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春物》深度解析:(十六)青春终结之时(上)

时间: 2021-08-18 10:45:02 | 作者:督军上尉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4次

《春物》深度解析:(十六)青春终结之时(上)

行文至此,我们经过了字数超过10万的分析,至11卷,是时候做一个总结了。

从雪乃的角度来说,《春物》是一个她不断褪去真物的幻象,暴露自己软弱的伪物一面的过程。

从大老师的角度来说,《春物》是一个他试图固守着自己的一套“形与名”,并企图超越、否定一切“形与名”寻找“真物”,最终悄然放弃、背叛自己的“形与名”的故事。

从两人关系来看,是大老师与雪乃的关系一点点变迁,为了她而一次次改变自己,最终丢弃了自己原本固守的“形与名”。

从整个侍奉部来看,三人从面临各自的问题,“不想这样下去”,变成了暧昧地互相依赖,“希望这样下去”,却发现不被允许,于是退而求其次“好好结束”的故事——对于这一点,我们能在12卷和13卷中看到大量的迹象。

从故事中主角三人组加上三浦优美子、海老名姬菜、叶山隼人以及雪之下阳乃来看,这是一个精神分析的故事,是探寻彼此内心问题和欲望,直面、解决问题的故事。

在这一切的基础上,《春物》我们还要追问,青春究竟是什么?

一、《春物》对“青春”的辩证批判

各位看官,这本书的标题叫做《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先前我们分析了它为什么“有问题”,也分析了它为什么仍然是“恋爱物语”,现在我们要来分析分析这个“青春”。

杜航在《春物》中展现了好几种有关青春的观点,这里我们罗列如下:

1、故事里“玫瑰色的青春”是虚伪的谎言,真实的青春充满了苦涩、悲伤、寂寞、屈辱——比企谷八幡

2、青春的快乐,友谊,暧昧的情感,都是暂时的、谎言的伪物,根本经不起批判,终将破灭——比企谷八幡、雪之下雪乃、雪之下阳乃

3、青春必定会流逝,不论是美好的,暧昧的,坑爹的,总归是不断走向终结的——杜航

4、青春注定走向失败,而且会丧失许多东西,付出众多代价——雪之下阳乃

5、青春也许能够保存下来很可贵的东西,虽然也很可能失败,但是正因为如此,才要全力以赴——平冢静

总体来说,《春物》这个故事以否定青春开局。侍奉部的角色们在青春中遭遇了形形色色的问题:大老师被孤立、雪乃被迫害、团子被好朋友利用。

后面解决的问题,也大多是揭露在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青春友情背后,阴暗、肮脏、无聊的本质。

粗略分起来,一种是叶山朋友互相发短信鹤见留美的事,暴露了人心险恶。其解决方式是靠大老师的奇策,演戏吓唬小孩,暴露孩子们本性的自私、胆小、丑恶。

总结起来就是:烂事烂人靠烂招,凸显青春之烂。

另一种则是大老师为了帮户部和海老名姬菜解决问题,擅自向后者告白的事。原本是件好事,但是过程中暴露了海老名的虚伪本质,原本也无解了,靠大老师自爆解决了。

总结起来:好事好人也要靠烂招,过程里还暴露了好事好人们本性也是虚伪腐烂的。

一言以蔽之,青春要么从里到外都腐烂透了,要么光鲜外表之下的本质也早就虚伪腐烂透了。

我们跟着大老师的目光,一路走来见识了形形色色的虚伪之人、虚伪之物。其暴露本性的过程令人啧啧称奇,叫读者观众们大开眼界。

总之青春要么虚伪,要么腐烂,要么既虚伪又腐烂。

这是大老师、杜航对青春的严苛批判和否定。

《春物》前期的独特之处也正在于此。

接着,从第八卷“真物”出现,杜航又给了我们另一个命题:

