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日本幕末简史(1.6万字)

时间: 2021-10-08 14:42:04 | 作者:蒙古十三汗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4次

日本幕末简史(1.6万字)

“幕末”是日本历史的一个时期,顾名思义就是“幕府统治末年”的意思。

德川家族纹章

1、 黑船来航

嘉永六年(公元1853年)7月8日,日本江户湾附近的浦贺。一向以打渔为生的当地居民正在海上作业,忽然有四艘漆黑的大船并排出现在他们面前。

当时日本绘画的黑船

渔民们很快反应这是外国船,但按道理来说外国船不应该出现在江户附近的这片海域。而是应该出现在长崎才对,因为长崎是日本目前唯一一个对外国船开放的港口。

指挥这四艘大船的人正是时任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准将,佩里在日记里描述到当舰队驶向日本海域时,他可以在甲板上清晰地遥望远处的象征着日本的富士山。同时根据佩里日记得知他是下令全体舰队保持着战斗姿势进入日本海域的。

这件事自然惊动了浦贺地方官,浦贺地方官派人去美国舰上和美国人们交涉。而这次美方的领头人佩里却没有出现,只让个副手接应日本。

浦贺地方官意思如果美方有什么外交或则贸易上的事情按照江户幕府规矩应该去长崎,也就是要求他们速速离开。而且美方态度盛气凌人。

第一天晚上双方僵持不下,不过还好没有起军事上的冲突。

幕府方面和美方代表谈判

接着浦贺地方官将美国这个不速之客闯入日本海域事情汇报给了江户。所在江户的幕府内阁经过商议决定整军备战驱逐外国船。

但悲哀之是在于当时日本所有人已经对德川家康结束战国时代以来两百多年的盛世习以为常。幕府和各地大名(诸侯)的武器装备不足,而且军队士兵稀缺。甚至高级和基层武士们因为不打仗早已将自己的盔甲拿去换钱当掉了。

这时候幕府方面丑态百出,幕府和各地大名只能打破规矩不分等级从民间招募士兵,并且还从武器商店和二道贩子那里收购武器。这时候日本的军火商开始赚其黑心钱,趁机将武器价格抬高,就是已经破损的盔甲兜售价也很贵。

日本盔甲

而这次美国佩里舰队拥有63门威力相当大的火炮,当时江户湾海防可与这四艘军舰相比的火炮顶多只有20门。幕府也清楚意识到这时候与美国开战没有胜算。如果幕府向美方妥协,那幕府要在当时全日本的所有大名和百姓面前颜面尽失,失去威望。同时也给日本在国际上丢脸。

正当幕府对这次美国舰队这件事如何解决发愁时。江户当地百姓们心情倒是悠闲自在。毕竟当百姓是最幸福的,毕竟如果国家遇到什么麻烦,操心和背锅的永远是统治阶层而不是他们。

据当时记载,因为大多数日本从未见过这种现代化战舰,所以江户当地百姓纷纷去围观停泊在江户湾的佩里舰队,当时日本叫“黑船”。还有江户隔壁城市或则地区的百姓跑到这里一睹“黑船”面目。

当时日本画中佩里

“黑船”仿佛成了一个旅游景点,还给江户当地带来一波旅游业。不少小贩在黑船出现的地方摆摊和做生意,发了笔横财。当时还有首诗描述了因为“黑船”而做生意大赚一笔的故事。

当时佩里也得意洋洋地窥视着自己闯入的东方国家百姓如此没见过世面。讲到这里,人们不禁想到两个问题,佩里为何要来日本?而佩里舰队本可以按照江户幕府规定去专门跟外国船交涉的长崎而非要直接去江户,这样就少了不少麻烦事情。

佩里来日本自然是奉美国时任总统米勒德之命。当时美国国力正处于急速上升之中,而且美国疆域也扩越大。最西到了太平洋沿岸,这也为美国势力向亚洲发展提供了便捷。

纵观当时亚洲格局,大多数国家都已经成了欧洲列强的势力范围或则被欧洲国家强制通商。美国和英、法、荷、俄等国相比在亚洲势力过于单薄。亚洲只有日本目前尚未被列强势力染指。为了增加美国在亚洲势力必须有必要迫使日本打开国门。

美国以打开日本国门迫使其贸易作为目标

米德勒总统还强调这次舰队驶向日本并非远征,而是谋取通商利益。米德勒总统还明文禁止佩里使用武力。但美国也考虑过如果日本不同意他们开市要求就武力入侵这个国家。

而佩里到了日本后按照要求没有动武,但是依然对江户幕府摆出了一副不妥协就动武的姿态。而他非要闯入江户的目的,便是他在来到日本之前,已经读了不少对日本文化和历史描写的书。

佩里从书籍里深知日本这个民族非常重视面子,并且说话喜欢绕弯子。所以佩里舰队如果按照幕府的要求去了长崎,恐怕不会答应佩里的要求。简单话来说就是如果你跟某些人打交道,你不目中无人的话,别人就会目中无人,所以有必要先摆出一副臭脸。

而佩里远航日本时,年龄差不多也已经六十岁了。所以佩里抵达日本后都是让自己的部下与日本当地官员交涉,自己不抛头露面的原因就是老人没有威慑力。尤其是对日本这样的慕强民族。

统帅黑船访问日本的佩里

佩里为了能迫使江户幕府从而答应他条件,于是他还下令在舰队在江户湾附近放了几炮作为威慑。最终幕府方面以“需要天皇批准”为理由,需要美方给予日本一段时间考虑。佩里答应幕府考虑的要求,并决定明年六月率领一支更庞大的舰队再来日本。

实际上佩里舰队也不想在日本待太久,因为他们还有其他任务做。当时中国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在华美国侨民遭受生命威胁,佩里舰队还要急着去中国撤侨。

佩里舰队离开日本后不久,江户幕府第十二代将军德川家庆去世。

德川嘉庆

由他儿子德川家定继位为日本第十三代将军。在这次黑船来航事件中,江户幕府表现真的如后世人们印象中那般闭塞和无能吗?

