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文章正文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

时间: 2021-06-28 14:27:00 | 作者:JellyJoe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5次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

说明

分享读书笔记这件事我有两个想法,第一个是因为之前因为对我本科政治思想史研究极度不感兴趣,但我本科学校以及所属于政治学实验班,全是些政治思想史和政治哲学的课,好多书我都不感兴趣,所以在知乎和豆瓣白嫖了太多的读书笔记,因此想要将我喜欢的书做过的笔记分享给那些需要读这些书但是不喜欢这些内容的同学。

其次,在之后的研究生学习中,我想更多的使用这个平台,可以让我同有这相同研究兴趣的同学交流(我的研究兴趣是国家理论和社会运动理论)。

最后,希望朋友们在借用我的成果的同时,能给我点个赞或在关注我一下。

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合作。


今天分享的是我的所读过并且写过读书笔记的最厚的一本书:斯通普夫的《西方哲学史》

——第一部分:古希腊哲学

——第二部分:希腊化时期和中世纪的哲学

——第三部分:近代早期的哲学

——第四部分:近代晚期和19世纪哲学

——第五部分:20世纪和当代哲学

第一部分:古希腊哲学

第一章:苏格拉底的前辈

希腊哲学开始于一种理智活动,抱着纯粹的、自由的态度去思考“事物实际上是什么?”“我们如何解释事物中的变化过程?”一些基本问题,而前苏格拉底的第一批哲学家被称为米利都学派或伊奥尼亚学派。对于什么东西是持存的?米利都的泰勒斯生活在梭伦的同时代中,我们只能通过一些记事或个案来了解这位哲学家,但是这丝毫不会影响他被称为西方文明第一个哲学家。他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是所有物理实在的基础,对于泰勒斯是如何得出这个认识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是通过简单观察得来的,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提出关于“世界本质是什么”的思考。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认为,物质最初来自于不定的或无限制的实在。从小的看,他认为人类起源于海洋,是由另一种生物演化而来;在宏观层面,他认为存在的多个世界与宇宙体系有一个必然性——在创生与毁灭之间不断交替。米利都学派的最后一位哲学家认为气是万物由之而产生的原初物质。米利都学派真正地意义在于第一次提出了事物的本质问题,并且第一次探究了自然实际上是由什么构成的。

毕达哥拉斯关于实在的观点的核心要义是万物的数学基础。数的原则就是所有事物的原则,事物是由数构成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对于数学到研究是一种宗教式的活动,科学与数学的研究是对灵魂最好的洗涤,数学将人从现实世界引导向更高的永恒的数的世界。他们认为所有具有形状和大小的事物都有一个数的基础,基于此他们形成了关于形式的概念,形式意味着限定,而限定尤其需要通过数来加以理解。

对于变化的解释是另外一个关注的重点。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都处于流变之中”,并以“火”来将变化的多样性联系起来。虽然事物的形态在不断地变化,但是它们也是继续存在,由于流变过程是有序的和平衡的,所以宇宙有一种稳定性。他将火认为是基本的实在,火是普遍的理性,即火构成的原则就是内在于一切事物的普遍规律。他的思想渗透着对立的感觉,对于如何解决对立面的冲突,他认为形式只是它们的形态。

巴门尼德是赫拉克利特同时代的人,他认为整个世界中只有“一”是永恒的,而且他论述这个“一”是固定不变的。他作出了现实与实在的区分,以及意见与真理的区分,现象只能产生意见,实在是真理的基础。

芝诺基于对现象与实在的区分,认为现象并不能为我们找到实在的入口,我们需要依靠的不是感觉而是思想之路。他以常识的观点来论证会产生悖论的方式,为其老师巴门尼德进行辩护:运动场悖论、阿基里斯追龟悖论、飞矢悖论、运动的相对性悖论。

