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如何理解毛姆的小说《面纱》里男主瓦尔特最后的那句遗言“死的却是狗。”

时间: 2023-03-27 09:00:3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如何理解毛姆的小说《面纱》里男主瓦尔特最后的那句遗言“死的却是狗。”

毛姆《面纱》:拼死挽留是最悲情的傻,人生总要学会与自己和解

《面纱》是20世纪英国“最会讲故事的作家”毛姆的作品,他的小说常在讥讽中潜藏对人性的怜悯与同情。在这个“凶残”的故事里,男主瓦尔特的死最令我触动:别人都有重获新生的机会,唯独他,被爱围困无法自拔,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所以,瓦尔特注定是个痴情且悲情的人物。他深爱自己的妻子,但却不能宽恕她的背叛,也不能原谅爱上这样一个“二流货色”的自己。终其一生,他都在跟自我对抗,不能勇敢地去揭开生活的面纱,放过自己,获得新生与自由。这实在令人惋惜。

重读《面纱》,我领悟到了毛姆对我们的规劝:人生的意义绝不只是男欢女爱,生命充满未知,生活也不会十全十美,不能学会与自己和解的人生,就是一场灾难。

1、我爱你,哪怕你只是个“二流货色”

瓦尔特是一个矛盾综合体,他聪明睿智,寡言内敛,对妻子的爱高傲而又卑微。

女主凯蒂是一个生性活泼、爱慕虚荣的人,母亲将其养育成淑女的样子,待价而沽。只可惜她挑花了眼,为了不落后于妹妹,一气之下嫁给了并不爱的瓦尔特。瓦尔特对此心知肚明,但他依然爱她,愿意娶她。

婚后,瓦尔特撞见妻子跟人偷情,他并没有当场拆穿,而是“很不男人”地选择了回避,他说自己“不屑于大打出手”,高傲之心显而易见。

书中有一段经典的独白,发生在瓦尔特撞破妻子的婚外情,二人摊牌之时。

瓦尔特的表白让人听起来伤心欲绝,他把自己的感情压低到尘埃里,却依然换不来妻子的爱恋。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梦醒时发现无路可走。

面对妻子的背叛,瓦尔特感觉“灵魂被撕裂了”,“当现实把虚幻击碎,他错以为现实被击碎了。”他不能接受妻子一直都是败絮其中,他陷入沉痛的纠结之中,他无法原谅妻子,也无法原谅自己,他瞧不起那个依然对妻子恋恋不舍的自己。

“死的却是狗”,是瓦尔特临终前最后一句话。这句话出自《挽歌:哀悼一只疯狗之死》,说的是,好人收养了一条狗,一直和谐相处,一天,狗发疯咬伤了人,人们以为人会死,结果人痊愈了,狗却死了。

有时,爱也是种伤害: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

瓦尔特难以接受妻子出轨的事实,他隐忍不发,但却升起了报复之心。他略施一计便让妻子看清了情人的丑陋嘴脸,然后,他决定带着妻子去到瘟疫肆虐的城市湄潭府,想要与之同归于尽,这是他对妻子的痛恨与惩罚,也是对自己良心的交待。

在湄潭府,瓦尔特是“神”一样的存在,助理专员沃丁顿这样评价瓦尔特:“他有智慧的头脑,也有高尚的人格”,“若有人能够单枪匹马结束这场可怕的瘟疫,此人非他莫属。他给病人看病,清洁城市,设法净化饮用水。他不介意自己去的地方、做的事会不会有危险。他每天得冒二十次可能丢掉生命的危险。他让余团长对他言听计从,把士兵交给他指挥。他甚至给当地治安官鼓了点劲,那老头现在确实想做点事了。修道院的修女们非常信赖他,认为他是英雄。”

瓦尔特就像一个在危险中负重逆行的勇士,用一己之力照亮黑暗。但这样的一个“救世主”却从来不正眼看他的妻子,说话时的语气就像陌生人。不知道他是对妻子非常厌恶,还是“怀着深沉至极的爱”,沃丁顿曾怀疑他们夫妻二人是“为了自杀才来这里”。

如果不是因为怀孕,夫妻二人是有可能和好的,最起码不会更糟糕。因为凯蒂在慢慢地成长变好,而瓦尔特也在试图改变对妻子的成见,并宽恕她的过错。眼见他们对彼此已经不再那么冷酷无情、针锋相对。

而一切美好,在瓦尔特得知妻子怀孕的那一刻,再次崩塌。因为连妻子也不知道,这孩子究竟是丈夫的,还是那个情人的!

