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13 01:58:4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7次
清军装备不如明末军队并不是空穴来风,确实有一定的真实性。清朝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世界正在进行了工业革命的时候,清朝还在原地踏步,没有一点进步的迹象。清朝在存在的这些年里,武器装备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进步,而且清朝末期非常的腐败,在军事装备的制作上经常偷工减料,所以这些武器使用起来还真的不如当初明末军队的武器。
在明朝末年的时候,就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武器,就是清军的鸟铳装备。这种装备在一定意义上取代了冷兵器,可以使用火药用距离的命中敌人,但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清朝的军队依然在是使用这种武器,这种武器在外国人看来就是一根烧火棍,和国外的武器相比真的差太远。
最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末期整个国家已经腐败到了极点,制作军事装备的水平严重注水。清军鸟铳的生产质量严重的下滑,很多的武器装备在战斗的时候根本就发射不出子弹,工艺上把关不够严格,鸟枪装备每况愈下,有的武器还是几十年的装备,一直都没有更新换代。
说说清朝的火炮这个装备。这个装备曾经是清朝军队的骄傲,帮助清军取得了很多战争的胜利,但是带了清朝末期的时候,清军铸造大炮的工艺没有进步,反而倒退了很多,清军都很难找出会制作大炮的人,很多大炮的质量也不合格出现很多炸膛的现象。
宋朝的军队和汉唐的军队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马的区别。汉唐都是建立在南北民族大融合之后,混血健儿多,男人佩剑,尚武成风,民众彪悍,这样的单兵质素较宋朝为优。汉唐将领是严格按军法兵制提拔,论功封侯,良家子弟从军,将来能出将入相。但宋朝政体,重文抑武,士官地位低下,民间轻视其为贼配军,有文化的都不愿从军。导致文武双全的基层军官,宋朝非常缺乏。
第二,粮草的区别。强汉粮草供应先是沿用秦募兵制,所有军需均由国家统一供应,武帝时也行过征兵制,人口 动员率不到1%,粮草能保证30万左右的常备军队,但如果远征,即使边防屯田,也很难解决 骑兵团的军需供应。宋代的粮草供应仅为募兵制,原本以北宋人口基数,军需供应是没有问题的,但北宋初期盲目扩军,仅禁军就曾经高达百万之众 ,如此多的常备军,导致动员率太高,不用战争,日常粮食消耗就非常惊人。一直到南宋亡,粮草军需的补给不济几乎都成了战役失败的重要原因。
第三,兵器的区别。汉朝前期铁器尚少,相比匈奴落后一些,武帝时代就迎头赶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唐朝锻铁技术大大提高,史载边防军己装备镔铁陌刀,与西方发达国家波斯的水平相当。宋朝不仅金属冶炼加工技术落后,军事机械也不发展,例如投石车,火药的运用也不如敌国。比如嘉定十四年(1221)金兵攻蕲州,就曾用火炮打到知府帐前,“其声大如霹雳”,一宋兵为金人“铁炮所伤,头目面霹碎”。世界现存最早大炮也是1298年的蒙古人铸造。蒙元海军也善用火器,终以小舟胜大舰。
绿营其实是满清因客观需要,而在八旗之外建立的常备军队。清朝(后金)虽然是以八旗兵起家,入关之后虽然八旗军队已达二十万之众,但面对庞大的明朝疆域,这些兵力根本不足,于是便在八旗之外开始招降和吸收蒙古人和汉人士兵,因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单位,故称之为“绿营”。
绿营的兴起与衰落
努尔哈赤以祖、父十三副遗甲起兵,在兼并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开始创建八旗制度,此后八旗便成为了后金的常备之兵。随着地盘的扩大,以及对明作战的需要,数量有限的八旗兵已经完全无法满足发展需要。
努尔哈赤
然而,由于女真各部人口毕竟有限,为了满足持续扩张和战争需要,因此早在入关之前,后金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吸收部分蒙古人和汉人势力,从而在满八旗之外又设立的蒙八旗和汉八旗。而在入关之后,虽然八旗军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但面对庞大的明朝疆域,这些军队仍然远远不够。
为了彻底一统天下,同时加强对已占有土地的统治,清政府便开始招降明军、招募汉人组建新的军队,其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单位,故称之为“绿营”,用来作为八旗军之外的常备军队。
清朝绿营兵
清初时期,绿营的职责还只是镇守疆土,然而由于八旗的迅速腐化,绿营的重要性开始不断加强。到康熙年间平三藩之时,清军便已经以绿营为主,在平定三藩过程中,先后有四十余万绿营兵被派往前线。
而到了乾隆、嘉庆两朝,绿营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六十万,完全成为了满清的军事主力。然而由于天下承平已久,绿营也开始逐渐腐化,在嘉庆元年(1796年)的“川楚教乱”中,绿营甚至已经无法对付擅长游击作战的白莲教徒。
清末绿营兵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叛乱之时,绿营已经腐化堕落到了极点,根本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同治时期,朝廷开始多次裁撤绿营,绿营的重要性开始不断下降,清末新军成立之后,绿营便已经名存实亡了。
绿营的建制和管理
绿营主要以步兵为主,分为战兵和守兵两种,也就是对外作战和各地守军两种,此外还配有一定的骑兵和水师。
绿营兵
在建制方面,其主要分为标、协、营、汛四种,其中营为基本单位,每营少则二三百人,多则六七百人,每营下辖若干个汛,而标和协则统辖一至五营不等。标一般由总督、巡抚、提督、总兵所属,协则为副将所属,营则为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所属,汛则为千总、把总、外委所属。此外,绿营还分为京师、行省、边区三个部分,京师设巡捕五营,隶属于步军统领。内地各直省则均有兵额不一的绿营兵驻守,其中闽广最多,安徽最少。通常情况下,绿营兵会按距离远近和水路冲缓,分汛布防。
绿营兵
在武将层面,绿营兵种最高的武职为总督,可以节制总兵以下各级军官。而各省的绿营,自巡抚、提督、总兵所属的各标以下,全部由总督节制。巡抚在原则上不节制提镇,但在不设总督的省份及巡抚兼任总督的省份,却可以节制镇协。此外,江苏、湖南、福建、台湾、甘肃、新疆和贵州等省,巡抚也有节制总兵之权。
而为了防止藩镇割据的局面出现,清廷也制定了一系列防范措施,一是以文制武,地方绿营的各级统兵官均归地方最高文官统辖或节制。二是相互分权、相互牵制,总督可以节制巡抚、提督、总兵,但提督和部分巡抚也可节制总兵以下各级武官,这就分散和限制了总督的指挥权。又如总督、巡抚、提督都有调遣兵马的权力,但是他们除了统辖为数不多的本标人马外,却不直接统辖其它镇协营兵。重兵虽然由总兵管带,然而总兵却并无调动兵马的权力。三是实行兵皆土著,将则调补,兵籍和兵饷的发放统归兵部的制度,于是将不得私兵,兵不为将有,权力悉归中央。
综上所述,纵观绿营从建立到消亡的整个历史,我认为比起八旗兵,绿营在清朝两百多年的统治当中,发挥的作用显然要更为重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