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6-08 12:27:19 | 作者:枫影斜渡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2次
最近在翻看上世纪初美国著名基督教活动家乔治·舍伍德·艾迪(Georege Sherwood Eddy :1871年-1963年。后文均称“艾迪先生”图01) 在华早期活动资料时,发现一个有趣现象:他第一次来华是1914年到1915年,在南京和北京宣教时都选择过当地的“第一舞台”作为演讲场地。
这位艾迪先生先后来华九次(有资料说十四次), 通过巡回宣教活动,宣传他的“上帝之国”理论。 他信奉社会福音理论,并加以丰富和发展。他主张按照耶稣遗训,在"爱"的原则下,对现有秩序进行渐进的 “基督教社会主义”, 由于社会福音具有强烈的入世情怀,艾迪先生主张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践行社会福音, 致力于建立"上帝之国"。他否定“暴力革命”,反对“枪杆子出政权”, 对发动战争的暴君无可奈何,却主张受虐民众要仁爱和容忍。他的理论在两次世界前后都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在弱小被欺凌的国家得到很多信众。不过,他的很多理论对二战后美国的所作所为就是悖论。不知道美国奉行的“双重标准”是否源自于此。
1914年-1915年艾迪先生在华巡回宣教,足迹近乎踏遍了中国的东南西北中各区域内的主要城市。有资料证明艾迪先生在南京宣教期间,曾在“第一舞台”内进行过公开的“宣教演讲”活动。(图02)
南京的“第一舞台”位于1910年在南京举行的、历时半年之久的、“南洋劝业会”会场的“劝业街”, 全名“南洋第一舞台”,它位于今天的老模范马路,从现今青石村南口开始,向西延至三牌楼。劝业路是新建商业街道,路两侧为清一色的,中西结合的二层楼房(图03),有戏园、澡堂、旅店与各种各样的商店,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百业齐全”的缩影。从当时绘制的游览图标注和老照片实景推断:南洋第一楼应该在劝业路中中间。(图04中“戏园”的位置)
从当时“南洋第一舞台”的早期商业广告文字看,比如图05广告中称“三牌楼大马路中市”,图06广告称“劝业会场外三牌楼模范大马路中”都明白无误的指出“南洋第一舞台”位于“劝业街”的中间。
为什么旧时有的报纸刊登的演出商业广告中把南洋第一舞台的地址标为“三牌楼第一舞台”?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以当时南京人熟悉的地名为地标, 也明示从“三牌楼”方向进入“劝业街”更合适。
“劝业街”是新地名,东与南洋劝业会场的“侧门”衔接,东与三牌楼相通,对于早期不进劝业会场只逛“商业劝业街”的游客,从三牌楼走不用花钱买门票进“劝业会场”再从“侧门”进入劝业街。(参看图04)
有人认为“南洋第一舞台”紧靠“三牌楼”源于“三牌楼第一舞台”的文字。从图02的四张照片看不出“南洋第一舞台”靠近“十字路口”。
由于“南洋第一舞台”频频出现在社会新闻中,后来出现“三牌楼第一舞台”的简洁表达也属正常。
历史上的南京“三牌楼”是指有三座牌楼的地方,这和“三山街”、“新街口”一样,只是一个“地标”。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三牌楼”就成了贯穿南京城南北通道上一段路的名字:从斜桥到和会街口。三牌楼北口与楼子巷衔接。在1910年举办“南洋劝业会”之前,和会街东口是丁字路口(不排除有人行小道),在新开辟的“劝业路”原址并没有“正规路”,所以此前的老地图中并无路,更别说有街名。
在明清的很长一个时期,这些地方除了零星的军营仓库之外多为菜地农田,极少住家,为了方便行人辨路,在主要路口竖立街名牌楼是常采用的方法,比如:过了“将军庙”是“斜桥”,再往前走,就是“三座牌楼”:南牌楼门额写有“斜桥”街名,西牌楼为“和会街”,北为“楼子巷”,三牌楼地名的由此而来很为正常(图07)。南京的“四牌楼”、“花牌楼”、“东牌楼”,均是以标志物命名的“街巷名”。
图07中三座牌楼的标注的名称只是举例说明三座牌楼名,具体准确的历史名称还有待考证。至于“三牌楼”那个美丽的传说,有点“玄乎”,就像听某些仙人的故事那样不可思议。
后来,“南洋第一舞台”在一次大火中随整个“劝业街商业区”全部化为灰烬。大火烧毁的具体时间未能查到,手边资料实在有限,根据有关史料:“南洋第一舞台”可能毁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早期。
