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中世纪教会允许教士上战场作战吗

时间: 2021-07-14 01:07:1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1次

中世纪教会允许教士上战场作战吗

西欧中世纪教会的势力、特权以及政教冲突的介绍

如题,请简要介绍西欧封建社会中教会的势力、特权及政教冲突,能介绍一下教会如何加剧中世纪的黑暗就更好了,先谢了!!
政教矛盾和冲突贯穿了整个西欧中世纪,对西欧历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于教会权与王权之间的这场尖锐复杂、旷日持久的斗争,本文试从中古西欧历史入手,分三个阶段来分析,以期能了解两者之间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和对西欧历史发展的影响。

在西欧中世纪的历史中,政教矛盾一直存在,政权与教权一直是此消彼长,处于激烈的斗争中。开始,罗马教皇和神职人员总是从属于世俗的君主或领主的。但到十一世纪末,其地位大大改观。教会利用世俗封建主的相互格斗和厮拼而有力的增强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希求确立对整个欧洲的统治。不过世俗的皇帝和君主们是不甘心充当教会走卒的。他们对教会的支持与合作,说到底,无非是个利用。所以,一旦他们感到教会势力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时候,便要采取断然措施相抗衡,以至于不惜诉诸武力,总之,在中世纪,教会权(神权)与王权之间的斗争是尖锐复杂、旷日持久的,二者之间的斗争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是五至八世纪的酝酿期;第二阶段是九到十三世纪,教权高涨,与政权形成对垒之势,期间教权达到颠峰状态,随后便开始由胜转衰;第三阶段是随着君主国家的形成和各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萌发,王权逐步得到加强,教权节节败退,王权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教会势力开始膨胀】
一、酝酿时期
中世纪伊始,基督教教会和基督教国家二者,只不过被当作统一社会的两种基本的职能机构而已,它们只有分工的差别,并无不同社会性质的对立。它们并没有料到嗣后彼此之间会发生多大的冲突。尽管如此,在某些神职人员的思想理论中,已显露了夸张神权的苗头。盖拉西(492——496年为教皇),是最早提倡教政二元主义的理论家之一,他提出所谓的“双剑”论。他说,在基督那里,本来是君主、教主合为一体的;但基督深知人的弱点,便在尘世中将这两种职能分开,将两把剑一给君主,一给教主,并令他们互相提携。盖拉西说:“治理现世有两大系统,一为教士的神权,一为人主的君权。在‘最后判决’中,就是君主也必须由教主代向天主负责。就此点而论,则这两种权力中,教士权力的分量较重。”又说:“耶稣•基督在规范这两权各得其所的方法和尊严中,又区别彼此的职务……既:为使来世的永生,信教皇帝应需用教士,而教士应用皇法也是为了尘俗事务的缘故。”⑴由以上可以看出,在中古初期,神权开始觊觎世俗权力,并为以后染指世俗权力寻求理论上的依据。
在公元六七世纪时,罗马主教趁拜占廷皇帝对意大利的控制削弱之机,首先统治了罗马,继之又在意大利中部占据了大片土地,在格列高一世(590——604年)任罗马主教时,对西欧教会开始有了较强的影响,此后罗马主教逐渐独占了教皇的名号。在751年,教皇与西欧新兴封建主法兰克国王结盟,支持法兰克王丕平篡夺王位后,后者在754年战胜意大利北部伦巴德人时,强迫伦巴德人把侵占的意大利中部的一片领土交给教皇,教皇从756年起,在这片领地上形成了一个世俗国家,俗称“教皇国”。这样,教皇在宗教权力之外,又获得了相当大的世俗权力,这为盖拉西“双剑论”的推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以后神权与王权的斗争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力量。
【随着教会势力增长,开始争夺更多特权;政教冲突】
二、教权与王权的对垒
随着十一世纪欧洲经济的增长,教会的经济力量越来越大,逐渐想摆脱世俗政权的控制,表现为这个时期兴起的教会内部的改革运动——克吕尼运动。改革者要求严格教会管理,反对世俗政权对教会的操纵。克吕尼运动加强了教会的组织力量,最后由改革者与教廷建立起联系,而打破了数世纪以来,政教之间虽有矛盾,但相安无事的局面。1073年,克吕尼修道院修士希尔得布兰德当选为教皇,即教皇格里戈利七世,由此开始了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分庭抗礼。皇帝作为世俗封建主的首领,教皇作为教会封建主的首领;一方主张教权至上,一方主张皇权至上,形成了二者对垒的局面。
导致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发生冲突的直接原因是,教会要摆脱世俗政权的控制,但是我们认为更为重要的是,皇帝和教皇政策中的“世界主义”倾向,即双方都想确立对整个基督教世界的统治。教皇认为自己是基督教世界的精神领袖,理应控制和指导世俗君主,教皇以开除教籍和褫夺教权为武器,来操纵世俗政权,实现其帝国野心。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也四处干涉,以俗界领袖自居。双方斗争的焦点是主教叙任权和对意大利的控制权。这两点对教皇和皇帝推行他们的“世界帝国”政策至关重要。首先,教皇视主教叙任权为摆脱世俗政权、培植教廷的驯服仆从的工具,皇帝则一向通过任命主教来控制教会,并把自己控制的教会看作是帝国的重要支柱;其次,教皇要通过控制意大利来捍卫罗马,皇帝则想通过控制意大利来壮大自己的力量。
