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12 13:06:3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1次
有太多的事情永远都没办法知道真相,我们常说:“不要相信别人说了什么,要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但,谁又能确定自己看到的就一定是真相?“冰山一角”,“断章取义”屡见不鲜。
而在生活中还流传着一种恒古不变的民俗,叫“唠嗑”,唠的都是别人家的事,无关自己,也多数都是看不到真相的,那怎么办?经验说:“你唠你的,我听我的,大家更愿意相信自己主观认定的,真相并没那么重要,重要的就是,你怎么看!”
其实真相与谣言之间最怕的就是三人虎,说的人多了,就模糊了,会让人分不清真假。
“不做安安饿殍,犹效奋臂螳螂”,好犀利、形象的句子。它真的是出自明朝那位崇祯帝最赏识的杨嗣昌之口吗?论才气,到有几分,说讽刺,要从何种角度看呢?道谣言,早已模糊了界限吧。
一、学霸杨嗣昌
杨嗣昌用现代的话来讲是真正的 “红二代”,其父亲杨鹤乃是明末兵部右侍郎、陕西三边总督。他从小受父亲和家里环境的影响,博览群书,精通星象,万历三十四年(杨嗣昌19岁)中举人,三十八年(杨嗣昌23岁)中进士,是一枚真学霸。
培根曾写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那学霸杨嗣昌又成如何的“性格”呢?
杨嗣昌成为进士之后开始走进官场。他最早担任的是杭州府学教授,也就是一个政府机构的公办教师(教书的)。然后又跳到国子监(另一个顶级的政府学校)继续做教书先生。学霸就是学霸,估计是当年做学生的时候表现的太优秀,毕业后就被留校了。
那作为一名老师,不论古今中外都是很博学多才的,其理论知识丰富,逻辑思维和知识的整合能力都是很强的。
或许就是这样的原因,杨嗣昌在离开学院走向其他工作岗位后,仍然保留了做先生时的工作习惯。他善于对工作进行分析,然后归纳、总结。
所以才有了流传后世的《地官集》、《抚关奏议》、《宣云奏议》等等,关于他在每一个工作岗位的经历与心得。
正所谓,认真做事的人,责任心都很强,总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想尽办法去解决问题。
说白了也就是爱操心的人,太想把事情做好。
二、杨嗣昌不偏不党,直男一枚
杨嗣昌被调到南京户部上班时(时年35岁),刚到岗就为登莱巡抚袁可立请饷,目的是为了安兵散民。可见他不仅有思想还是一位敢想敢做的实干家。
当时“盗贼”猖狂,起义军不断崛起,其根本问题是因为饥荒导致的民不聊生,百姓都快饿死了,唯有钱粮可以解决问题,他的这一观点到和他父亲杨鹤的一致,他们都看到了问题出现的根源,希望从源头上去进行调整和改革。
但当时的政局又出现党派之争,有干事的,就有闹事的,没办法,跟猪队友搭档受伤的总是老老实实做事的。
杨嗣昌早就看出了这一点,为了避祸自称有病隐居在老家常德,与人吟诗作对去了。其父亲杨鹤后来遭到被魏忠贤罢官,也回了老家,父子俩过起了“桃花源”的生活。
杨嗣昌在休息的这段时间创作了很多诗文,注有诗集《野客青鞋记》留后人品读。其作品都是描写家乡的美景,寄情于山水,可谓是性情中人。
天启七年(1627年)九月崇祯帝朱由检即位,他之前就看到过杨嗣昌写的《地官集》,觉得杨嗣昌是位有才能的人,而且不偏不党,于是在登基后不久就重新启用了杨鹤与杨嗣昌(时年40岁)父子俩。
但后来杨鹤因为招抚流寇失败而获死罪,杨嗣昌三次请辞代父受罪,都被崇祯帝拒绝,最后免了杨鹤的死罪改戍江西袁州。可见崇祯帝对杨嗣昌的赏识,从而也可以看出杨嗣昌对父亲的孝顺。
三、孤独的智慧化身
崇祯帝对杨嗣昌又先后进行过数次的提拔,但因其父杨鹤与继母的先后去世,杨嗣昌不得不在家守制。于崇祯九年(1637年)接任兵部尚书(时年50岁)。
