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5 12:27:47 | 作者:林杨大队长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2次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一、全书概述
《乡土中国》从乡土本色入手,然后从文字、社群关系、道德传统、秩序体系、男女情感、权力性质等方面来具体分析个人在乡土社会中的地位、个人与家庭、家族、群体间的关系,以及人与空间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等,表面上看来,《乡土中国》的论述形式是比较发散的,但是我认为其实这十四章内容并不是割裂的,相反,有内在的逻辑,那么费孝通先生是如何把这十四章串联在一起的呢?
“乡土本色”是全书的总论,“土”指的是土地、社、农业和守土意识 ,“乡”指的是群、故乡和具体的时空坐落。乡土社会以土地为本,人们“生于斯,死于斯”,人口流动率低,由此形成了村与村之间的隔膜,从而能人们世世代代在相同的熟悉的环境中长大,靠着长辈所遗传下来的经验生活,是一个“熟人社会”。
由此,费孝通指出了文字下乡的困难。一方面在空间上,乡土社会的人们面对面的亲密接触,由此可以进行口头交流,口头交流的优势在于可以表达出文字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意思,人们彼此熟悉,通过气味,表情,动作,语气等可以更好理解对方;另一方面,在稳定的乡土社会中,世世代代重复着相同的生活,上一辈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人们只需要记忆与保存就够了,所以不需要文字。所以,只有在乡土社会的结构与环境发生变化,传统的方式已经无法帮助满足他们生活的需求时,文字才可能真正下乡。
紧接着,从时间格局上的经验传递性引入我们的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这一概念。然后指出中西方的社会结构是不一样的,中国的社会格局是差序格局,而西方的是团体格局。
团体格局中团体之间界限是明确的,每个成员对于团体来说都是相同的,就好像一捆捆柴,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它们之间是平行关系。而差序格局就是:“以己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而是象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所推出去的一种由远到近的关系,具有伸缩性。正是因为这样,公与私,群与己之间的界限变得十分模糊,个人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时也可以“为了自己牺牲家,为了家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天下。”
随后,又分析了作为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家”以及家族。他认为,家是以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家族在结构上包括家庭;最小的家族也可以等于家庭。家是一个事业组织,承担着经济、政治、宗教等多方面的功能,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结构原则上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家的主轴是父子之间,婆媳之间,夫妇是配轴。
同时,因为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所以在事业上要有男女分工,在感情上强调男女有别。
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所以“乡土社会正是通过礼俗、传统对乡民进行教化来对乡民进行治理,达到一种无为而治”,乡土社会不需要法律来维持秩序的,“无讼”是乡土社会的特色。而他也特别指出,要使现代的司法制度得以彻底实施,就必须要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进行改革。
在分析乡土社会秩序何以维持的基础上,费孝通进一步剖析了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他认为有四种权力类型,分别是,社会冲突中产生的横暴权力;由社会合作与契约产生的同意权力;由文化传统产生的教化式权力,以及社会快速变迁所产生的时势权力。
乡土社会中既有横暴权力也有同意权力,但是收到生产力水平,以及分工体系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这两者在乡土社会的权力体系中都不占据主导地位,起到主导的是长老权力,也即教化权力,既非民主又非异于不民主。
“被教化者并没有选择的机会。他所要学习的那一套,我们称作文化的,是先于他而存在的”,在一个稳定的社会里,生活是完全由传统规定的,这样的社会可以说是教化的,乡土社会就是靠近这种标准的社会。
当然,如果文化不稳定,社会变动期间常会出现时势权力。人们发现旧方法不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抛弃它,但是在新方法出现之前,人们不免会无所适从,这个时候就会产生“文化英雄”,他提出新的办法,获得了人们的信任,他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产生一种权力,也就是时势权力。
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发生变迁会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台;名与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乡土社会是以血缘来代表身份地位的,而地缘则是契约的体现,所以他认为血缘结合到地缘结合的转变时社会性质的改变。
名与实的分离体现在“注释”形式上,人们不断的为长老的权力注入新的变动的内容,长老权力其实是“名存实亡”。最后,他认为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欲望是文化教化的结果,是利于生存的,人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欲望进行活动,但是现代社会光靠欲望是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的,所以出现了社会计划,据此他认为“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可以说,《乡土中国》一书通过比较全面的分析观察来显现各种各样丰富而又独特的乡土文化形态中的人伦与社会关系,就像作者所说的,试图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重大问题。当然,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费孝通先生还探讨了另外两个更加基本性质东西,“社会是如何组织起来的”以及“人格是如何建构的”。
二、思想感悟
这本书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此刻已有70多年的时间跨度了,中国乡土社会是否还有剩余?中国要实现全面的现代化是否要完全去乡土化?乡土社会对中国的未来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是我在读书过程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一)乡土社会面临冲击
不可否认,我们可以发现费孝通先生所描绘的乡土社会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土社会面临着诸多冲击。