教皇格里戈利七世与皇帝亨利四世(1056——1106年)开始的争夺主教叙任权的斗争,最终以皇帝亨利五世(1106——1125年)与教皇签订妥协的《沃姆斯宗教协定》(1122年)而告终。按照协定,皇帝放弃主教叙任权,主教由教士选举产生,但皇帝有权出席选举,并在有争议时作出最后的决定,教皇则将授予新主教权标,以象征领地和行政权力的重要特权让与皇帝。从表面上看,教会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废止世俗君主的主教叙任权,但实际上皇帝对教会仍有较大的控制权。教皇要控制整个基督世界的企图尚未实现,因此,从十二世纪后期起,教皇又与皇帝为争夺意大利的控制权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结果,皇帝菲特烈一世于1176年林雅诺惨败,而几乎放弃了在意大利的一切要求,教皇权威终于在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达到了极盛。⑵英诺森三世在中部意大利建立教皇国以拱卫罗马;他任命皇帝,英国向他屈服,法国与他结盟;他镇压了南法阿尔比异端,提倡新僧团的福音等等。而且在那个时代,任何不符合神学正统的思想学说,都被斥责为“异端”而受到禁止和迫害。总之,那时“基督教使西欧封建社会各个方面都染上了宗教色彩。”⑶英诺森之后教皇势力由盛转衰。后来神圣罗马帝国霍享斯陶芬王朝的灭亡,教皇受控于法王,宣告了皇帝和教皇的“世界帝国”幻梦的破灭。
三、王权加强教权衰退
从十二世纪起,西欧城市发展迅速,商品经济繁荣,到十四世纪西欧就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最初萌芽。经济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消除封建割据,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强王权,统一国家。
另外,在皇帝和教皇的争霸过程中,教皇插手世俗事务,削弱了教皇作为西欧精神领袖的地位,日益等同于一个世俗君主。为适应插手世俗事务的需要,在教会管理上,教廷被迫借助于世俗的方式,尤其是一整套税收和财政体系。并且,既然教廷没有一个教会税收体系,因而教廷不得不像世俗国家那样,运用它的司法权力作为一项税收来源,这就必然造成对世俗法权的干涉。教廷的世俗化,它对各国教会的控制、对国家司法的干涉,以及它苛重的税收,都必然加深教皇与普通基督教徒之间的鸿沟,引起西欧各国王权的不满,所以只有彻底摆脱教皇的控制,西欧国家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从十二世纪起,西欧各国国王便以宗教宗主权为武器来加强王权。所以西欧王权加强的每一步都伴随着与教皇的斗争。
王权逐步加强教权节节失利,这个过程在法国的历史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来。在路易九世时期(1226——1230年),国王实行司法、货币和军事改革,促进了经济统一与中央政府权力的加强。到腓力四世时期(1285——1314年),王权继续加强。腓力四世为夺取附属的城市伊兰得尔,推行战争政策,经常感到财政困难,他便向法国教士征收捐税,因此和教廷发生冲突。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在政教斗争激烈时死去,新教皇克力门五世是在法国国王直接压力下当选的。教廷从这时候迁到了法国阿维农城,总共住了七十年(1308——1378年),史称“阿维农之囚”。⑷腓力四世继续和教皇作斗争,于1307年没收神庙骑士团财产。1312年教皇正式宣布解散神庙骑士团。腓力四世得到完全胜利,教权受到了重大打击。“阿维农之囚”事件充分的表明了教权在这一时期衰落的趋势。
王权能最终取得胜利要归因于在王权与教皇的斗争中,西欧各国的民族意识开始了最初的萌动。十二、十三世纪开始的西欧王权的加强,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形成运动,到十五、十六世纪大体完成。这一漫长过程的结束,终结了教会在中古盛期所确立的“万流归宗”的地位,王权的加强、民族国家的胜利必然意味着教皇势力的衰落。
总之,教权与王权的冲突,以王权的最终胜利而告终。教皇作为西欧最高效忠对象的地位消失,各国王权成为各国臣民最高的效忠对象。王权的加强,民族意识的萌动,是西欧经济发展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关于教会加剧中世纪黑暗的叙述】
在欧洲,基督教会已成为封建统治工具,他们和世俗封建主共同维护封建制度。农民和农奴的劳动被封建主以劳役、实物地租、名目繁多的捐税和教会“什一税”等形式侵吞。农民的反抗持续不断,但是起义的规模一般比较小,没有像中国那样发生过多次推翻了一个王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
另外,例如意大利一直不能统一,很大程度上因为罗马教皇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建立了教皇国,并且伪造了《君士坦丁赠礼》文件,声称当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罗马城,拉特兰宫等地交给了教皇。教会统治非常严厉,并且控制了西欧的文化教育。教士不能结婚,主张禁欲,要求人们将一切献给上帝才能死后上天堂,另一方面圣职买卖现象又很严重。宣扬三位一体、原罪说等经院哲学,严格控制科学思想的传播,并设立宗教裁判所惩罚异端,学校教育也都是为了服务于神学。在教皇格高列里一世(590年 - 604年)时期,古罗马图书馆也被付之一炬。

中世纪,基督教占据怎样的地位?

