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中国失败原因是什么?
实力不如日本人。
淞沪会战中国确认付出全力了,当时参战日军无论在兵员、武器,以及战斗力都是远远超越中国军队的,惟独那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精神为中国军队军所独有。
此役中国国力和军力虽不如日本,但军民拚死杀敌,终以25万人伤亡的代价,毙伤日军9万余人,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粉碎了日本3个月之内灭亡中国的迷梦。
原因:
一、战略指导思想上
蒋介石和南京国民党政府不能立足于独立自主,把战略战役的最大希望寄托于西方列强的干预上,企图借助别人的力量"以战求和",立足点即根本错误。
二、战略战术方针上
除了淞沪会战初期中国军队主动实行攻势作战外,从整个战争全盘来看,中国军队一直处于被动防守地位,在战役中的各主要作战阶段,亦多取守势。在敌强我弱时消极防御,单纯与敌人拼消耗,打阵地战,只能是死路一条。
三、战役指挥上
淞沪会战蒋介石和中国统帅部指挥上所犯的重大错误是对侧背的战略要地杭州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武器装备上
武器装备落后是淞沪会战乃至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其他战役中国军队战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第一阶段想攻攻不上,第二阶段想守守不住,第三阶段想反击反不了,想撤出撤不了,缺乏重型火炮、炸弹等等是重要原因。
五、战术观念和战斗素质上
中国军队普遍战术观念陈旧落后,战斗素质和军事训练差。不具备现代战争的常识,仍然抱着以往国内战争的老一套战法同日军作战。
六、国防动员和军队指挥体制上
中国的国防动员体制、平战转化体制、军事指挥体制相对于日本方面,差了很大一截。当时日本有17个常设师团,平时每个师团的兵力11000多人,战时扩编成特设师团,人员扩充为24000至28000多人,即由现役的38万人扩编为74万人。除了预备役兵外,日本的兵役制还有后备役兵88万人和补充兵役240多万人,各种兵役人员合计有448万多人。而当时的中国,只有203万现役兵,预备兵役和后备兵役一无所有。因此,中日两军在接战一回合之后,中国部队后续的战力会大幅减低,但是日军却得以在迅速整补之后,仍可以于第二回合中保持相当的水准。
七、情报侦察上
中国军队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信息不灵,敌情不明,侦察和情报手段极端落后。国民党的特工一贯重内不重外,把精力都放在整垮共产党和所谓"捣乱分子"上面,战事一起,仓促收集,当然找不到什么东西。
八、内部团结上
派系斗争、任人惟亲是国民党军队中一贯存在的痼疾,淞沪会战最后失败也不能说与此完全无关。冯玉祥、张治中空有抗战激情,任用而不被信用,中途换将。第18军罗卓英部由第9集团军转隶第15集团军陈诚手下,第9集团军司令官张治中竟然未接通知。顾(祝同)、陈、罗、胡(宗南),凡受信用之将,莫不蒋之心腹,张治中因非蒋嫡系,而对手下中央军调不动,也指挥不动,乃至含辱受屈,愤而辞职。蒋介石惯于越过前线指挥官指挥作战,乃至后来地方军发动反击,而中央军隔岸观火,坐等失败。如此等等,加剧了中国军队的被动挨打的局面。
日军第十军由舰队护送在杭州湾金山卫附近之漕泾镇、全公亭、金丝娘桥等处突然登陆,包抄淞沪中国军队防线南方的背后使国军陷入极大被动,就是被包了饺子
淞沪会战是蒋没有立足于战争长期化和全面化,而是把希望寄托于国际社会的干预,所以就导致了后来的失败。犯了战略上的错误,这个是致命原因。其它原因还有:
1:装备太落后,指挥更落后。
2:单兵素质不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跟日本都有差距。
3:没有制空权。
望采纳我的回答。
主要是中国的装备落后,还有蒋介石不抵抗保存实力希望外国介入的思想
在蒋中正的指挥下一部分国民党军为引起外国干涉在上海大打,上年被抓不硬些没面子,日本也别太得寸进尺一味提出那么苛刻的要求,然后希望借外国力量与日本在华北上海等处停战,当时九国公约正在开会,上海长江流域是西方各国利益集中之地,不像华北,在1932年各国是进行了干涉停战的。首先那从政治上来讲,他就没准备打赢,只是为了政治上拖时间和引起外国干涉,国民党从九一八乃至之前1928年的济南事件直到45年都没有中国单独战胜敌人的信心,从战术上来讲,国民党军战术呆板,几十万军队窝在一块等人打,和人打阵地战,人有空中海上炮火优势,打阵地战明显吃亏,只知防守等人打受敌人炮火,不知进攻,在那狭窄的地域,根本展不开。把敌人放进来,在广袤的国土上同其中进行运动战。国民党军在和日军打阵地战防守战截止到38年末损失了多少部队,有100万吧,日本曾说在占领武汉后,国民党军有效军事力量已遭到巨大打击,兵员补充困难,国民党军在淞沪会战时一共也就70个军,预计实际最多210万现役正规武装力量。据说国民党军在淞沪会战一共调动了80余万军队同日军在上海大打,日军据统计增兵后共投入9个师团和2个旅团30万人,想通过增兵在上海大打,让国民政府彻底屈服,满足他条件,做城下之盟。