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清朝剃发和民国初年剪辫,哪个受到的阻力更大

时间: 2021-10-05 22:05:4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1次

清朝剃发和民国初年剪辫,哪个受到的阻力更大

我国历史上的剃发、蓄发,剪辫子究竟有什么政治意义?

清朝是个特殊的朝代,是个与头发纠缠不休的朝代。

单是男人头上一条辫子,是留是剃都是一件大事,一件与清王朝的政治命运紧密相连的大事。辫子怎么就与清朝有着这么多的纠缠呢?我们从历史方向解读一下。

一、入关时的坚决“剃发”

满族男人留一根辫子,是女真族的传统风俗。天命七年,努尔哈赤下令“老年人可以不剃,年轻人必须剃”,此时辫发还是出于满族发式的习惯。

皇太极继位后,规定汉人也必须按满人的习俗,不分老少一律剃发。

随着战争的扩大,剃发与留发便由民族习俗转变为民族矛盾,引发了后来的一场针对头发的大屠杀。

(女真人的发型)

满清统治者认为,汉人剃发是效忠满清的标志,而汉人则把留发作为保持民族气节的表现。

随着满清入关,“剃发”也上升到民族层面和文化层面的问题。

清军入关之初,老百姓的反抗还是不太多的。“及有剃头之举,民皆愤怒,或见我人泣而言曰,我以何罪独为此剃头乎?”

可见当时汉人对剃发制度存在极大不满。鉴于汉人的抵制情绪,多尔衮下令罢除剃发,此举极大地减少了清军南下的阻力,缓解满汉两个民族的矛盾与冲突。

只是有些剃了发的汉人心中不平,他们认为后降者不用剃发,这种“有人剃有人不剃”的局面,造成没剃发的汉人对先剃发的汉人的排斥和鄙视。

而未剃发者也反映 “清兵见未剃发者便杀,取首级请功,名曰‘捉剃头’”,这样就在社会上造成了恐慌心理。头发在不经意间成被赋予了政治含义。

为了避免恐慌,安抚先降者,顺治二年多尔衮在全国推行“剃发令”。

将剃发作为征服汉人的重要手段。对于坚持留发者,清军采用血腥的手段镇压。

只要发现留发者,立即逼其剃头,如有反抗杀无赦。虽然不少汉人反抗,但面对满族的屠刀,在“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事实的威吓之下,汉人被迫剃发留辫。

(留头不留发)

头发留与不留居然有如此严重的后果,引发如此激烈的冲突,其中的深层含义令人思考。

有学者认为,当时汉人不愿意剃发,是将剃发与阉割相联系起来。专家们认为蓄发代表一种自由,剃发则是失去自由、受到限制的象征,与传统儒家思想格格不入。

满、汉对头发的不同认知和不同文化下的解读,是这种冲突的原因。

汉族认为满族是异族,反过来也一样。

努尔哈赤在致书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时说:“明与朝鲜,我异国也,言殊而服发亦相类。”

因为文化不同,服饰和发型也有差异,满族把蒙古民族视为同类,把汉人和朝鲜人视为异类。

皇太极征服朝鲜后,将朝鲜变成自己的属国,由于朝鲜并没有特别大的反抗,所以满清也没有要求朝鲜人剃发。而反抗激烈的汉族,则被强制剃发,可见剃发制度主要是针对汉人,旨在建立大一统政权。

剃发易服

汉族的经济、文化远超满族,满清一直对汉人有畏惧之心,时刻提防汉人推翻自己的政权。所以满清统治者可以接受汉族文化,但不是无底线的。满族的衣冠制度是满人区别汉人的象征,强迫汉人接受满人的这种文化,是汉人屈服满人的标志,对巩固满人政权是有利的。

所以后金崇德元年,皇太极下令:“汉人官民穿戴照满洲式样,有效他国衣冠、束发、裹足者,重治其罪。”

从此剃发成为国策,成为满族征服汉人的标志。

清朝初期,汉人在国破之际,视剃发为耻辱,将其与古代刑罚的刺字、割鼻等酷刑等而视之,所以非常反抗这一政策,倒不是那些汉人百姓都有多大的“反清复明”的觉悟,他们的反抗和明朝、和朱家皇帝并没有多大关系。这一点是要分清楚的。

顾炎武的《圣安本纪》记载:

顺治初年,因剃发令而奋起反抗的汉人非常多。当时在江南的一位外国传教士记述“辫发胡服之新制,大招汉人之反感,彼等对于满洲政府,群起反抗,奋起如虎。”

汉人的抵抗最终失败了,汉人发式只得和满人一样留起辫子来。但围绕辫发的斗争远没有结束。

从顺治到康熙,清王朝因剃发问题,多次镇压汉人的反抗,连后来的吴三桂也用复汉人头发衣冠相号召,这个大汉奸都得到了不少人拥护,可见辫发在汉人心中的重要程度。

但是最后,满、汉两族的“剃发”、“留发”之争,最后以满人的胜利而告终。

二、太平天国的“蓄发”