中世纪的基督教
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之后,不少日耳曼人的部族,例如法兰克人,亦开始皈依基督宗教。由于日耳曼人的文化水平比罗马人低,甚至连自己的文字也没有,于是教会便成了中世纪时期西欧的唯一学术权威;因为当时几乎只有教士和修士才能读书识字,所有的学者都是教会人士。正因如此,西欧便开始完全陷入一片黑暗的迷信时代。 1054年,基督教分化为公教(在中国称天主教)和正教(在中国称东正教)。天主教以罗马教廷为中心,权力集中于教宗身上;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教会最高权力属于东罗马帝国的皇帝。1096年-1291年,天主教以维护基督教为名,展开了8次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16世纪,德国、瑞士、荷兰、北欧和英国等地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它产生出脱离天主教会的基督教新教教会。领导人物是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他们建立了新教和圣公会,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中国所称的“基督教”,基本上都是这个时候产生的新教。
顶楼上,其实比儒家思想对欧洲的愚昧文盲农民手工艺者的思想牵制作用大多了。而且基督教的存在客观上阻碍了欧洲的统一。教会拥有军队,国土,宗教裁判所,烧死异端,强行征税....
很强大,主要控制人的思想。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类似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地位。

中世纪教会与世俗权力的关系

西欧中世纪中世纪教会与世俗权力时有冲突。在12世纪的西欧封建社会中,教会权与王权势力消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斗争中呈现互有消长。

公元8世纪中期,法兰克王国的新贵丕平,向教皇进献意大利中部的大片土地,这在日后成为教皇及教会力量崛起的基础。

查理曼帝国分裂后,教廷失去了帝国的支持,变成罗马地方贵族们的傀儡。这些大贵族的成员霸占罗马,让教皇丧失权力。

直到11世纪,经过克吕尼改革运动以及教皇改革,遏制了教会的腐败现象,保证了教皇的德行和号召力。使教会逐步摆脱了罗马贵族的控制,权力得到恢复。

1122年签署了《沃尔姆斯宗教协定》,握手言和。和约规定,主教的任命由教廷和皇帝共同执行。主教续任权之争告一段落。

扩展资料:

教皇自身并没有实力去对付强大的世俗君主,需要盟友提供军力或煽动对手内乱。教皇的优势是自身具有号召力,处于道义制高点。这让教皇在外交争端中占尽先机。

但教皇的盟友出于自身利益的需求,才选择结盟,让教皇作为联盟盟主,能使得己方处于道义制高点,取得最大利益。

要是教皇和其他君主的纠纷不损害自身利益,教皇就不能够号召他们出兵,教会只是掌握道义力量,没有能力和世俗君主比较兵马钱粮。

教皇一旦找不到强大的盟友,就会出现攻克罗马,俘虏教皇的场面,这一点在教会的黄金时代都无法避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皇

  西欧中世纪政教冲突
  西欧中世纪政教冲突,在长达12世纪的西欧封建社会中,教会权与王权孰强孰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斗争中呈现互有消长的马鞍型;最初是教会权从属于王权,继之是教会权凌驾于王权之上,随后是教会权走向衰落和专制王权的崛起。

  目录

  教会势力初起
  王权下的教廷
  政教冲突高潮
  地区发展不均
  冲突的三阶段一、酝酿时期
  二、教权与王权的对垒
  三、王权加强教权衰退
  教会势力初起
  王权下的教廷
  政教冲突高潮
  地区发展不均
  冲突的三阶段
  一、酝酿时期
  二、教权与王权的对垒
  三、王权加强教权衰退