之后没几天,瓦尔特就感染霍乱,死去了。

韦丁顿对凯蒂说:“目前我所知道的就是,你的丈夫是在做实验的时候被感染的”,“从军医的话里,我还是不太能确定,他究竟是不小心感染上的,还是他实际上就是在拿自己做实验。”

莎士比亚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只有悲剧的东西才能永恒。

毛姆真是一个“凶残”的作家,他冷静残酷,把仅存的一点美好撕得粉碎,还重重地扔在脏兮兮的地板上再踩上两脚,而你却不得不承认那才是生活。

湄潭府之行,历经生死,妻子也看到了瓦尔特的聪明和伟大,但直到死亡,她也终究没能爱上他。她的心里有的是负疚,要的是原谅,因为“如果他原谅了她,也就原谅了他自己。”

博爱勇敢、谦和善良,无私奉献的瓦尔特,深受当地人民的尊重和爱护,他救了很多人,却没能成功自救。或许,他并不是死于那场瘟疫,而是死于妻子背叛所带来的绝望,他本想宽恕并救赎凯蒂,将她从以往的迷乱生活中拉出,但他却为爱所困,一直在跟自己较劲,跟妻子较劲,以致遍体鳞伤生不如死,最终彻底放弃了自己。

在张德芬的《重遇未知的自己》里,有这样一句话:“负面情绪就像黑暗无法驱赶,唯一能做的,就是带进光来。”

何炅也说:事不压人,但情绪会压垮人,所以不要被情绪绑架,要学会跟自己和解。

人这一辈子,面对的最大难题是:拿不起,放不下,忘不掉。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这人生三苦,困住了多少痴男怨女。

谁的人生一帆风顺,不遭遇痛苦?但真正的痛苦其实是因为,我们不懂得与自我和解。

鲁迅说:真正的强者不是因为某件事而壮烈的死去,而是因为某件事而卑微的活着。

如果沃特尔能够学会跟自己和解,放过自己,放过妻子,然后余生好好过,换一种活法,那生活就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前路依然会有美好。

但聪明且深谙人性、高雅又满腹痴情的瓦尔特,性格上却是固执甚至偏执的,这个沉默寡言、天生敏感的男人习惯把一切堆埋在心里,隐忍克制,他把自己困在一场婚外情里无法走出,恨意得不到排解,最后只能以死来作为终结。

而虚荣肤浅、背叛婚姻的凯蒂却因为深刻的悔悟与自省能力而逐渐觉醒,并翻开了人生的新篇章。

这样的结局让人感叹:不能学会跟自己和解的人生,对个人而言就是一场灾难!

《面纱》是一本关于背叛和救赎的爱情小说,作者毛姆以一种血色浪漫的方式告诉我们: 人生不会十全十美,人性也存在许多灰色地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历经磨难之后大彻大悟、痛改前非。

我们要学会正视自己或者他人的罪恶与美好,不夸大,不缩放,不畏惧,也不刻意。爱恨交织时,要敢于剥去面纱,将眼界放宽,跟自己和解,因为人活着不止为了自己。

放过自己,真诚悔悟,重新启程,生活可以有另一番风景,“一切如旧,却也宛若新生。”

毛姆的《面纱》里面“死的却是狗”是什么意思呢?

