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何评价路易十五 之前是法兰西最伟大的君主,之后是上断头台的国王,这位有著名情妇的君王到底是怎样一人

时间: 2021-07-03 23:57:2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7次

如何评价路易十五 之前是法兰西最伟大的君主,之后是上断头台的国王,这位有著名情妇的君王到底是怎样一人

法国路易十六的介绍

处死路易十六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这句话是一个有名的历史人物公开说出来的。原创者是谁呢?说法不一,有人说路易十四,有人说路易十五,有人说路易十六。《南风窗》曾载文对词话出处作一番考究。至于这话跟路易十六搭上关系,恐怕是指革命洪流。

关于路易十六,在法国大革命历史教学和研究中,人们总是把他描绘建构成为这样的形象:专制君主、暴君、不理朝政,生活上奢华糜烂,挥霍无度,终日与锁为伴,浑名“锁匠”,就在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那一天,他仍然在日记上写着,今日无事。总之,正是路易十六的昏庸和残暴引发了法国大革命,并把自己送上了革命的断头台。

路易十六向来昏庸、懦弱,成天恐怕得罪贵族。他不但对国务无什么兴趣,还对贪得无厌的王后玛丽·安东尼特(Marie Antoinette)言听计从,使国家债台高筑,屡战屡败。

在旁的一名农夫大叔也插嘴道:“他早就应该被处死了!穷人缴税,而丰衣足食、成天花天酒地的贵族却免税,这是什么道理?”

这段关于路易十六之死的描述让人觉得路易十六更像是受到贪得无厌的老婆所连累。在更为宽广的视野和历史中看待路易十六此人,他曾有“激进改革家”或“忽然改革家”的名声,也试图改革,以挽救国家危亡。

1774年,当路易十六执政时,他所承继的是一个自路易十四时就已达到空前鼎盛的专制的王朝,国王的权力被看作是上帝的代表和化身。国王在其诏书中都要宣称自己是“按照上帝的安排,法兰西和纳瓦尔的王”。在神授权力的名义下,国王拥有一切权力,成为专制的君主。

法兰西此时也是危机四伏。专制体制对人的漠视,对人的权利的剥夺和方式上的横暴是空前的。在这样的体制下,居于法兰西底层的第三等级承载着整个国家的重负,但却享受不到任何政治权利。税收负担全落在贫困者身上,使他们更加怨声载道。同时,官僚制度充满惰性、政府人员腐败懒散、行政管理庞杂而且混乱。

专制体制的暴政和不合理性自然引起了种种不满和反抗。庞大的帝国受到了种种困扰,此时路易十六认识到现存的专制“旧制度”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解决国家的财政危机。南怀瑾先生在《老子他说》中提到:

法国的中兴英主就是自称为“太阳王”的路易十四,穷兵黩武之外,又加上穷奢极欲,建筑了名城凡尔赛宫等处。五六十年之间,传位到曾孙路易十五手里,在极度的豪华以后,不知“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反而变本加厉,“揣而税之”。因此给后代子孙——路易十六留下国债四十亿之巨。如此局面,当然不可长保。

路易十六决意要借财政问题向贵族开刀了,他同时对让人生厌,举国怨恨的“旧制度”进行改革。这种改革,是前所未有的一项举动,关乎国家前途。这次改革在复旦大学李宏图教授看来是充满着悲情的。路易十六的确有过一番努力:

路易十六当政后,首先任用了73岁的重臣莫普,想借他的威望和经验来帮助他理顺现存体制的混乱,但这样的目标没有实现,国王旋即起用有新思维的杜尔阁。杜尔阁上任后,他制定了一个宏大的计划,准备取消一切奴役,一切特权。具体来说,他建议免除农民的徭役,取消省界的壁垒,废除贸易的关卡,振兴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让贵族和僧侣同第三等级享受一样的税率。在政治上,他想利用现存的省议会的途径,扩大政治开放,让人民能够获得政治权利,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这项改革,按照路易十六的说法,杜尔阁和他自己是想要为人民谋求利益。但是,这项改革计划由于受到特权阶级的反对而无法推进,在特权阶级的一片反对声中,路易十六只好免去了杜尔阁的职位,改由马尔泽布尔来继任。与杜尔阁一样,马尔泽布尔也是主张要给每一个人以权利的。在法律上,取消拷打逼供,给被告人以辩护的权利;在政治上,取消国王的“密札”和新闻出版检查,让所有人都有人身安全和言论出版自由;在宗教上,反对宗教迫害,实现宗教自由。由于他的改革与杜尔阁差别不大,依然无法进行,他也同样落了个下台的结局。随后克吕尼走马上任,但好景不长,仅仅六个月他就下了台。

