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有没有人间清醒的小说

时间: 2023-08-03 09:00:3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有没有人间清醒的小说

想保留一份人间清醒,也许你该来读读这本《晨间日记的奇迹》

每天要处理好多的事情,忙乱不堪,却总觉得一事无成。

被各种突发事件急促到情绪暴躁,脾气越来越差。

想留一点清静的空间,却被各种人情世故追赶,明明付出了很多,却落得更多抱怨。

……

如果你有上述苦恼,或许这本书能让你在每天的忙碌混沌中,找到自己的人间清醒。

这本书就是日本作者佐藤傅写的《晨间日记的奇迹》。

也许你会想:别逗了。写日记这件事儿本身就不靠谱,靠写日记来解决问题似乎有那么一点牵强。

没错,如果你脑海中浮现的是我们从小学时代就开始写的“日记”,那确实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成年人放弃记日记最大的原因是:记了没用。

但记了就有用的日记长什么样子呢,看下图:

这就是作者力荐的“有用日记”——九宫格日记。

书中详细介绍了这种写九宫格日记的方法,简单说就是把每天的生活分成9个格子来记录,这9个格子分别记什么呢,那就要看你自己的生活中哪些事情是当下重要的。

把当下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排序,再考虑自己的喜好,把你认为最需要的9项写入格子内。

但作者认为, “工作”、“金钱”、“健康”、“人际关系”等四项,是一定要先设定的。

因为这四点是我们幸福人生所必须的。

在设定好9个事项后,每个事项可以对应一个金句,以便让我们记录时,都能感受到这句话带给我们的激励。

比如:如果你设定了“经营”这个分类,那就可以写上“战略方面要大胆、战术方面要细心”;如果设定了“饮食”,那就可以写一句“厨房是奠定人生基础的场所”等。

从以上不难看出,记日记时,并不是简单的记录当天做了什么,而是要有针对性的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要点进行记录。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些例子:某天作者记当天的日记时,翻看了去年当天的日记,发现曾参加了一位朋友的婚礼,立刻定了一束花送给了这位朋友,朋友也会因为有人记得自己的结婚纪念日,而份外开心,两个人的关系自然进了一步。

当然,如果你有一个生活中的小目标,也可以通过记九宫格日记,给这个小目标一个空档,每天记录自己朝这个目标都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日拱一卒,会朝着目标持续迈进。

我看了这些,决定试试这样的记日记方法,似乎是结合了每日复盘的功效啊。

不过,我也有疑问,一般来讲,我们写日记都会在当天的晚上,去回顾和总结一天,为什么作者要把写九宫格日记的时间放在早上?

作者的想法是,晚上写日记,记得时候难免会受到当天情绪或事件的影响。而“晨间日记”就会有一个缓冲期。睡一晚后,昨天高亢的情绪都会冷静下来,这个时候写日记就会比较客观反思昨天的事情。

原来, 晨间日记记录的是前一天的内容 。

同时,晨间日记还有第二个好处,可以将所思所想直接应用在当天,提高执行力。

在书里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作者曾有一位很信任的同事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当时很生气,对同事进行了斥责。他认为,只要按正确的工作顺序来做事,就不会出现错误。他觉得这个同事背叛了他的信任。

第二天早上,作者把这件事写在了日记里,因为睡了一晚,作者可以冷静地来看待这位同事犯的错误,他发现,原来同事犯错是因为自己没有好好传达工作目的和意义。

紧接着,作者就在日记中写下:“向他说声,对不起”。当天上班的时候就执行了,那名同事自此变得更加主动,积极。

看来, 每天早上记录前一天的事情即有助于客观看待前一天的情况,也有助于当天快速做出行为跟进。

说到这里,晨间日记这样的方式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杂乱的事情,并且有助于我们复盘前一天的状态。

