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果一个将军被命令去打一场必输的战役,他最好的做法是什么

时间: 2021-08-11 06:02:0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如果一个将军被命令去打一场必输的战役,他最好的做法是什么

白起一生打七十场战役,没有败绩,为什么宁愿死也不敢去打此仗?

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在历朝历代的大将中地位都非常高,被誉为“战神”。据资料统计,他一生打了七十多场仗,攻破了上百座城池,攻无不克,没有败绩。然而他的下场却非常悲惨,情愿自刎也不敢打一场仗,最终被秦王逼死,这到底怎么回事呢?请听小编一一道来。


要说到白起,他最出名的一场战役,就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让他在各国威望极高,而在秦国,军功也位于首位。公元前261年,秦国派兵攻取韩国的上党,韩国将上党转手给了赵国,赵国被眼前利益所诱惑,接受着韩国的请求,秦国因此攻打赵国。秦国虽然兵强马壮,一时间让赵国节节败退,但老将廉颇,采取了坚守难以攻破的丹河防线,延长了秦国的战线,秦国受困,战役打了3年,秦国损失惨重。

不过就在关键的时候,赵王却求胜心切,认为廉颇此举是消极对抗,因此改换了赵括,令其主动出击。秦王也趁机任命白起为主将。白起带兵善于分析形势,以伪退诱敌,最终将赵军围歼。而40万的赵军虽然已经投降,但最终被白起坑杀。

这场战役让赵国元气大伤,差点灭国。白起打算乘胜追击,一举灭掉赵国。而赵国急忙派人收买范雎,说如果赵国灭亡了,那白起就是帮助秦王灭掉六国最大的功臣,到时候白起就被封三公,位置一定在你之上。范雎因此建议秦王,让韩国和赵国先割地,先休兵先,秦王觉得言之有理,就让白起撤军了。白起知道是范雎的注意,因此对范雎颇有怨恨。

而八个月后,秦王派王陵率军攻打赵国的邯郸,而白起患病,不能随军,秦军损失了四万人马仍然无法攻破。秦王想让白起率军,白起以身体未痊愈为借口,拒绝秦王,并说,邯郸不容易攻取,此时赵国已经从长平之战缓过来,各国也会去救援赵国,当下攻取邯郸时机不对。秦王没有接受白起的建议,反而怨恨他。而果然如白起所说,楚国派十万兵马支援赵国,秦军战败,秦王迁怒白起,认为他拖拖拉拉延误战机,最后赐剑命其自刎。

白起分析到这个战役是必败无疑,因此没有答应秦王,而如果在长平之战后,继续攻打赵国,秦国统一必将提前数十年。 白起的死是个悲剧,但他保持着没有败绩的记录,也是他一生最大的荣耀。

因为他被人称之为是“常胜将军”,他觉得在这一场战役中,自己并没有100%的把握可以获胜,因此他宁愿死也不愿意去的。
因为当时这个国家四处征战,已经收获了不少的能源,但是也养了很多的努力这些奴隶已经给这个国家造成了负担,如果这场战争打赢了,会对这个国家有灭亡的后果。
因为不自信,他对那场仗没有把握,觉得去了以后会战败,会破坏自己的名声。
因为他知道去打这仗必输,原因是赵国人都知道他是坑杀降卒的人,都会拼死抵抗。

如果一个将军被命令去打一场必输的战役,他最好的做法

你好,你的问题回答如下:
1、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上级的命令是必须服从的。否则抗命是随时可以被 枪 毙的。
2、如果一个将军被命令去打一场必输的战役,他聪明的办法是表面必须服从,然后可私下向上级或上级的上级反映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故意采用不明显的方式尽量拖延。
打着打着临阵脱逃
还没打仗就知道输?就说明那个人很怂
对于打仗知道要输,有两种,必死的决心,我钦佩
对于那种还没打,就猜出来结果的,我不信。从来就没有人不努力就知道结果。