  教会势力初起
  当罗马教皇的权力向天主教各教区延伸的时候,以国王为首的世俗权力也要求对所在地区的教会行使权力,这样就产生了如何调整教会权与王权关系的问题。涉及这一问题的理论,首推教皇基拉西乌斯一世在公元5实际提出的“双剑说”,即一支剑象征着最高的宗教权力,由上帝交给教皇执掌;另一支剑象征着最高的世俗权力,由上帝交给皇帝执掌;双剑论问世的时候,正是拜占廷帝国把持教会权力的时代,此时的教皇从政治地位上只是皇帝统治下的臣民,还难以在教会事务中与皇帝抗衡。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双剑理论,不仅含有排斥帝国皇帝统治教会事务的意味,而且也使“君权神授”的观念显露端倪。   
  公元751年以后,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拜占廷皇帝失去了对中部意大利的控制。教皇司提反二世借机提出了接替拜占廷统治意大利的要求。为了替教皇的领土要求提出理论依据,罗马教会伪造了一份文件——“君士坦丁的赠礼”。从当时的政治形势看,罗马教会伪造这份文件的目的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意大利中部的领土,而是为了得到对整个帝国西部的世俗统治权。   在11世纪下半叶之前,王权在与教会权的相互关系中占据着绝对有利的地位,王权把持着教会权,国王为了加强和巩固封建集权统治,获得教会的支持,加强了与教会的联盟,达到了集权统治的目的,但同时又使教会的权势在王权 的支持下扩大了,成为封建统治集团中较强大的政治势力。

  以法兰克和德意志为例:

  王权下的教廷
  8世纪中叶,矮子丕平为了篡位,用加洛林王朝取代墨洛温王朝,需要罗马教会给以政治上的支持,为其篡位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与矮子丕平为代表的大封建阶级有着类似经济基础和相同政治利益的罗马教会,要摆脱长期以来所受的拜占廷皇帝的控制,消除伦巴德人入侵的威胁,需要寻求新的世俗君主给予军事上的帮助。各自的需要建立起了西欧王权与教会权的最初联盟。借助于这个联盟,天主教逐渐抬头,并靠“丕平献土”建立起了教皇国。教皇由单纯的天主教世界的精神领袖兼任世俗君主,并消除了伦巴德人的威胁,摆脱了拜占廷皇帝的控制,压制了罗马贵族的叛乱。矮子丕平及其继承人也依靠这个联盟不仅当上了法兰克国王,而且将势力扩展意大利,做了罗马人皇帝,成了西罗马帝国传统的合法继承者,可与拜占廷皇帝平起平坐,但是,这个联盟虽然使双方受益,但联盟的主导者仍是王权而非教会权。到查理大帝统治时期,主教和修道院长的任命完全由他一人决定。查理曼之后,主教的任命已成为国王独有的特权,推选教皇的权利原操在罗马城教士和教友手中,但在查理曼统治时已成为世俗政权控制。   
  10世纪初,德皇利用教会加强和巩固集权统治,实行“奥托特恩权”,因此加强了与罗马教会的联盟,并支持罗马,教会的改革。罗马教会的改革是中世纪基督教教会权增长的起点。教会权的增长是以削弱王权的集权为代价的,必导致王权与教会权的摩擦,加剧了地方封建势力与王权的冲突。德意志王位是因反对外部敌人这一共同利益的需要而被确立、承认的,一旦这种外部威胁减弱或消除时,这个共同利益也就不再存在,就出现各大公爵企图扩大势力与王权相对抗的局面,奥托一世即位后,曾多次经历了氏族公爵的一再反叛,促使其承袭查理大帝的教会改革,培植教会势力,以削弱世俗大公爵的势力,奥托完全垄断了教会权力,重要教区的大主教由奥托的直系亲属担任,不仅教区内的宗教事务,同时还被委任执行国家权力,广泛地参与国家的重大事务,掌握司法大权的重任,即“奥托特恩权”。奥托把主教纳入官职的等级制度中,因主教制没有组成一个世袭家族的危险,减小了对王权的威胁,加强了王权的核心。因王权集权的需要,奥托二世建立了国家教会制,这种教会制还是在王权的控制下。   

  如前所述,封建统治者对天主教会之所以大加干涉和控制,是因为天主教会及其教士在实现封建化,完善封建制的过程中能够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例如,加洛林王朝实行的是伯爵辖区制的行政制度,而代表王权的地方行政长官伯爵则多是当地大封建主,他们有很强的自主性。为了严密控制他们,查理曼就借助于教会力量,在实行伯爵辖区制的同时设立主教区,给予主教在辖区范围内的司法权,以限制和削弱伯爵的权限。不仅如此,他还派遣宫廷教士和官员担任“巡阅使”,全权代表王权监督和阻止地方官员对土地的贪婪。教会和教士在封建化过程中被赋予的这种重要的职能,使其获得了相应的社会地位和国王的大量增予及权益。正如查理曼所说:“凭那份进款和那份地产,凭那所修道院和那所教堂,我就可以使得某个臣属效忠。”而这些主教和修道院长同样要为国王提供兵役、徭役和宫廷所需物品。世俗大地主阶级和教会是法兰克国家的两大支柱。这种统治格局对西欧封建统治权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教会的国家机构职能,必然强化王权对教会的控制。首先,查理曼以王权对教会圣职的任免取代宗教法规规定的教会选举权,随时罢免他认为不称职、不符合王权利益的主教。在德意志地区,圣职的授职权,一直是王权的属性。教会是王权实行统治的一个支柱。其次,王权还控制着教会对内外的立法。再次,为了防止主教因地产和权势的增长而危害王权,查理以教会法规来束缚教士的生活,很显然,法兰克的君主把罗马天主教看成是可以强化君权、维护君权统治的一种力量。   
  在西欧封建化的过程中,教会权的低落,不仅体现在教会权与王权的关系上,而且还表现在教皇对其世袭领地教皇国治理的失控。9—10世纪,教皇国的管理体制被打乱了,各地豪族如堡主、伯爵各自为政,教皇统治权变得有名无实,迫于压力,教皇开始把地产长期租借给他们。

