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美文 > 文章正文

从古至今,你认为哪篇文章可以称为旷世文章

时间: 2023-04-18 15:01:2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从古至今,你认为哪篇文章可以称为旷世文章

从古至今文言文

1. 文言文的历史 详细点 从古到今的

文言文的历史自从商朝产生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刻写甲骨卜辞以来,可以说就开始了文言文的历史。

我们知道文字有形音义三个方面,从古至今汉字的形音义都在变化。虽然我们不知道某个字在古代怎样读,但是我们仍然能够根据字形来识别它的意义,这正是表意文字的特点。

所以在不同地方使用不同方言的人,都能根据字形理解语句的意思。有人据此认为汉字具有很强的文化凝聚力,中华文明数千年来绵延不息,传承至今,可以说汉字功不可没。

根据古代汉语发展史,结合古代文学史,在中学阶段的文言文可以分为四大类。一是散文,二是辞赋,三是诗歌,四是古白话。

下面按朝代为经,以作家作品为纬,分别叙述。(1)先秦时期散文先秦诸子散文,包括春秋末年战国初年语录体的《论语》《墨子》;战国中期逐渐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式论辩文与专题论文的《孟子》《庄子》;战国后期专题论文的《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

另外还有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诸子散文大多是哲学著作,故又称为哲理散文,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思想上,它们都坚持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如孔子提倡仁义礼乐,墨子主张兼爱尚贤,庄子主张自然无为,韩非子则大倡法术势。在文体发展上,先秦诸子散文首先确立了论说文的体制。

先秦诸子散文,在思想和创作上,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等都产生了极为深远影响。诸子简介孔子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 ,字仲尼。

字仲尼。排行老二,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他以济世爱民为己任,带着与统治者在政治、哲学上的巨大差距,转化、更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基础,形成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一整套儒学理论体系,真正构建了古老中华的核心次序,铸造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精髓,铸就了中华民族之魂。 孟子先秦历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

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孟子的思想集中反应在《孟子》一书中。“施仁政,行王道”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

他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暴力治国,认为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重民轻君”是他“仁政”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人民放在第一位。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也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之一。

《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关门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

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

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墨子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山东滕州人,汉族,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曾提出“兼爱”“非攻”“ 节用节葬”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与儒家的别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相反。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反对战争,提倡和平。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

节葬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

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荀子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赵国人。当时人们尊称他荀卿,汉代因避宣帝讳,写作孙卿。

早年曾游学于齐国,。

2. 初中文言文作者从古到今排名

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

2、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

3、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4、墨子,战国时期人。

5、刘向,汉朝人。

6、诸葛亮,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7、司马迁,西汉人。

8、陶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散文家。

9、刘义庆,字季伯,文学家。

10、王维:字摩诘,唐代杰出诗人、画家。

1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称为“诗仙”,唐朝浪漫主义大诗人。

12、杜甫:字子美,被称为“诗圣”,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13、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14、刘禹锡:字梦得,文学家,诗人。

15、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

16、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

17、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18、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19、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豪放派代表词人。

20、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史学家。

2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的婉约派女词人。

22、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23、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

24、马致远:元朝戏曲家。

25、吴承恩,明朝人。

26、施耐著,明朝人。

27、宋濂,明初文学家。

28、蒲松龄,字留仙,山东淄川人,清代文学家。

29、吴敬梓:清朝文学家。

30、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3. 从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依顺:顺从。盲从。从善如流。

2、采取,按照:从优。

3、跟随:愿从其后。

4、跟随的人:侍从。仆从。

5、参与:从业。从政。投笔从戎。

6、由,自:从古至今。从我做起。

7、次要的:主从。从犯

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

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

10、姓。从姓。[1]

其它字义

1、古同“纵”,竖,直。 2、古同“纵”,放任。

4. 求文言文翻译

自古及今,未尝有两而能精者也。

翻译:

从古到今,还从来没有过因为三心二意而能专精某项事业的人。

【原文】

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者也,精于物者也。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故君子壹于道而以赞稽物。壹于道则正,以赞稽物则察;以正志行察论,则万物官矣。

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诏而万物成。处一之危,其荣满侧;养一之微,荣矣而未知。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

故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是矣。故导之以理,养之以清,物莫之倾,则足以定是非、决嫌疑矣。小物引之,则其正外易,其心内倾,则不足以决庶理矣。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传者,壹也;好乐者众矣,而夔独传者,壹也;好义者众矣,而舜独传者,壹也。倕作弓,浮游作矢,而羿精于射;奚仲作车,乘杜作乘马,而造父精于御。自古及今,未尝有两而能精者也。

曾子曰:“是其庭可以搏鼠,恶能与我歌矣?”

