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下的年轻人,其实真正读书、认真读书的人并不多,所以很多人光有学历,没什么文化。认真观察大学课堂,你会发现,真正用心听课,真正去读书的人还是比较占少数,许多人都是去走走过场,修个学分,能毕业就行了,尤其是越“往下走”的高校学生,越是如此。
所以,以至于读书出来,不少人姑且不说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就连思维看法都还停留在孩童的层面水平上。
什么是读书?当然就是指真正地去阅读,去思考,去做学问的,而不是指所谓泛泛而谈的翻翻书本,又或者在学校打个酱油,拿个文凭。
“读书到底有何用”?对于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听到的答案其实已经有很多,而且大多数解答其实都已经非常具有启发性,完全能够指点迷津。
但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还要反复问这个问题呢?归结起来说,主要还是因为不自信,又或者因为所读的书,未能给自己带来想要的生活方式,而对读书一再持怀疑、否定态度。
因为现实中,不少人上学读书出来,生活过得依旧一团糟。所以,这就以致于社会上出现了另一个论调,“读书无用论”。
为啥?因为不挣钱,因为大家看到的不少读书出来的大学毕业生,也似乎挣不到什么钱。比如:
大学毕业出来,有些人跑到工厂里打工,有些跑外卖,送快递,有些干脆回家摆摊,甚至种地,更甚者回家啃老,生活过得还是一贫如洗……而那些初中就辍学打工的人,已经盖了新房,买了新车,娶上了媳妇。
看到这里,不少人就感慨,还是不读书好,不读书早出去打工就业,早完成人生大业,生活美满。因为在中国这个拥有了几千年小农经济的文化理念里,有田可耕,有房可住,有衣可穿,有媳妇孩子热炕头,足已是美满的人生。
而读书的人,读了十几二十年书,有些不仅找不到体面的工作,连媳妇都找不到。姑且不说是自身条件差还是眼光高导致,反正在亲戚朋友看来,就算是失败的。
读书出来混得不好的例子并不少,所以关于“读书无用论”的流言四起,不少人纷纷对读书这份又费钱又费时的“苦差事”扔以臭鸡蛋。
如今,还有不少家长觉得,孩子上学认得几个字就够了,再读下去耽误了找对象,谈婚论嫁的时间,耽误了挣钱的时间,为此甚至还搬出北大高材生卖猪肉的“反面教材”。说起来,这确实挺滑稽可笑的。
北大屠夫陆步轩读书到底有什么用呢?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父母?为了成绩?为了面子?为了挣钱?想必,皆有,因为很多人都是这样的看法。
关于为什么读书,可能大家听过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句回答,就是作家龙应台女士曾对自己的孩子所说的: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是的,读书就了让你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去做自己喜欢中的事情,而不是被迫去选择。在我们这个世界中,充满着太多的竞争,在我们选择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选择我们。当你想去应聘一份喜欢的工作,却因为够不到门槛而只能止步时,你不仅会备受打击,更会因此而错失了提升自我的机会。
读书多,其实并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读书少,也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客观上说,这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读书的多少,在于其读书的意义,而非是比较它们的地位高低。
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还是有些读书人自视甚高,觉得读书高人一等,所以不屑于和其他人平起平坐交谈,这点和那位北京大妈高度强调自己的“正黄旗”血统有着很相似的“毛病”。这些读书人,光有学历,没有人格,生活中喜欢欺凌弱小、阿谀奉承、狡猾奸诈……
那么,读书到底有什么用呢?个人觉得,这除了让你拥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迫谋生外,还在于能让你更好地去完善人格,去更好地生活,看待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
网上有句话说:“不读书,你的三观、你的看法,将由你的亲戚朋友和网络的键盘侠所决定。”这话听起来话有些糙,但是多少概括了读书和不读书的区别。
读书可以让人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人格,让人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问题,而不是没有主见,随意听从别人的看法,不管三七二十一,盲目从众去做事情。
读书能够让你有温度去感知世界,而不是像“键盘侠”一样,义愤填膺,甚至认为自己满腔正义,一言不合就开骂,肆意发泄,张嘴就是脏话,满口粗言秽语,越是互怼越是情绪高涨,越是极富攻击性,以此获得一次次的满足感和存在感。
当然,有些人虽然没有读书的机会,但是不代表他无知,愚昧,成不了才。有机会读书固然是好,没有机会读书,但是他一样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去提升自我。只是,绝大部分人而已,不读书的确在存在一些认知偏差,理解和领悟能力也比较偏下。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一句话: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这句话听起来虽然很老套,但是也是一个道理。
