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文章正文

如何评价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

时间: 2022-09-29 16:00:4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4次

如何评价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 观后感

本书以系统1和系统2来展开论证和研究,快思考和慢思考是如何影响你对日常生活的思考逻辑,而我们习以为常的非常轻松的思考方式其实都是系统1的特点,可系统2却又有理智和严谨的思考能力,如何不让系统1过分代偿系统2,于生活中的种种展开述论。这是对自己的重新认知,重新认识大脑的思维模式,便可重新调整自己的人生。

第一部分 系统1 、系统2

~~举例说明当我们在看见一张照片人物表情的直觉,其实就是系统1在过往经验的总结,它对此运用自如所以产生直觉,而它的自信会编排完整的故事,导致系统2不工作。

~~“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分别是系统1和系统2各自做功的效益,不断地任务准换和提高大脑运作速度从本质上是不会令人感到愉快的,所以为什么最省力法则能成为法则。但一旦进入到心流状态也是可以毫不费力的集中注意力的。

~~人在集中思考的时候大脑神经系统消耗的葡萄糖比身体其他部位都多,自我损耗能通过摄入葡萄糖缓解。(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久坐的人都爱吃甜食了)而且当身体得到满足的餐后会更容易犯系统1中的直觉性错误。

~~举例说明“今天得到1千美元还是一年后得到1万美元” 延迟满足需要系统2非常谨慎,具备推理能力,杜绝思维上的懒惰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勤快人”。

~~系统1也不是完全的不靠谱,它有其优势所在,具备非常强大的联想和创新能力,它天生就是曼陀罗思维的能手,联想原则三要素:“相似性、时空相接、因果关系”。

~~举例说明“自觉投币获取咖啡,咖啡机上图片的更换/眼睛,鲜花”,系统1带给你的各种印象经常会变成信念,而且是作出选择和展开行动的动力源泉。正确的信仰是非常重要的。

~~“直觉可能只是错觉”认知放松会造就系统1不可复返性的直接反应,即错觉,通常都是由于记忆造成的错觉,只要过去的经验中不断重复,就很难打破再次激发系统2的重新思考。

~~在日常中我们做出判断时,系统2可以调动注意力并搜索记忆去找答案,而系统1会以不同的方式运行,作出全方位的评估,这些基本的评估在直觉性判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而替代更难的问题。(想要系统1做出的判断更准确,可以提高自身的泛学知识的容量)

~~立体启发法会让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更大,情感启发式会因为喜欢所以认同。都源自于系统1的特点。

第二部分 启发法与偏见

~~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通常会因为系统2的懒惰而用小数定律,也是系统1非常擅长的一种思维模式(自动且毫不费力地识别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即使不存在也会这样认定。)而大家知道其实大样本比小样本更精准,且小样本比大样本产生的极端结果的概率更大。日常中我们常常夸大所见事物的相容性和连贯性,过于相信仅仅有限几次的观察结果,与光环效应也紧密相连,而系统1对此做了一个证据整合,塑造了一个完美的故事。

~~锚定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而暗示就是一种锚定效应,同样受系统1的直觉性影响,而系统2要知道抵制该效应。

~~科学的利用可得性启发法

可得性启发法会根据脑中实例呈现的难易程度去替代本来的问题;

可得性偏见会影响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意识到自己的偏见有利于团队关系的融洽;

对于直觉的依赖也是个人品行特征的一部分,而能力的提升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直觉更信任。

~~风险的轻松程度与其对该风险的情感反应紧密相连,替代效应与效用层叠就会占主导思想,情绪启发式更能通过将简单问题的答案/评价,当作较难问题的答案/评价。而普通人的形象多为感性而非理性,易被琐碎细节左右,且对小极细微的可能性之间差别的感知力不够敏锐。而政策的设定与新闻的宣传通常可以激发人们对此事效用层叠。

~~举例说明“汤姆的职业是什么”

容易根据典型性作出预测是一种下意识行为,很容易就运用替代法获取答案。

而典型性启发法有两宗罪:1容易忽略基础比率;2对证据质量不够敏感,很容易相信“眼见即为事实”;可以通过贝叶斯定理来约束直觉。

~~举例说明“琳达问题的社会效应”

人们很容易就接受系统1对一件事的概率进行合取谬误的判断。

~~忽略基础比率信息是一个认知错误,是叶贝斯定理的失败,因果关系与基础比率相结合会提高判断的准确度。

~~所有的表现都会回归平均值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对某种事物的直觉性而忽略回归性,因直觉性不具有回归性,所以是带有偏见的。直觉会产生极端预测,而系统1会很容易对这种极端信心满满。即应该回归到平均值上来。

第三部分 过度自信与决策错误

~~“知道”的错觉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了解过去,同时对未来也应该是可知的,为了想清楚未来,应该要清除自己过去曾经用来表明信念的语言。也可以理解成“固定型思维”,即本书中的系统2不运作了。

