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图说]西安,行!--五,西汉帝陵之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时间: 2021-06-29 10:26:47 | 作者:览古阅今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4次

[图说]西安,行!--五,西汉帝陵之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配了《唐伯虎点秋香》中周星驰这符贱样,唐寅的这首《桃花庵歌》怕是大家都不陌生了吧?其中的“五陵豪杰”在历史上还有诗句,如李白的《少年行》中: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人胡姬酒肆中。

这里所说的“五陵”指的是一个区域的名称,它就是现在西安市北方、渭河北岸上的咸阳原高地。因为在西汉时期,这里因为给五座帝陵修建了五座守护的城邑,因而这里也被称为“五陵原”。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树立了中国之后两千余年的思想体系;加强中央集权自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国家政治构架;沟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为东西方的交流创造了渠道;北驱匈奴、东并朝鲜、南拓岭南、西纳西域、攘夷扩土塑造了华夏的基本版图;

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

而这个王朝前194年中,定都长安,历12帝,史称西汉。除最后一位傀儡皇帝孺子婴外,其余11帝均葬在今天的西安附近。而我们上边讲到的“五陵原”则是除了汉文帝刘恒霸陵和汉宣帝刘询杜陵,其它九位皇帝的安眠之所。

西汉11位皇帝的陵墓分别位于现在西安市南北两个区域:西安市白鹿原东北角霸桥区席王街办的汉文帝刘恒霸陵、西安市白鹿原北端及南郊少陵塬的汉宣帝刘询杜陵

而西安市北方咸阳塬上,西起兴平市(县级市)豆马村,东到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依次排列着汉武帝刘彻茂陵、汉昭帝刘弗陵平陵、汉成帝刘骜延陵、汉平帝刘衎康陵、汉元帝刘奭渭陵、汉哀帝刘欣义陵、汉惠帝刘盈安陵、汉高帝刘邦长陵及汉景帝刘启阳陵。

其中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座帝陵,在西汉时期建造皇陵之时还设有陵邑,并建置县治、进行供奉祭祀和管理,所以,《关中记》记载,“ 五陵邑在咸阳原上, 咸阳原亦称五陵原”。

五陵原位于渭河谷地到渭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属于黄土台原地形, 海拔高度从西向东约480-410米之间。这些黄土台原, 海拔较高,土层深厚, 地下水位较高, 便于深挖墓穴, 以避免“ 狐狸之患, 水泉之湿”,又可以做到“ 上毋通臭垄”。

因此,五陵原上除帝王及其皇后的墓葬外, 还有大量皇亲国戚文臣武将的陪葬墓, 亦有陵园、寝殿、便殿、陵庙等礼制建筑,形成了一个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中国式金字塔群”

这是我第三次到西安,第一次和这次来的时候天气都不太好,2021年夏天来的时候,我记得在飞机即将降落在咸阳国际机场之前,飞机飞过咸阳塬之上,透过玄窗能够一眼就看到在一片大平原之上耸立的那几座高大的帝陵!

当时光顾兴奋了,也没来的及拍照,这回去想拍了,结果天气不好还没拍到。刚好,这几天在网上找资料的时候看到一张在飞机上拍下来的帝陵照片,所以发上来让大家体验一下从空中看到的“中国式金字塔”

现代意义上的西汉帝陵考古研究工作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考古部门从茂陵开始, 陆续勘察、测量了部分帝陵, 并先后对长陵的陪葬墓, 汉文帝窦后墓的从葬坑等进行了试掘, 确定了部分帝陵的名位。

从19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 多家考古机构先后对杜陵、阳陵以及咸阳原上的西汉帝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勘探和科学发掘, 基本确认了咸阳原西汉九陵的名位和排列顺序, 纠正了历史文献中的错误记载, 大致了解了西汉帝陵的形制结构和布局特点。

国君坟墓称“ 陵” 始于战国中期赵肃侯的陵墓。但那时“ 陵”的使用并不严格, 一些大贵族的坟墓也有称陵的。

战国时代以来, 由于国君的坟墓越建越大, 外观犹如高山, 因而其坟墓又称“ 山陵” 或“ 山” 。如秦始皇陵又叫“ 骊山” 。汉初继承了这种称谓, 高帝长陵又称“ 长山“ 。甚至到了西汉末年, 仍有称帝陵为“ 山” 者, 如王莽指责孝元傅昭仪家“ 高与元帝山齐” 。但就一般而言, 高帝长陵以后, 皇帝坟墓不再称“ 山” , 而称“ 陵” ,泛称为“ 山陵” 。

汉代, 皇帝陵墓都有专名, 一般是以地名为陵名的。

如高帝长陵取名于“ 长平” 或“ 长平阪” 。文帝霸陵是“ 就其水名, 因以为陵号” , 景帝阳陵取名于“ 弋阳” 。 武帝茂陵取名于槐里茂乡 , 昭帝平陵取名于始平原 , 宣帝杜陵取名于杜县; 元帝渭陵取名于渭城等。帝陵之名有的是从预作之时就已经有了, 如阳陵、茂陵等。有的则始称“ 初陵” , 后来才有了正式名称, 如杜陵、渭陵、义陵等。

西汉以后, 帝陵名称大多取自吉祥词语, 以地名为陵名越来越少, 以至于后来雷同者甚多。

秦始皇陵

那么,这些帝陵在两千余年之前是如何营建而成的呢?

