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魏晋南北朝说盛行男风,国家合法的啊?介个的真实度高不?
比较有名的。。。是有哪些啊从现有的史籍资料来看,中国汉以前“狎昵娈童”仅为君王贵族的特殊癖好,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此风渐渐普及于士大夫及社会民众,并且多有歌咏之词。至唐朝与五代期间,男色之风渐衰,但至宋朝又兴盛起来,男子公然为娼,聚集于风月作坊,招揽生意。元代男色之风又衰,到明清时期又复盛,尤其是清代,盛行“私寓”制度,官吏富商蓄养相公成风。这些大户人家买来眉清目秀的小男孩供主人赏玩,称“男风”,小孩被称为“相公”或“象姑”。当时北京有本叫《朝市丛载》的类似于旅游指南的书上,载有吟咏相公的诗:“斜街曲巷趋香车,隐约雏伶貌似花。应怕路人争看杀,垂帘一幅子儿纱。”这种“私寓”制度,直到清末民初,才有伶人出面倡议而被废止。
比较有名的,比如“分桃之爱”
弥子瑕是卫灵公男宠,恃宠而骄,私自驾君主的车,把吃了一半的桃子给君主吃,在他得宠时还受到君主的赞扬,到失宠时这都是罪名了。
“断袖之癖”
这个典故出自汉代。汉哀帝十分宠爱一个叫董贤的男子,和董贤“同卧起”,俨如夫妻。有一天,哀帝和董贤一起睡午觉,哀帝醒后要起来,但衣袖被董贤压着,哀帝不愿意因抽出衣袖而惊动董贤,竟用剑将衣袖割断。汉哀帝对董贤的宠爱竟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董贤才22岁,就位至三公,匈奴使臣前来朝拜,见到这么年轻的三公,也极为惊讶。哀帝甚至还想禅位于他,后因大臣反对,才未坚持。当董贤还是20岁的时候,哀帝就命人在自己的“万年冢”旁另筑一冢,使他死后还能和董贤为伴。当时,董贤的贵显骄恣达到了极点。但是哀帝死后,董贤立即被贬夺一切,结果以自杀而告终。
“安陵之好”
出自《战国策"楚策》,安陵君是楚共王的男宠,颇为得势。有个叫江乙的人对他说,君主待你那么好,只是因为喜爱你的美貌,以后总有色衰爱弛的一天,甚至连所睡的席子还没有破的时候,已经不再受到宠幸了,你最好和君主说,连死也跟随他,就会长期得到他的信任和眷顾。可是在三年中,安陵君没有对楚共王说过。有一次,当安陵君和楚共王在云梦打猎时,共王有感地说:“今天打猎,真使我快乐,但在我死后,谁还和我一起享受这快乐呢?”安陵君听了以后,就流着泪下跪说:“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我愿意在黄泉之下继续侍候你。”楚共王听了大为感动,就设坛封他为安陵君。
最出名的就是龙阳君 是中国正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同性恋,龙阳之癖也成了同性恋的代名词。
战国时魏安釐王的男宠
魏晋时男子以俊俏为美,男人都皮肤白皙,身体柔弱,而且还涂脂抹粉,那时候男风盛行,贵族阶层不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没有所谓合法一说,只是从来没有明文禁止罢了。出名的像汉武帝就搞过,南北朝的话比较过分的是前秦符坚,丫还玩姐弟花。。。。
流行小白脸,但没说是同性之僻。
中国有哪些很流行却不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上有些很流行的说法实际上都是不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都是一种误导,像有的人爱说“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现在社会还常常有一种匪夷所思的说法,有人借了钱,就是不还,还叫嚣着,”凭我自己本事借的钱,凭什么要还“,这些价值观实在是带坏了人们。现在各种鸡汤层出不穷,其实很多都是毒鸡汤,还有一些价值观真是大逆不道,人们一定要从现实出发,不要被有毒的价值观所骗。
1.有人认为有便宜不占白不占,认为占小便宜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这实在是一种大错特错的想法。偶尔碰巧占点便宜也就算了,如果一天到晚总是想着占小便宜,那么对自己是非常不利的,在现在社会,一个人的信誉很重要,如果这个人整天想着占别人的便宜,那么给别人留下的印象肯定很差,那么就会失掉很多发展的机会,大家都喜欢把机会给那些厚道的人,还有如果总是想着占小便宜,那么就没有把精力放到高层次的发展上,反而损失很多。占小便宜从长期来看,对自己的损失其实是很大的,而且,对自己的价值观也影响很大,真是要阻止这种价值观。
2.现在人们借钱不还钱的人很多,有人是没钱还, 有的人叫嚣着凭自己本事借的钱,凭什么要还,这实在是一种无赖的说法。借钱还钱,天经地义,如果借钱了就想不还赖账,这实在是歪曲的世界观,对于自己也是十分不利的,现在人们的信用很重要,如果被列入了老赖的黑名单,那么信用值很差,就会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而且还会失去很多机会,对自己长远的影响是很不好的。诚信做人,才是做人的根本。表面上看一个诚信的人容易吃亏,实际上,诚信才是能够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人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头脑分析,要采纳正确而且实用的价值观,不要被带偏了。不要图得一时爽,毁了自己的声誉和价值走向。
目前国内一些错误价值观体现
一.过分注重物质上的成功。
许多人衡量自我价值的标准是赚了多少钱,或开什么样的车,或他们前院的草坪是否比邻居家的更绿、更漂亮。
研究表明,当人的基本生理需求(食物、住所等)得到满足后,幸福和世俗成功之间的关系便迅速归于零。对于一个天天忍饥挨饿的流浪汉而言,每年一万美元的额外收入会对他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对于某个发达国家的中产阶层来讲,则不会有多大影响——也就是说,你周末拼命加班可能没有多少意义。
过分注重物质上的成功会降低其他价值观的重要性,如诚实、非暴力和同情心。当人们衡量自我的标准不是行为举止,而是他们能够获取怎样的社会地位时,那么,他们极有可能变得肤浅,且令人憎恶。
二.自以为“一贯正确”。
人脑有时是部低效的机器。我们常常做出糟糕的假设,常常误判概率、记错事实、出现认知偏差,并常常凭借虚妄的情绪做决定,人类经常犯错。假如你想用正确的标准来衡量人生成败,那么就不要相信自己一生中所有言谈举止都是合乎情理的。
许多人秉承自认为“一贯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剥夺了自己从错误中获取教训的机会。他们缺乏更新观念和同情他人的能力,从而关闭了自己获取新的重要信息的渠道。
只有认为自己对某些事物仍然还不了解,或所知甚少,才有可能让自己受益。它会让你远离迷信或不科学的信仰,从而促进你的学习和进步。
中国有哪些现在很流行,但是价值观并不正确的一些东西,其实这东东还是不少的,比如说反心灵鸡汤和一样黑鸡汤经常会出现到我们的视野,比如说老人跌倒也不去搀扶了,公交车上也不给老人让座了,以及现在在很多人都在宣传处女只能去幼儿园找,这些价值观都是很不正确的,还有就是现在大众对一些医疗组织人员的认知也是一种不太正确的价值观,当然,这些可能是与社会发展以及一些不良影响的过度宣传有关,不过维持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还是不可或缺的
一、心灵鸡汤是必须的为什么要嘲笑还要做黑鸡汤呢
心灵鸡汤其实有很多情况下是必须的,他的教育其实往往不在于成人,而在于一些尚未形成世界观的小孩。所以我们在嘲笑心灵鸡汤的时候是否应该思考一下它的意义。他对于小孩的教育,如果我们一味的反心灵鸡汤,再做一些嘲笑心灵鸡汤的动作,这些东西小孩都是能见到的,他们都会自己学习的,所以很多人说现在的小孩为什么那么没有素质,那么想想是不是我们现在的一些行为影响到他们呢?那么心灵鸡汤是否是有必要的?你的行为是否导致孩子开始排斥心灵鸡汤?所以我们在反心灵鸡汤的时候有时候就是得适可而止,奇葩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辩论剧,但是里面一些反心灵鸡汤的行为我认为是十分不认可的,他虽然对目前的成人观众不会产生太多的影响,但是如果小孩在看到这种反心灵鸡汤的行为,比如经常说心灵鸡汤的陈铭被嘲笑,看到这些之后,是否对他们将来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我认为奇葩说在这一点方面做得是非常不到位的。
二、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还是需要保持
尊老爱幼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传统美德,虽然现在经常出现一些老人故意假摔,讹人碰瓷等一些行为,经过媒体的过分宣传之后,让大家以为现在的老人都是一些为老不尊的人,以至于一些参扶老人,给老人让座一些尊老的行为开始逐渐的减少,其实当时媒体在报道这种情况的时候,整个中国出现这种情况的行为并不是太多,但是由于媒体的广泛宣传以及媒体为了自身利益过度的宣传负能量的东西,导致了现在的大众对老人的普遍印象都不是太好(比如说以老人的广场舞为例,广场舞——大众对他的印象也是近几年才变好的,之所以为什么近几年变化,因为政府强制媒体开始宣传广场舞的正能量效应,而在这之前,广场舞一直是被当成负能量的形式进行宣传抨击的,以至于大众对广场舞的印象并不是太好,对那些老爷爷老奶奶进行广场舞的行为也不是太满意,其实很多那些广场舞印象不好的人种,大部分并不是因为受到了广场舞影响,而是受到媒体过分宣传的影响,还有就是当时我看过很多国外消息,发现很多国外的媒体对于中国的广场舞都大加赞赏,但是唯独国内对中国的广场舞是大加抨击,这是不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三、媒体应该担起正能量的先头兵
媒体的确有一个功效就是曝光一些腐败黑暗的一面,但是你不能一味的为了曝光而曝光,比如说一些负能量的东西,你照常论述就行,就不需要添油加醋,让大众以为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行为其实是十分不道德的。而媒体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利益,提升自己的点击量。现在由于国家的强制情况下,媒体开始宣传一些正能量的东西,但是如果国家的强制力一旦减弱,媒体是不是会回到以前那种专门寻找负能量为主的路线呢?所以在这里首先要打个问号,我在这里其实是很强烈的希望有些媒体能够有一点职业道德
呵,这种价值观很多啊,很多人都在再说,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不正确的价值观,很多啊。
最最基本的!女孩子的结婚问题!为什么总有家长教女孩子做家务的时候说:“女孩子不会做这些,将来要嫁人成家怎么办呢?”......我想说,女孩子学做家务不是为了嫁人,而是为了照顾好自己和自己爱的人,所以说,永远不要说什么“女孩子哪能不会这个”,没有什么家务是女生必须会做的,谢谢!
还有就是大部分人婚姻不幸福,想要离婚的时候,就会有人出来说话。如果你是男的,别人会说“恭喜恭喜,又是一春。”这样的话。反而你是女的,就都会劝你“离婚干什么,女人离了婚就没人要了。”“凑活凑活过呗,那个男人不犯错?”诸如此类巴拉巴拉……
我真是上去就几个耳光教你认清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犯错了就原谅还要警察做什么!你这么能原谅一定头上一片绿喽?凭什么男人犯错就要被原谅,女人就不可以选择离婚?凭什么要女性委屈委屈?你以为嫁人是女孩子的追求?搞笑!我谢谢你!