路易十六先后任用杜尔哥、内克等为财政总监,企图进行改革,将希望寄托于贵族们与国家共渡难关,主动放弃自己的一些权益和利益,只不过特权阶级对此不屑一顾,甚至坚决反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路易十六被迫召开多少年没有行使过权利的三级会议了,1788年的8月8日,国王同意在第二年的五月召开三级会议。 他万万没想到此举反而促成大革命的提早来临,导致自己被送上了断头台。而后人也多了一个啼嘘凭吊,寄予无限的同情的对象。

1789年的5月5日,三级会议如期召开。刚开始,当国王走进会场时,全场热烈鼓掌,国王表示了希望能够在现有的体制和程序内解决问题的愿望。随后,贵族阶级拒绝合作,第三等级只好自己单独组成国民议会。革命眼看就要爆发,路易十六竟然暗中调派军队试图威胁第三等级,双方展开了冲突。7月14日,人民群众攻占巴士底狱,以此为标志,革命正式爆发。南怀瑾先生如是评价:“路易十六明知危殆,始终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魄力,甚至还要矢上加尖。终至‘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路易十六被控勾结外人,泄漏军事秘密,出卖法国,罪名成立,判死刑。

1793年1月的一天,法国巴黎协和广场的人潮汹涌,气氛是那么的欢腾、激昂。国王路易十六被押上断头台,在人民的欢呼中,人头落地!不过,路易王直到临死前,仍坚称自己无辜。他是在早上十时被公社(Commune)押来这里的,手臂被反绑在背后,走上断头台。这时,他高喊起来:“我清白死去。我原谅我的敌人,但愿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米涅说:路易十六,以他的胸怀和品德来说,是最适合于他那个时代的。当人们对独断专制的政治体制不满时,他就自愿地放弃这种专制的做法;当人们对路易十五的荒淫挥霍感到愤恨时,他能够品行端方,生活俭朴。人们要求作一些必要的改革时,他也能够体察公众的需要并立意要给予满足。但是,改行仁政和继行暴政都是困难的,因为要改革,就要有力量使贵族特权阶级服从改革。在这一改革的过程中,路易十六缺乏坚强的意志,实际上只有这样的意志才能完成国家的重大变革。他头脑清楚,心地正直、善良,但是性格不够坚定,在他的所作所为中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他的改革计划所遇到的阻力是他所意想不到的,也是他未能加以克服的。因此,正如一个君主因拒绝改革而遭到毁灭的结局那样,他是由于尝试改革而毁灭的。

在米涅的笔下,路易十六不是什么暴君,而是“心地正直、善良”,“他没有任何野心,因此他可能是惟一没有权力野心的国君,惟一具有一切好国王所应有的畏上帝和爱百姓这两个优点的国君”。在革命者的步步为营面前,路易十六步步退让,而实际上如果不惜代价从一开始就坚决抵抗的话,他甚至有可能在有生之年保住王位。

也有意见指出米涅在谈论历史人物的时候过于同情、过于微观的考虑了个人情感。在路易十六的问题上,反复强调其人善良的本性,殊不知西谚云“地狱的道路是由善良的愿望铺成的”。作为一国之君,路易十六过于缺乏刚毅的性格,作为非常时期的法国君王,这样的性格害人害己。
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Louis Χ Ⅵ,1754~1793),法国国王(1774~1792)。路易十五之孙。路易十六性格优柔寡断,即位后多次更换首相和部长,任由内阁内讧,从激进的改革到保守的节俭措施,政策变化无常。路易十六无心朝政,经常来到自己的五金作坊里,与各式各样的锁为伍,路易十六制锁的技术很高,且极富创意,几乎每一把都是一件艺术品,他的成就有点类似中国的明熹宗朱由校,天才皇帝不补天。他高薪聘请著名的铜匠加曼,甚至可以自由出入他的寝宫。18世纪80年代法国陷入财政危机后,更经常借打猎等活动逃避复杂的国事。

路易十六大事年表
1765年其父死被立为王储。擅长拉丁语和英语,对历史地理知识颇有兴趣。

1774年即位。大权受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左右。时法国专制制度陷入严重危机,宫廷大臣互相争权,社会矛盾尖锐,国库空虚,债台高筑。曾先后任用杜尔哥、内克等为财政总监,实行财政改革,均遭失败。

1787年接受财政总监卡洛纳建议,召开“显贵会议”,试图向特权等级征税,遭贵族抵制而失败。

1789年5月被迫召开中止175年之久的三级会议,因顽固维护教士、贵族的封建特权,与第三等级形成严重对立。7月11日解除受第三等级拥护的改革派财政总监内克职务,并暗中调集军队,企图驱散制宪议会,终于激发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

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王后玛丽·安东尼特和王室亲信多次劝说路易十六逃往外省避难。路易起先拒绝离开,等待革命自行灭亡。但局势的发展使他改变了主意。