恩培多克勒对于他的前辈们的观点进行了一个整合、有创造性地整合。他认为存在即永生的、不可毁灭的,它仅仅只存在着;运动的现象是不可否认的;对于推动变化过程的特殊的力的解释。

阿那克萨戈拉提出了心灵的概念,把它和物质区分开来。他认为实在的本质最好被理解为是由心灵和物质构成的;原始物质形成各种事物依靠由心灵力量推动的分离过程进行的;强调事物是持续混合着的,心灵是宇宙中和人的身体中的推动力或控制力。他的关于理性的说法在哲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把一种抽象的原则引入事物的本质之中,区分了心灵和物质。

留基波和德谟克拉利特建立了一种关于事物本质的理论,与某些当代科学观点有着很大的相似。留基波提出了原子论的主要观点。留基波肯定了空间的实在性;他们都认为事物的的本质在于无限数量的微粒单元,称为“原子”;自然只包含两种东西,空间和原子,原子在空间中运动,它们的运动使它们形成了我们所经验到的物体。原子论对事物的本质提出了一个机械论的概念,他们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德谟克拉利特还关注了其他两个哲学问题,知识问题和人类行为问题,他认为思想可以用解释其他现象的方式来解释,区分了感性知觉和理性知觉;进一步区分了两种认识事物的方式,真实的知识和暗昧的知识。

第二章:智者派与苏格拉底

第一批希腊哲学家关注的是自然,而智者派与苏格拉底的哲学关注的是人类的研究。智者对于雅典人的思想和习俗进行了一番新的审视,提出了一些追根究底的问题,他们迫使富有思想的雅典人考虑雅典文化建立的基础是认为的规则(可变的)还是自然(永恒的)。智者派主要是一些由实际经验、善于语法、写作和公开辩说的人,他们教授修辞术。由于他们的怀疑主义、相对主义以及对金钱的追求使得他们的声誉由最初的较好变得声名狼藉。三个杰出的智者是:普罗泰格拉、高尔吉亚、塞拉西马柯。

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他将人放在思考的中心位置,知识也受到人的知觉的差异性的限制,正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他的话:一个人是所有事物的尺度就是说我们的知识被自己的知觉所限制。他拒绝普遍性的自然法则,认为法律、道德规范基于的不是自然而是习俗。他的相对主义以及对人们追求真理的悲观态度招致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批判。

高尔吉亚在放弃哲学之后转向修辞学,结合修辞学和说服术以晕哟个心理学和暗示的力量发展了欺骗术。他拒绝承认任何真理的存在,确信不存在任何可靠的知识,也不存在任何真理。

塞拉西马柯认为不正义比正义的生活更可取,不正义可以使人获利,而正义只能导致软弱。正义知识强者的利益,那些法律也是由统治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制定的。

苏格拉底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智者,但是对于智者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他是反感的——他认为他的使命是要重建真理的概念,为确定的知识寻找坚实的基础,同时发现山的生活的基础。他生活在雅典的黄金时代,同时也见证了雅典走向衰落的时刻。柏拉图的《对话集》或许是我们了解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最全面、最丰富的资料了,但是问题在于这描述的历史上的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假托的苏格拉底?亚力士多得对于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哲学贡献进行了区分,归纳论证和普遍定义归功于苏格拉底,理念论归功于柏拉图。苏格拉底基于灵魂或心灵的内在活动是认知活动发生的场所,他对灵魂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解释:灵魂活动是去认识甚至指引和支配一个人的日常行为。苏格拉底确信人们可以获得可靠的知识,获得的途径是辨证法。同时通过一步步的诘问,是可以从不全面或不确的思想引到真理去。在苏格拉底辩证法展开中定义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定义是一个清晰而确定的概念,因为事物定义和本性是内在与其中而不变的,这也是从根本上对相对主义的反对。他的定义的方式让我们发现某些永恒要素的真正的知识;他在多样性事实之中发现具有普遍性的存在。苏格拉底的道德思想来说,他提出过“美德即知识”,知识和德行是同一个东西,将善与知识、恶与无知等同起来,而德行意味着一个人的功能。