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国民党军投入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此战前后总计投入步兵48个师、15个独立旅、9个暂编旅、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宪兵1个团,以及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炮兵7个团,兵力总数在70万人以上。日本8月15日编组上海派遣军的时候,只有第三师团和第十一师团,9月11日增加第9、13、101共3个师团另2个重炮旅团等部队,这时上海日军共有13万人(同期华北日军有5个师团15万人),10月20日,华北平原河北等地大中城市战事基本结束,华北日军以一个师团继续南下,3个师团为主力攻入山西。除维持治安外把多余的1个师团投入上海战场,11月4日在金山卫登陆,此时上海日本陆军总兵力为8个师团又2个支队,一个混编陆战队共20万人,其中隶属上海派遣军的为第三、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六、第一零一师团等6个师团;隶属于第十军的有第六、第十八、第一一四师团等共3个师团;另有从华北的第五师团分遣出来的国崎支队和原属台湾守备队的重藤支队。国民党确实投入了大量力量,调动了各地的兵力,来保卫上海引起外国干涉,保卫首都,上海是南京的前沿,日本也知道这点,国民党要地,这次他拒绝各国调停停战,就是想通过增兵大打打下上海然后进攻国民党首都南京让他彻底屈服,以免战事太长,如承认满洲国等条件,不过这次他们以为蒋还会满足他们的条件,在压力下,蒋给日本的印象就是再施加点压力他就妥协了,但他们不知道这次他们的条件已经触到蒋的最低点了,在日军打下上海后,蒋中正准备根据日本在上海会战时提出的条件进行谈判,但这时日本由于已经打下上海进攻南京条件变了,这些条件蒋绝对不会认,当然如果非常危急特别需要可能也会认,如苦撑待变无望,有外蒙承认独立的例子。
淞沪会战,国军为什么会败的那么惨
3个月的会战,中国打累了,日本打累了。国军筋疲力尽了。日军后期三面不断增兵,形成了三面合围上海的形势。后期,国军越打越溃,白崇禧建议蒋介石撤退,防止部队填上去都打光。蒋介石坚持不撤,最后白崇禧一再劝议下,才开始撤退。淞沪会战的意义极大,并不能说完全失败。中日两国当时实力悬殊过大,武器装备完全不是一档次。光是上海日军就打了三个月,国军伤亡20多万(都是蒋介石的精锐),日军伤亡10万左右(日军宣传4万)。打出了中国人的军威,让民众看到了抗战的希望。四行仓库之战,更让国人看到了 中国不会亡,阵地不会丢,因为中国有许许多多的杀身成仁的勇士。3个月的战役,为上海南京的功业迁向内陆赢取了时间,巩固了大后方。
松沪会战咱们为啥会输
关于淞沪会战
可以这么说:真的是打不过,真的打不过...
淞沪会战国民党方面几乎投入了所有技术兵器。会战结束的时候,天空中已经没有一架国军飞机,长江上已经没有一艘国军战舰....会有很多人说:地面上还有几十万军队嘛!
于是我想先说一下,二战时的日军:二战已经进入机械化战争时代,拿日本,它的陆军海军的建设是不平衡的:日本海军是仅次于美军的世界第二强海军(以航母机动部队为标志),而日本陆军的水平还处在“一战末期”。作为二战时代的“先进陆军”的标志:以坦克为主的装甲集群--日本没有。
说白了,日本军队是“海强陆弱”。即使是这个“弱”陆军,在比起国军来说,其战斗力也不可同日而语。日本陆军指挥上统一,装备先进(相对于中国),训练有素,士气高涨---这都是中国国军方面没有的。可以说,实力上的差距决定这是一场不好打的战斗。
而淞沪的地理位置决定,日本海军绝不会袖手旁观。可以说,淞沪的地理位置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战争的败局----在强大的日本海军面前---中国海军是全无还手之力的---在日本海军的海空立体支援下,日军不仅可以大量消耗中国军队力量,还可以随时从薄弱处登陆,切断中国军队退路,对中国军队进行包围。(国民党高层的内讧与此不无关系---必胜之战是不会有人反对的,涉险一战,则大为不同)
对于日本海军的作用,书籍和影视剧多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大多国人对于战争的认识还处在“大军XX万”,像海军,一战列舰上就才几千人,听着就不给力。但是见过衣阿华级406mm主炮射击的人可能都会有一个感觉---胜似雄兵百万。
淞沪会战首先来讲它的战略目的在开战时就注定是迟滞日军而不是全歼日军,在七七事变发生之后,李宗仁等人就上海的战略制定已经完成,其中即阻塞长江航道,消灭在上海上有的日军海陆军,不幸的是这个消息被李宗仁的秘书泄露,导致在长江上游的日军的逃跑,并且加快了日本从国内派遣部队的速度,导致了淞沪会战的提前打响,会战开始以后,蒋介石尽调集国军精锐,并没有保存实力之说,送沪会战阵亡的将军超过10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军队的指挥问题,国军没有一个很健全的指挥体制,导致了会战后期的混乱状况,淞沪会战的意义不在于它输还是赢,因为在这场会战制定时它就是一场很可能要输的战争,它的战略目的是迟滞日军的进攻速度,为后方的各种物资转移赢得时间,同时也鼓舞人民的意志,打破日军三月亡我中华的妄言,国军与日军在淞沪地区血战三个月终因金山卫防线被突破导致会战以国军的后撤结束。