还有就是非常值得一提起的“同性恋又不能生孩子,怎么能在一起”“内个女孩是同性恋,一定是因为他没经历过男人!不知道男人的好了。”这种人,你的脑子里只有啪啪啪?只有传宗接代?曾经有一个女孩子向家长出柜,表明自己的性取向,结果两天后女孩子被人强奸,经调查,是女孩子的父亲找人做的。哦呵呵,摊上这样的家长,真是毁了一辈子啊。
中国地大物博,相应的,牛鬼蛇神什么样的人都有,而什么样的奇奇怪怪的观念也是一抓一大把,这些观念有的时候比真理还要引人入胜,让人们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从而盲目的把自己也变得歪歪斜斜的,最可怕的是,还会教给他们的下一代,让他们也变得不得安生。
“婆婆怎么可能把媳妇当人看,你长大了要学会做表面,不要试图跟这种外人交心”
这段话,是我一个姑奶奶在我只有十三四岁的时候跟我说的,虽然,这个只涉及到家庭的婆媳关系,但是很多人几乎都是这么认为的,觉得人心隔肚皮,我干嘛热脸贴冷屁股,所以中国的婆媳关关系才会日益僵化。如果把这个小偏见放大,运用到其他我们一样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群,就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了,仿佛人人都会觉得,陌生的人对自己都不会有真情实感的,所以我也不要去付出真感情。每个人都怀着这种想要先尝甜头功利主义的思想,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歪曲,那什么共创和谐社会的梦想了就只能化作泡影。
“老子上了别人是有本事,你跟别人睡那可就是BZ了”
现在中国总是在婚姻里对女人的贞洁要求远远高于男人,那些有些处女情节的恶心直男就不说了。当婚姻里有一方出轨时,如果是女方,大家就会谩骂滔天,这个女的还要不要脸呀,她老公挣钱就让她去养小白脸的吗?如果是男人,大家就会想,唉呀有钱了男人都这样很正常,哪个男的没有花花肠子,为了孩子当然是选择原谅他。这种,不平等的观念可以说是祸害了多少美满的家庭,男人变得肆无忌惮,女人忍气吞声,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这个社会怎么了?
有没有男主穿越或者重生变成极品美男子的小说,给我推荐几本谢谢。
只介绍最经典好看的!《青莲纪事》作者:葡萄(全套出版书共三册)
里面的男主绝对是吸引人的极品!
主要是讲女主穿越成绝世美男,而且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恶名在外的大坏人”,遇到众多极品男的故事。整个故事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确好看!是耽美的!
【编辑推荐】
网络原名《变成BL男人的倒霉女人》,晋江文学网第一把交椅,四大美男的宫廷斗争+搞笑浪漫的年终大戏。男人的身体,女人的心理,至上的权利,完美的计谋,一切皆因“青莲”起。
张青莲:国色天香的古代男外壳+干练犀利善良的现代女强人灵魂组合。进退有度,善恶分明,珍视且忠于情感。虽在古代,不忘掉前卫现代人道主义精神,连贪财的样子都那么可爱,难怪会成为万有引力的中心。
姚锦梓:天才超级小帅哥。出身世家,师从名门,从老宫女到小女孩无不为之倾倒,典型的全年龄段女性杀手。外表强大,内在脆弱,使青莲既迷惑于其力量,又会产生呵护保护的念头,最终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原庆云:原名包纭,忠良之后。外形艳丽,内在变态。别人寻死觅活的事情,此君如鱼得水。武功高强,喜欢自作聪明,但是瞒不过张青莲和姚锦梓。
邵青:柱国将军,手握大权,英雄气概浓厚。虽然不以相貌著称却得了原来的张青莲的青睐。
【前两册内容简介】
翘楚在一次飞机失事后转生到古代大贪官兼大变态张青莲身体上。一睁眼便发现了睡在身边的绝世美男姚锦梓,正当她垂涎锦梓英俊的外表时,却发现自己变成了同样俊美的男人不说,更是那个被自己锁住武功并发誓要杀了自己的锦梓的第一号天敌……
现在的张青莲处境四面楚歌,不但不能暴露自己已经不是原来的张青莲,也不能像原来那个变态一样祸国殃民。面对单纯可爱的小皇帝,青莲决心誓死帮助他保卫这个镜像中的国家;面对变态包纭的纠缠,青莲饱手残酷的折磨却始终没有气馁;面对老谋深算的王爷,青莲巧妙地一举毁灭了他们叛乱的计划;而对那个自己深爱的锦梓,青莲却陷入了一片迷惘……
【大结局(第三册)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青莲纪事,记一笔眼前账,叹罢那人间事。
初涉宫廷时,她面对重重危机,一波将平,一波迭起,疲于奔命地四面应对,求的首先是安生立命,哪敢求其他?
当她大权在握时,诸事渐安,两情相悦,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而如今,狼烟四起,战火纷飞。她恐惧时光带走那个让她心疼的倔犟而坚强的少年,所以执意随他一起出征勾奴。可世事,一向不以某个人的意志而为之转移,邵青如此,红凤如此,周紫竹如此,原庆云如此,梁王亦是如此。活着的时候或悲或苦或喜或乐,逝去竞也如此简单,刹那之后落地无华,徒留疏影遽成空。
流年已逝,昔日难回。愿此生如初见般温沁着不变的柔情。
纵使白云苍狗,物换星移,几多春秋里只想轻吻你眉心,此生不倦。
【作者简介】
葡萄,天生爱做梦的幻想家,常沉醉于自己“捏造”的故事中而无法自拔。曾经有过很多梦想,到过很多地方,如今龟缩在京师一隅,以写文章自娱娱人。代表作品:《青莲纪事》(网络原名《变成BL男人的倒霉女人》)。
【书摘】
第一卷
娈童
回到古代的人很多,回到古代的方式有很多种,所去的时间地点人物也大大不同。有连身体去的,有灵魂单独去的;有一个人去的,有两个人去的;有去拯救世界的,有去征服世界的,当然,也有去征服美男美女的。
无论如何,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你的空降地点和你扮演的角色。如果你一过去就是皇帝,那么即使你在现实社会里是个卖盗版光碟的,要完成征服世界或美女的任务难度都不大,至少第二项不难。如果你不幸降落在一个菜农家,作者又比较崇尚实际,那么你就算在这儿是核武器专家,在那里也很难存活。
相比而言,回到古代女人一般更不讨好,因为面临整个社会强势的性别歧视,一般只能跟了第一眼见到的那个男人,写一篇穿越时光的言情文文。
所以,当我醒过来看了两眼之后,我心满意足,十分愉快,长长吁了口气,重新美滋滋地闭上眼睛,享受憧憬日后美好生活的快乐。
那自然是因为:第一眼,我看见了自己所处的环境,镶金嵌玉的红木雕粱床顶,质地良好的白绫底湘绣被,空气中薰的白兰香,宽大柔软异常的床,再再说明我新身份优越的社会经济地位。
Lucky! 第一忧虑解除,我不必为生存担忧了!(物质主义者就是物质主义者。)
于是,我徐徐侧过颈子,看了我来到古代的第二眼,这一看不打紧,我险些停住了呼吸,心脏也有罢工趋势,一口气顺不过来,忍不住要感动得仰天痛哭流涕:老天啊,你对我真是太厚爱了!我何德何能啊!
原来,我的枕边有另一个人酣睡,一张脸近在咫尺,那是怎样一张脸啊,在白绫下显得微黑的橄榄色皮肤,正是我最喜欢的拉丁帅哥那种健康肤色,俊秀绝美到让女人想一头撞死的五官,深邃完美无瑕的轮廓,把木村拓哉柏原崇胧泽秀明加起来也没有他十分之一的美丽!就是在漫画和梦里也没有这样的帅哥!如果说有缺点,就是闭着眼长长的睫毛随呼吸微颤,显得稚气了点。。。咦,不对,这面目轮廓也有几分俊秀少年的青涩稚气,这这这,这分明是不超过十七八的美少年!
老牛吃嫩草?太不道德了吧,虽然姐弟恋确实很流行。。。我边在心里流口水边天人交战。
是了,古人结婚早,我的良人在现代是未成年,这里可正常得很,咦,我岂非也可以从十四五的豆蔻年华重新活起?
老天啊, 我又有痛哭流涕的欲望,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难道我是你留在人间的私生女吗?
我心念一动,想起床看看我新的肉身是何等小美女(为什么直接让人想起了借用人类身体寄生的妖怪?),不料我亲亲美少年老公警醒得很,我刚有动静,他就睁开了眼。
在毫无预警时,我的眼神与他相撞,在那一刹那,时间凝滞了,我什么都听不到,只听见自己越来越响的心跳,手不由自主紧握,沁出汗来。这,这莫非就是传说中宿命的邂逅,就是我在现代时二十六年的生命里也不曾尝试过的。。。一见钟情?
呜呜呜,感动。
不过,为什么小帅哥的眼神如此平静,甚至在平静下还有一丝警觉冷滞,实在不大像做人家老公道早安吻的感觉?
他先我一步,在稀稀索索,叮叮当当的声音伴奏下,徐徐坐起半个身子,被子缓缓滑下,他斜眼看我,妩媚得很。
啊,会长针眼!我却舍不得不看那精瘦结实的肌肉,年轻美丽的雄性肉体。。。性感的肩还有一点略显单薄,可是几年内就会很有男子气概。。。我的梦幻美少年啊!
咦,不对,这叮叮当当的声音。。。我睁大眼,这银色细链子是什么?还有他脖子上的项圈,莫非我们夫妻平时的闺房之乐竟是sm?这个,我如果是施的一方还好,反之我可怕痛,那就算小帅哥再美个十倍,我也只好忍痛割爱。。。
“相。。。”公,这是什么?
刚发出一个字,我的帅哥良人也同时开口。
“大人,您醒了?”
清脆动听和磁性低回结合的美妙声音啊!咦,阿勒?大人?
莫非我竟是武则天之流人物,这小男孩是我男宠?(你进入角色倒快,这就成小男孩了?)
“大人,”银链子锁着的俊美男宠倾身向我,声音带了欲望的沙哑,一手揭开了我的被子,让我的裸体暴露在空气里。
不,不要吧?一大早就是H戏?我的老骨头会吃不消啊,还是先培养一下感情。。。
可是,美丽的少年不容分说,已经倾身朝我压过来,低头亲吻我平坦的胸部。
平坦的?
我的引以为傲的75D的胸呢?
我的余光扫到自己胸膛,没错,虽然洁白如玉,但平坦得比一马平川还过分,别说胸了,连胸肌都没有。
这……傻子都知道,只要是女人,再怎么平,再怎么发育不良,也不可能这个样子。
该死的贼老天,我就说他不会这么对我有好意,我居然成了个男人,还是个gay,而且一出场就是BL床戏,是为了吸引点击率吗?
我在现代时并不是欲望强烈的女人,如今这种头脑昏昏沉沉,小腹又热又沉是什么?忍不住要喘息是什么?为什么我竟然弓起身子想去抓人家美少年的头发?
难道果然在生理上雄性生物有更强更直接的性刺激吗?那么,日后我倒是可以了解为什么大半都是男人流着口水要把女人往床上骗,传说中到手前与到手后态度迥然不同的都是男人了。
不过,冷静自制一向是我的特长,所以我去抓美少年头发的双手在千钧一发之际改成抵住他的肩膀,把美少年从我身上用力推开。
他抬起脸望向我,我喘着气看着他,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但是看着他的脸,我却吃了一惊:他面色眼神都很平静,看不出什么情欲波动,根本不像是刚刚在做什么淫靡之事。
我被他清冷冷的眼神一看,竟忍不住想往后退。
他几乎有点怨毒地看了我一眼,突然离开我的身子,在我迷惑不解的目光下,他在我身边跪着趴下,不动了。
我不可置信的看着我的梦幻美少年摆出这样屈辱的姿态,他,他的意思是让我那个他吗?
可是,我对于自己新增加的硬件功能还不大适应,让我拿着这个……,也实在太难为我了。
美少年一动不动地趴着等我,我看着他姣好的身体,形状完美的腰臀,不由心里为他难过起来,他摆出这样禽兽一样的姿势,心中会不会羞辱万分?