一、测量是营建帝陵首先要进行的。

皇帝与朝廷基本确定帝陵陵址后,将作大匠等有关官吏需和风水师等相关技术人员一同设计和划定具体的陵墓走向、格局、地宫的内部结构、墓道的长短方向、封土的面积高度,以及地表的相关建筑等。当然也要设计整个工程的程序,劳动力使用情况,以及工程预算和期限等。

《汉旧仪》文中云:“天子即位,明年,将作大匠营陵地,用地七顷,方中用地一顷,深十三丈,堂坛高三丈,坟高十二丈。武帝坟高二十丈,明中高一丈七尺,四周二丈。内梓棺柏黄肠题凑,以次百官藏毕。其设四通羡门,容大车六马,皆藏之内方,外陟车石。外方立,先闭剑户,户设广龙、莫邪剑、伏弩,设伏火。已营陵,余地为西园后陵,余地为婕妤以下,次赐亲属功臣。”

此段文字给我们指出了汉代帝陵占地情况,比较详细地记述了地宫基本情况。由于两汉帝陵都没有发掘过,其地宫究竟是什么样,现还无从知晓。但无论如何,地宫的修建都是整个工程的核心。地宫的营建既是帝陵营建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这种先期规划的事情,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从中山国王陵之中曾经出土过一件金属板,当专家们清洗之后发现这原来是一块王陵规划图,它不仅仅如今天画建筑图一样依等比例的刻画出王陵中所需建筑的所有内容,还将建筑的等级及功能进行说明。

中山王陵兆域图

所有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独立而突然的,它是有一个循序渐进及逐步发展的过程。西汉帝陵的营建形式也是如此。

作为西汉之前一统华夏的大秦,它不仅仅为汉朝的建立树立了诸多政治结构,同时,在建筑形态之中也为其提供了最初的素材。西汉帝陵正是参照秦始皇陵的布局与设置而建立起来的,西汉帝陵对秦始皇陵的继承表现在诸多方面。

首先是封土与墓葬形制,西汉帝陵中除文帝的霸陵依山为陵,其余陵墓的封土大多是覆斗形,墓室为方形或长方形,四面有斜坡形的墓道,主墓道在东边,墓向坐西面东。这些同秦始皇陵相似,只是在规模上稍小。

其次是陵园及其礼制性建筑方面。秦始皇陵采用双重城垣,构成“回”形布局,重城各辟四门,内外城之间的东西部置三出阙,陵园内设寝殿和便殿,并且在城垣东北部设置园寺里舍,对陵园进行管理。在陵墓外筑墙垣的作法,秦汉一致。

西汉诸陵中,除长陵是高祖同吕后共处一个陵园外,其他的都是帝、后各自设陵园的,分别称作“西园”和“东园”。陵园平面略呈方形,具四门( 即“司马门”) ,门外除长陵、安陵和杜陵外均立双阙。

礼制性建筑主要是寝殿和便殿。寝,就是为了便于死者灵魂用作饮食起居的处所; 便殿是寝殿的别殿,供墓主灵魂游乐之处。汉承秦制,寝殿有东西阶厢及神坐,旁边为便殿。寝殿内的奉陵宫人一般多达数百人,所以可以想见其规模也是相当大的,陵园内是容纳不了的,当在陵园外另起建筑。

从整体上可以看出,西汉帝陵是在模仿秦始皇陵的基础上建造的,特别是陵寝制度方面,西汉帝陵是对秦始皇陵的继承和发展,最终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

西汉的陵寝是根据秦始皇陵的框架发展起来的,其中又吸收了楚文化的因素。

汉高祖刘邦发迹于楚地,深受楚文化的熏陶,这就决定了汉文化不可避免得带有浓重的楚文化气息。

在此方面,最突出的就是景帝阳陵出土的陶俑。汉阳陵的陪葬坑众多,有车马坑、陶制动物坑以及陶制人物俑坑,各类陶俑的造型丰富、造型各异、造型偏微小,生活气息非常浓重。特别是女佣的造型纤细清丽、千姿百态,楚文化色彩浓重。

陈列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之中的东汉彩绘陶舞俑:

在西汉帝后坟丘的四周,还需营建其陵园。

据调查,长陵周围发现了北、西、南三面垣墙,帝后两个坟丘都包在其中,尚未发现东墙,这似乎是帝后合用一陵园。安陵地面上未见陵园痕迹,霸陵陵园的情况也不清楚。但到阳陵时,已出现了围坟丘一周的方形陵园,且每面夯筑的垣墙中央各辟一门立双阙,这种陵园建筑一直终西汉之世。

汉代陵园还建有原庙。原庙藏主,规模也很大,有正殿、殿门及阙。原庙并不一定都在陵园之内,也并不一定与寝殿建在一块。

西汉帝陵都有很多陪葬墓,这些陪葬墓全在帝陵之东,并形成了范围很大的陪葬墓地。这些陪葬墓有的是在帝陵建成之前就有的,比如茂陵中的霍去病墓。陪葬墓的建立也需相当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它也是帝陵陵区重要的组成部分。

西汉帝陵从长陵开始设置陵邑,迁移高官豪富之家到帝陵旁居住。其目的,一是为了让他们供奉陵园,一是为了把这些有实力的豪族牢牢控制在长安。由于这一制度的推行,西汉便有了长陵邑、安陵邑、阳陵邑、茂陵邑、平陵邑、杜陵邑。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后来陵邑制对巩固政权已不起作用,相反却使百姓破产,社会动荡不安,所以西汉统治者不得不停止这种做法。汉元帝永光四年(前40年)最终下诏罢置陵邑。因此,自渭陵开始,西汉帝陵就不再设置陵邑了。

长陵邑效果图:

二、营陵所用财务

营陵财务开支是由大司农主管负责的。

《汉书·百官公卿表》云:“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有两丞。景帝后元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又郡国诸仓农监、都水六十五官长丞皆属焉。搜粟都尉,武帝军官,不常置。王莽改大司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初,斡官属少府,中属主爵,后属大司农。”

两汉时期的大司农是主管全国财政的,如同而今的财政部长。那么像帝陵营建这样的大工程自然是由其管辖的,营建帝陵的前期预算、中段的运作开销、后期的补充完善和结算,都得由大司农及其所属官府、各级官吏具体经手计算、总结。

营建帝陵的开始在国家的费用中究竟占多大的比重?

