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6-28 14:27:28 | 作者:白日做梦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5次
因为之前看过《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对于里面的观点和言论包邮敬畏之心,至此,对于一些不同于世俗的言论或观点或想象都不敢妄下定论,说他们是错的,因为没有人有权利可以判定每一种想法的对错,只有因人而异之分别。对于本书中出现的各种想象之场景及观点,我都怀有一份钦佩之情,敬畏之心,却不敢妄加评议,毕竟于我而言,这样的想象力是需要天赋并且在世俗的世界中仍然保留内心的澄澈才能激发的创作才能。
书名来自于第一个碎片故事---《夜晚的潜水艇》,主人公因儿时的想象力,通过把自己的房间想象成潜水艇,夜晚在大海中航行而收获不一样的快乐与乐趣,但因在父母他人眼中称之为异类,所以后来主人公放弃了想象这一能力,回归到所谓的正常生活,再也没有想象到那艘承载了奇幻想象的潜水艇。
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说作者在写完一个故事的那一刻,就已经把它交付给读者解读了,此书的任何反馈都来源于读者本身,而非作者意图。那么按照我的个人理解,这个故事应该是指成年人的想象力是如何被扼杀的,不能说这样的选择是错的,芸芸众生,究竟有几个能靠非凡的想象力活下去的呢?现实的生活就像是不定时炸弹,在你想要松懈的时候按下了倒计时按钮,可以选择暂停键么?不,不可以,除非你是炸弹制造商。在稍微年轻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愤慨,就是因为刻板传统的考试教育扼杀了孩童和少年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现实是就算给你完全自由自主的权利去想象、发明与创造,真的就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么?反驳我的人必定会说,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不行?那么我想问一句,创造力和想象力真的脆弱到可以被传统教育就扼杀了么?只是因为我倡导你应该考取高分,你就不能在脑海建造出一艘潜水艇了?只是因为我告诉你多读书,你就不会畅想不用工作躺着赚钱的美梦了?你会,每个人都会,只是我们自主选择放弃了那一抹微弱的想象之光,因为我们不觉得那会成功,不认为那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更不会花费时间将那点火芯重燃,是耗费时间在不一定成功的事情上,还是选择一条更为可能实现的事情上,这么简单的选择题大家都会做。
因此,大可不必愤慨,更不必将这一切的罪恶源头归功于外界,其实最该责备的是你自己本身的决定,与他人无由。但是奇怪的是,人最害怕和恐惧的就是承担责任,一件事情发生了,第一反应永远是如何陈述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旁观者,才能把自己从该事件中摘得干干净净,仿佛只要是旁观者就可以站在上帝视角评判该事件,所谓客观其实早已过滤了自私的阴影,显示于人的是可以曝光于阳光之下的那个自己。这算得上是人性的特点吧,称作弱点不太恰当,毕竟是存在这样的圣人贤者,心中只有大爱与无私。
第二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我”,作者本人的体验,他去一个寺庙,算是清修,在山上找到一个瓮,置身其中,伸手不见五指,静谧的四周,暗黑的环境,无人打扰的方寸之地将自己的思绪完全沉浸在黑暗中,任由其在宇宙空间畅行无阻,每每去那里面坐一段时间后,总能感到心情愉悦畅快,仿若新生,此前的烦恼一扫而光。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刺杀骑士团长》里面的一个人物,他也会这样在一个无人知晓的黑暗的洞里沉思,就静静地待着,什么也不做,周遭只有他一个人的存在,他就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就是他。我想他们大概都是愿意或喜欢自我思考的人吧,第二次看到这样的场景的时候,我就在想,那些在囹圄中的人到底是一幅怎样的光景呢?日复一日的生活,置身于方寸之地的囚牢,多年日复一日的岁月,是否促成了他们热衷于思考,看透人生的能力呢?所谓劳改,是不是能够稍微参透一点点人生的真谛呢?虽然无人可以定义这个“真谛”到底是个什么标准。