此时明朝的处境已经是内忧外患了,国内大批的起义军已颇具规模,最具代表的张献忠、李自成等,而外有清军多次入塞。由于杨嗣昌在守制时就一直关心国家时局,所以在一上任就对明朝的未来有了具体的规划。面对内忧外患的国家,他总结出三点:
1.制外必须先要安内;
2.足食然后足兵;
3.安民方能荡寇。
真的是有才之人,正所谓“逆向思维,环环相扣”。表面上是外患当紧,实则是内忧致命。一举指出重点和源头,所谓治标要先治本!所以他建议先和清军和谈,把国内的实质问题解决好,再回头对付外敌。
好的方案需要好的执行,可杨嗣昌所面对的团队可谓是:“一流的方案,搭配二流的执行”虽然崇祯帝很认可杨嗣昌的方案,但却是“老好人”形象,当断不断,反遭其乱。面对和清政府的和谈也是左右摇摆不定,很多爱国朝臣是反对和清政府议和的,这可以理解,因为他们都只看到了表面的外患,没有发现比外患更紧张的其实是内忧!
同样的都是爱国,只是段位不一样罢了,毕竟拥有智慧的人是少数的!这或许也就是杨嗣昌作为一位有才能的国家好干部最后却遭到差评的原因吧!毕竟从表面看一个是对内,一个是对外。“我明白”!往往过于有才华的人总是孤独的!
四、杨嗣昌的救国计划最终成了一副被推倒的塔罗牌
杨嗣昌在针对剿匪的问题上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策略,整个策略对季节,地域等因素都做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有详细的调整,很科学,很完美,实施的头一年确实起到了效果,可是杨嗣昌在分析所有因素时却高估了自家的团队。对于当时的政局,这有样计划过于理想化。
方案很好,执行团队存在问题,最终导致整个计划实现。
完成“四正六隅,十面张网”需要大量的兵力,需要五省总督和五省总理的配合。所以前提就是要先拖住清政府的战争,不能让他们分散兵力,可是事与愿违呀!
明朝的爱国将士怎能允许对清政府示弱,所以领导班子意见不统一错过了最佳谈判时机,最终开战,原计划的兵力被调动,使张网变成了一张漏网。
原本已经被镇压下来的起义军又熊熊燃起,没能实现安内,哪有超强实力对外,此时再加上清政府的大举进犯,明朝已是无力回天。
崇祯帝也只能感慨:“大事几成,为几个黄口书生所误,以至于此!”杨嗣昌规划的美好明朝未来最终变为一副被推倒的塔罗牌,自己也牺牲在了工作岗位上。
五、士为知己者死
崇祯帝对杨嗣昌的认可和信任用现代话来讲“没有之一”。他曾对杨嗣昌的死哀叹,没有人有像杨嗣昌一样的才能可以平定匪贼了。
而杨嗣昌对崇祯帝的知遇之恩也是有目共睹的,他做事认真,尽心尽力,甚至生病也在坚守岗位,他作为督师平寇时已经是52岁了,满头白发。离京时是边哭边拜上路的,只为崇祯帝赠他的一首诗:“盐梅今暂作干城,上将威严细柳营。一扫寇氛从此靖,还期教养遂名生。”如果你懂,你就会和他一样泪流不止。
所以到最后即便是杨嗣昌已经夜不能寐,日呕痰血都依然尽心在平寇,虽然事与愿违,也是因此,对知己的愧疚最终病逝。
总结
了解杨嗣昌再看这句:“不做安安饿殍,犹效奋臂螳螂”到底是真实的讽刺,还是民间的谣言还重要吗?答案是,不确定。
但确定的是,到底应该从何种角度去欣赏这句诗呢!你可以说它是在讽刺老百姓,我也可以说它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感慨与同情,他还可以说是赴死起义的决心。不同的立场总会有人受到伤害,不确定的态度总是会互相伤害。
大家都知道艾迪生的那句经典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更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而我们从小见到和听到的是…“断章取义”“偷换概念”,你会怎么看?