后见之明很容易导致结果偏见,为了经受住后见之明检测只好采用官僚的做派,即不愿冒风险。即医院会要求病人做很多检查,即排除人们对此有后见之明的结果偏见,故而是有社会成本的。(“我们不要带有结果偏见,尽管结果偏见有时也很管用,但这个决定是很愚蠢的”)

~~为来是不可预测的

因“眼见即为事实”的眼前条件,逻辑上的连贯性能给人信心,即观点中表现的主观自信也能反映出系统1和系统2所构建的情景的连贯性,忽略了证据的数量和质量,小数定律随之启动。

主观自信与专业文化为认知错觉提供了生存土壤,让认知错觉更顽固。所以有效性错觉和技能错觉是由一种强大的专业文化来支撑的。如果能保持低度主观自信会降低预测错误。(还是要理性回归平均值)

~~直觉判断与公式运算

一个公式与这些预测因素以同样的权重结合起来预测新事物才有可能像使用多次回归处理原始样本一样取得理想的预测效果。均衡考虑各项预测因素的公式更有优势,因为它们不受样本突变的影响。是一种等权原则。设立的评估类别要多元化,不然很容易产生直觉性判断。

~~什么时候可以相信专家的直觉?

环境有规律可循,直觉才可相信。在一个不够规律或效度较低的环境中,判断启发式就会被激活,系统1通常会用替代法替换难题,创造出并不存在的关联,会通过系统2宽松的审查。因为替代是自动发生的,所以我们通常不知道系统2赞同并采纳的判断源自何处。

~~努力养成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

合理的运用过往经验的直觉,不然就会让系统1有机会用“替代”进行看似合理的预测,而系统2会宽松的审查。规划谬误随处可见,有效性的参考类别与分别作出回归平均值的采样,可以有效避免沉没成本悖论。

~~乐观主义是一柄双刃剑

当乐观主义过度自信就容易“竞争忽略”,亦可以说是一种自负,过度自信是“眼见即为事实”的一种表现,依赖大脑呈现信息并构建一个估测合理、具有逻辑的解释,即一个人不会采用自己没有想到的信息。

当然,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认为“乐观的解释风格”通过捍卫自我形象使人产生了复原力。运用加里·克莱恩提出的“事前验尸”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克服乐观偏见,该观点有两个优点:决策快要制定好时,许多成员会受到集体思考的影响,而事前验尸则遏制住了这种影响,另外,它还激发了那些见多识广的个人的想象力,并将他们的想法引导到最需要它们的方向。因为事前验尸可以主动引发怀疑。

第四部分 事关风险与财富的抉择

~~对于心理学家来说,人不会是完全理性或完全自私的,而且其品位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这一点不言自明。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认为可以分为经济人和人类。面对风险,我们不是理性的经济人。

人们的各种选择并非基于金钱价值,而是基于各种结果的心理价值,即它们的效用。

简单的风险问题大家通常会用期望效用理论做出选择,是理性代理模式的基础,该理论不是按照心理学模式设计的,它是基于理性的基本原则/原理作出的逻辑选择。

~~前景理论概念:确定效应和反射效应,损失规避,迷恋小概率事件,参照点依赖。

因此参照点的设立和变化影响人们的得失感受,并进而影响人们的决策。

1.在得失都可能出现的赌局中,损失厌恶会产生极力规避风险的选择。

2.在肯定会有损失和有可能会损失更多的选择中,降低敏感度会引发冒险之举。

~~禀赋效应与市场交易

参照点的不同,所引发的心理状态也不同,如果是拥有的时候要“卖出”,禀赋效应会对此产生更高的价值趋向,反之,拿钱去“买”的时候,确往往不愿多掏高估该商品的钱。因为存在损失厌恶,所以两者价值并不相等,放弃一样东西的痛苦比得到同样东西的快乐更深刻。但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易里,禀赋效应并不具有普遍性,因为日常交易中,买卖双方都不存在损失厌恶。且若很好的运用系统2的理性控制,像商人一样思量,真正的量化思维,也是可以杜绝禀赋效应的。所以禀赋效应其实很好的解释了前景理论中的损失规避,即损失厌恶。

~公平性 经济交易的参照点

损失厌恶的关键在于参照点,想要规避损失的动机强于获得利益的动机,也是一种强大而保守的力量,如五金店的老板会在下雪天把雪铲的价格抬高,他的参照点是市场需求,那就会因天气而抬价。而购买者的参照点则是雪铲之前的价格,因此损失厌恶让其觉得不公平。市场的公平有一条基本原则:不可利用市场的力量讲损失强加于他人。(哈哈,所以行为经济学顶尖的人都研究哲学和心理学)

