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他发明了「潜规则」这个词

时间: 2021-10-30 19:39:15 | 作者:知鸦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2次

他发明了「潜规则」这个词

今天,我们随便打开一个搜索引擎,输入「潜规则」三个字,就会看到「官场潜规则」「职场潜规则」「娱乐圈潜规则」等形形色色的潜规则。

没有人会对此感到稀奇,这一词汇早已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

然而,你是否好奇过,「潜规则」一词是怎么来的?

事实上,这个词的历史并不久远。

在本世纪初,它才明确出现,而提出者,是学者吴思

吴思,著名作家、历史学者,曾任《农民日报》、《桥》等报纸杂志的记者及编辑,代表作有《潜规则》《血酬定律》等。

2001年,吴思写出了《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详尽分析了中国古代官场的运作模式,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潜规则」一词随之不胫而走,被迅速纳入汉语常用词行列中。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中,吴思叙述了历史上值得人们思考的大大小小的无数案例,并在生动、有趣地讲述官场故事的同时,透过历史表象,揭示出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实际上支配着社会运行的不成文的规矩:「潜规则」,进而指出潜规则的产生在于现实的利害计算与趋利避害。

作家潦寒在《吴思:「潜规则」概念之父》一文中表示:

「潜规则」一词的贡献在于,它提供了解读中国社会的新视角,也是一种新工具。通过一个高度概括的词语, 历史上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官场运作规则,有了「明白」的解释,从而形成一套有别于「正史」的新话语模式。

这句评价非常准确。

《潜规则》一书中,吴思提出了一种以往未曾有人明确提出的观点,即支配中国历史运行的实际规则,是非制度化的潜规则,而非制度化的正式规则。

正式规则是与潜规则相对应的概念,它一般是指正式组织中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将正式规则理解为一种通常意义上的正义边界,比如各类白纸黑字写明的法律、规章,都是正式规则,它体现着某种行动的合法性。

正是由于这种合法性,从古到今,我们很少看到有人公然违反正式规则,大多都是在顺应,尊重或者最起码表面上尊重正式规则,以借此保护个人利益。

可在实际行动中,由于个人利益与正式规则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冲突,个体并不会完全遵守正式规则,甚至为了攫取更多利益,人们的行为总是在试图偏离正式规则,并自发形成一套符合自身和相关群体利益的新规则。

这有些类似于经济学中的博弈论。一件事中的利益各方,出于趋利弊害的动机,通过交换、谈判、竞争等形式,形成一种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特定规则系统,之后利益各方就会自觉遵守这一不成文的规则,以尽可能寻求自身利益,减少失误的可能。这就是潜规则

潜规则不光在中国有,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美剧《律政潜规则》(The Deep End)讲述的就是四位年轻律师在初入律所时,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不过,这种潜规则的形成也是需要一定基础的,它的基础就是权力关系。

对此,学者于光君在《关于「潜规则」的社会学解读:读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一文中,有详细分析:

规则根植于权力之中,失去了权力的支持,规则就将是一纸空文。权力关系是人类关系和社会行动的关键因素,在任何一个组织或社会中都存在着权力现象。而且权力的分布总是不均等的,总有一些人处于权力结构的顶端,还有一些人处于权力结构的底层,大多数的人处于权力的边缘地带。

在中国古代,官员毫无疑问处于权力结构的上游,而平民百姓则处在权力的下游底层。

正式规则为行使权力的官员划定了一个基本范围,但它不可能严密到可以随时监视权力行使者的任何举动,官员依然有着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同时,作为权利行使者的官员和作为权力边缘者的民众之间,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官员所掌握的很多信息,民众绝不可能知道。

因此,这种自由裁量空间信息不对称,为权力行使者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诉求,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使他们得以谋取私利。

整个官员群体的利益又是趋同的。为了个体和整体利益的需要,每级官员都必须维护整个潜规则体系的运作。如果其中出现了某些反抗的异类,那么就会受到其他官员的打压。

吴思在书中就举出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晏氏转型」。

春秋时,齐景公派晏子治理东阿。起初,晏子励精图治,不事权贵,不服从官僚规则,结果遭到齐景公身边其他大臣的中伤,被齐景公认为是无能之辈。之后,意识到问题所在的晏子向齐景公请罪,然后不再专于治理,转而讨好齐景公左右的权贵。尽管他管理的地方一日不如一日,可齐景公却认为晏子治理有功。