这本书还详细分享了作者的一些心得,比如:如何能早起、如何能把晨间日记养成每日的习惯从而受益。

书中的方法全部来自作者的亲身实践,而且日积月累,这种晨间日记带来的帮助会更加明显。

生活越来越快节奏,快到我们都不想浪费一分一秒在“无用”的事情上。

但有时,慢即是快,每天用5-10分钟时间,记录自己的晨间九宫格日记,把目标和复盘以及人际关系的维护都融入每天的持续跟进中。

我想,这也许是我们在忙碌中保持清新,在烦躁中修练静心,在长期主义中保持日益精进的一种好方法吧。

齐帆齐商学院书评变现私教课第1篇 1609字

读书 || 最是《人间清醒》

人生大抵是寻常岁月,一个人的人生放在这世间什么都不算,但我们的人生对爱我们的,我们爱的,似暖阳清风,寻常平凡却又不平凡。梁晓声的散文精选集《人间清醒》就是通过浅白顺畅的笔调,讲述作者人生中父母、兄长、儿子、师友以及遇到的人和事,是暖风清风,寻常却是温暖感人。有人称此书为关于一个冷静现实主义者写人间清醒的故事,是作者心灵独白,它能让每一个读者都既见众生,也见自己。

《人间清醒》作者梁晓声,是当代著名作家,曾创作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是中国现当代以知青文学成名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最近霸屏着。而我选择阅读梁晓声的《人间清醒》,抑或是看电视剧《人世间》起兴的。

第一章人生是一半蹉跎,一半柔和。

是作者用柔和的态度去回忆,书写了他青少年时期的蹉跎经历,反映他珍惜来之不易的作家身份,也反映他对亲情和师生情的深深怀念,也反映那段特殊时期作者是如何克服贫困而生活过来的。

第二章岁月漫长,我们从未渐行渐远。

从未渐行渐远是亲人、是亲情,从对亲人远去的缅怀,到作者与自己儿子的父亲情,《第一支钢笔》再次写出母亲对作者爱,激励了他的成长。

第三章他们经过我的时候,第四章心安即是天涯。

这两章就写到了作者与社会上相遇的人和事了,有卖茶叶蛋的《老妪》、《我和橘皮的往事》中的班主任老师、《看自行车的女人》、《小垃圾女》,这些小人物的故事,无不体现了小情愫与大胸怀兼具,字里行间透射出作者对人情世事的态度。

第五章人生是一半清醒,一半释然。

写了作者对人生释然的积极态度。其中有对儿子的亲子教育法《心灵的花园》,初恋的释然文章《初恋杂感》、成人对过年释然态度的《过年的断想》,与青年朋友谈论《何妨减之》,给读者小蕙的回信《我如何面对困境?》、书评《人性薄处的记忆》等,作者从不同角度诠释人生需要清醒,更要释然。

看完全书,我扪心自问到底何为《人间清醒》?我想,作者想表达的人间清醒该是

1、每个人应该清楚自己的来处。

作者的成长是离不开亲人和恩师、离不开努力的岁月。所以人间清醒不该忘记曾经贫困的家庭、温暖的家人、给他鼓舞的老师,不该忘记那些克服各种困难生活过来的蹉跎岁月。作者饱含深情,用许多篇幅的描写父母、兄长、恩师的温暖故事,反映他对亲情和师生情的深深怀念。

其中印象深最刻的是第一章里《第一支钢笔》:写出了母亲对作者爱,而在母爱之余,让人读之感动的是,在当时温饱都困难的社会里,作者眼见母亲不给自己买钢笔,就想帮拉货的车夫推车上坡而赚小钱,最后作者帮忙推车的车夫就是母亲,结果作者就获得了人生的第一只支钢笔,这里有小说的戏剧性结构,又不失散文的情感,使得这篇散文意趣涟漪,而又情感真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人性的光辉是人间清醒美。

从作者的世界里经过的许多人,如写《老妪》的一个卖茶蛋老太太的诚实经营和厚道人格。这篇文字虽然是该书最短的小文,但写出了人心的那份最贵,和毫无乞意的老贩的高贵和人间冷静与清醒。当然也在《瘦老头》写出了老头的良知和责任。也在《十六路公共汽车叹咏调》关于作者“心口永远的痛”的情史。也写了《我和橘皮的往事》中的严厉和近视眼的班主任老师,也写了呼吁人间平等的《看自行车的女人》,也写了作者没有等到“穷人的女儿”为他送上大年初一的祝福的《小垃圾女》的故事。这些等等的小人物的故事,无不体现了小情愫与大胸怀兼具,字里行间透射出作者对人情世事的态度,歌颂人性光辉的人间清醒美。

