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拒绝与时俱进和形式创新会被扫进历史垃圾堆吗

时间: 2021-10-02 22:04:3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拒绝与时俱进和形式创新会被扫进历史垃圾堆吗

我国的传统文化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全面、系统地挖掘、整理和介绍中华传童文化,则是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有鉴于此,几十位对于传统文化素有研究的学者通力协作,编纂了这部《中华传统文化大观》,奉献给各位读者。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相互贯通,相互影响。只有在比较全面了解中华文化各个门类形式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其总体特征与实质获得较深入的理解。事实上,整体性把握文化,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杰出人物都是在众多领域均有重要建数、树的文化全才。世界级文化大师孔子所推崇和追求的“成人”,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智慧,而且还具有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政治管理经验以及艺术、体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技艺。孔子本人正是这样一位全面发展、多才多艺的伟大人物。作为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孔子对于音乐等艺术领域、射御之类技能甚至烹饪与服饰的原则等,都曾提出过非常精妙的见解。中国古代杰出人物对于文化的全面追求,启发本书作者将不同门类的知识融汇贯通,集为一帙。

本书内容涉及的时间范围因门类而略有差别,一般说来,上起原始社会,下至近现代。面对浩如烟海的历人物、汗牛充栋的古代典籍、星罗棋布的文物遗存,本书没有采取编年体的中国文化大事记的写作手法和按词条分门分类的文化词典的编纂形式。大量人物、著作、术语、事件的简单堆砌并不能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蕴。在有限的篇幅内,本书为读者奉献的是系统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本书努力把寻找中华传统文化各个门类的发展线索放在首位,力图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同时,本书也试图分析每一文化门类的基本特点,阐释这些文化门类在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处的位置。最终展现给读者的,除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历史画卷以外,还包含对各方面知识的整合与品味,包含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性总结与反思。相信这种撰写方式能帮助读者获得清晰、明了和系统的知识。

强烈的时代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又一大特征。文化的本质不是既成的事物而是流变的过程。本书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传统文化一直处于《周易》所形容的“生生不息”的继承与变易的对立统一发展之中,旧的形式不断被新的形式所代替,但在新的形式中又包含着持久恒常的民族精神。例如,被视为“国粹”的京剧实际上是一门非常“年青”的艺术,它的真正成熟距今不过百年上下。自宋代以来,主导戏曲舞台的艺术形式曾发生过多次重大繁荣。然而,这种变革并非脱离历史的独立创造,而是继往开来,在吸收过去遗产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也正在于此。尽管许多旧的形式已随着历史变迁而失去生命力,但却可以通过改造,使之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继续发展。因此,本书在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各门类历史发展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测。

中华传统文化的另一重大特征是突出的地域性。中国国土辽阔、地大物博,自周秦以来除个别分裂割据时期外,在大部分时间内保持着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这一政治机构。因而,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体系之中,既有源自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作为主体,也有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补充,相得益彰。中华传统市场早在数千年前就与异国文化开始了交流。汉唐时代,中国文化是相当开放的。在许多方面,中华民族的祖先曾非常勇敢地、毫不犹豫地吸收外来文化因素,并加以改造,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从意识形态方面看,中国接受了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这是世界主要文明体系之间的最大规模的交流之一。从艺术方面看,中国大量吸收了沿丝绸之路传来的异国音乐、舞蹈,并使之中国化。“胡琴”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重要代表,但如同其名称所示,它原来是外来品。从饮食、服饰、民俗等方面看,中国所吸收的异国文化内容也十分惊人。与此同时,中国也将自己的文化向外输出,如造纸等四大发明、丝绸与瓷器等工艺制作等,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传统文花的许多精华,如中医、气功、武术等,至今仍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比较,是文化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需要加以专门研究。因内容和篇幅所限,本书只是约略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若干文化的交流必将进一步扩大,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华文化,必将以崭新的资态迈进未来的世界文化体系之中。
京剧、东北二人转,四川变脸、黄土高原的腰鼓等等!~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 这些相关的都是传统文化,还有很多啦!~
怎么说得清楚
你去百度百科搜一下吧,应该会有详细的解释的!~
最简单的办法 就是买一本黄历 里面包罗万象 每一个日子的 说明和词语 都能反映一种文化流派 跟着它找到相对应的书籍 就够人学一辈子的了

