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0-29 16:03:3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6次
杨度(1875—1931)字皙子,号虎公,湖南湘潭人。这位青少年时就有才子之名的名士,却非出于世代书香之门。
祖父在湘军中积功升为哨官后战死,为杨家留下一些余荫,从此改换了门庭。大伯随其父参军,借着父亲的余荫作了个小武官,后来因功升为总兵。父亲还在家务农,兼作吹鼓手。因父亲早亡,杨度过继给在战争中发迹变泰的大伯,这才有了读书的机会。这是他在出身上不同于一般的读书人之处。
杨度的从学也不同于封建社会一般文士,他不是那些正统士子,读高头讲章,死抠八股;也不是象风流才子弄些华章绮句。他是湖南名宿王闿运的弟子,王对杨度也优待有加,并可以随便开些玩笑的。在《湘绮楼日记》中常称杨度为“杨贤子”。杨度跟着王壬秋学的“帝王之学”。后又醉心于新学,上了湖南师范。1903年清政府新开“经济特科”的进士考试,杨度是第一批考生。
这科的考题真有些“现代经济”的味道。“桓宽言外国之物外流,而利不外泄,则国用饶而民用给;今欲异物外流而利不外泄,其道何由策?”像这样的题目,那些八股脑袋大概连怎么下笔都想不出的。懂新学的杨度中一等第二名。未来的北洋政府的财长梁士诒这次被取为一等一名。
由于梁士诒这个名字被说成是“梁头康尾”(梁启超的“梁”字,康有为字祖诒的“诒”字),而“康梁”因为“戊戌变法”,正为西太后所痛恨,于是,梁士诒被除名。杨度受到这个案子的牵连,又是“湖南师范生”,疑为唐才常之同党和革命党,也被除名。到手的功名,转瞬而失。而且,慈禧太后口喻要捉拿梁士诒、杨度。
要避祸、又对出路感到茫然的杨度跑到日本留学,当时也没有护照、签证之类,杨度去日本比他回老家湖南还方便。到日本留学是杨度成为活跃于清末民初的重要的政治人物一个重要的契机。他是留日学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晚清的关键人物,此刻大多汇集在东瀛。1903年10月,在飒飒秋风中,杨度在横滨邂逅梁启超。茫茫国事急,恻恻忧情著。两人同逃亡在海外,惺惺相惜。杨度感于“国事伤心不可知”,和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作《湖南少年歌》,湖湘人的慷慨激昂、英雄气概尽在其中:“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尽掷头颅不足痛,丝毫权利人休取!”此时杨梁“二人相与,天下之至好也”。 作文 h
简单来说就是:拿过秀才,参与过公车上书,当过满清四品。和康有为、梁启超、黄兴是好友,跟汪精卫、蔡锷、齐白石是同学,怂恿袁世凯称帝,赞同孙中山共和,北伐时说毛泽东能得天下,营救过李大钊,是杜月笙的师爷,入过佛门和国民党,最终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共。
和他有关系的人太多了,历史上也是褒贬不一,重要的就看个人的看法了。
个人认为杨度是比较容易被人影响,也能看清局势,提及近代史上的杨度,恐怕知道的人还算是很多的。他的政治思想、观点的变化,确实有点让人反应不及,变得有些多,有些快。以现在的说法就是随大流。个人的能力毋庸置疑,年轻时的选择却很令人诟病。
实际上杨度这一生的形成,和年代是分不开的,晚清民初,伴随着国家衰亡和民族沦陷,各种各样的政治思潮也渐次进入国内,可谓是大混杂,固然有很多先进的,也伴随着很多糟粕。因此,很多人在接受各类思想的同时,确实自己的行为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尤其是如果对某种思想并未有深刻认知的时候,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这也就是杨度一生多变,最终才加入共产党的原因。
中国近代史上最复杂、人格分裂最严重的奇人——杨度!
杨度首先是一个爱过的充满抱负才学的古代知识分子典型,他期望能治国平天下,挽民族于水火,虽然受王闿运帝王之学影响,始终摆脱不了封建旧思想,帮助袁世凯复辟,成为筹安六君子之首,失意以后又遁逃佛学,铸下历史大错成为余孽罪人,但他毕竟受西方先进思想影响,是处于新旧之交的知识分子,一生都为的救亡图存事业,最后接受马克思主义也就不怪了,他的爱国精神、先忧后乐的精神是首要的,虽然犯了不少错误,但终生都为了国家富强这一理想未变,是值得后人景仰的。
他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文人既无力改变历史,当然只好依附历史。他有识人之明和民族大义,在洋鬼横行时节,未做卖国之事,就值得我们敬佩!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