德川家定

实际上江户幕府从未像后世那样闭关锁国,江户幕府自始至终都通过在长崎港与荷兰人交流而保持着与世界的联系。欧洲的科学与文学通过荷兰在江户时期传入日本,所以日本人把西学称之为“兰学”。

日本兰学家已经有了不少的规模,并且他们批判日本的儒家学派是多么腐朽与固执。

而且幕府通过与荷兰人来往,幕府高层自始至终对世界各地的事情知道的一清二楚,别说邻国中国的鸦片战争,就是连美国开凿巴拿马运河都知道。在浦贺当地官员与美方的人沟通时候都提到了这件事,这让美国人也惊讶不已。

日本人对清朝鸦片战争有所耳闻

1853年佩里舰队来到日本的三年前,幕府就已经掌握了这个消息。因为驻长崎荷兰商馆通过长崎地方官告诉幕府“美国舰队早晚要来到日本。”而在佩里抵达江户之前一个月,幕府已经掌握佩里舰队抵达琉球海域的消息。

而当时荷兰也建议日本跟美国开放门户,但幕府拒绝了这项请求。虽然日本精准掌握了美国舰队要来日本的情报,但事情发生的时候。日本方面还是束手无策。

到这里有人会问,江户幕府既然对外界事情了解的一清二楚,打开国门融入世界不应该更好吗,为何死活不开国。实际上这只是我们后世人的视觉。

江户幕府坚持闭关锁国原因相当复杂,如果全部要叙述恐怕又要写一篇文章了。我就挑几个重点讲,首先“锁国令”是江户幕府开创者德川家康颁布的,幕府将军对于祖训不能违背。正如同明朝历代皇帝不能违背明太祖的祖训一样。

其次即便江户幕府愿意开放国门接受新的思想,但是当时日本所有的贵族大名以及百姓原因接受西化吗。后面事情便能证明江户幕府开放国门引起了日本一些列骚乱。

第二年安政元年,1854年三月。佩里果然按照约定再次率领舰队来到日本。幕府迫于美方压力最终还是同意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对美国开放了两个港口。

幕府方面和美方代表谈判

1856年美国第一任驻日大使哈里斯抵达日本下田,原本大使馆设定在江户,但经过幕府强硬拒绝还是设在下田。同年哈里斯与将军德川家定会面。哈里斯又劝说幕府与英、法、俄等国进行通商。

这下日本彻底打开了国门。也意味着幕府放弃了两百多年的锁国政策。

2、 樱田门外之变

果然幕府开国后,引起了全国各地百姓与大名们的不满。他们一致认为幕府这么做就是向西洋人妥协,就是出卖了日本的尊严和利益。

于是“尊王攘夷”的思想传遍日本大街小巷,“尊王”顾名思义就是服从天皇,但主要目的还是针对幕府。“攘夷”就是将西洋人势力驱逐出日本恢复之前日本与世隔绝的时代。

解释了什么叫“尊王攘夷”,大家没有看到一句提议要彻底开放国门,学习西方的话吧。也就是说当时日本大多数百姓与大名们的思想还是相当麻木的,只知道用武力来推翻幕府和赶走洋人。

这时候的日本人思想和目标与十余年后的明治维新时期全面学习西方的日本人截然不同。

就是幕府内部因为“开国”和“攘夷”问题还而产生了派系对立,比如幕府权贵井伊直弼支持日本开放国门。而将军家旁室德川齐昭是个极端“攘夷论者”。同时井伊直弼和德川齐昭为了争夺大权而产生明争暗斗。

德川齐昭原本希望将军家定去世后自己的儿子一桥庆喜继任幕府将军之位。井伊直弼在这论博弈中还是胜出了。1858年德川家定去世,井伊直弼等人拥立将军家旁室德川家茂继位为幕府第十四代将军。

德川家茂

之后德川齐昭被井伊直弼强制要求退隐,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接着井伊直弼为了稳定政局开始疯狂搜捕“攘夷派”,总共有100多人包括贵族、公卿、社会人士受到牵连被逮捕入狱。因为这件事发生在日本安政年间,所以被称为“安政大狱”。

1860年三月三日,此时江户正在下雪。这天上午九点钟樱田门外发生了针对井伊直弼的袭击事件。袭击方为18个武士。他们都是受到井伊直弼压迫已久。他们成功枪杀了当时坐在轿子里的井伊直弼。

参与刺杀井伊直弼的18个人最后只有2人得到幸免,这次刺杀事件便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樱田门外事变”,这极大改变幕末历史的走向。

樱田门事变

而在“樱田门外事变”发生同时,幕府派遣美国的使团乘坐咸临号出发,代表幕府出使美国及咸临号船长是一个叫胜海舟的人。胜海舟他是日本海军之父。

在黑船来到日本前,胜海舟就学习兰学,精通荷兰语。并且通晓关于现代化海战方面的知识。在1855年,胜海舟就奉幕府命开办了日本近代历史上第一支舰队。

胜海舟

这是日本自锁国225年以来第一次远航,咸临号是从荷兰买来的军舰。但这次驾驶这艘船的全是日本人,因为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穿越太平洋,他们认为这一历史时刻只能让日本人来驾驶。

咸临号历经一个多月,横跨一万海里于二月份抵达美国旧金山。胜海舟一行人在美国出色的完成幕府交给他们的外交人物,两个月后咸临号回行。

之后咸临号回行,四月份经过夏威夷时胜海舟一行人还拜见了夏威夷国王卡美哈美,五月份后咸临号回到日本。当时日本国内正好发生了“樱田门外事变”。

这次咸临号出行意义相当重大,不仅让日本人在美国开了眼界。并且还让日本人产生了民族家国意识。

咸临号访问美国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穿越太平洋

顺便交代下当时日本的政治格局,日本在近代之前更像是一个地理和文化概念。真正统治日本的是幕府大将军,在幕府之前日本是由公家也就是文官集团组成的朝廷统治。

在尊皇攘夷运动前,日本百姓对天皇没有什么情感而言,他们也视为将军这个国家的主宰者。而各地大名统治下的百姓的认同归属感只有地域认同。比如他是萨摩藩大名封地内的百姓,他第一认同自己是萨摩人其次是日本人。