似乎是因为这样些微的不忍,我突然很想安慰他,颤抖的伸出手触摸了一下他,他抖了一下,很像下意识要避开,却又勉强忍住。
我头皮发麻……
男人和男人吗……
又不是单孔生物,为什么要共用生殖孔和排泄孔?
于是我跳到一边,声音有点尖得刺耳,“不,你快起来,我,嗯,今天我不想要。。。”
他却倏的抬起头来,瞪着我的美艳妖瞳流露出极度绝望和愤恨,我吓了一跳,刚想后退,他朝我扑过来,压在床上,胡乱又亲又摸,声音急促,勉强压抑着愤恨绝望,用平平的声音叫着:“大人,你不想要我了吗?你不是说最喜欢锦梓,永远也不会腻吗?”
仇比海深
我被他的神情态度吓懵了,一时只知道挣扎,在这过程中,我不小心扯了床内侧一根绳子,外面顿时跑进来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两个容貌古怪,目光邪淫的男人来。这两人口中叫着大人,神色恭敬,其中又矮又瘦,肚子却很大的那个手里还抓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见到我跟美少年赤裸裸在床上纠缠,居然面不改色,看来是司空见惯。
我正疑惑,床上的美少年已是嘶声痛叫了一声“小枫”,声音之悲恸哀切让我心头肉跳,脊背发寒。
那小孩长得很漂亮,细皮嫩肉,有几分像床上的美少年。他不住蹬踢挣扎,口中大叫着“哥哥,哥哥”。
美少年倏的转过头,眼中恶狠狠的神气叫我想起笼中猛兽,他咬牙切齿地说:“张青莲,你果真不肯放过我弟弟?”
我又懵了:“放过,你弟弟?”
我不过是不理解而无意义的重复,听到他耳中就成了否定意义的反问,他大叫一声:“我和你拼了!”就朝我扑了过来。
我呆呆看着放大的银色锁链,才醒悟过来,躲闪着尖叫:“救命!”
我那两个一看就不是好人的手下本来全无意要救援,见我居然叫救命,不由呆了一下,那个胖子才扑过来,三两下制住拼命的美少年,一边嘿嘿笑道:“姚家小子,别做无畏挣扎了,你以为你还是当年的‘锦貂’姚锦梓吗?我家大人看得上你们兄弟是你们的福气,要不然你们只好和你们家姚老头一起去见阎王了!”
美少年听了这话,用一种睚眦欲裂,怨毒之极的目光瞪住我,那个小孩也哭喊着“哥哥,杀了他给爹爹报仇。”
我被这诡异的场面弄得不知如何是好,突然看见那个美少年不但手脚脖子被锁住,还有两根细细的链子从项圈上下来,穿过了他的琵琶骨。
这该多痛呀,我心都抖了一下,别过头避开他的目光。
美少年突然一字一句地说:“张青莲,我求你,我求你放过我弟弟,他还是个孩子,只要你放过他,不管你叫我做什么我都会做的。”
声音微颤,沉痛,但是很坚定,很认真。
我进的这个身体原先到底是个什么人啊?欺男霸女,鱼肉百姓。看来是个坏透了的家伙。
我苦笑了一下,低声说:“我能对一个孩子做什么,你放心吧。”
一时屋里的四个人都愣住了,但是我从他们投给我的目光中都看到了两个字:不信。那个叫姚锦梓的美少年看着我,有点紧张地说:“张青莲,你到底玩什么把戏?”
我哭笑不得:“你叫我放过他,我答应你了,你还想怎样?”
美少年继续用他的勾魂凤眼对我发射警惕怀疑的目光,我简直有想哭的冲动,老天爷,我招你了吗,人家回到古代都是金银满箱,美女满屋,功成名就,你一下把我放到这么复杂的状况,至少让我先倒倒时差吧!
一怒之下,我对胖子和瘦子冷冷下令:“把他们俩都带出去!”
那兄弟俩眼中射出不敢置信的喜悦光芒,看到两个美少年因为远离我而如此高兴,这种打击……唉,不提也罢。
瘦子说:“大人,要关进水牢吗?”
什么,我看了一眼美少年细致的皮肤,这种皮肤被水一泡还成样儿吗?再说我也不能虐待儿童啊。
我狠狠瞪了他一眼:“送到他们平时住的地方,好酒好饭伺候着!”
美少年听了这话,鼻子里哼了一声,大抵是富贵不能淫,革命志士不会轻易被你收买的意思,我也懒得理他。
胖子和瘦子恭声应是,抓起我的美少年和乱叫的死小孩就往外退出去。刚打了帘子,我心中一动,说:“慢着。”
两人停了步,听我吩咐,美少年抬头看了我一眼,眼中又是厌倦又是不屑,大概想说我早猜到你不会这么好心。
我上下扫视着他,徐徐开口说:“给他把锁镣去了。”
此言一出,我那两个手下大惊失色,胖子说:“大人,万万不可啊!”
我冷冷扫他一眼,说:“为什么?”
胖子说:“这二人的父亲原是御史姚乾进,邀世济名,素有姚青天之称,一向与大人,这个,政见不大合,两年前因为窝藏逆贼包存鑫被先帝问斩,家产籍没,府上男女被先帝发给大人为奴,这些人却甚是好笑,一口咬定,这个姚乾进是为大人所害。姚家这两个小子也念念不忘要不利大人,大人仁慈为怀,为姚家保住一点香火,不与他们计较,千辛万苦寻来这专门能困住武林高手的‘缚神千蛛锁’,把这姚锦梓困住,使他不致犯下大错。这姚锦梓从小就被称作武学天才,十一岁御前献艺,名动京华,先帝钦赐‘锦貂’之号,武艺实在非同小可,若是让他恢复了,大人虽也武功,这个,嗯,高强,却要谨防他暗算。”
美少年还没说什么,那个小男孩却大声叫骂起来:“呸,害死我爹的奸贼,我哥哥武艺无双,岂是你们这些宵小可比,若是恢复了,一个指头摁也把你摁死了。”
胖子和瘦子大声呵斥他,小男孩哭闹不已,我却在纷杂中心里百味交织,听这胖子道来,我岂止不是好人而已。
人家是姚青天,我作为对头,自然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大奸臣,这家破人亡,也一定是被我阴的,这还不算,还把人家好好的贵公子弄来做娈童,忌讳人家武功,又穿了人家的琵琶骨,好便于玩弄,如今连人家还是小孩的弟弟都打算玩弄,这种事情都干得出来,简直不是头顶生疮,脚下流脓可以形容。
我自己都先背寒了。
我抬眼看那个倔强少年,怜惜之情油然而生,原先是高高在上的官家公子,武功高强,容貌俊美,何等少年得意,一夕之间,父亡家毁,自己和弟弟成了仇人的家奴,还被废了武功,被仇人凌辱,为了保住弟弟,委屈自己曲意承欢,这是何等委屈啊。
我不由自主走到他面前,低头直视他的眼睛,他毫不退缩,漠然望着我,我嫣然一笑,柔声说:“我去了你的锁镣,你会不会杀我?”
他冷冷望着我,似乎在考虑怎么回答,要不要骗我,终于点点头:“会。”
我真是没有面子,不过也是,我真傻,居然忘了自己现在根本不是什么性感魅力美女,而是人家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的大仇人,我还指望人家说什么?
无趣地让人把他们带走,心里想,帅哥,虽然对不住你,不过我也不能就伸脖子让你斩呀,毕竟都不是我干的,我可是无辜的呀。
这时,丫环送来沐浴用品,帮我梳洗一番,我终于见到一面铜镜,可以看看现在的模样了,可惜没有穿衣镜,看不得全貌。
镜子里映出人影时,我自己也呆了一呆,镜中是一张十分柔媚的面孔,比起方才的美少年还要美丽,毕竟那个美少年只是少年的青涩脆弱,并不缺男儿气,这镜中人却十分女气,要不是已经看到过 “证明”,我指定以为是个美貌女子。大约二十七八岁了,眼下和嘴角都有点松弛,那是纵欲过度的痕迹。
以方才那些人站在一起看,我的身高大约也就一米七,骨骼纤细,所谓弱不胜衣大概就是指这种男人吧?想不到刚才那胖子说我还会武艺,我自己是没看出来。
真不知这种天生就是做小受的料,为什么偏偏要做攻?
胡思乱想时,另一个丫环进来说:“车马已经备好,请大人不要误了早朝。”
【还有葡萄现在正在连载更新的《后夺舍时代》也非常非常好看!】
妖孽重生:绝色小倌戏美男 绝世美男 北城倾雪
风临异界
月翔凤三部曲
这个问对人啦,你喜欢的类型刚好是我喜欢的类型,我盘里还有几本存在这里的呢,给你发下书名,有些没有的你到时候可以要我发给你,
1《穿越之天雷一部》推荐★★★★★
简介:雷是什么
严格地说,雷是一种自然现象
但随着时代进步,自然现象逐渐向人文现象进化,今天我们所说的雷,专指一种极其特殊的极端现代化的词句或者情节,经常以极高几率出现在电视剧及小说里
何谓天雷
借用百度解释:指看到某些文字,脑子里忽然轰的一声,感觉像被雷雷过一样
个人看法:前面是作者自己的简介,说实话,我开始看的时候是在晋江看的,刚好作者前面一两章还配了很搞笑的音乐,一开始故事情节确实也很搞笑的,(后面也依然搞笑),边听着音乐,看的我哈哈大笑不止,后面越看越觉得南竹的深情,虽然表面上对别人包括对女主比较残忍冷酷,可是到最后你看了就知道啦,不剧透啦,南竹有两位哦~~
2《穿越与反穿越》推荐★★★★
说实话,看妖大的作品,最早是从《穿越与反穿越》开始的。
那时我对过多的穿越题材已经厌烦,特别是在新出的文中,一不小心,我就会被天雷给劈着。
前世平平凡凡,一穿之后,各位女主智商、人品、魅力立马激增,
长得平凡不要紧,俺会唱歌跳舞,随随便便吼上几句流行歌曲,立马惊为天人。(古人的欣赏水平也太另类了吧?)
再搭配些白痴到让你呕血的皇子皇女,武林豪侠,商界精英。(我严重怀疑这些人在主角没穿来之前是怎样存活下来的?)
耍些小手段就能让世界翻云覆雨,屁大点事就要人全家暴尸荒野。(好歹你也是法治社会穿过去的,怎么比古人还野蛮?)
要是穿到后宫,那就更有趣:一定会有一个臭屁到不行的皇上,一堆相互掐架的女人,喝醋就是整个人生的终极使命啊!
要说穿过去的方法,那也是五花八门,让人叹为观止。
有跳崖穿,溺水穿,睡觉穿;
有走着穿,坐着穿,半躺半睡穿;
有女穿女,男穿男,男女混穿的;
有穿全程,穿半程,穿完之后意犹未尽接着再穿的。
总之一句话:穿越,无处不在!
我觉得前面看这篇文在晋江排行版老是在前面,可又不是喜欢它的文案,一直没有看,后面书荒时候就看了,果然不愧为排行版前面的,书确实不错,不过话说回来,前面关于女主怎么穿到过去的那一段我不是很喜欢就是~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许你看法和我不一样也不一定~~
3《琉璃般若花》强烈推荐★★★★★★!!