1789年10月6日,若干巴黎妇女和数千名国民卫队士兵闯入凡尔赛宫,要求国王迁入巴黎居住。他们与卫兵发生小规模冲突,几名卫兵被杀死。王后一度衣冠不整地带着孩子躲避。当晚路易十六一家被迫搬入巴黎蒂伊尔里宫(Tuileries Palace),行动自由受到了极大限制。拉法耶特侯爵(Marquis de Lafayette)和米拉波(Honoré Mirabeau)都劝说路易十六采取妥协立场,推行君主立宪制。路易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支持制宪会议,顺从地签署了大部分法令。

1790年7月14日攻陷巴士底狱周年纪念活动中公开宣誓将维护宪法。绝大多数法国民众相信他诚意支持革命,对他衷心爱戴,将他视为法国人民的国王。

1790年11月27日制宪会议通过法令,要求教士宣誓效忠国家、法律和国王,引起法国天主教会危机,很多忠于罗马教皇的教士拒绝宣誓。

1791年2月28日,有谣言称国王处境危险,数百名年轻贵族前往王宫保护,与守卫王宫的国民卫队发生冲突,一些贵族遭到殴打和侮辱,令路易大为愤怒。

1791年4月18日,路易十六企图前往巴黎近郊的一座城堡,以便与拒绝宣誓的教士庆祝复活节,但在蒂伊尔里宫门口被大群市民包围,最终未能离开。此事之后,路易十六坚定了出逃的决心。

1791年6月20日深夜,王室成员化装后逐一悄悄穿过隐秘的通道溜出王宫。但拉法耶特和当时的巴黎市长巴伊(Jean-Sylvain Bailly)意外来到王宫找路易十六谈话,使国王不得不推迟离开。费尔森将他们送上准备好的马车,在巴黎郊区的邦迪(Bondy)离开了他们。此时他们已比原计划推迟了两个小时。国王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即日后的路易十八)也在当晚轻装出逃,成功逃入布鲁塞尔。国王一行人离开巴黎后十分兴奋,而起初行程也比较顺利。一路上,路易十六并不费心隐藏,甚至多次下车与附近乡民交谈。到达圣默努尔德(Sainte-Menehould)之前已数次有人认出国王,但震惊疑虑之余都没有作出反应。然而,马车到达马恩河畔沙隆(Châlons-en-Champagne)时已落后原计划三个小时,原定在城外迎接国王的骑兵与当地农民发生冲突,又怀疑国王未能成功逃离巴黎,已经基本撤离。一行人傍晚来到了圣默努尔德的驿站,站长德鲁埃(Jean-Baptiste Drouet)也认出了国王,并在马车离开后通报了市议会,后者派德鲁埃追赶国王。德鲁埃抢在国王前面到达了距蒙梅迪三四十英里处的瓦雷纳(Varennes),传达了这个惊人的消息。瓦雷纳敲响了警钟,拦住了国王一行人。起初,代理市长答应帮助承认了自己身份的国王离开,但市议会讨论后决定拖延时间,下令国民卫队严阵以待,并向附近城镇求援。布耶手下的骑兵随后赶到,但无法救出国王。

1791年6月21日早晨,国王出逃的消息在巴黎传开。路易十六临行前在桌上留下了一份声明,谴责制宪会议从王室手中剥夺了外交、军事和地方行政权力,并宣布他在1789年6月23日以后批准的全部法令无效。拉法耶特将军和制宪会议先后派人急速追赶。面对危机,制宪会议达到了空前的团结,通过法令开始行使行政权,同时下令法国各地开始紧急备战。

1791年6月22日清晨,巴黎的使者到达了瓦雷纳。当地市议会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制宪会议的命令。路易十六一行人在数千名国民卫队的伴随下启程返回巴黎。一路上民众从四面八方赶来,随着马车缓缓向巴黎进发。制宪会议派出的三名代表在马恩河谷与国王会合,陪同王室在6月25日抵达巴黎。

1791年9月批准《1791年宪法》,接受君主立宪制,称法兰西人的国王,重新掌权。

1792年4月对奥地利宣战

1792年8月10日起义中被捕,囚于丹普尔堡。

1792年9月21日立法议会宣布废除王政。翌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1792年11月密藏在杜伊勒里宫内的勾结外敌、阴谋镇压革命的大量文件被发现后,被国民公会以叛国罪处死刑。

1793年1月21日在巴黎革命广场(今协和广场)被处决。

路易十六与断头台
路易十六当年曾亲自参与了断头台的设计,为加速断头台的杀人效率,他还命人将铡刀改成三角形。

路易十六子女
路易十六的七岁的儿子路易·查理在狱中三年,一日仅有一餐,随地大小便,连洗澡都得不到准许,最后被虐待致死。
路易十六是法国国王,他刚即位时,法国封建制度正出现全面危机。他企图实行财政改革,但以失败而告终。
为了解决财政危机,1789年他被迫召开三级会议,从而引起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1791年6月路易十六化妆逃跑未遂。1792年8月10日革命时被捕,次年1月以叛国罪被送上断头台。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头像,现收藏在尚蒂伊康德美术馆.