3、人生释然最是人间清醒

人生释然是对自己角色清醒认识。 《心灵的花园》里作者清醒地认识到父亲的角色重要性,《初恋杂感》里分离的初恋情人清醒认识没有未来的一段情而给他没留地址的信,《过年的断想》里已是成年人的作者在”分什么年节呢!什么时候高兴团聚,什么时候便当是咱们的年节呗!”释然了。

人生释然是对自己能力的清醒认识。 《何妨减之》里,几位青年与他探讨人生时,有人说要过积极的人生,人生不断地“增容”,才算是与时俱进的。作者说:我所谓的减法的人生,是不断地从自己的头脑之中删除掉某些人生‘节目’,甚至连残余的信息都不留存,而使自己的人生‘节目单’变得简而又简。

作者以过来人的经验,并没有硬要说教,只是像个温和的老者,讲述着自己的经历,分享他的感悟,然后给出一种人生的真相——“无论世界上的行业丰富到何种程度,机遇又多到何种程度,我们每一个人比较能做好的事情,永远也就那么几种而已。有时仅仅一种而已。”

上苍赋予每个人的人生能动力是极其有限的,故人生‘节目单’的容量也肯定是有限的,无限地扩张它是很不理智的人生观。”这大抵是每个人应该对自己最清醒的认识。

人生释然是面对逆境积极应对的清醒态度。 给读者小蕙的回信《我如何面对困境?》,作者告知她,并不是她一个人面对逆境 , 还有千千万万个倒霉蛋也受害,于是我们都要积极去应对,因为我们都不是一个人在抗战。这就是作者最心底的何为人间冷静的底色。

而最后一篇《人性薄处的记忆》,是作者希望自己的散文作品,可以写得客观而不夸大,并在阳光地下,再悲伤再恐怖的事情,都能够以人的胸襟和对生命的热爱而把它包容。我想这就是作者写作散文的最大初衷,真实客观有温情,以致于展现人间的清醒。

最是人间清醒,作家梁晓声的《人间清醒》,正是用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过自己的生活,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经历,如何活出自己最好的状态。

梁晓声《人间清醒》:一个冷静现实主义者的故事

                                         

初次读到梁晓声先生的作品不是他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人世间》,而是获奖之后他的新小说《觉醒》,该小说的硬核是敬告我们国民的内心依旧不觉醒,不懂得忏悔,不懂得文化对人影响,我们国家应该有更多如陶姮这样的觉醒者,方可发展得更好。另外作者的语言是十分浅白和顺畅,情感也颇为有冷静叙述者的姿态。

以上是小说的写作主旨和风格,那么对于梁晓声先生的散文写作是怎样的呢?事实也是依然的,作者非虚构的写作也是以他那一代人的成长人生路作为背景而叙述了关于那一代的人的人世间的风风雨雨的故事,作者也在散文写作上也是通过浅白和顺畅,以及富有温情的冷静笔调想大家展开了他的真实一面的非虚构故事。如这本新散文精选集《人间清醒》就是了。

该书富有自传散文色彩,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作者以柔和的态度去回忆书写了他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反映他珍惜来之不易的作家身份,也反映他对亲情和师生情的深深怀念,也反映那段特殊时期作者是如何克服贫困而生活过来的。如在《我的父母》就写到了作者父母虽然都是贫穷的文盲,但都是给予作者截然不同的教育,父亲是崇尚当时大众的通过力气求生的,而母亲则是崇尚文化的教育去启蒙了作者走上了一条靠文化吃饭的路子。