最后苏格拉底的审判和死亡是有着相当大的思考空间的。他将自己的一生大部分时间用来审视自己的生活和雅典人的生活和思想,企图引发雅典人重新认识城邦、认识自己的生活与思想,试图找到知识的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柏拉图

柏拉图的巨大影响来自于他将人类思想所关注的主要问题都综合进了一个连贯的知识体系中。充满政治氛围的家庭环境对他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他的哲学对话著作来窥探他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的知识理论是他哲学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之一,我们或许可以说这是他哲学理论的基础,他通过洞穴喻和线段喻来对观点进行了例证——人类理性可以把握不变的真理。洞穴喻暗示教育乃是一种转变,是渐进的但也是彻底的转变。我们可以发现各种影子背后的实在对象,并由此获得真知识,借此柏拉图批驳了智者对知识的怀疑,也暗示了对于两个世界的区分。在线段喻中,柏拉图更详细地描述了所能获得地知识的层级。由可见世界到达理智世界是一个从黑暗到光明的路程,代表我们理智启蒙的连续过程。线段的最低端即精神活动的最肤浅形式是想象,想象是不实在的,它仅是对事物或现象的感性经验;想象之后的下一个阶段是信念,看见形成的知识信念,事物的性质同时还取决于周围的背景条件,因为它还是一种意见,只是比想象的水平高一些而已。信念到思想其实就是从可见世界到了理智世界,这种状态之下由可见事物的现象转化成了某种“背后的规律或原则”。在柏拉图的假说之下包含着一个更广大的知识领域,这带给了我们关于真理的知识,但是我们仍然会追问为什么是真的?最终我们要达到的是拥有完善的知识,理念是理智的对象,理智是最高程度的实在。完善的理智意味着对实在的统一的观点,而这对柏拉图意味着知识的统一。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重要一个哲学思想。他的理念指的是不变的、永恒的、非物质的本质或原型。意见只是能认识到分有理念的“本质”的特殊的个体,不能认识到理念本身,而这需要知识。理念与具体事物相分离,他脱离我们看见的事物而存在,但是他它存在于何处?这是个问题,但是他认为理念是理性原则在宇宙中普遍运作的一种机能。对于理念和事物的关系,柏拉图认为理念乃是一个事物之本质的原因,一个事物可以说分有了一个理念,一个事物可以说模仿了一个理念,是这个理念的摹本。在诸理念之间,它们是倾向于互相结合的,在柏拉图看来并不是所有理念都可以相互联系,他只是说每个有意义的陈述都需要运用某些理念,而知识就在于对适当理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对于如何认识理念,柏拉图至少提到了三种不同的办法:①回忆,我们的灵魂在与我们的身体结合之前就熟悉了诸理念,回忆起前世的记忆;②人们通过辩证法的活动达到对于诸理念的知识;③欲求、爱欲的能力,引导人们一步步从美的事物到达美的思想,再达到美的本质本身。理念论使我们发现两个世界的趋向——理念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它们使科学的世界称为可能,要求我们在对话而不是在观看中获得普遍的理念。

柏拉图的道德哲学也是基于对智者学派关于知识与道德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回答。柏拉图将灵魂分为三个部分:理性、精神和欲望,理性作用于精神和欲望,而这两者也推动和影响着理性。对于人类的道德经验的分析,柏拉图在对我们的德行能力的乐观看法与怀疑我们能否将我们德行潜能付诸实现的否定之间摇摆着。恶的产生,柏拉图认为身体与灵魂是相分离的,灵魂在进入身体之前就有一个前世的存在,他认为是身体刺激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去颠覆了理性的统治而产生恶。同时,社会很容易承袭前一代人的过恶。对于如何恢复失去的道德,回忆与导师的引导是将人类从“无知的沉睡”中唤醒的方式。根据灵魂的三分,灵魂的三个部分相对应的有三种德行——节制、勇敢和智慧——灵魂的各部分实现其对应的功能时就产生了第四种德行——正义。