为什么年轻人看戏曲会被同龄人嘲笑?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没时间观看戏曲了,或者说根本就不喜欢戏曲,导致了戏曲文化的衰落。戏剧的衰落是由两方面决定的,一方面在于自身,另一方面在于社会。

戏剧是一种高雅的舞台艺术,综合了音乐、舞蹈、文学、绘画、服装、武术、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一般人欣赏不了。“其曲弥高,其和欲寡”,舞台上是阳春白雪,舞台下或者舞台外多是一些下里巴人,它们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注定了不能形成共鸣。阳春白雪没变,下里巴人越来越多,导致了戏曲只能够少数人看得懂、听得明白、欣赏的了。票友越来越少,所以戏曲文化越来越没落。

这是一个快餐化消费时代,人们越来越浮躁,别说是看两个小时的戏曲,就是五分钟的视频都看不下去。人们的定力越来越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静不下心来。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多的是寻欢作乐的人,年轻人更喜欢去酒吧、KTV、游乐场所玩耍,除了老年人之外,谁还会看戏曲呢?年轻人天天听的都是流行歌曲,谁要是听戏曲,肯定会被人当成奇葩来看待。

由此可知,当代人娱乐方式的多样性导致了戏曲的衰落。人们更喜欢去那些轻松、潇洒、快乐的地方放纵自己,更喜欢听流行的、通俗的音乐,这些选择成为了主流,戏曲反而越来越小众化,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另外一点,戏剧缺乏创新,唱来唱去好听的还是那几十个剧目,早已听腻了。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新剧目加入的话,戏剧早晚有灭亡的一天。更严重的事实表明,优秀的剧作家越来越少了,学唱戏的孩子也越来越少了,所以戏曲只会越来越衰落,再也无法重现昔日的辉煌了。

民国时期是戏曲艺术的黄金时代,四大名旦掀起了戏曲的一个又一个高潮。建国之后尚可,文革时期只有样板戏流行全国。改革开放之后,戏曲再度焕发了青春。新千年之后,戏剧就一落千丈,再也起不来了,令人唏嘘不已。

戏剧的没落从侧面反映了民众文化的衰落,反映了民众审美的衰落。真正展现一个国家魅力的地方,还是文化艺术,尤其是京剧、昆曲……

现在对一些年轻人来说,这真的很令人寒心。他人的兴趣、偏好,不予置评。
戏曲经过时间的考验,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不断完善。它值得欣赏。


如果你在同一年龄看顺应潮流甚至违背道德的电影和电视剧,你会冷静下来,看传统戏剧的经典剧目。这需要很长时间,你不敢说你受益匪浅。你的内在本质将会不同。也可能在某些方面得到歌剧的帮助。当今的文化让人浮躁。书籍和古代艺术是珍贵的财富。
有时候人们很孤独,但是你不知道有多少人热爱歌剧文化。现在互联网如此方便,你为什么不找有着同样愿望的朋友呢?


现在年轻人喜欢快节奏和活泼。只是在孤独的道路上可能会有很多收获。

 被老年人拒绝才是最可怕  。 "不要大喊大叫,一起看《花千骨》. "  。我祖母对我说,当时的我正在唱《空城计》  。 那时,我觉得这部传统戏剧基本上已经完成了  。当然,我说的不是京剧,而是我们当地的戏剧  。京剧有望以中国文化精髓的名义延续几十年。

 然而,地方戏,比如我们的温州鼓词,基本上是一脚踩在历史的棺材上,另一脚踩在空中。因为这不再是一个是否有人唱歌的问题,而是传统文化已经消亡。新一代温州人不懂温州方言  。 这意味着甚至不可能知道这件事。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喜欢看偶像剧,看古筝大忌,看,戏曲片的人非常少了
并不是看戏曲的人会被同龄人嘲笑,而是这种传统的艺术,现在的年轻人欣赏不了,会欣赏传统艺术的人,其实是让人羡慕的。
也不能说被同龄人嘲笑吧,只是说会感觉年轻人怎么会看戏剧这些东西,会感觉有点惊讶,嗯,也不属于那种嘲笑感觉好像跟同龄人不打。

中国戏曲文化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

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扩展资料: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

1、萌芽

在原始社会,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 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 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 如“傩戏”。

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

2、繁荣

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宋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3、延展

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这一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是产生于安徽、江西的弋阳腔,昆腔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

4、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 如穆桂英、陶三春、赵匡胤等。这时的地方戏,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黄。