中国历史上,很多本来清正廉明的官员都是如此,受到官场潜规则胁迫,最终变成了贪官污吏。

而面对官员的攫取,处于权力边缘的民众们,也不得不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他们为了减少权力行使者对自己利益的损害,或想要试着分上一杯羹,便尽量满足权力行使者的个人利益要求,不断退让乃至行贿。

然而,正如苏洵在《六国论》中说的: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民众的退让,只会使得官员得寸进尺、贪得无厌,权力自由裁量空间变得越来越大,以权谋私的程度越来越深。

最后,当行使权力的官员谋取私利的空间膨胀到极限,被伤害的民众再无退无可退时,王朝的崩溃就发生了。

当然,潜规则并不会随着古代王朝的终结而结束,在当代,它依然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只要人们还谋求利益,只要潜规则还能为某些人提供利益,那么无论过去还是未来,无数人依然会围着这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的东西,周而复始地打转。

这就是《潜规则》一书的基本脉络。

这一思路在2001年时非常新颖,为当时的人们理解古代王朝兴衰与现代社会交际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即便是在今天,书中的思想也依然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

不过,「潜规则」的逻辑并非是吴思突发奇想出来的,这背后其实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事情要追溯到1982年。

那时,25岁的吴思在《中国农民报》当记者,看到有读者来信,说开封地区农业部领导大量批条,将原本按计划分配的平价化肥批给私人关系, 再经由私人关系转手。

这无疑违反了当时国家化肥分配的规矩:国家平价收购农民的粮食, 然后作为回报,再卖给农民平价化肥。

吴思和同事一起去开封调查,一户户询问,农民大多都表示买不到平价化肥。

于是,年轻气盛的吴思他们,开始由上到下往下调查,从省农资公司、地区农资公司,一直到县。

结果发现,批条的不光是农业部领导,每一层都在往外批条,大官批多少、小官批多少,都有一套默契的规矩,每个人都按照这套规矩来办事。

现在看起来,这就是官员利用「价格双轨制」来牟利:政府压低化肥价格,差额利益本属于民众,但被官员动用权力拿走了。

可对那时候的吴思来讲,这种情况还很新鲜。他隐隐察觉到,明面的规矩背后有一条暗线,有不成文的规矩在驱使着所有官员的行为:

有一套东西在支配着社会的运行,支配着资源的分配,那套东西既不是文件上写的,也不是市场的规矩,那是什么?

吴思希望用一个贴切的词来描绘这种情况,但短时间内没有找到,所以在相关的报道中,他只好暂时选用「内部章程」一词,来描述这种现象。

80年代,由于开封农业部官员大量批条,攫取私利,开封地区的农民买不到政府供应的平价肥,只能花高价购买「条子肥」,时任记者的吴思一直追踪这一事件。直到1989年3月12日,《人民日报》刊发《谁批条谁倒卖,件件查清;重管理重监督,环环抓紧;河南整顿化肥市场》后,「开封化肥风波」才基本得到解决。图片来源:大河网

之后,随着在新闻行业的地位与个人阅历的提升,见识到更多「内部章程」,吴思也开始有更多思考。他读了很多书,可困惑也随之而来。

比如,在看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时,他就被一个问题困扰:明初,朱元璋反腐力度极大,动辄杀人,剥皮楦草,挂于大堂,警示其他官员。如此酷烈的手段,按说贪官理应战战兢兢,不敢贪污才对,可为何腐败却一再蔓延,直到朝廷垮台?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作,融会了作者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

吴思隐约感觉,「内部章程」或类似概念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为了搞明白这件事,吴思开始深入研究明史,将一些本来模糊的地方一一理清。直到后来,他书读得越来越多,了解得越来越深入,便开始撰写相关文章,分析在暗处的种种规则。到最后,吴思终于找到了那个藏得最深,却决定一切的规则:潜规则。

明白这点后,吴思回过头来再看《万历十五年》,发现一切困惑都迎刃而解。黄仁宇书中一直绕来绕去,没有直接说明白的规矩,就是「潜规则」。

于是,吴思在汇总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后,开始下笔,一本名作就此诞生。

文章标题: 他发明了「潜规则」这个词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730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