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饮食方面有哪些特点
江南饮食方面有哪些特点
江南特色
江南俗称“鱼米之乡”。它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史书记载江南的地域有不同说法。而最佳的地域划分-----狭义上是现在的长江三角洲一带,包括苏南、浙北、浙东、上海,以及江北的扬州、南通;再扩大一点,可以包括皖南、赣东北、浙南;广义上是北起淮河,南到南岭,西到巫山,东到大海,即长江中下游。
江南的历史文化除了建筑、交通等等外,最有特色的是它的饮食文化。这种文化一直延续到现在,没有断续过。 说到饮食,首当其冲的便是“苏杭菜肴”。
苏州是一座美丽旅游城市,它有水乡特色的拱桥、蜿蜒曲折的河道、高雅别致的园林,过节时景致更是别出心裁。而苏式食品与苏州丝绸、园林、工艺被列为了苏州四大文化支柱。
苏式食品品种繁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至今已有12个大类,1200多个着名品种。12个大类分为6个帮式和6种特色,即苏式菜肴、苏式卤菜、苏式面点、苏式糕点、苏式糖果、苏式蜜饯、苏州小吃、苏州糕团、苏州炒货、苏州名菜、苏州特色酱菜、苏州特色调味品。
苏州素称鱼米之乡,“鱼鲜虾蟹”、“粳糯稻米”便是苏式食品的主调。它的烹调和制作技艺历经代代名厨师因袭与发明,至今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比如:过年时必做的素什锦,“什锦”是指菜的种类多、味道全,更寓意于生活的五彩缤纷花团锦簇,讨个口彩就是了。因了全素,也适宜过年吃得太油腻后,调剂、舒 缓负担过重的肠胃,除了就热大米粥,作为烫黄酒的下酒菜也很是受欢迎。鲃肺汤,苏州木渎石家饭店的传统名菜。鲃鱼腹白,背青灰,有斑纹,可鼓气如球浮于水面,是苏州的特产。此鱼每年秋季上市,肉质细腻。鲃肺汤用鱼肝及鱼肉烹调而成,汤清鲜美,鱼肝肥嫩,配以火腿、笋片、绿叶菜等,香醇鲜美,慕名品尝的客人络绎不绝。白汁鼋菜鼋菜,其实就是鳖(甲鱼),其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等营养成份非常丰富,尤以春季的“菜花甲鱼”和秋季的“桂花甲鱼”最为肥壮。所以,苏州人有在春、秋二季吃“白汁鼋菜”或“清炖甲鱼。
江南的历史文化除了建筑、交通等等外,最有特色的是它的饮食文化。这种文化一直延续到现在,没有断续过。
凡是到过江南小镇的游人都知道:每个小镇上都有茶馆,顾名思义,茶馆是喝茶的场所,但是以为仅仅是茶馆就大错特错了。鲁迅的笔下茶馆其实就是江南小镇上茶馆的最贴切代表。
江南,字面意义为长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
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江南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时期。在东周时期是以吴国、越国等诸侯国为背景所指的长江中下游,即今上海;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安徽东南部、南部;江西东北部;等长江中下游以南的部分地区(摘自央视纪录片《何处是江南》)。
江南曾经被中原称为吴越,后来随着中原汉人大量南迁,江南成为一个美丽富庶的地区,江南以才子佳人以及富饶著称。
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经济和美丽富庶的水乡景象。
古代中国以什么食物为主
隋唐以前主要是小米就是粟,小麦不是主要的,后来由于水利技术的发展,唐代以后小麦开始大规模种植,宋朝特别是南宋时期江南农业开始发展,水稻成为南方人民的主要食物,由于耕作技术和品种的局限,小麦和水稻都不是高产作物。
食物的产量限制了中国人口的增长,明清时期玉米、番薯、土豆、南瓜等作物传入了中国,虽然这些食物的口感和味道都不如面粉和大米,但是这些作物对土地和气候的要求很低,几乎什么地都可以种。
抗病抗旱能力都远超小麦和水稻,在生产条件好的地区种植,亩产可达400--500斤,而同等种植条件下水稻的亩产则不到400斤,小麦的亩产则更低。同样,玉米的亩产大约在1000斤以上;土豆的亩产则在2000--3000斤;南瓜的亩产则在3000斤以上。
扩展资料:
食物由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构成,能够藉进食或是饮用为人类或者生物提供营养或愉悦的物质。食物的来源可以是植物、动物或者其他界的生物,例如真菌,亦或发酵产品像是酒精。人类借由采集、耕种、畜牧、狩猎、渔猎等许多种不同的方式获得食物。
食物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对人体而言,能够满足人的正常生活活动需求并利于寿命延长的物质称之为食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食物
隋唐以前主要是小米就是粟,小麦也有,但不是主要的,后来由于水利技术的发展,唐代以后小麦开始大规模种植,宋朝特别是南宋时期江南农业开始发展,水稻成为南方人民的主要食物,但由于耕作技术和品种的局限,小麦和水稻都不是高产作物,食物的产量限制了中国人口的增长,明清时期玉米、番薯、土豆、南瓜等作物传入了中国,虽然这些食物的口感和味道都不如面粉和大米,但是这些作物对土地和气候的要求很低,几乎什么地都可以种,而且抗病抗旱能力都远超小麦和水稻,在生产条件好的地区种植,亩产可达4000--5000斤,而同等种植条件下水稻的亩产则不到400斤,小麦的亩产则更低。同样,玉米的亩产大约在1000斤以上;土豆的亩产则在2000--3000斤;南瓜的亩产则在3000斤以上。
上面说的是普通百姓的,当官的人是吃肉的,所谓“肉食者谋之”,意思就是统治阶级就是当官的是吃肉的,还有那个晋惠帝说的“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三个意思,一是当时的百姓是以粟米以主食,二是统治者是吃肉的,三是晋惠帝是个白痴。
