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鲁迅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教文化的态度是什么

时间: 2021-10-23 12:03:0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1次

鲁迅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教文化的态度是什么

鲁迅为什么要激烈批判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

呵呵,楼上无知啊!鲁迅批评传统文化并不是看不起那些,他只是想指出中国人身上的不足!
鲁迅走了,目前还没有想他那样深邃的批评家啊!
对中国的启蒙作用很大!
只是很多人读不懂了!没有研究鲁迅!可以看看李泽厚对鲁迅的研究!
太偏激了,主要是对当时的社会不满,但是那个不好的结果就是造就了好多的人崇洋媚外!!!!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怎么看待

不同的角度不断诠释、发掘与理解,实际上鲁迅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民族文化
的象征,他既因为不妥协的批判精神获得了他的拥戴者的推崇;也因对传统文化
的思考与批判、对民族命运的焦虑而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近百年来先进的知识分子之中,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最为深刻,攻打最
为猛烈的人之一。和同时代的一些先驱相比,也很明显。比如胡适,也是从反传
统入手,主张建设新文化,但态度比较中和;周作人提倡“人的文学”
,批判“非
人”文学,也一度表现为坚决,但很快就由于传统结上了“气”
;梁实秋更是直接
批评“五四”新文学的激进、浪漫,失去基本规矩。相比之下,鲁迅对传统文化
的批判的确是最深刻,攻打最为猛烈的。

鲁迅是有超越性的思想家,去世几十年了,但他所思考、所焦虑的问题,有
些至今仍然缠绕和警示着我们。据说,英国人宁肯失去英伦三岛,也不能不要莎
士比亚,这是形容一种文化象征的重要性,英国人乃至很多的西方人已经把莎士
比亚这样的经典当作民族精神的依持,当作生生不息的解读各种基本文化命题的
精神源泉。鲁迅先生对于我们民族的现代文化,也有着类似于莎士比亚之于西方
文化的经典价值,而且鲁迅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思考,其影响价值是更为
现实的。现在网上和报刊上不时能看到颠覆鲁迅的议论,有的学者也对鲁迅持否
定性的批评态度。因此对于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的认识上我们每个人

2 
应当做到客观而且深入。对于我们这些远离鲁迅时代的人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面来客观而深入的认识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

一、鲁迅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但并不认为自己已经或者可以
隔断传统,而是有选择性的继承传统。

众所周知鲁迅本人国学修养很深厚
,
他从小在三味书屋读书
,
四书五经都学完
了。还有余力
,
于是又学了《尔雅》、《周礼》、《仪礼》。到了日本以后
,
鲁迅师
从国学大师章太炎。他跟着章先生学习
,
把文字、音韵、训诂全都学了。所以我们
可以说
,
鲁迅是正宗的国学出身。因此,我们可以说,鲁迅先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
代表性人物,对待传统文化,鲁迅先生是最有发言权的。

鲁迅先生对传统所采用的是分析的态度,他的褒贬鲜明,常有独到的眼光,
绝非不负责任的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鲁迅并不讳言自己反传统之激烈、
绝对,
乃至全盘否定。鲁迅说:
“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的,折中的,譬如你说,这
屋子太暗,需在这里开一扇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是如果你主张拆掉房顶,

们就回来调和,
愿意来开窗了。
没有更激烈的主张,
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

例如
“五四”
前后
,
许多搞传统文学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就是尊孔。
尊孔鲁迅是
不同意的。我认为鲁迅当时对孔子的批判没有错。在鲁迅看来
,
孔子的策划和设想
主要是为了治人者、
权势者。
鲁迅说的这话我觉得是对的。
现在我们当然要发扬孔
子思想中好的东西
,
例如他的教育思想之类。他的许多东西可以做现代性的转化
,
作为一种营养。
这样的工作我觉得很有必要。
但是我们要历史地看问题
,

