:「如果小孩是成年人生的,那为什麼还有成年人?」新物种是通过从现有物种中分化出来而实现进化的;当某些生物种群与其家族的主要分支隔离开来,并得到充分的变异而使其永远成为一个与原来物种明显不同的新物种时,这种分化就产生了。作为母体的物种此后可能无限期地生存下去,当然也可能走向灭绝。

7. 进化论无法解释生命最初是如何在地球上出现的。

生命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但是生物化学家已经弄清楚原始核酸、氨基酸及构成生命的其他各种基本元素是如何形成并实现自我复制的,从而奠定了细胞生化过程的基础。天体化学分析表明,这类化合物最初可能大量地在太空中形成,然后随彗星来到地球上。这一理论或许可以解释,在地球年轻时的各种条件下,这些生命组成要素是如何出现的。

创世说者有时抓住科学家当前暂时无法解释生命的起源这一点大作文章,试图以此全盘否定进化。其实,即使地球上的生命真的通过进化以外的途径诞生的(如外星人在数十亿年前将首批细胞带到了地球上),不计其数的微观进化与宏观进化研究有力地证明了生命的进化是一个确凿的事实。

8. 数学的分析表明,像蛋白质这样复杂的东西随机产生是不可思议的,更不用说活细胞乃至人类。

机遇在进化中起著一定的作用(例如通过随机突变而使物种获得新的特性),但进化过程并不是靠运气来产生有机物、蛋白质或其他生命实体的。恰恰相反,自由选择(应为人知的主要进化机制)通过保留「有益的」(适应性)特徵并淘汰「无益的」(非适应性)特徵而实现非随机的变化。只要选择的力度保持稳定,自然选择就可以推动进化朝著一个方向前进,在出人意料的短期内产生出复杂的结构。

我们用这样的类比打个比方,将「TOBEORNOTTOBE」这 13个字母组成的序列拿来考虑。假定有 100万只猴子在键盘上胡敲乱按,每只猴子每秒钟打出一个像上述序列那样长的字母序,那麼它们需要敲击 7.88万年才可能从 2613 种长度一样的序列中敲出上面那个字母序列。然而,到了 80年代,美国格伦代尔学院的 Richard Hardison编写了一个能随机生成短语的计算机程序,此程序的特点是,如果单个字母恰好位於在短语的既定位置上,那麼该字母就在这一位置上保持下去(实际上也就是选择更接近於哈姆雷特所说的那句话的短语)。该程序平均只需重复 336次,就能再次产生那句短语,所花时间不到 90秒。更令人称奇的是,该程序甚至可在 4天半的时间里就将莎士比亚的整部剧作重组一遍。

9. 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随著时间的推移,系统必定朝著越来越无序的方向发展。因此,活细胞不可能从无生命的化学物质中进化出来,而多细胞生物也不可能从原生动物进化而来。

这种说法错在误解了热力学的第二定律。如果这种说法站得住脚的话,那麼矿物晶体和雪花应该也属於不可能成形的物质,因为它们同样是从无序的组分中形成的复杂结构。

热力学第二定律实际上是说,一个封闭系统(即不与外界发生能量和物质交换的系统)的总熵不会随著时间的推移递减。熵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常常被说成是「无序」。然而这个术语与惯用的词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更重要的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允许一个系统的某部分的熵减少,只要该系统其他部分的熵有相应的增加。因此,我们的地球作为一个整体可能会变得愈加复杂,因为太阳不断把热和光散射到地球上,而太阳内部热核反应所导致的熵增大足以抵消散射到地球的熵。简单的有机体可以通过耗用其他的生命形式以及非生命物质而朝著越来越复杂的方向发展。

10. 突变对於进化理论来说必不可少。但是突变只能消除特性,而不能产生新的特性。

恰恰相反,生物学资料已经证明,许多特性是通过点突变(point mutation)产生的(所谓点突变就是在一种有机体的 DNA中确切的位置上出现的变化)。细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动物体内调节发育的同源盒结构基因(homeobox)的突变也可以产生复杂的效应。Hox基因决定腿、翼、触角以及躯体的各部分应该在何处长出来。例如,果蝇的触角足突变(Antennapedia)使在本该长触角的地方长出了腿。这些异常的肢体不起甚麼作用,但是它们的存在证明了遗传基因出现了错误,可以产生复杂的结构,而自然选择可以借此对这些结构进行试验,看其是否有用。

