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关于道德对于人来说是最先的标准的书籍或者名著,最好详细讲讲主要思想。谢谢,急求,在线等。
《道德经》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易经&道德经是一本书么?
不是滴`` 《易经》与《道德经》是我国文化史上最早的两部伟大哲学经典,先后编定于洛阳。《易经》基本上是集体创作的,是我国先民在与大自然的斗争和社会生活过程中保存自我的预测记录。它直接继承了夏代的“连山易”、商代的“归藏易”,前后大约千年左右,最后经周公姬旦于西周初年编定于洛邑成周。⑴《道德经》是一部个人著作,乃由东周守藏史老子创作,大体上成书于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之前的国都洛阳。⑵这两部经典,“以其人格之伟大,思想之精深,遂乃皋牢百代,独步千古,二千年来,百家群籍,浩如烟海,沿流溯源,几乎无不以此二书为其本根,学者有志于中国哲学,固舍此莫由也”。⑶可见其影响的深远了。 《易经》经文包括卦象64个,卦名75字,爻题384个768字,卦爻辞字数4000挂零,合计近5000字。历来视其为一部古占卜书,“卦以示象,爻以示变,辞以明吉凶”,这说明“古者事必有卜,国家大事,悉以卜决之”。⑷“《易经》虽然以占卜书的形式出现,但却堪称我国哲学史上的第一本著作。”⑸ 《道德经》是一部纯真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第一部从宗教哲学中脱胎出来的哲学专著,全书分81章,5000字,故又称《老子五千文》,又因其分道、德两篇,故又称《老子上下篇》,后人简称《老子》。⑹ 《易经》与《道德经》的内容,均是通过对宇宙现象的仰观俯察,归纳总结出来的,其共同的核心是事物总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这种状态是由事物的正反两种性质所决定。尽管《道德经》的出世晚于《易经》500多年,而它的思想体系源溯于《易经》是不可置疑的。《道德经》传世之后,道家学派遂崛世而立。此后,儒家兴起,而《易经》由于种种原因被列为儒家经典。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两部经典到东汉早期道教创建时,已被列为道教重要典籍,后被三国魏在洛阳任要职的青年学者王弼(226~249年)分别注释,成为一家之言,遂盛传于世。今就这两部哲学著作的共同点略析于后。 一、 关于宇宙本体论 《易经》是以“棥薄? -”二爻所组成的八个卦象来体现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的。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实际上,可以合为四种物质:气土水火。世上的万物皆本源于此,而最概括的体现则为一代表阳,- -代表阴。阴阳相合,化生万物。《易经》尊阴,直接继承商代的易观,所以称“阴阳”。这“阴阳”却被《易经》提出的宇宙本体的“道”所统帅。当代易家宋祚胤通过《易经·随》的研究,揭示出“道”为《易经》的宇宙料本体观。他一扫2000年来断句之误,对《随》卦爻辞作了正确的断句。《随》卦九四爻辞说:“有孚在,道以明,何咎”,⑺三国魏的王弼和北宋的程颐对这条爻辞的解释,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他们断句为:“有孚,在道,以明,何咎?”王注为“心有公诚,著信在道,以明其功,何咎之有? ”程注为:“其至诚存乎中,是有孚也。其所施为无不中,在道也。唯其明哲,故能如是,以明也。复何过咎之有? ”宋对王、程之注稍有纠正,他的正确解释是:“只是由于内心有‘诚'存在,作为宇宙本体的‘道'能能够彰明,从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于是什么坏事都能够避免了。”⑻而《履》卦九二爻辞:“履道坦坦,幽人贞吉”中的“道”,也应作为宇宙本体的"道"的解释才符合《易经》本意。而《易经》之《小畜》和《复》两卦中的“道”才是按“道路”的“道”讲。⑼《易经》中的“道”作为宇宙本体是在不起眼的爻辞行文中提出的,因此虽引起后来的王、程二位学者的注意并予以阐扬,但因他们的释文欠明,所以又被淹没了,最能根据《易经》探颐索隐、钩深致远并独创一家的要数春秋学者老子了。 《道德经》是老子在洛阳任职期间的业余之作。他从《易经》中受到启示,以鲜明的观点,描绘和论证了“道”为宇宙的本源。老子提出: “道者,万物之注(主)。”(64章)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章) “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25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14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 老子对道的功能作了揭示,对道的性状作了描述,千方百计用人世间的有形物予以比拟,让人们知道这个恍恍惚惚、无上无下、无头无尾、不可名状的东西就是“天下母”,全面、深刻,精入地说明了宇宙的本源。