听说战国的庞涓很会打仗,他都指挥过哪些出色的战役,请详细介绍

庞涓,战国时时期,魏国人。在魏国任大将。公元前354年,庞涓率大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乘魏国内部空虚,率军直捣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庞涓撤军回救。疲惫不堪的魏军走到桂陵(今河南长垣北)遇到埋伏在那里的齐军。齐军以逸待劳,大破魏军。“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成为历史上的著名战例。
庞涓(?-前342)
孙膑使用“围魏救赵”打败魏国,十多年后,魏国又进攻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援。齐国仍用孙膑出兵救韩。魏国又派庞涓带兵十万迎战。孙膑用减灶计诱敌深入。庞涓中计,轻敌猛进,在马陵遭到埋伏。齐军万箭齐发,魏军主力被歼,庞涓自杀。从此,魏国大大削弱,齐国强大起来。
孙膑和庞涓是同学,两人均拜化外仙人鬼谷子先生为师,一同学习兵法。 同学期间,两人情谊甚厚,并结拜为兄弟,孙膑年稍长,为兄,庞涓为弟。
一年,当听到魏国国君魏惠王以优厚待遇招求天下贤才时,庞涓耐不住深山学艺的艰苦与寂寞,决定下山,谋求富贵。
孙膑则觉得自己学业尚未精熟,还想进一步深造;另外,他也舍不得离开老师,就表示先不出山。
《大秦帝国》中的庞涓 于是庞涓一个人先走了。临行,他对孙膑说:“我们弟兄有八拜之交,情同手足。这一去,如果我能获得魏国重用,一定迎取孙兄,共同建功立业,也不枉来一回人世。”
两人紧握双手,久久不愿分开。
最后,两人洒泪而别。
庞涓到了魏国,见到魏王。魏王咨以治国安邦、统兵打仗之策。庞涓也确实有些本事,他倾尽胸中所有,滔滔不绝地讲了很长时间,并保证说:“若用我为大将,则六国就可以在我的把握之中,我可以随心所欲统兵横行天下,战必胜,攻必克,魏国必成为霸主,最终兼并其余六国!”
魏王听了,很兴奋,便任命他为上将军、执掌魏国兵权。庞涓上任不久,便侵入魏国周围的诸侯小国,当时,他每战必胜,每攻必克。于是宋、鲁、卫、郑的国君纷纷去到魏国朝贺,表示归属。不仅如此,他还打败了当时已非常强大的齐国军队!这一仗更提高了他的声威与地位,魏国君臣百姓,都十分尊重他、崇拜他。而庞涓自己,也认为取得了盖世奇功,不时向人夸耀,大有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气势!
这期间,孙膑却仍在山中跟随鬼谷子学习。他原来就比庞涓学得扎实,加上鬼谷子见他为人诚挚正派,况且正是一代兵圣孙武的嫡系后人,就把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十三篇》传授与他。孙膑认真学习了《孙子兵法》后,才能更远远超过庞涓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
突然有一天,山下来了个魏国大臣,说是代表魏王迎取孙膑下山。孙膑以为是庞涓以魏王名义请他共创大业,很高兴两人的情谊并没有失去。但他顾恋自己的老师,仍不肯下山。鬼谷子已推算出孙膑日后虽能飞黄腾达,但却命中注定有此一劫,因此明知此行是祸不是福,也只得鼓励他下山,并暗中给予孙膑一个锦囊,要他在万不得已时才可打开。
孙膑最听老师的话,于是就随魏国使臣下山。
其实,请孙膑到了魏国,并非出于庞涓的推荐。而是一个了解孙膑才能的人向魏王讲述后,魏王自己决定的。
孙膑到了魏国,立刻就去看望庞涓。庞涓表面表示欢迎,并留他住在府里,但其实他心里很是不安、不快,他惟恐孙膑抢夺他一人独尊独霸的位置。又得知自己下山后,孙膑在先生教诲下,学问才能更高于从前,因此对孙膑十分害怕、嫉妒。
第二天,两人上朝。魏王对孙膑很敬重,“听人说先生独得孙武子秘传兵法,才能非凡。我盼您来,几乎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今天您终于来到敝国,我太高兴啦!”接着问庞涓:“我想封孙膑先生为副军师,与卿同掌兵权,卿以为如何?”
庞涓最忌讳的就是这种情况,咋听之下,暗自咬牙。表面上却说:“臣与孙膑,同窗结义,孙膑是臣的兄长,怎么能屈居副职,在我之下?不如先拜为客卿,待建立功绩、获得国人尊敬后,直接封为军师。那时,我愿让位,甘居其下。”
魏王听罢,很满意庞涓的处世为人,便同意了。
其实,这不过是庞涓防范孙膑与他争权的计谋。客卿者,半为宾客,半为臣属,不算真正的魏臣,自然没有实权,只空享一种较高的礼遇而已。
从此孙膑与庞涓朝夕相处。
两人论谈兵法,庞涓时时因学识粗浅而无话可答,而孙膑却诚心诚意为他讲解介绍。庞涓知是孙膑学过孙子兵法所致,就故意叹气自责:“愚弟当年也经先生传授,但近年忙于政务,几乎遗忘了。能不能把《孙子兵法》借我复习一遍?”
“此书经先生讲解后,只让我看了三天,就收了回去,并无手本在此。”孙膑诚恳地说。
“吾兄还能全部忆出吗?”庞涓问。
“基本能背下来。”
庞涓心中大喜,巴不得让孙膑马上就背给他听,但一时又不好开口硬逼。
有一天,魏王要试验一下孙膑的才能,就在演武场,让孙、庞二人表演阵法。庞涓之阵,孙膑一眼就能看懂,并指出如何攻破。而孙膑排成一阵,庞涓却茫然不识。为怕失面子,忙偷偷问孙膑,孙膑一五一十告诉了他。庞涓听罢,赶忙走到魏王面前讲一番。待孙膑布置完毕来到魏王前,所答自然与刚才庞涓所说一样。