之后在《我的小学》作者就高度歌颂了自己的恩师语文老师,在追思恩师的行文中,作者也通过自己受欺负而突出了当时以班主任为代表的那种嫌贫谄富权的不良教育氛围。作者也通过班主任的反面,也衬托了在当时受欺负的作者而伸出援手的语文老师对他的爱护和培养,其中语文老师发现作者有讲故事的才华,并加以鼓励和“宣传”,自然就让幼小的作者有了骄傲的存在感,满足了作者匮乏的文学虚荣心,自然让作者走上了文学之路。而其中尤其在作者产生转学的念头时,语文老师和作者一起走路的对话,让作者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鼓舞。这就是表达了作者对恩师的虔诚的怀念。

来到《我的中学》就写到了作者除了受到恩师的教育,也写到了让作者决心走上文学之路那就是他的母亲,在写到自己母亲时,其中在写母亲在做缝纫工作的时候的情节,就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散文写作文笔。“母亲的头发上衣服上都落满了毡绒......缝纫板上水淋淋的,是母亲滴落的汗。”如此的笔调是写实而质朴,就深刻还原了当时母亲辛勤工作的场景。之后作者写到了母亲如同通过口头文学去熏陶作者知道很多文学典故的故事。通过母亲的教育,也使得作者慢慢认识到通往文学的目标是一场马拉松,必须一步步进行的竞走,这对于每一个写作者是很有启迪的。此外,该文也写到了作者如何刻苦读书的场景,如作者就在煮“大子”粥的有空时间去阅读,深深被文学作品中情节和人物变化而吸引,这自然就凸显了文学的魔力。

在作者的散文写作中,作者也会通过借物言志的故事,如在《母亲养蜗牛》中,作者就借母亲爱养蜗牛这种动物,去反映了母亲如蜗牛一样甘于寂寞,惯于离群索居,羞涩斯文与世无争的高尚情操和人生智慧。此外,再写母亲的文章,如在《母亲播种过什么?》就是一片追思去世母亲的挽文。这里写到了母亲的大爱,她不但爱自己的儿女,也收养了一对干儿女,都一视同仁教育作者等要善良宽厚,要学做好人,这是作者等终身受用的,于是哪怕是干儿女也甘愿受亲生一样守孝,这就侧面高度说明了母亲的母性的伟大博爱和高尚。

除了写母爱,作者也写了手足情的文章如《给哥哥的信》中就写到了,哥哥为了护作者弄丢父亲的玻璃刀而甘愿冒顶而被打耳光,这是让作者无比内疚和对哥哥的敬重,视为榜样的。

来到第二章就写到对亲人远去的缅怀。如写父亲中,就有《父亲的演员生涯》突出了父亲为家庭所付出的辛苦,而在这样沉重的辛苦工作中,作者也通过诙谐有趣的调调去追思父亲的,如写作者一家在看父亲参演的电影《白龙剑》的情节是会让人发笑的。此外在《父亲的遗物》中写通过父亲使用过的刮胡刀说明父亲的勤劳节约,通过玉石健身球写出父亲的珍惜物资,通过手拎包写出了对作者一家无私的关爱。而在《兄长》一文不仅体现作者对哥哥手足情的记录,也写出了当时时代背景的饥饿的社会现实,如作者就写到“饥饿像一只大手,依然攥紧大多数中国人的胃,从草根......”。

而在第二章中还写了作者与自己儿子的父亲情,如《当爸的感觉》《我与儿子》,这里是比较活泼的情调展开的,如数理化盲的作者交孩子数学功课的笑柄,还有他们父子的交际,自然是滑稽的,也流出了天下亲子间共情的情节。而在《第一支钢笔》作者也写出了母亲对作者爱,而在母爱之余,让笔者读之感动的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作者起先眼见母亲不给自己买钢笔,作者就想帮拉货的车夫推车上坡,而赚小钱。