或许我们都应该在这物欲横流、马不停蹄向前奔走的世间留一个喘息的瞬间,把你自己当成一个世界,去想一想这个称作为“我”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究竟能有多少还未曾发现的惊喜。
另外一个就是关于《红楼梦》弥撒的故事,看完我觉得这个故事应该是源自于作者的想象,抑或是现实的画面进行了些许的艺术加工,这一场盛大的“红学”确实存在过,但是究竟是不是以这个故事为背景的,我就不得而知了。之所以要单拎出来提一提,是我真的被其整个故事的完整性和想象力征服了。大概是讲故事主人公误入到一个时空,那里的人很崇拜《红楼梦》,当权者为了通过思想操控民众,便让穿越过来的“我”通过电击的方式复述《红楼梦》的相关章节,并且强制“我”按照当权者倡导的思想来复述《红楼梦》的主题思想。而一部分守护并崇拜“红学”的组织将“我”救出,目的也是为了让“我”复述出红楼梦,不过只是因为他们相信“红学”是连接世界与时空的桥梁,“他们相信宇宙的意义就是《红楼梦》”这就是当世红学拥护者所倡导的教义,因此他们创办了红学会。也许是他们的方式更为柔和,也许是感动于他们的虔诚,“我”便开始通过“莫失莫忘丹”---一种可以大幅提升记忆力,红学会前辈传下来的丹药。通过此丹药“我”回忆出了曹雪芹本人撰写的前八十回章节,至此,“我”大受崇拜,在这个时空的“我”掌握着大多数人的精神命脉,只可惜,最后的结局还是没有改变,当权者剿灭了红学会,也无人在意红学的重点究竟在哪,一切仿若一场梦,天亮了,便消散了。
就我浅显的理解而言,这个故事是有所指的,我记得是掀起过红学的研究热潮的,而且这其中不乏一些学界泰斗,以及将其解析翻译成各国语言,热销海外的,只不过对于红学的理解与解读再次印证了那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究竟是谁的说法更为可信,究竟是谁猜中的观点与原作本身更为接近,这个其实是见仁见智的,但是大众好像都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学界泰斗的解读或者称为官方的解读的可信度要比一般民众的更高,在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同时也在思考,是不是专家或者官方的观点更容易可信?因为他们的专业性导致本身肩负了引导大众的责任,所以相对来说他们应该被更为苛责地看待,但是这里的悖论是,如果我们对于他们的说法抱有批判的态度,但是鉴于专业性,我们又不得不先入为主地相信他们的说法,千人千面,每个人在意的点都不一样,每个人可以接受的观点也都不一样,如何达到统一,又为何需要统一?是为了世俗社会的公制良序?是为了人类世界的稳定和谐?是为了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我想这大概是另外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了。
单就每一个社会现象,大家的想法可能会相似,但肯定不会一模一样,又因为集体生活的因素,但凡存在相似性就可以归为一类,人们好像对于认同感一致有一定的执念,比如我们在社交网络评论了一句话,是我个人的想法和观点,只要跟另外一个人想法存在相似性便会有高赞,当这个高赞出现在前排的时候,也许你并不认同,但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场盛大的狂欢需要观众,人人都是围观孔乙己的路人甲。这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削弱,久而久之,人人都是路人甲,却又在自己的人生里共鸣着他人的情感。
敏感的人看到这里或许会发出一声黛玉葬花一般的悲凉叹息,其实也不必,毕竟多数人都是在清醒与糊涂之间反复横跳,当生活需要清醒时,便拿出那个思考的自己,思考是没有结果的,因为结果的呈现是需要实际行动体现的,生活早已抽打着你单薄的脊背,不堪重负,哪有喘息的间隙将那些思考的蒲公英生根发芽呢?所以就像书中所写的那样,最终你会放弃专属的想象力,像他们那样过完一生。
后悔么?不,因为人人都曾拥有过那艘夜晚的潜水艇。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