《晋书·索靖列传》文中云:“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供山陵。”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亦云:“汉法,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供山陵。”将天下贡赋三分之一用于帝陵营建,数额是巨大的,也是令今人吃惊不已的。

就文献记载和目前存在的帝陵看,“天下贡赋三分之一”是西汉时期帝陵开支的大致情况。而从历史和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安陵、霸陵、阳陵所花费用应略少一些,特别是霸陵。西汉开支最多的应是茂陵,因其“历年久长,比崩,陵中至不复容物,”而其坟丘又是两汉帝陵中最高最大者。

西汉的厚葬之风也沿袭于楚地风俗,不仅将生前所用的大量贵重器物随葬,而且还会根据身份等级的不同为其制作特殊的贵重明器、陪葬大量的黄金与美玉等奢侈品。

2021年,南昌发现的海昏侯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黄金,共挖掘285块黄金饼,其中马蹄金、麟趾金、金板和金币更是数不胜数,随后更是出土了四百多件黄金器具,重量超过120公斤。这种黄金数量,已经超过我国之前挖掘西汉墓葬的黄金总和

三、各陵营建时间

上文中引用的《晋书》和《文献通考》都指出汉代“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并将此视为汉代通制。但就西汉整体而言,基本遵从这一制度,却也有变例。

高帝长陵在《史记》、《汉书》以及相关的一些文献中都没有指出过营建的时间。按汉法“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长陵应在刘邦即皇帝位的第二年(即高祖二年前205年)开始营建,至其葬时共十一年。

惠帝安陵营建时间史无记载,从汉法,当在其即位第二年(前193年)为之,至其葬时共六年。

文帝霸陵似应在其即位第二年(前178年)始建,至其葬时约二十二年。

景帝阳陵的营建,似和汉法不大一致。《史记·孝景本纪》云:“(景帝四年)后九月,更以易阳为阳陵。……五年三月,作阳陵,渭桥。五月,募徙阳陵,予钱二十万。”《汉书》云:“景帝五年春正月,作阳陵邑。夏,募民徙阳陵,赐钱二十万。”看来由于景帝陵址有过变迁,阳陵的营建时间是推后了几年,至其葬时共十二年。

武帝茂陵始建于其即位第二年,这是有明确文献记载的。《汉书》文中云:“(建元二年)初置茂陵邑。”茂陵在西汉帝陵修建中时间最长,达五十三年。

昭帝平陵似应在其即位第二年(前85年)开始修建,营建时间达十二年。

宣帝杜陵的营建又是一个变例。《汉书》文中云:“元康元年(前65年)春,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更名杜县为杜陵。徙丞相、将军、列侯、吏二千石、訾百万者杜陵。”。其时的元康元年之前的地节四年(前66年),宣帝刚刚平定的了霍氏谋反,开始全面掌握政权。因此于前65年改元“元康”,在其继位8年之后才开始兴建杜陵,其后共营建了十七年。

元帝是在永光四年(前40年)冬十月“以渭城寿陵亭部原上为初陵”的,这已经是在其即位后的第九年了。渭陵营建达八年。

成帝是于建始二年(前31年)“以渭城延陵亭部为初陵”的,亦在其即位的第二年。延陵反反复复,共营建了二十五年。

哀帝于建平二年(前5年)“以渭城西北原上永陵亭部为初陵”,开始营建其义陵的,也是即位的第二年。义陵在西汉帝陵的营建中,时间较短,共五年。

平帝即位后,王莽掌权,其康陵的营建文献没有记载,估计也应在即位的第二年(公元2年)开始营建。四年后,平帝葬于此。所以,在西汉帝陵中,康陵营建时间最短。

那么对于大多数人都会感到神秘、而且也是皇陵之中最重要的核心--地宫墓室,它又是如何营造的呢?

帝陵的修建以及皇帝的安葬,规模大、时间紧,为了按计划举行各种仪式往往动用军队参与修建。如汉文帝霸陵营建中,就曾调遣“ 近县卒万六千人, 发内史卒万五千人”。同时, 朝廷还任命军队将领指挥这些士兵, 按期修筑建设一直到完工。担任这种职务的将领,文献上称作“ 复土将军” 或“ 复土都尉”,有一定阅历和能力,并且得到皇帝的信任,才能担任这种职务。

地宫墓室修建之时,首先由复土将军或复土都尉及其所属军队, 开始挖羡道( 帝陵墓室四面居中位置各有一条墓道, 称之为羡道) ,治“ 方中”(即墓室)。

这是一张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的全景照片。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羡道( 墓道)直通方中,为了保证建设期间进出方便及安全,羡道开口入因在地面之上,所以开口较窄;而在深入地下之时,为了防止两侧墓墙坍塌,所以墓道口逐渐扩大,从平面来看就像一个梯型。

而同样,为了在深达几十米的地下修建墓室,地面的开口向地下墓室逐级收缩,并为收缩坡夯筑一层一层的台阶状的台面,这样就不会造成塌方。

汉陵方中(即墓室)规模, 据文献记载,“ 用地一顷”, 或曰“ 方中百步”,“ 深十三丈“即按文献记载, 西汉帝陵的方中, 边长100步, 深130尺, 汉代一步6尺,一尺长度约23.1厘米.这样推算,西汉帝陵方中平均挖土方量约57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挖出的土方再筑成封土堆, 土方量肯定超过57万立方米。一挖一筑, 土方量大大超过114万立方米。不管是挖还是筑,一个劳动力每天按3方计算, 就需要38万个劳动日。

西汉帝陵的方中是这样营造的。

先是从上到下通过四个墓道挖掘出墓圹(即墓坑), 然后在墓圹中构筑墓室, 墓室也称“明中”, 或称作“玄宫”, 形状犹如宫殿建筑。

《汉旧仪》记载:“ 明中高一丈七尺, 四周二丈, 内梓棺, 柏黄肠题凑。”

皇帝的棺材称梓棺或梓宫, 《太平御览》卷五五〇引《风俗通》曰:“ 梓宫者, 礼, 天子敛以梓器。宫者, 存时所居, 缘生事亡,因以为名。” 梓宫, 就是梓木制作的棺材, 梓木产于江南, 生长于深山密林中, 采伐和运输都比较困难。皇帝的梓宫长一丈三尺, 宽高各四尺,一件梓木制作的棺具重达万斤, 其费时费工的程度可略窥一斑。

皇帝的梓宫有四重, 内涂朱红色, 外施以黑色,并绘画各种日月星辰及鱼鳖鸟兽等纹饰。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大葆台汉墓发掘出土的棺木结构, 说明文献记载是真实可信的。