“如果他们觉得利益的蛋糕的确在变大,就会发现再次商议更容易。因为他们不是在分配损失,而是在分配所得。”所以人在“有”的时候去谈“舍”是极为容易的,且不易产生损伤厌恶,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了。

~~对结果可能性的权衡

在决策时会因为“可能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影响决策的权衡,决策时会过于看中可能性很小损失并试图避免,即可能性效应,偏向迷恋小概率事件。决策时更愿意接受确定的所得,即确定性效应。

日常生活中阿莱斯悖论的陷阱常常发生,这都源于确定性效应,即人在决策时,对结果确定的现象过度重视,而更愿意规避风险,如同损失厌恶一样。

而决策权重的大小取决于人们担忧程度

“决策的四重模式”很好的诠释了前景理论的核心内容。

~~被过分关注的罕见事件

人们经常高估了罕见事件的概率,在决策时过高权衡了罕见事件。

离参照点的可能性并不明确时,罕见事件的概率很容易被高估。

注意力集中在使你得到的结果时,就不会去关注别的因素,即能使我胜利的画面增强了我对这件事的决策权重,亦增强了可能性效应。所以生动的画面感会产生分母忽视。

不同的表达方式也会影响人们做出相反的决策,如顺畅性、生动性、以及想象的轻松程度等因素会影响决策权重。(例:表达1:一年中,全美有1000起谋杀事件是由于没有服用药物的严重精神病患者制造的。表达2:每年死于严重精神病患者之手的美国人有1000人,是因喉癌死亡人数的1/4左右。)第二种表达方式会使得有关部门更容易增加心理卫生服务业的资金注入。框架效应在这里产生了作用。(即表达一件事想要对方做出与自己相符合的决策时,怎么说比说出来更为重要)

~~能带来长远收益的风险政策

综上所述,人在收益状态下更倾向于规避损失,在亏损状态下更倾向于承担风险。因大脑很难达到逻辑一致的理想状态,容易受“眼见即为事实原则”的影响,此处提及宽框架和窄框架的运用,可以抵消风险厌恶的偏见。

~~心理账户是如何影响我们的选择的

每个人对钱都有自己的心理账户,钱即衡量一个人自身利益与自我成就感的标尺。

心理账户也是一种损失厌恶,而损失厌恶会更容易产生“沉没成本悖论”即逐渐变成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决策。对于某些沉没成本悖论的形成恰是因为人对荣誉感的守护(不希望自己的履历有污点)

后悔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自我惩罚。避免后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事前对可能会后悔的事心中有数,要先问自己能否接受这种结果。

但研究表示,不应该过于关注自己是否后悔,即使有些后悔,其实令你痛心的程度也绝对会比你想象中的程度轻。“心理免疫系统”是没有那么脆弱的。(即 你有时觉得自己挺不过去,其实事后回看,才知道自己也可以!)

~~评估结果的逆转

你的道德观不一定能支配你的情感反应,并且从内心角度看,不同情况下大脑中生成的道德直觉也是不一致的。生活中很多事因为单一评估和联合评估而不一致。而联合评估好比运用宽框架更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就如你单独看某件事就很容易受系统1的情感反应支配。

(悟:其实想要达成结果的一致性,其实就是将对方拉到自己同在的参照点上,认同就会变成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事。)

~~善用框架效应,让生活更美好

情感框架效应很难抵挡,当决策事情涉及生命活金钱时,会令人更加损失厌恶。

文字的阐述方式也会令人有情绪反应,导致逆向决策,非常符合前景理论,当结果是正面的时候,人们更愿意选择确定的事(规避风险)当结果是负面的时候,人们更愿意拒绝确定的事(愿意冒险)。

参照点不同,决策就自然不同。对于损失的案例中涵盖了心理账户和沉没成本悖论的也非常多。但广泛的框架往往会导致更理性的决策。

关于器官捐献的案例,利用封闭式选项可以更好的导致结果趋向。总的来说,善宏观者,才不会被微观局限。

第五部分 两个自我

~~体验效用和决策效用的不一致

体验效用更容易让人产生峰终定律和过程忽视,记忆自我会夸大痛苦的体验,过程中结束的体验的好坏会覆盖整个体验过程。然而,记忆并没有那么可靠。

~~人生如戏

引用《茶花女》讲述结局的完美“十分钟”更加引人关注,人们往往更在意结局和故事的完整性。所以高潮和结尾很重要,过程往往被忽视(即峰终定律和过程忽视)

本章的结尾说到一句话值得深思:我就是自己的记忆自我,也是自己的经验自我,两者主宰我的生活,但它们对我来说就像个陌生人,这感觉很奇怪。(就像我们本就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体,在思考的时候就启动了理性,而被感化的时候就启动了感性,当两者兼顾的时候,得出来的就是理论,而不是情绪。)

~~你有多幸福?