关于路易十六,在法国大革命历史教学和研究中,人们总是把他描绘建构成为这样的形象:专制君主、暴君、不理朝政,生活上奢华糜烂,挥霍无度,终日与锁为伴,浑名“锁匠”,就在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那一天,他仍然在日记上写着,今日无事。总之,正是路易十六的昏庸和残暴引发了法国大革命,并把自己送上了革命的断头台。

路易十六向来昏庸、懦弱,成天恐怕得罪贵族。他不但对国务无什么兴趣,还对贪得无厌的王后玛丽·安东尼特(Marie Antoinette)言听计从,使国家债台高筑,屡战屡败。

在旁的一名农夫大叔也插嘴道:“他早就应该被处死了!穷人缴税,而丰衣足食、成天花天酒地的贵族却免税,这是什么道理?”

这段关于路易十六之死的描述让人觉得路易十六更像是受到贪得无厌的老婆所连累。在更为宽广的视野和历史中看待路易十六此人,他曾有“激进改革家”或“忽然改革家”的名声,也试图改革,以挽救国家危亡。

1774年,当路易十六执政时,他所承继的是一个自路易十四时就已达到空前鼎盛的专制的王朝,国王的权力被看作是上帝的代表和化身。国王在其诏书中都要宣称自己是“按照上帝的安排,法兰西和纳瓦尔的王”。在神授权力的名义下,国王拥有一切权力,成为专制的君主。

法兰西此时也是危机四伏。专制体制对人的漠视,对人的权利的剥夺和方式上的横暴是空前的。在这样的体制下,居于法兰西底层的第三等级承载着整个国家的重负,但却享受不到任何政治权利。税收负担全落在贫困者身上,使他们更加怨声载道。同时,官僚制度充满惰性、政府人员腐败懒散、行政管理庞杂而且混乱。

专制体制的暴政和不合理性自然引起了种种不满和反抗。庞大的帝国受到了种种困扰,此时路易十六认识到现存的专制“旧制度”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解决国家的财政危机。南怀瑾先生在《老子他说》中提到:

法国的中兴英主就是自称为“太阳王”的路易十四,穷兵黩武之外,又加上穷奢极欲,建筑了名城凡尔赛宫等处。五六十年之间,传位到曾孙路易十五手里,在极度的豪华以后,不知“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反而变本加厉,“揣而税之”。因此给后代子孙——路易十六留下国债四十亿之巨。如此局面,当然不可长保。

路易十六决意要借财政问题向贵族开刀了,他同时对让人生厌,举国怨恨的“旧制度”进行改革。这种改革,是前所未有的一项举动,关乎国家前途。这次改革在复旦大学李宏图教授看来是充满着悲情的。路易十六的确有过一番努力:

路易十六当政后,首先任用了73岁的重臣莫普,想借他的威望和经验来帮助他理顺现存体制的混乱,但这样的目标没有实现,国王旋即起用有新思维的杜尔阁。杜尔阁上任后,他制定了一个宏大的计划,准备取消一切奴役,一切特权。具体来说,他建议免除农民的徭役,取消省界的壁垒,废除贸易的关卡,振兴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让贵族和僧侣同第三等级享受一样的税率。在政治上,他想利用现存的省议会的途径,扩大政治开放,让人民能够获得政治权利,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这项改革,按照路易十六的说法,杜尔阁和他自己是想要为人民谋求利益。但是,这项改革计划由于受到特权阶级的反对而无法推进,在特权阶级的一片反对声中,路易十六只好免去了杜尔阁的职位,改由马尔泽布尔来继任。与杜尔阁一样,马尔泽布尔也是主张要给每一个人以权利的。在法律上,取消拷打逼供,给被告人以辩护的权利;在政治上,取消国王的“密札”和新闻出版检查,让所有人都有人身安全和言论出版自由;在宗教上,反对宗教迫害,实现宗教自由。由于他的改革与杜尔阁差别不大,依然无法进行,他也同样落了个下台的结局。随后克吕尼走马上任,但好景不长,仅仅六个月他就下了台。