有太多的事情永远都没办法知道真相,我们常说:“不要相信别人说了什么,要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但,谁又能确定自己看到的就一定是真相?“冰山一角”,“断章取义”屡见不鲜。
而在生活中还流传着一种恒古不变的民俗,叫“唠嗑”,唠的都是别人家的事,无关自己,也多数都是看不到真相的,那怎么办?经验说:“你唠你的,我听我的,大家更愿意相信自己主观认定的,真相并没那么重要,重要的就是,你怎么看!”
其实真相与谣言之间最怕的就是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就模糊了,会让人分不清真假。
“不做安安饿殍,犹效奋臂螳螂”,好犀利、形象的句子。它真的是出自明朝那位崇祯帝最赏识的杨嗣昌之口吗?论才气,到有几分,说讽刺,要从何种角度看呢?道谣言,早已模糊了界限吧。
一、学霸杨嗣昌
杨嗣昌用现代的话来讲是真正的 “红二代”,其父亲杨鹤乃是明末兵部右侍郎、陕西三边总督。他从小受父亲和家里环境的影响,博览群书,精通星象,万历三十四年(杨嗣昌19岁)中举人,三十八年(杨嗣昌23岁)中进士,是一枚真学霸。
培根曾写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那学霸杨嗣昌又成如何的“性格”呢?
杨嗣昌成为进士之后开始走进官场。他最早担任的是杭州府学教授,也就是一个政府机构的公办教师(教书的)。然后又跳到国子监(另一个顶级的政府学校)继续做教书先生。学霸就是学霸,估计是当年做学生的时候表现的太优秀,毕业后就被留校了。
那作为一名老师,不论古今中外都是很博学多才的,其理论知识丰富,逻辑思维和知识的整合能力都是很强的。
或许就是这样的原因,杨嗣昌在离开学院走向其他工作岗位后,仍然保留了做先生时的工作习惯。他善于对工作进行分析,然后归纳、总结。
所以才有了流传后世的《地官集》、《抚关奏议》、《宣云奏议》等等,关于他在每一个工作岗位的经历与心得。
正所谓,认真做事的人,责任心都很强,总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想尽办法去解决问题。
说白了也就是爱操心的人,太想把事情做好。
二、杨嗣昌不偏不党,直男一枚
杨嗣昌被调到南京户部上班时(时年35岁),刚到岗就为登莱巡抚袁可立请饷,目的是为了安兵散民。可见他不仅有思想还是一位敢想敢做的实干家。
当时“盗贼”猖狂,起义军不断崛起,其根本问题是因为饥荒导致的民不聊生,百姓都快饿死了,唯有钱粮可以解决问题,他的这一观点到和他父亲杨鹤的一致,他们都看到了问题出现的根源,希望从源头上去进行调整和改革。
但当时的政局又出现党派之争,有干事的,就有闹事的,没办法,跟猪队友搭档受伤的总是老老实实做事的。
杨嗣昌早就看出了这一点,为了避祸自称有病隐居在老家常德,与人吟诗作对去了。其父亲杨鹤后来遭到被魏忠贤罢官,也回了老家,父子俩过起了“桃花源”的生活。
杨嗣昌在休息的这段时间创作了很多诗文,注有诗集《野客青鞋记》留后人品读。其作品都是描写家乡的美景,寄情于山水,可谓是性情中人。