在整个地宫墓室之中,最让我们今人感到神秘的就是“黄腿题凑”葬制。

秦汉时期是我国厚葬之风形成之时,早在秦王朝统治者开始就十分讲究陵墓的修建。到了汉朝时,汉承秦制,加上社会安定,经济的恢复,这种厚葬之风就愈演愈烈,出现了“世以厚葬为德,薄葬为鄙”的社会现象。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有大型木椁墓,但随着时代的推移,木椁墓的最顶级形态“黄腿题凑”葬制出现了。

“黄肠题凑”葬制是汉代帝王、后和诸侯贵族的一种特殊丧葬制度。它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外藏椁”,而我们通常所说的“黄肠题凑”墓简单来说就是指“比普通的木椁墓的规格高的特殊形式的木椁墓”。《汉书•霍光传》中苏林释黄肠题凑曰“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简而言之“黄肠题凑”就是汉代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的矩形框架结构。

“黄肠”即柏木黄心,指脱皮的木质部分,因木色淡黄而得名。“黄肠题凑”必须用黄心柏木构成,否则不成其制。

“题凑”在《中国考古通论》中,有这样的解释“以黄芯的短木枋向内垒成墓壁,四周的柏木枋皆与最近的棺壁垂直,“题凑”之内另有木椁。”关于“题凑”之制的产生,有人认为是春秋时期,有人认为是战国时期。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题凑从西周已经开始,东周时期已发展成固定形式。

“黄肠题凑”葬制兴盛于西汉,到了东汉末年由于大型砖石墓的兴起,而趋于消弭。所以,“黄肠题凑”也可以说是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墓葬的特有的一种形态。或者说,只要有“黄肠题凑”,大致是西汉墓就没错了。但这种葬制的发展也基本上沿袭了早、中、晚三个阶段:

早期,可以大致归为西汉前期,这时的“黄肠题凑”葬制中的“黄肠题凑”制作比较粗糙,平铺叠垒,不用榫卯,采用藏横向压的方法交接,主要代表:

石家庄赵景王张耳墓、湖南长沙象鼻嘴汉墓、湖南长沙咸家湖陡壁山汉墓、湖南长沙咸嘉湖望城坡M1;

中期,相当于西汉中后期到东汉前期,这时的“黄肠题凑”葬制作较考究,“题凑以去皮,开始出现榫卯”主要代表:

北京大葆台汉墓、江苏大云山江都王刘非墓、山东定陶王刘康墓。江苏大云山汉墓是“黄肠题凑”葬制发展至成熟,过渡时期的一个典型代表,而“西汉晚期的大葆台汉墓一号墓,用一万五千多跟柏木橡叠成的宏大题凑,高达三米,直顶墓至顶端,其内设有回廊及前后室,结构上更具独立性,可视为黄肠题凑的成熟形态。”[另外,近两年发掘的山东定陶汉墓是目前我国以发现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完整,最有典型代表的一座“黄肠题凑”墓,被专家誉为属于“亚帝王级”的墓葬;

后期,则相当于东汉中后期,这时的“黄肠题凑”,改木制为石制,柏木被黄肠石所取代,已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黄肠题凑”墓,“黄肠题凑”葬制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相对于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已经被发掘的“黄肠题凑”葬制汉墓大多数诸侯王级的,对于帝陵的“黄肠题凑”葬制我们还无法得知。在纪录片《帝陵》之中,现代人通过对汉景帝阳陵的探测结果及汉代“黄肠题凑”葬制的表现形式,为我们用3D效果图描绘了这下地下世界的宏伟:

在目前已发现的西汉陵墓中的14 具“黄肠题凑”墓中可以推断确切年代和墓主真实身份的有9 具,他们分别是:

1、石家庄赵景王张耳墓1具

2、江苏省高邮县神居山广陵厉王刘胥夫妇墓2具

3、北京大葆台广阳顷王刘建夫妇墓2具

4、河北省定县八角廊中山怀王刘修墓1具

5、安徽省六安县六安共王刘庆墓1具

6、江苏大云山江都王刘非墓1具

7、山东定陶汉哀帝刘欣之母丁姬墓1具

分析这些墓主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汉武帝时江都王刘非和汉哀帝刘欣之母丁姬的“黄肠题凑”墓,我们可以很肯定是天子对其的一种恩赐,其他的诸侯王墓或许是另有一番原因:

赵景王张耳是秦末汉初时的人,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后成为刘邦的部下后被称为赵王,死后谥曰景王,享以“黄肠题凑”的葬制,这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座黄肠题凑墓。汉初缺乏健全的礼制,那么在旧礼已破,新礼又未确定的情况下,诸侯王随心所欲,自行其事,相互僭越都是有可能的。

北京大葆台汉墓

到汉武帝时期“霸王道杂之”的“汉家制度”开始确立的。

六安共王刘庆是其父刘寄最得宠的儿子,刘寄是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兄弟,在众多的兄弟中两人的感情是最好的。后来,淮南王刘安谋叛的事牵扯到刘寄,谋叛暴露后,刘寄十分害怕,发病而死。武帝穷追刘安的党羽,株连几万人,而刘寄不但没有被追究,他的儿子还被封爵,更加说明了刘寄身份的特殊。那么作为刘寄的儿子六安共王刘庆死后被享以“黄肠题凑”的葬制,则可以说明这是汉武帝初使“霸王道杂之”的治国理念。

广陵厉王刘胥和广阳顷王刘建是生活在汉宣帝时期,这两个诸侯王都是有瑕疵的,刘胥因诅咒一事而被迫自杀,刘建曾因父亲谋反受牵连而贬为庶人,直至宣帝即位才恢复其太子地位,任命为广阳顷王。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宣帝曾赐予他们“黄肠题凑”葬制,而在他们的墓中却出现此葬制,由此来看该葬制可能是他们自己所采用的,虽然没有得到皇室的正式应允,但皇帝事实上已默许了。

