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乃何许人也?他们真是中国人后代?
中国与日本同属于一个汉字文化圈,但是,大家会发现日本文化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日本人保守、优雅、彬彬有礼,但是呢,却十分的好战,而且对性很开放,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日本人乃何许人也。
第一:日本的考古
日本是一个岛国,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从陆地上渡海而来的,这是一个常识,所以,日本人肯定是来自于亚欧大陆,这是毋庸置疑的,日本人也非常热衷于探索“日本民族的来历”、“日本人来自于何方”之类的问题,但是,日本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从来不挖天皇的坟墓,历代天皇的陵墓保存完好。
日本皇室成员,昭和天皇与明仁天皇
二战结束之前,日本天皇已经发表《人间宣言》了,即承认自己是人,不是神的后代,按照道理来说,日本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想要挖掘历代天皇的坟墓,是不存在亵渎天皇神圣性的说法的。日本有158座巨型陵墓,这些陵墓都是天皇的陵墓,是在公元4世纪至公元7世纪修建的,如果日本人非要搞清楚自己的来历,对天皇的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然而,日本皇室真正的来历搞清楚了,反而对日本不利,因为这些早期的天皇与中国的秦汉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与后来的百济有关。
日本人不对天皇的墓葬进行考古发掘,但是,却十分热衷于发现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日本人把日本历史越向前推进,越容易证明日本历史其实与中国历史无关。因为日本人偏向于对石器时代的遗址、墓葬进行发掘,所以,日本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数量远远超过了中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但这不表明日本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就真的比中国多,只是因为日本人热衷于挖掘,所以,他们找到的就多。
日本弥生时代的遗址
所以,对于日本人的起源问题,日本人自身就有着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
第二:日本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日本的地理位置与英国的地理位置颇为相似,但是,日本列岛比不列颠群岛更为与世隔绝,日本列岛距离亚欧大陆最近的地方有180多公里,而英吉利海峡最窄处仅有34公里。英国的历史深受欧洲历史的影响,英国经常遭受到欧洲大陆国家的征服,英语与荷兰语、德语同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英语与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虽然在语法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但仍然同属于印欧语系。日本列岛更为与世隔绝,所以,汉语与日语不属于同一个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日语属于阿尔泰语系,韩语与日语则同属于阿尔泰语系,日语与韩语的在语法规则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两者之间的共用基础词汇却很少很少,日语与韩语的区别,远远大于英语与德语之间的区别。
日本列岛的位置
日本列岛虽然与世隔绝,但是,到了文明史时期,随着人类航海技术的进步,日本列岛与亚欧大陆之间的关系则又接近了,因此,汉语、日语、韩语虽然不属于同一个语系,但是,日语和韩语有70%左右的词汇来自于汉字,日语的这种独特性,其实也与日本人基因的独特性十分的类似。
织田信长,公元16世纪的日本人
日本人的祖先在汉字发明之前,即已陆续到达日本列岛,时间最早可追溯至50万年前,在冰河时期,日本主要的岛屿都与亚欧大陆相连,日本北部的石器与中国北方、西伯利亚的石器十分相似,而日本南部的石器,则与中国南方的石器有点类似,在人类还未发明船只之前,日本人的祖先在狩猎大型哺乳动物的时候,走路来到了日本列岛,这其中就包括阿伊努人,阿伊努人至今仍然生活在日本的北海道地区,阿伊努人看上去是日本列岛的原住民,但是,他们与日本的主要居民,在相貌上有着很大的差别,日本人并不是阿伊努人的后代。因为在当时,亚欧大陆有多个地方的人类,从不同的地点登陆到日本列岛,甚至也包括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地区的人类,当然,根据考古发现,我们可以知道,这些居民主要还是来自于中国的华北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
3.4万年前,中国的华北地区的石器,在日本南部广泛传播了开来,说明当时日本南部的居民主要来自中国的华北地区,到了2万年前,来自西伯利亚的石器在日本北部传播了开来,这两种石器在1.5万年前,一直在日本并存,但是,到了1.5万年以后,来自西伯利亚的石器则扩散到了整个日本。