在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中与他的道德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家是从个人的本性中发展出来的,因此个人在逻辑上先于国家。个人灵魂的三分延伸到国家,城邦分为三个阶层,人们的自然禀赋决定了他们能达到的层次。对于他来说哲学王是最适合的统治者,因为他把握了善的知识。国家的正义就来源于三个阶层各自实现其功能。如果说国家是个巨人的话,那么他将反映出这个社会中的人们成为了什么样的类型。柏拉图区分了五种政体:贵族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个人中间有着相应的五种类型的心理构造。

柏拉图也有涉猎科学,他的自然理论或物理学观点主要存在于在他的《蒂迈欧篇》。他认为虽然世界充满了变化和不完善,它依然展现出秩序和目的;他虽说心灵安排了每一个事物,但他并没有提出一种创始论;柏拉图不同于唯物主义者,他并没有接受物质是基本实在的思想;柏拉图认为土和水不是固定不变的物质形态而是在不断变化着;他认为世界中存在着恶是因为德穆革德创造之途有着障碍;最后,他认为只有现象产生之后时间才存在。

第四章: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的思想和人格深深地影响着亚里士多德,但是最终亚里士多德还是与他的老师柏拉图哲学分道扬镳了。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建立了他自己地学园——吕克昂,他的大部分的思想都在这里形成。

亚里士多德发明了形式逻辑。逻辑演示或证明首先必须确定我们所讨论的对象,接着我们需要加上与这种事物相关的属性和原因。在这里他提出了范畴的思想,范畴分为属、种和个体事物,它们在心灵之外、在事物之中有其实际的存在。有了主词(实体)就总会有与之相关的谓词(范畴)。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系统以三段论为基础。他同时区分了三种推理,辨证的推理、诡辩的推理和演证的推理。三段论结论是正确的依赖于前提的正确和三段论结构的正确。演证推理必须依靠可靠的前提——第一原理——通过观察和归纳得到它们,如何知道其是否是真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的心灵能“认出”或“看到”它们为真,这些第一原理因而是不需被演证。

亚里士多德阐发了一种“第一哲学”,现在我们称之为形而上学,它超越了其他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而考虑关于真正实在的知识。形而上学即对存在及其“诸原则”和“诸原因”的研究,也可以说是它思考的就是存在(存在着的实体)和它的原因(实体由之而形成的过程)。亚里士多德首先区分了事物的本然性质和偶然性质,而形而上学研究的是对实体即一个事物的本然性质的研究。对于这些本质或普遍的东西与特殊的事物的关系思考,亚里士多德又思考了关于质料和形式的关系。在他看来,实体总是质料和形式的合成物。对于变化的过程,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因”的解释:形式因,它规定了一个事物是什么;质料因,一个事物是由什么构成的;动力因,一个事物是被什么造成的;目的因,它是为了什么目的而构成的。它认为变化总是发生在质料和形式已近结合在一起的事物中,这事物正在成为新的或不同的东西。从潜能与现实来看,变化的一个基本类型是从潜能到现实的变化,运动作为变化涉及潜能,事物潜在的处于运动中,但是它们必须被现实地处于运动中的某种东西所推动。最终,亚里士多德认为不被推动的推动者就是自然界中所有变化的最终原因,为了解释“总的运动”,亚里士多德将不被推动的推动者当作运动的“理由”或“原则”。