假如你不想要虚伪,想要正确和真实,你就会痛苦不堪。这里我们前面连篇累牍地已经分析过了。从第八卷开始的纠结与纷争,最后结束于三个人的崩溃和痛哭。

当大老师最快乐,最开心的时候,他反而觉得有些什么事不对劲——阳乃亲自过来审判他,宣判他沉溺于伪物不可自拔,而他自己也羞愧难当,自责不已。

所以,青春要么是虚伪、腐烂的快乐伪物,要追求真实正确则充满了痛苦、屈辱、恐惧。

然而,到了后半程,当大老师渐渐在虚伪暧昧的乐园中找到快乐时,“终将结束”的絮语又萦绕在耳畔。

试想,就算没有阳乃的警告,他的暧昧圈子就能无限延续下去,他就能在侍奉部里待上十年、二十年,每天和团子雪乃开心过日子吗?不可能的。

万事皆有尽头。对于人生的一个阶段而言,因为升学,人从高中生变成大学生、社会人也是一个必然的可以预见的过程。各位看官们也经历了小升初、初升高、高考,以及出国读书等各类人生的重大事件,都知道,生活是分阶段的。结婚、读研读博、毕业找工作、跳槽、创业等,每一个事件都预示着一段生活的结束,另一段生活的开始。

既然会终结,就有了雪之下阳乃和平冢静同源的论述——

反正也会完蛋,爱咋咋地吧。

反正也会完蛋,所以趁现在多拼一拼,没准能赢点啥,输了也是宝贵经验。

留住青春已经不可能的,该逝去的一定会逝去,即将到来之物再抗拒,也终将到来。

而雪之下阳乃苦闷屈辱的现状,来自于“没有好好结束”,来自于失败,对大老师是一个警醒——这就是输了之后的样子。而平冢静的警告:以后团子雪乃迟早要找男朋友,你自己看着办。

这两点砸下来,大老师是不会无动于衷的——如果留住现在不可能,那他就要行动起来了,为了尽可能留住青春的遗产,也为了“好好结束”。

总体来说,《春物》一书毫不留情地批判着青春。

然而,没有朋友的人却在批判过程中找到了伙伴;

否定批判青春的虚伪,在不断否定批判的过程中,反而企图找到某种残余的真实;

排斥、贬低快乐的人,最终反而迷恋上了暧昧香甜的快感。

——这也是杜航的辩证法命题。

如果青春只是虚伪、腐烂、痛苦,那么为何有过切肤之痛的否定青春的人,会反过来迷恋上青春呢?

前面无数的否定只是铺垫,最终在否定之中,慢慢浮现出了肯定。当阳乃的否定,代言成人世界的雪乃母亲的威胁抵达时,在故事开始最持批判态度的人,比企谷八幡反而要站出来捍卫青春。

过去,他被“形与名”所束缚,因此要批判青春。

后来,他感受到了青春的快乐,“形与名”开始对他施以审判和断罪。

再后来,他开始挣脱“形与名”,行动变得“没有理由”“非法”,却仍然要为了雪乃行动。

那么最后,督军我根据一系列的分析,可以预测,在14卷,他要重新为这般行动取得新的“形与名”,为青春取得应有之“名”——并且获得成人世界的承认。

青春理应获得其正当的“名”。不论其到底有多少虚伪和腐烂,有多少痛苦和无聊,不论其是否终将消亡,在虚伪背后,也许没有否定一切的“真物”,却有着残留下来的东西,那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真物”。

12卷开始,团子的眼泪,叶山的关切,大老师奋力的挣扎,都是真实无疑的,体现了某种难以否定的特性,连阳乃和雪乃母亲都不敢等闲视之,必须予以正视。

由于杜航已经把青春能批判的地方都批判了一遍,那么辩证法的论述也即将走向反面。这个辩证法的扬弃,在历数了青春的种种伪劣可笑之后,将抽出青春的美好与伟大。

团子、雪乃、大老师所表现出的共性,他们算上叶山、海老名、阳乃,他们的问题并不是单独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这一群人,青春期的少年少女们共同的问题。

1、与大人世界的冲突

2、确认自我,找到自己认同的“应有”的生活方式

3、寻找同龄人的认同,寻到“容身之处”

《春物》集中地表现了这一组相互联系的问题。阳乃与大老师等人是问题1,雪乃、大老师、叶山对应问题2,三浦优美子、团子、鹤见留美以及后期的雪乃,对应问题3。

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春物》一书力图揭示并且解决的根本问题。

青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度过,能够得到什么?