路易十六先后任用杜尔哥、内克等为财政总监,企图进行改革,将希望寄托于贵族们与国家共渡难关,主动放弃自己的一些权益和利益,只不过特权阶级对此不屑一顾,甚至坚决反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路易十六被迫召开多少年没有行使过权利的三级会议了,1788年的8月8日,国王同意在第二年的五月召开三级会议。 他万万没想到此举反而促成大革命的提早来临,导致自己被送上了断头台。而后人也多了一个啼嘘凭吊,寄予无限的同情的对象。

1789年的5月5日,三级会议如期召开。刚开始,当国王走进会场时,全场热烈鼓掌,国王表示了希望能够在现有的体制和程序内解决问题的愿望。随后,贵族阶级拒绝合作,第三等级只好自己单独组成国民议会。革命眼看就要爆发,路易十六竟然暗中调派军队试图威胁第三等级,双方展开了冲突。7月14日,人民群众攻占巴士底狱,以此为标志,革命正式爆发。南怀瑾先生如是评价:“路易十六明知危殆,始终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魄力,甚至还要矢上加尖。终至‘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路易十六被控勾结外人,泄漏军事秘密,出卖法国,罪名成立,判死刑。

1793年1月的一天,法国巴黎协和广场的人潮汹涌,气氛是那么的欢腾、激昂。国王路易十六被押上断头台,在人民的欢呼中,人头落地!不过,路易王直到临死前,仍坚称自己无辜。他是在早上十时被公社(Commune)押来这里的,手臂被反绑在背后,走上断头台。这时,他高喊起来:“我清白死去。我原谅我的敌人,但愿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米涅说:路易十六,以他的胸怀和品德来说,是最适合于他那个时代的。当人们对独断专制的政治体制不满时,他就自愿地放弃这种专制的做法;当人们对路易十五的荒淫挥霍感到愤恨时,他能够品行端方,生活俭朴。人们要求作一些必要的改革时,他也能够体察公众的需要并立意要给予满足。但是,改行仁政和继行暴政都是困难的,因为要改革,就要有力量使贵族特权阶级服从改革。在这一改革的过程中,路易十六缺乏坚强的意志,实际上只有这样的意志才能完成国家的重大变革。他头脑清楚,心地正直、善良,但是性格不够坚定,在他的所作所为中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他的改革计划所遇到的阻力是他所意想不到的,也是他未能加以克服的。因此,正如一个君主因拒绝改革而遭到毁灭的结局那样,他是由于尝试改革而毁灭的。

在米涅的笔下,路易十六不是什么暴君,而是“心地正直、善良”,“他没有任何野心,因此他可能是惟一没有权力野心的国君,惟一具有一切好国王所应有的畏上帝和爱百姓这两个优点的国君”。在革命者的步步为营面前,路易十六步步退让,而实际上如果不惜代价从一开始就坚决抵抗的话,他甚至有可能在有生之年保住王位。

也有意见指出米涅在谈论历史人物的时候过于同情、过于微观的考虑了个人情感。在路易十六的问题上,反复强调其人善良的本性,殊不知西谚云“地狱的道路是由善良的愿望铺成的”。作为一国之君,路易十六过于缺乏刚毅的性格,作为非常时期的法国君王,这样的性格害人害己。
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Louis Χ Ⅵ,1754~1793),法国国王(1774~1792)。路易十五之孙。路易十六性格优柔寡断,即位后多次更换首相和部长,任由内阁内讧,从激进的改革到保守的节俭措施,政策变化无常。路易十六无心朝政,经常来到自己的五金作坊里,与各式各样的锁为伍,路易十六制锁的技术很高,且极富创意,几乎每一把都是一件艺术品,他的成就有点类似中国的明熹宗朱由校,天才皇帝不补天。他高薪聘请著名的铜匠加曼,甚至可以自由出入他的寝宫。18世纪80年代法国陷入财政危机后,更经常借打猎等活动逃避复杂的国事。

路易十六大事年表
1765年其父死被立为王储。擅长拉丁语和英语,对历史地理知识颇有兴趣。

1774年即位。大权受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左右。时法国专制制度陷入严重危机,宫廷大臣互相争权,社会矛盾尖锐,国库空虚,债台高筑。曾先后任用杜尔哥、内克等为财政总监,实行财政改革,均遭失败。

1787年接受财政总监卡洛纳建议,召开“显贵会议”,试图向特权等级征税,遭贵族抵制而失败。

1789年5月被迫召开中止175年之久的三级会议,因顽固维护教士、贵族的封建特权,与第三等级形成严重对立。7月11日解除受第三等级拥护的改革派财政总监内克职务,并暗中调集军队,企图驱散制宪议会,终于激发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

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王后玛丽·安东尼特和王室亲信多次劝说路易十六逃往外省避难。路易起先拒绝离开,等待革命自行灭亡。但局势的发展使他改变了主意。