“南洋第一舞台”不仅是南京,而且在当时的中国算的上是数一数二具有现代“洋剧场”特征的舞台。
“南洋第一舞台”在“辛亥革命”中也扮演过作用。
民国元年(1912年),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同盟会成为在野党。同年3月3日,同盟会在南京三牌楼第一舞台召开本部全体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黎元洪为协理,宣布改组同盟会为公开政党。并成立由宋教仁主持的“国民党”。新的《中国同盟会总章》规定,“以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为宗旨”。政纲是:一、完成行政统一,促进地方自治; 二、实行种族同化; 三、采用国家社会政策; 四、普及义务教育; 五、主张男女平权; 六、励行征兵制度; 七、整理财政,厘定税则; 八、力谋国际平等; 九、注重移民垦殖事业。
在民国建立初期,一些建国大纲就是在这里产生的。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辞去刚刚在1月1日就任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职。4月7日离开南京。同年的10月21日孙中山回到南京,于22日下午在“第一舞台”里, 接受由中国国民党南京支部举行的欢迎大会,“孙中山莅会演说。到会者约数千人。”。从当时报道的文字用词,以及后来记述这次欢迎会所引用当时“新闻报导”用词,我发现有“上万人”,“五、六千人”,“数千人”,“几千人”之说,从这些数字中很难对“南洋第一舞台”的规模有个靠谱的概念(图08)。
根据当时建筑的砖木用材和工艺技术,南洋第一舞台的容客量只能是三千上下,这样的规模在当时已经很了不起了。
艾迪先生选择“南洋第一舞台”作为宣教场所是因为同盟会?国民党?孙中山?
在美国传教士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1890-18681890-1968)的相册“1917年-1919年”部分,即甘博第二次来华的照片中有一张孙中山和艾迪先生的照片原注为“G·Sherwood Eddy & Sun Yat-Sen”(图09)。根据史料综合分析该照片应该是 1918年春季在广州河南士敏土厂(广东“士敏土”即水泥,是英文“cement”的粤语音译)的办公楼,即大元帅府的某楼内檐廊通道上。广州大元帅府今天的地址为广州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18号。(图10)
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信奉基督教,孙中山在广州任“大元帅”接待来粤巡教的艾迪先生属正常社交活动。但绝不是普通的社会交往。
这张照片也让我记起艾迪先生一次在“福州”教会学校台上宣教时的照片(图11),拍摄的年代是1914年-1915年。这时我见到第一张艾迪先生在此期间台上演讲的照片,照片拍得不太清晰,可能是“条件的限制”:如果演讲现场无艾迪先生的情况下,拍摄的照片都比较清晰(图12)。
图11照片中讲台背景上的“旗帜”的确不一般:可以分辨出竖挂的旗子中央,有一个圆圈,圈内有交叉的斜十字,十字上是“倒三角”,“三角的每个角都饰有一个角尖向内的小三角”,中间似乎是“人脸形”。这个奇特图案很容易让人产生很多联想:同盟会,洪帮,黑龙会……
这些组织和孙中山都有关系。
……
艾迪先生1914年-1915年在华巡回宣教中也到过北京。根据资料:不包括在各教区,各教会学校内的宣讲,他在社会公开的演讲地有两处,一处是“中央公园”,一处是“第一舞台”。
1914年10月10日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开辟成正式对外开放的“中央公园”,即今天的中山公园。演说的场地就在图中的“演出棚”内。这座竹木芦席搭建的大棚存续时间很短。据传是洋人大力士表演和西洋演出的娱乐场。这座大棚很快在规划大门中轴线景观道和道东侧“花架喷水池”时拆除(图13)。
图13中可以看到刚刚开辟出的中央公园南门,即今天的中山公园南门(正门)。门内好像还在建设中。园内有摆摊的商贩,还有维持秩序的巡警。
图14推断为图013大棚内正在听艾迪先生演讲的北京听众。仔细看大棚结构,能看出北京传统棚匠的高超技艺。
北京“第一舞台”位于北京南城的珠市口附近。