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 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着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

不久京剧向全国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天津,京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戏曲

中国的戏曲艺术在清朝中后期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到民国、至于上世纪60年代,由于当时的艺术形势没有现在的多种多样,所以戏曲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的主流。60年代中国各种政治上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老艺术家被打成牛鬼蛇神,大批的剧种、剧目遭到禁演。如山东五音戏、河南二夹弦成为走资修封,被该行或解散。五音戏演员改唱吕剧、吕剧演员改唱京剧,自然可以唱的剧目只有样板戏,8个或者是10个。可想而知当时的戏曲是怎么样一个境地。
改革开放以后,文化解禁,各个剧团纷纷恢复或成立,有过一段辉煌,但在经济的转型时期,人民的娱乐文化方式不仅只局限于戏曲,其他的各种文化娱乐纷纷被人们接受,戏曲的地位受到很大的影响;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戏曲人才的断档,老艺术家不可能青春永驻,新艺术家培养不出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以文革给中国戏曲造成创伤几乎是致命的。
现在,更多的人在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政府到社会,各地电视台纷纷举办戏曲栏目,将戏曲推向更广大的观众,如上海卫视、陕西卫视、河南卫视、山西卫视、安徽卫视等都有固定的戏曲节目。
过去戏曲剧团几乎全被是有政府公营的事业单位,从体制上造成戏曲的滞后,现在更多的单位改制或者民营化,走市场经济的路子,更适合市场的需求。
现在,有一些剧种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不过我认为,每个文化体都有他们的生命周期,如果它们不能适应时代潮流,没有就没有了,只要我们不人为的把它们消灭掉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
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元杂剧是在民间戏曲肥沃土壤上,继承和发展前代各种文学艺术的成就,经过教坊、行院、伶人、乐师及“书会”人才的共同努力,而改进和创造出来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在形上,元杂剧用北曲四大套数安排故事情节,不连贯处,则用楔子结合,形成了一本四折一楔的通常格式(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中独有的长篇,共写了五本二十一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结尾用两句、四句或八句诗句概括全剧的内容,叫“题目正名”。每折包括曲词、说白(宾白)和科(科泛)三部分。曲词是按导师情需要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也叫曲文、唱词或歌词。其作用是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全部曲词都押同一韵脚。说白是用说话形式表达剧情或交代人物关系的一种艺术手段,分对白(角色之间的对话)、独白(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感情和愿望的话)和旁白(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带白(插在曲词中的说白)等。科是动作、表情等。一本剧通常由正末或正旦一人来唱,其它脚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角色:

末:男角。元杂剧中的正末是剧中的男性主角。

旦:扮演女性人物。正旦(剧中女主角)、小旦、搽旦。

净:俗称“花脸”“花面”,大都扮演性格或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人物。如《窦娥冤》中的公人(官府差役)即属净。

丑:又称“三花脸”或“小花脸”多扮演性格诙谐的人物,有文丑和武丑之分。

外:元杂剧中有外末、外旦、外净等,是末、旦、净等行当的次要角色。监斩官——外末。

杂:又称“杂当”。扮演老妇人的角色名。如:蔡婆婆。

元杂剧作家,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创作的剧本至少在五六百种以上,保留到现在的也还有一百五十多种。这些作品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生活的面貌,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已成为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通过描写一个善良无辜的童养媳窦娥的悲惨遭遇,反映了高利贷者的残酷剥削、地痞流氓的敲诈勒索和贪官污吏的徇私枉法,深刻地揭露了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了被压迫者感天动地的坚强意志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马致远的《汉宫秋》,借助历史题材,通过描写王昭君为国献身、毛延寿卖国救荣和王公大臣的腐败无能,对元代的民族压迫进行无情地揭露,对当时的统治者给予辛辣的嘲讽。王实甫的《西厢记》,描写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从“惊艳”、“联吟”到“赖婚”,充分表现了崔莺莺对爱情的渴望。但她出身于名门望,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和束缚,因此,又有“闹简”、“赖简”等曲折和反复。在“听琴”、“佳期”、“长亭”几折戏中她终于走上了叛逆的道路,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喜剧色彩。全剧以争取婚姻自主与恪守“父母之命”的矛盾为主线,以崔莺莺、张珙和红娘三人之间的误会和冲突为副线,互相交织,有节奏地展开,时张时弛,时动时静,时喜时悲,时聚时散,挥洒自如,色彩斑斓。它那“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思想和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都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