  政教冲突高潮
  如果说当初教会获得独立的权力只是为了自我保持的话,那么后来当教会的权力发展到足以与世俗王权相抗衡的时候,控制和支配整个国家的欲望则成为教会权力的目的。到11世纪中期,随着王权的进一步强化和教会权力向世俗国家的渗透,并已成为国家的支配势力的时候,教皇与世俗皇帝的对抗达到顶峰。一方面,教皇认为他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另一方面,国王认为他才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西欧中世纪,在教会权与王权争夺最高领导权和充当世界霸主的斗争中。教会权摆脱其不利的地位是从11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发生这一改变的深层次原因当然是天主教会在王权的阴影下不断扩大统治范围,使西欧天主教化,并逐步获取天主教世界管理权的结果;其直接原因则是教会改革运动克吕尼运动深入发展的结果,克吕尼运动始于10世纪的克吕尼隐修院,到11世纪下半叶逐成燎原之势,其核心人物格里高利七世、利奥九世等人。利奥九世上台后,他要依靠教皇的权势,在罗马教廷巩固自己尚不稳固的地位,就先要把国家教会制带进罗马教廷。皇帝亨利三世统治时期,在王权的集权统治下,诸侯与王权的矛盾已不断的激化,逐渐形成了一股潜在的反对王权的地方势力,1056年,亨利三世卒然去世,其子亨利四世年仅6岁,皇后阿戈尼斯摄政,软弱无力。各大公爵瓜分了皇室的领地,教会在亨利三世的支持下,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教会改革,国家教会制得到充分发展,培植了教会封建主阶层,教俗封建主对德意志皇室领地和政治权利的瓜分,大大削弱了皇权的集权统治。格里高利七世扩大教皇的权威和亨利四世重建德皇的集权,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国家教会制是德意志皇权进行统治的一个支柱,也正是国家教会制培植了一批具有丰厚经济实力的教会贵族,他们瓜分了皇室的权力,动摇了皇权集中的基础。格里高利七世扩大教皇的权威和亨利四世重建德皇的集权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在政教之间以争夺主教授职权为主要内容的公开的斗争中,德意志的教俗贵族因自身利益而支持罗马教皇。德意志皇帝被教皇所废黜,德皇的被迫忏悔,在理论上削弱了王权的权威性。   

  以克吕尼运动为代表的教会改革运动到11世纪下半叶取得了极为重要的成果。在主教职权的斗争中,教会权从王权手中赢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拥有圣职任命的发言权,从而使神职人员(主教、大主教、修道院长)与世俗贵族相分离,杜绝了圣职买卖的弊端,通过斗争的胜利,教会权愈益强化,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教会权至上说由神学理论变成了社会的政治实践,教皇成了居于西欧诸王之上的主宰教会权与王权的强势人物,西欧各国一切重大事务都必须得到教皇的同意。13世纪初,教皇英诺森三世动员欧洲各国教会法学家帮助确立“教权至上的地位”。 他策动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了君士坦丁堡,组织了镇压法国南部阿尔比派的十字军。在教会内部,他实行专制统治。他运用政治手腕,利用德国混乱的政局,左右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举。在法国,他迫使势力强大的法王腓力二世就范,被迫同废后英格堡复婚。阿拉贡的佩德罗二世、莱昂的阿方索九世,葡萄牙国王桑乔一世,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都被迫匍伏于他的脚下。教权此时如日中天,盛极一时。但英诺森三世以后的50年间,虽然教皇们继续努力捍卫教权,但由于时事的变易,教会权在与王权的较量中无可奈何地滑向低谷。卜尼法斯八世虽然力图步英诺森三世的后尘,重建逐渐丧失的教皇最高统治权。但在与法王腓力四世的斗争中死去,严重削弱了教会权,而对正在崛起的王权则十分有利。接着中世纪奇迹人物腓特烈二世登场,逼得教廷远避法国,从而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阿维农之囚,教会权更是一蹶不振,直到席卷整个欧洲的宗教改革把罗马天主教对西欧统治的一统天下彻底打破。  
  以上表明,中世纪西欧教会权与王权的关系,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教会权凌驾于王权之上的永恒现象,客观实际是教会权与王权两者在相互联合和斗争中因世事的变易而彼此消长。
  编辑本段地区发展不均
  中世纪的西欧,教会权与王权的关系,不仅从时间上考察彼此在斗争中互相消长,而且从空间上考察这种消长在各国各地区也不是铁板一块、完全一致的。在刚刚步入封建社会之时,新建的诸日耳曼王国中,只有西罗马帝国的原居民罗马高卢人信奉罗马基督教,新入主的日耳曼各族均信奉原始多神教或阿里乌斯派基督教,罗马派基督教不仅对这些蛮族新王国无法施加影响,反而被新的主人视为罗马帝国的同路人而屡遭打击。面对这一新的情况,虽然以格利哥里一世为代表的一批执着于罗马基督教事业的教会人士不遗余力地采取各种手段来强化和扩大教会的势力,并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最终使整个西欧天主教化,但是,这一过程不仅充满了艰辛和反复,而且在各地发展也极不平衡。   