中山怀王刘修墓也是如此,这也是汉宣帝时“霸王道杂之”的政治策略在丧葬制度上的影响,一方面遵循儒家尊亲的思想封赏诸侯或默认他们的做法,实行王道; 另一方面监视或限制他们的势力,实行霸道。

江苏省高邮县神居山广陵厉王刘胥墓出土的“黄肠题凑”。虽然这个墓是在高邮被发现的,但现在这个汉墓的博物馆却是在扬州市,就位于瘦西湖的东北边,名为“汉广陵王墓博物馆”,是将高邮出土的广陵厉王刘胥墓出土的“黄肠题凑”整体搬迁过来的。其中还包括从墓中出土的金缕玉衣。

这具“黄肠题凑”不仅规模巨大,而且所用的材料也与传统中所述的柏木不同,而是用边长几十厘米的楠木制作而成,不仅材料更为稀有,而且木方更为粗大。从下边的照片上我们就能看出其规格比上边大葆台汉墓中所用木方大了不知多少。

西汉中期以后砖室墓和石室墓的兴起,木椁墓这种汉代墓葬的主流形式逐渐被取代。这些对最高统治者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上层贵族也开始倾向于石质的崖洞墓或石室墓。这类墓葬形式相比于黄肠题凑墓有着三种优势:

第一,和木质相比石质更加坚固并且不易腐烂。在盗墓风盛行的汉代,这种墓葬形式更有利于保护墓室的安全,免遭盗墓者的骚扰。

第二,崖洞墓和石室墓更符合汉人的灵魂观,在山洞中修建崖洞墓或石室墓是为了像西王母那样永生居住,这也符合汉代的“事死如生”的灵魂观。

第三,石材在当时比木材更容易获得。我们知道在当时的汉代国力强盛,生产力也大大提高,冶铁技术、凿石技术相比于以前更为发达,取石凿石相比以前就更为简单。此种情况下,取石筑墓比花大力气寻找昂贵木料修建墓室要简单的多,并且石料保存更加持久,对棺椁的保护性上更胜一筹,石墓取代木制“黄肠题凑”就是必然的。

明中( 梓宫或叫玄宫) 建好以后, 还要在梓宫的四周填置沙子、石头、木炭、白膏泥(也称青膏泥、青胶泥)等, 防盗、防潮, 这就是考古学上所称的积沙积泥墓, 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证实了这一墓类的存在。

梓宫周边堆积木炭、白膏泥(也称青膏泥、青胶泥)等物从春秋时期即有。现代考古发现,这种传统是由南方传导而来。因为南方多雨、地下水位较浅,所以埋入地下的棺椁很容易遭到水浸。而古人对于墓室入水却很忌讳,因此,对于墓室的防水工作就比较重视。

木炭可以吸湿、防潮,而白膏泥这种非常细腻的土质则可以防止水层渗漏,所以两者可以非常良好的保护夹裹其间的墓室达到防水效果。

我去绍兴参观过春秋时代越国勾践之父--允常之墓,就在绍兴柯桥区兰亭景区东侧1公里的地方,是国家2A级旅游区。

这里从古至今都有一座大墓,被当地人称之为“木客大冢”,现在则是在考古发掘之后建立的博物馆,称为“印山越国王陵”。它不但规模浩大,而且在填筑和防腐措施上也十分科学和讲究,墓室上首包有约140多层树皮之外再填筑着1米多厚的木炭层,墓室坑底还铺垫着一层1.65米厚的木炭。然后,整个幕坑用大量白膏泥填筑。墓穴坑深达20多米,一层一层的夯层,再之上一个长70米,宽35米,高10米的椭圆形封土墩,从土顶到墓底,高达30米。正是这些层层“屏障”,才使这座以巨大木方以三角支撑而立的巨型墓室历经约2500年依然基本完整地保留下来。

为了能够更好的看到西汉帝陵的墓室构造,我特意画了一个3D效果图。

这张效果的尺寸是以汉阳陵为标准:

四条分指东南西北的墓道从地面以斜坡形态延伸至中心墓室,每条墓道的宽窄、长度不一。其中,因东侧为主墓道,因此其长度和宽度均高于另外三条。

在地平面以下,建设者呈阶梯状向下挖至20余米处,在中心区域设置地宫,并以“黄肠题凑”形式制作木椁墓室。之后,在其三面夯筑木炭层与白膏泥。最后在保存墓道开口之时,将原本从地中挖掘出的土方逐层进行夯筑回填之后形成高大的封土。

等帝后去世之后,遗体与随葬品通过墓道放去墓室之中,封土周边后挖掘的从葬坑中也装满了随葬品之后,最后再用夯土回填夯实。此次全部帝陵才会完工。

两汉帝陵中除霸陵“因山为藏”不起坟外,其余都有高大的封土,这是帝陵营建过程中工作量最大的一项,大量的刑徒应该是用在夯筑封土的。

东汉帝陵中,现已确认的原陵、文陵、恭陵、宪陵、怀陵也都有高大的封土,只不过普遍比西汉帝陵的封土要小一些。这自然和光武帝提倡节俭、薄葬有关。

西汉帝陵坟丘皆作覆斗形,大小高低各不相同。

目前保存最大的是武帝的茂陵,约230米见方,高46.5米;最小的是宣帝的杜陵,约120米见方,高30米。东汉帝陵坟丘亦为覆斗形,目前确认的帝陵中最大的是安帝恭陵,最小的是冲帝怀陵。

汉武帝茂陵

上古时代, 墓上没有封土 , 因而到汉代,连大学者刘向都已经不清楚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人葬于长安何处 。墓上出现封土大致在春秋战国之际。如河南固始侯古堆大墓, 安徽淮南蔡家岗蔡国大墓, 以及湖北、湖南和河南等地的楚墓, 墓上均已有了封土。

至于国君陵墓的封土, 从目前保存下来的看, 最早属于战国时代的, 如秦惠文王陵、秦悼武王陵、楚幽王墓、曾侯墓、赵王陵、燕王陵和齐王陵等。

关于墓葬封土渊源, 根据民族学资料可知, 在一些原始民族中, 人们对死者表示怀念, 往往要在葬地之上堆起一个土台放置祭品, 这种土台应为墓葬封土的前身。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 统治阶级的墓上建筑渐趋高大和豪华。商代王陵 、陕西凤翔的秦公陵和河北平山中山国王陵的陵墓之上都有高大的建筑物。