这就是用今天的科学术语所讲的“元气”、“能量”和“气场”。可见,“道”是物质性的东西,虽然无形无象却充满宇宙。老子所说的“精”是指“其小无内”的“太素元精”。也即通常所说的粒子。它由至小的能量子组成至大无形的统一场,充斥宇宙,无所不在。简言之,老子的“道”是能量化的气场。这一明确的宇宙本源的论题的提出,就连外国科学家也为之折服。卡普拉说:“在中国哲学中,‘道'只是隐含着场的观念,而‘气'却明确地表达了场的思想。”爱因斯坦说:“物质是由场强很大的空间组成的……在这种新的物理学中,并非既有场又有物质,因为场才是唯一的实在。”〔10〕这是说场是基本的物理实在,粒子只是场在局部地区的凝聚,是能量的聚合体,有形物体只是场的暂时表现而已。老子从中国古典哲学《易经》中得到启发并形成自己独特而完整的“道”论体系,代表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光华,也是世界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里程碑,它对中国甚至外国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政治、宗教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老子在提出“道”的同时,又提出了“无”,二者是“同出而异名”的。他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这就是“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章)的不同说法而已。这个实同名异的命题,两千年来,人们都认为“玄之又玄”不可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老子“有生于无”的论题到20世纪80年代成为世界天文物理学家们主攻的目标,并且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82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召开的一次早期宇宙讨论会上,首次把“宇宙创生于无”作为一个研究题。当时苏联物理学家林德说:“宇宙创生于无的可能性,是非常有兴趣的,应当进一步加以研究。有关奇性的一个最令人困扰的问题是:宇宙创生之前,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是绝对的形而上学的,但是我们有关形而上学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类玄学的问题,有时却由物理学给出答案。”〔11〕1983年,剑桥大学霍金教授即致力于发展一种宇宙自足理论解。〔12〕1984年,霍金和他的合作者、中国物理学家吴忠超教授共同研究给出了第一个“宇宙创生于无”的数值解。〔13〕这个创生解,是基于霍金等人所研究的量子宇宙理论而得到的,按照宇宙的定义,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存在于宇宙之外。利用这一条件,就完全确定了宇宙空间创生的幅度,只要根据动力学规律,就可以计算宇宙空间的创生幅度,这也就是“宇宙创生于无”的幅度,当然,这个目的的达到为期是不会太远的。老子“有生于无”的宇宙创生说的伟大哲学论题,将揭示出自然之源的大迷。 由此可知,《易经》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和《道德经》里的纵横原理是相同的。“易”理也就是“道”的运化原理。老子之后,《易经》“大传”的作者受《道德经》的启示,阐述了《易经》的阴阳学说,大大发挥了“道”的本意,把《易经》的哲学思想推到一个相当完美的高度,被推为“群经之首”,堪与《道德经》并列。 二、关于认识的辩证观 中国的辩证法首先见示于《易经》,用于《道德经》。《易经》的辩证观体现在卦与爻的相对变动上,先看对卦(图一省略)。 上面32对之64卦,是两两相对的,即每二卦之阴阳爻相对(现行《易经》64卦排列,未按辩证但易辨认可查),这种相对的关系是辩证关联关系,逻辑机念,非矛盾关系。因为按辩证逻辑原则,这两两相对之卦,有相互的蕴涵性,含有相同的本质因素。〔14〕 再说单卦: 每一单卦,其六爻也有辩证逻辑的关联关系,不过它们这种关系是以阴阳周流六虚的变的原则显示出来的。“每一个卦的内卦或下卦的第三爻,是该爻主题之初极;初极之时,其正意或愿意已否初级;然后,上卦之下,反之正起,五变而辩证之,至上卦之上,一卦之极。本卦原意之反臻成,蕴蓄新的开始。这就是极而必反,反复遵也的意思。”〔15〕 对《易经》这种卦爻辩证的演变法则,当代易学专家金景芳先生作了另一种明确的探索:“《易经》64卦之排列,皆两两相对,而首《乾》、《坤》终《既济》、《未济》。