(五)明清——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温州是它的发祥地)。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受一人唱到底的限制,有开场白的交代情节,多是大团圆的结局,风格上大都比较缠绵,不像北杂剧那样慷慨激昂,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更便于表现生活。可惜早期南戏的本子保留下来的极少,直到元末明初,南戏才开始兴盛,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故事,并且有一定的戏剧性,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战胜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取得了最后胜利。这一点,在当时封建礼教牢固统治的社会里,是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的。这个剧作问世三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直到今天,“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放射着它那艺术的光辉。

相传,清朝初年的北京有四大剧种,即南昆、北弋、东柳、西梆。据嘉庆八年的记载:“有明肇始昆腔,洋洋盈耳,而弋阳、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会,笙磬同音,歌舞升平,伶工荟萃,莫感于京华。”也说明了当时这一历史盛况。其中所谓南昆即流行于江南昆山一带的昆山腔;北弋指南戏与北曲结合,产生于江西弋阳地区的弋阳腔,即流传到北方形成的高腔,也就是当时盛行于京城的京腔;东柳即流行于山东的柳子腔;西梆自然是我国西北广为流传的梆子腔,也就是秦腔。说明了东西南北四方艺人汇集北京的盛况。

从当前来看,以上四大声腔已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原有范围,有的早已遍及全国许多省份,弋阳腔(即高腔)更是在安徽、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河北广为流传,因此有关人士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但是这种历史形成的说法还是客观地反映了历史事实。从当前戏曲剧种的分布来看,昆剧在上海、南京、浙江、湖南还是有相当的观众基础。弋阳腔不但在北方扎根,从乾隆年间,在京师“六大名班,九城轮转”,而且对京剧以及一些北方剧种的形成发挥了重要影响,就是在江南一带的流传也主要是在许多北方语系的地区。柳子腔(包括受其影响的柳琴戏)虽然流行于河南、苏北、冀南、皖北等地,但是它重要的活动还是山东的曲阜、泰安、临沂。秦腔(即山陕梆子)以及由其发展而来的山西、河南、河北等各地的梆子腔尽管至今在北方盛行,然而我们在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看到的秦腔却有着更深厚、更古老的根基和更广泛的观众群,所以说“南昆、北弋、东柳、西梆”的说法是有历史根据的。

中国正能量戏曲

当家人或朋友说传统戏曲快灭亡了之类的话时,怎么得体礼貌又能挽回戏曲尊严的回答呢?

从大局出发,我们国家、社会需要发展,就必须向前看,就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戏曲存在即是适应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千千万,爱好戏曲的也多,它必将冲破俗世的包围,展现其高雅,当然得等中国人明白了文化的价值。传统戏曲如果创新不够,逐渐衰落是必然的。虽然戏曲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无法改变戏曲日渐边缘化的趋势。

      首先,影视剧的发展,观众审美多元化的需求,都导致传统戏曲观众的分流。其次,外来文化的渗透,年轻观众越来越少。再有,传统戏曲本身的原因,1.艺术家原来越少,像梅兰芳那样的大家,现在根本没有。一些传统戏曲界的中坚力量转向教学,而戏曲院校毕业的学生因为受伤或其他原因转向影视剧,人才储备不够。2.创新曲目太少,提到京剧,能想到的是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提到黄梅戏,就是女驸马、天仙配、梁祝等,创新的曲目太少,其他不赘述。3.宣传力度不够,即使有新曲目上演,也只局限于曲艺界或少数爱好者,没能做到大众传。4.有些地方性的传统戏曲还是有市场的,比如青海皮影儿、河南豫剧等等,可推介力度不够。其实任何艺术形式都会随时代发展,要么衰落,要么新生。传统戏曲也面临着同样问题,这是历史的选择。

       从大局出发,我们国家、社会需要发展,就必须向前看,就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什么是科学的发展观,一句话就是与时俱进!现在大家都看电影,以后5G普及了之后可能会看VR,这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比戏曲更加先进,更加进步,更加具有吸引力,如果大家反而不喜欢,大家不关心科技的发展反而是不断追捧那些个老掉牙的京剧、黄梅戏,那么我们国家离再次被凌辱的日子也不久了!所以科学、社会进步的必然性意味着传统戏曲逐渐走向衰落的必然性!但是如果说传统戏曲会消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传统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也有着他存在,乃至于必须被保护的价值!它能够满足少数人的欣赏,也会跟着这些少数派的存在不断传承下去!这也是好的!总不能够忘了历史,忘了过去。

       时代的发展,观众审美情趣的多元化,都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戏曲的发展困难重重,人们娱乐休闲的方式多种多样,已扭转不了戏曲日间边缘化的趋势。但是还是有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传统经典的艺术还是会被观众认可的。现代人都很浮躁,没有人愿意稍微静心去品品戏曲,当他真的品出味道后,肯定会爱上戏曲的。相信经典永流传!