从中山国王陵内出土的兆域图知道, 这种墓上建筑物叫做“堂” 。战国时代是我国奴隶制解体, 封建制确立的时代。封建国家的代表— 国君或帝王,仿造其生前的都邑和宫域营建“ 陵区” , 帝王陵墓便成了陵区内的主要建筑物。过去陵上用于祭祀的堂, 发展为陵墓封土。因此,文献记载: “ 封之若堂”。而原来墓上用于祭祀的“ 堂” 则移到陵侧, 即秦汉时代帝陵之寝殿。

在秦始皇陵的封土之上也曾发现有建筑的遗迹。因此,在经过科学的推定之后认为,在秦始皇陵封土之上原本建有围廊及堂殿。后来经人为毁坏而消失。而后,在西汉帝陵建设之时,这种在封土之上进行建筑的方式被取消,仅保留了封土夯筑的形态。

秦始皇陵封土及其上建筑复原图:

陵墓封土作为一种象征性建筑物, 其外观的不同形制, 应包含着特定的意义。汉代陵墓封土的外观形制可分四种: “ 坊” 形、“ 复斗” 形、“ 圆丘” 形和“ 山” 形。

“ 坊” 形封土底部和顶部平面均呈长方形的截锥体。此种封土早在先秦时代已经出现 。

战国时代赵王陵中的三号陵, 其封土底部南北66米、东西37米 。西汉初期的高祖长陵、吕后陵和惠帝安陵的封土, 它们的底与顶部平面均为长方形 , 同属“ 坊” 形封土。考古工作者在商代墓冢和秦公陵园中, 已经发现了基址平面为长方形的墓上建筑物,“ 坊” 形封土就是受到了这种建筑的影响。

西汉早期帝陵也是如“ 坊” 形封土,如高祖长陵、惠帝安陵。

“ 复斗” 形封土形如一个覆扣的斗, 这也就是文献中记载的“ 堂”被抽象化之后改充数的形态。

已发掘的殷墟妇好墓、河南辉县魏国王陵、河北邯郸赵王陵和河北平山县战国时代中山国王陵的墓上建筑平面均为方形。“ 复斗” 形封土由此演变而来。汉代大型陵墓中筑造“ 复斗” 形封土比较多, 帝陵的封土, 除极个别的“ 坊”形和“ 山” 形以外, 均为“ 复斗” 形。将陵墓封土筑成这种儿何形体, 给人以壮观稳固的感觉。“ 复斗” 形封土, 在我国古代延续时间很长, 直到唐代, 除依山为陵的帝陵之外,如高祖献陵、敬宗庄陵、武宗端陵和嘻宗靖陵的封土外观仍为“ 复斗” 形。河南堰师北宋诸陵的封土, 亦为“ 复斗” 形陵台。不过唐、宋帝陵的“ 复斗” 形封土规模远逊于汉陵。

粮食的计量工具:斗

汉高祖刘邦及吕后长陵

“ 圆丘” 形封土, 在西安附近多见于帝陵的陪葬墓。

一般“ 圆丘” 形封土规模较小, 大多因后代自然或人为破坏所致, 封土原貌已难究清。

汉代陵墓中的“ 山” 形封土为数不多,但颇具特色, 影响深远。

代表性的有霍去病墓、卫青墓、长陵陪葬墓的“ 三连冢” 和李夫人墓。霍去病“ 发迹于祁连” , 霍去病死后, 其坟墓仿祁连山而筑。卫青家仿庐山而建。关于庐山, 并非今天的“庐山”,而是当年匈奴占领地区内的一座山脉。故汉代学者杨雄曾把庐山作为匈奴地区的代名词 。霍、卫二人均在抗击匈奴侵略的战争中立下了丰功伟绩。他们死后的坟墓仿匈奴的名山或象征匈奴的大山而筑, 显然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位于咸阳市杨家湾长陵陪葬墓中的“ 三连家” , 墓主人待考, 该墓封土也是仿造某“ 山” 而营筑,其意或亦表彰武功。

当然, 筑造“ 山” 形封土的含义并非都是这样。李夫人冢就是个例外。李夫人墓“ 冢形三成”, “ 三成” 为昆仑丘, 可以认为李夫人冢应象征着“ 昆仑山” 。因“ 西王母” 居昆仑, 而武帝自比天帝, 把李夫人当成“ 西王母” , 因此, 令葬李夫人在茂陵以西, 封土筑成“ 昆仑” 之状。

汉长陵陪葬墓

西汉帝王陵封土遭受破坏的原因应有多种,如盗掘、水土流失、生产活动等,其中造成陵墓封土变化最大的是历代的盗掘活动。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自古及今, 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 ”

根据文献记载,西汉帝王陵封土至少遭受两次较大规模的破坏。

第一次是在两汉之际。

《汉书•王莽传》:“(东汉建武二年, 即26年)赤眉遂烧长安宫室市里,害更始。民饥饿相食,死者数十万,长安为虚,城中无人行。宗庙园陵皆发掘,唯霸陵、杜陵完。”《后汉书•刘盆子传》:“盆子乘王车, 驾三马,从数百骑。乃自南山转掠城邑,与更始将军严春战于郿,破春,杀之,遂入安定、北地。至阳城、番须中,逢大雪,坑谷皆满,士多冻死,乃复还,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

第二次是在东汉末年。

《后汉书•董卓传》:“(东汉初平元年,即190年)又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已下冢墓,收其珍宝。”《后汉书•礼仪志下》注引:“臣昭案:董卓传:‘卓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宝。’卓别传曰:‘发成帝陵,解金缕,探含玑焉。’”