以上就是日本旧石器时代的概况,旧石器时代的日本,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已无从知晓,只能从考古遗址中发现的石器类型,大致推测日本人的起源。
第三:绳纹时代
大约在1.3万年前,全球气候转暖,世界各地的冰川开始消融,日本列岛与亚欧大陆相连的部分再次沉入海底,日本又重新恢复到与世隔绝的状态,所以,在接下来长达1万多年的时间,日本列岛与中国就没有多少联系了。
我们一般认为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其实这里的“资源贫乏”仅仅是指工业文明所需之矿产资源和化石燃料,而非农业资源,日本列岛其实是一个食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岛屿。日本是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温带国家,同样身为岛国,英国的降雨量全年都差不多,但是,日本的降雨量则集中在夏季,可以说是雨热同期。日本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森林里有丰富的可食用的野果、坚果、种子、根茎等等,与此同时,日本又靠近海洋,众多的岛屿与海湾为日本人提供了大量的海产品。
日本的森林资源比较丰富
在漫长的石器时代,日本虽然与世隔绝,但是,因为日本列岛有丰富的食物,所以,生活在日本的原始人类,其实过得挺好的,他们不需要中国的农业技术,一直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一直持续到公元前5世纪,即孔子、孟子所生活的年代,而中国早在夏商时期,即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作物格局,采集和狩猎已完全退居次要地位。
日本人在公元前5世纪,仍然过着采集、狩猎的生活,但并不意味着古代的日本文化乏善可陈以及非常的原始与落后,日本发现的最早的陶器制造于1.27万年前,这个陶器被发现之时,连日本的历史学家都不敢相信日本在石器时代居然这么先进,还以为年代测错了,当发现测定年代无问题时,日本人一度认为日本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当然,后来,中国的江西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江西出土的陶片可追溯至2万年前,中国最早的陶器与日本最早的陶器都是条纹陶罐,显示日本的陶器受到了中国的影响,中国的陶器制造技术很有可能在冰期结束之前,就传入到了日本列岛。
日本绳纹时代的陶器
日本因为出土了大量的条纹陶罐,所以,日本的旧石器时代结束之后,就进入了所谓的“绳纹时代”(1.2万年前至公元前5世纪)。绳纹人一直对农业技术不感兴趣,但为什么热衷于制造陶器呢?原因就是日本的森林资源太丰富了,很多植物的果实、种子和根茎需要蒸煮之后才能食用。水稻种植可有可无,但陶器制造一定要有。陶器的广泛使用,使得日本列岛的人口,发生了第一次大规模增长,在整个旧石器时代,日本的人口大概只有数千人,而在绳纹时代,日本的人口已经有25万人之多了。
在研究日本人的起源问题时,为什么估算每个时代的人口数量很重要呢?因为日本人的祖先是陆续从亚欧大陆迁徙而来的,每个时期,人口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今天的日本人的直系祖先来自哪里的问题。
第四:弥生时代与急剧变化的日本
直到孔子生活的年代,日本人依然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但是,却比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的原始部落要先进一些,人口也超过了澳大利亚的原住民,因为日本虽然是个岛国,但毕竟靠近先进的中国,所以,绳纹时代的日本人是生活在村庄里的,有定居点,懂得种植水稻,并不是在森林里游荡的纯粹的采集狩猎人群,他们的生活状态与中国的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活状态非常像,只不过因为日本的食物资源特别丰富,所以,他们才未彻底抛弃采集和狩猎。
到了公元前5世纪之时,日本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原因就是此时人类的航海技术已经进步了,可以直接渡海而来了,而在此之前,主要是靠走路,在冰河时期,进入日本列岛。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3世纪,是日本的“弥生时代”,弥生时代的日本以水稻种植业为主要的生产方式,而在此之前的“绳纹时代”,水稻种植只是采集和狩猎的一个补充而已。
弥生时代的村落,复原图
公元前5世纪之时,中国的水稻种植技术,从韩国传播到了日本的九州、四国、本州等地,水稻种植业为什么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才传播到日本列岛呢?因为日本的食物资源比较丰富,绳纹时代的人们没有动力从事水稻种植,当时日本列岛的生活条件反而比韩国要好,韩国的气候相对于日本来说,还是比较寒冷、干燥的。后来,培育了耐寒的水稻品种,水稻种植业才在朝鲜半岛传播了开来,春秋时期,朝鲜半岛已有大规模的水稻种植业,而且开始使用铁农具,铁农具的应用又进一步拓展了水稻种植业的分布范围,凡是适合水稻种植的肥沃土地都被开垦了出来,于是,朝鲜半岛发生了人口大规模增长的现象,人口的增长促使朝鲜半岛的居民开始向日本的九州迁徙,因为日本九州的气候环境更加温暖湿润,适合水稻种植,这样一来,中国的铁农具、水稻种植业就经过朝鲜半岛传播到了日本列岛。