“两卿才能并称杰出,真是魏国大幸!”魏王于是以为两人才能不分高下,十分高兴。
庞涓经过这事,更有了一种危机感。于是下定决心要除掉孙膑!否则,日后必然屈居其下!他心生一计,便在一次私下聚谈时,问:“吾兄宗族都在齐国,现在我们二人已在魏国为官。为什么不把兄长家属宗族也接来一起享福呢?”
孙膑一听,掉下泪来:“天灾战乱,我家亲属宗族早消亡殆尽了。当年,我只是由叔叔和两个堂兄孙平、孙卓带到外地流浪。后来我被留在一人家当佣工,叔叔、堂兄也不知去向了!再后来我单身从师鬼谷先生,已多年没跟故乡、亲人联络,连仅有的叔叔、堂兄怕也已不在人间了吧!”
“那么,兄长就不想念故乡吗?”庞涓追问到。
“人非草木,孰能忘本?只是现在既已做了魏臣,这事就不必提了。”孙膑有些伤感地说。孙膑是齐国人,而齐魏两国一直敌对,所以孙膑只有忍隐思乡之情。
“兄长说得有理,大丈夫随地立功,又何必非在故土?”庞涓假意安慰说。
半年之后,孙膑早把这次谈话忘了。
有一天,忽然有个山东口音的汉子来找他。一问之下,得知那人叫丁乙,是齐国人,有孙膑堂兄孙平的书信带来。孙膑忙接过信。信中以孙平口气,讲述了兄弟情谊,告诉了叔叔已去世。堂兄两人已回到齐国,希望孙膑也回到故乡,把几近消亡的孙氏家庭重新建立起来。信中语气恳切、情感深重,热切盼望孙膑早日返齐。
孙膑看罢,不觉流下泪来。然后热情招待传信人丁乙,并写了回信请他带回去。信中讲,“自己十分思念故乡,但目前已成为魏国臣子,不能很快回去。待为魏国建立了功勋,年老后,一定与两堂兄在齐地故乡相聚,欢度晚年。”
不料,那丁乙根本不是齐国人,而是庞涓的心腹家人…
接上回,话说庞涓骗到孙膑回信,就仿其笔迹,在关键处涂改了几句:“仕魏乃不得已、碍于情面。不久一定回国,为齐王效力!”然后将此信交给魏王,并进谗言道,“孙膑久有背魏向齐之心。近日又私通齐国使者。臣为忠于大王,忍痛割舍兄弟之情,现截取孙膑家信一封,请大王过目。”
“你看该怎么处理?”魏王看罢书信,很是气恼,问道。
“孙膑才能不低于我,若放他归齐,将对魏国霸业不利。所以…”庞涓没说下去,也不用说下去。
“杀掉他?”魏王一语道破。
“我与他毕竟是同学、兄弟,还是让我再劝劝他。要同意留下来,最好。若不想留,仍要归齐与我国为敌,请大王把他发到我府中,让我把他软禁起来,使他不能为他国所用即可。这也算是让臣尽了做兄弟的情意。您看怎么样?”庞涓一副为朋友尽情尽义的神色。
魏王虽气恼孙膑,但在庞涓请求下,还是同意了。
庞涓当晚便问孙膑,“听说兄长接到了家书?”
孙膑对朋友毫不隐瞒,“是。信中要我回乡。可我怎能辜负魏王及兄弟待我的深情?于是我辞回了。”
“兄长真的不想念故乡?”
“久别故乡,怎能不想?只目前不能回去。”孙膑叹道。
庞涓深表同情,说道,“兄长不如请魏王准一两个月的假期,让兄长回乡扫扫亲人之墓,然后再归来?”
“恐怕魏王会怀疑我去而不归,不会答应的。”孙膑心有所动。
“兄长明天试试看。我在旁边为兄长再说几句。以兄长为人品行,魏王会相信的!”庞涓道。
“全仗贤弟促成了!一旦扫墓归来,我一定全身心报效魏王,再无他意!”孙膑很感动。
于是庞涓辞别孙膑,当夜就入见魏王,“臣奉大王之命劝他回心转意。但他不但不改,反怨恨大王。他明天还要当面以请假之名,要求回齐国!唉,我真是爱莫能助了!”庞涓一脸无可奈何。
第二天,孙膑上朝,很奇怪没见到庞涓,因为昨晚说好一起见魏王的。还以为他因事耽搁,就先对魏王讲出要请假回齐之事。不料话刚一开口,魏王就大发雷霆,不容他解释半句,就令武士把他抓起来,押到军师府问罪!
见到孙膑被捆绑进军师府,庞涓装作一怔,问押解官员道,“我因事耽误一会儿,正要上朝。这,这是怎么回事?!”
押解官员宣布魏王命令,“孙膑私通齐使,要叛魏投齐,请军师问罪!”
庞涓大惊失色,忙对孙膑说道,“不要着急,我去魏王面前替你求情去!”说罢,急惶惶离家上朝。
见得魏王,庞涓道,“孙膑虽有私通齐使之罪,但罪不至死。以臣愚见,不如让他成为不能行走,面有罪记的废人。这样,既成全我们弟兄的情分,又无后患,您看怎么样?”
“就照你意思办吧…”魏王对孙膑相当失望,无奈点头到。
庞涓回府,流下泪来,对孙膑说道,“大王盛怒,判兄死罪。我力争苦求,才免于一死。但要受刖刑及鲸面。”说罢,哽咽不已。
孙膑叹了一口气,“总算保住了性命,这全赖贤弟救助愚兄了!以后我定要报答的。”
庞涓于是掩面跑出大厅。不一会儿,来了行刑的刽子手,把孙膑绑起来按在地上,用尖刀剜剔下孙膑的两个膝盖骨。孙膑惨叫一声,立刻昏了过去,在他昏迷中,脸上被人用黑墨刺了‘私通敌国’四字。
这时,庞涓泪流满面走进来,亲自为孙膑上药、包裹,把他抱进卧室,百般抚慰,无微不至地照料。
一个月之后,孙膑伤口基本愈合,但再不能走路,只能盘腿坐在床上。
此时,庞涓对孙膑更是关心体贴,一日三餐,极其丰盛。倒使孙膑很过意不去,总想尽自己所能为庞涓做点什么。开始庞涓什么也不让他干,后来孙膑再三要求,他才说,“兄坐于床间,就把鬼谷先生所传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及注释讲解写出来吧,这也是对后世有益的善事,也可因此使吾兄扬名于万代千秋呢!”
孙膑知道庞涓也想全面学习这十三篇兵法,就高兴地答应了。于是从那天起,夜以继日地在木简上写起来,日复一日,忘食废寝,以致人都劳累得变了形。
一个照顾孙膑起居的小男孩被孙膑的精神所感动,便对庞涓一贴身卫士讲,是否求庞将军让孙先生休息几天,那个卫士道,“你知道什么!庞将军只等孙膑写完兵书,就要饿死他呢!还会让他休息?”