太平天国运动有个别称,天国的战士被满清称为“长毛贼”,这是因为太平天国颁布“蓄发令”,汉人不再再剃头,这是一场反清的斗争,也是一场头发剃与不剃的斗争。头发成为起义军反抗统治者的口号和目标。

(蓄发的太平军)

杨秀清发布过一篇《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夫中国有中国之形象,今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于后,是使中国人变为禽兽也。”。

太平军每攻占一地,就发布“蓄发令”,宣布“有再剃者杀无赦”。

这种做法让习惯了剃头的民众感到无所适从和不满,辫发问题又一次成为政治问题。

当时清王朝统治全国已有两百年,老百姓都习惯了养辫子,蓄发反而是异端了。

老百姓用“长毛”来称呼太平军,是长年累月的风俗习惯的惯性所至,而中国人是一个不喜欢变化的民族。

当一个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文化观念后,辫子已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蓄发反而是一种对传统的冲击,必然会遇到阻力。

因此人们对于蓄发充满了恐惧,正如两百年前的祖先们恐惧剃发一样。在太平军禁止剃发的严令下,仍有不少人照常剃发。杭州被清朝收复后,满清限老百姓“三日内皆剃发,民乃欢呼称庆。”

太平军

其实在太平军中,“广西真长发并不多,多者皆两湖新裹之众”,可见就是在太平军中,也有不少人对蓄发还是有看法的。

不过此时剃发与蓄发代表的是政治态度,虽然不少人主动改变发式,但其内心对蓄发还是持保留的态度。

许多老百姓看到太平军来了就蓄发;太平军刚走便“争先剃发”。这是当时政治斗争和社会心理复杂多样的具体体现。

太平军过于追求辫发中的政治含义,也使太平天国失去了不少民心。以头发来式来判定一个人的政治倾向,而不顾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显示了太平军政治斗争的幼稚。

太平天国的败亡后,辫子的地位的再次提高,那些自愿的或者被迫的蓄发者又开始了剃发。

三、辛亥革命的“剪发”

到了近代,辫子又一次成为历史焦点,又被赋予了政治意义。

近代中国人留着长辫,被外国人讥笑没有开化。特别是在国外谋生和学习的中国人,往往因为一根大辫子受到洋人的轻辱。

留学生们往往因为一根大辫子被外国人称作“拖尾奴才”,辫子成了“国耻”,于是,一些年轻气盛的留学生干脆将辫子剪去。

可是想回国谋个一官半职的留学生,就不敢剪辫子。

日本士官学校的中国留学生大多将辫子盘在头上,带上军帽后被日本人称为“富士山”。

尽管此时辫子成为外国人耻笑的对象,是“落后”的标志,清王朝还是将辫子当成宝贝,谁若私下剪去便是反叛,所以很多留学生回国后以不得不装上假辫子。

(留辫子的清朝留学生)

凭良心说,留根长辫子是很不方便的。既不卫生,又不雅观,还不利于机器化大生产。

所以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都提出了剪辫的主张。

维新派将剪辫作为破除旧俗和社会启蒙的一部分,康有为认为:“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

可见维新派认为留辫子是一种落后的风俗习惯,需要改良。

维新派所呼吁女子不缠足,男子不留辫。可惜随着维新运动的失败,他们的主张没有得到执行。

革命党人也是提倡剪辫子的。革命就是要推翻腐朽的满清政府,包括满清倡导的辫发制度,也要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革命党人认为剪去辫子能激发出人民的反满热情,能鼓励更多的青年投入反清革命。

革命者号召:“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

就像清初剃发是归附清朝一样,清末剪不剪辫子也是看一个人是否拥护革命的表现。清王朝认为剪辫者即为革命党,所以1905年,当端方、戴鸿慈等人“奏请官员剪发之折,两宫深滋不悦”。

(剪辫子)

革命洪流终不可挡,武昌起义不久,清政府被迫承认了剪辫子的合法性,下诏“

资政院奏恳请降旨,即行剪发,以昭大同一折。凡我臣民,均准其自由剪发。”

辛亥革命胜利,使得剪不剪辫子成为政治的一部分。革命者主张军、警及政府职员应当先行剪辫子,老百姓平则“限期在本年之内”。

清政府最终在1911年12月7日准许官民自由剪发。1912年1月,为了给每个国民颁发国民证,革命军政府限定所有人一律剪去辫子。“士兵携带剪刀,阻拦行人,强行剪发”,尽管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剪去辫子,但留辫子的人确实少多了。

虽然时代潮流不可阻挡,但剪辫子也非一帆风顺。张勋的辫子军和满清遗老遗少们,仍拖着一条辫子,他们认为辫子是中国的“传统”,是大清的象征,剪发乃是“崇洋”。

(民国初年留辫子的市民)

一根小小的辫子,反映了社会、政治的变革,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传统的中国在世界文明冲击下,必然向现代化发展。