弥生时代,有多少移民从朝鲜半岛来到了日本列岛呢?日韩两国的学者有不同的说法,长期以来,争论不休。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类学家可以从古人类的残骸中提取DNA了,将现代日本人的基因与绳纹人、弥生人的基因进行一番对比,就一清二楚了。基因研究表明,绳纹人与弥生人的区别还是很大的,绳纹人更加接近今天的阿伊努人,阿伊努人现在生活在北海道以及北海道以北的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等地,弥生人更加接近今天的日本人,即除阿伊努人之外的日本人,弥生人也与今天的韩国人较为接近。一开始人们认为现代日本人,是弥生人和绳纹人融合之后形成的,但是,基因研究表明,弥生人占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在地域上也是有一些差别的,在日本的南部一带,绳文人、阿伊努人的基因比较微弱,而在日本的北部,绳纹人、阿伊努人的基因则比较明显。
阿伊努人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做出一个结论了,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3世纪之时,有大量的移民从朝鲜半岛迁徙到了日本的九州一带,他们带来了中国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和铁制农具,形成了日本的弥生文化,来自朝鲜半岛的移民因为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并取代了日本当地的绳纹人,但并未完全取代,绳纹人融合到了移民当中,形成了日本历史上的弥生人,今天的日本人就是弥生人的后代。但是,这个结论,无论是在韩国,还是在日本都是不受欢迎的,因为日本人和韩国人长期以来有积怨。韩国学者可能更加强调弥生人的影响力,而日本学者可能更加强调绳纹人的影响力。
弥生时代的陶器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在公元前5世纪至3世纪之时,来自朝鲜半岛的移民取代了日本当地的绳纹人,那么,今天的日语和韩语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呢?按照道理来说,日语与韩语的接近程度,应该类似于英语和德语,但为什么日语与韩语之间的区别要远远大于英语和德语之间的区别呢?
在公元7世纪之前,朝鲜半岛长期存在三个政权,即高句丽、新罗和百济,新罗在中国唐朝的帮助下统一了朝鲜半岛,韩语的直系祖先是新罗语,而弥生时代,迁入到日本列岛的朝鲜半岛移民,并不一定是说新罗语的,况且在高句丽、新罗和百济之前,朝鲜半岛的南部长期存在三韩部落,即马韩、辰韩和弁韩,新罗是由辰韩发展而来的,朝鲜半岛的北部则有檀君朝鲜、箕子朝鲜、卫满朝鲜和汉四郡的延续,迁徙到日本列岛的移民,不可能全都是辰韩人和新罗人。
综上所述,现代日本人其实与现代韩国人在基因上更接近,这一点,从韩国人和日本人的外貌上,也可以看得出来,但是,无论是韩国人还是日本人,都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一个结论。
第五:日本人与中国人的关系
长期以来,为什么有学者认为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代呢?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其实有大量的移民进入到日本列岛,也有的学者认为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其实就是中国的徐福,但是,中国人移民到日本列岛,并未彻底改变日本的人口面貌,因为中国人移民到日本列岛,不可能是大规模的,都是零星的,而且是不连续的、间断的,古代的航海技术十分的落后,从中国航行到日本,是非常的困难。
中国人带给日本的,更多的是技术和文化,而非人口,所以,日语有70%左右的词汇来自于汉字,但是,日语的语法与汉语的语法则相差特别大,按照道理来说,汉语与日语共用70%的词汇,中国人就是不学日语,也能听得懂大概,然而,汉语与日语几乎是不能互通的,一方面是因为汉字传播到日本列岛之时,日语的语法已经定型了,另一方面,汉字是语素文字,不是表音文字,书同文,却没有语同音,日本人学的是中国中古时期的汉字发音,并融合了日本当地的口音。
从秦汉至明清,中国有大量的移民迁徙到日本列岛,并且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所以,在古代,日本社会的上层人物与中国人有着渊源关系,今天日本的一些家族,其祖先就来自于中国,但是,中国人的到来,并未彻底改变日本原来的人口面貌,就像日语里的绝大部分高级词汇都来自于汉语,但是,汉语却未改变日语的语法结构。
如果历史再往前追溯,回到山顶洞人的时代,那么,毫无疑问,日本人就是中国人的后裔,所以,日本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特别热衷于发掘石器时代的遗址,石器时代的遗址如果与中国同一时期的遗址有类似之处,那么,这并不影响日本人的自尊,而且把日本历史越往前推进,越能体现日本历史与中国历史的不同之处。
日本确实有一部分是中国人所移民过去的,但是并不全部都是中国人,他们大部分还是从朝鲜移民过去的,并不是完全的中国人后代。
日本人不是中国人的后代,日本人就是日本岛上面的原住民,跟中国人没有什么关系。
日本的主体民族是大和族,是不是中国人后代我们不得而知,但汉唐时期其文化受中国影响很大。
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代吗?