小男孩一听,大吃一惊,表面却不以为意地点点头,只哦了一声。
他偷偷把这消息告诉孙膑后。犹如被一盆凉水从头浇下,孙膑身心一下子凉透了!但此刻自己双脚已废,又被软禁于庞涓府中,颇感无能为力。情急之下想起了先生临行前交给自己的锦囊。
偷偷打开锦囊一看,顿时明了。
“原来此如!原来如此啊!”
原来锦囊中仅有竹简一片,上书两字,“装疯”。
第二天,正要继续写书的孙膑,当着小孩儿及两个卫士的面,他忽然大叫一声,昏倒在地,大呕大吐,两眼翻白,四肢乱颤。过了一会儿,醒过来,却神态恍惚,无端发怒,鼓起眼睛大骂,“你们为什么要用毒药害我?!”口中骂着,双手乱舞,推翻了书案桌椅,扫掉了烛台文具,接着,抓起花费心血好不容易写成的部分孙子兵法,全部扔到火盆里。立时,烈焰升起。孙膑又把身子扑向火焰,头发胡子都烧着了。
人们慌忙把他救起,他仍神志不清地又哭又骂。而那些书简则已化成灰烬,抢救不及。
小男孩见状急忙向庞涓报告。
庞涓急慌慌跑来,只见孙膑满脸污秽,脏不忍睹;又爬在地上,忽而磕头求饶,忽而呵呵大笑,完全一副疯癫状态。见庞涓进来,孙膑爬上前,紧揪住他的衣服,连连磕头道,“鬼谷先生救我!鬼谷先生救我!!”
“我是庞涓,你别认错了!”庞涓一惊之下踢开他。
“鬼谷先生!鬼谷先生,我要回山!救我回山!”孙膑又扑上来揪住庞涓,满嘴白沫地大叫。
庞涓使劲甩开他脏兮兮的痉挛的手,心里疑惑。仔细打量孙膑半天,又问侍卫及男孩,“谁对他说什么了没有?”
侍卫及男孩连连摇头。
庞涓深出一口气,紧绷的一根弦,终于得以放松…
然而,庞涓终是疑心病晚期,他心里放松了,对孙膑的管制却不放松。
他仍怀疑孙膑是装疯,就命令把他拽到猪圈里。孙膑浑身污秽不堪,披头散发,全然不觉地在猪圈泥水中滚倒,直怔怔瞪着两眼,又哭又笑,又叫又闹…
庞涓又派人在夜晚、四周别无他人时,悄悄送食物给孙膑,加以说道,“我是庞府下人,深知先生冤屈,实在同情您。请您悄悄吃点东西,别让庞将军知道!”
孙膑既已知晓庞涓为人,心知是计。隧一把打翻食物,狰狞起面孔,厉声大骂,“你又要毒死我吗?!”
来人气极,就捡起猪粪、泥块给他。孙膑接过来就往嘴里塞,似毫无感觉的模样。
于是来人回报庞涓,“孙膑是真疯了,他居然把食物当毒药,却把猪粪当食物…”
庞涓这时才有些相信,从此任孙膑满身粪水的到处乱爬,有时睡在街上,有时躺在马棚、猪圈里。也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孙膑困了就睡,醒了就又哭又笑、又骂又唱。庞涓终于放下心来,但仍命令:无论孙膑在什么地方,当天必须向他报告。
这时,真正知道孙膑是装风避祸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当初了解孙膑的才能与智谋、向魏王推荐孙膑的人。这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墨子。
他把孙膑的境遇告诉了齐国大将田忌,又讲述了孙膑的杰出才能。田忌把情况报告了齐威王,齐威王要他无论用什么方法,也要把孙膑救出来,为齐国效力。
于是,田忌派人到魏国,乘庞涓的疏忽,在一个夜晚,先用一人扮作疯了的孙膑把真孙膑换出来,脱离庞涓的监视,然后快马加鞭迅速载着孙膑逃出了魏国。直到此时,假孙膑才突然失踪。
庞涓发现时,却为时已晚。
孙膑到了齐国,齐威王对他十分敬重。田忌对他更是礼遇有加。
后来,因为一件小事,孙膑表现出了他高人一等的智谋,令齐国君臣叹服不已。
原来,齐国君臣间常以赛马赌输赢为戏。田忌因自己的马总不及齐威王的马,经常赛输。有一次,他无意中对孙膑说起此事。孙膑就让田忌带他到现场观看一次比赛,看完后,他对田忌说道,“君明日再与威王赛马,可下大赌注,我保您赢。”
田忌对孙膑十分信任,当即与齐威王约定赛马,并下注千金。比赛那天,因为听说赌注高达千金,围观者人山人海,数以千计。
这时,齐威王的骏马被带了上来,耀武杨威,十分剽悍。田忌有些不安,虽是十分信任孙膑,却也忍不住问道,“先生有什么办法,使我一定取胜呢?”
孙膑道,“我国最好的马,自然都集中在大王身边。我已看过比赛,知赛马共分三个等级,而每一级的马,都是您的比齐威王稍逊一筹。若按等级比赛,您自然三场皆输。可我们可以这样安排:以您第三等的马与大王一等的马比赛,必然大输。但接下来,以您的一等马与大王的二等马、以您的二等马与大王的三等马去赛,就可保证胜利。因此从总结果看,二比一,您不就获胜了吗?!”
田忌一拍额头,“我怎么就不会动脑筋呢?!”于是按孙膑的话去做,果然赢了齐威王千金。
这虽是一件小事,却足以体现孙膑的聪明智谋。
话说庞涓在魏国独揽军权,总想靠打仗提高身份与威望。在孙膑逃走不久后,他又兴兵进攻赵国,打败了赵国军队,并围住赵的都城邯郸。
赵国派人到齐国求救。
齐威王知孙膑有大将之才,要拜他为主将。孙膑道,“我是残疾人,当大将会令敌人耻笑。还是请田忌为将,才好。”于是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不公开身份,只暗中协助田忌,为他出谋划策。
田忌起兵,要直奔邯郸解赵国之围。孙膑劝止,道,“我远途解赵国之围,将士劳累,而魏军以逸待劳。而且赵将不是庞涓对手,等我们赶到,邯郸可能已被攻破。不如直袭魏国的襄陵,而且一路有意宣扬让庞涓得知。他必弃赵而自救。这样,我则以逸待劳,形势就大不同了!”
田忌觉得有理,便按计行事。
结果,不费吹灰之力使邯郸脱离了危险。又在庞涓率部回救途中,当魏军正疲惫不堪时,发动奇袭,使之死伤两万余人。