  英格兰接受天主教就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随着国王的更替几经反复后才终成正果。西北欧的乌特勒支、弗里西亚到8世纪才逐渐天主教化,至于萨克森人,他们反对法兰克人的征服,因此也敌视他们的宗教。真到772年至803年查理大帝发动一系列战争,最终迫使萨克森人臣服时,萨克森才皈依了天主教,斯堪的纳维亚各国以及摩拉维亚、波希米亚于10至11世纪才缓慢地天主教化。   
  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天主教化的路程尚未走完时,教会权是无法凌驾于王权之上的,相反,教会权威的确立完全仰仗于王权的支撑。并且,还由于天主教化进程的不一,天主教会的权威在同一时期内在不同地区理所当然的也有强弱之别。

  冲突的三阶段
  政教矛盾和冲突贯穿了整个西欧中世纪,对西欧历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于教会权与王权之间的这场尖锐复杂、旷日持久的斗争,本文试从中古西欧历史入手,分三个阶段来分析,以期能了解两者之间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和对西欧历史发展的影响。  
  在西欧中世纪的历史中,政教矛盾一直存在,政权与教权一直是此消彼长,处于激烈的斗争中。开始,罗马教皇和神职人员总是从属于世俗的君主或领主的。但到十一世纪末,其地位大大改观。教会利用世俗封建主的相互格斗和厮拼而有力的增强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希求确立对整个欧洲的统治。不过世俗的皇帝和君主们是不甘心充当教会走卒的。他们对教会的支持与合作,说到底,无非是个利用。所以,一旦他们感到教会势力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时候,便要采取断然措施相抗衡,以至于不惜诉诸武力,总之,在中世纪,教会权(神权)与王权之间的斗争是尖锐复杂、旷日持久的,二者之间的斗争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是五至八世纪的酝酿期;第二阶段是九到十三世纪,教权高涨,与政权形成对垒之势,期间教权达到颠峰状态,随后便开始由胜转衰;第三阶段是随着君主国家的形成和各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萌发,王权逐步得到加强,教权节节败退,王权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一、酝酿时期
  中世纪伊始,基督教教会和基督教国家二者,只不过被当作统一社会的两种基本的职能机构而已,它们只有分工的差别,并无不同社会性质的对立。它们并没有料到嗣后彼此之间会发生多大的冲突。尽管如此,在某些神职人员的思想理论中,已显露了夸张神权的苗头。盖拉西(492——496年为教皇),是最早提倡教政二元主义的理论家之一,他提出所谓的“双剑”论。他说,在基督那里,本来是君主、教主合为一体的;但基督深知人的弱点,便在尘世中将这两种职能分开,将两把剑一给君主,一给教主,并令他们互相提携。盖拉西说:“治理现世有两大系统,一为教士的神权,一为人主的君权。在‘最后判决’中,就是君主也必须由教主代向天主负责。就此点而论,则这两种权力中,教士权力的分量较重。”又说:“耶稣·基督在规范这两权各得其所的方法和尊严中,又区别彼此的职务……既:为使来世的永生,信教皇帝应需用教士,而教士应用皇法也是为了尘俗事务的缘故。”⑴由以上可以看出,在中古初期,神权开始觊觎世俗权力,并为以后染指世俗权力寻求理论上的依据。   在公元六七世纪时,罗马主教趁拜占廷皇帝对意大利的控制削弱之机,首先统治了罗马,继之又在意大利中部占据了大片土地,在格列高利一世(590——604年)任罗马主教时,对西欧教会开始有了较强的影响,此后罗马主教逐渐独占了教皇的名号。在751年,教皇与西欧新兴封建主法兰克国王结盟,支持法兰克王丕平篡夺王位后,后者在754年战胜意大利北部伦巴德人时,强迫伦巴德人把侵占的意大利中部的一片领土交给教皇,教皇从756年起,在这片领地上形成了一个世俗国家,俗称“教皇国”。这样,教皇在宗教权力之外,又获得了相当大的世俗权力,这为盖拉西“双剑论”的推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以后神权与王权的斗争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力量。
  二、教权与王权的对垒
  随着十一世纪欧洲经济的增长,教会的经济力量越来越大,逐渐想摆脱世俗政权的控制,表现为这个时期兴起的教会内部的改革运动——克吕尼运动。改革者要求严格教会管理,反对世俗政权对教会的操纵。克吕尼运动加强了教会的组织力量,最后由改革者与教廷建立起联系,而打破了数世纪以来,政教之间虽有矛盾,但相安无事的局面。1073年,克吕尼修道院修士希尔得布兰德当选为教皇,即教皇格里戈利七世,由此开始了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分庭抗礼。皇帝作为世俗封建主的首领,教皇作为教会封建主的首领;一方主张教权至上,一方主张皇权至上,形成了二者对垒的局面。   