【译文】

农民精于种田,却不能以此做管理农业的官吏;商人精于买卖,却不能以此做管理市场的官吏;工人精于制造器物,却不能以此做管理器具制造的官吏。有些人,不会这三种技术,却可以让他们来管理这三种职业。所以说:有精于道的人,有精于具体事物的人。精于具体事物的人只能支配这种具体事物,精于道的人则能够全面地支配各种事物。所以,君子专心于道而用它来帮助自己考察万物。专心于道就能正确无误,用它来帮助自己考察万物就能看得非常清楚;用正确的思想去处理非常清楚的调查结论,那么万物就能得到治理了。

从前舜治理天下,不用事事告诫而各种事情都办成了。原因就在于舜固守、专心于道的原则而达到了时时戒惧的境界,他的光荣就会充满身旁;培养专心于道的品德达到了精妙的境界,那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光荣。所以《道经》说:“一般人的思想只能达到戒惧的境界,得道之人的思想才能达到精妙的境界。”这戒惧与精妙的苗头,只有明智的君子才能了解它。

人的思想就像盘中的水,端正地放着而不去搅动,那么沉淀的污浊渣滓就在下面,而清澈透明的水就在上面,那就能够用来照见胡须眉毛并看清楚皮肤的纹理了。但如果微风在它上面吹过,沉淀污浊的渣滓就会在下面泛起,清澈透明的水就会在上面被搅乱,那就不能靠它获得人体的正确映像了。人的思想也像这样啊。如果用正确的道理来引导它,用高洁的品德来培养它,外物就不能使它倾斜不正,那就能够用来判定是非、决断嫌疑了。如果有点小事牵制了他,那么他那端正的神态就在外表上发生了变化,他的思想就在胸中发生了倾斜,他就连那最浅显的事理也无法决断了。古代喜欢写字的人很多,但只有仓颉一个人的名声流传了下来,这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啊;喜欢种庄稼的人很多,但只有后稷一个人的名声流传了下来,这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啊;爱好音乐的人很多,但只有夔一个人的名声流传了下来,这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啊;爱好道义的人很多,但只有舜一个人的名声流传了下来,这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啊。倕制造了弓,浮游创造了箭,而羿善于射箭;奚仲制造了车,乘杜发明了用四匹马拉车,而造父精通驾车。从古到今,还从来没有过因为三心二意而能专精某项事业的人。

曾子说:“唱歌的时候看着那打节拍的棍棒而心想可以用它来打老鼠,又怎么能和我一起唱歌呢?”

5. 有句古文的意思大致是“这就是古至今的通理” ,这句文言文是什么

你说的是“是故君臣相配,古今常道,自然之势也”吧?这是《资治通鉴》●卷第二十六【汉纪十九】中的文字,原文是:“班固赞曰:古之制名,必由象类,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故《经》谓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明其一体相待而成也。是故君臣相配,古今常道,自然之势也。

近观汉相,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宣中兴,丙、魏有声。是时黜陟有序,众职修理,公卿多称其位,海内兴于礼让。

览其行事,岂虚呼哉!”说的是班固赞曰:古代确定一件事物的名称,必定从与此相类似的事物中得来,远的取之于其他事物,近的取之于自身。所以在儒家经典中,将君王比喻为头颅,臣子比喻为大腿和手臂,表明君臣一体相辅相成的关系。

所以君臣之间的密切配合,是古今的通常之理,自然之势。近观汉朝丞相,汉高祖开创基业,萧何、曹参政绩第一;汉宣帝中兴汉朝,丙吉、魏相最有声誉。

当时,各级官员的降黜、升迁都有相应的标准,各类机构健全、适当,公卿大臣大都各称其职,礼让之风在国内兴起。观察他们的所作所为,就可知道他们的政绩、名誉崐,并非偶然所致。