1789年10月6日,若干巴黎妇女和数千名国民卫队士兵闯入凡尔赛宫,要求国王迁入巴黎居住。他们与卫兵发生小规模冲突,几名卫兵被杀死。王后一度衣冠不整地带着孩子躲避。当晚路易十六一家被迫搬入巴黎蒂伊尔里宫(Tuileries Palace),行动自由受到了极大限制。拉法耶特侯爵(Marquis de Lafayette)和米拉波(Honoré Mirabeau)都劝说路易十六采取妥协立场,推行君主立宪制。路易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支持制宪会议,顺从地签署了大部分法令。

1790年7月14日攻陷巴士底狱周年纪念活动中公开宣誓将维护宪法。绝大多数法国民众相信他诚意支持革命,对他衷心爱戴,将他视为法国人民的国王。

1790年11月27日制宪会议通过法令,要求教士宣誓效忠国家、法律和国王,引起法国天主教会危机,很多忠于罗马教皇的教士拒绝宣誓。

1791年2月28日,有谣言称国王处境危险,数百名年轻贵族前往王宫保护,与守卫王宫的国民卫队发生冲突,一些贵族遭到殴打和侮辱,令路易大为愤怒。

1791年4月18日,路易十六企图前往巴黎近郊的一座城堡,以便与拒绝宣誓的教士庆祝复活节,但在蒂伊尔里宫门口被大群市民包围,最终未能离开。此事之后,路易十六坚定了出逃的决心。

1791年6月20日深夜,王室成员化装后逐一悄悄穿过隐秘的通道溜出王宫。但拉法耶特和当时的巴黎市长巴伊(Jean-Sylvain Bailly)意外来到王宫找路易十六谈话,使国王不得不推迟离开。费尔森将他们送上准备好的马车,在巴黎郊区的邦迪(Bondy)离开了他们。此时他们已比原计划推迟了两个小时。国王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即日后的路易十八)也在当晚轻装出逃,成功逃入布鲁塞尔。国王一行人离开巴黎后十分兴奋,而起初行程也比较顺利。一路上,路易十六并不费心隐藏,甚至多次下车与附近乡民交谈。到达圣默努尔德(Sainte-Menehould)之前已数次有人认出国王,但震惊疑虑之余都没有作出反应。然而,马车到达马恩河畔沙隆(Châlons-en-Champagne)时已落后原计划三个小时,原定在城外迎接国王的骑兵与当地农民发生冲突,又怀疑国王未能成功逃离巴黎,已经基本撤离。一行人傍晚来到了圣默努尔德的驿站,站长德鲁埃(Jean-Baptiste Drouet)也认出了国王,并在马车离开后通报了市议会,后者派德鲁埃追赶国王。德鲁埃抢在国王前面到达了距蒙梅迪三四十英里处的瓦雷纳(Varennes),传达了这个惊人的消息。瓦雷纳敲响了警钟,拦住了国王一行人。起初,代理市长答应帮助承认了自己身份的国王离开,但市议会讨论后决定拖延时间,下令国民卫队严阵以待,并向附近城镇求援。布耶手下的骑兵随后赶到,但无法救出国王。

1791年6月21日早晨,国王出逃的消息在巴黎传开。路易十六临行前在桌上留下了一份声明,谴责制宪会议从王室手中剥夺了外交、军事和地方行政权力,并宣布他在1789年6月23日以后批准的全部法令无效。拉法耶特将军和制宪会议先后派人急速追赶。面对危机,制宪会议达到了空前的团结,通过法令开始行使行政权,同时下令法国各地开始紧急备战。

1791年6月22日清晨,巴黎的使者到达了瓦雷纳。当地市议会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制宪会议的命令。路易十六一行人在数千名国民卫队的伴随下启程返回巴黎。一路上民众从四面八方赶来,随着马车缓缓向巴黎进发。制宪会议派出的三名代表在马恩河谷与国王会合,陪同王室在6月25日抵达巴黎。

1791年9月批准《1791年宪法》,接受君主立宪制,称法兰西人的国王,重新掌权。

1792年4月对奥地利宣战

1792年8月10日起义中被捕,囚于丹普尔堡。

1792年9月21日立法议会宣布废除王政。翌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1792年11月密藏在杜伊勒里宫内的勾结外敌、阴谋镇压革命的大量文件被发现后,被国民公会以叛国罪处死刑。