汉代以前,以小米(古时称粟)为主,汉代以后南方地区已逐渐开始转向稻米,但不为主.自唐代起小麦开始大规模种植后,北方开始以小麦和粟米并重并转向了小麦为主。南方地区则以大米为主。
粟,红薯,高粱,有钱人能吃到大米,面粉。
野菜,兽肉
南宋末年至明清时期民众日常服饰,被褥原料和主食品种发生了哪些变化
北宋时期南北方的食物分成南食和北食两个区别较大的系统:大致区别是南方人的粮食以稻米为主,北方人的粮食以粟麦为主;南食的荤菜以猪肉、鱼为主,北食的荤菜以羊肉为主。 临安人的食物属于南食系统。北方移民迁到南方以后,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食物习惯,对面食的追求导致江南小麦供不应求,绍兴初年每斛涨至12000文,即是证明。到孝宗时期(1163—1189),由于麦子的广泛种植,面食在江南一带才逐渐成为价格低廉的大众食品,临安一碗面30文,来自北方的老兵可以终日以面食为主食。北方人认为羊肉是第一等的美味食品,向有“西北品味,止以羊为贵”一说。南宋时临安人也以羊肉为第一等美味,临安俗语讽刺滥封官员的现象, 便提到“户度金仓,细酒肥羊”。
南宋时临安所在的江南地区盛产牛乳和以牛乳、羊乳为原料制成的酥酪,绍兴府出产的品质尤其好,按照《嘉泰会稽志》的看法,酥酪原产于中原,西晋时南方并无出产,后逐渐南传,这些食物南宋时扩大生产,极可能是北方移民迁入后食用者剧增的结果。
这种局面的形成,既有北方移民逐渐适应南方食物的一面,也有南方人民逐渐适应北方食物的一面,而后者往往是北方移民将北方食物与吃法在南方广为传播的结果。如果将反映北宋开封的《东京梦华录》和反映南宋临安的《梦粱录》两书记载的当地食物加以比较,可以看出临安人的饮食喜好几乎与开封没有区别,不过是增加许多南方产品更显丰富。
明清:饮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和发展,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主食:菰米已被彻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为菜肴,北方黄河流域小麦的比例大辐度增加,面成为宋以后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马铃薯,甘薯,蔬菜的种植达到较高水准,成为主要菜肴。肉类: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主要来源。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非常好!
明清时期对水产动物的研究成果是什么?
明清时期,对水生动物的研究利用达到了高峰。著作数目较多,记述较详,有许多新的发现,其中不少种名为现代所沿用,分类方法亦有所进步,有些关于鱼类生理习性的记载颇有价值。这一时期关于水产动物的著作中以记载鱼最多,反映了鱼类在水生动物中所占地位;记福建水产最多,反映了当时福建在沿海开发以及商业贸易中的地位。明代末期,时任福建盐运司同知的屠本畯将各种鱼类分门别类,最终形成《闽中海错疏》这一水产类专著。
张翰是西晋文学家,祖籍吴郡吴县,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他为人纵放不拘,而有才名,都说他有阮籍的风度。
有一次,张翰听到一阵悠扬的琴声从一艘船上飘来,便登船拜访。张翰与那人虽素不相识,却一见如故,便问其去处,方知是要去洛阳,于是说:“正好我也有事儿要去洛阳。”便和那人同船而去,连家人也没有告知。
一天,张翰见秋风起,突然想到故乡吴郡的莼羹、鲈鱼脍,心想怎么能够舍弃朵颐之快跑到千里之外呢?于是立刻还乡。
西晋张翰“莼鲈之思”,成为南方人士爱好食鱼的佳话。
南方人很大部分的蛋白质是从统谓之渔业的水产品中获取的。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就说,南方楚、越之地的人们“饭稻羹鱼”,诚如斯言。
至明清时期,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水产业的高度发展,以鱼为主的饮食更加流行。其中以鱼为蚱的技艺,有鳇鱼蚱、鲟鱼蚱、荷包蚱、银鱼鲊、蟹蚱等10余种,鱼蚱制作工艺较以前更趋精致。
比如太湖地区荷包蚱的制作,多用溪池中莲叶包裹,数日即可取食,与装在瓶中鱼蚱相比气味特妙。
荷包蚱并不是直接在荷塘边制作的,而是先将鲟鱼切成片,用米屑、荷叶分层包裹,当地人管它叫做荷包。
制作鱼蚱所用原料多采用鲟鳇鱼。这主要是因为鲟鳇鱼骨质松脆、肉质细嫩,最适于制鲊。
清代康熙年间文人沈朝初在《忆江南》记载:“苏州好,密蜡拖油鲟骨蚱”,盛赞鱼蚱美食。
明清时期,江南鱼类美食的盛行,说明这一时期水产的利用达到了一定水平。尤其是许多相关著作的问世,将水产动物的开发利用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性高度。
明清时期水产类著作,主要有专业的鱼类著作和综合性著作两大类。鱼类方面有《种鱼经》、《异鱼图赞》、《异鱼图赞补》、《鱼品》和《江南鱼鲜品》等。兼及其他水生动物的综合性著作有《闽中海错疏》、《记海错》、《海错百一录》等。
在饮食方面应该以什么为主?要注意什么?
手术有好几种,饮食就不一样了。 总之手术后的身体是虚弱的,常易出汗。因此补充水分应少量多次,减少水分蒸发量;汗液中排出水溶性维生素较多,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因此,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此,也有利于防止便秘。
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适当限制脂肪。其他可以问医生。
文章标题: 明清时代江南的饮食以什么为主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8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