亚里士多德从物理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层面来描述人类的迥然地位。如果只限于谈自然界中各种事物是如何产生的,那么对此亚里士多德思考的起点是原初质料的概念,指的是存在于事物中的、能够变化的、成为其他实体或事物、呈现出新的形式的基底。亚里士多德通过对灵魂本质的思考,解释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变。质料只是潜在性,形式才是现实性,灵魂就是一个有机体的形式。而从心理学的角度,亚里士多德根据区分的三种灵魂:营养灵魂、感觉灵魂和理性灵魂,我们在动物这一层面上就可以发现感觉灵魂,它具有吸收事物的性质而无须摄入它们的质料的能力,其基本的感觉是触觉。他用潜能的概念来解释感觉灵魂是如何感知事物的,而从记忆和想象的能力中最终产生了更高级的灵魂,即人的灵魂或理性灵魂。理性灵魂具有科学思维的能力,其具有像感觉灵魂的潜能。

亚里士多德的道德理论围绕着他的“人类和自然界中所有其他事物一样,都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实现自己的功能”信念展开的。他首先用了一个例证来说明他的伦理理论的基本框架,区分两种目的:工具性目的和内在目的。为了找到人的独特的活动,亚里士多德分析了人的本性,首先,人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生存,其次人类还有着能进行感觉的生命,最后他认为如果人的功能就是灵魂的活动,那么人类的善就是与德行相一致的灵魂活动。而对于人类行为的目的性应该是正当的目的,而只有幸福这一目的可以完全满足对人类行动的终极目的的一切要求,幸福作为了一个目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过度与不足的中间状态的中道作为符合德行的行为方式,道德品性就是在于培养会自动地使我们按中间路线行动的习惯。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伦理学著作中最后讨论了哲学智慧和沉思理智真理的活动,在沉思时我们时最幸福的,哲学智慧的活动是最令人愉悦的有德行的活动。

柏拉图的政治学思想中强调国家国家的某种特定功能,保卫人民的最高利益即我们的道德和理智的生活,但是他并没有像柏拉图那样描绘一个理想的国家的蓝图。他将政体分为三种:常态政体是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变态政体是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民主政体。亚里士多德在关于奴隶制的观点上看上去有着不平等的思想。最后他对于好的政体就如先前所说的,即是谋求每个人的道德和理智生活。政体建立在某种正义观和相称的平等观念的基础之上,而当这些正义的概念引起纷争,最终可能导致革命。

关于艺术哲学,亚里士多德肯定了艺术的认知价值和心理意义,但是艺术在本质上就是对自然的模仿。对史诗、悲剧和喜剧的细致分析,分别指出了它们的构成和功能,强调悲剧的核心关于净化的思想。

第二部分:希腊化时期和中世纪的哲学

第五章: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

在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哲学发展向新的方向进程中,四个哲学家群体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伊比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怀疑论学派和新柏拉图主义,使得他们哲学不同于以往在于他们哲学的重点是实践的,而其取向则是以个体为中心的。

伊比鸠鲁是一位实践哲学家,他把哲学看成斯灵魂的医药,而人类生活的主要目的在于快乐。伊比鸠鲁转向快乐原则是因为受到来自德谟克利特的“科学”或物理学的影响。他否认神创万物,用原子没有开端来解释万物的起源。他试图将人们从对神和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为完全属于个人控制之下的生活方式铺平道路。他的快乐原则为后世所熟知:快乐是善的标准,但并非一切快乐都既有同等的价值,他强调各种快乐的区别,人的本性所追求的终极快乐是宁静——身体的无痛苦和心灵的淡薄松弛——将人们引向最幸福的生活。最后我们看到伊比鸠鲁以对个人的快乐为出发点,将其推广到解释社会交往和社会正义——趋苦避害——人们同意不彼此伤害。