1793年1月21日在巴黎革命广场(今协和广场)被处决。

路易十六与断头台

路易十六当年曾亲自参与了断头台的设计,为加速断头台的杀人效率,他还命人将铡刀改成三角形。

路易十六子女

路易十六的七岁的儿子路易·查理在狱中三年,一日仅有一餐,随地大小便,连洗澡都得不到准许,最后被虐待致死。

路易十六后世评论
1989年7月14日,法国庆祝革命200周年的庆典上,法国总统密特朗表示,“路易十六是个好人,把他处死是件悲剧,但也是不可避免的。

路易十六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大神们帮帮忙

处死路易十六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这句话是一个有名的历史人物公开说出来的。原创者是谁呢?说法不一,有人说路易十四,有人说路易十五,有人说路易十六。《南风窗》曾载文对词话出处作一番考究。至于这话跟路易十六搭上关系,恐怕是指革命洪流。 关于路易十六,在法国大革命历史教学和研究中,人们总是把他描绘建构成为这样的形象:专制君主、暴君、不理朝政,生活上奢华糜烂,挥霍无度,终日与锁为伴,浑名“锁匠”,就在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那一天,他仍然在日记上写着,今日无事。总之,正是路易十六的昏庸和残暴引发了法国大革命,并把自己送上了革命的断头台。 路易十六向来昏庸、懦弱,成天恐怕得罪贵族。他不但对国务无什么兴趣,还对贪得无厌的王后玛丽·安东尼特(Marie Antoinette)言听计从,使国家债台高筑,屡战屡败。 在旁的一名农夫大叔也插嘴道:“他早就应该被处死了!穷人缴税,而丰衣足食、成天花天酒地的贵族却免税,这是什么道理?” 这段关于路易十六之死的描述让人觉得路易十六更像是受到贪得无厌的老婆所连累。在更为宽广的视野和历史中看待路易十六此人,他曾有“激进改革家”或“忽然改革家”的名声,也试图改革,以挽救国家危亡。 1774年,当路易十六执政时,他所承继的是一个自路易十四时就已达到空前鼎盛的专制的王朝,国王的权力被看作是上帝的代表和化身。国王在其诏书中都要宣称自己是“按照上帝的安排,法兰西和纳瓦尔的王”。在神授权力的名义下,国王拥有一切权力,成为专制的君主。 法兰西此时也是危机四伏。专制体制对人的漠视,对人的权利的剥夺和方式上的横暴是空前的。在这样的体制下,居于法兰西底层的第三等级承载着整个国家的重负,但却享受不到任何政治权利。税收负担全落在贫困者身上,使他们更加怨声载道。同时,官僚制度充满惰性、政府人员腐败懒散、行政管理庞杂而且混乱。 专制体制的暴政和不合理性自然引起了种种不满和反抗。庞大的帝国受到了种种困扰,此时路易十六认识到现存的专制“旧制度”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解决国家的财政危机。南怀瑾先生在《老子他说》中提到: 法国的中兴英主就是自称为“太阳王”的路易十四,穷兵黩武之外,又加上穷奢极欲,建筑了名城凡尔赛宫等处。五六十年之间,传位到曾孙路易十五手里,在极度的豪华以后,不知“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反而变本加厉,“揣而税之”。因此给后代子孙——路易十六留下国债四十亿之巨。如此局面,当然不可长保。 路易十六决意要借财政问题向贵族开刀了,他同时对让人生厌,举国怨恨的“旧制度”进行改革。这种改革,是前所未有的一项举动,关乎国家前途。这次改革在复旦大学李宏图教授看来是充满着悲情的。路易十六的确有过一番努力: 路易十六当政后,首先任用了73岁的重臣莫普,想借他的威望和经验来帮助他理顺现存体制的混乱,但这样的目标没有实现,国王旋即起用有新思维的杜尔阁。杜尔阁上任后,他制定了一个宏大的计划,准备取消一切奴役,一切特权。具体来说,他建议免除农民的徭役,取消省界的壁垒,废除贸易的关卡,振兴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让贵族和僧侣同第三等级享受一样的税率。在政治上,他想利用现存的省议会的途径,扩大政治开放,让人民能够获得政治权利,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这项改革,按照路易十六的说法,杜尔阁和他自己是想要为人民谋求利益。但是,这项改革计划由于受到特权阶级的反对而无法推进,在特权阶级的一片反对声中,路易十六只好免去了杜尔阁的职位,改由马尔泽布尔来继任。与杜尔阁一样,马尔泽布尔也是主张要给每一个人以权利的。在法律上,取消拷打逼供,给被告人以辩护的权利;在政治上,取消国王的“密札”和新闻出版检查,让所有人都有人身安全和言论出版自由;在宗教上,反对宗教迫害,实现宗教自由。由于他的改革与杜尔阁差别不大,依然无法进行,他也同样落了个下台的结局。随后克吕尼走马上任,但好景不长,仅仅六个月他就下了台。 路易十六先后任用杜尔哥、内克等为财政总监,企图进行改革,将希望寄托于贵族们与国家共渡难关,主动放弃自己的一些权益和利益,只不过特权阶级对此不屑一顾,甚至坚决反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路易十六被迫召开多少年没有行使过权利的三级会议了,1788年的8月8日,国王同意在第二年的五月召开三级会议。 他万万没想到此举反而促成大革命的提早来临,导致自己被送上了断头台。而后人也多了一个啼嘘凭吊,寄予无限的同情的对象。 1789年的5月5日,三级会议如期召开。刚开始,当国王走进会场时,全场热烈鼓掌,国王表示了希望能够在现有的体制和程序内解决问题的愿望。随后,贵族阶级拒绝合作,第三等级只好自己单独组成国民议会。革命眼看就要爆发,路易十六竟然暗中调派军队试图威胁第三等级,双方展开了冲突。7月14日,人民群众攻占巴士底狱,以此为标志,革命正式爆发。南怀瑾先生如是评价:“路易十六明知危殆,始终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魄力,甚至还要矢上加尖。终至‘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路易十六被控勾结外人,泄漏军事秘密,出卖法国,罪名成立,判死刑。 1793年1月的一天,法国巴黎协和广场的人潮汹涌,气氛是那么的欢腾、激昂。国王路易十六被押上断头台,在人民的欢呼中,人头落地!不过,路易王直到临死前,仍坚称自己无辜。他是在早上十时被公社(Commune)押来这里的,手臂被反绑在背后,走上断头台。这时,他高喊起来:“我清白死去。我原谅我的敌人,但愿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米涅说:路易十六,以他的胸怀和品德来说,是最适合于他那个时代的。当人们对独断专制的政治体制不满时,他就自愿地放弃这种专制的做法;当人们对路易十五的荒淫挥霍感到愤恨时,他能够品行端方,生活俭朴。人们要求作一些必要的改革时,他也能够体察公众的需要并立意要给予满足。但是,改行仁政和继行暴政都是困难的,因为要改革,就要有力量使贵族特权阶级服从改革。在这一改革的过程中,路易十六缺乏坚强的意志,实际上只有这样的意志才能完成国家的重大变革。他头脑清楚,心地正直、善良,但是性格不够坚定,在他的所作所为中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他的改革计划所遇到的阻力是他所意想不到的,也是他未能加以克服的。因此,正如一个君主因拒绝改革而遭到毁灭的结局那样,他是由于尝试改革而毁灭的。 在米涅的笔下,路易十六不是什么暴君,而是“心地正直、善良”,“他没有任何野心,因此他可能是惟一没有权力野心的国君,惟一具有一切好国王所应有的畏上帝和爱百姓这两个优点的国君”。在革命者的步步为营面前,路易十六步步退让,而实际上如果不惜代价从一开始就坚决抵抗的话,他甚至有可能在有生之年保住王位。 也有意见指出米涅在谈论历史人物的时候过于同情、过于微观的考虑了个人情感。在路易十六的问题上,反复强调其人善良的本性,殊不知西谚云“地狱的道路是由善良的愿望铺成的”。作为一国之君,路易十六过于缺乏刚毅的性格,作为非常时期的法国君王,这样的性格害人害己。 参考资料: http://www.lsfyw.net/political/yuelu/build/course/200704/10441.html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之孙,法兰西波旁王朝复辟前最后一任国王,也是法国历史中唯一一个被处死的国王。路易十六制锁的技术很高,且极富创意。但是?对于执政却还是没有尽职,于1793年在巴黎革命广场被推上断头台。

