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4-18 08:03:4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7次
出不出现的,就要看机缘了,因为其中有几个是真的消失不见了的。这四件顶级国宝,一个是当初大禹制造的九鼎,第二个则是传国玉玺,第三个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真迹,第四个是北京猿人的头盖骨。当然,中国遗失的国宝远远不止是这些,比如说当初敦煌出土的,被外国考古学家强盗式掠夺走的文物,再比如说慈禧口中的夜明珠。还有就是《永乐大典》的正本和圆明园中被抢走的那些国宝。
一、九鼎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之后,获得了王位。在获得王位之后呢,大禹为了方便管理,就将整个天下分成了九个州,又命令每个州的最高长官,进献青铜。大禹用这九个州贡献的青铜,分别铸造了九个大鼎,分别代表九州。而这九个大鼎,也成了王权的象征。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夏朝被商朝灭掉,商朝得到了这九个大鼎。
等到商朝被周朝灭掉,九鼎又在周朝度过了八百年的时光。后来诸侯争霸,楚庄王曾经“问鼎中原”。更是有秦武王嬴荡为了展现自己的力量,强制性举起代表秦国的鼎,活生生被鼎压死的故事。但是奇怪的是,到了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九鼎就神秘失踪了,从此以后,谁都再也没见过九鼎。所以,九鼎再次问世的可能性,是相当低微的。
二、传国玉玺
没了九鼎作为王权的象征,就有了后来的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是和氏璧所制,是秦始皇命令李斯打造出来的,上面还刻有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玉玺倒是一直传承下来了,在王莽篡汉的时候,因为王莽逼迫太后交出玉玺,玉玺被愤怒的太后摔于地下,摔出了一个小口,而后王莽命人用黄金将玉玺补了起来。
后来玉玺经过很多人的手,汉献帝给了曹操,所以曹操的地位才被承认。乱世当中也一直传承,最后在五代十国时期,彻底失踪。到了宋朝,有人说发现了传国玉玺,但是宋徽宗时期,因为宋徽宗喜好风雅,命人仿造了不少假的传国玉玺。恰逢宋朝被灭,金掳走宋徽宗、宋哲宗二帝,传国玉玺也消失了。后来再出现的,大家大多数觉得是假的了。所以,传国玉玺真假难辨,就算是找到个传国玉玺,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三、《兰亭集序》
王羲之作为书圣,一个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兰亭集序可谓是声名赫赫。而且他有个铁杆粉丝,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因为李世民十分崇敬王羲之,所以当初在得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十分开心。他曾经创造了一个副本给后人观赏,而真迹则不知所踪。最好的结局大概就是《兰亭集序》是在他的墓穴当中做了陪葬品吧,所以,《兰亭集序》还是有可能会重见天日的。
四、北京猿人头盖骨
这个就更不确定了,这个头盖骨出土的时间,是在我国动荡时期,那个时候,虽然在北京发现了头盖骨,但是依照民国政府的能力,根本保不住这个头盖骨。所以,在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的时候,民国政府和美国政府达成协议,要将头盖骨运往美国。但是在中途,却被日本的军队偷袭,自此,头盖骨下落不明。如果头盖骨是掉入海中,这么多年,那么小小的一个头盖骨还能保存下来的几率不大。但是要是被日本带回国内......归还的可能性也很小就是了。
所以,这四大下落不明的国宝级文物,想要再次重见天日,实在是难啊。
中华上下五千年,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文物珍宝。但也有无数的珍宝由于战乱等各种原因得而复失,难以寻回。
一、北京人头盖骨
1941年,我国准备将北京人头盖骨暂存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于是将其移交给准备回国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不久之后,珍珠港事件爆发,该部队在北平去往秦皇岛的途中被日军俘虏,从此,北京人头盖骨下落不明。
二战结束后,在各国多方努力寻找下,推测北京人头盖骨可能埋藏于秦皇岛地下。
二、圆明园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
圆明园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在八国联军侵华时被抢走,我国经过好一番周折,只买回了五件青铜兽,而蛇首、羊首、鸡首、狗首至今下落不明。
三、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的功绩不亚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连国际上的知名人士都认为,这部书在当时乃至现在世界都无人能超越。
嘉靖四十一年,皇宫发生了火灾,《永乐大典》逃过此劫,没有被烧毁。但在后来重新抄写《永乐大典》时,抄完后发现正本消失了,无影无踪。外国侵略中国的时候,《永乐大典》副本也被抢夺。
四、乾隆的九龙宝剑
九龙宝剑本来是乾隆的陪葬品,孙殿英炸开陵墓后,将这柄绝世珍宝给炸了出来,后来这把宝剑几经辗转落到戴笠手上,但在戴笠的飞机撞到火山上后,戴笠死了,宝剑从此下落不明。
我也坚信,凡是属于中国的东西,无论如何,我们都会把它们拿回来。就算是下落不明,终有一天,它们也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中国最顶级的六大文物分别是:司母戊鼎、五牛图、《祭侄文稿 》、越王勾践剑、战国石鼓、曾侯乙编钟。
这六大文物分别代表各个领域里的顶尖工艺和技术,其保存完整,流传时间长,具有很强的华夏文化基因。它们都是中华文明流传几千年的重要代表。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高峰,该鼎铸造于商朝末期,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体积最大,重量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朝王室的祭祀用鼎,出土于河南安阳,这个地区正是几千年前商朝的重要都城。司母戊鼎出土后经历坎坷,1939年被发现后就受到了侵华日军的注意,在当地村民的保护下才得以保存。
《五牛图》
唐朝韩滉创作的黄麻纸本设色画的《五牛图》,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唐代画作,它可以说是宫廷画的鼻祖。《五牛图》对中国古代绘画技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无论是从技法、布局、留白各个方面都开创性的将宫廷绘画与民间国画想衔接。《五牛图》作为绘画作品能够流传近2000年,非常的不容易,图上留有多位历史名人的题、跋、章,该图不但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人文价值。