这里的赚小钱的门路,不由让笔者回忆起了在乡下读一年级的时候,笔者也为了买零食而去赚小钱了。就是笔者和其他小伙伴一样一起去帮人家搬砖,报酬是一角钱一块砖。工作任务就是只要将大车所能至的大路边卸下的砖头,从走过小路,再走过田基将砖头搬到建筑民宅工地就可以了。因为当时村里的交通状况是,民宅基地门前不是小路就是田基,离大马路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运输车无法将砖头运到工地。于是我们学生就有了赚小钱的机会,如今想起来都是十分温馨的。而回到作者赚小钱的情节,颇为有小说的戏剧性的,然后是真实的,那就是当时作者帮忙推车的车夫就是作者的母亲,自然结果作者就获得了人生的第一只支钢笔,这里的小说的结构,散文的情感切换,使得这篇散文意趣涟漪,而又情感真挚,实为好文。

之后来到第三章和第四章就写到了作者与社会上相遇的人和事了,如写《老妪》的一个卖茶蛋老太太的诚实经营和厚道人格。这篇文字虽然是该书最短的小文,但写出了人心的那份最贵,和毫无乞意的老贩的高贵和人间冷静与清醒。当然也在《瘦老头》写出了老头的良知和责任。也在《十六路公共汽车叹咏调》关于作者“心口永远的痛”的情史。也写了《我和橘皮的往事》中的严厉和近视眼的班主任老师,也写了呼吁人间平等的《看自行车的女人》,也写了作者没有等到“穷人的女儿”为他送上大年初一的祝福的《小垃圾女》的故事。这些等等的小人物的故事,无不体现了小情愫与大胸怀兼具,字里行间透射出作者对人情世事的态度,歌颂人性光辉的人间清醒美。

最后第五章就写了作者对人生释然的积极态度。在《心灵的花园》我们读到了作者如何正面管教儿子的法子,是值得很多家长好好学习的一篇好文章。自然也写了作者关于初恋的释然的文章,如《初恋杂感》。此外也写了关于《过年的断想》写出成人对过年意义是抱着一种释然的态度了。而关于逆境的话题,作者就以写给读者小蕙的回信,并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去感化小蕙,说明所谓的现代人们说的额逆境相对于以前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的时代,事实上都只是不顺遂而已,谈不上逆境。同时也说明,就算是逆境,也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受遭遇,还有千千万万个倒霉蛋也受害,于是我们都要积极去应对,因为我们都不是一个人在抗战。这就是作者最心底的何为人间冷静的底色。

而最后的一篇《人性薄处的记忆》事实上是有点评论《点点记忆的》的一篇书评,想说明的是希望作者自己写的散文作品,也可以写得客观而不夸大,并在阳光地下,再悲伤再恐怖的事情,都能够以人的胸襟和对生命的热爱而把它包容。这就是作者写作散文的最大初衷,真实客观有温情,以致于展现人间的清醒。这里是关于一个冷静现实主义者写人间清醒的故事,这是梁晓声先生的一本心灵独白,让我们每一个读者都既见众生,也见自己。

《当你又忙又累,必须人间清醒》——2022年第三本书

很巧,新年完成的第1本书和第3本书都是李尚龙的书。他是一个很努力很勤奋也有很多成就的人,他这30年做了非常多的事,当兵、拿英语演讲比赛的奖、当英语老师、拍电影、创业,他只比我大个一两岁,但他的人生却比我精彩好几倍。

他喜欢喝酒,他认识很多人,跟他们一起喝酒聚会,听他们的故事,也写下了他们的故事。

这本书其实只是一本他和他的朋友的故事集,而畅销的密码在于他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他激励人心的故事,他是一个三观特别正特别励志的人。

在书里我看到了他抑郁症的那段故事,他因为工作太忙太拼命身体出问题了。这段描写也引发了我的同感,去年我压力大到爆棚的时候,我也感觉我自己的心理要出问题了,经常性地焦虑烦躁,后面靠着禅修、抄经和看书让心情得到平静。

我看他的书,更多的是希望看到像光一样像灯塔一样的李尚龙是怎么度过他的人生的吧。希望能从他的故事、他的价值观中得到些许激励,然后打起精神来,成为一个更自律更有规划性更有行动力的自己吧。