“五四”
时代
,
“打倒孔家店”
是很必要的
,
如果你不打倒这个
,
新的文化就起不来
,
新的文学
也起不来。这就是一种策略,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思考,只有更激烈的批判传统,
甚至全盘否定传统,
中国人才会重新认识传统文化,
才会有选择的接受、
继承传统。
再如,鲁迅先生指出传统文化中的“十景病”、
“大团圆”,认为其功用就是粉饰
太平,制造瞒和骗的大泽。
“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因此也
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
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的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
这批
判是够激烈的了。
但鲁迅对传统文化也并非一概否定,而是主张将传统的“瞒”

“骗”的艺术剔除掉,给人们以全新的,真实的,真正的现实和艺术,而不是一味
的粉饰太平。

在鲁迅研究的小说史的专著中,他都发现和肯定了古代文学中许多的值的继
承和借鉴的成分。在对《红楼梦》的研究中,鲁迅先生就非常赞许,认为其“敢于
如实描写,并无伪饰。”鲁迅所肯定的是一种清醒的现实主义的精神与手法。
要看
到鲁迅既是对传统激烈的批判者,
同时又是对传统文化最有见地的解释者,
他对传

3 
统文化的解释中是在发现与肯定有利于新文学、新文化的东西。用现在的话来说,
就是
“价值重估”

即从文化转型的角度,
对传统文化重新评析、
判断和批判继承。
同时,
又在积极的为传统文化寻找出路,
对其鲁迅有其明确的主张,
那就是一要批
判、二要继承、三要转化。
1907
年,鲁迅先生所写的《文化偏至论》中,指出:
“民族文化应与世界潮流会合,
应更新”
“外之既不后与世界之潮流,
内之仍弗斯
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这就是说择取传统文化中好的优秀的成分,
融合外来新思想和良规,
创立新文化。实际上,鲁迅一生做的就是这两项工作:

是批判、破坏;二是梳理、继承、创新、以事实为例:鲁迅为此用了差不多
30

的时间,整理了
22
部古籍,收集过大量的碑帖、拓片。

因此,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并不仅仅是破坏、全盘否定的,而是另有他意
的,是有选择的继承的。

二、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带有一种强烈的历史转折时期的
时代特征的

“五四”文化革命运动作为一个特殊时期,对以往的传统文化及传统认识是
一个转折。明清以来,中国“闭关锁国”
,随着鸦片战争的炮响,中国开开禁禁,
形成了与西方与外国的复杂关系。一时“倡师夷长技以制夷说。
”一时又“耻于西
学,有谈者皆诋为汉奸。
”一时“渐知西学,而肯于讲求。
”一时又“咸知变法,
风气大开。
”而“五四”所提倡的则是“破坏”

“否定”和“重估一切”
。这样的
时代精神在鲁迅的思想性格中有最显著的体现,而且他几乎是“五四”以来一直
坚持这种批判精神的人。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呈现为一种决不妥协、一往无前
的气势;为着冲破黑暗的传统、颠覆腐败的传统而采取攻击,绝不取宽容、兼顾、
中庸守正的守势及立场;相反却以大无畏的气概拒绝“过生不如死“的古训,宁
愿持“矫枉不忌过正”的斗争取向。
1908
年,鲁迅写了篇文章叫《破恶声论》。
在这篇文章中,他说现在有两种“恶声”,一种说你现在要成为“世界人”,用
现在的话说,都全球化了,还谈什么文化、民族或者其他的东西?另一种说你现
在要成为“国民”,因为现在这个时代正是民族主义的时代。鲁迅说这两者都是
“恶声”,因为这些说法中没有人的自觉、没有人自身的独特性,无非是鹦鹉学
舌而已。在“五四”时期,鲁迅一谈到旧文化制度,往往深恶痛绝,有时把话说
得很“绝”
。他甚至曾用义无反顾的语气表示:
“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
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凡散,秘制仙丹,全部踏倒他。


所有这些“偏激”

“激进”甚至“全盘否定”的批评是与“五四”时期的时
代特征——“破坏”

