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关中道上,再找不出第二个蓝田肖家坡

时间: 2021-04-03 16:54:50 | 作者:贞观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5次

关中道上,再找不出第二个蓝田肖家坡

不知何年何月,两个不知何地的兄弟,挑了两付担笼,落脚到现在的蓝田肖家坡西村开荒种地,这两个兄弟就像两颗种子,后来长出一片树林,这就是后来方圆百里有名的城南大村。这一条故事线,就像戏本子里的剧情一样清晰,肖家坡人就这样口口相传地记着他们村的故事。

当然,现在的肖家坡人引以为傲的还是他们村的老戏楼,建于一八二六年,道光老皇帝时候的事,就差几年就要过二百岁了,你眼红么?没办法,人家古迹还在,这牛皮肯定不是吹的,不然你城南的其他村也拿出个老戏楼遗址跟人家比,比年代?比样式?

可老戏楼,还不是村子里年龄最大的建筑,现存的肖家坡老宅中,中社、西街、北社、南社、西村都有过了三四百岁的老房子呢,说它建于明朝啥时候、清朝啥时候,都说不准,因为都只是祖辈传说,传说是说不清年代的,就像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不知魏晋”。

但总的来说,肖家坡村可能是西安周边唯一一个保存了明清以后所有民宅特色的村子。

进了这个村子,想看关中近现代啥时候的民宅都有:明清时候的大房格子楼砖包墙、民国时候和解放初期的土房老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窗门轩老房、九十年代两千年初期的砖罐罐房。当然,还有后来的各种平房两层三层楼,还有三合头、四合院、三进两院子、十家院等等的三秦风格的老院子,所以想看明清以后的民宅民房展览,估计走一回肖家坡村,不会走空。

说起一个村的老戏楼,老戏楼可不仅仅一个戏楼这么简单,它影响着一个村子的人,让这个村子有着跟戏剧一样的别样风情。

过去说戏是“高台教化人”,确实如此,比如说学历史,那得有条件念书,但大家都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农村村民都没啥条件享受高学历教育。可是一个村的人爱戏,并且经常演戏排戏的话,就不一样了,村民看的戏多了,潜移默化中,肚子里就钻进去了无数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这水平就不亚于上过初中高中甚至念过大学,所以你到了肖家坡村,感觉民风跟其他村不太一样,尤其村民说话就多了点斯文,走路就多了点台步,而且出口名句经典成语啥的,让你不敢小瞧他/她就是粗头老农,甚至可能会有错觉,感觉这村子一个个打牌下棋聚堆闲聊的老农不是老农,而是赋闲乡居的专家教授,反正是文化程度都叫人瞠目结舌的那种。

你若还有点不信,闲暇可以走走这个村,会发现这个村能写字会写字的人特别多,从几岁到近百岁年龄段的会写能写毛笔字的都有,各种书法流派的对联,各种古代的现代的包括自拟的对子,走一圈就胜过读一本对联大全。

你若还有点不信,可以去西村一家做官帽的老住户走走,听听他家人说说各朝代的官帽,有多少个花型帽翅图案的不同,保证叫你大开眼界。

你若还有点不信,在南社走走,有一户给西影北影拍电影的专门画布景装台的,他会道出只有美术学院专家才能知晓的事情。

你还不信,那随便北社南社中社西街西村走走,说不定就能碰到画脸谱的、装社火的、社火sa(社火头头)管社火箱子的、在戏台子后台管戏服化妆的、台子上拉板胡二胡吹笛子的、登台唱过黑头小生老生花旦花脸的……一个个讲出他们各自的门道,保证叫你吃惊。

肖家坡村的人跟所有的村子有点不同,看着同样也是老农,满脸沧桑,粗手粗脚的,可是几乎每个都多多少少肚子里装了些墨水,有跟种庄稼人不太一样的谈吐。

一个村有半个村都是文人,会是什么样后果?比如有领导到肖家坡讲话都有点怵,据说过去有个工作组领导讲话,把“谆谆教导”念成了cuncun教导,好家伙,满台子底下一半人捂着嘴笑呢,吓得这领导以后讲话得翻半天字典。

可是肖家坡人到了外村看戏看社火,要是见他点头呢,说这台步还行,说布景画的不错,说脸子还干净,说社火装扮还没露彩(露馅),说戏装对着呢,外村的人听见了肯定就高兴,说:“肖家坡人都服气咱夸咱呢!”高兴的很,就好像是学生听见老师表扬了似的。

说起了肖家坡人肚子里的文化,那确实是一辈辈日积月累下来的,非一天两天之功。听说四五十年代的时候,中社的地方,谁屋里宽敞,一到了下雨天或者是农闲时间,地里干不成农活,毕竟会有几摊子说书的,说书人有本村的有外村的,比如肖坡村有个叫谭振明的,史家寨有个叫朱自学的,都据说是最后的说书人。而这种民间说书,据说明清时候就有,大多都还是义务劳动,往往有说书人,听的人就会济济一堂,难怪这个村子的人文化底子深厚。

另外,村子几乎年年排戏呢,也是从明清时候开始,过去是在西街,年年也有教师呢,还都是戏园子出身的高手,听戏的看排戏的经常是挤一院子一屋的,这耳濡目染,时间一长,随便谁都可能记住好几个戏本子、几十个戏本子的戏,这确实比上学都有用,到了最后,据说州县的秦腔剧团都不敢在肖家坡村唱戏,为啥?谁唱戏漏了啥戏词,走路跟姿势啥马虎了一点,戏装那点儿没穿对,台子底下就有人喝倒彩撂鞋底子呢。

所以,在肖家坡村,那些也像是粗头农民,不管念过书没念过书的,肚子里的东西都不少,怪不得村子有一半人都像是有文化的人呢。尤其是去过肖家坡一回的,或者是亲眼见过的、领教过的,都对肖家坡人的“文化程度”服气的五体投地。

肖家坡村的老戏楼是省级的非遗项目,社火也上了省级的非遗。一个村子有两个省一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在全省都是很少见的,这还不包括正在申请过程中多种手工艺非遗项目,文化村肖家坡,肖家坡文化人,不简单呢。

作者 | 张奂才 | 陕西人

文章标题: 关中道上,再找不出第二个蓝田肖家坡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99731.html
文章标签:历史知识  历史  历史故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