导致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发生冲突的直接原因是,教会要摆脱世俗政权的控制,但是我们认为更为重要的是,皇帝和教皇政策中的“世界主义”倾向,即双方都想确立对整个基督教世界的统治。教皇认为自己是基督教世界的精神领袖,理应控制和指导世俗君主,教皇以开除教籍和褫夺教权为武器,来操纵世俗政权,实现其帝国野心。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也四处干涉,以俗界领袖自居。双方斗争的焦点是主教叙任权和对意大利的控制权。这两点对教皇和皇帝推行他们的“世界帝国”政策至关重要。首先,教皇视主教叙任权为摆脱世俗政权、培植教廷的驯服仆从的工具,皇帝则一向通过任命主教来控制教会,并把自己控制的教会看作是帝国的重要支柱;其次,教皇要通过控制意大利来捍卫罗马,皇帝则想通过控制意大利来壮大自己的力量。   教皇格里戈利七世与皇帝亨利四世(1056——1106年)开始的争夺主教叙任权的斗争,最终以皇帝亨利五世(1106——1125年)与教皇签订妥协的《沃姆斯宗教协定》(1122年)而告终。按照协定,皇帝放弃主教叙任权,主教由教士选举产生,但皇帝有权出席选举,并在有争议时作出最后的决定,教皇则将授予新主教权标,以象征领地和行政权力的重要特权让与皇帝。从表面上看,教会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废止世俗君主的主教叙任权,但实际上皇帝对教会仍有较大的控制权。教皇要控制整个基督世界的企图尚未实现,因此,从十二世纪后期起,教皇又与皇帝为争夺意大利的控制权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结果,皇帝腓特烈一世于1176年莱尼亚诺战役惨败,而几乎放弃了在意大利的一切要求,教皇权威终于在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达到了极盛。⑵英诺森三世在中部意大利建立教皇国以拱卫罗马;他任命皇帝,英国向他屈服,法国与他结盟;他镇压了南法阿尔比异端,提倡新僧团的福音等等。而且在那个时代,任何不符合神学正统的思想学说,都被斥责为“异端”而受到禁止和迫害。总之,那时“基督教使西欧封建社会各个方面都染上了宗教色彩。”⑶英诺森之后教皇势力由盛转衰。后来神圣罗马帝国霍享斯陶芬王朝的灭亡,教皇受控于法王,宣告了皇帝和教皇的“世界帝国”幻梦的破灭。
  三、王权加强教权衰退
  从十二世纪起,西欧城市发展迅速,商品经济繁荣,到十四世纪西欧就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最初萌芽。经济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消除封建割据,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强王权,统一国家。   另外,在皇帝和教皇的争霸过程中,教皇插手世俗事务,削弱了教皇作为西欧精神领袖的地位,日益等同于一个世俗君主。为适应插手世俗事务的需要,在教会管理上,教廷被迫借助于世俗的方式,尤其是一整套税收和财政体系。并且,既然教廷没有一个教会税收体系,因而教廷不得不像世俗国家那样,运用它的司法权力作为一项税收来源,这就必然造成对世俗法权的干涉。教廷的世俗化,它对各国教会的控制、对国家司法的干涉,以及它苛重的税收,都必然加深教皇与普通基督教徒之间的鸿沟,引起西欧各国王权的不满,所以只有彻底摆脱教皇的控制,西欧国家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从十二世纪起,西欧各国国王便以宗教宗主权为武器来加强王权。所以西欧王权加强的每一步都伴随着与教皇的斗争。   王权逐步加强教权节节失利,这个过程在法国的历史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来。在路易九世时期(1226——1230年),国王实行司法、货币和军事改革,促进了经济统一与中央政府权力的加强。到腓力四世时期(1285——1314年),王权继续加强。腓力四世为夺取附属的城市伊兰得尔,推行战争政策,经常感到财政困难,他便向法国教士征收捐税,因此和教廷发生冲突。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在政教斗争激烈时死去,新教皇克莱芒五世是在法国国王直接压力下当选的。教廷从这时候迁到了法国阿维农城,总共住了七十年(1308——1378年),史称“阿维农之囚”。⑷腓力四世继续和教皇作斗争,于1307年没收圣殿骑士团财产。1312年教皇正式宣布解散神庙骑士团。腓力四世得到完全胜利,教权受到了重大打击。“阿维农之囚”事件充分的表明了教权在这一时期衰落的趋势。   王权能最终取得胜利要归因于在王权与教皇的斗争中,西欧各国的民族意识开始了最初的萌动。十二、十三世纪开始的西欧王权的加强,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形成运动,到十五、十六世纪大体完成。这一漫长过程的结束,终结了教会在中古盛期所确立的“万流归宗”的地位,王权的加强、民族国家的胜利必然意味着教皇势力的衰落。   总之,教权与王权的冲突,以王权的最终胜利而告终。教皇作为西欧最高效忠对象的地位消失,各国王权成为各国臣民最高的效忠对象。王权的加强,民族意识的萌动,是西欧经济发展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政教合一,相互制约,但大部分是教权压过政权