戏曲存在即是适应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千千万,爱好戏曲的也多,它必将冲破俗世的包围,展现其高雅,当然得等中国人明白了文化的价值。传统戏曲如果创新不够,逐渐衰落是必然的。虽然戏曲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无法改变戏曲日渐边缘化的趋势。
戏曲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其传承具有深远意义,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虽然戏曲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无法改变戏曲日渐边缘化的趋势。

说明你对中国戏曲的现状和传承的方法及意义

戏曲艺术发展到今天,经过不同的时代,不断适应新时代、新观众的需要,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的艺术特色。戏曲界提出的“现代化”与“戏曲化“的问题,已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积极探讨和积极实践的问题。

传承的方法

1、加强戏曲保护与传承。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总体规划。鼓励地方设立戏曲发展专项资金或基金,扶持本地戏曲艺术发展。

2、支持戏曲剧本创作。加大对戏曲剧本创作的扶持力度,实施戏曲剧本孵化计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戏曲企业的优秀戏曲剧本创作予以支持。

3、支持戏曲演出。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将地方戏曲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农村为群众演出。

4、改善戏曲生产条件。把简易戏台纳入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范围。实行差别化的戏曲教学排练演出设施用地政策,进一步完善有关用地标准和建设标准。

5、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发展。重点资助基层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县级以下(含县级)转企改制国有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在购置和更新服装、乐器、灯光、音响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

对地方国有戏曲艺术表演团体捐赠收入实行财政配比政策。落实已有的税费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戏曲表演团体。

6、完善戏曲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加强学校戏曲专业人才培养,对中等职业教育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实行免学费。实施“名家传戏——戏曲名家收徒传艺”计划,完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青年表演人才培养机制。

畅通引进戏曲优秀专业人员的通道,按照特人特招、特事特办原则引进优秀专业人员。将转制为企业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纳入职称评审范围。切实保障戏曲从业人员社会保障权益。

7、加大戏曲普及和宣传。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争取每年让学生免费欣赏到1场优秀的戏曲演出。实施优秀经典戏曲剧目影视创作计划,扩大戏曲社会影响力。

意义: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发展历程

戏曲音乐是中国汉族戏曲中的音乐部分,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其中以唱腔为主,有独唱、对唱、齐唱和帮腔等演唱形式,是发展剧情、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表现手段。

唱腔的伴奏、过门和行弦起托腔保调、衬托表演的作用。开场、过场和武场所用的打击乐等则是渲染气氛、调节舞台节奏与戏曲结构的重要因素。

戏曲是我国传统戏剧的一个独特称谓。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戏曲最显著、最独特的艺术特点就是“曲”,“曲”主要由音乐和唱腔两部分构成,辨别一个地方戏剧种主要依靠声腔、音乐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语言,如:四川的川剧、浙江的越剧、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陕西的秦腔、山东的吕剧、福建的闽剧、湖北的汉剧、河北的评剧、江苏的昆剧等。

论当代传承和发展中国戏曲的意义

提要:
“复兴传统文化”是当下返璞归真的重要蜕变,这将会是整个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最为华丽的转身。中国自古就和别的国家不一样,我们是一个秉持“仁孝”的民族。我们的强大不是为了征服其他人,我们强大是为了保护自己爱的人。

关键字:中国戏曲 当代艺术 艺术发展 社会意义 戏曲改革

前言:

中国戏曲的改革——已算得上是个非常热门的“老话题”的了。而我们若对这个话题进行追溯,便可以得知,这其实只是对“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话题的一个影射。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其民族的传统文化即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传统文化不但能作为民族的标志,更关键的,它还能让该民族的人民得到“归属感” [1] 。而“归属感”,则会帮助人民加强并稳固民族本身的集体与种族意识、强化民族的凝聚力和人民的团结,这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上都有不容小觑的重大意义。以下,本文将围绕传统文化复兴对整个社会的意义、以及中国戏曲在此复兴其间能够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和大家简单地讨论传承和发展中国戏曲于当代社会的意义。

