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读《中国是部金融史一》杂感

时间: 2021-10-01 19:38:51 | 作者:怀香满盈袖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5次

读《中国是部金融史一》杂感

天涯Kkndme大神的房价贴在2021年非常准确的预言了十年来房价大体走势,知乎网友透露K神正是当今央行副行长陈雨露的学生杨忠恕博士,于是乎我立马拜读了这本由这两位学者合著的《中国是部金融史一》。

本书主要讲述了从西周到大唐的政府围绕着“铸币”“收税”“分田”所产生的一系列政策及其后果,配有大量的古代货币的介绍与插图。据说还有《中国是部金融史二》,讲述的是从宋到清的中国古代金融史。

主要感想有一下几点:

一,如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有大的变动的话,那么中国古代历史充满了循环。比如天下初定之时,国家能有力的推行各种治理政策,与民休息,然后新的利益集团崛起,不断蚕食朝廷的税基,兼并土地隐匿人口,同时行政系统逐渐崩坏,收不上税,花的钱也不能落到实处。在天灾,内斗,外族入侵的压力之下,朝廷缺钱,只好进行各种自救式敛财,方法就是加税,铸币,卖官,直到改朝换代。然而,即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进步,有的东西还是不会变的。朝廷利用税收合法的夺取人民财产,吃相太难看肯定是不行的。随着社会进步,蚕食人民劳动成果的方式也越来越先进,越来越高明。朝廷要富强,建设军队要钱,宣扬国力要钱,安定内部大小官员也要钱,老百姓不得不体谅朝廷的难处,再苦一苦。

二,大量发行货币是剥夺老百姓财产最直接,最漂亮,也是最难驾驭的一种方式。我曾在郭建龙的《中央帝国的财经密码》读到过,一旦朝廷强行铸钱,那么劣币就逐渐驱除良币,因为此时,一是朝廷本身铸钱的质量就会逐渐下降,为了大量发行钱币,铸大额铜钱,铸劣质铜钱甚至铸铁钱的情况就会必然出现;二是民间会私铸劣币赚取利润,把朝廷的优质货币进行裁剪,甚至重铸成小钱。但是朝廷放开铸钱,良币又会渐渐驱除劣币,因为老百姓不傻,既然大家都能铸钱,那么谁铸的好就用谁的钱。

这种大量发行货币的行为势必会造成物价上涨,这也是朝廷崩坏的一种标识,因为粮食价格上涨收益的从来不是老百姓,而是中间商。此时往往民不聊生,生灵涂炭。那么怎样让粮食价格不大幅度上涨又能发行大量货币呢,很简单,开发出一个全民参与的市场,把钱投进去就行了,比如美国就用股市来吸纳多余的货币。

三,垄断必需品是朝廷最好做的生意。古代的必需品是盐和铁,大部分朝廷都是把这两项产业牢牢的攥在手中,自然能带来大量的收益。当然,生产力发展到后面,不仅可以垄断盐铁,还可以垄断丝绸,漕运,把衣食行都做成吸收底层产值的工具,直到老百姓活不下去,揭竿而起。当然,中国古代农民是最好打发的群体,只要活得下去就是盛世。

四,这本书很多时候都在颠覆人们对历史的固有认知,比如强调西汉吕后,北魏冯太后的土地改革作用,曹操的治理手段;批评刘备,孙权在统治区发行大额货币“直百五铢”“大泉一千”夺取民间财富,赞扬隋文帝的治理成果,质疑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等等。经济学博士研究历史确实差点味道。不过,我只想说,很多人读历史总是看帝王将相,成王败寇,很少有人关注老百姓的实际生活,粮食亩产,税收方式,徭役,治理黄河,甚至古代的婚假情况,彩礼情况,其实更有参考价值和学习意义。

文章标题: 读《中国是部金融史一》杂感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4349.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