回顾一下挽歌的故事情节,一个善良的人救了一只狗,最后狗因为一己私欲(和人一样)咬伤这个善人,所有人谴责这只狗疯了,并坚信善人会死,但最后善人痊愈了,而狗死了。在瓦尔特看来,他最初其实是善人。凯蒂愚蠢、邪恶、可憎,爱慕虚荣,整一个没头脑的二流货色。但他爱她,他包容她的一切不美好,就像善人对待那只狗一样。当他发现凯蒂和查理的私情时,他暗中调查,明知查理会弃凯蒂不顾还让凯蒂去逼问查理做出选择(就像玩弄一颗棋子),也让凯蒂逼不得已跟他去湄潭府。如果故事像我们期待的,他一如既往对凯蒂好,并且在远离香港相对隔离的环境下两人重新建立情感,那么是一个皆大欢喜但并没有较大转折的故事。相反,他带凯蒂去湄潭府的初衷并不善良,而是让她受折磨。当凯蒂问他之后有什么打算,他说他还没有想过。
也就是说,这场远行游戏里,不是凯蒂死,就是他死。凯蒂说他心如死灰,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接下去生活的打算。他爱她,但他同时不能原谅自己深爱着这样的他。无论他多么有智慧,在出轨曝光之前多么理性地和凯蒂相处,在感情面前,他还是表现了一个凡人应有的矛盾。所以后来的他,并不像他那段深情表白中所描述的无论凯蒂怎样不完美,他都爱着她。在这场道德的博弈里,他本以为自己是善人,而凯蒂是狗。当得知凯蒂怀孕的消息,那句“我不知道”对他而言就是无穷的讽刺时,他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此时他仍然认为自己是那个善人。因为他在临死前说,“别大惊小怪。我刚走了一段难走的路。现在我已经全好了。”死亡对他而言是一种解脱,而不是惩罚。
但是他的死是带着怨恨的。“好像此时此刻他的灵魂变成了一只振翅的飞蛾,两只翅膀因为载满怨恨而沉重不堪”,凯蒂所解读的他临死的状况。而后凯蒂全心全意地求他原谅,“全然没有为她自己考虑”,这个角色正是瓦尔特之前扮演的(全心全意为凯蒂考虑)。此刻凯蒂变成了善人,而他似乎变成了折磨凯蒂的恶狗。他恍然醒悟,说到,死的是却是狗。毛姆喜欢在作品里表达人性的转变,比如《刀锋》的拉里,《月亮和六便士》的思特里克兰德,而在本篇里,借韦丁顿之口,再次表达了在“道”之中,好坏两者的交替。所以在这里我解读为角色性格的转换,借这一句“死的却是狗”,也揭示了凯蒂从一个肤浅虚荣的二流货色,到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最终成长为一个独立无畏的自由个体。

书中有三次人狗身份的转换。
在《挽歌》里,一开始人狗和谐相处,而后狗咬人,人们都以为人会死去,但人却痊愈了,而狗中了人身上的毒死去。 带毒的人,隐喻了这并非是一个完全的好人,而最终死去的仅仅是咬了人的狗。 一开始,凯蒂是“人”,沃尔特是“狗”。凯蒂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沃尔特,表面上和睦,直到有一天沃尔特刺破了凯蒂与查理的奸情——沃尔特而后的行为给凯蒂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危机,凯蒂像是被狗咬了的人,而狗当下实际痛苦得快要死去; 接下来,沃尔特做了伪善的“人”。兴许是深谙《挽歌》中人与狗的结局,他决心这次要像“人”一样,让凯蒂作为狗,在霍乱和他的伪善中死去,于是几乎是胁迫着凯蒂去了湄潭府; 最后,沃尔特意识到,凯蒂还是人狗关系中的“人”。
凯蒂本性粗俗,二流,但在霍乱横行的环境中她竟然变得不那么自私了。相反,沃尔特却始终沉溺在痛苦里——一则他恨她,二则他恨那个爱凯蒂的自己,三则恨因为爱凯蒂而认识到了自己卑鄙而伪善的一面。他意识到,他还是那条“狗”,他痛咬了凯蒂,但凯蒂居然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自己却痛苦得恨不得死去。沃尔特最终主动选择了死亡,按照沃丁顿的说法,他一定对自己注射了致死的药剂——死的确是那条狗。

你以为善良的是人吗?狗有比人更深沉的忠诚与高尚。无趣的凡人以为那一口是狗的报复与愤恨,可只有瓦尔特知道,这是一次救赎之旅,狗以自己的牺牲换来了人的觉醒和健康,可死的却是狗。瓦尔特是一个无比热爱凯蒂的好男人,也因此他容忍了一切的她身上的不堪。从他的语调里,我想他时常在问自己,究竟怎样的行为是更爱的。终有一次,答案是:一个没有自己的生活,一次自己的死。于是他死了。没有谁能读懂一个男人的一腔深情,维特写下了遗书,而瓦尔特默默地死去。他们清楚的知道,我的存在已经让爱蒙上了阴影。瓦尔特不懂怎么去尘世的讨人欢喜,但这不能因此而为他的高尚打上折扣。而爱情,那无非是凯蒂,和她身上的瓦尔特希望找到的上帝。

死的是那条狗?|重读毛姆《面纱》

重读毛姆的《面纱》,才真正留意这句话。这是在沃尔特因为感染霍乱去世前,对基蒂----他此生最爱也最恨的人----说的最后一句话。

这句话出自英国诗人奥利佛.哥德史密斯的名诗《挽歌》。讲述的是一位好心人救了一条狗,结果被狗咬伤。所有人都说是狗疯了坚信好心人会死,但最后,好心人痊愈了,而狗死了。手上没有资料,度娘也没提供这首诗。这段文字来自文中简单注释,其实已经够了。