直到这时,庞涓才知道孙膑果然是装疯,且已身在齐国。
为此,庞涓日夜不安,终于想出一条离间计:他派人潜入齐国,用重金贿赂齐国相国邹忌,要他除掉孙膑。邹忌正因齐威王重用孙膑,惟恐有朝一日被取代,便暗中设下圈套,并指使心腹大夫公孙阅作假证,告发孙膑帮助田忌,暗中谋划要夺取齐国王位。
由于庞涓派人早已在齐国到处散布谣言,说田忌、孙膑阴谋造反夺权,齐威王已有些疑忌,一听邹忌所说,勃然大怒,不分青红皂白就削了田忌兵权,同时罢免了孙膑的军师之职。
如此一来,庞涓便自以为可以横行天下!不久,他就统兵侵略赵国、韩国,并围困了韩国都城新郑,于是,韩国派人到齐国求救。
听到韩国求救之事,宣王召集一众大臣商议:救,还是不救?
邹忌主张:不救。让这两邻国自相残杀,于齐国有利。
田忌等人则极力要求去救:不救,一旦韩被魏吞并,魏国力大增,必要进攻齐国。那时就危险了!
此时,只有孙膑含笑不语。
宣王问他该怎么办。
孙膑道,“这两种意见都不好。我们应该‘救而不救,不救而救’。”
众人都被他说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以。
孙膑解释道,“不救,则魏灭韩,必危及我国;救,则魏兵必先与我军开战,等于我们代韩国打仗,韩国安然无恙,但我国无论胜败,都要大伤元气。所以这两种意见都不很好。我认为大王应采取这样的方针:答应救韩,以安其心。韩国必然努力坚持与魏国死战。等到两国都疲惫之极,马上要分胜负时,我们再真正出兵击魏,这样,攻击已筋疲力尽的魏军,不用大力;救解已快失败的韩国之危,他们也必定更加感激。少出力而建功多,不更好吗?”
宣王一听,佩服得鼓起掌来说道,“太好了!就依爱卿之言行事。”
1->>
齐国这时才出兵,派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前去援救韩国,仍用老办法,直袭魏国都城。庞涓听说,急忙放弃韩国,回兵国中。魏国集中了全部兵力,派太子申为将军,抵御齐国军队。孙膑对田忌说:“魏、赵、韩那些地方的士兵向来骠悍勇猛,看不起齐国;齐国士兵的名声也确实不佳。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军必须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孙武兵法》说:‘从一百里外去奔袭会损失上将军,从五十里外去奔袭只有一半军队能到达。’”于是便命令齐国军队进入魏国地界后,做饭修造十万个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灶,第三天再减为二万个灶。庞涓率兵追击齐军三天,见此情况,大笑着说:“我早就知道齐兵胆小,进入我国三天,士兵已逃散一多半了。”于是丢掉步兵,亲率轻兵精锐日夜兼程追击齐军。孙膑估计魏军的行程当晚将到达马陵。马陵这个地方道路狭窄而多险隘,可以伏下重兵,孙膑便派人刮去一棵大树的树皮,在白树干上书写六个大字:“庞涓死此树下!”再从齐国军队中挑选万名优秀射箭手夹道埋伏,约定天黑后一见有火把亮光就万箭齐发。果然,庞涓在夜里赶到那棵树下,看见白树干上隐约有字,便令人举火照看,还未读完,两边箭如飞蝗,一齐射下,魏军大乱,溃不成军。庞涓自知败势无法挽回,便拔剑自尽,临死前叹息说:“让孙膑这小子成名了!”齐军乘势大破魏军,俘虏了太子申。
2->>
到了韩魏已打了段时间后,齐军又按孙膑谋划:不救韩,而袭魏国首都大梁。
庞涓闻讯,暴跳如雷,大骂孙膑狡猾,发誓与齐军决一死战,于是气冲冲率师迎战齐军。孙膑知庞涓兵来,制止田忌迎敌的打算。
田忌不解:“以逸待劳,不是上次成功战法吗?”
“此次不同,庞涓怀忿怒、挟气势而来,若正面交锋,我军纵胜,损失亦大。不如如此这般……”孙膑小声说出计策。
庞涓提兵赶到魏国,齐军已撤离。庞涓决心与孙膑拚个你死我活,拚命追击。追击前,他派人去数齐军营垒中的灶迹,一听竟有十万之多,吃了一惊:“齐军人多,我们不可轻敌!”待追了一天,再数齐军遗下灶迹,只剩五万了。庞涓大喜:“齐兵厌战,更闻风丧胆,逃亡过半了!快追!!”及第三天,齐军只有三万个灶了。庞涓再也抑制不住冲动,下令:“不顾一切,尽快赶过去,务必活捉孙膑!!”自己更披甲执戈,亲自率二万轻骑,日夜兼程追击齐军。
再说孙膑,在计算日程、地点后,他在马陵道设下埋伏。马陵道,是夹在两山间的峡谷,进易出难。孙膑又让人在道中一棵大树上刮下大片树皮,用墨写上六个大字:“庞涓死此树下”,然后在附近安排五千弓弩手,命令:“只看树下火把点亮,就一齐放箭!”
庞涓赶到马陵道,已黄昏时分。士兵报告:“前面谷口,有断树乱石堵住道路了!”庞涓大喜:“这说明敌军畏惧,而且马上要追上他们了!快,搬开障碍,冲锋!!”说罢,一马当先,率部队冲入峡谷。
正快速前进,忽然被一棵大树挡住去路,隐约见到树身有字迹。此时天色已黑,无星无月,只冷风飕飕,山鸟惊啼。庞涓令人点亮火把,亲自上前辨认树上之字。及看清,立刻大惊失色:“我中计了!!”话音未落,一声锣响,万弩齐发,箭如骤雨,庞涓浑身上下像刺猬一样,“扑通”栽倒在地,呜呼身亡。
以害人始,以害已终。捣鬼有效,但毕竟有限,这就是孙膑与庞涓故事给后人的启示。
庞涓是有点能耐。可是他心胸狭隘
东周列国志战国篇里没有仔细阐述他打赢的战役,是个反面人物,不值得褒扬。只有孙膑打败他的几场战役有详细的阐述!
反面人物。不咋地。 天天想坑害孙膑。伪君子一个,不仁不义。同学都要害。