中世纪欧洲教会的正统骑士是如何打仗的

还有~是不是骑士就是最精锐的骑兵???
骑士是一支快速而且强悍的部队。他们是第一支穿戴护甲的部队,同时精于进攻和防守。骑士在战况不利时也能迅速撤退,脱离战场(除非和他们交战的也是支移动力极高的快速部队)。从军事角度而论,战争和竞技是骑士的主要职能。在中世纪一名戴头盔、着铠甲、挎宝剑,左手操盾御马、右手持握长矛的全副武装的骑士及其侍从就是一个作战单位。其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势不可挡,有人形容"一个骑在马上的法兰克人能把巴比伦城墙冲个窟窿"。中世纪欧洲骑士是军队的核心、是战场的主人,因此他们的武器装备以及道德准则往往也是影响战争的主要因素。战争中,使用骑兵的最佳方案莫过于让他们全速冲向对方的防线了。被吓坏的农民们在狂奔的军马和全身铁甲的骑兵的双重威胁下,只有溃败逃命的份了。但是这种冲锋也不是全无危险的。一般骑士使用的主要武器是长矛和剑,也有一些骑士使用战斧、铁锤、铁棍、狼牙锤等等。骑士的长矛在战场上可抛出刺杀敌人。1066年的哈斯丁战役,法国骑士正是用这种方式打乱了英国军队城墙似的盾牌阵容。
欧洲骑兵打仗还不就是 排阵 冲击 肉搏 这个一般在哪里都没有区别 因为欧洲在战争中不重视骑射 所以可以忽略骑士只是一个广称 最精锐的骑兵在欧洲一般是重骑兵
当然啦,骑士是欧洲统治阶级最底层,也是军队里精锐中的精锐。有些地位较高的骑士甚至会成为将领。中世纪11世纪初,十字军占领耶路撒冷后,为了保卫圣地。教会从军队里选选拔优秀者组成几个僧侣骑士团驻守耶路撒冷,其中最出色的是‘医院骑士团’和‘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又叫圣约翰骑士团,他们在耶路撒冷开办医院,收容患病的朝圣者。圣殿骑士团大本营设在耶路撒冷的古犹太神庙。像僧侣一样,骑士团一同吃饭,并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各头领指挥。教会骑士团都是宗教性的军事组织。

"中世纪的教会由于没有任何经济和政治的实权,因此,大部分神职人员过着清贫的生活"正确与否?谢谢

分时期的,但更多的时候神权凌驾王权
751年,法国墨洛温王朝的丞相丕平在教会的支持下篡位;753年,教皇亲自为丕平加冕(按传统,国王只需要由红衣大主教加冕就可以了)。
中世纪罗马教皇风头很旺,为影响欧洲政治力量平衡的重要一极,甚至还出现了“卡诺莎雪地求饶”(某国国王得罪教皇,在雪地中站3天以求得到教皇的宽恕。)这样的事件,除了教皇身上的一层神光之外,“教皇国”(在754和756年,丕平两次出兵意大利打败伦巴第人,将夺得的拉文那到罗马之间的“五城区”赠给教皇。此事件就是被基督教世界称颂了千余年的“丕平献土”,从此在意大利的中部,一个政教合一的教皇国存在了1100多年。)这个物质基础更为重要。
另外,教会是有收入的。什一税、6世纪时欧洲教会法即予以确认,自8世纪以来又获得世俗法律的支持。公元779年,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开始明确规定,缴纳什一税是每一个法兰克王国居民的义务之后,西欧各国纷纷效仿,而远离欧洲大陆的英格兰则到10世纪才规定必须缴纳什一税。当时征收的什一税分为大什一税(粮食)、小什一税(水果、蔬菜)和血什一税(牲畜)等,其税额往往超过纳税人全部收入的十分之一,大部分负担主要由农民承担。
错,很多教士都过着糜烂的生活。
中世纪又称为黑暗时代。教士利用神权来愚弄民众。

比如:
1313年天主教会开始在欧洲兜售“赎罪券”。教皇宣称教徒购买这种券后可赦免“罪罚”。 以此来骗取百姓钱财。

后来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就是出于对教会奢靡生活的不满引发的。
神权凌驾王权 之上
文章标题: 中世纪教会允许教士上战场作战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4542.html
文章标签:作战  教士  中世纪  教会  战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