简介:江湖冉冉,红尘悠悠
一个是观透世情,心如明镜,光风霁月的武林奇葩
超凡脱俗,清华自守,依万象而生,却又看破红尘
如有似无,万物归空
武功修为,皆入化境,可当以神人称之
正所谓-----真水无香
一张殊绝无双的艳媚之容
一颗通杀四方的巧诈之心
偏偏罗玄这样一汪静水流深
却被般若花火一样的感情痴缠所伤
好一个爱也痴狂,恨也痴狂
水与火的较量
最后到底不过是两败俱伤
只化作清风吹过的一阵水汽云烟罢了
而当头脑简单有点花痴的琉璃穿越时空来到古代,
遇到了她命中注定的爱人——武林之中万人景仰,超凡脱俗,灵性出万象,风骨超常伦(以下省略一万字)的绝代神医罗玄,
痴缠烂打的她伴随着罗玄一路行来,历经波折,只为逃避追杀,护送身中般若花之毒的他取得蛟龙之血解毒。
花痴又迷糊的可爱小捣蛋,遇上严肃又无情的绝代医圣,
百般柔情,费尽心机,
最后却也只不过是落得个同般若花一样的心碎神伤的下场罢了……
罗玄,难道终归只能让任何女子,神一般的仰望吗?
个人看法:这是属于修仙类的文,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这类的文,写的真好的说,在晋江就可以免费看的,话说作者写这文答应读者坚决不入v,后面真的一直到结局都没有v,真好,比有些入v的文还要好看不知道多少,我很喜欢,前面看的比较轻松加平淡,偶有小感动和小搞笑,偶尔也有悬疑和紧张,也是属于那种越品越有滋味后面非常出彩的文,这个是师徒恋的文哦,南竹是师傅
4《仙侠奇缘之花千骨》强烈推荐★★★★★★!!!
简介:“这世上我最怕两样东西,鬼和师父……”
“姐姐,你好高好漂亮啊,唯一的缺点就是胸小了点……”
“这些舌头都很听话,有时候也会需要浇浇水,有时候也需要把天顶打开,让它们晒晒太阳。”
“什么叫离她远一点,笑话!我要天下皆在我手,还怕逆不了这小小乾坤!”
“没有喜欢也没有不喜欢。所以,不管以怎样一种方式活着,对于我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我不相信正,不相信邪,不相信幸福,可是我相信你!”
“白子画,你若敢为你门中弟子伤她一分,我便屠你满门,你若敢为天下人损她一毫,我便杀尽天下人!”
“高尚情操?这仅仅是一个词?还是奉献出自己幸福,牺牲了自己的一切的人才会有的一种感觉?我此生心系长留,心系仙界,心系众生,可是却从没为她做过什么。我不负长留,不负六界,不负天地,可是终归还是负了她负了我自己。”
“他是世上最温柔之人,也是最无情之人。我努力了那么多年,从来都不懂他的,不过现在已经不需要懂也不想懂了,是死是活,他如今在我手里,我想怎样都行。”
“ 我没有师父,没有朋友,没有爱人,没有孩子,当初我以为我有全世界,却原来都是假的。爱我的,为我而死,我爱的,一心想要我死。我信的,背叛我,我依赖的,舍弃我。我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求,只想简单的生活,可是是老天逼我,是你逼我!你以为到了现在,我还回得了头么?”
个人看法:这个也是师徒文,也是修仙类的文,作者和前面的那篇文是同一人,不同的是已经入v啦,现在也已经出书了~~~~这篇文比较虐哦~是虐身加虐心的那种~~我妹妹说看这文前面说鬼什么的,有点恐怖,其实还好了,就前面一点点,其实也没什么,重点你去看了就知道了饿,这个文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哟~
5《销魂殿》推荐★★★★★
简介——这是一颗紫米团子引发的血案。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话可以乱说,饭不能乱吃。否则只有望着美人扼腕的份。
再来,文艺版 ——她,是无意偷吃神仙供品的罪人,辗转万里只为恕罪;他,是皎月朗朗的仙人,笑容可抵万千春风;他,是邪魅风流的师兄,只爱与她玩“禁忌游戏”,体味生与死边缘的那一丝快感;他,是冷酷无情的XX传人,一向如铁石的心也因为她的纯真可爱而悸动……是挥剑斩断这烦恼纠结的情丝,还是放弃一切与他们沉沦到地狱最底层?谁,能给她一个救赎的答案?
再来,花痴萝莉版——有没有搞错!人家不就是偷吃了个紫·米·团·子吗?哇哩咧~那个破神仙就把人家送到了这么个鬼地方!好过分喔~~咦?等等,这里~~不是仙境吗?天啊,还有……帅哥!在看人家~哦也~赚到了~帅哥,美男~我来了!!
继续,疯狂熟女版——我吃他一个紫米团子,分明是给他面子,这破老头居然胆敢玩弄我的命运!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孔子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面对那些欺辱我,轻视我的人,我总有一天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人·间·地·狱!
最后,正常版——
偷吃神仙供品不丢人,被供品噎死也不丢人。
丢人的是做了错事,去道个歉还那么难。
师父说,做人这一生,总要遇到一些令你被迫低头的人,有些事情是无法反抗的。
可是,低头的,丢了命;反抗的,化成灰。
这条路,到底要怎么走下去?
胡砂不知道。
个人看法:这篇文事最近才刚刚看完的,是有天在求书区找修仙类好看的文,别人推荐看的,我觉得还不错的,不过比起前面两篇来说还是逊色了些啦~哈哈
6《人生难得穿越一回》推荐★★★★?
简介:人生难得穿越一回,跨越了时空的界限,穿越来到了他的身边。
他温文有礼,对自己照顾有加,本以为他就是自己命定的“好人”了,
但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寻寻觅觅,觅觅寻寻,
娄大国舅,风流倜傥,游戏人间。
十六皇子,尊荣华贵,傲视人间。
魔教教主,诡谲邪魅,笑看人间。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到底情归何处?
个人看法:这个是最近才看的,没有看很多,才看了一点点,也是别人推荐看的,前面感觉还不错,不晓得后面怎么样~
7《芊泽花》强烈推荐★★★★★★!!
简介:七天七夜连续不断的侍寝,芊泽的一切已然被剥夺。
她的身体,被烙上了不可磨灭的魅咒,生生世世,无法逃脱!
恍惚之间,她似乎听到那邪魅之极的男子轻喃:
“芊泽,不要逃,否则……”
阴鸷闪过他妖冶的黑瞳,他顿了顿,继而启音:
“否则,你会生不如死。”
≈※◇◇※≈
芊泽,是人名,也是一种花。
顾名思义,有一种花叫芊泽。它只有简单的六片花瓣,没有亮丽的外边,也没有璀璨的颜色,只有简简单单的白色。开在山野之间,是那么的不起眼。
芊泽是野花,没有人能种它。如果你有了芊泽的种子,你可以尝试埋下它,但它永远不会发芽。没有人知道这种花应该怎么去种,如何去养,人们见到它,就只是在山野的一处,孤孤单单的一支。传说中,芊泽花若是开满漫山遍野,将会如仙境一般的美丽。
只是,谁也没有看过漫山遍野的芊泽花。
芊泽就是这么一名,像芊泽花一般的女子。
≈※◇◇※≈
这个男子有着倾国之容,有着颠世之权。他是高高在上的魔鬼,他的心无法琢磨,靠近他便是靠近无止境的深渊,一失足,千古恨。
只是芊泽,你明明就已经尽量的远离他,为什么还是躲不过这劫难? 当爱已成反目,当恨已入骨髓,谁还会记得,还留恋,那一段不为人知的回忆。
他和她坐在梅花树下,看漫天绯红舞动。花瓣飘落在他眉宇之间,他拨了一拨,然后侧过脸来说:
“芊泽,你好温暖。”
个人看法:这篇文是在一次无意中发现的,就随便点击了潇湘里面排行版前几名里面一个推荐率很高的文,结果看下去一发不可收拾,文笔很好,故事情节也安排的扣人心弦,我敢说你不看到最后一章你都不知道结局是什么,不过后面看的我好感人,都哭了,推荐给我姐妹看,也哭了的说,这个你要看的话做好带面巾纸的准备,绝对he结局~~
古代服装与现代服装的区别
快点!1、颜色不同
现代的衣服颜色多种多样,而古代的衣服大都以黑白灰为主,只有官宦家庭才可以穿其他颜色的衣服。
2、款式不同
现代衣服分为上下两件衣服,古代服装大都为从上到下整体,一般为长衫。
3、功能不同
古代时期,不同款式的人只能穿与之相对应的衣服和款式,不能穿错。到了现代人们可以随意选择自己的衣服来进行穿搭。
4、用料不同
古代百姓的衣服大都以棉麻为主,而现在则有各种各样的布料来做衣服。
由隋入唐(618-907),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空前繁荣,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而这一时期的女子服饰,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 篇章。
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大唐二百余年的服饰形象,可主要分为:汉服中的衫裙、圆领袍服与胡服三种配套服饰。
元代的服装制度与汉唐相似。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
元代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长长,看起来很奇怪的帽子,这种帽子叫做"罟罟冠"。她们穿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拉着袍角,一般的平民妇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清王朝时段推行剃发易服,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明朝的冠冕、礼服以及汉族的一切服饰,但满族服饰同时吸收了明朝服饰的纹理图案。
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筒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一律泾渭分明。 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八旗服饰随朝代的变更冲进关内。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广大的中原地区。从公服开始逐渐推向常服。
扩展资料:
隋唐时期的服装特色:
唐代官吏常服袍衫
唐代官吏服饰唐代男子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唐代以后,人们又在幞头里面增加了一个固定的饰物,名为“巾子”。巾子的形状各个时期有所不同。
除巾子外,幞头的两脚也有许多变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来的软脚改变成左右各一的硬脚。唐代官吏,主要服饰为圆领窄袖袍衫,其颜色曾有规定:凡三品以上官员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绯为色;六品、七品为绿色;八品、九[品为青色。
以后稍有变更。另在袍下施一道横襕,也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大特点。此土为唐代圆领袍衫展示图及纱罗幞头图。
唐代女装
随着发展,唐代的妇女上衣种类一般分为襦,袄,衫三种。襦是一种衣身狭窄短小的夹衣或棉衣。袄长于襦而短于袍,衣身较宽松,也有夹衣或棉衣。襦、袄有窄袖与长袖两类。衫是无袖单衣,功用吸汗,有对襟及右衽两种。衫在春秋天也可穿在外面,但和穿在外面有短袖的衫不同,后者就发展成了背子或半臂。
而在以前,裙子的造型向来都是一种长方形的方片直裙,有点类似的和服裙子。方片裙的样式显得较呆板硬性,因此女性穿起来并不能显出美丽来。因此到了唐代,裙子的形式流行高腰束胸,宽摆拖地的样式,既能显露人体结构的曲线美,又能表现一种富丽潇洒的优美风度。
这种裙子的结构必须和人体的主体结构有机适应,所以是一种下摆呈圆弧形的多褶斜裙,或喇叭裙。顺便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高腰将裙带束到胸部的裙子,至尽还影响着朝鲜韩国的女子裙装风格。
到了中晚唐时期,服装中加强了华夏的传统审美观念,开始复古,从以显出女子身材为主逐步恢复到秦汉那种宽衣大袖,飘逸如仙的风格,服式越来越肥,这种风格定了型一直影响到后期华夏女装的基本理念,既宽松随体肥大,这自然在后来也成了礼教所要求的对象,柔和自然,无形无欲。
中晚唐女装华丽大气,一般类似于礼服,她们里面直接穿抹胸——抹胸原本是内衣,在唐代和裙子结合形成了一体,它不系腰带,宽松自然。外面直接套上罩衫,罩衫一般读很华丽,基本上都是拖摆至地,有的达几余米,比如,有的袖阔4尺,裾曳地达到5尺。
因此,如同后来的欧洲一样,衣摆的长短决定着妇女的身份地位。罩衫一般都是广袖的,广袖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宽大的袖子,唐代的广袖基本呈方片形,类似今天的和服袖子。
隋唐胄甲
隋唐胄甲唐代胄甲,用于实战的,主要是铁甲和皮甲。除铁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铠甲中比较常用的,还有绢布甲。绢布甲是用绢布一类纺织品制成的铠甲,它结构比较轻巧,外形美观,但没有防御能力,故不能用于实战只能作为武将平时服饰或仪仗用的装束。图为胄甲穿戴展示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服饰
短了,清凉了
厉害,我服了
中国古代服饰 上古服装
最早的服装应该是在劳动中起源的。相传,古时炎帝神农氏的形象是:身着红色襦 ,臂膊上戴有形似臂箍的东西,小腿着绑腿,头戴鸟羽帽,足踏皮制鞋,手执农具,俨然是一幅农人的画像。而传说中老百姓民头上戴的不是羽毛帽,而是戴尖帽或圆筒高帽。传说中的形象描绘可能是出自对出土文物中某些形象的分析;可是史前毫无记录,确实难以置信,所以也可能是出于后人的揣度。
在古代的黄帝、尧舜时期开始有了衣裳,结束了史前那种围披状态。人们穿着这种式样的衣裳,拜祭祖先和天地。人们从经验中得知,早晨天未亮时,天空是黑色(称"玄"),上衣如天,所以用玄色;而大地为黄色,下裳如地,服色即用黄色,以此表达对天和地的崇拜。远古时期,以上衣下裳代表服式,又有上衣下裳相连的"深衣制",这种深衣形式在那时男女没区别。
魏晋服装
魏晋服装服饰虽然保留了汉代的基本形式,但在风格特征上,却有独到突出的地方,这与当时的艺术品和工艺品的创作思路有密切关系,其风格的同一性比较明显。
公元六世纪波斯图案花纹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当时的纺织、服装以及其他装饰物,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一点在敦煌壁画上多有反映。