   01

一个女孩,因为长的漂亮被妈妈寄予厚望,全力按照飞上枝头的“凤凰”标准打造:贾斯汀太太对她倾注了所有的感情,就是她擅长的那种苛刻、索求、精于算计的感情。她做着雄心勃勃的美梦,她为女儿瞄准的不是一般的好姻缘,而是令人艳羡的金玉良缘。但凡女儿可能遇上如意郎君的舞会,他都能设法搞到邀请。

然而, 如果真的有梦想成真这回事的话,上帝的工作也太容易了。

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栽柳柳成荫用在贾斯汀太太身上十分准确。

  一心栽培的大女儿直到二十五岁还没有找到如意郎君。反倒是“鼻子依然那么长、长相依然平平、舞技也很差的二女儿在登上社交场的头一年就订了婚,丈夫不仅能够继承爵位,还有一笔丰厚的遗产等着他”。

人生是这样,都喝粥吃咸菜其实不怕啥,就怕偶尔有一天去邻居家借碗,正看到人家在吃大门口就能闻到香气的红烧排骨,在回家看自家孩子就怎么看怎么面黄肌瘦了。

大美人基蒂因为妹妹,再也无法淡定了。所以,执着的、无趣的、一本正经的细菌学家沃尔特,成了她的丈夫。一个她永远搞不清楚他的工作是什么的丈夫,把她带到听上去有那么点意思的香港。

在那里,她终于遇到了梦寐以求的“爱人”---总督助理秘书—查理汤森:他个子很高,最起码有六英尺二,体型近乎完美,显然他平时注重保养,身上没有一块赘肉。他穿的也好,房间里就属他穿的最像样了。她喜欢风流倜傥的男人。

煎熬又甜蜜的爱情,终于暴露了。聪明的细菌学博士,给了基蒂两个选择,跟他去霍乱肆虐的没贪腐或者让她的情人离婚后娶她。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女人永远以为自己遇到的是真爱,何况是一个一生只被培养来嫁人的蠢姑娘。

愚蠢的基蒂带着豁然的心情向情人求助,可是一番争论后,基蒂恍然大悟:“他知道你会抛弃我的。”“他知道你这人爱慕虚荣那、胆小懦弱还自私透顶。他希望我能亲眼看到你的真面目。”

  能促使人真正的成长,需要的往往不是爱,而是生活的一记暴击。任性的姑娘基蒂,第一次有了思考。

  而如此重的暴击,不是绝顶聪明的医学博士,是不会有别人能想起来的。

  如果说基蒂有了第一次反思,沃尔特看似冷静的背后,实际上是做出了第一次恶毒的报复。用敌人的手,对敌人进行报复。

   02

如果爱情可以通过理性的分析优劣而自动斩断,那世界上就少了太多仇怨。随夫前来的基蒂,发现自己依然沉浸在失恋的痛苦中无法自拔。而带她来的男人,则一头扎在救死扶伤中,成了整个镇上的英雄。

在这里,她认识了一个朋友沃丁顿。

为了避免基蒂再次陷入丑闻,毛姆先生给他安排了奇丑的面容和风趣的性格,所以,他一方面能够和基蒂毫无顾忌的散步聊天,另一方面对基蒂不会产生爱情的误导。当然,为了进一步避免这种风险,毛姆先生还让他家里有一位“中国的公主”死心塌地的追随他。毕竟,妾无情难免郎有意不是。

在这一段纯净的友谊指引下,基蒂有机会认识到了她一直鄙视的“无趣的”先生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一眼看穿两人有问题的人精沃丁顿说:“他有头脑,也有性格。”“如果说有人能够赤手空拳战胜这场瘟疫,那人一定就是沃尔特……他一天里要冒好几次生命危险。那群修女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因为自己的丈夫受到修女们“隆重”接待的她,听到让自己自惭形秽的院长嬷嬷说:“你不知道你丈夫对我们有多好,给了我们多大的帮助,他是上帝给我们送来的天使。我很高兴你陪他一起来这儿。”

自己好像拥有一个青花瓷瓶,可自己一直拿他当尿壶。在那被失恋和愤怒的阴影填的满满的心里,忽然撕开一个小口,照进来一束理智的光。

“你怎么啦?”

“没什么,我只是在发傻。”她强装笑容。

她回想原来沃尔特本就是一个温柔的人,回想原来他是多么的爱自己,反思: 你怎么会因为一个男人对你的爱,而反过来鄙视他呢?

  在见到竟然有女人活着完全不在乎物质享受、背井离乡只为在异国他乡传道,见到别人为了拯救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性命竟然冒着生命的危险,基蒂的心开始变大了,大的除了爱情,有了一丝困惑。

终于, 原本可以傻傻生活的基蒂尝到了你我一样的痛苦,她开始自卑了:“哎,我只是个不值一提的小人物。”而这个自卑,来源于心灵,而不是衣锦华服。这是个好现象吗?

