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6-21 21:58:2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9次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一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宣告人类已经进入空间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满目战争疮痍的前苏联,就着手研制洲际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也许是由于战后美苏对峙、冷战浓云密布的原因,当时的前苏联政府对此十分重视。然而要搞导弹和火箭,需要有资金、技术和人才,最困难的是资金。由于前苏联是二战中遭受战争破坏最严重的国家,损失了几乎1/3的国民财富;有1700个城镇和数万个乡村要重建;而且还有数百万人住在战时防空洞内,生活困苦,需要安置,因此资金奇缺。尽管如此,当局还是拨出巨款,一定要搞导弹和火箭。他们采取的第二个有效措施,就是调集全国的资源和技术力量,保证导弹与火箭研制工作的进行,特别是集中一些权威性的专家,进行大威力火箭的研制攻关。由于俄罗斯是齐奥尔科夫斯基的故乡,不乏优秀的火箭人才,研制工作在对外绝对保密的情况下,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在各项工作取得进展的同时,加强了组织协调、技术协调的工作。当时前苏联曾正式宣布,在科学院天文委员会的范畴之内成立一个跨部门的星际通信协调委员会,以实现对研究工作的协调和监督。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搞导弹、火箭并发射卫星,是一项极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局的技术协调,往往比研制工作更难、更费时。
运载火箭的研制成功,不仅使前苏联能够成功发射洲际导弹,而且使卫星上天成为可能。1953年11月,前苏联人在日内瓦世界和平大会上宣布:“制造人造地球卫星是完全可能的。”这就预示前苏联要研制人造地球卫星以及它的运载工具,但是并未引起人们多大注意。1955年,美国宣布要在1957~1958年发射“尖兵”号地球人造卫星,当时没有人怀疑美国的能力和信心。但是,1956年前苏联的代表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又提出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将把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轨道。当时仍然没人注意这事。一些西方记者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心理宣传而已。实际上,前苏联的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已接近尾声,正准备把洲际导弹改装成运载工具,供发射卫星用。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人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用P-7洲际导弹改装的卫星号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送入轨道,开创了人类航天新纪元。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呈球形,直径58厘米,重83?6千克。它沿着椭圆轨道飞行,每96分钟环绕地球一圈。人造地球卫星内带着一台无线电发报机,不停地向地球发出“滴——滴——滴”的信号。一些人围着收音机,侧耳倾听着初次来自太空的声音。另一些人则仰望天空,试图用肉眼在夜空搜索人造地球卫星明亮的轨迹。但是,当时很少有人了解人造地球卫星是载人宇宙飞船的前导。科学家正在加紧准备载人空间飞行。一个月后,1957年11月3日,前苏联又发射了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的重量一下增加了5倍多,达到508千克。这颗卫星呈锥形,为了在卫星上节省出位置增设一个密封生物舱,不得不把许多测量仪器移到最末一节火箭上去。在圆柱形的舱内安然静卧着一只名叫“莱卡依”的小狗。小狗身上连接着测量脉搏、呼吸、血压的医学仪器,通过无线电随时把这些数据报告给地面。为了使舱内空气保持新鲜清洁,还安装了空气再生装置和处理粪便的排泄装置。舱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使小狗感到舒适。另外还有一套自供食装置,一天三次定时点亮信号灯,通知莱依卡用餐。使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这颗卫星无法收回。试验狗在卫星生物舱内生活了一个星期,完成了全部实验任务。科学家们只好让它服毒自杀,莱卡依成为宇航飞行中的第一个牺牲者。
前苏联紧紧抓住发展大威力火箭这一关键技术,又向着把人送上太空的目标努力。把载人宇宙飞船送入空间,要求运载火箭有把数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轨道的能力,这又是一次飞跃。
前苏联大威力运载火箭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技术窍门帮助并显著加速了载人航天飞船的准备工作。因此,前苏联在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后不到4年时间,在1961年4月12日就成功地将4?73吨重的“东方”号载人航天飞船送入地球轨道,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太空人。这时,世界又再次受到震动,从此开始了人类在太空的活动。
在当时来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很大成分上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军备竞赛的产物。
此后,前苏联一直在大力发展卫星,在以后的3年中又发射了3颗卫星,并进行了动物试验,为飞船的上天做好了准备。
1962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照相侦察卫星;1963年,又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在以后的时间里,前苏联在民用卫星方面主要发展了通信卫星系列、导航卫星系列、地球资源卫星系列、电子卫星系列和微重力卫星系列;而在军事应用卫星中,主要发展了侦察卫星系列、电子卫星系列、导弹预警卫星系列,以及军事通信卫星、测地卫星、军事导航卫星和反卫星卫星等。