“一个将军最好的归宿,就是在最后一场战役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这是谁说的

“一个将军最好的归宿,就是在最后一场战役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这是谁说的从书上看的,不知道是谁写的n只能让家里有《明朝那些事儿》来解答这个问题
这是美国三星上将乔治.巴顿说的,这位二战最负有盛名的将军,果真在战争结束后,出了点轻微的车祸,受了点轻微的伤而不治身亡。由此引发美国政府的暗杀他,阴谋论争论几十年。
这应该是巴顿说的,但他说的是他自己,并没有指代所有的将军,巴顿热爱战争,他认为自己就是为战争而生,如果战争结束,那么他的生命将毫无意义并且痛苦万分,所以才会有这句话。
巴顿。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年11月11日-1945年12月21日),GCB、KBE,美国陆军四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著名军事统帅。
一个军人最好的结局就是在最后一场战争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
There's only one proper way for a professional soldier to die: the last bullet of the last battle of the last war.
这话是有问题的

真正的将军真的不会、也没有心去谈生死
怕死的--失去人心--很难“上位”
怕子弹的--更不合格--不称职
一个合格的领导,应该不会由此言论;当然,虎虎虎~是有的。
嘟嘟嘟今晚就无得解错了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智慧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什么?简述经过

赤壁之战简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一说在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决战。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今河南南阳)挥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九月,曹军进占新野(今属河南),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属湖北)的刘备仓促率军民南撤。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进。刘备在长(今湖北当阳境)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