魏晋时期规定宫中朝服用红色,常服用紫色。白色为平民百姓服色。这时的服式仍以襦、裙为主,裘是非正式衣服。妇女装饰比较考究,有金环、银约指和绕腕的跳脱等。在质地上宫中与宫外仍有很大区别。
魏晋的铠甲最普遍的形式是两裆铠,长至膝上,腰部以上是胸背甲有的用小甲片编缀而成,有的用整块大甲片,甲身分前后两片,肩部及两侧用带系束。胸前和背后有圆护。因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得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所以这样称呼。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 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
南北朝服装
南朝服式以襦裙为主,妇女尤其以着裙为正统,不穿裙而露裤的人,被看做是没礼貌的行为。当时女子头上包白纶巾(是一种配有青丝带的头巾,传说在三国时诸葛亮平时戴此头巾),衣袖长而且窄并加以缕雕花纹。跳舞者穿长衫,并在身上披挂很长的带子,头上束纨巾。
南北朝服式还有"袍"和"衫",衫在晋时已是必着衣的一种。"裘"在此时极为珍贵,以貂裘为最。" "是少年喜爱的衣物,浮薄少年更喜爱有色之" "、"襦"、"帔"、"鹤氅",这些都是此时普及的衣装。
南朝服式基本上继承魏晋,由于战乱和国度的频繁更替,反映在着装方面也有变化。江南衣式比北方短小,但当时却流行戴小帽穿大衣的风气,有时将一只袖分成两只,一条裙截成两裙,有的款式大领大带,有的衣窄袖小,有的裙长曳地,有的衣长蔽脚。 南朝的朝服仍是玄衣。服饰用料有规定,三品官以下的不得穿用杂色绮做的衣服,六品官以下者只能穿七彩绮,不可使用罗绡。南朝的艺术品与服饰风格一脉相承,许多出土的陶俑形象,向我们展示了细腰圆脸型的女子,面目神情十分娟秀,尤其出自江南的俑塑特点更突出,这与服饰的拖地长裙和宽衣披带均十分协调一致。
北朝的服式,官宦正式场合穿着朱色单衣,便服和军服以 为主。穿红色袍就佩带金带,穿小袖长身袍则用金玉带。平民妇女以襦袄为常服,这与南朝并无两样。北朝时期着装衣料中绫锦最为华贵。
南北朝的卷草花纹是在汉代的云纹图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敦煌造井(单独适合纹样)、三角形花(适合纹样)和条状花(二方连续)、飞天、云纹等动态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古朴、秀丽,又含蓄柔和。当时的毛织毯、麻布和丝绸都是盛行的产品。
西周服装
西周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大大发展和提高了,物质明显丰富起来,社会秩序也走向条理化,并有了规章制度。服饰形制也由于尊卑等级的存在、礼仪的需要而进一步规范化,被纳入"礼治"范围,尊卑贵贱,各有分别。
这时候服饰的专用界限等级标志开始清晰,品种类别也相应地增加,像宫室中拜天地、敬鬼神时专有祭礼服,上朝大典时有朝会服,军事之中专有从戎服,婚嫁之仪专用婚礼服,吊丧时又有丧服。衣裳虽然还是采用上衣玄下裳黄,但在官职服饰中增加了裳前襟的大带(大带是用丝织或缂制成,宽四寸)、玉 (以玉为原料,以丝带连系在腰间的挂饰)。另外在服色上也开始有了等级差别。西周的服式除宽衣长带的特有风格以外,还吸收了北方鲜卑族(今锡伯族)以带钩束腰的服饰花色(在丝带的接头处,以金、银、铜或铁等金属制成的精细的勾或扣)。
秦代服装
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服装风格也趋于一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幅员广大、民族众多的封建统一国家。秦王政当上始皇帝之后,立即着手推行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统一度量衡、刑律条令等,其中也包括衣冠服饰制度。不过,由于秦始皇当政时间太短,服饰制度仅属初创,还不完备,只在服装的颜色上做了统一。秦始皇深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相信秦克周,应当是水克火,因为周朝是"火气胜金,色尚赤",那么秦胜周就是水德,颜色崇尚黑色。这样,在秦朝,黑色为尊贵的颜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颜色了。
秦代铠甲战服我们从出土文物中可以看见。在陕西临潼出土的陶俑所着铠甲应是秦兵俑中最为常见的铠甲样式,是普通战士的装束,这类铠甲有如下特点: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其数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下摆一般多为圆形。
汉代服装
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在汉朝确立的。汉代染织工艺、剌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化。
西汉建立时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服制。东汉时期穿黑色衣服必配紫色丝织的装饰物。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长冠服"。皇后的祭祀服是:上衣用绀色,下裳用皂色。皇后的蚕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缥色(浅黄色)。汉文帝当政时比较俭朴,自己穿黑色丝织衣、皮鞋。一般官员要穿禅衣,又名"祗服"。在西汉时期二百年之中,服饰实行"深衣制",它的特点是象蝉一样的头冠(帽子)、红色的衣服、象田字状的领子、戴玉 、红色的鞋。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接缝在一起,做祭服的中衣,要缘黑色边,作为朝服的中衣,需缘红色边,当时男女服用极为普遍。服饰总称"禅衣"。禅衣是单层的外衣。禅衣里面有中衣、深衣,其形与禅衣无大区别,只是袖形有变化,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官员在上朝时都要穿黑色禅衣。
汉衣款式以衣襟分类,可以划分两种:一为"曲裾禅衣",即开襟是从领曲斜至腋下;一为直裾禅衣,是开襟从领向下垂直,此种禅衣又称" "。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到东汉,男子穿深衣的已经不多了,一般为直裾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这种服式既长又宽,从款式上官民服用基本没有差别,但从原料和颜色上,却可明显显示等级的不同。
汉代朝服的服色有具体规定,一年四季按五时着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红色;季夏用黄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
汉代着衣有七个特点:
穿外衣时,由于领大而且弯曲,穿衣时必需暴露中衣的领型;
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
袖宽为一尺二寸;
衫无袖;
穿皮毛服装时裘毛朝外;
腰带极为考究,所用带钩以金制成各种兽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十分生动有趣。一般长度在一寸半至六寸之间,是衣裳中间显要的装饰物。汉带钩从形、色和工艺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较比西周和战国时期,在设计和制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因此颇受男人们的喜爱,佩戴者很多;
男子保持佩刀习俗,但所佩之刀有形无刃,因此失去了实际价值,主要是显示仪容。
汉代祭服延用"大制度",遵从古礼穿冕服佩绶、佩玉。皇帝、公卿、诸侯均用大,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丝绳的质地上加以区别。皇太后、太后、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谒庙服)、亲蚕服、朝见服和婚礼服的形式都采用深衣制。
汉时劳动女子总是上穿短襦,下穿长裙,膝上装饰长长垂下的腰带。劳动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犊鼻裤,并在衣外围罩布裙;这种装束不分工奴、农奴、商贾、士人都一样。
春秋战国服装
由于连年战争,战国时期各种礼仪逐渐废除不用。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各诸侯国的服饰,由于风土所限,相应地产生一些变化。从近年来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楚墓中的彩绘木俑身上,可以看到当时很有代表性的服饰特点。这时候的服饰以沿宽边的下身缠绕式的肥大衣服。其缠绕是将前襟向后身围裹,即采取横线与斜线的空间互补,获得静中有动和动中有静的装饰效果。因为衣料比较轻薄,为了防止薄衣缠身,所以采用平挺的锦类织物镶边,边上再装饰云纹图案,即"衣作绣,锦为沿",将实用与审美巧妙地结合。这些构思与制作方法都充分体现了古人设计的智慧与聪敏。 战国时期男子着装,衣长不过膝,以连续矩纹和条纹作装饰,此种图案与当时的漆器器皿边饰十分相似。
男装以交叉领、窄袖、腰间束带为基本样式。战国时期的带钩质地多为金、银、铜、铁、玉,在带钩上刻有花纹,有时也镶上绿松石,显示尊贵富有。还有一种金银错的手工工艺,对金石进行加工后,其外观更加精致华贵。战国时期的冶铁业比较兴旺,可以制做男人身上悬挂的铜刀;工艺也属上乘,如一种二十五公分长的小弯刀,刀背上雕刻有各式花纹,当时广为人们喜爱和佩带,名为"容刀"。这时的挂刀,已不完全为实用,很大程度上装饰取代了实用。
商代服装
中国古代的殷商时期开始有了文字,那时的文字绝大多数是象形字,甚至是图画。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见到衣、履、黄裳、带、袂等反映服饰着装的字样。从出土的人物形象中,看到的玉佩、玉环、耳坠、项饰、笄、梳,以及丝绸、麻布和铜饰,分辨出精美的饰物和考究的衣物,但这些均为贵族所有。说明服装与服饰体系正进一步完善。
衣、裳、冠、履、帽、袜等服饰形制的不断出现,表明人们对服装的理解也日益提高,逐渐从单纯的实用功能,向装饰点缀方向发展,从而使古代服饰趋向完整和统一。
唐代服装
唐朝还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装。腰带形式也深受胡服影响。在此以前,人们的腰饰是以金银铜铁,这时候流行系"蹀躞带",带上有金饰,并扣有短而小的小带以作系物之用。这种腰带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后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
唐高宗以后,以紫色为三品官的服色;浅绯色为五品官服色,深绿色为六品官服色,浅绿色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为八品官服色,浅青色为九品官服色,黄色为宫外之人及庶民服色。
唐装还对邻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日本和服从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装的精华,朝鲜服也从形式上承继了唐装的长处。唐装襦裙线条柔长,十分优美自如,用料主要是丝织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软"和"飘柔"著称。唐装本身品类多,善变化,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特点,多以中亚、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饰为参考,充实唐代服饰文化,使得唐代服饰丰富多采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
宋代服装
宋朝历史以平民化为主要趋势,服装也质朴平实,反映时代倾向。
宋代女子服装分三种:一为自皇后、贵妃至各级命妇所用的"公服",一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称"礼服";一为日常所用的常服。
宋装继承唐装,女服仍以衫、襦、袄、背子、裙、袍、褂、深衣为主。绝大部分是直领对襟式,无带无扣,颈部外缘缝制着护领。服式采用衣袖相连的裁剪方式。有的限于面料的幅宽,因而在衣片的背部或袖椿部分采用接缝和贴边装饰。单夹衣有前身短后身长的式样,也有无袖的大背心式样。出土的衣服都在领边、袖边、大襟边、腰部和下摆部位分别镶边或绣有装饰图案,采用印金、刺绣和彩绘工艺,饰以牡丹、山茶、梅花和百合等花卉。
宋代品官制度基本上沿袭前代,因此宫中的官服也与前代相仿,分为朝服、祭服、公服、戎服、丧服和时服。朝服是红衣红裳,内穿白色罗质中单,外系罗料大带,并有绯色罗料蔽膝,身挂锦绶、玉 、玉钏,下着白绫袜黑皮履。除这种朝服是统一样式外,官职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来区别的。主要是在有无禅衣(中单)和锦绶上的图案上作级别变化。穿朝服时必戴"进贤冠"(一种涂漆的梁冠帽),"貂蝉冠"(又名"笼巾",是以藤丝编成形,上面涂漆的冠帽),獬豸冠(属进贤冠一类)。
公服即常服,又名"从省服",以曲领大袖,腰间束革带为主要形式,另有窄袖式样也。这种服式以用色区别等级。如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绿色;五品官以上用朱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到宋元丰年间用色稍有更改,四品以上用紫色;六品以上用绯色;九品以上用绿色。按当时的规定,服用紫色和绯色(朱色)衣者,都要配挂金银装饰的鱼袋,高低职位以此物加以明显的区别。
时服是按季节赐发给官臣的衣物。上至将相皇帝大将下至侍卫步军,赐发的品种有袍、袄、衫、袍肚、裤等。所赐之服大部分是织有鸟兽的锦纹。