当我们置身其中时,我们会发现漫天都是琐屑的碎片,试图捞出来一个完整的拼图,却要借助于小说、漫画里言说的青春。当我们度过青春之后,所有的记忆、征兆全都被压抑下去,时间久了甚至什么也想不起来,脑中对于这段时间的记忆几斤空白。

那么先前的问题究竟怎么样了呢?

与大人世界的冲突,也许胜利了,也许失败了,但如果有了一个“结果”,好好结束了,这个征兆就被解析了。接下来的时间,它会被渐渐地淡忘。“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我活下来了。”——这是某些采访中亲历者对青春的说法。

幸存下来。不知为何忘记了发生过的事。

即便经历了再多痛苦,当征兆得到解析,一切都会被遗忘,这是治愈的迹象。

而没有遗忘的话,春物也给了我们一个不错的范例:雪之下阳乃。

二、雪之下阳乃的问题

如果征兆没有被完全解析,就仍然是一个楔子切在了记忆的时间中,时刻散发着张力,无法忽视,无法遗忘,无法治愈,等待被解析——正如文中的阳乃那样,遭受了成人世界的铁腕镇压,不得不屈服。

这惨烈的失败是过去对阳乃的囚禁和奴役,把她钉死在了征兆上。

阳乃并不接受新的成人世界的召唤。从文中可以看出,她在母亲面前也同样表现得乖张随性,不买母亲的帐。同时,她拒绝与平冢静的对话——后者是她的老师。

总结起来就是拒绝家长,抗拒老师。像是一个叛逆乖张的中二少女。

和企图缝合到“形与名”的雪乃比起来,她不光抗拒这些明面上的代言人,更看透了代言人背后的“形与名”的召唤与统治,对此嗤之以鼻。

同时她又嘲笑着叶山、雪乃以及团子,她根本看不上这些幼稚的小盆友,就像是早就看到了他们的结局——其实是她自己青春的结局。她绝不认同这是自己想要的,也认为注定是会消亡的,也对此嗤之以鼻。

“失去了很多东西”“付出了代价”

所以她对大老师产生强烈的移情,期待他做点什么,说点什么,期待他不是一个无聊的人,而有一双“看穿一切邪恶”的双眼来看透自己,期待他能言说出“真物”来,否定所有一切。

到底青春应该怎么度过,你会如何回答呢?一开始就被孤立着,却看透了一切虚伪的勇者比企谷八幡。

如果说阳乃自己得不到一个答案,处于痛苦的茫然之中,那么大老师显然是有“答案”或者接近有“答案”的人。

因为大老师是她解脱的唯一机会,是所求而不得的“答案”出现的征兆。

移情是把自己的欲望投射到了别人身上。阳乃看大老师,就像过去失败的勇者被囚禁扭曲变成了魔王,渴望着下一任勇者能作出不一样的答案来,击败自己的手下也是狱卒,最终打倒自己——给她一个与众不同的别致的答案。

于是她总会出手考验他,鼓励他,帮助他,调戏他,但也会发动无情猛袭,恐吓勇者。

她很欣赏大老师对周围的批判,却不能够容忍大老师的堕落,不能容忍大老师丧失批判的锐利,变得平庸,安于快乐暧昧的乐园。

归根到底,她是不能容忍解析“征兆”的可能性就此消失。

她“不想这样下去”——不想在“青春”与成人的夹缝中,失落了自己的“形与名”,像黑暗中的怪物一般地活着。

注意,各位看官,人是可以抗拒外界“形与名”的,《春物》故事之初的大老师和雪乃就为我们演示了,人可以“不依赖社会”地活着,可以用心中的信仰“真实”抗拒社会的“形与名”的召唤,可以用自己缝合到“形与名”的“正确”批判攻击周遭一切未能完美缝合的人和事。