首先从各方面思量自己目前的幸福指数。

本章一段话我尤为赞同“许多事是我们愿意继续、不想停止的,包括心理和生理上的愉悦。我想到的海伦想要继续做下去的事情是全身心投入到某项工作中去,这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被米哈里称为心流。”

而提高自身的幸福指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分配好你的时间,抽出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思考生活

于婚姻,于两性关系,于亲友关系,于工作,去思考一下自己对这些关系的满意程度。

而人都是会与这些关系相靠近或融入的,在每个角色中的体验感会使得经验自我储存记忆,痛苦和幸福感由此产生。但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注意力。系统1常会将生活的一部分替代整个生活,人们所关注的任意方面会在整体评估中被放大,这就是聚焦错觉。类似于前面提及的窄框架,过于微观就容易思维局限。其实只要你附加思想的真正思索某件事,这件事就不会像你想的那样重要了。因为系统2负责理性控制,一旦被剖析,就可以撇开情感错觉。

当然,幸福不是理性得来的,但没有理性的幸福是缺憾的。

“系统1在处理信息时,可能会产生认知放松。当信息不可信时,系统1也不会生成警告信号。人们会快速且自信地进行直觉性回答,不管这些回答是否源于技能或启发式。系统2没有简单的方式来区分有技能的和启发式的回答。唯一的方式是放慢速度、自身构建出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可能不会被轻易接受,因为系统2比较懒惰。系统1的很多建议常常没有通过最基本的检验就得到了人们的支持,就像球拍和球的问题。这就是系统1得到“错误和偏见的起源”这个负面称号的原因。系统1的运行特征,包括眼见即为事实、强度匹配和联想一致性等,会产生可预测的偏见和认知错觉,比如锚定效应、回归平均值的预测、过度自信,以及许多其他错觉。”

人类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无限的探索,或身体,或精神,都是一种浩瀚无垠的宇宙,我在书中更了解自己,更能理解生活中的点滴寻常,不论什么行业的人,最终都要回归生活,而生活的本质在于自己,每个人都会走向内观,这是必然。慢思维不是真的慢,是真正的打开思考的路径,不窄框架,才不局限。

最终在生活中平衡,是思维能力的核心价值!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

《思考快与慢》描述了如何做思考的主人。卡尼曼认为,想要又快又好地做出决定,有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等待你做决定的领域,是有足够规律可循的。

第二个原则:你在做决定之前,必须了解这些规律,并且已经通过长期训练掌握了这些规律。

综合以上两点,我们总结出一个词:深耕。

除此之外,卡尼曼还提出,公式不受环境因素影响,不受情绪波动干扰,只关心数据和概率,比主观想法更具可靠性。所谓成长,就是在思考中不断进步,持续前行。快思考让我们在琐事前能够迅速做出判断,把省下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刀刃上。慢思考让我们深入探索,理性抉择。

通过此书,使自己明白这类如同科学报告的书籍,看得似懂非懂,很多内容只能断章取义,认识的自己的不足。但此书还是为自己思考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总结书中对我的触动点如下:

1、《思考快与慢》大脑中两个系统运行与《认知觉醒》中本能脑、理智脑的叙述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后者读起来比较轻松?估计是中国作者对这个外国作者的内容理解更加深刻,并用符合中国人的习惯表达了出来。使得中国读者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

2、人类的各种偏见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各种偏见理论模型,所以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3、深层思考,要基于直觉的信息收集和联想。你不可能收获到你认知以外的信息。

4、对故事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的辩证关系描述,使我耳目一新。

5、幸福程度取决于你在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中得到快乐和痛苦的瞬间切换能力。

提升自己的认知有以下四点:

1、踏实做自己的事情,实事求是,学会屏蔽杂音。

2、写自己的故事,比编一个故事容易得多。

3、反思自己的做过的事情,并使用各种偏见的心态运动分析,客观地对待自己历史。

4、真实记录自己的故事,并从现在的视角分析,找出当时的心里状态,客观分析。找出优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此书的大量案例的形式,是值得借鉴的。把复杂的社会活动,按照理想状态下,回归一个数学模型,即公式决策法。让我有点小确幸,我曾经使用过这种方法。

在2021年,原公司有一个项目决策,在一期成功盈利的情况下,是否有必要继续上二期项目,取决于原材料供应量是否能满足生产需求。通过我们前期所有收集的数据显示,不可能满足。原因该行业面临的现实是这种原材料社会供应量已经不足,除非该行业其他企业倒闭停产。在领导们已经否决二期项目的时候,我用了一个抽象的数学模型,加入了竞争因素,人为因素等条件,通过计算和推演,得到的结论是二期可行。原材料可以满足生产需求。并把这个报告汇报给了领导。然而,却遭到了领导的批评和同事的嘲笑。人微言轻,此项目最终被否决了。