是的,。《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文武百官东巡琅玡(今山东胶南琅玡镇)“齐人徐(福)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数千童男女求之。”秦始皇同意了徐福的请求,派他率领数千童男童女入海寻求长生不老药。
同书记载: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来到琅玡,再次见到徐福,“徐福等人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秦始皇相信了徐福的谎言,第二次派徐福入海采药,这次配备了强弩射手。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又记载了新的情况。将军伍被与淮南王刘安谈论徐福入海采药这件事,书中记载徐福对秦始皇说:“臣见海中大神,言曰:汝西皇之使邪?臣答:然。汝何求?曰:愿求延年益寿药。神曰: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即从臣东南至蓬莱山,见芝成宫阙,有使者铜色而龙形,光上照天。于是臣再拜,问曰:宜何资以献?海神曰:以令名男子若振女与百工之事,即得之矣。”徐福以谎言欺骗秦始皇,“秦始皇大悦,遣振男女三干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这是说徐福最后一次入海的事,虽然与先前记载不同,但司马迁也作了如实的记载。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和《伍被传》都记载了徐福入海采药事,大体和《史记》的记载相同,只是徐福所去的平原广泽改为平原大泽。
《史记·秦始皇本纪》是根据秦代档案材料写成的。司马迁距徐福时代只有八九十年,他曾作为太史,跟随汉武帝到过徐福从事活动的琅玡、芝罘、黄县等地方。司马迁记载的伍被谈话中提到的徐福东渡,伍被是西汉初年人,为《淮南子》一书的主要撰稿人,其父母与徐福是同时代的人。伍被与刘安谈话时,其父母尚健在。司马迁关于徐福东渡的记载是可信的。
晋代成书的《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吴大帝黄龙二年(公元230年),孙权“遣将军卫温、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澶洲。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有仙药,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冶人入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澶洲者。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徐福所去的地方又成了澶洲。(澶也写作亶)。夷洲即今日的台湾,澶洲在夷洲以远,像是今日的日本。
南北朝时刘宋人范晔撰《后汉书·东夷传》中也记载了《三国志》中那一段文字,范哗将其列在倭国以后,似乎是指日本。
《隋书·倭国传》记载:“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遣文林郎裴世清出使倭国,度百济,行至竹岛(今韩国全罗南道珍岛西南之小岛),南望眈罗国(今韩国济州岛),经都斯麻国(今日本对马岛),迥在大海中,又东至一支国(今日本壹岐岛),又至竹斯国(今日本紫筑)。又东至秦王国,其人同于华夏,以为夷洲,疑不能明也。”这里说的秦王国,好像是指的徐福所建立之国。这个地方是今日日本的什么地方,日本学者看法不一:有的以为是广岛县的安艺志严岛,有的以为是山口县周防,有的以为是山阴西部秦氏之住地。
最早明确记载徐福到了日本的是五代后周义楚和尚撰写的《义楚六帖》。该书记载:“日本国亦名倭国,在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与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今人物一如长安……又东北千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莱……徐福止此谓蓬莱,至今子孙皆曰秦氏。”义楚有友人日本宽辅和尚,这些事可能是宽辅告知的。
到了宋代,史学家、文学家欧阳修和司马光的文集中,都有一首《日本刀歌》,写道:“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童老;百工五谷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也写明徐福是到了日本。