所以在世界发展潮流面前,虽然有少数人不愿意跟随历史洪流前进的脚步,但清末的剪辫令没有造成多大的流血事件,是在新的时代下中国进步的结果。

康有为老先生对辫子的态度值得玩味。他在维新变法是,给光绪呈上《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请求断发易服;但在面对革命是,他成为了保皇党,又极力主张留辫子。

辫子是康有为政治态度的表现,我们在他的身上也可以看到辫子在清朝历史中的政治意味。

民国初年剪辫子的难度是不小的。许多人已经把辫子当成自己身体、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不舍得剪掉。

有的人辫子被剪掉了,抱头痛哭;有的人破口大骂;甚至有人被强剪辫子后自杀的。这些人或许是排斥外来事物者,或许是怕皇帝复辟者,也有对清朝留恋的遗老遗少,总之对剪辫子反对和观望的,一定是对革命反对和观望的,这也是辫子代表的的政治立场。

一百年前的中国,剪辫子一件小事,折射出当时各个阶层、各个政治派别的歧异和对立。

恩格斯说过:“随着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人们的观念和观点也会发生变革”。

革命打碎了封建伦理道德,传统价值观念进一步动摇,与民主共和制度相适应的新风尚得以传播,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辫子总是要被遗弃掉的。

(皇上都不留辫子了)

从三百年来辫子的地位可以看出,辫子绝不仅是一种普通的发型,而是涉及到政治和社会的问题。清王朝一直把视百姓剃发作为顺从的象征,辫子因此成为社会运动、政治斗争的焦点。辫子见证了清王朝的兴衰和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历程,是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一个符号。

从剃发到蓄发、剪发,是一部三百年的政治史,也是一部民俗史和文化史。小小一根辫子,是政治态度、文化态度的一个风向标,这是封建社会末期那个特殊时间点上的奇观,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必经历程。

为什么清朝剃头有很多人反抗,而民国剃辫子却相反?

人们对于新的事物,在某一阶段内都存在着抵触。对于题主的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

一、剃头留辫是清朝满族的风俗,而在清朝建立前是由明朝统治的,那时候是不需要剃头的,剃头留辫意味着原来的朝代已经结束了,新的朝代和统治者来了,古时人们的思想是非常传统淳朴的,就算明朝有太多的问题,他们仍然忠于他。剃发代表了自己原来忠于的朝代已经不存在了,对于新的朝代怀着恐惧。

二、在古代头发对于人们来说是神圣的,不能随便剃发,剃发意味着他们已经服从接受新的朝代。

三、从历史上我们知道到建立民国是为了推翻封建君主制,与明朝过渡到清朝是不一样的,清朝剃头留辫是为了统治,让汉人接手满族的文化。建立民国推翻皇帝制是民心所向(当然也有不愿剃辫子的人哈),而且那时候有辫子做事情时也不是很方便,清末明初的时候,建立了新军,因为有辫子在军事演练和日常操练中非常的不方便,所以那时候在军队中已经开始流行剪辫子了。

四、因为贸易往来的原因,有更多的国人能够走出国门,去到西方国家接受教育,所以这批人的思想就比较超前了,他们不断的把新思想带回国内,越来越的人接受到了新的思想,而且在民国政府也颁布了一些法令,而且一些民国的领导人也作出了表率,人们也看见了,没有小辫子的方便。

综上所述,明朝到清朝,从一个封建王朝到另一个封建王朝本质没区别,只是领导人换了,而新的领导者为了让汉人服从他的统治,才要求必须剃头的,这种情况肯定没人愿意,而民国却不一样,这是一个全新体制的,人们对此还是有所期待的,而且剪掉小辫子,确实方便很多了,何乐而不为呢。

思想教育

民国初年人们为什么拒绝剪辫子

如果现在有人告诉你就留着心脏身体都可以换成机械的有多人会去换?辫子已经成为了当时人生活的一种固定的行为习惯。与其说为什么人们拒绝剪辫子不如说为什么有人剪辫子,因为听到改革怕被砍头才剪的辫子,很多人都是为了生存。像国父那样能看到改革未来希望之类的人太少了。
他们认为剪了辫子后和尚不和尚尼姑不尼姑的样子很丑,那个年代的人还没有现代人的品味呢。
应该说是少数封建遗老不肯剪,而不是大部分。

因为他们忠于大清,专业术语叫“保皇派”!

最典型的就是张勋的“辫子军”了!还有就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北大教授“辜鸿铭”了。。。
迂腐的表现,被满清洗脑了。到70年底有的农村还有人留着辫子呢
被奴化教育吸引太深不能自拔了
留辫子是满族习俗,前面剃光,后面留起来,清军入关时强制推行,提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引发大规模抵抗,死了很多人,都是汉人。

民国时期的“遗老遗少”基本都是汉人,不知祖宗的败(和谐)类
誓死抵抗民族压迫的那些前烈们都白死了
文章标题: 清朝剃发和民国初年剪辫,哪个受到的阻力更大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4795.html
文章标签:民国初年  更大  清朝  阻力  剃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