事实上,两年后,在我们同一区域,多出了2倍产能的装置,并顺利投产,且盈利可观。这2倍的产能装置投产,也成为了我们的竞争对手,同时也挤掉了其他同行业工艺落后装置。

读完卡曼尼的《思考快与慢》,结合此书中讲述的“公式决策法”。让我对这件事,记忆更加深刻,对公式决策法,深信不疑。

开卷有益。对自己的经历客观总结,对自己的未来方向提供正确的指导。

练字与写字——读《思考,快与慢》关于写字的思考

《思考,快与慢》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作为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在书中提出:人类的思考模式可以拆分成 快思考 和 慢思考 两个系统。前者是依赖直觉的、无意识的思考系统,后者是需要主动控制的、有意识进行的思考系统。

这本书开创性的贡献,就是把人类的思考模式拆分成 快思考 和 慢思考 两个系统。或者按作者自己的话来说,系统1和系统2。系统1是依赖直觉的、无意识的思考系统,系统2是需要主动控制的、有意识进行的思考系统。

系统1是直觉系统,运行起来速度快,不怎么消耗脑力,不用意识控制,可以称为快思考。系统2是非直觉系统,有意识进行,需要保持足够的专注,主动控制,可以称为慢思考。

每一个人的思考过程,都是系统1和系统2合作的结果。正常状态下,系统2只是稍微调整,或者按照系统1的建议来做判断。但是,当系统1运行遇到阻碍时,便会向系统2的理性思考求助,这也就是卡尼曼所说的,直觉遇到麻烦,理性会出面解决。

例如开车的时候,你按照道路标志行驶,躲避车辆和行人,拐弯时打转向灯,这些都是系统1的快思考,通过直觉就可以迅速完成判断。而当你到了一个陌生的路口,需要选择不同分岔路的时候,你往往会慢下来,让系统2的慢思考介入,搜寻路牌上的有效信息,或者查地图,做出判断。一段完美的旅程,就是系统1和系统2的完美合作。

日常的书写就像开车一样,书写一个字的横竖撇捺,都根据直觉书写,甚至连续几个字都是如此。但是当你刻意要写好某个字时,就要慢下来,让系统2介入,慢慢思考这个字的大小多大合适,结构怎么搭配,笔画怎么处理,甚至还要思考字间距,行间距等等章法问题。

在日常书写的时候,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现象,就是系统1负责控制书写,系统2负责内容的筹划。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坚持练字但还是写不好字的原因,因为练字的时候,用的是系统2,慢慢的练习,慢慢的写,而书写的时候,系统2被迫用来思考文字内容,如上下文的衔接,如何遣词造句等等,写字这件事就留给了系统1。系统1是直觉书写,如果没有被“改造”好,以前一些旧的书写习惯,写不好的字,就都自然表露出来。

要想真正提高写书水平,就必须完成从练字到写字的全过程,最终让系统1的快思考书写,代替系统2的慢思考书写。这时就会发现,单字的练习是无法模拟现实世界中书写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句子练习和段落练习,只有通过一句话、一段话的反复练习,先慢后快,最后实现整个段落的“无意识”书写,才算真正完成了从练字到写字的全过程。

开心练字,为了帮助那些几经练字折磨而无法提高的广大用户,提供一个快速入门的渠道,经过半年打造,在网易云课堂上推出了“开心练字—硬笔书写从掌控开始”课程。重在结合单字和段落的练习,并且提供字帖的电子版,可以先试试段落,发现哪个字不足,再回头练习单字,单字觉得差不多了,在练习段落,如此反复,逐渐实现快速的自由书写,真正实现书写入门。

练字最关键的是反馈,使用字帖练习之后,可以提交作业,后台提供智能反馈,有反馈的练字才是高效的练字。

(1) 卓有成效练字的探索之旅

(2) 硬笔书写永字八法浅析——及如何通过刻意练习练好永字

(3) 有意设计,无意书写

(1) 写在“每日一字”(第一季)的第100天

(2) 写在“每日一字”(第一季)第365字完稿

(1) 硬笔诊断001|常见病历之间距太小

(2) 硬笔诊断002|常见病历之收展不当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思考快与慢》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范文1

  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被告诫“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时的欣喜:听到的不一定是对的,一定要自己亲眼所见才去相信。

  小时候之所以对这句话欣喜,是觉得从今以后自己懂得了一条处理事情的“真理”。

  可是这么一条所谓的“真理”不知坑了我多少次,蓦然回首我才发现,其实眼见不一定为实,我自己亲眼见到的东西很多是假的。

  什么才是真的?

