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0-14 09:02:5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0次
如今,我们都称呼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为“状元”。近段时间,网上还出现了“状元陪游名校”服务,一小时收费两百,就是让清华、北大的学生陪游客参观学校,至于学生的水平那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了,因为反正考上清华、北大的都算状元。
不过在古代,状元的标准可远远高于我们现在称呼的状元。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在古代应该算什么水平呢?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六个阶段: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其中,前三个阶段(县试、府试、院试)也叫童生试。
童生试每三年举行两次,只有通过了童生试中最高一级的院试考核,获得秀才功名,才算有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因乡试时间通常在八月,故又称秋闱。乡试成绩合格者被称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凡通过乡试获得举人资格者,可参加次年在京城举行的会试。
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一般都安排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季,故又称春闱。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相当于现在的特长生)皆可参加会试。会试录取名额不定,明代约300名左右。清代无定额,最多的一次在雍正八年,录取了406名,最少的一次在乾隆五十四年,只录取了96名。会试成绩合格者被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会试揭榜后,中式者于下月参加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试。只有取得了贡士资格才能参加。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有一句话叫“连中三元”指的就是在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均取得第一名的人,即解元、会元、状元。
我们现在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一般都在各省里名列前茅,如果用宽松的标准来定义的话,相当于科举考试中的解元,但是离状元的距离还差十万八千里。
我们现在的高考引起了全国很多人的重视,很多学生辛苦数十年,就为了那一场考试,希望能够跳龙门,能够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几乎全社会都在为高考服务。在古代也有一场能够干涉到很多寒门学子命运的考试,那就是他们的科举,虽然对学子来说都很重要,但是古代的科学确实更加的难,我们现在考上清华北大的人,在他们在那里也差不多,就是考上了举人而已。
一、 在古代考上秀才就很难了因为当时社会劳动力不发达,很多人被迫不得不为生存而转向的劳作,他们没有钱,也没有资格去读书,因此考秀才就成了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的秀才也并不是那么的容易,他们的秀才在自己的县里,或者是市里面举行三次考试,有当时的朝廷官员派人前来,如果你连续三次考试都能考过,那么你才能获得秀才的头衔,才有资格参加省级举行的考试。考秀才就和我们现在的中考差不多,拥有了上高中的资格,在古代就是拥有了进行下一次科考的资格。
二、 高考考上名校才相当于古代的举人秀才之后才能继续往上考,考到举人就有资格做官的,而我们现在考上清华北大,你毕业之后获得的差不多和举人相当,你只有继续深造,才能获得更高。现在考上清华北大,我们的录取率甚至比他们当时考上举人还要低,清华北大是我们高中生的人才,而举人那些第一名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清华北大。古代的举人可以拥有很多的权利,他们的一生很多人就止步于此,在往上就越来越难了。
古代的会议和殿试差不多,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研究生考试,那些人十分的稀少,甚至几千人中才录取几百人,比我们现在还是要难的多。我们庆幸生活在这个很好的时代,他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我们可以用更多的途径去创造我们人生的价值,希望我们每个读书人能够像古代考上状元一样,我们都能够达到自己学习的最高峰,然后为国家做出我们毕生的贡献。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