每相反对之二卦,可视为一环。此一环中之前一卦为正,后一卦为反或对,其相邻次环之前一卦可视为合,此与唯物辩证法之第三法则枣否定之否定枣相符合。为发展运动中进入一较高之阶段,又每环中之前一卦。可视为一种事物、现象、过程所规定之质;其卦由初爻至上爻之递进,可视为其质之量的逐渐变化而继长增高;后一卦可视为突变转化之新质。而否定其前卦之质,以下各环,依此方向而向上发展,适与唯物辩证法之第二法则枣质变与量变(由量到质及由质到量之转化)枣相符合。又全《易》六十四卦可视为一链,以《乾》《坤》为始,《既济》《未济》则为向出发点之复归,仍与否定之否定相合。而其每卦中所构成之质料,则为阴阳两种符号,是又合于对立的统一也。”“否定之否定是向出发点复归,为辩证法运动特征之一,其所谓夏归也,意非绝对的夏归,乃成螺旋曲线以向上发展也。”〔16〕 《道德经》的辩证观对后人的启发最大。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是说向着相反的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保持柔弱的状态,是“道”的作用。一语道出了辩证法的重要原则。老子受《易》之启发,又见到宇宙现象的变动轨迹是进退、得失、安危、存亡、成缺、损益、寒热、静躁、新敝、先后、荣辱、祸福等一正一反两种作用;刚柔、强弱、雌雄、白黑、美恶(丑)、善不善(恶)、巧拙、辩讷、明昧、上下、大小、长短、曲全、枉直、洼盈、多少等种种形性及其呈现的积极消极现象。 老子认为道的运动是有规律性的。从上述的宇宙现象的形式来看是在对立相反的状况下形成的,这种转化过程是无尽止的。再者,道的运动规律形态是循环性的。老子说:“有物混成……周行不殆”(25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各复归其根”(16章)。这种万物的形成与运动在于物本身的阴阳转化。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万物内涵着阴阳两种相对的势力,这阴阳两气在互相激荡中而形成新的和谐体就是指的这一转化过程。 我们认为老子“道”的“周行不殆”不是准圆周运动,而是与《易经》的“复归”一样的螺旋曲线向上发展。 看来,《道德经》与《易经》关于物质的形成的运动轨迹将是殊途同归了! 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的《从历史角度看四种相互作用的统一》一文中说:“在70年代99%的物理学家都相信,另有一个数学观念要引用到物理中来描述所有的相互作用,这个数字观念叫做纤维丛,物理观念叫做规范场。”“其中电磁相互作用是一个规范场,……引力理论……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现在大家也都相信是规范场。总而言之,所有物理里的基本相互作用都是规范场。” “普遍的规范场等同于纤维丛上的连络。什么叫作不平凡纤维丛……缪毕乌斯带子,就是一条带子的两端一正一反连接来。一个纤维丛最基本的性质,不在它的某些部分,而在它的连接方式上……但目前绝大多数物理学家都认为规范场和纤维丛的观念引入到物理中来是一个大家都接受的事实。” 当代著名数术学者陈维辉教授将《易经》的阴阳、八卦、64卦组成的圆形图枣太极图和《道德经》里的阴阳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周行”图给合了起来,并进而统一在杨振宁的纤维丛观念之下,得到了高度的、和谐的、科学的统一。他说:“不难发现,我们把太极环以阴偶环节点打开以后,形成了一个S型螺旋,不管上下自旋,却有一定的自由度。” 由于上下两个S形螺旋,按缪毕乌斯反带就形成了一个8字的不平凡纤维丛。 这时,8字不平凡纤维丛有三个特点。 其一是:阳的部分从外而内,阴的部分从内而外,阳在外时为前进,阴在内时为后退,这是太极模型。 其二是:首先把太极开放成S形,二次把两个S形封闭成8字形,三次把8字形开放成螺旋。这就是开放、封闭、开放的三生万物。这时,三五相包,寓意五行于其中,螺旋外为五行相生,内为五行相克,土位居中,这就是三五相包原理。 其三是:三生万物。 我们把带子反接成8字后,从纵向剪开。 道生一:那么第一剪后,成为大8字不平凡纤维丛。 一生二:那么第二剪后成为两个套扣的8字型不平凡纤维丛。 二生三:第三次剪开后,形成三个8字型不平凡纤维丛。 三生万物:剪开n次,形成套扣和n个8字型不平凡纤维丛。(图二省略) 这样,把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统一在太极模型之中,这个模型就是规范场和不平凡纤维丛。〔17〕 由此,《易经》与《道德经》这两部各为5000文的哲学经典的“众妙之门”已被自然科学的金钥匙打开,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之源,也将面目真现,流泽万代。
《老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它成书于什么时期,有哪些特点?