  这得通过收集大量的信息,做大量的深入分析,敞开怀抱,不抱偏见,实事求是地思考之后,方能得出相对真实的结果。

  这也是本书《思考,快与慢》主要讲的内容,快是指依赖经验无意识快速作出判断,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说话不经过脑子”;慢是指有意识的通过分析来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谨言慎行”之类意思。

  这本书主要围绕“快与慢”这两条主线来说,说的话题很切合我们的生活,可读性很强,在读的过程中我时而会心微笑,因为我的确从中感受到了智慧。

  这是一本有用而又有趣的书,却又不落入俗套,更不是赤裸裸心灵鸡汤般的说教,我想这些都是这本书脱颖而出的原因吧。

  我相信深读过这本书的人,不会那么容易上当了,或者从反面来说,这个人可以成为一个行骗的高手。

  对于上当我举例来说,你看下面的两条直线哪个更长一点呢?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范文2

  书名很形象,思考,快与慢。

  原来我们的思考方式有两套方式,一套算是天性吧,就是凭直觉去想问题,想到什么就认为答案是什么并且是正确的,这就是快思考;而另一套则是组织更多的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理性思考,通过综合分析后得出结论,这种就是慢思考。人呐,应该说脑子都是比较懒的,看到一个问题,无意识地就选择用系统1的思考方式,只有对自己抱有怀疑态度或者经过一定培训的人,才会有意识地去启动系统2的思考方式,系统2就是用来质疑、验证系统1的。

  读这本书启发挺大,当遇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时,不要轻易去否认别人,先想想,并且要多想想,甚至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想,因为往往自己看一个问题受到了自己的经验、环境、以前接受的意识等的影响,并且容易过度自信地相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网上那些喷子们,感觉多半时候都是在用系统1思考,特别是那些带人身攻击的喷子,别人说个啥,赶紧喷,也不想想别人为什么这么说,用了什么论据,喷子们是只要对方的说法和自己的想法不同,就开喷,就算要喷,也得讲事实说证据吧,也得一条一条地反驳吧,不能一来就开始人身攻击,这样只能显示出喷子还在比较低层次的水平,没有包容心和敢于怀疑自己、追求真相的心。喷柴静雾霾的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人。

  慢思考挺难。因为受了很多与生俱来的快思考方式的影响,所以容易产生偏见、过度自信等等。我很好奇的是为什么我们的天性是快思考的方式而不是慢思考的方式呢?书中没有给出答案,可能要涉及到生物学或者是人类学吧。庆幸的是研究者们竟然意识到了这么不容易发现的东西,知道了人出生就喜欢快思考方式,并且快思考方式会产生偏见、错误、不理性等等,提醒了慢思考的重要性,让我们也有了意识,在生活中尽量去多培养自己的慢思考方式。

  针对上面为什么人天性是快思考方式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想法,也不知道是不是。快思考方式其实是一种简化复杂事物的思维方式,就是把纷繁复杂的事情通过概念替换,情景联想等等换成比较简单容易回答的方式。可能是远古时代人们要生存,会有很多突发情况,要快速对突发情况做出判断,没办法在短时间内考量各种情况,而是通过联想到上次的处理方式来快速做判断,所以渐渐人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快思考优先的结果。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范文3

  《思考,快与慢》这本书在之前就读过,这次EDP培训万炜老师推荐后我又重读了此书,给我一些新的收获。本书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是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将得主。书中作者将人的思考分为系统1和系统2两个一快一慢的系统,系统1是一个无意识的运作,所以它的运作速度比系统2要快,系统2是受控制的运作,是一种更趋于理性化的思维方式,由于它要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加工,所以其动作速度比系统1要慢。真正要完全读懂此书还需要其它相关的阅读进行辅助,因为里面的信息量和思考方式有大量的佐证来进行的,但此遍读此书确实给我带来一些新的收获。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对待很多事物都有一个快与慢的分配,快与慢会形成一个过渡和转换。在此对我的一些思考做一些简单的分享。

  首先,我们的工作到底是要追求快还是慢?我们要做到快慢有度,做好到客观事实的把握。我们发现在工作中我们相对比较欣赏哪些反应敏捷对外界事物敏感的人,不论他们的反应正确与否,这种思考或行动的速度确实会吸引我们的一些目光。相较而言我们就会比较不看好那些看似反应较慢的人,认为他们缺少激情,其实是我们对这些反应慢的人缺少足够的信任和了解。这时我们的出发点就会着眼于快与慢的表现形式而忽略我们需要掌握的真正的信息。有时反应慢的人其实他正在基于一些有利于公司平台或更好的方式的思考,而我们其实工作中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快与慢后面的出发点。因为思考的快与慢是可以转换的,快思考不一定完全正确,慢思考也不一定完全错误。快与慢是基于不同思考模式的两种思考方式而已,我们不能简单的被方式所吸引,我们应该更关注思考背后的东西,提倡将更多的信息收集好后形成快思考模式。所以,快与慢的方式在管理中我们要正确对待它只是一种方式,是基于不同模式下的思考方式,我们要允许两种方式并存。