一、选择中国戏曲为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冲锋将领

中国人穿回唐装、看回戏曲、提回花灯、读回国学,这或许是大家所共同希望的。而当下的许多年轻人,关心更多的不是民族、不是文化,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自己、是恋爱、游戏、旅游、购物……不过,这倒不是因为社会腐败、也不是因为教育失败,而是因为前辈们之前做的那些有关经济的努力没有白费——社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今天中国的整体经济水平相比从前有了明显地提高,大家的生活富裕、生活小康了。但是,一个民族必须维持一个民族本身的传统和习俗。无论这些民俗思想在现在看来是落后的还是先进的、是可取的还是可弃的,真正重要的是这些民俗文化里有着这个民族的宝贵记忆,而这份宝贵的记忆会唤起属于这个民族人民该有的“归属感”。
现在这个时候,“复兴传统文化”可以说是整个社会返璞归真的重要蜕变。故而我认为,在整个社会都在共同经历转折的这个大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正面的、有效的引导和宣传。
14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中国当下的传统文化复兴,虽然从革命意义上说并不相同,但我们仍然可以向其借鉴到一些有效的革命方式。譬如艺术在文艺复兴中实际起到了功不可没的宣传思想的作用——这一点,在当下也依旧会十分适用。但是,艺术作为一种人类意识的特殊产物,其种类非常繁多,且,并不是所有的艺术都能轻而易举地达到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所以,为了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复兴尽量有效率地进展,我们必须精心挑选一个最有实力的艺术形式作为整个复兴的冲锋将领,并将其重点发展以便为我所用。
在意大利的那场文艺复兴的变革中,以绘画和雕塑为主要代表的美术作品,是当时革命中最功不可没的战士。美术作品之所以有如此伟大的作用与价值,即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里,美术是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式。它几乎有足了当时的一切优势,也因此起到了最好的宣传作用。然而,今天的世界里,绘画已经没有办法吸引大多数人的眼球。网络、媒体的泛滥,让美术更广泛地活跃于美术馆以外的其他地方。好在戏剧就目前来看还不那么糟糕,故而在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对比了无数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我最终将目光落在了中国戏曲身上。
中国戏曲几乎像是为了开辟这场意义重大的传统文化复兴而量身定做的冲锋将领。我敢肯定,再没有其他的传统艺术比中国戏曲更适合担此重任。

二、选择中国戏曲的理由

思想的宣传,是整个传统文化复兴中最重要的。而表演艺术,原本就能作用于这一方面。虽然文学及其他艺术形式也都有相似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表演艺术是最贴近当代人口味的、也是最为生动的艺术形式。
中国戏曲集我们民族传统的音乐、服饰、美术、文学、舞蹈乃至礼节于一身,又以表演艺术这种最能引起当代人感兴趣的、最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为呈现方式。王国维先生认为,戏曲的形成过程是各种艺术门类的综合过程,他认为各种艺术样式的逐渐融合正是戏曲不断趋向成熟的标志。而中国戏曲从诞生至今,一路上历经无数、吸收无数,这些历经和吸收的,无一不是我们传统文化本身的精华所在。中国戏曲把他们通过提炼、美化、加工,全部显现到了舞台之上,中国戏曲常被人说是“综合艺术”,从学徒学艺开始,中国戏曲就一直传承着一种我们当下需要宣传的、再不复兴将要失落的民族精神。它从一招一式里,也无处不透露传统文化的浩瀚无穷。这种对传统文化高度汇聚的把控是一般的艺术形式所无法达到的,故而,我认为由其产生的宣传作用与影响也应是最为可观的。
同时,正因为中国戏曲拥有上述如此的综合性,才更方便文化复兴工作能够有延续性的进一步发展。因为,中国戏曲的综合性,势必能在完成可观的思想宣传后,连带起中国舞蹈、绘画、书法、文学、礼节,甚至服饰的复兴发展。因为能够喜爱上戏曲的人,都会潜移默化地感兴趣起中华古典的艺术文化。这也是我们中华文化本身所应有的魅力,而中国戏曲本身所持有的,也不仅仅是美而已。