此外,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比点突变更高级的遗传变化机制,这些机制扩大了物种新特性出现的途径。基因内的功能分子可以通过各种新颖的方式拼接在一起。整个的基因也可能意外地在一种有机物的 DNA内被复制,而复制的基因则可以突变成新的具有复杂特性的基因。对多种有机物的 DNA所作的比较表明,血液中的珠蛋白就是以这种方式在数百万年中进化的。

11. 自然选择或许能解释微观进化,但它无法解释新物种的起源和生命的高级运转规则。

进化生物学家对於自然选择如何产生新物种已经作过广泛的论述。例如,哈佛大学的 Ernst Mayr建立了一个名为「不重叠分布区」(allopatry)的模型。该模型认为,如果通过地理边界把某一群体的有机物同其余群体隔绝开来,那麼它就可能面临不同的选择压力。被隔绝的群体内将逐渐积累起变异的因素。等到这些变异因素积累到相当显著的地步,以致这个分化出来的群体不可能(或者通常情况下不会)同原始的种群交配而繁殖后代时,该群体就会独立地进行繁殖,并沿著这条道路发展下去直至最终变成一个新物种。

自然选择是研究得最为详尽的一种进化机制,但是生物学家也同时考虑了其他各种可能的进化机制。生物学家一直在评估引起物种形成或产生有机物复杂特性的若干不寻常遗传机制的潜力。美国阿默斯特马萨诸塞大学的 Lynn Margulis及其他研究人员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某些细胞器(如产生能源的线粒体)是通过古代有机体的共生融合而进化来的。因此,关於进化可能是由自然选择以外的其他力量所引起的研究,科学界表示欢迎。但是这些力量必须源於自然界,而不能归功於神秘莫测的创世天使的神力作用,因为这类作用的存在根据没有得到科学的证明。

12. 没有任何人看到过新物种的进化过程。

物种形成可能是相当罕见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要花费若干世纪的时间。此外,识别一个处於形成阶段的新物种可能比较困难,因为生物学家对於如何界定新物种的概念有时持不同看法。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定义是 Mayr 提出的「生物物种概念」(Biological Special Concept)。该定律认为,某一物种是由若干独立繁殖的群体构成的一个确定种群,也就是通常不会或不能在其种群以外进行繁殖的若干种有机体。实际上,这一定义可能很难用於因相距遥远或地域不同而彼此隔离的有机体,也很难用於植物(更不用说无法繁殖的化石)。因此生物学家通常将有机物的实体和行为特性作为其物种归属的线索。

但是,科学文献中的确存在有关植物、昆虫及蠕虫的物种形成报告。在多数这类试验中,研究人员把有机体置於各种各样的选择条件下(以解剖差异、交配行为、栖居地喜好以及其他物种特性为选择对象),并发现由此而生成了一些不与外界异族物种进行繁殖的有机体种群。例如,新墨西哥大学的 William R. Rice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 George W. Salt证明,如果他们根据果蝇对某种环境的喜好特性来选择一组果蝇,并将其单独隔离开来繁殖 35代以上,最终所得的结果是,被隔离的果蝇将拒绝与来自环境完全不同的果蝇交配。

13. 进化论者拿不出任何化石证据证明有过渡动物(如半是爬虫半是鸟的动物)出现过。

其实,古生物学家早就知晓有关中间化石(即外形介於各种不同的分类群体之间物种的化石)的许多详尽实例。最有名的化石之一是始祖鸟化石(Archaeopteryx),它既具有鸟类特有的羽毛特徵,又具有类似恐龙的骨骼结构特徵。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大量其他有羽毛的动物化石,它们与鸟化石相似的程度,参差不齐。一系列届的化石完整地描述了现代马从小型始祖马(Eohippus)开始的进化过程。鲸的祖先是在陆地上爬行的四肢动物,而在它们之间的过渡动物则是名为 Ambulocetus和 Rodhocetus的两种两栖动物[参看本刊 2002年第 8期 Kata Wong所著的「征服海洋的哺乳动物」一文]。海洋贝壳的化石重现了各种软体动物在千百万年间的进化历程。大约二十多种人科动物(它们并非都是人类的祖先)填补了南方古猿露西(Lucy the australopithecine)和现代人之间的空白。