元代人就知道日本熊野有徐福祠。元代诗人吴莱《听客话熊野徐福庙》诗:“大瀛海岸古纪州,山石万仞插海流。徐福求仙仍得死,紫芝老尽令人愁。”
明代记载徐福东渡日本的书籍很多。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召见日本高僧绝海中津,他们一唱一和各写了一首诗。绝海中津的诗:“熊野峰前徐福祠,满山药草雨余肥;只因海上波涛稳,万里好风须早归。”朱元璋和诗:“熊野峰前血食祠,松根琥珀亦应肥;当年徐福求仙药,直到如今更不归。”诗中写明日本熊野山前有徐福祠。明人著作中提到徐福到达日本的有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刘仲达《刘氏鸿书》等。
清代我国驻日本外交官黄遵宪、黎庶昌、薛福成等都曾参观过日本的徐福墓、徐福祠,并撰写诗文记载了这些事。
本世纪初,中日韩学者对秦汉史和海上交通史作了大量的研究。人们根据地下文物考古资料旁征博引,对徐福是否到了日本,大致作了肯定。吕思勉、范文澜、吕振羽、顾颉刚、杨宽等在著作中都对徐福求仙事作了叙述和评论。马非百《秦集史》中还为徐福作了传记。翦伯赞在《秦汉史》一书中说:“徐福等入海寻三神山,正是当时滨海一带的商人,企图打通与日本诸岛之商业通路。”
但是,也有人怀疑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他们认为:汉唐时代的史书对徐福东渡的去向没有弄清楚,为什么五代、宋代人倒写明日本呢?而且越到后来越具体,这使人怀疑其真实性。日本的史书《古事记》、《日本书记》也没有记载,后者引用《史记》、《汉书》、《三国志》颇多,唯独没引徐福东渡事。唐代来中国的日本留学生很多,也都没提及此事。(严绍《徐福东渡的史实与传闻》),载《文史知识》1982年第9期)
五十年代以来,日本、韩国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对徐福东渡作了调查和研究,并且取得了可观的成果,香港1950年出版的大陆去台学者卫挺生《徐福入日本建国考》一书,1977年在日本被译成日文出版,书名为《神武天皇——徐福传说之谜》,副标题为《神武天皇即徐福》。日本新宫市徐福会已故会长仲田玄著《徐福之建国及其思想》一书也指出:徐福是“日本民族之开国始祖。”台湾学者彭双松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他多次去日本调查徐福遗迹和传说,出版《徐福即神武天皇》、《徐福研究》等多部专著。(彭双松《徐福研究》台湾苗栗富蕙图书出版社1984年版,《徐福即神武天皇》同上出版社1973年版)
在日本方面,相当于我国的宋元时代,日本熊野就有了徐福祠、徐福墓。中国南宋的最后一年,即公元1279年,中国名僧祖元禅师去日本,他献给徐福墓的诗:“先生采药未曾回,故国山河几度埃;今日一香聊远寄,老僧亦为避秦来。”
日本最早记载徐福传说的是《神皇正统记》,为公元1339年北亲房所撰。徐福到日本的口头传说则大大早于文字记载。日本醍醐天皇延长五年(公元928年),日本僧人宽辅在五代后周来中国,即与义楚和尚谈及徐福去日本采药之事。以后日本书籍记载徐福东渡日本之事的有松下见林《异称日本传》、林罗山的《林罗山文集》、新井君美《同文通考》、野畸左文《日本名胜地志》、高谷濑夫《日本史》等。《佐贺市文物》记载:金立神社保存一幅《徐福渡海缘起图》,系正保五年(公元1648年),由当地著名画家绘制后奉献给神社的。
徐福墓和徐福祠都在日本和歌山县新宫市。和歌山县东牟娄郡那智町的那智神社,也叫夫须美神社。夫须美就是“福住”的谐音,福住就是徐福的住所。新宫市过去曾名徐福町,现在新宫市区到处可见以徐福命名的商店。据日本人民传说,徐福当年在这里居住,从中国带来了种桑、养蚕、纺织、捕鱼、种稻、制造金属工具等先进技术和先进的中国文化。他受到日本人民的崇敬,被尊称为农神(司耕神)、蚕桑神(纺织神)、医药神(药王)。新宫市官员、社会贤达及各界市民于1915年成立徐福保存会。1931年成立徐福事迹显彰会,每年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1955年成立徐福会,每年举办徐福墓前祭。除当地市民外,日本各地专程前来参加的人数及海外华人等多达万人以上。1982年9月1日,该市还建碑纪念徐福东渡2200周年。1994年,该市还建立了徐福公园。
九州佐贺县也有奉祀徐福的金立神社。这里还有徐福登陆处。佐贺市在昭和五年(1930年)和昭和五十五年(1980年)分别举行了两次徐福大祭,是佐贺历史上的最大祭典。京都府与谢郡的大名神社也是祭祀徐福的。日本山梨、热田、广岛、青森、秋田、爱知等县都有徐福传说和遗迹。在日本,徐福的遗迹多达100多处。日本谦光社于昭和五十四年(1979年)出版山本纪纲《徐福东来说考》《徐福的风俗信仰在日本生根》等专著。