而这次登上咸临号出行美国的日本年轻人来自日本各个藩。通过开拓视野他们才意识到日本在世界上确实太渺小了,如果日本要想变强走向世界那么首先得成为统一国家。所以这群年轻人产生了脱藩意识。

江户时代日本社会阶层

鲜明例子就是胜海舟在这次出使任务后也说自己是为了日本国效力而不止为了幕府。

这次随胜海舟造访美国的人里有个叫福泽谕吉的,他对日本未来构想则是日本应该效仿欧美国家那样侵略其他亚洲国家。也就是著名的“脱亚入欧”理论。今天一万日元纸币上还印着福泽谕吉的肖像。

3、 公武合体

井伊直弼被刺杀了,但依然改变不了幕府体制摇摇欲坠的命运。因为日本受到外国商品冲击,日本经济不景气,物价飞涨,人们认为这是幕府开国错误地开国导致的。

所以人们不但对西洋列强产生痛恨从而有了“攘夷”思想,同时也对江户幕府开始失望。至于为什么有“尊皇”思想。是因为当时孝明天皇骨子里非常讨厌外国人,这正好符合了“攘夷派”心里,所以他们难得对天皇产生了很大寄托。

没了孝明天皇也许幕末不会产生“尊皇”思想。事实上孝明天皇虽然“攘夷”,但他却是德川幕府的坚定支持者。

再说幕府这边情况,将军是德川家茂。但他并不是整个幕府的决策者,上面说了先是由井伊直弼辅佐他,井伊直弼死后由安藤信正辅政。

安藤信正认为现在幕府统治受到动摇,所以必须要联合京都的朝廷借以他们的威望来凝聚日本民间向心力,于是他替将军家茂向天皇提亲,天皇也爽快答应了。

实际上联姻这个主意最早是由井伊直弼想出,但由安藤信正完成了这件事情。1862年,德川家茂与和宫(孝明天皇女儿)正式成婚,并在江户举办了婚礼。

京都朝廷在幕府历史上大多数时候就是一个摆设,这次幕府和朝廷一起合作统治日本被称为“公武合体”,朝廷的权力在日本历史上再次到了最大的时候。

虽然天皇愿意跟幕府合作,但朝廷官员们可不是真心诚意与幕府合作。朝廷暗地里开始勾结尊王攘夷人士来反对幕府。并且朝廷方面还给予幕府攘夷的压力。

而且由于安藤信正没有给予大众明确“攘夷”的态度,所以在1862年正月发生了浪人对安藤信正袭击的事件,所幸安藤信正只是受了伤。但安藤信正担心自己会像井伊直弼那样被害死。所以安藤信正辞去了官职,选择退隐。

安藤信正走后谁了辅佐将军家茂?德川齐昭是个坚定的“攘夷派”,如果他活着一定会被推举为辅佐家茂的人,但齐昭已经在两年前去世,人们于是对齐昭的儿子一桥庆喜产生期望。

于是一桥庆喜在万众推举下于1862年开始辅佐家茂,开始了他的执政生涯。一桥庆喜后来改名为德川庆喜。庆喜执政后依然延续了和京都朝廷交好的政策,并且开始实行大幅度学习西方的改革。

德川庆喜

德川庆喜改革政策比如投资送本国一些人去欧洲留学,还设置了“藩书调所”(今东京大学前身),效仿法国开创新式军队等。

德川庆喜本人就是一个西方文化爱好者,他喜好面包及牛乳,对照相机及写真摄影、骑脚踏车、显微镜等颇有兴趣。有着朝前思想德川庆喜能否能挽救江户幕府及改变日本未来命运。

4、 尊皇攘夷

1862年,从德川庆喜辅佐将军家茂这年。“攘夷”彻底成为全日本的“政治正确”。全国各地武士浪人还有一些士族要求作为日本国家的执政者江户幕府进行“攘夷”。

换句话就是要求幕府打外国人。就像义和团希望清朝朝廷对欧洲列强开战那样。

所以这让德川庆喜非常为难,如果他答应以目前日本实力还不足以跟欧洲列强对抗。如果不答应就是失去民心,就连天皇和朝廷那边也催促他攘夷。

不管幕府方面有没有颁布“攘夷”命令,日本民间的“攘夷”行动不断。早在两年前1860年就有萨摩藩武士袭杀美国大使馆翻译事件,萨摩藩惹事,但幕府却得向美国政府支付补偿。

然而这次袭杀翻译官事件只是“攘夷”的开始。1862年8月爆发了“生麦事变”。四个骑马的英国人在生麦村(今天横滨一个地方)行走,在路上却不小心冲撞了萨摩藩藩主岛津久光的仪仗队。

日本武士袭击英国人的生麦事变

然后岛津久光麾下武士砍死了一个英国人,另外三个人被打伤。生麦事变今天广为人知说法是那四个英国人仗着自己是白人就对当地平民粗暴无礼对待,但却不料被岛津撞见然后被收拾了。

可据可靠说法并未有证据显示这些英国人在日本时对当地日本人蛮横无理。他们只是挡了岛津久光仪仗队的道就被惩罚了。这样看明显是岛津这方无理。

但不管哪种说法,在当时日本环境“攘夷”风潮情况下,岛津这么做取得了不少民众的支持。

因为生麦事变,英国政府要求江户幕府和萨摩藩道歉并补偿。但萨摩藩这边拒绝赔偿,对英国一副你能奈我如何态度。可幕府却向英国政府支付了十万英镑作为这件事补偿。因为幕府赔款,老百姓自然骂幕府怂,岛津这边自然就成了英雄。