但创世说者却对这些化石研究成果视而不见。他们声称,始祖鸟并不是爬行动物和鸟类之间的过渡物种,只不过是一种已经灭绝的鸟类,具有某些爬行动物的特徵罢了。创世说者希望进化论者拿出一种匪夷所思、异想天开的怪物,它不能归入到已知的任何一类种群中。即使创世说者承认某一化石是两类物种之间的过渡生物,他们可能还坚持非要看到该化石与后两类物种之间的其他中间化石不可。这类令人恼火的要求可以一个接一个无休止地提出来,而化石记录始终是不完整的,根本不可能满足这样的无理要求。

不过,进化说者可以从分子生物学获得进一步的有力证据。所有有机体都拥有绝大部分的相同基因,但进化论者预见,这些基因的结构及其产物将根据各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而分异。遗传学家所说的「分子时钟」将记录这一时间进程。这些分子数据也显示了各种不同的有机体在进化过程中的过渡关系。

14. 生物在解剖层次、细胞层次和分子层次上均有令人惊异的复杂结构特徵;其复杂性哪怕是只差一点点,它们也将无法正常发挥其功能,对此唯一可能的结论就是,生物是神力设计而非进化的产物。

这种所谓的「设计论据」构成了最近抨击进化论的核心说法,而且也是创世说者最早使用的论据之一。1802年,神学家 William Paley撰文说,如果某人在地里捡到一块表,那麼最合乎情理的推论应该是这块表是有人掉在地里的,而不是靠自然力量形成的。Paley声称,由此推知,生物的复杂结构必定也是直接的神力所为。达尔文写了《物种起源》一书来反驳 Paley。该书阐述了作用於遗传特徵的自然选择力量如何逐步地完善复杂的有机体结构的进化过程。

一化又一代的创世说者以眼睛是一种可能靠进化而形成的结构来试图驳倒达尔文的观点。他们认为,眼睛之所以能产生视觉,全凭其各组成部分之间天衣无缝的组合。因此自然选择不可能倾向於眼睛进化过程中所需要的过渡结构(试问半只眼睛有甚麼用呢?)。达尔文似乎对创世说者的这种诘难有先见之明,他指出,即使是「不完整」的眼睛也可能有它的好处(如帮助动物转向有光的方向),因此可以被遗传下来以待进化过程对其作出进一步的改良。生物学证实了达尔文的分析:研究人员在整个动物王国中都可鉴定出原始的眼睛和感光器官,甚至还通过比较遗传学研究勾画出了眼的进化史。(现在看来,在不同的有机体家族中,眼睛是独立进化的。)

如今鼓吹神力设计的人比其老前辈更加老练,但其论据和目标仍是万变不离其宗。为了驳倒进化论,他们企图证明进化论不可能解释我们所知道的生命,进而坚持认为,唯一站得住脚的替代理论就是,生命是靠一种高深莫测的神力创造出来的。

15. 新近的发现证明,即使在微观层次上,生命也具有某种不可能通过进化产生的复杂性。

「不可简化的复杂性」是《达尔文的黑盒子:进化论面临的生化挑战》一书的作者,列哈依大学的 Michael J. Behe提出的口号。Behe以捕鼠夹作为「不可简化的复杂性」的一个通俗例子。捕鼠夹这种器具的特点是,只要有任何零件丢失,它便不起任何作用,而且它的各个零件只有作为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才有价值。Behe宣称,如果说捕鼠夹如此,那麼细菌的鞭毛就更是如此(鞭毛是一种起推进作用的鞭状细胞器,其功能犹如船舶的舷外发动机)。构成鞭毛的蛋白质如鬼斧神工般巧妙地排列成发动机的部件、方向舵以及工程师可能要求采用的其他种种结构。Behe声称,这样复杂巧妙的布局通过进化上的改良而设计出来的可能性实际上等於零,因此证明了它只能是神力表演的绝技。他对於凝血机制以及其他分子系统也表述了类似的观点。