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赤壁。。。。。。。。
赤壁
赤壁之战吗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胜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战争日期在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
  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之后,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正月回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立即开始为南征做好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军事上:建造了玄武池训练水军,派遣张辽、乐进等驻兵许都以南,准备南征;同时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上表天子封马腾为卫尉,封其子马超为偏将军,继续代替马腾统领部队,令马腾及其家属迁至邺作为人质,以减轻西北方向的威胁;   政治上: 罢三公,置丞相、御史大夫,自任丞相,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捏造罪名杀了多 赤壁之战
  次戏侮及反对自己的政敌孔融,以   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威。   七月,曹操采用其首席战略顾问尚书令、侍中荀彧“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的策略,自己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向宛城、叶县进发。另遣扬武中郎将、谏议大夫曹洪等诸将从东面的小路发动奇袭。八月,荆州牧刘表病死,其次子刘琮继位。九月,曹军先锋曹洪陆续在舞阴、博望等地大破荆州军,曹军先头部队已经进至新野。另外曹操在攻下章陵郡后,又命赵俨以章陵太守兼都督护军,总领张辽、于禁、张郃、朱灵、李典、冯楷、路招七路人马,驻扎于章陵郡,作为后备从东面策应支援。刘琮惊慌失措,于是接受了蒯越与傅巽等劝说,没有通知屯兵于樊城前线一直在准备抵御曹军的时投荆州的左将军刘备,偷偷地纳表投降曹操。刘备直至曹操大军已经到达宛城的附近时才意识到刘琮已向曹操投降,于是派人询问刘琮,这时刘琮才派宋忠告知刘备,刘备既惊骇又气愤,为避免陷入孤立,只好立即弃樊南逃。   在渡河至襄阳时,谋士诸葛亮曾劝刘备夺取襄阳,但刘备不愿意,继续南走,另派部将关羽率水军从水路前进。然而,刘琮左右及荆州士民很多都投归刘备,随刘备逃走,结果使刘备军队的速度大大减慢,只能日行十多里。当时江陵(南郡治所)贮有大量粮草、兵器等,有人劝刘备留下民众,先攻占江陵,但刘备不愿意。曹操听到了刘备南走的消息,深怕他得到江陵军实,于是放弃辎重,轻装前进至襄阳,然后委任乐进守襄阳、徐晃另屯樊城,亲自与曹纯以及荆州降将文聘等率虎豹精骑五千追击刘备。据《汉晋春秋》记载,刘琮麾下王威曾劝刘琮趁曹操来受降没有防备之际,以奇兵掳获曹操,乘势夺得中原,可是刘琮不采纳。
  饮马江汉
  曹军虎豹骑以日行300里的速度在长坂追上了刘备,当时刘备虽有十多万众,辎重数千,但能作战的士兵很少。刘备于是抛下妻儿,与张飞、赵云、诸葛亮等数十骑逃走。曹军夺得刘备军马、辎重不计其数,甚至掳获刘备的两个妻子。由于甘夫人与尚且年幼的刘禅未能及时逃走,赵云于是重新杀回把他们救出。与此同时,刘备命令张飞率领二十骑负责断后,张飞在桥上横矛立马说:“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曹军无人敢近,疑有伏兵暂退,张飞拆桥后追刘备而去,而曹操返回后亦没有继续追击刘备,而是赶往江陵。   此前,盘踞江东的吴侯、讨虏将军 [1]兼领会稽太守孙权势力不断壮大。建安十三年春,孙权击败守卫江夏的刘表部将黄祖,占领了江夏数县,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伺机吞并荆襄;听闻曹操南下后,孙权接受鲁肃的建议以为刘表吊丧为名派遣鲁肃前往荆州,而实际上是去探听刘备等人的意向及消息。鲁肃到达南郡时,刘琮投降、刘备南逃的消息传来。鲁肃于是北走,在当阳长阪与刘备会面,随即劝说刘备与孙权联合。刘备听从,转向东行,与自汉水东下的关羽水军会合,又遇到前来增援的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所部一万余人,遂一起退至长江东岸的夏口。   曹操占领江陵后,立即采取安顿州吏民的措施,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大力宣传荆州“服从之功”,荆人因此被封侯者就有十五位,任用荆州名士韩嵩、蒯越、邓羲等人,任命文聘为江夏太守,蔡瑁为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而益州牧刘璋在曹操征荆州之初,就已经派遣属下阴溥向曹操致敬。曹操为了安抚刘璋,加刘璋为振威将军。不久后又派别驾从事张肃遣兵运送军用物资交给曹操,表示愿意接受征役。张肃被征辟为丞相府椽,拜广汉太守。曹操占领荆州后,刘璋再次派别驾从事张松来觐见曹操,但此时曹操已志得意满,对刘璋不停地来讨便宜也深感厌烦,便不加理睬。主簿杨修劝曹操也征辟张松为僚属,曹操不答应。张松因此心怀怨恨,为后来劝刘璋与刘备结交埋下伏笔。   曹操以投降过来的荆州水军作水战主力,准备东征,有说目标仍是刘备,亦有指为顺势侵吞江东的孙权。贾诩劝说曹操宜先利用荆州的资源、休养军民、稳定新占地,可是曹操并不赞同他的意见,南朝史学家裴松之也认为贾诩这么说“未合当时之宜”。
  唇齿之盟
  十月,曹操留曹仁驻守江陵,自己亲率大军东下。诸葛亮见曹操东下,乃对刘备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同回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面见孙权。刘备也移师长江南岸,驻军樊口。诸葛亮到达柴桑后,先用激将法刺激孙权。而后察觉到孙权既不愿受制于曹操,但又担心曹操势强而不能匹敌。诸葛亮于是声明刘备的军力仍不下两万,有能力与曹操作战。然后又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荆州之民尚未真心归附曹操。诸葛亮认为如果孙刘联合,是可以逆转取胜的,并明示战后将有三分天下之势,孙权逐渐被说动了。   不过,当时曹操来势汹汹,以张昭为代表的一部分僚属主张投降,认为曹操托名汉相,是挟天子以征四方,抵抗的话于理不合;又曹操已占长江,江东没有天险可守;曹军水陆俱下,攻势强大,江东没有能力抵抗,所以劝孙权迎接曹操;此时曹操又送来劝降书,信上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恐吓意味极重。所以张昭等人更加坚定要投降曹操,孙权一时难以抉择;鲁肃趁孙权如厕机会,偷偷跟到孙权身边,先指出张昭等不足以采用;又说他自己投降曹操,还可官至州郡长吏,但身为一方之主的孙权如果投降的话,曹操是绝对容不下的。孙权大叹张昭等人“甚失孤望”,于是认同了鲁肃的看法,鲁肃建议召回往驻守鄱阳的周瑜共商对策。   