  其次,思考的快与慢决定了我们的成长模式。快与慢的成长是一个相互转换的过程,并不是单向的。有一个最基本的工作原理,我们最初做一件事情时总会很快,当然或许会基于历史经验会比其它人快。但对一个全新的事物总是先从慢开始,因为我们需要不断的尝试才会将慢转换为快,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学习开车,学习开车总是会从开慢车开始,不会有某一个人学习开车首先从开高速120码开始。这种模式无形中决定了我们的成长模式,我们人成长可以分为三部分,已经熟悉的部分处于快模式,不熟悉的或突发的完全陌生的会处理慢模式,然后还有一部分处理两者的转化阶段。以邵阳分中心客服为例,除客服主管是比较有经验的外,其他人员均是没有接触过此行业的人员,对她们的成长必然会经历快与慢模式的转换,首先她们刚开始接触这个行业和一些工作要求,肯定从慢的节奏开始,但我们发现她们身上会有一些快的品质,譬如做事的'风格、办公软件使用速度等,在她们的快模式中会不断加入他们在慢模式中学习到的东西,逐步形成与公司要求要符的快思考模式 ,但是当她们的思考模式已经达到足够快时,是否要求更快或者达到一定的快之后便终止转换,或者不断的补充慢思考,同时将慢思考转换为快思考。回到我们所说的第一点,快思考与慢思考都只是一种思考方式,不能简单将思考的快与慢来判断一个人的成长。经验的积累和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会要求形成快思考,但我们同时会发现,偶尔有人做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也会犯一些很看似幼稚的错误。那么将慢思考转换为快思考的这各种成长模式是否出现了偏差?因为我们之前的思考简单的认为将慢思考转化为快思考是一种很好的成长模式,或者是一种近乎完美而且在不断追求的模式。其实这种模式是可逆的并在不停转换的。在一定的时间我们有必要将快模式重回到慢模式,因为我们发现很多时间经验不一定完全有用,或者有很大的作用但它不可完全复制,因时因地制宜。但如果让你完全抛弃经验来做一件事情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完全抛弃经验来做事情可能面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没有机会去尝试你的新想法。我们总会基于经验或一些快思考来做事情,似乎展现自己快人一等,特别是某一个经验的作用似乎有效的时候我们甚至会基于快思考来放大这个经验的效果。有些基于慢思考的一些建议会被忽视,即使这些思考会是有益的。我们不仅要将慢思考转换为快思考,我们同时也要敢于将快思考放入慢思考模式,用慢思考的方法来重新检视。这样的相互转化与促进才能更好的决定我们的成长。

  最后,思考的快与慢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来接受信息,尤其是来自外部的信息来指导我们的决策。思考看似是自己的事,思考本身是无法独立运行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入新的咨询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思考。诸如此类的。包括我们自己去接受工作和生活中的信息,我们也会发现不停的有重复的信息提供给我们。我们有时对这些信息是排斥的态度,不知不觉中便限入了自己为自己设置的怪圈中。似乎在不停的思考,但这种思考始终没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永远都只是一种似曾相似。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结合所获取的信息来进行思考,不能对信息抱一种怀疑的态度,甚至否定的态度来接受信息,我们要用开放的态度来加工信息,不能在还没有获得信息之前就对信息进行筛选,然后在筛选的信息上进行加工。正是因为我们要接受大量的信息我们才会需要进行慢思考与快思考,并在两者之间转化。如果在接受信息之前首先限定了一个信息的标准,那么即使是促进了思考的发展,但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思考始终打不开,就是因为我们为我们的思考设限了。思考本身就是信息加工的一种方式 ,加工加工过的信息是否有效?回到我们的工作中,我们会发现所获得的信息很多都是加工过的,事情的全貌很难从一个人口中得到的。如果我们仅仅从片面的信息中进行快思考,或许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但这种思考方式是存在缺陷的。我们必须有开放的心态接受信息后才能进行有效和回馈。

  综上所述,思考快与慢只是一种思考的方式 ,思考的本身不仅仅是为了思考,思考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不能够放弃任何一种思考方式,思考方式的分类会有助于我们重新面对信息和加工信息。我们有成长离不开外界信息的获取和思考的进行,我们只有用开放的心态进行信息获得后进行有效的快与慢的思考,并结合实际进行有效的思考快与慢的转换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成长。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范文4

  将人思考的系统分为系统一和系统二,虽然我们都知道直觉反应可能会错,但有时会更相信自己的直觉,我们以为仔细思考后的答案是正确的,但其实并非如此。丹尼尔用各种案例与实验再告诉我们系统一二的区别。

  大多数情况下,人是懒惰的,思维也是懒惰的,我们更喜欢用直觉去思考问题,曾经自以为是,但是在涉及选择方案的时候自认为100%正确的正好是思考的陷阱。

  在这本书里,感悟最深的就是思维困境。我们会无意识的选择,进入思维谬误,一旦有自我损耗,面对相同的事物的评价各异,我们认为的公平恰恰是不公平的。反而给我有了思考的空间,面对新事物时会考虑到启动效应、光环效应、锚定效应,在看到旧事物时会出现情理之中的吃惊小于意料之外的情况,也会存在认知放松的窘境。

