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人生价值取向:自求多福与自招其祸

时间: 2021-04-18 20:51:50 | 作者:学思观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8次

人生价值取向:自求多福与自招其祸

现在习俗上还有祈福之现象:或祈求一年风调雨顺,或祈求多子多福,或祈求长命百岁,或祈求家和万事兴,或祈求好人一生平安,或祈求国泰民安。

人们常有美好的愿望和祝愿,固是无可厚非,然若为损人利己的不法勾当而祈求保佑,就是人间的一大笑话。

福为自求,祸为自招,自从早期儒家孔孟思想起,就已成为人生理性自觉的信仰,成为人生正道有为的信念。人生之祸福,无不是自己求之者。祸福自招的思想,是一个深刻而丰富的论说话题。

今天,我们就从《诗经》“自求多福”和《尚书》“自作孽不可逭”中的这两个论说,来对习俗祈求得福而免祸之行为,作一正本清源的揭示。

在《诗经》中,“自求多福”,本自(《大雅·文王》),原文为“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在《尚书》中,自招其祸,本自《太甲中》,原文是:“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不可逭”,在《孟子》中写为“不可活”。

概括两个观念的意旨,就是“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孟子·公孙丑上》)既然祸福是“无不自己求之”,则责任和担当就在于己,而不可推卸责任于人。

自求多福,就在于求诸己而努力争取。

《诗经》为孔子所编著,贯注了人生“求诸己”的思想意旨,在《论语》中就是“为仁由己”和“弘道在人”的价值内涵。此即是人性能为和责任“在我而已”(《说苑·权谋》)的价值意旨。

“为仁由己”的价值主张,不可偏执地认为只是自己弘道尽性、求仁得仁的自我道德修为,而实是人处在社会关系和人伦中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有所获得的问题。

在与人相处上,为仁而爱人,爱人则人恒爱之。爱人而为人爱的相互认可和助益,就是立身处事之道。在如何有所获得上,以仁道得方是最佳获取之方。己见得思义,则人乐其有得。

“弘道在人”的价值学说,也不可片面单一地理解为苦行僧式的殉道之修为,而实是一个人处在人间世道中如何立志为人、如何成己理想的问题。

在立志为人上,居仁由义就是为人之道。居仁由义,既是尽己之性,实现自我道德价值理想,又是待人做事之方,以此方能得人多助,而成就人生事业。

在成己理想上,“由仁义行”就是尽己之性。“由仁义行”,既是实现自己的人性价值和人格尊严,又是在见利思义中实现正当利益,亦即是在做大蛋糕中获得共赢之利益。

“自求多福”的价值意旨,主要体现为“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上》)的责诸己。一切努力若是不能成功,则反求诸己而完善自身,就必能掌握人生发展和进步的主动权。

自招其祸,是自作孽而不可活的意旨。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人生价值观和方法论。从人生道理上言,人生祸患在于自招自致;从人生方法论上言,免于祸患就在自己主动规避。

“自作孽,不可活”的价值内涵,既体现为“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的观念,又体现为“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的道理,还体现为“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的真理。

“自作孽,不可活”,贯彻了“自取之”的价值内涵。做人自侮者,以其丧失人格底线、损人利己,必然招致人之侮辱。 为国家而自毁、自伐者,皆是祸患源于己之不道。

在孟子看来,“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不仁者,求之无道,损人利益,而人必背弃之,故谓之“乐其所以亡”。

从历史教训上言,纣之为主,以其“劳民力,夺民财,危民死,冤暴之令,加于百姓;憯毒之使,施于天下”(《管子·形势解》),而终导致“大臣不亲,小民疾怨,天下叛之而愿为文王臣”的后果。纣之亡国灭身,乃是自取其辱。

祸福在己,求致的责任在己而不在外。

人生的祸福之至,固然各有其缘由,然一归于“自生”。“祸福非从地中出,非从天上来,己自生之。”(《说苑·谈丛》)“己自生之”,是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的最好说明。

既然“存亡祸福,皆在己而已”(《说苑·敬慎》),就是“天灾地妖,亦不能杀也”。将祸与福所致的责任,放在“求诸己”的自身担当上,就是祸福自招的价值理念。

俗话说,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报是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必有其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及好人必得好报,恶人必招报应等,无不昭示出祸福自招的人生真理。

吉祥虽为福来之先,然若见祥而为不善,则是福不至;灾殃虽为祸之先,然若见殃而能为善,则是祸不至。欲致福先去恶,“为之于未有”;欲免祸先致善,勿以小善而不为。

《诗经》“自求多福”和《尚书》“自作孽不可逭”的思想主张,给予我们的人生价值启示是:

自求多福,是追求幸福上主体意识和主体修为的觉醒,将追求幸福的担当放在自身的努力和争取上。

幸福,来自自身勤奋的努力;幸运,来自自己争取的达致。

自招其祸,是对祸患所致责任的反思和自省,与其责怨于人不若责怨于己。规避祸患,就在于自身防微杜渐。

灾祸,或是粗心大意所致;祸患,必是放弃作为所招。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经沧桑而绵延不绝,已充分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迎接各种挑战的开拓能力。这一文化内涵,既本自“学·思·观”的探求真理而来,又呈现着“学·思·观”的理性自觉和开放思维。让我们齐心协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时代洪流之中,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冷静的思考,清醒的应对,果敢的斗争,无愧的付出。坚信“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欢迎评论交流探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感谢版权原作者。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文章标题: 人生价值取向:自求多福与自招其祸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2903.html
文章标签:国学  传统文化  价值观取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