但因为生麦事变成为萨摩藩和英国后面军事冲突的导火索,这个下面会讲。

可问题来了,岛津久光政治立场却赞成“开国”。而且他在自己地盘内大肆捕杀“攘夷”人士。这又是怎么回事,很显然政治家的手段作为平民的我们难以琢磨透。

1862年12月,在江户御殿山正在建设的英国大使馆被烧毁。放火者是长州藩的高杉晋作一行人,后来的日本宰相伊藤博文也参与了这次行动。

当时不少日本武士以攻击外国人作为目标

就在各藩发起攘夷运动同时,当时日本社会也动荡不安。京都时常发生官员被刺杀事件。放在今天来说就是恐怖袭击,遇刺对象基本都是“公务结合派”,简单点说就是政治立场亲幕府的人。

第二年1863年三月份,将军家茂在庆喜陪同下乘船前往京都去朝见天皇。这是即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以来,时隔二百二十九年再次来到京都。

幕府这么做目的就是为了缓和当时幕府和朝廷间的矛盾,因为在萨摩、长州等藩挑唆下朝廷开始与幕府走向对立。

家茂、庆喜一行人在京都呆了两个月,四月份就在家茂在和天皇同行时,当时萨摩、长州藩还有其他藩的人都在现场,就是高杉晋作也在。这些人在正式场合当着所有人的面对家茂发出唏嘘声“哎哟!征夷大将军!”

之后天皇还派特使询问幕府什么时候攘夷,当时家茂才十几岁,年龄甚小这种大事无法做主。这只能由庆喜做主,但眼下形势就是如果不表明攘夷态度恐怕幕府会成为全民公敌。于是庆喜以将军名义破天荒地发出了“攘夷”命令。

之后庆喜一行人于五月份回到江户。1863年五月十日也是幕府正式颁布攘夷日期。

有了幕府“攘夷”命令,相当于攘夷在日本已经合法化了。于是各地大名和麾下武士开始更加明目张胆袭击外国人,犹如有了老佛爷圣旨的义和团明目张胆杀教士。

庆喜当然不是发自内心的攘夷,在他正式下达攘夷命令前他统治日本各地大使馆近期不要让人员出行,避免他们受到伤害以免欧洲各国政府再次上门找幕府麻烦。

然而心急的长州藩在幕府五月十日正式颁布攘夷命令前就开始攘夷行动。所处九州的长州藩炮击了美国商船“彭布鲁克”号。接着在二十三日炮轰了法国军舰“康夏”号,二十六日炮轰荷兰军舰“美杜莎”号。

萨英战争

这些外国船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莫名其妙被打了,于是纷纷仓惶撤离日本。长州藩见这些军舰撤走,以为自己打了胜仗。当时还有人写和诗来称赞。

然而在幕府颁布攘夷命令后,真正付出攘夷行动的只有长州藩。其他藩却没有一个执行攘夷命令,哪怕有外国商船或则军舰驶过他们地盘内他们也装没看见。这点日本大名就跟今天网上键盘侠一样只会口嗨真到自己上的时候就不敢了。这点比不上义和团。

而对于长州藩的行为,连孝明天皇都不赞成。孝明天皇虽然骨子里排外,他厌恶外国人就跟厌恶猫狗一样,但他也不赞成长州藩这样极端做法,而且长州藩时常伪造天皇诏书来下达命令。

很快六月一日,欧洲各国派遣军舰前往马关向长州藩复仇,他们炸毁了长州藩好几艘战船以及海防炮台。长州藩武器质量远不及欧洲各国。长州藩就这么被列强教做人了。

萨英战争布局

与此同时萨摩藩也被英国人K了,萨摩藩又没有在幕府攘夷令后主招惹列强为何被K?起因是英国以萨摩不为“生麦事变”道歉为理由而去攻打萨摩藩。

萨摩藩地盘被英国军舰轰炸了两天,之后萨摩跟英国和谈。并且萨摩向英国支付两万五千英镑赔款。虽然萨摩向英国认怂了,但通过这件事萨摩藩和英国拉近了关系。并且萨摩效仿英军组建新式军队并购买英式装备。

萨摩和英方谈判

5、 蛤御门之变

总有人将明治维新与晚清洋务运动相提并论,实际上这两者区别太大了。明治维新让日本彻底现代化(西化)了,中国到这一步要到1978年改革开放呢。

被列强打开国门后,江户幕府做出的一系列西化改革尺度也要比洋务运动大得多。江户幕府的改革应当对比清末新政。德川庆喜还聘请法国人为日本设计一套崭新的政治制度,但没等改革完成幕府就已经垮台了。

说到这里德川幕府并非固步自封,那为何当时日本各地要反对德川的统治呢?仅仅是因为德川没有“尊皇攘夷”,但我前文也说过幕府通过“公武合体”以及颁布了“攘夷令”做出了让步。

很显然萨摩藩和长州藩以及朝廷等势力主要并非了为了改变日本国家命运而去打倒德川,纯粹是为了篡夺政权。也就是说“尊皇攘夷”只是给自己反对幕府安插个名正言顺理由。

而这些藩和德川家的恩怨要从1600年关原之战说起,当时日本分成东军西军两大阵营,东军是德川家族为首的大名们组成的。西军则是反对德川家康的大名们组成的。关原之战仅六个小时就打完了,这仗后东军取得胜利。

战国时代德川军队

德川家康开设幕府,因为德川家首府在江户。所以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时期被称之为江户时代。关原之战后参与西军的大名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其中毛利家封地被德川家大幅度削减。

萨摩藩是由岛津家族创立的,而长州藩是由毛利家族创立。这两个藩藩主作为关原之战战败方西军的后代自然对德川家族充满仇恨,并且也教育后代也不要忘了对德川家复仇。比如萨摩藩历代藩主每天都在重申关原战败之耻。