这些大规模的盗掘,必然会对原有封土造成较大的破坏。

这是我爬到安陵陪葬墓如意墓(实为鲁元公主墓)封土顶端,拍到封土中心塌陷的大坑。如果不是人为的盗洞,那么就是地宫因塌陷而导致封土陷落。

从远处看,能够非常清晰的看到汉平亮康陵向侧封土坡有明显的塌陷,这不可能是人为取土或自然流失导致的。

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高大的封土实则是后期经过修复的产物。

西汉帝王陵较大规模的修复活动见于文献记载的有:

《后汉书•光武帝纪》:“(东汉建武二年,即26年)秋七月丁丑,幸沛,祠高原庙。诏修复西京园陵。”

《全唐文•太宗卷•致祭古圣贤陵墓诏》:“(唐贞观四年,即630年)汉氏诸陵……若有隳坏,即宜修补,务令周尽,以称朕意。”

《宋史•真宗本纪》:“(宋景德元年,即1004年)冬十月壬午,诏修葺历代圣贤陵墓。”

《宋史•吉礼志》:“(宋乾德初)凡诸陵有经开发者,有司造衮冕服、常服各一袭,具棺椁以葬,掩坎日,所在长吏致祭。”

文献资料证明,西汉帝陵在经过一次较大规模的破坏之后, 会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修复,而这些修复工程肯定不能够准确地恢复包括封土位置、形状、高度在内的陵墓原貌,因而今天我们看到的帝陵封土与最初建筑之时会有较大的差异。

21世纪以来,国家文物局实施大遗址考古战略,西汉帝陵的大遗址考古工作已进入具体的实施阶段, 获得了较多的田野考古资料。从这些实地探测的结果也可以发现修复工程与原始帝陵存在不同。

根据钻探资料可知, 长陵高祖陵的封土与墓室严重错位,西墓道完全覆盖在封土之下,而东、南、北三条墓道及超过三分之一的墓室则位于封土之外。吕后陵的封土与墓室也有一定程度的错位,东墓道基本位于封土之外, 而西墓道则完全覆盖在封土之下

长陵帝陵现存封土的底部东西长约160米,南北宽约134米,相差26米,比例为16 ∶13.4;顶部东西长约49.5米,南北宽约17米,相差32.5米,比例近于3 ∶ 1。底部与顶部的比例严重失调,而且超过三分之一的墓室位于封土之外,封土没有起到封护墓室的作用,吕后陵现存封土也有类似问题。此外,帝陵和吕后陵的土呈黄褐色的颗粒状, 没有明显的夯层,土质稀疏,显然不符合夯筑封土的特征。

关中地区的秦、西汉帝王陵在历史上遭受多次盗掘,经过多次修复,加之两千余年的生产活动、水土流失等,故现存封土与始建原貌有差异。封土发生的变化较小的,如汉阳陵帝陵、汉杜陵帝陵等;封土发生巨大变化的,如汉长陵帝陵、汉康陵帝陵等。

汉代帝后合葬同茔而不同穴,所以后陵多在帝陵之旁,坟丘则较帝陵为小。但吕后坟丘高低大小几与长陵相同,异于其他后陵,这是特例。后陵都葬于帝陵之东,如西汉长陵、阳陵、平陵和杜陵。个别也有葬在帝陵之西的,都有一些特殊原因,如武帝的李夫人陵、元帝的王皇后陵。,其中的缘由是什么呢?

经过整理史料,了解这几位皇后的身世,我们可以发现在汉代皇后陵的选址实行一种东尊西卑的制度。由于后陵所在位置不同,我们可将其分为甲乙两组:

甲组为后陵位于帝陵东的,有高帝长陵吕后墓、景帝阳陵王皇后墓、昭帝平陵上官皇后墓、宣帝杜陵王皇后墓、元帝渭陵傅皇后墓、哀帝义陵傅皇后墓、平帝康陵王皇后墓;

乙组为后陵位于帝陵西的,有惠帝安陵张皇后墓、武帝茂陵李夫人墓、元帝渭陵王皇后墓、成帝延陵许皇后墓。

甲组墓中所葬皇后死时均享有皇后(太后)尊号(孝哀傅皇后除外) ,而乙组墓中所葬均为废去皇后尊位者或有着特殊地位的妃嫔,每座后陵均符合此制。

惠帝安陵张皇后墓:

“孝惠张皇后.宣平侯敖尚帝姊鲁元公主,有女. 惠帝即位,吕太后欲为重亲,以公主女配帝为皇后” , 吕后崩,诸吕势力被铲除,张皇后被废处北宫。

武帝茂陵李夫人墓:

李夫人生前虽得幸于武帝,但当时的皇后为卫子夫,李夫人死于卫皇后之前,当时并未获得皇后尊号,因此只得葬于陵西,“武帝崩,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 , 这时卫皇后早已死于巫蛊之祸,因此茂陵亦出现后陵在西的情况。

元帝渭陵王皇后墓:

王皇后在元帝时虽贵为皇后,生太子,但并未得宠,元帝所宠为傅昭仪及其子定陶恭王,元帝崩,成帝即位,王皇后被尊为太后,傅昭仪随王归国。后成帝无嗣,傅昭仪之孙(哀帝)得入嗣大统,更其号“皇太太后,称永信宫” , 死于元寿元年(前2年) ,合葬渭陵,称孝元傅皇后, 而王皇后建国五年( 13年)二月崩, 合葬渭陵,死在傅昭仪之后,陵东已葬有傅昭仪,因此也只能屈葬于帝陵之西。至于元始五年,王莽挖掘傅皇后冢,就借口“至葬渭陵,冢高与元帝山齐,怀帝太后、皇太太后玺绶以葬,不应礼” ,可见后妃陵寝的选择的确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傅太后依仗其孙哀帝葬于陵东,的确是有违礼制,也为王莽之流找到口实。

成帝延陵许皇后墓:

至于孝成许皇后墓,位于成帝延陵西北,许皇后失宠于成帝,废于昭台宫,后被逼自杀,“葬延陵交道厩西” , 这也是后陵陵址东尊西卑的又一有力说明。

唯一一处不合此制的是孝哀傅皇后,哀帝崩,王莽将其废为庶人,“就其园自杀” , 此时已是王莽专权, “ 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 ,但“始起外戚, 折节力行,以要名誉, 宗族称孝, 师友归仁” , 因此想出这逼死傅皇后并废其尊号而又将其葬于陵东以堵天下人之口的办法。