斯多葛主义主义目标也在于幸福,但希望以智慧去寻找幸福,他们试图控制他们对不可避免地事件地反应——控制我们的态度。他们以非常详尽的方式解释了我们是如何能够获得知识的——外物的印象,感觉与思想相联系——唯物主义的思想形态。他们认为一切实在的东西都是物质的,神是推动这个实在物质世界的合理性的力。同样他们认为神在每一事物之中,自然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理性原则,因而万物以其应有的方式发生就是天意或命运。对于“人的本性是什么”的问题,他们试图将人的行为和法的秩序联系起来。斯多葛学派在讨论到关于自由的本性问题时,认为态度是我们可以控制的,而这是上帝的“默允”。最后,斯多葛主义还发展出一种世界主义的思想,因为人人都带有一点神性,这使得人们相互联系起来的东西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共同成分的事实。

怀疑主义中的“怀疑”在古希腊词中的意思指的是探求或研究,但是现代意义上所说的怀疑主义指的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平和或宁静而持着怀疑的态度,他们并不否认找到真理的可能性、人类经验的基本事实,对判断进行悬置,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持续研究的过程。他们怀疑的不是现象而是对现象的解释,他们也没有怀疑获得真理的可能,但是可能他们陷入了错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可靠的标准去确定不明显的事情中的真相,同样我们的感觉可能会欺骗我们,我们不可能确定我们关于事物本性的知识是真的还是假的。他们还怀疑道德法则的合理性。他们认为理智的行动无须具有知识,只要有合乎理性就可以。

最后讲到的是站在古代哲学顶点的新柏拉图主义创立者普罗提诺。他以柏拉图主义作为真理最可靠的起源,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其他哲学的批判。他的创新之处在于他将对实在的思辨性描述和关于救赎的宗教理论结合在一起,同时发展出一种认为神是万物起源也是人必然归宿的理论。首先他提出了作为太一的神,神是太一——永恒不变,是不可见的、单一的、不被创造的、而且绝对不可变更的。他以流溢论来解释世界的起源,事物来自于神的流溢,流溢物离神越远其完满性程度越低,每一个接着发生的流溢物都是下一个更低的流溢物的原因,他将下一种流溢物称为灵魂。而世界灵魂有向下与向上两种朝向。人的灵魂则是一种来自世界灵魂的流溢物,它同样也有两种朝向。以流溢论为基础,普罗提诺认为太一最远的地方的是物质,而在观念和灵魂之后就有一个物质性的物体的世界,以物质的边界形成一个物质的世界。以流溢论为基础,他为恶的原因作了各种解释。他认为最好的解释是在他对物质说明之中,即物质由于远离太一而存在着一种脱离灵魂的活动,物质与合理性相分离的结果。以灵魂和肉体结合以及流溢论为基础,他认为恶是理性的缺失,是完满性最低程度。流溢论哲学式的宗教化解释为他的得救设想提供了基础,为了发展出伦理和理智的德行。我们必须在严格和正确的的思维中锻炼自己,使自己的灵魂在爱中得到提炼和净化。通过后来者奥古斯丁的中介,新柏拉图主义成为中世纪对宗教信仰的理智表达的一个关键要素。

第六章: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一系列的个人经历将他引上了一条研究哲学的道路,在西塞罗的著作的影响中思考到了恶的问题,但是没有寻找到能够说服自己的解答。而新柏拉图主义为奥古斯丁的哲学世界打开了一扇宽阔的大门,使他克服了原先的怀疑主义、唯物主义以及二元论思想。理智与信仰的结合使他的思想开始走向新的阶段,他皈依了基督教而作为信仰的捍卫者和异端的反对者。