“否定”
“重估一切”分不开的,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的。


4 
三、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鲁迅常采用与惯常思维不同的逆反思
维。

人真是很奇怪的动物,硬塞给他的东西,哪怕是好东西他也不珍惜;他越不
容易得到的东西,他却想方设法地得到。鲁迅先生正是抓住了人的这种心理,对
传统文化采取了一种异于平常的批判方法——逆反批判。逆反批判给人以强烈的
震撼、惊愕,虽然不习惯却又觉清醒、思路别开生面。这就好像佛门中讲究的“当
头棒喝”

“醍醐灌顶”和“顿悟”
,虽严厉,让人惊愕,却可让人顿时清醒,幡然
醒悟。

一些我们引以为荣的事,在鲁迅眼里,却可能有新发现,有入骨的质疑。如:
雍正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
,一般人认为是伟大的文化建设积累,盛世修史,有
大的气魄。这是通常的评价。从文化史的角度看,也有其道理。但鲁迅先生不以
为然,却把此事视为一种“文化管制”
,是“以胜者的看法,来批评被征服的汉族
的文化和人情”

“文字狱只是由此而来的棘手的一种”
。鲁迅要揭示的是“历史的
阐释权”在造就有利于统治者的文化传统方面所起的作用。鲁迅认为“官修史书
往往把历史上的真实抹去了:明人刻古书而古书亡,清人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
在他看来,这就是所谓篡改历史,强迫遗忘。
”因为鲁迅对传统首先采用的是怀疑
的态度,他常常另辟一种眼光,透过历史的本质去重新思考评判。鲁迅有意用这
种逆反式的评判去警醒人们,挣脱被传统习惯所捆绑的思维定势,揭示历史上被
遮蔽的真实,正视传统文化中不是与时代发展的腐朽成分。如果不领会鲁迅的这
种批判的意图和姿态,就可能认为鲁迅太片面和绝对。鲁迅最为一些人所“诟病”
的,是他甚至主张不要读中国书。在《青年必读书》中,鲁迅这么说:
“我看中国
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人生离开;读外国书——除了印度,时时就与人生
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
颓废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废与厌世,所以主张少看或不看外国书。
”光就这言
论来看,不无道理,的确有很绝对。问题是如何理解鲁迅先生写这段话的背景。
鲁迅是针对“五四”落潮后,那些重新要提倡尊孔读经的思潮,而提出要“少看
中国书”的,其中包含了鲁迅对中国书也就是传统文化的整体感悟。传统文化当
然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宜一概言之,但作为一个整体,仍然严重牵绊着中国社会
进步。这就促使人们采取断然的态度,大声呐喊。从实际上看,鲁迅这种强烈的
批判是针对传统文化中那些封建性、落后性东西、是专制主义文化制度和文化,
包含“存天理,灭人欲”的“假道学”
,以及种种使国民精神愚昧、麻木、迷信的
那些糟粕。要提出这些千年来缠绕于身的“鳞甲”
,若没有果断的措施和决心,恋
恋不舍,温文尔雅,谈何容易!在这种情形下,鲁迅为了警醒世人,最好就是大

5 
声疾呼,用决绝的而不是温温吞吞的立场,去告别旧时代。

可见,鲁迅在批判传统文化时,常采用逆反批判是有其作用的,是迫不得已
的,同时也是最切合实际的选择。他的目标就是“当头棒喝”

“醍醐灌顶”
,使人
们从对封建文化的迷恋中惊醒;形成一种全新的认识与理解。

四、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实际上是对美好的一种向往,是出
于改造国民的目的


从“五四”时代起,鲁迅开创了所谓的“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他
批评过复古派,批评过章士钊、《学衡派》,批评过现代评论派、古史辨派,批
评过梁实秋、胡适,批评过中医、京剧和梅兰芳,批评过那个时代的“自由人”、
“第三种人”、“民族主义文学”,