然而,大老师和雪乃能做到这样,是因为依仗着自己内心的“形与名”,“每一次行动都需要理由”,是用一种“形与名”抗拒另一种“形与名”,是用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批判抗拒“他人”“社会”。

阳乃则相反,她连内心都失落了“形与名”。她虽然讽刺大老师,可是自己其实“也不知道该去向哪里”。

所以她才会借酒浇愁。

这才是沦为了真正的“没有名字的怪物”。

各位看官,阳乃并不是一个罕见的个案。

督军我这里要进一步分析的是,雪之下阳乃的这种现象的成因。

三、“形与名”与“追寻之物”与精神成长的不连续性

我们这些浸淫在二刺螈中的死宅都知道,二次元和三次元的世界是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的。这突出地表现在两个世界的话语体系有着根本性的差别。

喜欢看动漫、玩二刺螈手游、群里发沙雕图复读的死宅们,与喜欢旅游、健身、社交、看明星综艺的现充们,常用的词汇完全是两回事——当然,也有很多个人能在两者之间随意切换,不过正因为如此,才能感觉到更明显的割裂感。

世界的割裂来自于话语体系的割裂,或者说,来自于“形与名”的割裂。这不仅体现在日常的用语和氛围上,更体现在“理想”的不同。

简单来说,就是“应该追求怎样的生活”,用阳乃的话说“该往何处前进”——这个“理想”内在于“形与名”之中。

举个常见的例子:能养活自己之后开开心心地玩游戏,做自己喜欢的事,追求梦想/奋斗提升自己,不断挑战成长,追求阶级上升。

“形与名”的差异是如此之大,而且并不相容。社会主流对于“二刺螈”这些东西的排斥,对于“宅男”的警惕和批判,以及反过来的抵抗,都比比皆是。

不过这还是横向的。

我们接下来要谈的是纵向的割裂,也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割裂:“青春”与成人世界的割裂。

1、自我否定的运动

说着“我一个人一定会改变世界”的那个自我,与成熟之后想着结交关系人脉,攀附贵人的自我,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期待着同类之间心心相印,命运注定之人相遇的那个自我,与成年之后把换女友、约炮当做家常便饭的那个自我,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企盼有异世界魔女来召唤自己的那个自我,与成年后满脑子柴米油盐,办公室勾心斗角,炒房炒股暴富的那个自我,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以作品而论,轻小说对青少年的强烈吸引力,以及对成人的吸引力急剧衰减,也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曾经青少年内心激烈波动,对于“答案”“真正的生活”的苦苦追寻,不知何时就偃旗息鼓了。而且这种问题也被淡忘。

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呢?

诡异的是,这种转变的事实都被我们本能地压抑、遗忘了。即便努力回想,我们意识清醒时也很难回想起前一个自我的样子。好像我们“一开始”“一直”就是现在的样子,除非我们回溯那些难以解析难以磨灭的“征兆”。

似乎我们的自我一致性从未有过变化,一直是连续的——我们必须、最好如此相信。

然而,种种的征兆都预示着,并非如此。

我们并不是“一直”就是现在的我。

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

借着《春物》分析的余韵,督军我要向各位有兴趣、有耐心读完这十来万字到这里的看官揭示这个秘密。这将是有些危险锐利的精神分析,也是督军我这一系列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原创部分,请各位做好心理准备之后再向下阅读——

随着“形与名”的建立,新的自我框架会建立。

而随着“形与名”的衰落和坍塌,旧的自我框架也会随之消亡。

人的成长绝不是一个完全连续的过程,而是这种阶段性精神死灭与新生交替生发的过程!