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上下共五千字。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
《老子》从古至今有很多种翻译,就光原本也有很多的版本,所以研究起来比较艰难。
一、老子简介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汉族,楚国苦县(今河南周口鹿邑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修德以达天
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两个最大难题,就是有关宇宙的本原及人类的命运问题。普天下的科学家、思想家,自古至今,苦苦为之追求又总是难以回答清楚。在两千五百多年前,老聃的“五千文”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所独有的东方思维方式,对于这两大难题竟然做出了至少在当时看来是谁也不能做出的终极答案。至今读起来,仍然令人感到不可思议。本人20多年来,将通行本老子对照帛书、竹简,结合当代科技前沿成果,进行反复研究校对,深感版本愈古则愈近老子的本义和主旨。
老子发现,宇宙分为有形与无形两个物质世界。“大道”无形,不生不灭,故又称之为“恒道”。有形的万物,有生有灭,可见可摸,且生之于道,灭而复归于道,故又称其为“可道”。道子既是最小的粒子,又普遍存在,乃为宇宙的本原物质。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二、三至万物的公式。此乃天下独一无二的宇宙结构模型。“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万物得一以生”。这里的一,史称太极,依老子言,“视之不见,名曰微”,万物起源于一,一即微子。这里的二,史称阴阳两翼,以今观之,应是轻子与夸克两者,所有的基本粒子皆生于此两者。至于三的含义,猜测颇多,从生成万物的所有化学元素之构成看,只能是指质子、中子和电子。由此三者生成的原子,核外带阴电,核内带阳电,阴阳电荷平衡而呈中性。因此,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这个论断是多么的科学准确而又形象啊!老子何以能与现代科技相媲美!又何以超越群英而独立于天下?
老子发现,人有三种认识能力,除通常的感性活动和理性认识之外,还有更高级的第三种思维,他称之为“不智”。“知不知(不智),尚矣;不知不知(不智),病矣。”“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这是长沙帛书老子甲本不同于后来所有老子版本最可贵的地方。“绝智弃辨,民利百倍”;“绝伪弃虑,民复季子”。这是郭店老子竹简最可贵的地方之一。智辨与智思,是基于感性活动的理性抽象,只能认识有形事物的现象与本质。若要认识道生万物以及万物复归于大道的实况,那就非要弃绝智思与智辨,运用第三思维不可了。为道有别于为学,就在于损智弃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老子告诉人们,修德是实现天人合一的根本途径。为要认识和运用大道,就必须开发第三思维———不智,为要开发第三思维,就必须修德。“修之身,其德乃真,”进而修之家、修之乡、修之天下。修德,先修下德,再修上德。下德,即仁义善行之谓,达到大公、无私、无欲、无为、无思、至柔这一最高境界后,继而修上德。“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上德不德,上仁不仁,大智不智。具有上德,方能得道,从而沟通天地人而为王者。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宇内有此四大,人居其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有上德之王者,得大道遂以万物为形器而用之。
老子学说不是神秘主义,也不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小国寡民”,不是政权意义上的国家,当然就更不是主张封建割据,而是指学道的组织要小,小而寡则利于清静。“无为而治”,不是主张消极颓废,而是主张简政。“治人事天,莫若啬。”“返朴归真”,不是复古倒退,而是回归自然,法天、法地、法自然,使人具有浑朴真诚的品格。老子真正的社会理想,是大同大顺。无积私、无争战而达大同。人法地、法天、法道而达大顺。大同,必消灭私有制,消除私有观念。大顺,必消除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对立状态而达于和谐。(
我有一本 你去看下凤凰台的老子一书的讲解讲的蛮好 ,不过看书的话我就看的不是很懂哦呵呵
一、《老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老子》、又名《道德经》,它与《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上下共五千字。
二、它成书于什么时期,有哪些特点?
《老子》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
《老子》从古至今有很多种翻译,就光原本也有很多的版本,所以研究起来比较艰难。
三、人物简介: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汉族,楚国苦县(今河南周口鹿邑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正式把《老子》一书称作《道德经》的是在哪个时代?
唐代的时候。老子,一生就写了一本书,道德经,流传至今,里面写了很多人生的哲理。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西周。。。。。。。
文章标题: 《道德经》是不是最早的科普书籍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duhougan/119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