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1-12 08:32:30 | 作者:倪明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3次
中国的东西,历来是好的不花哨,花哨的不好,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书也一样。如果不是人们口口相传,说《毛选》如何好,我是无论如何也提不起兴趣来看这样一本封面和装帧严肃压抑到极点的书的。然而,读了以后,才知道这书真的是好。在严肃压抑的封面底下,隐藏着的,是多么幽默、风趣、有才华,冷静、沉着、有逻辑的灵魂啊!下面从毛选的哲学、毛选文章的背景、毛选的文采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毛选的哲学
毛选第一卷,基本上是大多数是作者在长征之前的重要文章,以及长征到达延安后关于西安事变的一些文章和两篇重要的理论文章:《实践论》和《矛盾论》。大体而言,毛选第一卷是整个毛泽东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的形成起点的文章,是“种子”。作者关于革命斗争、分析事物的基本框架,在这一卷的文章中都基本都搭建起来了。
这其中最重要的文章是《实践论》和《矛盾论》,多数人推荐的正确的读毛选的顺序,也是先读这两篇。这是作者关于自己思想的总结,相当于论点。其基本观点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总结理论,理论指导实践;事物发展由矛盾推动,矛盾分主次,要善抓主要矛盾。有了这些基本认识,再读其他文章,你会感受到其他文章本质上是上述观点的具体运用。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作者对于中国社会的基本调查。通过调查,作者得出了中国和其他殖民地国家不一样,有其特殊性的结论。而有些人死搬教条,只会从书上找理论,作者为了反对他们,写了《反对本本主义》。因为有特殊性,这决定了中国的革命道路和其他国家也不一样,武装斗争需要从农村开始,武装割据能够长期存在。这些思想是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中体现的。以上都是《实践论》思想的具体应用和体现。
事物发展中,矛盾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革命斗争、军队发展、经济建设,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发展和阻碍发展的力量,这就是矛盾。在实践论指明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方向以后,就要靠矛盾论来解决推动事物向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问题了。干革命,最重要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敌人也要消灭我们,也要保存自己,这就是矛盾。围绕这个矛盾,就要开展武装斗争,就要根据自身情况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中国革命的战争战略问题》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开展武装斗争,需要武装力量。红军是其主力。如何建设红军,使红军能够有强的战斗力,不怕吃苦,这是和人的天性有矛盾的。《关于纠正党的错误思想》,解决的就是这个矛盾问题。
在军事斗争的同时,要注意发展根据地的经济,这是支持革命长期发展的根本。关于武装革命和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体现在《我们的经济政策》、《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文章中。
长征结束后,突发情况是西安事变。关于蒋介石是杀还是放,党内大多数意见是杀以泄愤。作者根据当时中国实际情况的变化(中日矛盾激化),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蒋抗日。这一过程中,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抓主要矛盾的典型实践,这主要体现在《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几篇文章中。
二、毛选文章的背景
读任何一篇文章,不了解其写作背景,便不能体会文章的全部信息,更谈不上对文章的深刻理解。通过对写作背景的了解,再对比文章,会加深我们对作者个人形象的认识。
毛选第一卷的作者,和我们传统印象中那个一直伟光正的形象是不同的。在井冈山时期,作者只是个“泥腿子”,他所倡导的那些思想,在当时党中央的眼中是“异类”,算不得马克思主义。中央不但看不上他的思想,而且还要干涉他的做法,把革命往苏联的经验做法上引。毛泽东的《井冈山的斗争》,就是给党中央的辩驳文。与此同时,自己的下属也对革命的前途很悲观,不理解。为了开导他们,他又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文章。如果是我们,自己做的正确的事,领导反对,同事也不认可,而且做成的障碍重重,面对这样的压力,我们能做到从容冷静不撂挑子吗?作者就做到了。从这一时期(1925-1930)年的文章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对党忠诚的党员,一个冷静坚毅的革命者,一个带领队友打赢逆风局的领袖。
在1933年后,作者虽然领导了前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但却被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不断排挤,失去了军队了领导权,安排他只做一些相对不重要的政府工作。作者后来说,这一段时间,“不但没有一个人上门,连一个鬼也不上门”。但作者消沉了吗?没有。作者不但利用闲暇读了大量的书,而且认认真真地做党安排的政府工作。这就是几篇关于经济的文章的由来。如果我们在为集体做了大量的贡献后,反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的时候,自己蒙受了巨大的冤屈的时候,我们能做到这样的豁达和坦然吗?作者做到了。不但自信自己的正确,而且对别人的不理解而给予改变的时间,等待别人的转变。这是作者赢得爱戴的关键。
从文章发表的时间,对照中国革命的历史,可以看出:在反围剿的时期、长征的路上,几乎没有任何的文章。可见在此期间,已经容不得作者有片刻的安静以执笔了。这又足见战争的残酷。但你从作者的笔触中,看不到任何的悲观失望和自怨自艾,或者埋怨他人,给人的总是乐观和沉着。无论处境多么险恶和黑暗,作者总是冷静而乐观对待之。这又是我们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三、毛选的文采
按理说,一篇政治论文,是谈不上文采的。但作者以其个人高超的文学造诣,赋予了这些冰冷文字以舒服的阅读体验。在这里,你看不到曲折拗口的表达,感受到的就是一个老大哥的真诚和幽默,以及文采的斐然。作者善于运用排比以增强气势,也善于运用比喻以便于理解,善于用设问来明确观点,这都是其文采之处。我们举两个例子:
“战略问题,如所谓照顾敌我之间的关系,照顾各个战役之间或各个作战阶段之间的关系,照顾有关全局的(有决定意义的)某些部分,照顾全盘情况中的特点,照顾前后方之间的关系,照顾消耗和补充,作战和休息,集中和分散,攻击和防御,前进和后退,荫蔽和暴露,主攻方面和助攻方面,突击方面和钳制方面,集中指挥和分散指挥,持久战和速决战,阵地战和运动战,本军和友军,这些兵种和那些兵种,上级和下级,干部和兵员,老兵和新兵,高级干部和下级干部,老干部和新干部,红色区域和白色区域,老区和新区,中心区和边缘区,热天和冷天,胜仗和败仗,大兵团和小兵团,正规军和游击队,消灭敌人和争取群众,扩大红军和巩固红军,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过去的任务和现在的任务,现在的任务和将来的任务,那种情况下的任务和这种情况下的任务,固定战线和非固定战线,国内战争和民族战争,这一历史阶段和那一历史阶段,等等问题的区别和联系,都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但若用心去想一想,也就都可以了解,都可以捉住,都可以精通。”
这一段里,6个“照顾”和34个“和”,大珠小珠落玉盘,给人以听贯口的美感。
“所谓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快要”二字作何解释,这点是许多同志的共同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这一段的三个“它是”及其比喻,是作者革命浪漫主义气质的重要体现,可以与其诗词相媲美。
以上就是我关于毛选第一卷的一些阅读感受。生活的艰难是每一代人、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这和毛选所讨论的问题的本质没有不同。把毛选中的一些基本原则灵活运用于我们自己的生活,这是我们这个时代阅读这本书的最重要的意义。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