而这生发的最关键一步,就在于走向“自尽”——注意这里的自尽指的是精神上而非生理的自我攻讦、自我戕害,而且攻击的是“过去的我”,过去的“形与名”,这份批判攻击最终往往会由其他人,或者言谈中“过去的记忆”所承担。

这是精神的自我否定。

人为了成长,为了保持自我,为了挣脱衰败的旧的“形与名”,会主动攻击“过去的自我”。

接着,只有接受了新的“形与名”之中的“理想”,才能被新的“形与名”所吸纳。

于是,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何阳乃会强烈地批判、否定、轻蔑主角三人的暧昧乐园了——她在否定过去的自己。雪乃、团子、大老师等人沉溺于青春的伪物,就是她自己的昨天,就是她“过去的我”

对阳乃来说,为了肯定“现在的我”,为了维系自我的一致性,为了完成成长,必须猛烈地攻讦批判“过去的我”。

这是她完成成长,切割、压抑“过去的我”的必要步骤,尤其必须猛烈否定大老师们的“理想”,一个“暧昧的永续的乐园”——这也正是阳乃自己过去的理想。

当这个最高的“理想”被贬低、被抹消,整套的“形与名”网络也终于失去了吸引力。阳乃才完成了精神的自我否定,挣脱过去的“形与名”。

于是,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何各个圈子里的老人们会否定“萌新”,尤其是否定贬低“萌新”最喜欢的事物。因为这乃是攻击“过去的我”,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必要的步骤,是自我肯定的过程,惟其如此,他们才能稳稳地站在现在,才能好好地维系“现在的我”。

我们也可以理解,高中生会觉得初中生,特别是初中生喜欢的东西“幼稚”,同理大学生对高中生、工作狗对大学生的“幼稚”断言之中包含的精神分析动力,是一种“病理性”的断言。不管别人喜欢某物实证上是否是幼稚,也许真幼稚,也许不幼稚,他都要对此持贬低、否定态度,只因为自己也喜欢过,是他们所批判的“过去的我”的象征。

他们当然不允许自我会被“过去喜欢的东西”吸引住,因为否定“过去的我”,关键在于否定那个最关键的“追寻之物”——在拉康的精神分析中称为小a、小客体的东西。正是疯狂地追逐这个玄妙的东西,导致了整套“形与名”的建立。而自我的否定,也是对于这个“追寻之物”的失望,不再抱有期待。

这是成长的必要性,也是最后一步,否定“过去的我”,否定“过去的理想”。

说到这里,各位看官是否想起来了FATE系列里的卫宫父子呢?下面这段对话,预示了一个关于自我否定,否定自己“理想”的故事。

“……很小的时候,我很憧憬正义的化身呢。”

“这算什么啊,你说曾经憧憬,现在已经放弃了吗?”

“嗯,是有点遗憾呢。英雄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一旦成为了大人就难以实现了。我要是早点认识到这一点就好了。”

FATE系列里红A与卫宫士郎的决斗,全是围绕着理想和自我。不过要督军我评价的话,蘑菇在主题呈现上,这里要输了杜航一手。罗兰·巴尔特说符号要么浮在最浅表,要么潜在最深处。卫宫切嗣、卫宫士郎、红A之间冲突的张力似有埋谜底埋得又不够深之嫌。

扯远了。

总之,人必定依靠否定“过去的我”来维系“现在的我”,靠否定前者来肯定后者。

而成长则是把“现在的我”从肯定的位置推到被否定的位置,变成“过去的我”。

这绝对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它意味着精神上的自戕、自我审判、自我贬低,是自我背叛的过程,是崇高信仰衰败坍塌的过程,是精神自尽的过程。

通常这不会自行启动,毕竟自我要保证连续性,要保证自身的生存,不会轻易开始自尽。然而,当“形与名”和自我却可能面对外界和内在的冲击。

在《春物》里表现为大老师第八卷开始伤及了雪乃,他遵循“形与名”的行动,招致了灾难性、冲击性的后果,使得他不得不开始质疑自我。

在现实里则表现为,他人的嘲笑攻击,父母的辱骂哀叹。这是开始于外界的否定和批判,起初人都会奋力抵抗无视这些征兆——直到再也无法抵抗,外界的否定转化为内在的自我否定。也可能表现为一直憧憬“追寻之物”暴露了破绽,比如梦幻女神不再是女神,而是一个庸俗的、无聊的甚至肮脏的女人,或者追寻的过程遭遇了致命失败。