读书是与作者的灵魂交流,在窥探了李尚龙的灵魂后,对自己的灵魂也有了一些激荡,进而促使自己有了哪怕一点点微习惯的改变,比如说在自己又忙又累时,还能从混沌的大脑中挤出一些空间来思考如何让自己更加清醒,不淹没于日常的琐碎中,更愿意运动和花时间做饭,好好吃饭好好生活了,这本书便没有白读。

摘抄:

1.不要根据一本书的书名判断这本书。因为书名是商业概念,是为了吸引你购买的;内容却是文学概念,是为了帮助丰富你的灵魂而创造的。

2.人生无非是选择和平衡:选择了A可能就失去了B;平衡又是个动态,只能一边走,一边找平衡点。可惜的是,事前,谁也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谁也不懂应该怎么平衡,于是只能边走边看。

这才是生命最美好的地方。

现在,我每天除了完成必要的工作外,也开始坚持锻炼了,只要没事,就一定在楼下跑几圈。每周无论多忙,也要回归家庭,哪怕只是陪家人吃顿简餐。每个月再多应酬,也要安排几天和朋友相聚。我知道,我的生活可能还会出现问题,就如每个人的生活一样。

3.但生活就是如此,我们经常思考它的真谛,却总是想不明白。就算想不明白,也不用怕,因为我们相信,我们一定会离它越来越近。

4.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耳机里的歌曲逐渐没有了五月天,可能是年纪到了,不愿意再让自己热泪盈眶,更不愿让自己动不动就热血沸腾。如果可以,希望自己的血压和荷尔蒙都能够维持在一个正常体面的状态下,好好生活,慢点儿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5.但我说过,人有两次出生,一次是从母体出生,还有一次,是你开始意识到自己是谁的时候。

成长,就意味着越来越少的人懂得自己。但同时也意味着,你开始越来越懂得自己,越来越明白如何和自己相处。有些话不用一直说,有些故事不用一直讲,因为有些人一直懂,有些人一直在。

不懂的人,说得越多,越容易露怯;懂的人,不用说,他都明白。

自己变强,懂你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6.我没敢多问为什么,这些年在北京生活,我学会的最重要的沟通方式,就是别人不主动说的事情,自己千万别问,尤其是别人在哭的时候,你听着就好。因为一旦自己问了,无非就是两种可能:一种是对方滔滔不绝,而你却无能为力;另一种是对方闭口不言,你自找没趣。

7.孤独是已经死去的一切仍存在于我们心中的一座活坟墓。

8.你一直以为根深蒂固的东西,到头来全都会烟消云散。 就好像那些信誓旦旦地说过要陪伴你一生的人,转眼间就形同陌路,就好像你所谓的地久天长,在时间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9.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拿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别人呢?

第一,这是人们的沟通习惯,这样给别人下定义,比较简单;第二,所有令人讨厌的沟通的本质,都是自我炫耀。

什么是尊重,我所理解的尊重就是不要以己度人,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世界,不要用自己的道德去评价别人,要接受世界的多样性,要习惯于从不一样的人身上学到些什么,要明白,这世界除了自己之外,还有更多不一样的个体。

人是容易养成惰性的,总是在一团乱麻中寻找确定感,然后在一堆不确定的确定感中寻找一些所谓的规律,误以为这些规律可以永恒运行。

10.残忍的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梦想破碎,时间推移本身,就已经足够残忍了。

因为人可能都没有以后,就算有以后,五十岁也有五十岁的焦虑,所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现在解决此时此刻的问题,做好此时此刻的准备,不拖延,尽力而为。

11.二十多岁做的事情,随着时间的积淀,三十多岁一定会有一个结果;同理,三十多岁做的事情,也一定会在下一个十年公布成绩。

后来,时光一天天流逝,海没枯石没烂,沧海也没变桑田,你也没有成为想要成为的样子。人到中年后,只有梦想瘦得可怜,生活、工作两点一线,日子看不到头。令人开心的事变成了挤上公交、地铁、电梯,变成了一个夜晚的好眠,变成了第二天能不用闹铃就睁开眼。

人间清醒的文学

文章标题: 有没有人间清醒的小说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176418.html
文章标签:清醒  人间  小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