因为美国黑船来行带给日本一系列冲击,民间“尊皇攘夷”思想达到高潮,再加上诸多社会问题。日本民间对江户幕府不满达到了高潮,而长州藩和萨摩藩自然要对江户幕府落井下石。哪怕因为攘夷而导致国家被列强入侵。

接下来说下长州藩在攘夷后的作为,一波未平另一波又起,长州藩还没处理完欧洲列强事情。在高杉晋作等人决策下长州藩决定发兵攻打京都,目的就是为了控制皇宫里的天皇。然后挟持天皇好更加名正言顺去讨伐幕府。

德川庆喜主张坚持打击长州藩,1864年7月19日京都蛤御门地区长州藩与各藩军队发生激战,最终长州藩被打爆随后撤退。

蛤御门事变

蛤御门之变是1615年大坂夏之阵以来,大名之间在京畿地区首次互相交战。这次战争中大炮被投入使用,京都市区的战火烧毁了约3万户民宅。

蛤御门事变后天皇和幕府对全国各藩下令讨伐长州的行动。幕府总共集结了15万人准备攻打长州。

幕末德川军

就在这个时候欧洲列强又因为之前事情找长州麻烦了,列强军队在四国地区打爆了长州。长州藩元气大伤,这时候面对幕府大军讨伐绝无胜算,于是长州藩被迫向幕府求饶,并且答应幕府条件,惩治了参与蛤御门之变的人。

德川庆喜在一个叫西乡盛隆的人建议下接受长州藩投降,并终止了这次讨伐长州的行动。但因为长州在四国战败于列强,所以列强要求幕府支付赔款。幕府国库开始空虚,且威望持续下降。

6、 萨长同盟

长州试图夺取政权,引领时代。却做出炮击朝廷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长州一时间也成为了日本的公众之敌,且长州藩组建的新式军队也一度要遣散。

届时长州藩内部也离心涣散,于是高杉晋作在功山寺聚集大家,并当众人面发表了一次激昂的演说,重新凝聚了众人的向心力。之后高杉晋作也成为了长州的执政者。

高杉晋作

且高杉晋作声称他们行为就是叛乱,在他演说鼓动下有不少人愿意追随他“叛乱”,其中还有伊藤博文。

1865年,长州进行了藩制改革。因为之前在跟列强交战中长州吃了瘪,所以也觉悟了。他们的方针从“尊皇攘夷”变成了“为了攘夷而开国”。并且长州打出了新的口号,这个口号在历史上更为有名。便是“推倒幕府”也就是“倒幕”。

很快日本不少地方的政治正确又从“尊皇攘夷”转变为了上面说的“倒幕开国”。长州名声于这段时间在各藩中再次好了起来。

长州高举倒幕大旗,幕府方面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幕府决定组织第二次讨伐长州的军事行动。

但光凭长州力量无法抗衡德川,于是长州意识到应该联合其他藩组成反抗幕府的联盟,如同在战国时代那样各大名组建联军。长州藩最好的结盟对象便是萨摩藩,尽管这两藩在先前有过过节,但他们祖先都是关原之战中的战败方,和德川家有着大仇。

萨摩藩位置

在幕末时代志士坂本龙马劝说下,萨摩和长州正式结盟,俗称“萨长同盟”。其中一方遭遇幕府攻击则另一方必须要援助。

长州藩位置

萨长同盟合作方阵不光有一起对抗幕府的军事行动,还有筹划构建新的日本国家秩序。这个新的日本为“皇国”,因为看国内抗战剧的缘故大家对“皇国”这个词都不陌生。

可能大多数以为日本“皇国”观念存在已久,因为日本天皇世袭传承了两千余年。实际上“皇国”是个崭新的概念,在明治维新时期才开始有。在幕末时期,皇国纯粹指日本这片土地,这里皇国更加类似于中国的“神州”意思,而不是指天皇统治的国家。

“天皇”真正作为日本统治者的名称时间也不长,大概也是从明治时期开始。“天皇”这个词出自日本古典籍《万叶集》,日本历代天皇自称“天皇”的频率不多,大多数时候是自称为“上皇”。

幕末时期的人们对天皇的称呼一般为“内里”和“帝”这些词,幕末时期到明治维新这段时间,日本了解到了西方世界。日本人发现欧洲各国统治者都有一个正式且庄严的称呼,比如恺撒、沙皇等。日本人决定也选用一个词作为日本统治者的正式名称,于是就在1880年代巧妙选择了“天皇”这个词。

这也是日本历史上民众首次了解除了天皇这个词,很多看似古老的东西实际上都是近现代才有的概念。或则出现了一个新的事物为了凝聚向心力就特地就套用古代时候的一些观念。就像现代奥运会和古希腊奥林匹克的关系那样。

萨长同盟便确认了推翻江户幕府后建立一个以天皇为首的国家,同时萨长同盟也在拼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与理念。

幕末军队

就在幕府颁布第二次讨伐长州命令时,欧洲九国组成联合舰队再次兵临日本,目的要求日本彻底开国通商。但这次美国没有派遣舰队来,因为美国当时在打南北战争没空日本事情。

这次开国条件没等幕府答应,朝廷就同意了列强要求。而且也没在日本掀起大的波澜,毕竟日本各藩在跟欧洲列强交战中多少吃了亏,知道盲目排外只会重蹈覆辙。日本国策罕见的统一了起来。

幕府决定了讨伐长州的战争,但到第二年1866年才开始出兵。这次幕府出兵还师出有名,因为得到了孝明天皇的支持。日本再次陷入战争状态,可这场战争刚开始时将军家茂去世了年仅21岁。

幕末军队

此时德川家也没有合适的人选继承将军位置,只能由德川家旁系的庆喜继任。德川庆喜就成为了江户幕府的第十五代征夷大将军,也是最后一任。

日本幕末史高潮部分开始了,后续内容下面再讲。

说几句题外话,今天大多数日本人和国内对日本历史有兴趣的人可能对明治维新刻本印象就是江户幕府闭关锁国,然后被列强轰开国门,然后倒幕派掌权后带领日本进行西化改革。

幕府和倒幕派以及天皇在幕末时的作为到这里看了这篇文章的人心里应该都明白了。以上所述人们对于江户幕府闭关锁国刻板,倒幕派有创新精神的刻板印象均源自日本的“皇国史观”。

“皇国史观”准确说就是“萨长史观”,顾名思义就是由萨长同盟在扳倒德川家后帮助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后书写的历史,由这两个藩主导编写的历史那对江户幕府评价能好吗?