当“理想”开始动摇,幻灭,“自我否定”也就开始了。

而当人能开始谈论“过去的我”,开始攻讦那些负荷“过去的我”的人和事,也就意味着“自我否定”的完成。

尤其是,“现在的我”对于“过去的我”的关键性能指,那个过去的“追寻之物”,曾经承载小a之物,有着强烈的否定倾向。“梦想”、“理想”之于成年人,“成为英雄”之于卫宫士郎和红A,“暧昧乐园”之于雪之下阳乃,都是必须否定之物。

2、自我肯定与“形与名”的诱惑

那么,当人开始否定“现在的我”之后,又该往何处去呢?

当把“现在的我”推入被否定的位置时,新的自我又是如何重建的呢?

答案依然在这个“追寻之物”。

这里举一个例子。曾经督军我与一位初入金融圈的年轻小伙就他的困惑问题进行了探讨,做了一个简要的精神分析。

当时他颇有感触地说,以前在学校时,喜欢二次元,喜欢玩游戏,每天过得快乐又傻逼。觉得学长学姐们一个个都很厉害,拿着奖学金亮闪闪的好像全身都是光环,出了校门,尤其是到了金融圈,发现那些有钱的大佬们一个个霸气十足,金钱带来的权力,近距离压迫过来让人简直喘不过气。再看看以前崇拜的学长学姐们,连找份工作都困难,要么就去基层打拼,忽然觉得那些学长学姐们的光环都褪色了。

他不解地问我,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呢?

我反问:那你是不是觉得金融大佬们有了一层光环,让人羡慕?

他点头称是,说我好像越来越羡慕那些有钱人了。但是又很害怕,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变坏了”,居然“不由自主”地掉进了钱眼里,被铜臭味腐化。

好,例子叙述到此为止。

下面是督军我的精神分析:

1、为何以前觉得满是光环的学长学姐们失去了光环?因为自我已经不一样了,憧憬崇拜他们的我,已经沦为了“过去的我”。整套过去的自我,已经被否定掉。这一过程自然也伴随着“追寻之物”的黯然失色。

2、为何会发生自我否定?因为外界的冲击性,看到了有钱大佬们的强大权力,看到了资本主义秩序体系捕获、统治了每一个人;同时也因为套着光环的学长学姐们在现实社会经济竞争中处于下风,不得不接受权力秩序、资本秩序的规训。这是令人震撼的现实,在近距离每天工作目睹中,在耳濡目染中,不断冲击过去的“形与名”。

3、为何会觉得金融大佬、金钱充满诱惑力?因为金钱已经成为了那个“追寻之物”,成为了拉康精神分析中的小a、小客体。不仅是因为金钱实质上、实证上有多强力量,还因为在金融圈的那套“形与名”中,一切都是围绕它而建立,仿佛金钱、有钱的人有某种不可名状的、玄妙的魔力。

4、为何会不安、害怕?因为过去的“形与名”还没有完全被否定,这位初入金融圈的小伙子,以前的观念道德还没有立刻被改写,因此会有“负罪感”。按照“二次元”残留下来的“形与名”,现实的赤裸裸的金钱和权力当然是肮脏野蛮的。他偏离过去的“形与名”,因此像《春物》里的海老名姬菜、面对阳乃的大老师一样,受到了“良心的谴责”

这位初入金融圈,曾经喜欢二次元,崇拜拿奖学金学长学姐的小伙子,为我们也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范例:身处新旧两套“形与名”夹缝中的状态。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他否定着过去的“形与名”,突出表现在过去对他有着魔力一般光环的学长学姐光环褪去。也可以看到,这套“形与名”在他身上还残留着痕迹,他还像纯真的少年一般抗拒金钱和资本主义权力秩序以及对应“形与名”的捕获,受到过去“形与名”的谴责批判。