三、中国戏曲的存在意义

一个艺术家,爱自己的作品、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祖国。我们是华夏民族的后裔,我们应当有所自觉,肩负起民族的重担。
中国戏曲从诞生发展至今日,历时近千年,源远流长。关于其身世的真正源头,如今的人们只能通过一些不够完整的资料,加上几近模糊的猜想去做种种追溯。不管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中国戏曲,六朝如梦、百年千年下来,都不得不因生存所迫不断地改革与进化,而越来越多的改革进化又同时难免让他们离各自原本的形式越来越远。但幸好,它们虽然有些改变,却是一直存活于一个一脉相承的社会当中,故而哪怕再怎么随着大千世界千变万化,其血液里最基本的东西也还是能够永恒。
今天的中国戏曲和传统文化,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场面。中国戏曲的衰落好似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缩影,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戏曲之所以在当下如此境遇,都是因为我们的民族在辉煌发展的过程中,也正渐渐迷失一些原本的永恒。这是一个看似物竞天择、生死存亡的瞬间,而实际上却是历史正对我们整个民族本身发出的警报。
从前谈到改革和发展,脑子里总想的是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今成熟一些了,也更诚实一些了,我发现我们永远无法真正分清到底什么才是精华和糟粕。我们最多只能留下暂时对自己有利的,舍弃那些暂时可能还用不到的。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里,在我们的子孙中难免又会有人不得不把我们丢弃的那些重新捡回来,把我们留下的那些重新再丢弃。历史就是如此发展的,大到文明,小的到个人,都是这样的规律——我们的祖辈幸苦言传的那些宝贵的教导,也许会因时代的不同而看似失去价值,但所有的儿孙却又避免不了在几乎同一时间明白,那些絮絮叨叨的废话里原来藏有无尽的财富。却是当初的我们有眼无珠,年少轻狂,误将这一切的一切都抛在脑后。直到我们成长成熟,走过那些前人走过的、相似又完全不同的路,回眸一望,才终于慢慢明白那些听似无用却其实异常宝贵的经验道理。只要不忘记根本,一切的变化都是可以接受和允许的。
我们在出生时都不能明白我们为何而生,但我们理应知道这个世界不会创造任何毫无意义的东西。在成长过程中是我们自己赋予了自己价值,是我们自己赋予了自己出生的意义。同样的,无论一个艺术形式当初是因何而生,它既然顽强地存活到了今天,中国戏曲就理应用其传承了近乎千年的、无穷的魅力,去向今天的人们弘扬即将失落的民族精神、宣传濒临灭亡的民族传统、重建快要走样的民族意识。
历史或者上天让你活下来,一定不是为了让你能慢慢死去。珍惜生命和存在,这是中国戏曲欠华夏文明的。
那些剪鬓裁眉的戏曲表演者们,也许曾经被称为戏子。但在今天,他们却是不得不接下这个时代抛来的重担,化身成肩负振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伟大民族精神使命的、极具时代需要的文艺工作者。他们要用台步走出西方思想的束缚,用嗓音喊醒民族沉睡的意识,用水袖拂开中国觉醒的大门,用油彩添色祖国未来的五色缤纷。

四、总结

“复兴传统文化”是当下返璞归真的重要蜕变,这将会是整个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最为华丽的转身。神舟大地,卧虎藏龙,从古至今各种豪杰人才层出不穷。从我们的祖先开始,就一直有着各种革新和发展,我们始终希望自己的国家能更加强盛。但中国自古就和别的国家不一样,我们是一个秉持“仁孝”的民族。我们的强大不是为了征服其他人,我们强大是为了保护自己爱的人。
革命是伟大高尚的,但我们却不得不从最底层开始。我们无法一开始就让所有人去欣赏、品味我们的戏曲、或说文化。但为了让他们体会其中的奥妙,我们必须先想方设法让他们喜欢。喜欢不是讨好,只是提升出现的频率。一切爱情或者友情必然是从熟人开始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与其让当代人走近传统文化,倒不如让传统文化走近当代人。
那就走出去吧!不要只在农村,也去更多的城市、社区、街道,上演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正本大戏。不要等当代人走向我们,要主动走向当代人。
文章标题: 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拒绝与时俱进和形式创新会被扫进历史垃圾堆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4456.html
文章标签:垃圾堆  戏曲  与时俱进  传统文化  形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