天启七年(1627年)九月崇祯帝朱由检即位,他之前就看到过杨嗣昌写的《地官集》,觉得杨嗣昌是位有才能的人,而且不偏不党,于是在登基后不久就重新启用了杨鹤与杨嗣昌(时年40岁)父子俩。
但后来杨鹤因为招抚流寇失败而获死罪,杨嗣昌三次请辞代父受罪,都被崇祯帝拒绝,最后免了杨鹤的死罪改戍江西袁州。可见崇祯帝对杨嗣昌的赏识,从而也可以看出杨嗣昌对父亲的孝顺。
三、孤独的智慧化身
崇祯帝对杨嗣昌又先后进行过数次的提拔,但因其父杨鹤与继母的先后去世,杨嗣昌不得不在家守制。于崇祯九年(1637年)接任兵部尚书(时年50岁)。
此时明朝的处境已经是内忧外患了,国内大批的起义军已颇具规模,最具代表的张献忠、李自成等,而外有清军多次入塞。由于杨嗣昌在守制时就一直关心国家时局,所以在一上任就对明朝的未来有了具体的规划。面对内忧外患的国家,他总结出三点:
1.制外必须先要安内;
2.足食然后足兵;
3.安民方能荡寇。
金庸小说《碧血剑》《鹿鼎记》中,说李自成进北京后,一见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侍妾陈圆圆,竟被迷得神魂颠倒,将她占为己有,因此逼反了吴三桂,才丢了江山。而且,他假死脱身做了和尚后,还继续与陈圆圆幽会,对自己为美人而弃天下之事,至死不悔。
《鹿鼎记》:李自成与陈圆圆
那么,真实历史上的闯王李自成,又是何等人物呢?这个历史人物,在他身故后的几百年里,一直争议不断。满清王朝和文人大儒,在《明史》《清史稿》等史书,以及各类文人笔记,野史传说中,对他大肆抹黑,说他是杀人如麻、生吃人肉的恶魔。
而很多因为读了《明朝那些事儿》等通俗书,成为“明粉”的现代人,同样对李自成大肆抨击,认为他为夺江山,起兵造反,四处流窜,裹挟百姓,四处流窜,灭亡明朝后,却打不过满清,是让大明亡国、神州陆沉的千古罪人。
同样,也有很多人出于朴素情感,对这个出身平民的义军首领,充满同情,并为他的功败垂成,在满清和地主豪强的夹击下失败,而扼腕痛惜。比如南明史巨擘顾诚老先生,在其所著的《明末农民战争史》,就通过详实史料,推翻了对李自成的许多传统认知。
事实上,就和刘邦、朱元璋两位前驱者一样,李自成同样生活简朴,性情豁达,能与部下共甘苦同患难,不脱农民军首领本色,个人私德可说颇有开国帝王气象。霸占陈圆圆的,并非李自成,而是其大将刘宗敏。
吴三桂身为辽东关宁集团的首领,数万大军的主帅,同样绝不会因为一个在古代如同玩物的妾侍,而左右自己的最终决策。所谓陈圆圆一个弱女子,竟能害得汉人丢了天下的说辞,纯粹是匪夷所思,荒谬绝伦。李自成起兵反抗明朝,本身是无需指责的。明末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责任,不在他而在明朝官府。
崇祯皇帝朱由检固然是衣宵食旰,星夜既起,每朝不缀,从主观立场也想努力勤政爱民,但他根本无力革除明朝二百多年积蓄的种种体制弊病,偏偏又连年遭遇天灾,最后只能顾头不顾尾,拆东墙补西墙,于是乎,裁撤驿站,停修水利,赈灾不利,引发抛家弃舍的流民万千。
升斗小民们遭了灾荒,官府不思救济,反要加税,当百姓们连卖儿卖女的救命粮也被抢走,焉能不反?难道当官的可以在秦淮河畔诗酒风流,为民的活该吃观音土,活该换着死孩子吃,活该全家饿死不成?