奥古斯丁在中世纪关于信仰与理性的的关系的长期争论中有着自己的见解,他的立场相对式温和的,他认为信仰先于理性,没有信仰就没有理解,“信仰追求理解”。信仰与理性的结合是哲学的前提,同样来说神学与哲学之间是没有真正明确的区分的,这也成为中世纪基督智慧的主题。新柏拉图主义为奥古斯丁找到了克服怀疑主义的线索:他首先揭示出人的理性确实拥有关于各种事物的确定性——尤其是人的理性对矛盾律的认识是确定的;再者,他认为怀疑派也不得不承认怀疑活动本身就是某种形式的确定性——正如一个怀疑的人是确信他在怀疑的。针对感觉与知识的,奥古斯丁既肯定了感觉到可靠性,有认识到了它的局限性,至于感觉如何给我们以知识,奥古斯丁引入了分析感觉的本性或机制来解释:根据人是灵魂和肉体的结合,知识不是一种回忆的活动,它是灵魂自身的一种活动。感觉给我们某种知识,但是它的主要特征是它必然指向感觉对象之外的东西,感觉只是达到知识之路的开端,最终会推进到一般真理的较高层次,关于上帝的知识。在他的关于身体感觉的对象与心灵的对象的区分是与柏拉图的身体灵魂的区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前面奥古斯丁只是说了感觉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但是并没有说明如何我们如何能够确信心灵的判断是正确的呢?基于此他引出了光照论来进行解释:可见世界中的太阳和理智世界中善的理念之间进行类比。在我们之间存在着永恒的理性之光——来自于上帝——神圣光照的照耀使得我们能够看出某些观念包含着必然的和永恒的真理。由此,奥古斯丁好似解决了关于人类理智何以能够超出感觉对象之外并作出关于必然的永恒的真理的判断的问题。

关于上帝的存在,奥古斯丁的信念是“不变的真理必定在上帝中有其起源”。而某些永恒真理的存在对奥古斯丁来说意味着永恒真理本身的存在,这种永恒真理本身也就是上帝。上帝是自在的、不变的、永恒的存在,是整个存在之源。上帝就是存在自身,上帝之中既没有从非存在到存在的变化,有没有从存在到非存在的变化,上第是“自有存在的”。因为上帝作为世界各种形式形成的原因,因而万物都是上帝永恒思想的有限反映——上帝与世界是密切相联的。在他的创始论中,我们立足于物质世界,仰望的是上帝的世界。上帝从无(ex nihilo)创造万物,万物的存在都归因于上帝。以种质论来解释上帝在创始后万物的发展——上帝在一次完满的创造行动就已经给所有物种提供了发育的本源——潜能——创始后它们并不从分成形的状态存在,它们依照时间点的顺序依次实现它们的每一个潜能。

道德哲学在奥古斯丁的思想体系种有着重要的位置,关于人的道德结构问题是他集中的要点。他认为真正的幸福的要求是追求超自然的东西,因而这要求我们爱走出自身之外。我们的道德问题不在于爱或我们的对象上,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爱的对象的方式、对爱的结果的期望。如果我们对具体事物的爱的程度超出了爱所应有的程度、没有将最终的爱奉献给上上帝,我们对它们的爱就是失序了。因而爱上帝是幸福生活的要求,没有任何能够替代上帝的位置,同样任何也不能代替人。道德法则在他看来同样适用于公共生活,他将永恒法解释为一个人格化的上帝的理性和意志,自然法则是对于永恒法的分有。奥古斯丁关于法和正义的主要论点是:政治国家不是自由的,而且在制定法律时这个国家不仅仅是在体现它的了立法权,因此国家必须遵循正义的要求。他将正义解释为“源自本性,不是个人意见的产物,而是被某种先天的力量植入的东西”,正义首要的关系是人和上帝的关系。同时根据上帝的律法,他相信宗教的地位是要高于政治机构的,但是国家有着其存在的意义的。

奥古斯丁使对上帝的爱成为核心的道德原则,爱上帝的人称为“上帝之城”,爱自己爱万物的人称为“世俗之城”。两个城之间的有联系也有冲突,在冲突之中他看到了有通往一种历史哲学的线索:历史具有某种意义,历史的作者是上帝。他要求上帝之城应该是要限制世俗之城的。