这个时候,那个跟着别人的语言高大起来的的沃尔特,只在沃丁顿的话中漏出了马脚:“我不觉得他这么做的目的是出于对那些垂死的中国人同情。”“你丈夫来这儿并不是因为他在乎中国人,哪怕有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死于霍乱他也一点都不会在乎的。他来这里也不是因为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那他究竟为什么要来这里呢?”

“我甚至怀疑过,你们是不是想自杀所以才来这儿的。”很明显,基蒂不想自杀,那么高尚的沃尔特到底为什么来这儿呢?

  03

基蒂主动来到修道院帮忙。一开始可能是别有用心的,或许是为了不再自卑、或许是为了忙碌起来。母亲教她用来钓金龟婿用的女工本领在这里有了用武之地,她忘记了自己身处霍乱之地。逐渐的,她和修女们成了朋友。她觉得自己慢慢成熟了起来。

“她找回了失落的精神,她觉得自己原来越健康,原来越强壮了。她现在全力以赴照料着那些小孩,要是她走了他们会想她的。”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她发现在即已经各有一个星期没有想到也没有梦到查理了。“她的病治好了。”“她不再爱他了。”“她几乎无法克制住想要哈哈大笑的冲动。”

虽然治疗失恋最好的办法是开始一段新恋情,然而在确实不具备条件的时候,让精神饱满起来也是个好办法。生活原本就不是只有爱情一件事,当精神富足的时候,你会发现爱情并非人生的氧气,那只是桌上的一道菜。

  如果是我写,可能会让沃尔特发现基蒂的改变,让基蒂慢慢的审视沃尔特,最后发现,其实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他了。很多电视剧都是这样演的,相信我。

然而,毛姆是个恶棍!他毫不留情的嘲笑生活!

基蒂发现自己,怀孕了!

  是的,有的时候一道重击能把你打醒。可如果连续两棍,可能就把你打死了。

  我想,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如果没有这件事。

“孩子的父亲是我吗?”

“我不知道。”

“他为她倒了一杯水。他的手指微微颤抖着,他可以控制住自己的表情,但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手。”

“他在椅子上坐下来,点上一支烟。他发出了一生轻轻的叹息。”

终于,他答应让她离开瘟疫之地,因为她更容易感染。我想,这对于此刻的他,是一种救赎。他放弃了。放弃了惩罚这个女人,放弃了自虐和冷战。

然而,这个女人并不想离开。“我从没想到,你会是为那几个古板的修女和一群小孩子而不惜现身的人。” 是的,他爱她,但他从未尊重她、欣赏她、喜欢她。

  然后,他死了。

不知道他是“意外感染上了病毒还是故意在我身上做实验的。”

死之前,他发现基蒂在这里活得很滋润;死之前他对基蒂说:“死的是那条狗。”

这次,基蒂终于明白了一次:沃尔特是死于心碎的。

   “死的是那条狗,这句话什么意思?”,沃丁顿告诉她,这句话出自英国诗人奥利佛.哥德史密斯的名诗《挽歌》。翻译者告诉我们:这讲述的是一位好心人救了一条狗,结果被狗咬伤。所有人都说是狗疯了坚信好心人会死,但最后,好心人痊愈了,而狗死了。

  真相的大幕徐徐拉开。或许,对于整件事沃尔特一直耿耿于怀。略施计谋娶了心爱的但是不爱自己的姑娘,因为知道嫁给自己这个女孩就不用参加妹妹的婚礼了;发现她出轨并不惩罚她或者哀求她,而是让她自己去经历残忍的真相;带她来到霍乱丛生的地方,让她彻底忘了情人最好再死去。

这是一个被爱折磨的失去理智的男人,他的爱太满了,容不得一丝背叛。他做不到放手,也学不会宽恕,他惩罚嫁给自己的女孩,最终,惩罚到了自己身上。

很多时候,打败我们的是自己。我们把心关起来,不允许它与外界和解、做不到与自己和解。他也许没想要这个结局,也许这是最好的结局:“死的是那条狗。”

而基蒂,始终爱自己的基蒂,继续犯下许多错误以后,依然勇敢的往前走。她想“寻找一条道路,一条通往祥和的道路。”
文章标题: 如何理解毛姆的小说《面纱》里男主瓦尔特最后的那句遗言“死的却是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166829.html
文章标签:毛姆  却是  遗言  面纱  那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