如何看待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Louis Χ Ⅵ,1754年8月23日~1793年1月21日),法国国王(1774年~1792年在位),路易十五之孙,法兰西波旁王朝复辟前最后一任国王。路易十六性格优柔寡断,即位后多次更换首相和部长,任由内阁内讧,从激进的改革到保守的节俭措施,政策变化无常。路易十六无心朝政,经常来到自己的五金作坊里,与各式各样的锁为伍,路易十六制锁的技术很高,且极富创意,几乎每一把都是一件艺术品。他高薪聘请著名的铜匠加曼,甚至可以自由出入他的寝宫。18世纪80年代法国陷入财政危机后,更经常借打猎等活动逃避复杂的国事。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路易十六被迫组织立宪派拥立资产阶级掌握实权、表面上接受君主立宪政体,暗地里想借助国外势力绞杀革命。由于奥地利等国的威胁,1792年法国被迫对奥地利宣战。1792年法国民众组成的义勇军打退了他国的侵略者,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波旁王朝被推翻。人民迫切要求处死路易十六。后在吉伦特派的公开下,于1793年在巴黎革命广场被推上断头台。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既已被推向断头台,历史便是由胜者去写,我们永远都看不到最真实的历史
Le roi du soleil
文章标题: 如何评价路易十五 之前是法兰西最伟大的君主,之后是上断头台的国王,这位有著名情妇的君王到底是怎样一人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2857.html
文章标签:路易  法兰西  断头台  一人  是怎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