而“明治维新”与其说更像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战争波及大半个日本。甚至那段期间日本爆发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内战,内战规模超过了战国时代时期的战争。

因为战乱当时日本百姓日子更是苦不堪言。所以当时有日本人将“明治”年号称为“难治”。明治时期的“王政复古”自然也不是什么复兴日本传统文化,这也仅是萨长史观的掩饰,这更像是天皇在萨长帮助下建立了一个日本新政府。

上面也说了现代日本历史观基于萨长史观,别说幕末时期的德川家被抹黑得一无是处,就是连江户幕府开创者德川家康也被大幅度抹黑了,比如家康在战场上尿裤子这这种有名事情在当时战国时代根本没有任何记录,这方面记录最早出现于幕末时代。

德川家康

不过江户幕府最近几年在日本形象也正面了起来,看待历史客观即可,不去刻意抹黑也不矫正过往。

7、孝明天皇逝世

1866年七月,将军德川家茂去世了,最失望的人却是孝明天皇。德川庆喜接受为大将军后让对第二次讨伐长州信心满满,出师大会那天庆喜还身穿法皇拿破仑三世的军服。

身穿西装的德川庆喜

但战况还是极其不理想,当时长州和诸藩组建的联军装备了新式火器,而幕府军用的都是旧式枪支弹药。长州军在高杉晋作指挥下幕府军被打得节节败退。

再加上庆喜要急着为将军家茂操办丧事,所以无心恋战。幕府第二次讨伐长州战争就以失败告终。其他大名看到长州藩取得了胜利便纷纷开始立场产生动摇,幕府威望大跌。

此时萨长同盟打出的旗号也不再是“尊皇攘夷”而是“王政复古”,且萨长罗织了一系列幕府“胁迫”朝廷和天皇的罪名。让自己反抗幕府的行动变为合法化,也得到了民间不少人支持。

萨长以天皇为旗号,可届时孝明天皇是亲幕府且反对倒幕的那该怎么办,萨长这不无疑打自己脸吗。巧的是孝明天皇与1866年年底驾崩,终年36岁。

孝明天皇

有说法孝明天皇就是被倒幕派派人毒死的,不管是不是倒幕派干的可以确定一点孝明天皇不死萨长难以办事。

孝明天皇去世后,年仅14岁的皇太子睦仁继位为新一代天皇。并于第二年1867年一月正式继位。睦仁做天皇对倒幕派来说再好不过了,因为睦仁年龄尚小可以操控当傀儡,这样推翻幕府行动更加名正言顺。

接下来萨长联军进入京都控制朝廷,并且清算了朝廷亲近幕府派系的人。以西乡盛隆带头,倒幕派人士对睦仁身边宫里的人做了大幅度调整,并且安排人开始教导睦仁学习西方文化和知识。

萨长为了彰显“新朝雅政”还安排睦仁于同年3月巡视大阪,在大阪检阅海军,睦仁是数百年来第一位看到大海的日本天皇。睦仁还做到了历代祖宗没做到的事情。睦仁年幼时期朝政由倒幕派控制。

明治天皇

1867年10月,萨长以天皇名义正式颁布了讨伐幕府的命令,并且要求德川庆喜将政权交还给天皇。这些诏令自然非出自睦仁本意,睦仁于10月15日召见庆喜进宫。

这次庆喜却向天皇提出主动辞去将军之位,庆喜这一举动让后世觉得他这是假仁假义。而我认为这是出自庆喜本意,因为幕府将军和德川家主公位置本来就轮不到庆喜,之前讲过庆喜本身就是意外被推选上去的。而且通过后面事情来看,庆喜也是个识大局的人。

但是睦仁却拒绝了庆喜的辞职要求,睦仁希望德川和萨长那些大名携手一起组建新政府,在未来一起共同治理日本。这里睦仁还是太天真了。

在这段时间内,日本国内发生了一件著名的暗杀事件。便是幕末革新志士坂本龙马被人杀害了。策划方不明,但首先排除不是幕府指使。究竟是谁派人指使刺杀龙马这根本能寺之变一样属于日本历史的未解之谜。

而因为庆喜提出辞职,萨长派系的人以这为由于1867年年底以睦仁天皇名义发出讨伐江户幕府的命令,这个命令当然也不是睦仁本人意愿。但这道“天皇诏书”让德川庆喜成了“国贼”也就是全日本大名共击之的目标。

改革后的幕府陆军

8、戊辰战争

1868年,倒幕战争第一枪鸟羽伏见战役在京都地区打响,因为发生在戌辰年所以叫戌辰战争。幕府方面有着兵力优势,但倒幕军有着武器优势,萨长共有五百多门火炮,幕府军只有不足百门。

倒幕战争

最终这场战役以幕府军失败,倒幕军胜利告终。倒幕军攻陷大阪及周边地区,德川庆喜仓惶逃回江户。这场战役结束后也意味着整个西日本地区有倒幕大名控制了。

接下来我们该称倒幕军为皇军了,皇军接下来决定继续向东进发讨伐“逆贼”德川庆喜。整个时候幕府内部也分类成主和派和主战派两派。

主和派决定向京都朝廷投降,但不是无条件投降。而以归顺手段来最大限度地保住幕府的利益。而主战派决定跟皇军死扛到底,甚至不惜效仿俄罗斯对拿破仑使用焦土政策火烧莫斯科那样来火烧江户。