然而进化生物学家已经反驳了这类看法。首先,有些鞭毛的构形比 Behe所提到的鞭毛简单,因此一种鞭毛并不一定需要上述所有组成部分均齐备才能发挥作用。Behe所提到的鞭毛其较高级的组成部分全都可以在自然界的其他地方找到先例,布朗大学的 Kenneth R. Miller及其他研究人员对此已有论述。实际上,整个鞭毛系统与一种名为 Yersinia pestis的细胞器极其相似(鼠疫细菌利用这种细胞器将毒素注射进细胞中)。

关键在於,尽管 Behe声称鞭毛的各组成系统除了用於推进作用以外没有其他任何价值,但实际上这些系统可能具有多种功能,从而有利於鞭毛的进化。因此鞭毛的最终进化过程可能仅仅是通过某种新颖的方式把原先为其他用途进化出来的复杂组成部分重新组合起来。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的 Russell F. Doolittle所做的研究表明,凝血系统看来是通过改良并完善了最初用於消化的蛋白质而进化的,这与鞭毛的进化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Behe用来作为神力设计证据的「不可简化的复杂性」并非真的不可简化。

另一类复杂性—所谓「特定复杂性」(specified complexity)—是贝乐大学的 William A. Dembski在其著作《设计推理》和《没有免费的午餐》中提出的神力设计论据的核心。他的论据实质上是说,生物的复杂性是任何盲目的、随机的过程永远无法产生的。Dembski声称,唯一合乎逻辑的结论是某位超人的神灵创造了生命并左右其发展,这一说法与 Paley 200年前的论断如出一辙。

Dembski的论据有若干漏洞。他暗示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只是随机产生或神灵设计,这是不正确的。在圣菲研究所和其他地方研究非线性系统与元胞自动机(cellularautomata)的研究人员已经证明,简单的无向过程能够产生极其复杂的模式。因此,有机体中所呈现的某些复杂性从一定程度上讲,可能是通过我们几乎还不了解的自然现象产生的。然而这完全不等於说生物的复杂性不可能自然地产生。

结论—不科学的创世说

「创世科学」的提法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现代科学的核心原则就是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即力求通过观测到的或可检验的自然机制来解释宇宙。物理学用支配物质与能量的特定概念来描述原子核,并通过实验对这些描述进行检验。只有当实验数据显示先前的描述不足以解释观测到的现象时,物理学家才会引入新的粒子(如夸克)来丰富其理论。而且,这些新粒子的特性并不能随便定义(新粒子的界定受到严格的约束,因为它们必须能纳入到现有的物理学框架中)。

相反,鼓吹神力设计的理论家则搬出各种虚幻莫测的东西,并随意赋予它们以不受约束的各种能力—总之是,怎样能解答当前的问题就怎样说。这样的答案非但不能促进科学探索,反而会阻挡科学探索的道路(如,如何否定万能神灵的存在?)。

神力设计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例如,具有设计能力的神灵是何时介入生命史的?又是怎样介入的?是通过创造第一个 DNA,第一个细胞,还是第一个人?每一物种都是神力设计的吗?抑或只有少数早期物种是神力设计的?鼓吹神力设计说的人常常回避这些问题。他们关於神力设计的说法常常是五花八门,迥然不同,他们也甚至懒得去互相沟通一下以自圆其说。他们采用排除法来进行论证,也就是极力贬低进化论的解释,将其斥为牵强附会或不完整的理论,从而间示只有以神力设计为基础的替代理论者是站得住脚的。

从逻辑上讲,设计说的鼓吹者完全是在误导人:即使某种自然主义的解释有问题,也并不意味著所有这类解释都应该一棍子打死。此外,他们的论述也没有使任意一种神力设计说显得比另一种更合理,实际上就是让听众们自己去作判断,而某些听众在进行这类判断时无疑会用宗教信仰去取代科学概念。

科学研究一次又一次地证明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可以克服无知,为那些一度看来深不可测的难解之谜找到越来越详尽、合理的答案。有关光的本性、疾病的起源以及脑的机理等问题均是如此。现在进化论正在为破解生命如何形成和发展之谜做著同样的工作。创世说无论以何种名义作掩饰,都不会为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增添丝毫有价值的东西。
文章标题: 如果民科对历史上著名的物理学家说「我证明了你的理论是错的」,历史名人会怎么回答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8366.html
文章标签:物理学家  回答  著名  理论  历史名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