6. 从古至今文章体裁的变化

文学的体裁并非单一存在,而是并存的。从《诗经》开始让我们读到古代最早记录成文的诗歌。《楚辞》开启了文学体裁的新篇章。再到后来百家争鸣,使古散文达到了成熟阶段。因为诗经是四诗言,到了南北朝的时候五言诗开始流行逐渐代替四言诗,从梁至隋代七言体诗歌逐渐增多,到了唐朝七言诗和律诗达到顶峰。一代有一代之文体,到了宋朝小词开始流行。元代曲,明清小说。在古代文盲率是比较高的,原因有二,一是繁体字不易书写,二是文言文不易懂,为了适应现代社会,这一切,直至晚清才发生了逆转。其时外强 *** ,国运多舛,国人首先在文化自信心上产生了动摇,这是一个前提的条件,也是汉文化日后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正是这种心态,使得国人破天荒地把传统推上了被告席,历数其罪过,而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必然要首当其冲地受到冲击。于是黄遵宪要“我手写我口”,裘廷梁则声称“崇白话而废文言”,可以说是开了白话文运动的先河。对于这样的情形,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本来每个时代对历史的反思都是一种正常反应,也是传统文化发展进步所必需要走的一步。但把国家衰败的责任推卸在传统身上,却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历史态度,然后再把这一罪过连坐到文言文,就更是荒唐之举了。可是由于面临着可能出现的亡国险境,理性地对待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让国人最难接受的行为,任何冷静的思考都会被斥为反动思想不得彰显,而代表爱国的激进主义却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

于是到了1917年的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被推到极至。当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虽然是从改良文学的角度入物,其主旨却是倡导白话文,并认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他后来还专门写了一部《白话文学史》,就是来论证这个观点的。陈独秀也于2月发表《文学革命论》,用"三大主义"来呼应胡适的"八条主张"。这一前一后,可以说是真正拉开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文体革命的帷幕,中国大地从此便没有了一个安静的时刻。 1918年《新青年》内所有文章改用白话文,《新潮》、《星期评论》等各类白话杂志也紧随其后,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版,白话文蔚然成风。1920年9月,教育部令国民学校一二年的国文,从本年秋季起,一律改用国语。至此,白话文取得了官方认可的合法地位。

7. 有没有人能给我推荐一些关于中国从古到今的历史书,或推荐,或给链

中国最著名的史书莫过于司马迁的《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人称“史学两司马”。

中国西周末年各诸侯国已有历史记载,如晋国之《乘》、郑国之《志》、楚国之《梼杌》、鲁国之《春秋》等,《墨子》里面说墨翟曾见过“百国春秋”。早期的史书都是以编年史的形式存在,晋朝太康年间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也是编年体。

东汉末年,荀悦撰成《汉纪》,开创了编年体的断代史。北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编年体的优点是方便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还避免叙事重复,《资治通鉴》的成功开创了撰写编年史的 *** 。

陈寅恪曾说:“中国史学莫盛于宋。”。

编年体盛行起来,从而产生了纲目体与纪事本末体,梁启超以为:“盖纪传体以人为主,编年体以年为主,而纪事本末体以事为主。夫欲求史迹之原因结果以为鉴往知来之用,非以事为主不可。”

范晔撰著《后汉书》时曾对纪传体和编年体进行过比较。他说:“《春秋》者,文既总略,好失事形,今人拟作,所以为短;纪传体,史班之所变也,网罗一代,事义周悉,适之后学,此焉为优,故继而作之。”

张辅根据《史记》、《汉书》字数多寡来评价作者,“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所以认为《史记》优于《汉书》。干宝《晋纪》,“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

袁宏谈及写作动机说:“予尝读后汉书,烦秽杂乱,睡而不能竟也,聊以暇日,撰集为《后汉纪》。”袁山松撰写《后汉书》,他总结说:“书之为难也有五:烦而不整,一难也;俗而不典,二难也;书不实录,三难也;赏罚不中,四难也;文不胜质,五难也。”

杜佑推出《通典》后,史书增加了典制体,又衍生了会要体。章太炎在《中国通史略例》主张以《表》、《典》、《记》、《考纪》、《别录》等五种体例来撰写历史;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主张以《年表》、《载记》、《志略》、《传志》四种体例撰写历史。

梁启超在《新史学》将史籍划分为十种二十三类,即正史(官书、别史)、编年、纪事本末(通体、别体)、政书(通体、别体、小纪)、杂史(综记、琐记、诏令奏议)、传记(通体、别体二)、地志(通体、别体)、学史、史学(理论、事论、杂论)、附庸(考据、注释)等。刘知几将史学文献典籍分为六类,“古往今来,质文递变,诸史之作,不恒厥体。

榷而为论,其流有六: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 阮孝绪《七录》分史部为十二类,即《国史》,《注历》,《旧事》,《职官》,《仪典》,《法制》,《伪史》,《杂传》,《鬼神》,《土地》,《谱状》,《簿录》。