近些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徐福问题的研究已相当重视。目前从事徐福研究的人员,已不仅限于中、日、韩三国,而且扩大到东南亚和欧美一些地区,今年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研究课题。
1985年以来,江苏连云港、苏州市,山东龙口、胶南,河北,浙江等地先后成立了徐福研究会、徐福千童会。1993年,中国国际徐福文化交流协会和中国徐福会也先后在北京成立。连云港市、龙口市、胶南市、苏州市、河北盐山先后多次召开徐福东渡学术研究会,出版了20余本论文集和专著,国家级及省级报刊发表徐福研究报道及文章五百余篇。龙口市连续举办了九届徐福故里文化节,连云港市赣榆县还多次举办徐福文化节,吸收经济、文化、社会各界中外人士参加,成了盛大的招商引资的大型会议。
香港在五十年代即成立了徐福会,台湾也成立了徐氏宗亲会。韩国济州岛也早已成立了徐福会。日本佐贺县、和歌山县新宫市、东京都、大阪府、山梨县等也先后成立了徐福会或徐福研究会,日本国徐福会也于1991年在东京成立,他们也出版了几十本徐福研究专著和各种会刊。中国国际徐福文化交流协会于1997年10月派出代表团访问日本、韩国的徐福遗迹。山东省歌舞剧院演出的大型歌剧《徐福》,获得了国家文化部“文华奖”。所有这一切都标志着徐福研究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从战国时期和秦代起,中日两个民族就开始了各种交往。历史上日本的经济、文化方面,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徐福东渡的传说,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而产生的。
徐福东渡是涉及历史、考古、民间文学、民俗、宗教、民族、航海和中外交往等多学科的重大课题,已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当前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中,广泛深人地研究徐福和徐福文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增进团结,加强友谊,促进共同发展提高,是历史与时代赋予我们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徐福在中日韩文化交流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日本、韩国都是中国文化圈的成员之一,今日的日本文化、韩国文化,中国文化的遗存仍然十分厚重。而在中日韩文化交流史上,徐福是一位先驱者。日本的一部分人,把徐福奉为祖神,自认是奉代中国移民的后代。
直到今天,徐福仍是连结中日韩三国特别是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一条纽带。随着中日韩经济与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这条纽带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研究徐福和徐福文化,继承和发扬其中有价值的历史遗产,也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日韩等东亚各国和各地区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安作璋《关于“徐福文化”的思索》,收入《徐福文化集成·徐福文化的思索》,山东友谊出版社1996年版)
日本人的祖先真的是中国人吗?专家给出结论,日本人却拒绝承认
不是。。
现代日本人可能是古代日本人与古代中国人通婚的后代。。当然也有纯种的日本人。。
最纯种的日本人,是北海道的原住民阿伊奴族。。。
现代的日本人也就是大和民族。。。至少可以说从唐起与中国的交往就十分密切,所以混血的可能性比较高。。。
至于日本人是不是起源中国,不能十分确定,但是可以肯定日本原住民居住日本岛是中国秦汉之前的事,所以不存在徐福带百名童男童女发展成日本的传说。。
日本本来就有人,不是中国人的后裔
不过传说徐福带着三千童男三千童女,在日本征战四方,做了日本第一代天皇,也就是神武大帝。
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代?
