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2-07 21:30:33 | 作者:李丁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2次
本来还是打算按照前两篇的格式写的,就是贴一段原文,再讲一段我的感想,可是觉得貌似这样写没法有个宏观的big picture。所以这次换一下写法。
之前两篇的link在此:
我想先来说一下郭生整个六年PhD的概况,梳理一下。
第一年:带着满满的憧憬入学,前六七个月被老板指派去做老板很看好的一个project A,基本在做苦力,写code跑实验,结果投了没中。后两个月意识到自己有自带funding于是开始闭门造车,自己苦思冥想,进展不是很大,然后暑假三个月在google实习度过。
第二年:暑假休整好了之后,带着满满的憧憬回到学校,开始做自己暑假前想新领域的idea B,写code测试自己的想法。这一年这个idea B投了两次,都被拒了,部分原因是郭生和老板都不是这个新领域的专家,写的文章和做的实验都不够懂行,所以几本就放弃了。与此同时,这一年郭生也去和隔壁实验室的打下手打酱油做了一个项目 C,结果隔壁的项目 C不仅中了,而且还拿了各种奖项。郭生开始怀疑人生。
第三年:被导师和师兄鼓舞,郭生带着满满的憧憬又回到自己一开始做的project A。虽然这时的郭生更有经验更有干劲,但是老板毕竟已经tenured,带头师兄也在找工作,所以这个project A再次烂尾。
转折点:第三年的暑假微软MSR实习,第二年的时候郭生盲投,直接被拒,第三年的时候由于打酱油的隔壁lab的项目C,MSR的一个研究员就给了他实习的offer。郭生的manager也很年轻充满干劲。这个实习的项目不仅产出了一系列的论文,而且帮助郭生意识到怎么样做publishable research,同时也想出了个idea D可以试试。
第四年:带着满满的憧憬回到学校,开始做idea D,这次的憧憬终于没让郭生失望。 在和好基友闲聊的时候发现附近的一个小workshop于是吭哧吭哧做了个idea D的雏形投了出去,还中了,而且还就此认识了Harvard的教授。和大家聊了之后,郭生接着回去把idea D做完,期间还跑去berkeley一个教授聊聊,得到一些启发,在第四年结束的时候投了一个顶会,被拒了,但是他已经大概知道怎么把自己的一个idea变成顶会的论文的流程了。
第五年:带着满满的憧憬开始第五年,这一年郭生将会发表五篇一作论文,为毕业铺平道路。在做idea D的时候郭生又想出了idea E,于是花了两月把E也做了投了。D和E都被拒了之后,郭生重新包装再投出去,问他老板怎样才能毕业,老板又让他做project A,郭生没理,接着沿着D和E往下想了。这时又跑去和Berkeley的教授聊聊,发现这个教授可以做idea F。顺便八卦一下,这个教授就是Jupyter/IPython的创始人。莫名其妙的idea F被同学po在reddit等各种论坛引起一阵风云。第五年还剩两个月,郭生找了个新来的教授抱团做了个idea G,把这个教授拉进自己答辩委员会。暑假郭生跑去google,google给钱让他接着做idea F因为的确貌似挺有用的。所以这一年DEFG都投了,最终也都中了。
第六年:这年郭生自带的funding用完了,但他的老板很nice决定接着fund他,而且还同意让他去哈佛找之前workshop里由于idea D而结缘的教授。到了哈佛,郭生和教授就讨论出了一个idea H,在剩下的四个月里,郭生疯狂写code,最终在学期结束搞定项目投出paper,飞回加州。这位哈佛教授就是郭生的第三位答辩委员会的成员。郭生总共有DEFGH五篇一作文章,顶会虽然只有一个,其他都是差一点点的会,但郭生当时反正也不想找教职,所以整个委员会也都同意他毕业了,满满的憧憬终于变成现实。
二次读完,感想很多,总结三大点吧:
PhD期间意识到最大的一点,我觉得就是意识到了人生无常。很多时候命运的安排远远超出我们自己的能力的范围。很多东西都不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作为一个computer scientist, 我下意识的就觉得很多东西都应该是deterministic的,就像是写了个程序,它的输出就是应该是十分确定的,可是人生的确是不可控的。
举几个例子吧。第一个,研究的方向。入学前两年,多数学生都是clueless,基本都是靠导师提供一些想法和方向,而这个方向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可能做了几年是个dead end,有可能做了几年变成deep learning一般的热门方向。这种大方向的控制,基本都是学生自己没法预测和控制的。
再举一个,各种闲事琐事的作用也是无法量化和预测的。在郭生的经历里,他怎么可能预测到自己和好基友闲聊从而听说了某个workshop,从而认识哈佛的教授,从而帮他把idea D完善,从而在他博士最后一年能去哈佛访问,从而发表博士论文的最后一篇文章,从而凑齐自己的答辩委员会。
当初,他怎么可能预测到,和好基友喝的一杯咖啡和闲聊,能在几年后帮助到他自己毕业呢。这就是无法预测,无法计划的。
只能顺其自然,做最好的自己,增大成功的概率。关键在于意识到身边发生的很多事情是在自己控制以外的,成功了不必过于沾沾自喜,失败了也无需太责备自己。
虽然人生无法预测,但是个人努力还是十分重要的。基本没有谁可以不努力就获得很大的成功,就算不努力可以一时顺利,也无法一直顺利。
郭生虽然前面几年都一直在撞墙,既没找到自己研究的方向,也没投出一作的文章,但是他一直在努力,没有放弃。正是这些年的积累,能让他在第四年第五年,厚积薄发,一股气做完了四个项目,这种写code能力写paper的能力,都是郭生前几年坚持的成果。
我的博士起步也是比较艰难,第一篇论文很快就做完投出去了,但是投会议被拒了两次,每次被拒就是要接着花时间改进,这样一年就过去了。之后转投一个journal,经过再两次major revision和一连串的minor revision,最终过了三年才present。不得不说这样子的体验是挺可怕的,我挺幸运的,各种机缘巧合能够从谷底走出。
最近在读一本书,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书名里的Grit原意是小沙粒,后来延伸出“courage and resolve”的意思,勇气和决心。不得不说Grit和郭生的Grind这本书有异曲同工之意。都是要慢慢研磨,坚持不懈。这本Grit的书里举了很多名人成功的例子,发现他们成功的共同点并不是他们很先天聪明或者很有天赋, 而是后天不断的努力,遇到困难也不放弃。读Grit的时候总感觉自己在读鸡汤,可是那些例子貌似又的确挺convincing。之后有时间再写写那个的读后感吧。
这些年来,断断续续的也很多同学都问过我说怎么选PhD offer。虽说这个是个幸福的烦恼(毕竟拿了好几个offer),但如果选择不当的话,的确可以造成多年困扰。
我觉得学校排名重要,地理位置重要,实验室的同学重要,可最终最重要的还是导师。其实导师重要的原因太多太多,我也没法一一列举,就说两个本科同学可能没意识到的吧。当然,如果你的目标是天天划水,几年后混个学位的话,就不用考虑以下的因素了。
说回到郭生的案例,他导师真是太不错了。这些年郭生都没有做导师的critical path上的project,导师也没很大的意见。其中部分原因是郭生自带funding,部分原因就是导师自己本身比较nice。在这种情况下,让郭生做了DEFGH五个项目顺利毕业,也是挺难得的。
终于写完The PhD Grind的二次读后感了,不知道几年后再回看会不会有新的感触。这次读和五年前入学的时候的心境和体会是非常不一样了。期待下一次的转变。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