  
鲁迅批评梅兰芳,我们能够说京剧都不好吗?鲁迅奉劝青年最好不读中国书,
现在国学大兴,鲁迅的这些话有问题吧?我在这里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一个个地
去辨别。但有必要强调鲁迅的骂人并非出于私怨,实在是出于“公仇”。从不离
开具体的情境讨论问题,这是他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一个突出特点,也因此,
他所谈论的具体的人与事往往是社会众生相的一个缩影。比如,以他对梅兰芳的
批评为例,他批评的是梅兰芳现象,而不是梅兰芳本人,尤其是那种“女人看见
男人扮,男人看见扮女人”的陋习。要是我们把他的批评延伸到对整个京剧艺术
的否定上去,那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现在有些人似乎很“爱国”,说鲁迅批判国民性把中国人说得太丑了,甚
至担心会伤害民族的自尊与自信。他们可能并不了解鲁迅所批判的国民性的具体
内涵,也不了解鲁迅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这种批判。鲁迅毕生致力于批判国民性,
这也是他所理解的实现文化转型的切要的工作。他写小说、杂文,时时不忘揭露
批判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说得最多的有奴性、面子观念、看客心态、马虎作风,
以及麻木、卑怯、自私、狭隘、保守、愚昧等等。鲁迅声称他“论时事不留面子,
砭锢蔽常取类型”。这对于凡事都比较讲面子、讲中庸的传统社会心理来说,的
确不合,也有悖于“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但作为一个清醒而深刻的文学家,
一个以其批判性而为社会与文明发展提供清醒的思想参照的知识分子,鲁迅对国
民性的批判真是我们传统文化更新改造的苦口良药。我们读《阿Q正传》,看小
说中那些“丑陋的中国人”的处世行为与心理表现,会感到不舒服,甚至恶心,
这真是给我们的同胞揭了短,露了丑。但仔细一想,这又是何等真实的刻画,是
一种毫无伪饰的真实。一些中国人共同的精神疾患久矣,我们司空见惯,见怪不
怪,也都麻木了,但是通过鲁迅的创作我们重新发现了自己,发现我们周遭许多

鲁迅是对孔子孟子以及儒家学说是什么态度

鲁迅对孔子很是尊敬,但对儒学却不赞同中庸之道,追求立场鲜明。
首先,我必须要说孔子很伟大.大概是孔子自觉成才的原故吧,他教了很多学生,这当然是一件大大的功劳.孙子看到当时的社会礼崩乐坏很痛心,他努力想改变也采取了实际行动,用今天的话说执行力很强,但他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上没有成功.孔子不是哲学家,因为他没有成系统的理论,孔子的思想是力求实用不搞玄而又玄的东西.孔子讲礼,食物加工不对他不吃,但有人说他的狼狈模样像丧家狗,他听了哈哈大笑,他说世道不好则乘槎浮于海,很旷达,是个可爱的老人.
儒家学说是一种有骨气的学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孟子讲浩然之气,这是一种正气,在其位谋其政这一点现在能做到的有几人,总之正面的东西多,不太好的方面也有,但其中属于汉代以后的腐儒牵强附会的多.
鲁迅反的“儒”只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鲁迅说儒家思想是吃人的儒家思想,因为【儒家思想强调礼教,禁锢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
可取:号召人们解放思想,宣传民主科学.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往往表现得非常决绝,甚至偏激,应当如何看待鲁迅这种态度?请结合具体的作品加以分析.

都错了 鲁迅是有很高的贡献的 他的文章是一种风格 我认为
鲁迅到现在还是有价值的 现在的人反到更应该学习才是,不能说偏激 因为现代人没有处在那个社会 就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不应该这样说的,他说得很现实。那些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事实!
受俄国某失意文人影响,语出阴霾,初中老师提起过
鲁迅所处时代的政府拿所谓的传统文化来"教育"人,不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特别是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各种新的思潮涌起.所以很大程度上在批判.
作品就多了,〈祝福〉,药〉〈论雷峰塔的倒掉〉,特别是他的〈故事新编〉
没有偏激呀你搞错了吧。
文章标题: 鲁迅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教文化的态度是什么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6801.html
文章标签:儒教  鲁迅  尤其是  传统文化  态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