大和民族究竟形成于何时,先人来自于何方,在渺茫的史诗和纷纭的传说中早已不可追寻。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早在公元前的某个时间,就开始了向日本的持续且不断增长的移民迁徙。移民大抵是黄皮肤的蒙古人种,主要由来自西伯利亚及中国东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中南半岛的印支人、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及汉人和朝鲜人混合形成。他们沿着朝鲜半岛而下,渡过海峡,登上了这个位于东亚尽头、曙光总是第一抹生起却是火山密布的列岛。
1979年,日本大阪教育大学人类学名誉教授鸟越宪三郎最早发表新说“日本人的发源地在中国云南省”。
1984年2月23日,致力于社会人类文化研究的鸟越宪教授对外宣布:“对被认为是从云南南下的泰国山岳地带(泰国北部)的少数民族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发现了所有婴儿的臀部有胎斑”。鸟越宪教授就这一发现又强调:“日本人在体质上所具有的胎斑渊源是云南,这是一个旁证,证实这个地区是日本人的发源地。”
1988年9月,日本电视工作者同盟抵达云南,其任务就是拍摄《日本人的起源》。
此后,日本学者们的推论又由“倭人起源于云南”,进一步演绎为“倭人的祖先为云南的少数民族”,其范围与核心,基本圈定为彝族、哈尼族、傣族等多种说法。
持“彝族说”的理由是,鸟越宪三郎、佐佐木高明和渡部忠世等专家到云南考察后发现石林等地撒尼人(彝支系)的“火把节”,类似日本的“孟兰盆节”,即在日本的纪伊半岛,同一天也举行“火把节”,而在日本南部纪伊半岛的神户、京都、大阪、奈良、和歌山等地,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表现最为集中的地方……
持“哈尼族说”的理由是,有日本人惊奇地发现,中国云南的哈尼族与日本大和民族的信仰都具有相似的“万物有灵”观念,特别是在诸神中,日本族最有权威的“天照大神”和哈尼族的“阿匹梅烟”都为女性,亦同是太阳神;日本崇拜“谷神”并奉樱花为国花,哈尼族也崇拜“谷神”,并视樱桃树、樱桃花为神花……
“傣族说”的看法仍出于鸟越宪、佐佐木和渡部等位学者。对于被认为是从云南南下的泰国山岳地带的少数民族,他们曾经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发现在所有婴儿的臀部都有胎斑,同时,也在西双版纳傣族中发现了胎斑。所谓“胎斑”,是指在婴儿臀部及腰、背和肩等各部分皮肤出现的青色斑纹。原因是在皮肤真皮上有黑色素细胞,它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日本人恰有这一人种胎斑的类似性,而且在西日本九州、本州有许多人的血型是A型,这一点也与云南和泰国内地相同……(《云南日报·大观周刊》2000年11月15日报道)
1996年开始,中国及日本的一些学者们组成“江南人骨中日共同调查团”,对中国江苏省发掘出来的春秋至西汉时代(即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一世纪)的人骨,及差不多同期出土的日本北九州及山口县绳纹至弥生时代的人骨,进行了三年的对比研究。经过DNA、检验分析,两者的排列次序某部分竟然一致,证明两者源自相同的祖先。这就是说,日本人的祖先更确定为远不止边陲南疆的中国人。
中日两国,不但同种,而且同宗。(日本《产经新闻》1999年3月19日报道)
据民间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寻求长生不老药,曾派徐福率领3000名童男、童女,乘由50艘船组成的庞大船队,东渡日本寻找长生不老药。结果没有找到,徐福想打道回府,有手下提醒他,你没有完成皇上交办的差事,回去只有死路一条,不如干脆留下来,徐福一行就留下了。
这时的日本仍处在石器时代,大多数日本人蓄着长发,用绳结扎在头顶,并用一条白布系在额头上。直到今天,日本人还很喜欢在节日里将白布条系在额前。他们大多为黥面纹身的渔民,渔民们认为下海捕鱼时纹身是诱惑鱼的一种好办法。女人们穿的衣服不过是一块在颈部挖了个洞的布,就像墨西哥人的披风。人们性格平和,不会嫉妒。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一般一个男人可娶四五个妻子。日本人喜欢喝酒,像马来人、印度人那样用手抓取食物。那时他们没有肉吃,通常吃鱼、蔬菜和大米。据说当时徐福便发现日本人长寿,可以活到80到90岁,有的甚至活到100岁。他还发现他们在种稻和捕鱼之外,还特别擅长巫术、预言、占星和用泥土占卜
恩,是中国先祖射到墙上,,经过太阳光紫外线照射然后变异了的。
有可能!