顺便说下当幕府提出火烧江户这个条件时,江户百姓基本都答应,并表示为了配合幕府而迁出城市。但德川庆喜拒绝了这个提议,理由是俄罗斯火烧莫斯科对付拿破仑是当时外国顾问的策略和执行。庆喜可无法狠下心来。

幕末德川军头盔

最终庆喜决定采用主和派建议向京都朝廷也就是萨长联盟投降,而且亲近幕府的英国政府还提议庆喜离开日本到伦敦去避难。但庆喜拒绝了这项提议。

经过幕府方面和皇军代表西乡盛隆几次会谈,最终江户幕府方面大政奉还给天皇其实就是交出政权,并且德川家族迁出江户城。虽然取缔德川幕府但仍然保留德川家,德川家封地仅局限于骏河地区。

庆喜不再是征夷大将军了,当他做出这个决定时也意味着统治日本长达265年的江户幕府就此瓦解。也意味着日本八百年的武士专政历史正式结束。

大政奉还

德川庆喜作为江户幕府最后一位大将军,他已经竭尽全力挽救过局面,但最终幕府还是倒在了时代的潮流之下。庆喜或许不是一个好的统治者,更没有先祖德川家康的智慧。

日本战国时代三杰

但庆喜一定算是好人。他识大局,本可以继续坚持与反叛自己的几个大名一直对抗下去,但他为了百姓以及日本国运还是选择了妥协。

德川庆喜退出政治生涯后他的日子就悠闲多了,每天没事时候就出去摄影,拍了不少风土照。尽管摄像技术一般,庆喜活得也蛮长的,在大正二年(1913年)才去世。

回到戌辰战争,德川幕府虽亡,但战争还没有结束。日本东部地区仍然有几个大名反对皇军。这场幕末版的“关原之战”(因为当时全天下大名都涉及到了)持续到1869年6月也就是明治元年才结束。

幕末军队

9、废藩置县

1868年7月江户改称东京,1869年3月明治天皇迁居东京。注意是迁居而不是迁都。迄今为止日本在法律上是个没有首都的国家,但事实上东京起到了首都的作用。

江户城,今天京都

明治新政府的建立对于当时日本底层百姓来说只不过是萨摩和长州两家打败了德川家取得了天下。无论是谁执政都是类似幕府的机构。

一切归根于日本很久以来是按照幕藩体制之名,各藩分权管理,也就各藩自治然后由中央幕府统管,支撑国家存续。这种体制在日本已经持续数百年了。

日本地图

值得一提的是新政府成立后,当初打着“王政复古”那些诸藩犹如胜利者一般入住东京。他们也没考虑如何建立现代化政府和国家的事情,如此这样下去日本只会出现一个新的幕府。

而且当时新政府虽然建立,但百姓日子还是苦不堪言甚至还不如幕末时代。

所以新政府的头等大事就是要废除日本所有藩的权力,还包括废除他们原来就拥有的军队。德川家将权力移交给天皇叫“大政奉还”,而日本各地大名们将地方统治权移交给天皇叫“版籍奉还”。

这么一来不就意味着这些大藩都要像刚刚打到的德川幕府一样消亡吗?没错,用中国熟知的一个词来说就是统一。

首先新政府开刀的就是帮助自己上台的长州藩,毛利要将自己的税收、家臣以及所辖人民和军队统统都要交上去。毛利万万不会想到自己打赢了仗非但没有扩充实力也跟着像德川家那样失去所有。

“王政复古”是萨摩和长州提出的,如今他们只能兑现当初的诺言。以萨摩长州为首的几个日本重要的藩纷纷“版籍奉还”,日本其他藩也开始“版籍奉还”。

到了1869年6月底,日本剩下所有两百多个大名“版籍奉还”。这些失去自己封地的大名们没有了家臣和权力,但新政府给他们保留了“贵族”的身份,也算是一点补偿。

261个藩被强制解体,被新政府改为三府和302个县管辖。当然这些县也存在着不同待遇,因为有些县原来是帮助新政府的藩有些是帮助幕府的。所以多少有些成王败寇。

新政府政治统一后,接下来于1871年开始组建一支属于中央的常备军。眼下日本兵制度不仅人手不足,而且混乱不堪。原来日本各地藩军队有法国式、英国式、德国式、荷兰式等,这种状态必然行不通。

新政府在西乡盛隆、山县有朋等人帮助下率先成立了一支一万人的常备军,这支常备军兵源大多数源自原来的萨摩和长州两藩。现代日本军队就在这一刻建成了。

明治维新后日本军队

虽然长州和萨摩两个藩消失了,但是日本陆军和海军的骨干原本都是出自这两个藩的人,比如后面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日本有名将领东乡平八郎、乃木希典都是出自这两个藩,就是宰相伊藤博文也来自长州藩。换句话说萨摩和长州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了。

明治维新后日本军队

明治政府像19世纪的普鲁士统一德国那样统一了全日本,这是在世界上都算是一种伟大的事业。而且“废藩置县”相比欧洲国家实行集权时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这点是最出色的。

之所以日本能平安完成集权过度全是明治天皇惊人的号召力缘故,天皇在日本大多数时代虽然都是“傀儡”,但在日本人民心中有着神圣的地位,所以天皇文化是日本文化中重要的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全日本人民与军队也是因为昭和天皇一句而放下武器停止战争。

京都

幕末故事到这里已经结束了,接下来都是明治维新日本走向新时代的故事。但有些事情我还是不得不提,这也跟幕末历史有些联系。

日本在明治政府带领下进行西化改革,各方面深入学习西方。日本固然也强大了,从后面的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等一些列对外国战争就可以看出。