《祭侄文稿 》
《祭侄文稿 》是颜真卿流传至今为数不多的真迹,这副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其实艺术风格的主要表现在于行书与草书在唐代就已经逐渐融合表达,该文物展现的艺术成就非常的高,真正的将中国文人的精、气、神通过书法作品完美的表达出来。《祭侄文稿 》的著名还因为一段忠义、爱国的故事有关,颜真卿为了祭奠为国而死的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 所写的祭文。这副作品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 。
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是中国春秋时期兵器铸造的顶峰,该文物的出土让所有的专家都非常的震惊。越王勾践剑不但在春秋时期远超中原其他诸国,甚至在现在有很多的技术都可以说是“先进”,其中的镀镍、镍铝合金技术的在上个世纪70年代才出现。
战国石鼓
战国石鼓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流传最悠长,历史文化价值最高的石刻文物。这批石鼓雕刻于先秦时期,流传至今,被称之为“中华第一古物”,9个石鼓鼓身用“石鼓文”,也就是大篆刻着先秦时期的诗文,其文字被称之为篆书之祖。战国石鼓在唐代就被发现,一直受到了官方的保护,在动乱时期石鼓曾经消失过很长时间,其经历坎坷波折。现在这9个石鼓存于故宫博物馆,被当作镇馆之宝。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的发现开创我国在音乐方面古代实物发现,此件文物制作精美,迄今连它的底座都无法复制。战国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科技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在曾侯乙编钟收藏于湖北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中国最顶级的六大文物分别是司母戊鼎、敦煌遗书、传国玉玺、永乐大典、乾隆的九龙宝剑、王羲之的丧乱贴。
司母戊鼎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上世纪三十年代出土于河南安阳,是我国商周青铜文化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当之无愧的国宝,目前收藏于国家博物馆内,由于其历史文化价值极高,所以被写入了教科书之中。司母戊鼎外表布满了雷纹和浮雕的盘龙、饕餮,里面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表现出我国远古时期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敦煌遗书敦煌遗书是指敦煌莫高窟被发现的时候,里面收藏了许多古代留下来的历史书籍,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文物价值,是名副其实的国宝。可惜在近代的时候,大部分都被国外的掠夺者们以考古、探险之名盗窃到了海外,目前零散分布在英国、日本等地,被外国人当做他们自己的国宝供奉在博物馆里。
传国玉玺传国玉玺由我国古代著名的和氏璧制作而成,从秦朝开始就被认为是我们民族皇权的象征,即使得到了天下,如果没有得到传国玉玺还是不能服天下人心。所以传国玉玺其实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位和权力,是当之无愧的顶级文物。
永乐大典《永乐大典》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百科全书,于明初完成。作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巨著,《永乐大典》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可估量,可惜在第2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被英法联军烧毁,剩余部分也被他们带回国内,目前收藏于英国各大学的图书馆和大英博物馆内。
九龙宝剑九龙宝剑是乾隆帝的陪葬宝剑,上面按照周易九九归一的含义刻了九条精美的龙形,不仅是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更具备非凡的历史价值。可惜这把剑在孙殿英盗掘清东陵出土之后,被作为礼物送来送去,最后就失踪了。
丧乱贴丧乱贴由我国古代著名的书圣王羲之创作,代表着我国书法艺术的巅峰,可惜被鉴真东渡的时候带到了东瀛,目前收藏在东瀛皇宫。
这三件旷世珍宝分别是: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永乐大典》以及传国玉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许多手艺精湛的匠人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融入一些艺术作品,从而制造出了让后世惊奇的传世之宝。只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在种种原因的影响下,许多曾经熠熠生辉的国家级宝物都在中国境内消失,至今没有半点消息。
第一件宝物就是十二生肖兽首铜像,这个宝物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个系列青铜铜像,一共有十二件,是由当时的一名意大利画家所设计。每一个生肖铜像都代表了一个时辰,而每到一个时辰,其对应的铜像就是持续喷水两小时。具有如此精妙设计的兽首铜像被洗劫一空,尽管一直都在追踪其下落,但是在努力之下还是有蛇、鸡、狗、羊、龙五个铜像下落不明。
第二件宝物是《永乐大典》,作为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合集文献,《永乐大典》在明代一问世就受到了严格的保护。起初一直被藏在南京的文渊阁,而在朱棣迁都之后,《永乐大典》也随之前往进行保管。但没想到的是,等到乾隆下令对其进行清查后才发现这部大典居然遗失了非常大一部分。而且在经过洗劫之后,《永乐大典》的许多原件流向国外,从目前的收回状况来看,《永乐大典》恐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收回。
比起前两件宝物,第三件宝物的下落可能是最让人期待的,这就是传国玉玺。其实传国玉玺的原身就是秦始皇视为珍宝的和氏璧。和氏璧在秦朝灭亡后辗转于好几个朝代,一直到后唐才真正销声匿迹,有人认为这个宝物已经被烧毁了,但是历史学家的证据表明,和氏璧可能还潜藏在中国境内的某个角落。对于此,相信很多人还是十分期待它重新现世的那一天。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