当堂堂大明内阁辅臣杨嗣昌,可以对百姓们公然喊出【不做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的时候,一切努力抗争着,想为自己努力找一条活路的人,不论做出怎样的恶行,其实都是情有可原。
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杨嗣昌
更何况,人类作为高等动物的本性,数十万年进化史,数千年文明史,矢志不离的本性,就是努力奋斗,苦苦搏杀,踩着无数竞争者的尸体和头颅去力争上游,不惜血淋淋的惨酷斗争,不为别的原因,只为了能把自己的基因更多传下去的生物本能。
电影《投名状》里说的“抢钱抢娘们”,电影《鹿鼎记》说“抢回我们的银子和女人”,历朝历代的叛乱与举事,本质上就是这么回事。
开局一个碗的游方和尚朱重八,可以趁元末大乱,为子孙夺下这如画江山。原是驿丞的李自成却被其子孙开除失业,又眼见天灾人祸,人心动荡,流民四起,官逼民反,当然同样可以来争天下,理直气壮,天经地义。
当李自成兵进北京时,是明朝遗民眼中,是「甲申国难,文武瓦解,六宫恣乱,宗庙瞬息丘墟,生灵流离涂炭,臣民侧目,莫可谁何」,足见很多人确实抛弃了崇祯帝,抛弃了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寄厚望于李自成,希望他成为一个崭新王朝的开创者。李自成与大将刘宗敏,宰相牛金星:
虽然关外的满清政权立国近三十年,组织力和动员力也极其强大,但李自成和大顺,作为新兴汉人政权,毕竟有相对于满清的绝对民族优势。在大顺军兵锋势如破竹下,一度夺取了长江以北的中原各省,只要能有两三年时间,通过制度建设,去切实有效控制这些地区。那么凭借巨大的人口和版图优势,要击败满清并非天方夜谭。然而很可惜,历史天平的成败枢纽,对李自成和大顺朝一闪即逝。
在歼灭孙传庭部秦军,入主关中,李自成本应先在刚刚占领的关中河南湖广地区,加强地方建设,巩固根基。然而,他却迫不及待地选择了东征,进军山西。
当九边明军拱手而降后,李自成本当就此止步,北守雁门西守太行,以为关中屏障,坐等清军先克北京,再挟民族大义之旗,从容收拾局面。
可惜,万里江山眼看就在眼前,李自成君臣的急躁操切心态显露无疑,在自身根基远谈不上巩固时,李自成就亲率主力一路东向,攻陷京城,逼死崇祯皇帝。如此,不但令摇身一变,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旗号的满清,占据了政治优势,更意味着,大顺军将要在一马平川的河北平原,和满清骑兵做主力决战。
于是,山海关一片石决战,天时地利人和尽失,大顺军8万主力,在吴三桂3万关宁军、3万乡勇,满清10万八旗军的夹击下,李自成主力损失惨重,被迫一路西撤,在北京只待了短短46天,灭明之举尽成为人作嫁。
明朝那些腐朽堕落的官僚地主豪强们,迅速打着“仗义兴师,勤王讨贼”的幌子,争先恐后地剃发留辩投清。南明弘光政权同样高喊“为崇祯先帝报仇”,“借(东)虏平(流)寇”,对李自成形成夹击之势。
此后,多尔衮就以二十万八旗核心武力的基本盘,分散兵力,四面开花,同时调派英亲王阿济格率大军攻李闯,豫亲王多铎率大军攻南明,一路席卷珠帘收编各方降兵。原明军将领们,纷纷投效在满清旗下,为其鹰犬充任先锋,竟成摧枯拉朽之势。
与之相反,李自成却不能理性地分析当前的情况,并作出合理的战略决策,也让大顺军一路兵败如山倒,在和满清力量此消彼长之下,连续丢失河北、山西、河南、关中、襄阳……从一片石之战到潼关决战,短短一年时间,李自成就迅速丢光了全部根据地,更被内外敌人的前后夹击下,绞杀得难以立足,一路溃退到长江岸边。
最后,李自成在轻身赴险时意外身亡,不但葬送了自己曾近在咫尺的江山,也令大顺军丧失了明末舞台的主导权,其后更成一盘散沙,被南明官僚分化削弱,并没能在抗清事业中发挥出应有的力量。
作为逐鹿天下的新兴势力,逆水行舟便不进则退,大势在我,则势不可挡,政权基础未巩固而遭决战失败,则再无翻身余地。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就是李自成这瞬间辉煌,转瞬即逝的一生的最好写照。至于“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那位绝色佳人陈圆圆,
竟被骂为让吴三桂叛变,满清坐稳江山的“红颜祸水”,则仅仅是当了男人们的替罪羔羊罢了。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