1912年,京剧名家杨小楼自上海演出载誉返京后很是感慨:北京是名伶荟萃之地,文武角色俱全,演员们唱念做打,个个功夫炉火纯青, 论“京剧”非别处所及,可惜北京地方虽大,剧场太小,与上海文明舞台相比,天壤之别。于是,杨老板产生了在北京也建一处新式戏园的念头,便联合名旦姚佩秋、商人殿阆仙商讨此事, 建园建议一拍即合。时逢珠市口迤西柳树井路北一家石作坊倒闭,因其地理位置适宜,便将该铺及临近房屋一并购置,着手勘察设计后破土动工。经过一年多的建筑施工,新园大功建成。
从具体的位置看“第一舞台”南朝“柳树井”,东隔“谦安客栈”,西沿“给孤寺东夹道”,北邻居民住宅(图15)。也许“柳树井”的街道比较长,戏单上还标出的“西柳树井”(图16。这是1936年的戏单)
第一舞台是没有台柱子的戏园,舞台为椭圆形。观众座席共三层楼:一楼为池座与廊座,二楼前沿设有包厢席,三楼为散座(图17.“第一舞台”戏单上,各座位的不同价格)。座席为靠背椅,取代了旧式的长条凳。可容纳观众总计约2500人左右,为当时京城最大戏园。舞台中部设有人工转台,台口采用大幕,这在当时北京的戏园来说,都是新颖的。由于该剧场具有多项京城第一,所以称作“第一舞台”当之无愧。取名“舞台”还有赶“文明戏”的时髦之风。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回忆:"这里的一切建筑、灯光,完全是模仿上海三马路大舞台的形式"。"在民国初年的北京,这应该算是首屈一指最新式的一个戏馆子”。
梅兰芳提到的“上海三马路大舞台”,就是后来“人民大舞台”的前身 -“文明大舞台”,建于清宣统元年,比南京建于宣统二年的“南洋第一舞台”稍早一点。为什么艾迪先生看中北京的“第一舞台”,或许南京的“第一舞台”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其实1914年北京“第一舞台”开业第一场演出时就发生了火灾,好在没有发生严重的人员伤亡,后来在“风水先生”的指导下,作了一系列补救措施,增加“太平门”,“安全道”,铁皮遮阳棚等,并于当年7月重新开业。直到23年后的1937年11月18日又一场大火,彻底吞噬了整个剧场,第一舞台从此于京城消失。
北京“第一舞台”曾是北京京剧名角荟萃,竞相献技之地,很多清末以后的著名演员如:杨小楼,王又宸、龚云甫,王瑶卿、王凤卿、路三宝, 梅兰芳、萧长华、尚小云 等都曾在这里登台献艺(参看图16、图17戏单)。
艾迪先生在北京“第一舞台”作过宣教演说。(图18)照片拍摄的时间应该离1914年第一次火灾修复重新开业后,时隔不会太久:铁栅栏门,铁皮阳棚,电线高架,“给孤寺东夹道”胡同名牌楼很新……相比另一张“第一舞台”的老照片,时间要早(图19)。
从老照片可以看出临街的围墙有三座铁栅栏门,门两侧都设有矮墙铁栅栏。门内高大的遮阳棚。戏园屋顶坡面设长排老虎窗,既通风也透光。主建筑为三层,其中靠舞台,即前区看台位置的外墙设外置铁楼梯。遗憾的是到目前位置还没有见北京“第一舞台”的内景照片,我相信会有的。
文章写到这里可以结束了。
不过有个问题困扰着我:为什么艾迪先生要在社会“戏园”举行“宣教”?
我仔细观察图02中的四张照片,发现前来听艾迪先生宣教的听众中有两种不同着装的学生:穿长袍马褂戴瓜皮帽(也有不带的)的学生队伍和一色同款校服带大盖帽的“洋装学生”。穿中式服装的是来自教会办的私立学校,而穿校服的学生称作“Gouvernement School Boys”- “官办男校”,这里是特指当时南京的一类学生-官校生.(图20。图02裁剪合并图)
官校生是谁?
这就不得不提到1913年12月担任江苏都督的冯国璋,这位军武出身的都督上任后,热衷军校建设:陆军讲武堂、水师学堂、和陆军警察学校。由于冯国璋的历史背景经历,与德国人日本人关系比较密切,比如:在天津武备学堂接受的是德国教官的训练。 在“小站”任督操营务处总办期间,聘请德国教官训练新军。在去小站前,冯国璋曾作为大清驻日本公使裕庚的随员,利用在任机会,充分熟悉,深入了解日本的先进知识,也结识一些日本军政人物。在冯国璋加强建设的南京军校中还聘请了一些德国和日本教官。
而争取这些未来可能担大任的军校学生,就成了各国列强抢夺的目标。对这些学生进行“信仰洗脑”就是不错的选择。邀请这些学生来“受教导”就是一种争取。图片中整齐列队的官校生可能就是来自这些“军校”的学生(只是推断,还待细考)。
此时已是上将头衔的冯国璋能允许他的学生去听美国传教士的“教诲”是他糊涂了吗?
不! 后来的历史证明: 这位“糊涂将军”在政治抉择上一点也不糊涂。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