城镇化进程是对传统的乡土社会的一个巨大的冲击。城市不断向周围扩展,占据土地,乡土社会想实现向以往村落的隔离在空间上已经不再现实,陌生人会不断进入到原本的乡土社会,乡村从地理上文化上政逐步转变为城市。一方面,如果城乡之间存在隔绝,就会破坏乡村和城之间的有机循环。现在的农民工进城打工成为一种热潮,同时他们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再回到老家,造成了乡村人才的持续性流失,所以乡村要打开自己“紧闭的大门”。与另一方面,无为而治的状态不适合我国的国情与现代化进程的要求,很多关乎人们福利的事情要动用政治权力来实现,比如建设公共设施,颁布民生政策等,所以其传统的政治—社会治理格局也走向瓦解。
其次,计划生育制度也减弱了血缘纽带的人际圈,三口之间成为一个家庭的常态,有血缘关系的人逐渐减少,彼此之间交流也减弱,没有兄弟姐妹的人,更容易丢弃传统的血缘观念,而这毁坏了差序格局的根基。现代的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开居住。亲戚之间除了逢年过节,交往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再者,随着现代化技术以及工业化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的生产方式等发生变化,传统的乡土社会的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变化,比如通过使用农村资源来发展城市经济,而人多地少,中国农民单靠农业生产已经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准,更不可能支撑起繁荣的城市消费经济。同时,西方法治权利义务的观念的引入,使得人们开始怀疑过去的一些价值观念,对传统的乡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乡土社会社会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逐步解体。
(二)乡土中国的走向
世界上有众多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与特点,这是他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所逐渐形成的。历史的潮流中,我们发现有很多旧东西消失了,也会有新的东西加进来,这是一个民族成长过程中的新陈代谢,是必然的。但是同时我认为,也有很多基本的特质是不容易改变的,深植于每个人的血液与内心深处的。就像我很多时候都在思考,为什么中国人常常强调“中庸之道”,与人相处时要“以和为贵”,在欲望上要“克己”,在评价自己上要谦逊,要孝敬长辈,尊敬师长,要居安思危;为什么我们表达情感是含蓄的;又或者,为什么我国出现的宗教是佛教,是道教,而西方的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为什么对土地的敬畏远远超过西方国家,为什么我们安土重迁,在乎落叶归根……我想这就和费孝通先生在解释我们的社会为什么是差序格局为主的一样,具有一定的地理历史因素,文化作用于行为,行为反过来强化文化。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习性,很多的根据都能够从土地里找到。乡土文化是一种我国的独特的文化形态,中国几千年来在这种文化形态中培养起了独特的中国人、独特的国民性与文化性格。我们早已经将这种文化烙印在我们心里,与自己融为一体。我的家乡有一句常说的话,“祖上三代都是农民”,又或者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传统的乡土社会的文化的投影,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气息。即使是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说乡土文化形态中的传统依然深刻影响着我们,我们还是一个熟人社会,人情社会,其实不管是追求稳定、保守,还是天人合一、儒道中庸的价值体系,都是这种乡土文化的体现。
所以有人认为认为中国的乡土特色可以永不消退。他们认为“乡土社会”是一个永恒的概念,还有人进而认为未来中国的社会秩序,还是赖于恢复以往的人伦关系,以及其背后的儒家理念。
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认为,尽管我们现代的文化传统上还残留着很多乡土中国的影子,但是也有很多东西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就像前面提到的,我们的血缘观念正在逐渐减弱,礼治开始为我们所摒弃,我们要追求法治,权利义务观念深入我们的心里,长辈早已经不是可以使我们信服的权威,文化开始呈现多元化的融合……这只是短短几十年,我们就发生可以说的上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在未来更漫长的时间里呢?究竟传统的乡土中国会走向何方呢?
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文化认同上的冲突与迷惘。我们一边在感慨现代化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一边又开始怀念那个纯朴真诚的社会,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乡土文化与西方文明也将从冲突过渡到包容,再从包容中孕育出具有二者特质,更适合现代社会的文化,当然,这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乡土文化了。但在这新旧交替与融合之际,如何更多的让其平稳的过渡,我想也是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所要关注的问题。
通过对费孝通的其他书籍的阅读,我们可以发现,他认为在乡土社会进入到现代化社会的进程中,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已处处产生了“流弊”” 传统的“乡土中国”的解体是必然的,甚至是必须的。而问题不在于这种社会形态要不要终结,而是如何终结。为此,他提出了几点非常有参考意义的建议。第一,变革土地制度,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实现“耕者有其田”。他认为我们的土地只能生产仅勉强维持劳动者生存的报酬,本身无法产生经济地租。这样的土地要继续生产,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耕者完全享有土地上的出产,也即要让“耕者有其田”。
第二,现代工业下乡,以乡村工业化带动小城镇发展,同时在城市成为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实现城乡良性互动。第三,因应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重塑政治—社会治理和社会文化心态。
参考文献
[1]陆益龙. 乡土中国的转型与后乡土性特征的形成[J]. 人文杂志, 2021(5):161-168.
[2]谢建社, 牛喜霞. 乡土中国社会"差序格局"新趋势[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37(1):8-13.
[3]“乡土中国”及其终结:费孝通“乡土中国”理论再认识——兼谈整体社会形态视野下的新型城镇化[J]. 山东社会科学, 2021(2):5-12.
[4]王铭铭, 杨清媚. 费孝通与《乡土中国》[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30(4):1-6.
[5]徐新建. “乡土中国”的文化困境——关于“乡土传统”的百年论说[C]// 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 2005.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