西汉帝陵的陪葬制度分为两种,一为陪葬坑形式,主要是埋藏物品之用;另一为陪葬墓,这是当朝文臣武将在死后与皇帝同葬的形式。

陪葬坑主要体体现在西汉帝陵按照“事死如生”的原则理念进行的布局和建筑形式。目前, 西汉帝陵的陪葬坑仅仅进行了一些考古调查和局部发掘,大部分帝陵的陪葬坑具体情况还不十分清楚。陵园内陪葬坑围绕封土堆大体呈放射状分布。

目前, 从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情况分析,帝后陵的陪葬坑大体上可分为:车马坑、兵马俑坑、动物俑坑、粮食坑、钱物坑、珍禽异兽坑、乐器坑等不同的类别 。其它还包括有各类人物俑坑以及各类实用的器物坑等。

汉阳陵中已经发掘的陪葬坑经过现代化保护后已经成为可供参观的博物馆:

陪葬墓虽然和帝陵没有直接的关系, 但从整个帝陵茔域的结构和布局看,它仍然是帝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有计划地进行布局和安排的。当然,大多数陪葬墓是由死者自己或者其后代为其修建墓园,有的陪葬墓及其陪葬坑则是由朝廷的大司农等机构修建的, 如长陵的萧何、曹参墓, 茂陵的卫青、霍去病墓等。

整个陪葬墓区不是一时形成的, 它有一个较长的形成时期。西汉帝陵的陪葬墓, 是从商周乃至战国时期君王的嫔妃媵妾或王公大臣的殉葬及陪葬发展演变而来。

西汉帝陵的陪葬墓分布,一般位于帝陵东司马道两侧。陵区中的这种布局, 显然是模仿京师的布局安排的。汉长安城及未央宫都以东门为正门, 皇帝举行的朝仪活动,百官要奉候于殿门之外, 并分文武列于两旁。帝陵东司马道两旁的陪葬墓正是这种朝仪活动的写照。从长陵、安陵、茂陵的陪葬墓位置布局看, 离帝陵东司马门越近, 其身份地位越高。如萧何、曹参墓距长陵东司马门最近; 安陵陪葬墓离东司马门最近的是鲁元公主墓; 茂陵东司马门最近的是卫青、霍去病墓。西汉中期以后, 这种情况有所改变, 帝陵的陪葬墓在帝陵四周都有分布, 如成帝延陵等。

站在安陵陪葬墓如意墓(实为鲁元公主墓)封土上看东侧另一安陵陪葬墓:鲁元公主墓(实为张敖墓)

在西汉帝陵陵园的四面还会设有司马门, 例如, 《汉书•五行志》有“ 园陵小于朝廷, 闽在司马门中” 的记载,《汉书•外戚传》中有“ 五官以下, 葬司马门外”的规定。

与司马门相对的道路被时人称之为“ 司马门道” 。根据对西汉帝陵的调查与研究,西汉帝陵外城的四个正门便是司马门, 外城之外与司马门对应的道路即是司马门道。除东司马门道外, 还有对应的南司马门道、西司马门道以及北司马门道。

汉阳陵是近年对西汉帝陵考古比较深入的一座帝陵。现在汉阳陵博物馆中发现了南司马门的遗迹,并以仿汉建筑形式将其进行保护、方便人们的参观。

汉阳陵博物馆中保存的南司马门遗迹。我们看到馆中的这个大土堆就是当年司马门夯筑的台基,虽然经历了两千余年的风雨侵袭,但依然高大。

在9月28号到西安之前,一直在订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门票,从网上订票系统里订啊订,等能订的时候一看,全没了。免费想都不要想,根本订不到;大唐遗宝馆稍微犹豫了一下也没了;唐代壁画馆240的门票也没有。都奇了怪了。所以我就将去过两次西安都没有看过的汉文帝霸陵与汉宣帝的杜陵作为这第三次西安行的目标之一。

但也可以说是幸运,当我们28号飞机刚降落在咸阳机场,我打开手机也不知道怎么就打开陕西历史博物馆订阅号,结果一看唐代壁画馆有余票,当时飞机刚刚停到停机廊上,还没下飞机我就订了2张票。所以,原本半天多留给霸陵和杜陵的时间就改程去陕历博了。而在计划中2号下午及3号全天的西汉帝陵游览计划中,只是去咸阳原,霸陵与杜陵距离太远,这次又没能成行。

所以,10月2号上午游览完法门寺,就从扶风开车开始西安行的最后一组景点,西汉帝陵。计划是2号下午开车先到茂陵,参观茂陵博物馆和汉武帝茂陵,然后往咸阳市方向走的过程中刚好再看一下汉昭帝的平陵。晚上刚好住在咸阳市区。3号一早出发,按着由近到远、由西向东的顺序去汉成帝延陵、汉平帝康陵、汉元帝渭陵、汉哀帝义陵、汉惠帝安陵、汉高帝长陵,以及最后一座汉景帝的阳陵。3号晚上住在咸阳国际机场旁边,4号一早就返京。

虽然现在整个咸阳原上9座西汉帝陵只有茂陵和阳陵可供游人参观,并建有博物馆。其它7座基本上都还是荒郊秃岭,但开着车走泥路、穿阡陌、趟荒草,每一座皇陵也都挺费时间的。所以,咸阳原上这9座帝陵如果想仔细的看一看,还真得至少1天半才可以。

因此,在接下来,我们就以这9座西汉帝陵来收尾,并以我游览时的先后顺序来为它们作一一的介绍:

1、汉武帝茂陵

2、茂陵博物馆

3、汉昭帝平陵

4、汉成帝延陵

5、汉平帝康陵

6、汉元帝渭陵

7、汉哀帝义陵

8、汉惠帝安陵

9、汉高帝长陵

10、汉景帝阳陵与“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

一共10个章节!

文章标题: [图说]西安,行!--五,西汉帝陵之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2017.html
文章标签:中国历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