然而,他被金钱和有钱大佬吸引,这已经是既成事实。完全被金融圈和资本主义权力秩序的“形与名”捕获、吸收,完全重构出一个新自我,只是时间问题。金钱和金钱所代表的身份、权力已经渐渐成为了“追寻之物”。

当然,“形与名”不会直接言说这个“形与名”中央的关键之物,而是会用无数的概念能指围绕它,比如“财务自由”,比如兜售的各类“有钱人过的生活”的幻象,比如各类成功学价值观念,比如从金钱和资本角度对人和事物的评判标准,却把核心的部分掩盖起来。

人又是怎么重新塑造出一个新的“现在的我”的呢?

关键就是重新找到那个玄妙的“喜欢的东西”。顺着它去寻找,人自然会被它周围的“形与名”所捕获,人会在内心中围绕着它构筑出一套全新的“形与名”。

“正义英雄”之于卫宫士郎,“真物”之于比企谷八幡,金钱之于金融圈小伙,皆是如此。

差别在于,前两者都是捏造的、虚构的,而后者是切切实实,有着庞大现实权力秩序支撑的。

但无论哪一种,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个“追寻之物”对“形与名”的重要程度,也可以窥见这个从“否定过去的自己”到“否定现在的自己”,再到被新的“形与名”吸引的精神分析运动过程。

精神的死灭与重生正是这个过程的流转重复。

而《春物》里的阳乃,和这位小伙的状态既类似又不类似。她否定过去,却没有真正挣脱出来,她被强行拖拽出了“青春”,可是这份仇怨却结下来,导致她不愿意进入新的“形与名”中。

过去的她死灭了,但是新的她却无法重生,这就是“没有好好结束”的代价。

这正是卡在了两套“形与名”夹缝中的,怪物亦或者是恶魔一般的生活状态。

3、“过去的我”的陈迹:对阳乃问题的再分析

(待续)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一)青春的真与伪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二)大老师与雪乃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三)大老师与雪乃(续)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四)雪乃的转变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五)比企谷八幡的转变(1)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六)比企谷八幡的转变(2)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七)比企谷八幡的转变(3)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八)比企谷八幡的转变(4)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九)寻找“真物”的开端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十)”真实“与“正确”之辨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十一)寻找真物的失败(上)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十二)寻找“真物”的失败(中)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十三)寻找真物的失败(下)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十四)寻找真物的失败(续1)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十五)寻找真物的失败(续2)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十六)青春终结之时(上)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十七)青春终结之时(下)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十八)大老师1.0版的末路(上)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十九)阳乃的叹息与告白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二十)叶山与“正确的幻觉”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二十一)轻小说与“放弃的快感”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二十二)与大人世界对决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二十三)故事与角色的固有结构约束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二十四)比企谷八幡的关键一跃(上)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二十五)比企谷八幡的关键一跃(中)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二十六)比企谷八幡的关键一跃(下)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二十七)比企谷八幡的关键一跃(终)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二十八)手握“真实”的战斗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二十九)对雪乃的最终分析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二十九)对雪乃的最终分析(补)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三十)结局预测(上)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三十一)结局预测(下)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14卷结局分析(一)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14卷结局分析(二)

督军上尉:《春物》角色情感分析(上):基础篇、叶山篇

督军上尉:《春物》角色情感分析(中):阳乃篇、团子篇

督军上尉:谈《春物》的解读方法:直面“真实”

督军上尉:《春物》角色情感分析(下):平冢静篇、一色篇

督军上尉:《春物》角色情感分析(终):论雪乃如何喜欢上大老师(上)

督军上尉:《春物》角色情感分析(终):论雪乃如何喜欢上大老师(中)

督军上尉:《春物》角色情感分析(终):论雪乃如何喜欢上大老师(下)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14卷结局分析(三)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14卷结局分析(四)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14卷结局分析(五)

督军上尉:《春物》深度解析:14卷结局分析(六)

文章标题: 《春物》深度解析:(十六)青春终结之时(上)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119755.html
文章标签:轻小说  动画  动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