周瑜回来后,亦坚决主张抗曹,他逐一分析曹军的弱点,与诸葛亮的分析亦大致相同:曹军疲惫不堪,必生疾病;天气盛寒,马无藁草;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中原士卒舍弃骑兵的优势,却不习水战。既而进一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但已久战疲惫,而新得刘表降卒的七八万人,却心怀猜疑。因此只要有五万精兵就可以战胜。于是孙权终于下定决心,并当众拔剑砍下桌角说:“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任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帮助筹划战略,率领黄盖、韩当、吕蒙、凌统、甘宁、周泰、吕范等及三万士卒沿江而上,与刘备共同抗曹。孙权则继续驻守柴桑,作为后援为周瑜运输辎重粮草,且告诉周瑜如果战事不利,“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   此时,曹营之中许多人都认为孙权不敢抵抗曹操,会杀掉刘备,然后步刘琮后尘。而从曹操的劝降书中亦透露出这种想法,但程昱却认为众人对孙权缺乏了解,可能错误估计了孙权的胆识,而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又是万人敌,孙权自知独力难支,必会资助刘备 ,与刘备联合来对抗曹操。其后果然如程昱所预测的。
  鏖战赤壁
  十二月,周瑜率领军队在樊口与刘备会合。然后两军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正在渡江的曹军相遇。曹军当时已遭瘟疫流行,而新编水军及新附荆州水军难以磨合,士气明显不足,因此初战被周瑜水军打败。曹操不得不把水军“引次江北”与陆军会合,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操练水军,等待良机。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隔长江与曹军对峙。当时曹操为了北士卒不习惯坐船,于是将舰船首尾连接起来,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周瑜部将黄盖于是建议:“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2]周瑜采纳了黄盖的火攻计策,并让黄盖向曹操写信诈降,以接近曹操战船。    至战日,黄盖准备了十艘轻利之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赤幔伪装,上插旌旗龙幡。当时东南风急,十艘船在中江顺风而前,黄盖手锯火把,使众兵齐声大叫:“降焉!”曹军官兵毫无戒备,“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离曹军二里许,黄盖遂令点燃柴草,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各营。顷刻之间,烟炎张天,曹军人马烧、溺死者无数。在对岸的孙刘联军横渡长江,趁乱大败曹军。曹操见败局已无法挽回,当即自焚剩下的战船,引军沿华容小道(今湖北监利北),向江陵方向退却,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一直尾随追击。此战中曹军伤亡过半,曹操回到江陵后,恐赤壁失利而使后方政权不稳,立即自还北方,留曹仁、徐晃等继续留守南郡(治所江陵),而后委任乐进守襄阳、满宠代理奋威将军,屯于当阳。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曹、刘、孙三家争夺荆州之战揭开序幕。此后,曹操退回北方,再没有机会以如此大规模进行南征,但仍旧占据着南阳、南郡二郡(之后从南郡、南阳郡中分置襄阳郡、南乡郡[一说章陵郡]),刘备则开始挥军向长江以南的零陵 、武陵、桂阳、长沙四郡发起进攻,孙权则命令周瑜围攻南郡治所江陵县。
  绝地反击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孙权亲率大军北攻合肥,张昭率军袭击九江郡的当涂(详见第一次合肥之战)但其后均告失利;周瑜等奉命进攻曹仁留守的江陵,隔江对峙,周瑜另遣甘宁袭取夷陵(今湖北宜昌),曹仁也分兵围攻。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用吕蒙之计,留凌统守后,自己就与吕蒙前往解救,甘宁之围解决后,即引到北岸。吴军先包围前来迎战的曹仁部将牛金,后来反被曹仁两次突入救出自军。后双方克期大战。周瑜亲自跨马擽阵,却被流矢射中右胁,颇为重伤,于是退还。后曹仁知道周瑜卧未起,勒兵到吴阵。周瑜便起来,案行军营,激扬吏士,曹仁于是退回。以后双方处于对峙,吕蒙后来回忆说:“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可见周、程之间的内部矛盾,也是令江陵久攻不下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刘备上表江夏太守刘琦为荆州刺史,自己率军迅速攻取荆南四郡,包括武陵(郡治在今湖南常德)、长沙、桂阳(郡治在今湖南郴县)、零陵(今湖南永州),四郡先后投降。刘备委任军师中郎将诸葛亮负责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与此同时,盘踞庐江郡的雷绪、陈兰等地方势力起兵反叛,曹操命行中领军夏侯渊都督诸将进剿雷绪,虎威将军于禁、威虏将军臧霸等讨伐梅成,荡寇将军张辽、平狄将军张郃讨伐讨陈兰。陈兰、梅成被斩杀,雷绪战败后率领数万部曲逃往荆州投靠刘备。刘备实力得到扩充后,于是进军江陵协助周瑜,将张飞及所部一千人拨给周瑜指挥,另外向周瑜借得二千士卒,派关羽、吴将苏飞等到夏水断绝北道,阻绝襄阳与江陵间的联系,彻底围困曹仁。乐进、徐晃与满宠等率军前来夏水、汉津讨伐关羽,关羽于是撤退。其后汝南太守李通受命率众来援救曹仁,他一路且战且前,亲自下马拔鹿角入围,勇冠诸将,但在途中随即得病而逝。终于,曹仁在被围困一年有余后,粮尽援绝,伤亡甚多,被迫主动撤离,周瑜军进驻江陵。孙权遂据有南郡、江夏,任命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任命程普为裨将军,领江夏太守。后刘备面见孙权,请求都督荆州,鲁肃劝孙权答应,以共拒曹操。孙权于是承认刘备已经占领的长江以南之地的事实,曹操听说此事时正在写字,惊愕之下手中之笔竟掉于地上。[3]刘备表孙权代理车骑将军,领徐州牧,自领荆州牧,将治所及大本营安于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孙权为加深孙刘双方的关系,将其妹嫁予刘备。此间,刘表的不少故吏和将士都叛逃来投靠刘备。曹操遣蒋干游说周瑜归降,未能成功。   建安十五年,周瑜亡故后,由奋武校尉鲁肃接替周瑜领兵驻守江陵。后孙权纳鲁肃之议,把自己所据荆州领地的南郡“借”给刘备,于是刘备占有荆州绝大部分地盘,并移治江陵。孙权又向刘备要求划分长沙郡一部分为其领地,设立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改屯陆口[4]。天下三分的雏型开始形成,问鼎江山的角逐拉开了新的序幕。
文章标题: 如果一个将军被命令去打一场必输的战役,他最好的做法是什么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9100.html
文章标签:最好的  去打  战役  将军  做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