宋代男子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常服也叫"私服"。宋官与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用色上有较为明显的规定和限制。
宋时常服有如下几种:
"袍"有宽袖广身和窄袖窄身两种类型,有官职的是锦袍,无官职的是白布袍。
"襦"、"袄"为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备之服。
"短褐"是一种既短又粗的布衣,为贫苦人服。
" 衫",这是一种裳下摆接一横 的男人长衫。
"裳",沿袭上衣下裳的古制。是冕服、朝服或私居服的式样。宋时也有上衣下裳的穿法。男子也穿用对领镶黑边饰的长上衣配黄裳。居家时不束带,待客时束带。
"直裰"是一种比较宽大的长衣。由于下摆无衩而背部却有中缝而称"直裰"。
"鹤氅",宽长曳地,是一种用鹤毛与其他鸟毛合捻成绒织成的裘衣,十分贵重。
此外宋代男式衣着,还有布衫和罗衫。内用的叫汗衫,有交领和颌领形式。质料很考究,多用绸缎、纱、罗。颜色有白、青、皂(黑)、杏黄、茶褐等。袄的质料有布、绸、罗、锦、 丝和皮。袄的用色有青、红、枣红、墨绿、鹅黄等几种。贵族裤子的质地也十分讲究,多以纱、罗、绢、绸、绮、绫,并有平素纹、大提花、小提花等图案装饰,裤色以驼黄、棕、褐为主色。
元代服装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时代,服装服饰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元太祖成吉思汗自1206年建都,灭西夏、金之后,民族组成主要以蒙古族为主。元代由于民族矛盾比较尖锐,长期处于战乱状态,纺织业、手工业遭到很大破坏。宫中服制长期延用宋式。直到l321年元英宗时期才参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连下裳上紧下短,并在腰间加襞积,肩背挂大珠的"质孙服"制,汉人称"一色衣"或"质孙服"。这是承袭汉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点的服制。
"质孙服"服用面很广,大臣在内宫大宴中可以穿着,乐工和卫士也同样服用。这种服式上、下级的区别体现在质地粗细的不同上。天子的有十五个等级(以质分级层次〉。每级所用的原料和选色完全统一,衣服和帽子一致,整体效果十分出色。比如衣服若是金锦剪茸,其帽也必然是金锦暖帽;若衣服用白色粉皮,其帽必定是白金答子暖帽。天子夏服也有十五等级,与冬装类同。百官的冬服有九个等级,夏季有十四个等级,同样也是以质地和色泽区分。
"比肩"、"比甲"也是常服。"比肩"是一种有里有面的较马褂稍长的皮衣,元代蒙人称之为"襻子答忽"。"比甲"则是便于骑射的衣裳,无领无袖,前短后长,以襻相连的便服。 元代男子的公服多随汉族习俗,常服的外面,罩一件短袖衫子,妇女也有这种习俗(称为襦裙半臂)。
元代女服分贵族和平民两种样式。贵族多为蒙人,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貂鼠和羊皮制衣较为广泛,式样多为宽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宽肥,由于衣长曳地,贵夫人外出行乐时,必须有女奴牵拉。这种袍式在肩部做有一云肩,即所谓"金绣云肩翠玉缨",十分华美。作为礼服的袍,面料质地十分考究,采用大红色织金、锦、蒙茸和很长的毡类织物。当时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红、黄、绿、褐、玫红、紫、金等为主。 元代平民妇女穿汉族的襦裙,半臂也颇为通行,汉装的样子常在宫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现,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此外受邻国高丽的影响,都城的贵族后妃们也有模仿高丽女装的习俗。
明代服装
到明代服装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但是纽扣并非始于明代,从元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曾经见到过钉纽扣的形式。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变革,体现着时代的进步。另外理学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装风格。
明装与唐装相比,在于衣裙比例的明显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长,逐渐拉长上装,缩短露裙的长度。衣领也从宋代的对领蜕变成以圆领为主。
明代女装上衣是三领窄袖,身长三尺,露裙二、三寸。当时扬州流行一种新式样:女衫长二尺八寸,袖子宽一尺二寸,外护袖镶锦绣,冬季镶貂狐皮。裙装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浅淡。裙褶十分盛行,有细密褶纹,也有大褶纹。褶纹装饰十分讲究。有一种名为彩条裙,每条选用一种颜色缎,每条色缎上绣出花鸟纹饰,带边镶以金线可成为独立的条带,将数条这样的各种彩条拼合在腰带上,就成为彩条飘舞的裙子,因此取名"凤尾裙"。有的还将整块缎料用手工做成细褶纹,取名"百褶裙",一种二十四褶裙取名"玉裙"。 明代还有一种特殊式样的帔子,由于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这种帔子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得此名。到宋代将它列入礼服行列之中。明代服用此式较为普遍,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每条霞帔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服用时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由于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因此越发显得高贵。
有一种出自元代的无领对襟马甲,又称"比甲",是宫廷中皇后的专用服式。后来逐渐传入民间,扩大了服用范围。比甲盛行于明代中期,主要受青年妇女的偏爱。从形式上看与隋唐时期的半臂有渊源关系,后来清代出现的马甲,就是这种比甲的变形。
明式服装的另一个特色是襟上佩佳饰物,并且十分醒目。都是些金、珠、玉等材料做成的各种饰物。其中垂挂在胸前的叫"坠领";系在前襟的叫"七事";走起路来有响声的叫"禁步",这些佩饰统称"杂佩"。另有一种特别的佩饰,是在一条金链上,以环相连挂着四件小物件:即镊子、牙签、耳挖子和小刀,是些妇女的生活实用品。
明代男装以方巾圆领为代表形式,儒生所着 衫与当今舞台上京剧书生的服饰极为相似。其特点是宽袖、皂(黑)色缘边,青圆领、皂绦软巾垂带。
官服是云缎圆领袍,另有外加云缎外套的穿法。这种袍长离地一寸,袖长过手,袖椿(指袖身)宽一尺,袖口宽九寸。
水田衣是明代一般妇女服饰,是一种以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成的服装,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它具有其它服饰所无法具备的特殊效果,简单而别致,所以在明、清妇女中间赢得普遍喜爱。据说在唐代就有人用这种方法拼制衣服。
清代服装
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中原地区。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制度,由于满族八旗兵的进关而遭到破坏。可以说这种变革,是中国传统服制的又一次飞跃,是历史上"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明显的突变。
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潇洒富丽、纤细柔弱,与衣身修长、衣袖短窄的满装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旗装以它用料节省,制作简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的繁复,这是后人易于接受的主要原因。
满族的旗装,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领掩颊护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盘纽为饰,假袖二至三幅,马蹄袖盖手,镶滚工艺装饰,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马褂。其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式盒状体,因此形象肃穆庄重,清高不凡,而独树一帜,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时至今日,它对现代服装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随时代发展,经过加工曲线突出修长秀丽的旗袍,已经形成了汉民族的服饰代表,显示了东方女性的温柔与内涵,具有永恒存在的价值。
旗袍或短装有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几种不同形式。与其相配的裙或裤,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清初满族妇女与男人的装扮相差不多,不同之处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辫。满族妇女不缠足、不穿裙,衣外坎肩与衫齐平,长衫之内有小衣,相当于汉族妇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称"乌龙"。
汉 素纱禅衣
湖南长沙出土 汉 “万世如意”锦袍
新疆民丰出土 汉“延年宜寿大宜子孙”
锦袜 新疆民丰出土
汉 彩绘木俑服饰
湖南长沙出土 汉 彩绘帛画
湖南长沙出土 晋 富且昌宜候王夫延命长
织成履 新疆吐鲁番出土
唐《簪花仕女图》服饰
辽宁博物馆藏 唐 仕女绢画服饰
新疆吐峪沟出土 唐 锦衣女俑服饰
新疆吐鲁番出土
唐 变体宝相花纹锦鞋
新疆吐鲁番出土 宋 灵鹫蛷路纹锦袍球
新疆阿拉尔出土 宋 烟色牡丹花罗背心
福建福州出土
宋 缠枝花纱单衫
江苏镇江出土 元 对襟绸上衣
江苏无锡出土 明 圆领大袖衫
江苏杨州出土
清 琵琶襟马甲
传世物 清 月白缎绣云龙袷朝袍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孔雀羽穿珠彩绣云龙吉服袍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刺绣五彩金龙朝褂
故宫博物院藏
--------------------------------------------------------------------------------
传统民族服装 — 旗袍马褂
马褂、旗袍是清代男女的典型服饰。现已成为中国的传统服装。
马褂是一种穿于袍服外的短衣,衣长至脐,袖仅遮肘,主要是为了便于骑马,故称为“马褂”。满人初进关时,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间,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并发展成单、夹、纱、皮、棉等服装,成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着。之后更逐渐演变为一种礼仪性的服装,不论身份,都以马褂套在长袍之外,显得文雅大方。
马褂的样式有琵琶襟、大襟、对襟三种。琵琶襟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马褂,穿上它可以行动自如,常用作出行装。大襟马褂,则将衣襟开在右边,四周用异色作为缘边,一般作常服使用。对襟马褂,其服色在各个时期有多种变化:初沿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又尚玫瑰紫,后又推崇深绛色(人称“福色”),到了嘉庆年间,则流行泥金及浅灰色。大袖对襟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为礼服使用,颜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员在谒客时常穿此服,因其身长袖窄,也称作“长袖马褂”。
马褂中有一种颜色不能随便使用,那就是黄色。黄马褂,是皇帝特赐的服装。穿着这种赐服的人,主要有三类:一是随皇帝“巡幸”的侍卫,称为“职任褂子”;二是行围校射时,中靶或获猎多者,称为“行围褂子”;三是在治事或战事中建有功勋者,称为“武功褂子”,这些人还要被载入史册。只有这种御赐的马褂才可以随时穿着。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到了20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这种旗袍是汉族妇女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通过不断改进,才进入千家万户的。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中国古代服饰 上古服装
最早的服装应该是在劳动中起源的。相传,古时炎帝神农氏的形象是:身着红色襦 ,臂膊上戴有形似臂箍的东西,小腿着绑腿,头戴鸟羽帽,足踏皮制鞋,手执农具,俨然是一幅农人的画像。而传说中老百姓民头上戴的不是羽毛帽,而是戴尖帽或圆筒高帽。传说中的形象描绘可能是出自对出土文物中某些形象的分析;可是史前毫无记录,确实难以置信,所以也可能是出于后人的揣度。
在古代的黄帝、尧舜时期开始有了衣裳,结束了史前那种围披状态。人们穿着这种式样的衣裳,拜祭祖先和天地。人们从经验中得知,早晨天未亮时,天空是黑色(称"玄"),上衣如天,所以用玄色;而大地为黄色,下裳如地,服色即用黄色,以此表达对天和地的崇拜。远古时期,以上衣下裳代表服式,又有上衣下裳相连的"深衣制",这种深衣形式在那时男女没区别。
魏晋服装