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代吗
想知道一下,在一万年以前.韩半岛和日本岛生活着矮黑人,没有黄种人.后来一个中国来的稻作部落,来到那里.征服了矮黑人.并和矮黑人通婚,才有了现在的韩人,和日本人.他们是黄和黑混血种.现在科技很发达,有的人给儿子去做亲子鉴定.有的国家也给民族做基因鉴定.韩国和日本在2002年做了鉴定.结果出来后,他们的科学家傻了.基因鉴定,每100个韩国人就有15个是矮黑人的后代.基因鉴定,每100个日本人就有35个是矮黑人的后代父系遗传基因是不会变的.现在日本北海道还生活着矮黑人.大家去搜索阿伊努人看我说的是不是假话 阿伊努人 阿伊努人 Ainu 日本国的少数民族。又称虾夷。主要分布在北海道。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早期曾广泛分布于日本列岛。属蒙古人种和尼格罗- 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 。身材比日本人稍矮,肤色淡褐,头发黑色呈波状... 注意.阿伊努人已经是变了种的了.不是唇种的矮黑人了
绝对不是!这是日本侵华战争时为降低中国人对他们的反抗而作的战术,他们只有极少部分是与土著杂交的,没有正统华夏血统
个人喜欢日本历史,从历史上来说,日本派过几次遣唐使*(留学生)到过中国,两岸交流其实并不通畅。
日本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我个人认为,不存在是中国人的后代的问题,是独立 的种族和国家。日本列岛的冲绳地区,受中国文化影响最为重,以前确实是中国的附属国,所以冲绳要单独拿出来说。
日本人从脸形99%同中固人。
日本人是中国的后裔吗?
日本人是中国的后裔尚无定论。
在中国的古代典籍特别是《山海经》中有着若干记载。周朝文献《海内北经》记有:“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山海经》的其它篇章则记述着中国人多次向东海诸岛屿迁徙的事迹。
关于日本岛居民的民族来源,学术界通常的说法是,大约从新石器时代日本岛才开始有居民,最早的日本居民是从北方大陆移来的通古斯人,以后有马来人从南方渡海而来,大约从公元前一千纪后半开始,就不断有中国和朝鲜人移居日本。
扩展资料:
日本人主要由和族组成,在日本北海道亦有阿伊努族人居住。日本人通用日语,假名和汉字是日本的通行文字。日本人在古代隋唐时期深受我国汉唐文化的熏陶,不管在朝廷制度、礼仪,还是服饰、茶道等各方面都有着浓厚的华夏元素。
一般在生育、婚姻、节庆等现实生活方面遵照神道教仪式;对丧葬、祭祀、法事等方面则遵照佛教信仰。民间多流行祖先崇拜,信仰多神。基督教于16世纪40年代传入日本,信徒约占全国人口1%。此外还有新兴宗教二、三百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人
日本本来就有人,不是中国人的后裔
不过传说徐福带着三千童男三千童女,在日本征战四方,做了日本第一代天皇,也就是神武大帝。
补充一下吧,
看过书上写,说徐福当时去东海仙岛找千年果,结果到了日本,发现所谓的千年果实际上是猕猴桃,没办法,只好回家找秦始皇骗来三千童男三千童女和一支军队,杀到日本打天下。哈哈。
而这三千童男三千童女实际上也不是中原人,当时秦国刚统一天下,整个中国杀的是废墟一片,短时间根本凑不够三千童男三千童女,刚好秦国刚把云南那儿打下来,就从云南征集了三千童男三千童女,给徐福带走了。
而考证徐福一事,是日本考古学家发现,那个时代的四国地区的日本人骸骨,身长突然增加了5厘米,所以猜测应该是传说中的徐福一行。
废话。难道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吗?还是说从海里钻出来的?你的智力水平基本在小学5年级。
在秦朝,陈福带了3千童男童女去日本,教化当时的日本土人,那是日本已经由当地人在了,只不过是野人。不能完全说日本人是我们中国的后裔吧,有我们的血统吧!
不是。。
现代日本人可能是古代日本人与古代中国人通婚的后代。。当然也有纯种的日本人。。
最纯种的日本人,是北海道的原住民阿伊奴族。。。
现代的日本人也就是大和民族。。。至少可以说从唐起与中国的交往就十分密切,所以混血的可能性比较高。。。
至于日本人是不是起源中国,不能十分确定,但是可以肯定日本原住民居住日本岛是中国秦汉之前的事,所以不存在徐福带百名童男童女发展成日本的传说。。
文章标题: 日本研究团队最新成果:日本人可能是中国汉族的后代。事实若是果真如此,国人如何看待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3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