读书改变思维,书读多了,你看到的内容或许都成为了过眼云烟,但是读书带给你的思考,可以在你的处理问题能力等方面上。
比如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你只要告诉他方法,他就知道该往哪出力了。一个聪明的商人,大师只需要给他一个点拨,他就知道该怎么去挣那一份大钱。而若是一个从不读书,更懒得思考,只知道埋头苦干的人,你即便给他手把手地教授他知识、技术,他也不一定能够学会,更别说只是靠提醒启发让他去做了。
有句话说“恶,亚心为恶,只要处在亚心状态,即心态稍微不好,你就可能恶语伤人。”
读书与修养,似不相系,然亦不能分离。读书使人充实,使人睿智,使人有涵养,而不是随口出口伤人,聒耳不堪。
生活中,认真观察你会发现,一些人个性比较偏激,极端,对社会怀有极大的仇视态度,喜欢以嘲讽、狂妄的姿态回击每一个人,这类人除了是性格缺陷,也往往是缺乏读书所致。这类人,通常是社会的弱者。
我们的老祖宗自古就提出了“读书与治国、治家、修身”的理论,读书摆在治国、治家、修身同等的地位,足于看出去重要性。
所以,读书无用论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从长远来看,受过教育远比没有受过教育要具有发展前景。纵观历史,大凡杰出的人物,社会各领域精英的出现,其成功的原因,绝大部分是源于学有所成。
所以,在知识、科技经济的时代里,永远不要说“读书无用”,更不应该拿“读书无用论”来当放纵的理由,因为这样只会输得可能会很惨。
若有机会,还是应该多读点书。
对此,你又是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一起分享探讨~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赞是一种美德,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如果你发现自己读了很多书却没有多少收获,你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这6个问题:
1、平时是如何选书的,是根据兴趣挑、需求挑、还是随手挑?(选了不合适的书是读书没有收获、收获不多的第一个因素)
2、读的书有多少是课内/专业内的书,又有多少是课外或专业外的读物?(检查自己都读了些什么书)
3、读书时期待从书中收获什么?(思考自己有没有阅读、学习的目标)
4、哪本或者哪几本书对我影响较大或者收获较多?(总结有收获的原因,是书的问题还是阅读方法的问题,思考自己要怎么读)
5、读完一本书之后,我有没有做整理、写心得或笔记?我有没有读完之后就把书或笔记扔了?(这是很多人读书没有收获的一个关键原因)
6、如果要向别人推荐一本书,你会推荐哪本,你要怎么向他人推荐?(考察自己的阅读收获)
下面依据这六个问题,给你一些经验和建议:
一、关于选书
①根据生活工作中需要解决的某个痛点去选书。所谓痛点,就是现在面临的挑战或困难,例如:阅读效率低、不会管理时间、沟通能力差等。然后根据这个痛点去搜索书籍、挑选书籍(也可以找靠谱的人推荐)。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对某一个痛点进行“主题式阅读”,也就是以这个痛点为目标,搜选相关的五六本、甚至十余本书书来阅读。
②根据自己想要强化的技能或想学习的新知去选书。上面的痛点,强调的是自己的“需要”,而这种方式则是挖掘自己的“想要”。比如我想优化自己写作的技能,想了解一点摄影的知识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找书的关键词。
③根据兴趣去选书。兴趣可以让我们多读书,但不能只跟随兴趣去选书读,要学着超越兴趣,或者说扩展兴趣。这样你的兴趣才能持续下去,同时也才不至于禁锢了自己的视野。
④同一主题下,可能有多本书,该选哪本呢?比如参考这些方法:首先,你要看一下书籍的目录和序言,目录可以大致让你知道这本书是讲什么的、自己需不需要以及感不感兴趣;序言是介绍一本书的文字,无论是自序还是推荐序,都可以简单读一读,加深对书本的一点了解。其次,也可以挑选其中个把章节读一读,看看具体内容怎么样,有没有值得“画线”的地方。其三,看一看该书的评价,看评价的时候要多看哪些能具体讲出哪里好哪里不好的书评。其四,参考豆瓣的评分,豆瓣了除了评分,有很多有价值的评论,也可以多看看。
二、关于读书
说到读书,我前后分享过很多方法。结合前面提出的几个问题,这里简单说一下我的“四步快速阅读法”(针对致用类书籍)。
第一步:先自问自答。选择并拿到一本书之后,先看看前后序言、目录等基本信息,然后根据这些基本信息、以及自己看这本书的目的,提出几个问题(明确阅读的目标),然后用自己现有的一些知识来回答我提出的问题。
第二步:然后快速阅读。以每分钟两三千字的速度对整本书籍、或某些章节进行快速阅读(快速阅读的学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快速阅读”),由此建立该本书的脉络、知识架构。期间我会找到这本书中我感兴趣的地方、对我重要的地方、或者一些看不懂的地方,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简单快速标记。如果有必要,就对这些内容进行二次阅读、以及精读。(如果你不会快速阅读,也建议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慢慢地读,这样不仅速度慢,你最后的理解也不会高,尽量把自己的速度放快一点。)
第三步:根据书本再次回答问题。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根据书本内容对我阅读前提出的问题进行再一次解答。
第四步:对答案,重点关注差距。最后,把阅读前的答案和阅读后的答案进行比对,看看自己的回答有多少和作者讲的一样,还有哪些遗漏和差距,然后重点关注这些遗漏、差距、不一样的地方。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