《隋志》分史书为十三类,即《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杂传》,《仪注》,《地理》,《谱系》,《簿录》,《刑法》。 清朝《四库全书总目》分十五类,即《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

正史: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

除少数是个人著述(如司马迁的《史记》、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外,大部分正史是由官修的。别史:主要指编年体、纪传体之外,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的史书,如《东观汉纪》、《东都事略》、《大金国志》以及《通志》等史书都属于别史。

由此可见,别史实际上是正史类史籍的重要补充部分,犹正史之别支,所以《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别史类叙》中才有“犹大宗之有别支”的说法。由著名学者创作的,有时与杂史难以区分。

如《汉晋春秋》。杂史:只记载一事之始末,一时之见闻或一家之私记,是带有掌故性的史书。

它不同于纪、传、表、志等体例齐全的正史,也不同于关系一朝执政的别史。它不受体例限制,博录所闻,虽杂荒疏浅,却可弥补官修史书的疏漏与不足,包括家史,外史,小史,稗史,野史,逸史等类别。

野史:有别于官撰正史的民间编写的史书。稗史:通常指记载闾巷风俗,民间琐事及旧闻之类的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类钞》,近代人徐珂的《清稗类钞》。

有时也用来泛指“野史”。二十五史是中国历代的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

它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二十五部史书。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止于清朝宣统三年,用本纪、列传、表、志等统一的体裁的编写。

古文观止,其实应该叫“古文观始”--《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个很奇怪的书名。作为一本由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代散文编录集,它不叫《吴氏古文编选》、《楚调集》,却偏偏取了艰涩拗口的“古文观止”这个名字,我那时真不懂作者的用意。

与它结缘是在高三。被现代科学考试虐得体无完肤的我,萌发了对古代文化的强烈兴趣--就像是挨了父母的打,便去找爷爷奶奶一样。这强烈兴趣,不久便化成了行动,那时候一本叫《明朝那些事儿》的小说非常流行,作者对史料(《明实录》等)的信手拈来,让我那时生出一种愿望--想直接读读古人写的东西。我当时文言基本功并不扎实,直接读怕读不通,便估摸着在网上查查资料,该怎么入古文的门。所有人的推荐,竟出奇的一致--入门看这本《古文观止》。所以我就在一个周五放学后,在书店买了一本。

当时看到这名字,确实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古文观止”,禁止阅读古文?当然现在我知道了,这个“止”有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味道。作者觉得这部《古文观止》里所收录的文章,代表了从古至今文言文的最高水平--最好的已经在这,其他的什么古文都别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见过那曼妙壮阔的沧海,再去瞧小河小溪,就没了趣味。

“作者很嚣张啊!”,每次我看到这书名,都不自主地想。但实事求是地说来,两位吴老师的眼光确实老辣,这本书所录的这些古文,也确实是旷世精品。

第一篇文章,是“郑伯克段于鄢”,摘自《左传》。一开始,文章就描绘好了故事背景:

交待了武姜的厌恶之始,为后文庄公和武姜、共叔段的矛盾埋下伏笔。

这一段描写了故事的发展,为后文矛盾爆发打下基础。此时的庄公已经即位,掌握了权柄的他,外在的宽容,实际上是为了下一盘大棋。

庄公放水养鱼,欲擒故纵,终于等到天时地利人和之机,以讨伐叛逆为名,一举击败其弟共叔段。

古代治史,讲究“微言大义”。这篇文章叫“郑伯克段于鄢”,“郑伯”而非“庄公”,“克”而非“平”、“击”,仅6个字的题目,业已暗含贬义。

文章篇幅不长,却把一个历史故事,由开始、发展一直到高潮、结尾交待得清清楚楚,结构完整、文意深远、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作为选录的第一篇,确实精彩。

再读下一篇,《宫之奇谏假道》,你看到一个深谋远虑的大臣和刚愎自用的公侯,再下一篇《齐桓下拜受胙》,如果你学过高中历史,知道管仲上台后,齐国国家战略是“尊王攘夷”,你会叹息,哇,这是齐桓公在忠诚地执行国家战略啊!再看《蹇叔哭师》,结合晋文公之死,你会发现这简直是个鬼故事!是个大阴谋!以上这数篇,都摘自《左传》,这一看便停不下来,于是去翻《左传》原本,知道了左丘明,知道孔子很推崇他,知道《左传》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曾国藩的儿子曾问曾国藩信仰的问题,曾国藩便贴了这十三经的书单让他读,说读完了,信仰就来了。于是便又顺着这十三经、一路寻下去。

当然,《古文观止》也不只摘了《左传》一本。它摘了秦朝李斯的《谏逐客书》,里面比喻、排比的使用,是史诗级水平,只一篇文章,便使心碎成渣渣的秦始皇转了心意,不再驱除六国人才。有的人会因此好奇秦国的政治,有的人则想了解李斯的生平--这位曾权倾天下的宰相,最后的下场并不太好--与其子一起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他临死之前,叹息着跟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我还想和你一起,再牵着黄狗,一起出了上蔡[楚国地名,李斯是上蔡人]东门去追逐野兔,这又怎么可能实现呢?)