但是日本国家也因为明治维新拥有了之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缺陷,比如一些行业被财阀给垄断。要知道商人在日本古代地位很低,因为现代资本社会商人在日本地位一下子跟官员一样高了。

可能有不少人觉得明治维新后日本就是明治天皇睦仁掌权了,睦仁权确实相比之前天皇大太多了,可是日本一些列政策和国策还是需要跟军界沟通才能事实,也就是军人独裁。

出自长州藩的山县有朋也就是日本新政府的陆军大将,他是明治到大正时期的日本实际统治者。新的日本走向了一条军国主义道路,军国主义给日本带来的强大但也将日本推向一条毁灭之路。

山县有朋

日本现代历史学家将日本军国主义的源头都归结于倒幕战争时期的萨摩和长州两藩所致。他们用了不寻常的手段夺取政权,夺权后也会以不寻常的手段来夺取外国的资源,也就是侵略。日本就此走向一条不归路。

当然这种运营模式对日本好与不好这个问题每人都有自己看法。

在当时19世纪70年代,也就是明治政府成立十年后。当年参与倒幕运动的一些爱国志士对日本新政府失望透顶。这种政府不是他们想要的,比如在倒幕战争中有着重要作用的西乡盛隆就是这些失望者之一。

西乡盛隆还亲口说出这样的国家还不如再次摧毁。1877年一月日本国内再次爆发内战,也就是由西乡盛隆反抗明治政府主导的西南战争爆发。

西南战争

可能不少人觉得西南战争是西乡盛隆为了捍卫日本武士制度而反抗明治政府,实际上这场战争爆发真正原因就是社会阶级斗争引起。所谓“捍卫武士制度”就跟之前幕末倒幕派的“尊皇攘夷”都只是一个幌子罢了。

但西乡盛隆的反抗还是失败了,他于同年9月份兵败自杀。西南战争就此结束。

虽然西乡盛隆并非为了捍卫日本武士传统而反抗明治政府,但他为了心中的理想国放弃自己开国功勋的地位不惜成为新政府的逆贼而骑兵,西乡盛隆仍然可以叫最后的武士。

总结

明治维新这段历史对于国人来说算熟悉的历史,而且有着共鸣。近代日本和中国都是被欧洲列强用武力打开了国门。

明治维新虽然有些地方算是失败,但总体上来说确实成功了。毕竟让日本成功走向了现代化,而且日本历史上数千年来在国际默默无闻,就是一个闭塞而又落后的岛国。

古代日本也不是没尝试过向日本列岛以外的地方扩张,但都以失败告终。明治维新后日本不但首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国家,走向了现代化,并且在对外国的一些战争中比如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取得了一些列成绩。国际地位与欧洲列强并肩。

近现代日本对外扩张道路

日本还是首个在近现代创造黄种人不输白种人的奇迹。虽然有色人种这个概念是西方提出的,但按照西方标准日本也做到了。

虽然后面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战败国,战后许多方面被美国操控。但日本在世界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依然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日本在现代取得不少成就也跟19世纪的明治维新有着莫大关联。

那人们不禁会想到中国和日本在差不多的时间被欧洲列强入侵,中国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做出改变,比如晚清洋务运动以及民国新文学运动就是例子,但这些维新都没能成功让中国进入现代化国家,中国直到1978年才真正进入现代化。将近比日本晚了一个世纪,这一切是为什么?

仅仅是清王朝的昏庸无能吗。在说下接下来话之前我首先要说我不是为清朝洗白啊,我洗白清朝也没好处。现在人一致认为如果没有清朝,如果明王朝延续下来中国在19世纪就能抵抗得了列强入侵。

这纯粹把近现代中国被列强侵略的悲剧归结于民族问题,人种问题。事实上在明朝中后期并没有现代一些人们想象的那么创新和进取,相反比清朝还要闭塞。

就拿在华传教士举例,利玛窦相见明朝皇帝但一辈子都见不了。相反清朝皇帝对传教士非常看重,从顺治开始每个清朝皇帝几乎都有洋人传教士顾问

利玛窦与徐光启

清朝确实不好,但今天人们把一切中国在近代落后根源归结于清朝。就犹如日本萨长史观过度妖魔化江户幕府。稍微学习过历史人也知道清朝治国方式是依照汉人治国方式,政治制度基本照搬前朝明。

也就是近代打不过列强跟统治者是哪个民族没有关系,就是传统制度在当时已经落后了。日本彻底抛弃了传统制度和文化理念接受欧洲的现代观念维新才成功。

今天提起日本文化,可能不少人会说日本文化就是汉文化的衍生文化。我这里不多对日本文化起源做考究,日本传统文化有不少地方来自汉文化这不假。但是现代日本文化、制度、法律等方面都是基于欧洲文化,跟汉文化一点关系也没有。

说难听话日本抛弃了源自汉族的落后传统文化接纳了西方文化才成为发达国家。韩国也是一样,现代韩国建立后疯狂地抛弃汉文化,接受西化才成功。

当然接纳其他文明先进的理念也不是什么丢人事情,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学习游牧民族的战术,唐朝就是一个胡风盛行朝代,伊斯兰文化在宋朝民间也相当盛行。

我讲以上这些不是想证明汉文化没用,我只是想表达民族不是一个国家成功的重要原因。汉文化当然有用,毕竟先秦时代先贤们就说过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就是汉文化真正的精髓现代人全部都继承到了吗?

想要真正继承汉文化就应该将先贤提出的一些好的概念化为实际行动。同时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将民族故事永远继承下来。而不是在考完试后就将历史给抛弃。

想要支持国家也不需要在网上评论区里发“打倒美帝”这些话,你找到工作,工资越高能给国家交的税越多。就是对国家最大和最有实际性的帮助。国家的政策,我们也都得支持。

如果做不到这些的人就说自己爱国爱传统文化,就跟幕末时期那些“尊皇攘夷”派的人有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

文章标题: 日本幕末简史(1.6万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508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