魏晋服装服饰虽然保留了汉代的基本形式,但在风格特征上,却有独到突出的地方,这与当时的艺术品和工艺品的创作思路有密切关系,其风格的同一性比较明显。
公元六世纪波斯图案花纹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当时的纺织、服装以及其他装饰物,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一点在敦煌壁画上多有反映。
魏晋时期规定宫中朝服用红色,常服用紫色。白色为平民百姓服色。这时的服式仍以襦、裙为主,裘是非正式衣服。妇女装饰比较考究,有金环、银约指和绕腕的跳脱等。在质地上宫中与宫外仍有很大区别。
魏晋的铠甲最普遍的形式是两裆铠,长至膝上,腰部以上是胸背甲有的用小甲片编缀而成,有的用整块大甲片,甲身分前后两片,肩部及两侧用带系束。胸前和背后有圆护。因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得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所以这样称呼。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 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
南北朝服装
南朝服式以襦裙为主,妇女尤其以着裙为正统,不穿裙而露裤的人,被看做是没礼貌的行为。当时女子头上包白纶巾(是一种配有青丝带的头巾,传说在三国时诸葛亮平时戴此头巾),衣袖长而且窄并加以缕雕花纹。跳舞者穿长衫,并在身上披挂很长的带子,头上束纨巾。
南北朝服式还有"袍"和"衫",衫在晋时已是必着衣的一种。"裘"在此时极为珍贵,以貂裘为最。" "是少年喜爱的衣物,浮薄少年更喜爱有色之" "、"襦"、"帔"、"鹤氅",这些都是此时普及的衣装。
南朝服式基本上继承魏晋,由于战乱和国度的频繁更替,反映在着装方面也有变化。江南衣式比北方短小,但当时却流行戴小帽穿大衣的风气,有时将一只袖分成两只,一条裙截成两裙,有的款式大领大带,有的衣窄袖小,有的裙长曳地,有的衣长蔽脚。 南朝的朝服仍是玄衣。服饰用料有规定,三品官以下的不得穿用杂色绮做的衣服,六品官以下者只能穿七彩绮,不可使用罗绡。南朝的艺术品与服饰风格一脉相承,许多出土的陶俑形象,向我们展示了细腰圆脸型的女子,面目神情十分娟秀,尤其出自江南的俑塑特点更突出,这与服饰的拖地长裙和宽衣披带均十分协调一致。
北朝的服式,官宦正式场合穿着朱色单衣,便服和军服以 为主。穿红色袍就佩带金带,穿小袖长身袍则用金玉带。平民妇女以襦袄为常服,这与南朝并无两样。北朝时期着装衣料中绫锦最为华贵。
南北朝的卷草花纹是在汉代的云纹图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敦煌造井(单独适合纹样)、三角形花(适合纹样)和条状花(二方连续)、飞天、云纹等动态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古朴、秀丽,又含蓄柔和。当时的毛织毯、麻布和丝绸都是盛行的产品。
西周服装
西周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大大发展和提高了,物质明显丰富起来,社会秩序也走向条理化,并有了规章制度。服饰形制也由于尊卑等级的存在、礼仪的需要而进一步规范化,被纳入"礼治"范围,尊卑贵贱,各有分别。
这时候服饰的专用界限等级标志开始清晰,品种类别也相应地增加,像宫室中拜天地、敬鬼神时专有祭礼服,上朝大典时有朝会服,军事之中专有从戎服,婚嫁之仪专用婚礼服,吊丧时又有丧服。衣裳虽然还是采用上衣玄下裳黄,但在官职服饰中增加了裳前襟的大带(大带是用丝织或缂制成,宽四寸)、玉 (以玉为原料,以丝带连系在腰间的挂饰)。另外在服色上也开始有了等级差别。西周的服式除宽衣长带的特有风格以外,还吸收了北方鲜卑族(今锡伯族)以带钩束腰的服饰花色(在丝带的接头处,以金、银、铜或铁等金属制成的精细的勾或扣)。
秦代服装
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服装风格也趋于一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幅员广大、民族众多的封建统一国家。秦王政当上始皇帝之后,立即着手推行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统一度量衡、刑律条令等,其中也包括衣冠服饰制度。不过,由于秦始皇当政时间太短,服饰制度仅属初创,还不完备,只在服装的颜色上做了统一。秦始皇深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相信秦克周,应当是水克火,因为周朝是"火气胜金,色尚赤",那么秦胜周就是水德,颜色崇尚黑色。这样,在秦朝,黑色为尊贵的颜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颜色了。
秦代铠甲战服我们从出土文物中可以看见。在陕西临潼出土的陶俑所着铠甲应是秦兵俑中最为常见的铠甲样式,是普通战士的装束,这类铠甲有如下特点: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其数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下摆一般多为圆形。
汉代服装
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在汉朝确立的。汉代染织工艺、剌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化。
西汉建立时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服制。东汉时期穿黑色衣服必配紫色丝织的装饰物。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长冠服"。皇后的祭祀服是:上衣用绀色,下裳用皂色。皇后的蚕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缥色(浅黄色)。汉文帝当政时比较俭朴,自己穿黑色丝织衣、皮鞋。一般官员要穿禅衣,又名"祗服"。在西汉时期二百年之中,服饰实行"深衣制",它的特点是象蝉一样的头冠(帽子)、红色的衣服、象田字状的领子、戴玉 、红色的鞋。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接缝在一起,做祭服的中衣,要缘黑色边,作为朝服的中衣,需缘红色边,当时男女服用极为普遍。服饰总称"禅衣"。禅衣是单层的外衣。禅衣里面有中衣、深衣,其形与禅衣无大区别,只是袖形有变化,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官员在上朝时都要穿黑色禅衣。
汉衣款式以衣襟分类,可以划分两种:一为"曲裾禅衣",即开襟是从领曲斜至腋下;一为直裾禅衣,是开襟从领向下垂直,此种禅衣又称" "。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到东汉,男子穿深衣的已经不多了,一般为直裾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这种服式既长又宽,从款式上官民服用基本没有差别,但从原料和颜色上,却可明显显示等级的不同。
汉代朝服的服色有具体规定,一年四季按五时着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红色;季夏用黄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
汉代着衣有七个特点:
穿外衣时,由于领大而且弯曲,穿衣时必需暴露中衣的领型;
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
袖宽为一尺二寸;
衫无袖;
穿皮毛服装时裘毛朝外;
腰带极为考究,所用带钩以金制成各种兽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十分生动有趣。一般长度在一寸半至六寸之间,是衣裳中间显要的装饰物。汉带钩从形、色和工艺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较比西周和战国时期,在设计和制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因此颇受男人们的喜爱,佩戴者很多;
男子保持佩刀习俗,但所佩之刀有形无刃,因此失去了实际价值,主要是显示仪容。
汉代祭服延用"大制度",遵从古礼穿冕服佩绶、佩玉。皇帝、公卿、诸侯均用大,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丝绳的质地上加以区别。皇太后、太后、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谒庙服)、亲蚕服、朝见服和婚礼服的形式都采用深衣制。
汉时劳动女子总是上穿短襦,下穿长裙,膝上装饰长长垂下的腰带。劳动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犊鼻裤,并在衣外围罩布裙;这种装束不分工奴、农奴、商贾、士人都一样。
春秋战国服装
由于连年战争,战国时期各种礼仪逐渐废除不用。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各诸侯国的服饰,由于风土所限,相应地产生一些变化。从近年来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楚墓中的彩绘木俑身上,可以看到当时很有代表性的服饰特点。这时候的服饰以沿宽边的下身缠绕式的肥大衣服。其缠绕是将前襟向后身围裹,即采取横线与斜线的空间互补,获得静中有动和动中有静的装饰效果。因为衣料比较轻薄,为了防止薄衣缠身,所以采用平挺的锦类织物镶边,边上再装饰云纹图案,即"衣作绣,锦为沿",将实用与审美巧妙地结合。这些构思与制作方法都充分体现了古人设计的智慧与聪敏。 战国时期男子着装,衣长不过膝,以连续矩纹和条纹作装饰,此种图案与当时的漆器器皿边饰十分相似。
男装以交叉领、窄袖、腰间束带为基本样式。战国时期的带钩质地多为金、银、铜、铁、玉,在带钩上刻有花纹,有时也镶上绿松石,显示尊贵富有。还有一种金银错的手工工艺,对金石进行加工后,其外观更加精致华贵。战国时期的冶铁业比较兴旺,可以制做男人身上悬挂的铜刀;工艺也属上乘,如一种二十五公分长的小弯刀,刀背上雕刻有各式花纹,当时广为人们喜爱和佩带,名为"容刀"。这时的挂刀,已不完全为实用,很大程度上装饰取代了实用。
商代服装
中国古代的殷商时期开始有了文字,那时的文字绝大多数是象形字,甚至是图画。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见到衣、履、黄裳、带、袂等反映服饰着装的字样。从出土的人物形象中,看到的玉佩、玉环、耳坠、项饰、笄、梳,以及丝绸、麻布和铜饰,分辨出精美的饰物和考究的衣物,但这些均为贵族所有。说明服装与服饰体系正进一步完善。
衣、裳、冠、履、帽、袜等服饰形制的不断出现,表明人们对服装的理解也日益提高,逐渐从单纯的实用功能,向装饰点缀方向发展,从而使古代服饰趋向完整和统一。
唐代服装
唐朝还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装。腰带形式也深受胡服影响。在此以前,人们的腰饰是以金银铜铁,这时候流行系"蹀躞带",带上有金饰,并扣有短而小的小带以作系物之用。这种腰带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后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
唐高宗以后,以紫色为三品官的服色;浅绯色为五品官服色,深绿色为六品官服色,浅绿色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为八品官服色,浅青色为九品官服色,黄色为宫外之人及庶民服色。
唐装还对邻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日本和服从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装的精华,朝鲜服也从形式上承继了唐装的长处。唐装襦裙线条柔长,十分优美自如,用料主要是丝织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软"和"飘柔"著称。唐装本身品类多,善变化,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特点,多以中亚、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饰为参考,充实唐代服饰文化,使得唐代服饰丰富多采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
宋代服装
宋朝历史以平民化为主要趋势,服装也质朴平实,反映时代倾向。
宋代女子服装分三种:一为自皇后、贵妃至各级命妇所用的"公服",一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称"礼服";一为日常所用的常服。
宋装继承唐装,女服仍以衫、襦、袄、背子、裙、袍、褂、深衣为主。绝大部分是直领对襟式,无带无扣,颈部外缘缝制着护领。服式采用衣袖相连的裁剪方式。有的限于面料的幅宽,因而在衣片的背部或袖椿部分采用接缝和贴边装饰。单夹衣有前身短后身长的式样,也有无袖的大背心式样。出土的衣服都在领边、袖边、大襟边、腰部和下摆部位分别镶边或绣有装饰图案,采用印金、刺绣和彩绘工艺,饰以牡丹、山茶、梅花和百合等花卉。
宋代品官制度基本上沿袭前代,因此宫中的官服也与前代相仿,分为朝服、祭服、公服、戎服、丧服和时服。朝服是红衣红裳,内穿白色罗质中单,外系罗料大带,并有绯色罗料蔽膝,身挂锦绶、玉 、玉钏,下着白绫袜黑皮履。除这种朝服是统一样式外,官职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来区别的。主要是在有无禅衣(中单)和锦绶上的图案上作级别变化。穿朝服时必戴"进贤冠"(一种涂漆的梁冠帽),"貂蝉冠"(又名"笼巾",是以藤丝编成形,上面涂漆的冠帽),獬豸冠(属进贤冠一类)。
