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6-12 19:27:03 | 作者:艺旅文化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自上周六起,三星堆遗址新一轮发掘成果陆续公布,在全网掀起关注热潮。
每当有考古发现公之于众的时候,“盗墓”这个字眼总是随之而来,挥之不去。这一次也不例外,且因为新闻媒体的“跨界连线”,将考古与“盗墓”相提并论,引发众怒!
一时间,考古文博学界与诸多爱好者纷纷发声。针对媒体这一举动,中国考古学会王巍理事长则直接向央视新媒体转达了考古人的心声。
其实,公众对于考古的误解存在已久,“考古就是挖宝”“考古就是挖坟”“考古就是持证盗墓”“考古总是跟着盗墓走”……类似言论不绝于耳。调侃也好,玩梗也罢,这对于考古这门严肃的学科而言,都有失公允,缺乏尊重。
今天,想要认真地和大家讨论下考古这件事。
考古是科学的工作,
盗墓是违法的行为。
知乎视频www.zhihu.com考古以复原与研究历史为目的,关注点更多的是在于各类遗迹现象,而不仅仅是遗物。在一整套严格的操作规程之下,考古工作者逐层揭露遗迹,提取遗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对考古而言,每一寸土都是可能书写新历史的宝库。比如稻米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主食之一,而水稻起源何处?从前,欧洲学者认为水稻是从印度起源的。但随着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浙江浦江上山等遗址中稻谷实物遗存的发现,证明了中国长江流域是世界上最早驯化水稻的地区之一,将世界稻作起源时间由8000余年前推移到12000余年前。
而盗墓贼为了牟取暴利,只关心东西是否“值钱”,通过各种不当手段窃取文物,转手倒卖,无数文物因此流失海外。他们盗走文物的同时,对遗址墓葬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其中蕴藏的珍贵信息更是荡然无存。
春秋时期的金鸱鸮形马胄饰,出自遭群体性盗掘的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大墓,盗出后被贩卖至欧洲,几经转手后被追索回国。但因具体出土墓地及出土情况不详,究竟是周朝秦人文物还是由西方传来,仍是不解之谜。
正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一组8件,品类丰富,铭文众多,铸造精美,保存完整,对曾国墓葬考古发现与曾国世袭、制度研究有着重大意义。但它们历经盗掘并走私出境,直至2021年9月被成功追索回国。
近些年广为人知的海昏侯墓,也是因为被盗墓贼打出了一个14.8米深的盗洞,而开始抢救性发掘。倘若不是附近村民及时发现报警,墓室里的文物可能就会被洗劫一空。
由此可见,考古与盗墓有着云泥之别。所以,真诚希望大家以后切莫再将二者混为一谈。
何为考古?
考古学,是主要根据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及其社会的状况,并进而解析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背景、原因和规律的一门科学。——《中国考古学大辞典》(2021)简单地说,考古学就是利用实物遗存来研究过去历史的一门学问。
遗存分为遗迹和遗物。所谓遗迹,就是古代人类在生产生活中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比如聚落、城址、房屋、墓葬、窖藏、道路,等等。所谓遗物,就是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实物,包括各种工具、武器、生活用品以及人类与动物遗骸、农作物等。
依据先人遗留下的这些蛛丝马迹,考古工作者拼凑复原出当时的情景,为我们勾勒出古代社会的样貌。
为何考古?
当我们了解了过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并发展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但大部分犹如无字地“书”,并未被文字所记。这段文字出现之前的历史,就需要考古学来补充、释读。大量史前文明遗迹的发现,就带我们了解了远古中国的面貌。
而即使是有了文字、史籍,也存在由各种主客观原因导致的记录不清,甚至有误。考古学的发掘与研究,一方面佐证史实,另一方面也纠正史籍的错漏。比如殷墟甲骨文的出土,使传说中的商王朝成为信史。海昏侯墓的发掘,则展现出一个不同于史书记载的刘贺。
就是这样一门充满野心的学科——考古学,带我们重回历史现场,读懂古代中国。
如何考古?
考古学研究的第一步,即是田野调查发掘。
调查:通过对遗址进行大规模地调查,采集地表的遗物,了解遗址的大体情况。
钻探:以微损的形式,对地下的遗迹进行半透明地了解,为考古发掘提供线索。
发掘:对遗址进行大面积的发掘揭露。从当代地层向下挖,按照由晚到早的顺序逐层逐单位地揭露清理遗迹、遗物。通过刮面辨土找边,确定遗迹的范围;研究各层的叠压关系,确定文化内涵和相对年代。
文物工作始终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因而,考古多是抢救性发掘,主要是配合基础建设的需要,也有因为盗墓贼的破坏而必须开展发掘;出于科学研究的主动性发掘较少。
接下来还要对调查发掘的资料进行系统性的整理研究,修复保护出土文物,厘清文化堆积与分期,最后编写报告。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好几年甚至更久。
以往大多数时候,考古成果的公布与分享都在发掘清理工作结束以后。现在因为大众对考古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及媒体的发展,不少重大考古项目会适时发布阶段性成果,比如时隔34年再次发掘的三星堆遗址。
如此,既满足了大众对考古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使得文物保护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默默坚守付出的考古人
即便是今天考古的热度日益高涨,但作为一门相对冷门的学科,并不为大众所熟知。其实,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考古人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锻炼,要在发掘工地“蹲得住”,在冷板凳上“坐得住”。
从课堂的理论学习,再到工地的具体实践,一本本大部头的专业书籍,一刮一铲发现的遗迹遗物,一页页的发掘记录,一叠叠的器物卡片……这便是成为一名考古人的必经之路。
之后,一线考古人就以田野调查发掘为工作常态,日常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手铲刷子齐上阵,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那些举世瞩目的遗址,那些惊艳世人的文物,正是经过他们的艰辛付出得以重见天日。
随着科技的迭代发展,考古学科也在不断进步。在最新的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我们看到很多新的技术和设备,原先的田野考古发掘转变为实验室考古发掘。恒温恒湿的发掘舱里,发掘的同时,文物保护也在进行中;全副武装的考古人员,谨慎作业,最大限度保证取样标本的纯洁。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就是考古的黄金时代。
百年中国考古硕果累累
1921年10月,受任于北洋政府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与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等学者一起,首次发掘了河南渑池县仰韶遗址。中国现代考古学由此发端。
如今,中国考古已走过百年,几代考古人艰辛探索,接续奋斗,考古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成果丰硕。
“元谋人”的发现,提供了研究早期人类起源与演进的可靠证据;良渚古城的考古,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三星堆的发掘,重现了一个失落的文明古国;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出土,展示了大秦帝国的宏伟气象;“南海I号”水下考古,尽显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盛景……
一个个考古发现,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揭示了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成为我们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重要源泉!
参考资料:
王巍总主编,《中国考古学大辞典》;
许宏,《走进考古现场,读懂古代中国》(《12位考古学家说中国》第一课);
视听TV,《Q&A | 为什么说考古与盗墓绝对不是一回事?》;
文博山西,《引发众怒!盗墓不是考古!》;
中国新闻周刊,《三星堆新坑发掘:打开古蜀文明的6个“盲盒”》。
-END-
编辑整理| 可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艺旅文化是一家根植于东方传统文化,专注在文化游学、城市走读、文化沙龙、文化讲座、博物馆导览、文化体验、文化课程、青少年研学、文化创意产品等方面的文化艺术综合服务机构。 我们跨界在文化、艺术、旅行之间,让文化活起来,让生活更有趣。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