  但是作者也说了,认识到自己的偏见有助于团队合作。书中很多的思考谬误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犯的错误,了解自身思考的局限,及时听取不同的意见,了解彼此的看法,能够有助于团队的成长。

  阅读《思考,快与慢》就像一场旅行,我们走出了家乡,走出了自身的局限,我们看到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看到了与我们相似的人群,找到了归属感;我们遇到不同想法的人群,发生了思想的碰撞擦除新的思维火花,经历过之后更加确信某件事,虽然书中会说到眼见不一定为实,你所认为的现实可能是自我虚构的幻境,但是去感悟一番也是别有滋味。这场旅行中我迷失了自我,因为发现自己过去错的一塌糊涂,但是转念一想,错中也是有对的成分,明知一些思维方法是错的,反而能更加明白看待问题的方法,睡了一觉以后,又是新的开始。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范文5

  我们大脑有说不清楚的局限:我们对自己认为熟知的事物确信不疑,我们显然无法了解自己的无知程度,无法确切了解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却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当我们回顾以往时,由于后见之明,对有些事会产生虚幻的确定感,因此我们变得过于自信。

  ——《思考,快与慢》

  《思考,快与慢》是一本集所有行为经济学的一本书,作者用了各种实验来反映出我们生活中做的各种决策,包括感性和理性的决策,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自己行为当中的规律,认识到自己某些行为习惯。

  书中把我们的思维分成两个系统:自主系统和耗力系统,其中自主系统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耗力系统是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我们所做的大多数事情都是由自主系统引起的,但当事情变得困难时,耗力系统便会接手难题。自主系统在熟悉情境中采取的模式是精确的,所作出的短期预测是准确的,遇到挑战时作出的第一反应也是迅速且基本恰当的。然而,自主系统存在成见,在很多特定的情况下,易犯系统性错误。这个系统有时候会将原本较难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对于逻辑学和统计学问题,它几乎一无所知。自主系统还有一个更大的缺陷,即我们无法关闭它。

  而耗力系统的典型特征表现在其各项活动都需要付出努力,但其自身却很懒惰,不愿意多付出。但是,一些至关重要的任务却只有耗力系统才能执行,因为这些任务需要付出努力和控制自我,由此方可抑制自主系统产生的直觉和冲动,比如人们在面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时候,首先是自主系统的冲动,然后才会是耗力系统的控制冷静,再比如股市投资中人们的追涨杀跌的冲动,是来自于自主系统,冷静之后的抉择才是来自于耗力系统。

  举个例子来说:一支球棒跟一颗球加起来是1.1美元,球棒比球贵1美元,请问一颗球是多少钱?

  很简单的一道题目,但是按照系统一的直觉,好多人应该会直接说是0.1美元,但是利用系统二仔细想想,就发现正确答案是0.05美元,答案的设计仿佛是我们受到了控制,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保持连贯的思维或时不时积极思考都需要自我控制力。不断转换任务和提高大脑运转速度从本质上说是不会让人感到快乐的,人们总是尽可能避开这种情况,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最省力法则能成为法则。比如书中要求受试者一边看能引起感情共鸣的电影,一边抑制自己的情绪反应,这都会让人或多或少不开心,这样相当于关注两个任务。人潜意识中反而会想着这件事,把意志力用在不能做的事上面。当你的认知、情感、或身体这些不同形式集中于一个任务,那么会完成得更好,也就是全身心专注的力量。

  通常常见的无意识的系统是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做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所以佛家说要不迎不拒)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的直觉性判断结果。这也就说明了引子里说的话,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却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

  我们的思考系统因此就会决定了我们做的投资决策,例如我们都比较喜欢确定的获利,但遇到坏的选择,多半会更愿意去冒险。

  你会选择确定拿到900元,或着90%的机会拿到1000元?

  你会选择确定失去900元,或着90%的机会失去1000元?

  结果多数人都选择确定拿到900元以及90%的机会失去1000元。

  再比如当我们的股票有盈利的时候,多数人倾向卖出,尤其是获利比较丰厚的时候,但是当我们亏损时候,就会一直持有等得回到原价,因为当亏损实现之后会产生后悔或错误的感觉。这种直觉有可能都是不可靠的,需要有理性的分析,再做出理性的决策。

  上面的几个例子也只是管中窥豹,书中介绍了很多经典有趣的实验,指出了什么时候能够相信自己的直觉,什么时候不能相信,指导我们如何在生活,工作种做出更好的决策,避免一些常见的思维失误。

文章标题: 如何评价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duhougan/151470.html

[如何评价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