仅从1957年到1984年的20多年时间里,前苏联发射的各种类型的卫星共达2021颗。它每年发射的侦察卫星约为40颗,而通信卫星则每年发射约30颗,是世界上发射卫星最多的国家,其中军事应用卫星占了80%以上。
在大力发展卫星的同时,前苏联还发展了载人飞船。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两年后,又发射了“上升”号飞船。
值得一讲的是,前苏联在深空探测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如1959~1976年,前苏联共发射了月球探测器24个。1966年2月3日,“月球9”号探测器成功地进行了月球表面的软着陆,随后又发射了金星、火星探测器。
前苏联解体后,现在的俄罗斯继承了其航天发展计划,努力保持其在航天领域里的优势。尽管俄罗斯经济不太景气,但它仍然大力发展自己的航天事业。自1992年到现在,它一直活跃在世界航天市场上,在世界航天发展的热潮中处于领先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满目战争疮痍的前苏联就着手研制洲际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也许是由于战后美、苏对峙、冷战浓云密布的原因,当时的苏联政府对此十分重视。然而要搞导弹和火箭,需要有资金、技术和人才。最困难的是资金。
由于前苏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战争破坏最严重的国家,损失了几乎三分之一的国民财富;有1700个城镇和数万个乡村要重建;而且还有数百万人住在战时防空洞内,生活困苦,需要安置。因此,资金奇缺。尽管如此,当局还是拨出巨款,一定要搞导弹和火箭。
他们采取的第二个有效措施,就是调集全国的资源和技术力量,保证导弹与火箭研制工作的进行,特别是集中一些权威性的专家,进行研制大威力火箭的攻关。由于俄罗斯是齐奥尔科夫斯基的故乡,不乏优秀的火箭人才,研制工作在对外绝对保密的情况下,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在各项工作取得进展的同时,加强了组织协调、技术协调的工作。当时前苏联曾正式宣布,在科学院天文委员会的范畴之内成立一个跨部门的星际通信协调委员会,以实现对研究工作的协调和监督。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搞导弹、火箭并发射卫星,是一项极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局的技术协调往往比研制工作更难、更费时。
运载火箭的研制成功,不仅使前苏联能够成功发射洲际导弹,而且使卫星上天成为可能。1953年11月,前苏联人在日内瓦世界和平大会上宣布:“制造人造地球卫星是完全可能的。”这就预示前苏联要研制人造地球卫星以及它的运载工具。但是并未引起人们多大注意。1955年,美国宣布要在1957~1958年期间发射“尖兵”号地球人造卫星,当时没有人怀疑美国的能力和信心。但是,1956年,前苏联的代表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又提出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将把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轨道。当时没人注意这事。一些西方记者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心理宣传而已。实际上,前苏联的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已接近尾声,正准备把洲际导弹改装成运载工具,供发射卫星用。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人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用P-7洲际导弹改装的“卫星”号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送入轨道,开创了人类航天新纪元。
现代人造卫星
“斯普特尼克1”号是个铝制球体,直径58厘米,重83.6千克,有4根鞭状天线,内装有科学仪器,用以测量227~941千米轨道之间的大气密度、温度和电离层的电子浓度。卫星在轨道上共运行92天,绕地球约1400圈,并在1958年1月4日坠入大气层烧毁。
前苏联紧紧抓住发展大威力火箭这一关键,又向着把人送上太空的目标努力。把载人宇宙飞船送入空间,要求运载火箭有把数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轨道的能力,这又是一次飞跃。
前苏联人不断增大运载火箭的推力,在发射了重83.6千克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之后,短期内将发射的“斯普特尼克2”号卫星重量大幅度增至508.3千克,“斯普特尼克3”号则重达1327千克。大威力运载火箭如此快速的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技术窍门帮助并显著加速了载人航天飞船的准备工作。因此,前苏联在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后不到4年时间,在1961年4月12日就成功地将4.73吨重的“东方”号载人航天飞船送入地球轨道,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太空人。这时,世界又一次受到震动。从此开始了人类在太空的活动。纵观前苏联的初期航天活动,给人一种比较顺利的印象。
知识点
国际地球物理年
国际地球物理年起源于国际极年,即每隔50年对地球的两极进行联合科考。1950年 6月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时,有些地球物理学者提议,将国际极年改为25年举行一次。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支持了该提议,规定从1957年7月1日到1958年12月31日世界各国共同对南北两极、高纬度地区、赤道地带和中纬度地区,进行一次全球性的联合观测,并将第三届国际极年改名为国际地球物理年。
有67个国家、1000多名科学家正式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的观测活动。科学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共有13个项目,包括气象学、地磁和地电、电离层、太阳活动、火箭与人造卫星探测等。国际地球物理年的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大促进了各门学科的发展。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