令人悲痛的是,前方将士浴血换来的时间并没有被后方的人们好好利用,南京和上海之间的防线修筑的很多不符合要求,或者说是质量低劣,这使蒋介石等人想以送沪会战败兵逐次抵抗,节节消耗日军的计划泡汤,也是从淞沪会战下来的士兵因无险可守而成惊弓之鸟,最终日军得以长驱直入南京,结局很是凄凉。
看楼上的朋友发的帖子,我感到我们现在历史教育的问题,他们总说国军抗战不利,什么不团结群众,保存实力什么的,那我问你们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你们能回答吗 拿历史课本来说吧,相信哪位大学生肯定熟读,这问题是,问什么课本把1940-1945年的抗战历史给认为省略的了呢,打过平型关全国就解放了,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那时正面战场都是国军在抗战,四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就在这段时间里,共军在干什么呢,大家肯定明白
国军抗战伤亡300余万,将星陨落超过一百多位,所以请大家以后说起这段历史能公平的看待,不然情何以堪,故去之人何堪。
不好意思,说的有点多了,望见谅
看交战双方就知道
日本
1.战前情报工作到位。(中国的汉奸日本的间谍商人,不再赘述)
2.海军航空队和重巡洋舰队炮火支援(佳贺号航母以及古鹰级重巡洋舰队)
3. 兵员素质较高,装备较好,战斗意志坚定 (日军军曹以下官兵接受正规军事训练,军曹及其以上送军校深造。这样的训练培养使得日军成为了以单兵为最基本作战单位的军事机器。)
4.战术运用得当。(初期以海军陆战队为主的路上部队牵制中国军队主力,后期日本陆军在杭州湾登陆对中国军队展开向心突击。)
中国方面
1.军工底子薄。飞机少,坦克少,炮兵少,装备较差
2.兵员素质较差,有很大部分都是抓来的农民
3.国民党军高层内讧。
4.战术战略部署失误,(战至最后本应占有地利人和优势的中国军队反而有被切断的危险。)
我能想到的就这么多,想想难怪当时日本人投降的时候依然看不起中国人。
1、组织不力
大多数参战部队在开战之后才得到开进战区的命令,在运输能力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许多参战的部队长官抱着抢功劳的看法,命令先头部队不顾重火力的迟缓速度快速开进。导致了通向战场的道路拥堵,虽然求战的意志是有的,但统筹不够,导致军交运输混乱没能发挥最大的运输能力。
2、敌情掌握不透彻
直到日本占领上海全境,才从日本发布的新闻中知道当时战场的全面情况以及日军的参战部队。
3、国民政府战意不坚决
国民政府知道日本占领上海大部,仍寄希望于国联的调停。
4、日本方面情报工作做的很透彻
开战前,日本方面的情报人员就已经掌握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军队驻、换防情况,并提前测绘、拍照、侦查完成了《淞沪兵要地志》
5、军备投入不够
日本当时参战的陆军武器口径最大的为150毫米火炮,反观国军一线部队的重火力支援基本为零,即便是有,也是37战防炮居多。
6、作战受到限制
日本人可以不顾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无差别攻击,但守军做不到。
我觉得最主要原因就是敌我力量相差太悬殊,其他的那些什么消极抗战等都是次要的,国民党几次大的战役还是尽全力的,像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常德会战等,因为不尽力,就会被日本追上灭掉,上海的战略地位,蒋介石还是清楚的,所以当时有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
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为什么会输?
军是想通过淞沪会战吸引日军主力到南方丘陵河道纵横地带,想利用这里的地形优势减弱日军的集团兵力以及现代化装备的优势。但是国军在淞沪会战的战术有问题。整个淞沪会战,其实国军兵力多于日军,如果利用江南的有利地形合围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当时人数上的优势并没有合理利用,只是用车轮战去消耗日寇,可惜被各个打破了。
春花含笑意 爆竹增欢声喜气盈门
输是必然的,一个只有原始军事工业的农业国(连机枪都不能造,更别说重炮、坦克、战机和军舰了)去对付一个军事工业在当时属世界一流水平的工业国,能赢吗?这两战都是出于政治目的打的,尤其是南京,根本没投主力。
文章标题: 淞沪会战为什么会输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2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