还有《前出师表》,诸葛亮絮絮叨叨讲了一大堆,像一个要离开家的父亲一样,临行前细细叮嘱,生怕儿子忘了什么。建兴五年(227年),刘备已经去世四年,诸葛亮正准备对曹魏进行第一次北伐--这篇《出师表》的时间,正是在这第一次北伐之前。从古至今,因为地形地势的缘故,北高南低,北伐失败的不少--成千上万,北伐成功的不多--一只手数得过来。在这个大背景下,你更能体会这篇文章的感人之处--诸葛亮内心的想法--其实这位诸葛武侯心里也没谱,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回来,全文在这种感情氛围下,写到“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积累的柔情、忧愁与期盼,这种种感情在段尾冲垮了理性的大坝,崩坏了无数看客的泪腺--甚至有人评价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哭完之后,好奇心较重的人,肯定又会萌发些须兴趣--诸葛亮在文章里推荐了蒋琬、费祎,寻着资料查下去,你发现蒋琬很有水平,性格很好,费祎性格阴郁,但智商超群,最后又遭人刺杀(很多人认为这是姜维干的,蜀国鹰派鸽派之争,有兴趣的可以查查)--这两人基本上决定了后诸葛亮时期的蜀国大政走向。

还有《滕王阁序》,这是一篇惊世奇文--写得多好,我就不再重复了,这一点已经被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语文老师不分场合、不分地点地强调过无数次--但你查查写这篇文章的背景,会发现有些你不知道的故事--当时滕王阁新修成,阎公于九月九日大会宾客,本意是想让其婿吴子章作序出名,结果谦让的时候,王勃这个小伙子不懂政治,提起笔就上了,给阎公气了个半死--说起来王勃本来也是个打酱油的,他是南下去看望遭贬的父亲,碰巧路过而已--阎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离席更衣”,不想搭理王勃。

谁知这篇文章写得实在太好了,才子和美女总是能得到人们的宽容,大才子和大美女总是能得到人们过分的宽容。阎公是个识货的人,识货的人看到稀世珍品,容易留下幸福的口水--那种态度的转变已不能用“宽容”形容--他竟忍不住跑到王勃的身侧看其挥毫作赋,仿佛短短时间内,就由黑转粉,成了一枚王勃的小粉丝--最后,”极欢而散“。这篇散文行文流畅,辞藻华丽,世罕有匹。可谁知,它竟成了这位才子的绝唱--不久,因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不慎溺水,惊悸而死。

一篇好的文章,总是能激起些人们的兴趣,让人想去探寻一下它“背后的故事”。古文资料浩如烟海,读的时候,常有种“茫然无所从”的困顿。但依着自己兴趣,从自己喜欢处探寻,能够逐渐有些眉目,逐渐有些”纲举目张“之感。我的古文阅读,是从《古文观止》入的门,然后再慢慢地寻着收录其中的那些美丽文章,去“追本溯源”地看,去翻寻它们所在的原书原册,去查文章的时代背景、社会人情、隐秘故事,这有时竟能消磨我整整一天,也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

所以,假如我穿越到了清朝,碰见了吴楚材、吴调侯,我一定会建议他俩改改这书名--别叫《古文观止》了,叫《古文观始》吧--后世的那些小朋友们,是从你们这书里,寻到了些乐趣,才推开了这数千年重的古文大门!你们这本书,是他们古文阅读的开始呀!

王勃,是怎么凭一首序言在大唐扬名至今的?

不可能
《诗书志齐》:青少王勃\腾王阁序,人生格局\思行并茂。为国为民\己得仙神,幸福完美\世界大同!
有才呗!古来才子天下多。
千古美文
天下第一骈文—《滕王阁序》,是我的最爱古文,没有之一,它就是唯一。
文章标题: 从古至今,你认为哪篇文章可以称为旷世文章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meiwen/168661.html
文章标签:篇文章  你认为  称为  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