公服即常服,又名"从省服",以曲领大袖,腰间束革带为主要形式,另有窄袖式样也。这种服式以用色区别等级。如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绿色;五品官以上用朱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到宋元丰年间用色稍有更改,四品以上用紫色;六品以上用绯色;九品以上用绿色。按当时的规定,服用紫色和绯色(朱色)衣者,都要配挂金银装饰的鱼袋,高低职位以此物加以明显的区别。
时服是按季节赐发给官臣的衣物。上至将相皇帝大将下至侍卫步军,赐发的品种有袍、袄、衫、袍肚、裤等。所赐之服大部分是织有鸟兽的锦纹。
宋代男子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常服也叫"私服"。宋官与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用色上有较为明显的规定和限制。
宋时常服有如下几种:
"袍"有宽袖广身和窄袖窄身两种类型,有官职的是锦袍,无官职的是白布袍。
"襦"、"袄"为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备之服。
"短褐"是一种既短又粗的布衣,为贫苦人服。
" 衫",这是一种裳下摆接一横 的男人长衫。
"裳",沿袭上衣下裳的古制。是冕服、朝服或私居服的式样。宋时也有上衣下裳的穿法。男子也穿用对领镶黑边饰的长上衣配黄裳。居家时不束带,待客时束带。
"直裰"是一种比较宽大的长衣。由于下摆无衩而背部却有中缝而称"直裰"。
"鹤氅",宽长曳地,是一种用鹤毛与其他鸟毛合捻成绒织成的裘衣,十分贵重。
此外宋代男式衣着,还有布衫和罗衫。内用的叫汗衫,有交领和颌领形式。质料很考究,多用绸缎、纱、罗。颜色有白、青、皂(黑)、杏黄、茶褐等。袄的质料有布、绸、罗、锦、 丝和皮。袄的用色有青、红、枣红、墨绿、鹅黄等几种。贵族裤子的质地也十分讲究,多以纱、罗、绢、绸、绮、绫,并有平素纹、大提花、小提花等图案装饰,裤色以驼黄、棕、褐为主色。
元代服装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时代,服装服饰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元太祖成吉思汗自1206年建都,灭西夏、金之后,民族组成主要以蒙古族为主。元代由于民族矛盾比较尖锐,长期处于战乱状态,纺织业、手工业遭到很大破坏。宫中服制长期延用宋式。直到l321年元英宗时期才参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连下裳上紧下短,并在腰间加襞积,肩背挂大珠的"质孙服"制,汉人称"一色衣"或"质孙服"。这是承袭汉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点的服制。
"质孙服"服用面很广,大臣在内宫大宴中可以穿着,乐工和卫士也同样服用。这种服式上、下级的区别体现在质地粗细的不同上。天子的有十五个等级(以质分级层次〉。每级所用的原料和选色完全统一,衣服和帽子一致,整体效果十分出色。比如衣服若是金锦剪茸,其帽也必然是金锦暖帽;若衣服用白色粉皮,其帽必定是白金答子暖帽。天子夏服也有十五等级,与冬装类同。百官的冬服有九个等级,夏季有十四个等级,同样也是以质地和色泽区分。
"比肩"、"比甲"也是常服。"比肩"是一种有里有面的较马褂稍长的皮衣,元代蒙人称之为"襻子答忽"。"比甲"则是便于骑射的衣裳,无领无袖,前短后长,以襻相连的便服。 元代男子的公服多随汉族习俗,常服的外面,罩一件短袖衫子,妇女也有这种习俗(称为襦裙半臂)。
元代女服分贵族和平民两种样式。贵族多为蒙人,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貂鼠和羊皮制衣较为广泛,式样多为宽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宽肥,由于衣长曳地,贵夫人外出行乐时,必须有女奴牵拉。这种袍式在肩部做有一云肩,即所谓"金绣云肩翠玉缨",十分华美。作为礼服的袍,面料质地十分考究,采用大红色织金、锦、蒙茸和很长的毡类织物。当时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红、黄、绿、褐、玫红、紫、金等为主。 元代平民妇女穿汉族的襦裙,半臂也颇为通行,汉装的样子常在宫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现,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此外受邻国高丽的影响,都城的贵族后妃们也有模仿高丽女装的习俗。
明代服装
到明代服装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但是纽扣并非始于明代,从元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曾经见到过钉纽扣的形式。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变革,体现着时代的进步。另外理学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装风格。
明装与唐装相比,在于衣裙比例的明显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长,逐渐拉长上装,缩短露裙的长度。衣领也从宋代的对领蜕变成以圆领为主。
明代女装上衣是三领窄袖,身长三尺,露裙二、三寸。当时扬州流行一种新式样:女衫长二尺八寸,袖子宽一尺二寸,外护袖镶锦绣,冬季镶貂狐皮。裙装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浅淡。裙褶十分盛行,有细密褶纹,也有大褶纹。褶纹装饰十分讲究。有一种名为彩条裙,每条选用一种颜色缎,每条色缎上绣出花鸟纹饰,带边镶以金线可成为独立的条带,将数条这样的各种彩条拼合在腰带上,就成为彩条飘舞的裙子,因此取名"凤尾裙"。有的还将整块缎料用手工做成细褶纹,取名"百褶裙",一种二十四褶裙取名"玉裙"。 明代还有一种特殊式样的帔子,由于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这种帔子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得此名。到宋代将它列入礼服行列之中。明代服用此式较为普遍,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每条霞帔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服用时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由于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因此越发显得高贵。
有一种出自元代的无领对襟马甲,又称"比甲",是宫廷中皇后的专用服式。后来逐渐传入民间,扩大了服用范围。比甲盛行于明代中期,主要受青年妇女的偏爱。从形式上看与隋唐时期的半臂有渊源关系,后来清代出现的马甲,就是这种比甲的变形。
明式服装的另一个特色是襟上佩佳饰物,并且十分醒目。都是些金、珠、玉等材料做成的各种饰物。其中垂挂在胸前的叫"坠领";系在前襟的叫"七事";走起路来有响声的叫"禁步",这些佩饰统称"杂佩"。另有一种特别的佩饰,是在一条金链上,以环相连挂着四件小物件:即镊子、牙签、耳挖子和小刀,是些妇女的生活实用品。
明代男装以方巾圆领为代表形式,儒生所着 衫与当今舞台上京剧书生的服饰极为相似。其特点是宽袖、皂(黑)色缘边,青圆领、皂绦软巾垂带。
官服是云缎圆领袍,另有外加云缎外套的穿法。这种袍长离地一寸,袖长过手,袖椿(指袖身)宽一尺,袖口宽九寸。
水田衣是明代一般妇女服饰,是一种以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成的服装,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它具有其它服饰所无法具备的特殊效果,简单而别致,所以在明、清妇女中间赢得普遍喜爱。据说在唐代就有人用这种方法拼制衣服。
清代服装
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中原地区。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制度,由于满族八旗兵的进关而遭到破坏。可以说这种变革,是中国传统服制的又一次飞跃,是历史上"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明显的突变。
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潇洒富丽、纤细柔弱,与衣身修长、衣袖短窄的满装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旗装以它用料节省,制作简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的繁复,这是后人易于接受的主要原因。
满族的旗装,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领掩颊护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盘纽为饰,假袖二至三幅,马蹄袖盖手,镶滚工艺装饰,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马褂。其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式盒状体,因此形象肃穆庄重,清高不凡,而独树一帜,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时至今日,它对现代服装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随时代发展,经过加工曲线突出修长秀丽的旗袍,已经形成了汉民族的服饰代表,显示了东方女性的温柔与内涵,具有永恒存在的价值。
旗袍或短装有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几种不同形式。与其相配的裙或裤,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清初满族妇女与男人的装扮相差不多,不同之处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辫。满族妇女不缠足、不穿裙,衣外坎肩与衫齐平,长衫之内有小衣,相当于汉族妇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称"乌龙"。
汉 素纱禅衣
湖南长沙出土 汉 “万世如意”锦袍
新疆民丰出土 汉“延年宜寿大宜子孙”
锦袜 新疆民丰出土
汉 彩绘木俑服饰
湖南长沙出土 汉 彩绘帛画
湖南长沙出土 晋 富且昌宜候王夫延命长
织成履 新疆吐鲁番出土
唐《簪花仕女图》服饰
辽宁博物馆藏 唐 仕女绢画服饰
新疆吐峪沟出土 唐 锦衣女俑服饰
新疆吐鲁番出土
唐 变体宝相花纹锦鞋
新疆吐鲁番出土 宋 灵鹫蛷路纹锦袍球
新疆阿拉尔出土 宋 烟色牡丹花罗背心
福建福州出土
宋 缠枝花纱单衫
江苏镇江出土 元 对襟绸上衣
江苏无锡出土 明 圆领大袖衫
江苏杨州出土
清 琵琶襟马甲
传世物 清 月白缎绣云龙袷朝袍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孔雀羽穿珠彩绣云龙吉服袍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刺绣五彩金龙朝褂
故宫博物院藏
--------------------------------------------------------------------------------
传统民族服装 — 旗袍马褂
马褂、旗袍是清代男女的典型服饰。现已成为中国的传统服装。
马褂是一种穿于袍服外的短衣,衣长至脐,袖仅遮肘,主要是为了便于骑马,故称为“马褂”。满人初进关时,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间,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并发展成单、夹、纱、皮、棉等服装,成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着。之后更逐渐演变为一种礼仪性的服装,不论身份,都以马褂套在长袍之外,显得文雅大方。
马褂的样式有琵琶襟、大襟、对襟三种。琵琶襟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马褂,穿上它可以行动自如,常用作出行装。大襟马褂,则将衣襟开在右边,四周用异色作为缘边,一般作常服使用。对襟马褂,其服色在各个时期有多种变化:初沿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又尚玫瑰紫,后又推崇深绛色(人称“福色”),到了嘉庆年间,则流行泥金及浅灰色。大袖对襟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为礼服使用,颜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员在谒客时常穿此服,因其身长袖窄,也称作“长袖马褂”。
马褂中有一种颜色不能随便使用,那就是黄色。黄马褂,是皇帝特赐的服装。穿着这种赐服的人,主要有三类:一是随皇帝“巡幸”的侍卫,称为“职任褂子”;二是行围校射时,中靶或获猎多者,称为“行围褂子”;三是在治事或战事中建有功勋者,称为“武功褂子”,这些人还要被载入史册。只有这种御赐的马褂才可以随时穿着。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到了20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这种旗袍是汉族妇女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通过不断改进,才进入千家万户的。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文章标题: 明明古代十分正常甚至还颇为流行的男男之风,到了现代却不能被大众接受呢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3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