第七章:中世纪早期的哲学

中世纪的哲学保留了西方哲学的火种,在这一时期基督教的学者是其中的关键,而早期三个有影响的思想家是波埃修、伪狄奥尼修斯和约翰·司各脱·爱留根纳。

波埃修是中世纪早期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是最早将希腊思想特别是亚里士多德传到西方的重要中介。从他的经典著作中可以看到他熟稔希腊的哲学家的著作,而且后来被包括阿奎那在内的重要哲学家作为阐释古代作家和基本哲学问题的权威著作来引用。他的著名的著作是《哲学的慰藉》,哲学是将他引向最高的善的路径,他从哲学哪里得到慰藉。哲学是对“对智慧的爱”,智慧意味着一种实在,某种自身存在的东西,智慧是产生万物有生命的思想,爱智慧就是爱万物之原,也就是爱上帝。关于共相问题是中世纪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论题,如何让把人类思想的对象和存在于心灵之外的对象联系起来?波埃修主要依据亚里士多德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系统的解答:共相是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类存在于事物之中,当我们思想它们时其就变成了共相,共相存在于事物与我们心灵之中;它们是具体的存在于事物之中又是抽象的、非物质的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之中;它们是既在事物之中又和事物分开来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之中。

伪狄奥尼修斯是一个作者的化名,但是不可否的是他的哲学地位,他是最有力的新柏拉图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影响了对世界的起源、上帝的知识、以及恶的本性等问题的思考。对于如何达到上帝的知识,他提供了肯定和否定两种方式:肯定的方式是通过研究被造物所发现的所有完满的属性归之于上帝;否定的方式则是从上帝那里除去所有被造物的属性,但是这只能确保我们知道上帝不是什么。

爱尔兰僧侣爱留根纳建立起中世纪第一个完备的哲学体系,《自然的区分》是其著名的著作,书中围绕着自然和区分两个关键词的理解进行论证。上帝是唯一的真实的实在,而自然的实在又可以区分为四类:创造的而非被创造的自然——上帝;被造的而且创造的自然——神圣的理念;被造的而非创造的自然——经验到的事物的世界;既非创造也非被造的自然——作为被造物秩序的目标的上帝。

关于共相问题有三个主要的观点:奥多和威廉姆的极端实在主义,认为共相实际上是实在的事物,类概念是真实存在而个别事物分有这些共相;洛色林的唯名论,认为自然中只存在个体事物,类概念不是实在的事物,它只是一个词或一个名称;阿伯拉尔的概念论或温和实在论,认为普遍性首先归于词语,当一个此被用于许多个个体时它就是一个共相,共相是一个词语或概念。

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也被称为本体论证明,在信仰于理性之间没有界限在他看来。他接受实在论而拒绝唯名论,上帝是真实存在的。他在《宣讲、或信仰寻求理解》中给出了简洁的关于上帝的证明。第一部分论证上帝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最伟大的存在,第二部分论证上帝是可以设想的最伟大的存在,不会只是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之中。本尼迪克特派的高尼罗对他进行了反对,但是他的回答经受住了反驳。

穆斯林的哲学家在中世纪时十分重要的。阿维森纳和阿威罗伊以及摩西·迈蒙尼德是当是著名的穆斯林哲学家,这些穆斯林哲学家有着双从的意义:一方面他们是希腊思想家的思想传到西方的传播者,另一方面是他们也对其思想进行解释,这些解释成为中世纪哲学争论的基础。阿森维纳受到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但是其思想是以亚里士多德为核心的,他对创世说进行了系统的表述,同时他在心理学上试图解决关于可能的理智和主动的理智的区分问题。阿威罗伊同样以亚里士多德的文本和观点来建构他的著作,否认灵魂不朽学说,提出了招到后世非议的“双重真理学说”,不遗余力地去区分哲学和神学、信仰和理性各自地领域。迈蒙尼德主要著作是《迷途指津》,他有着许多独到德见解:解释了信仰和理性之间不可能有着根本冲突;创始学说是一个宗教信仰问题;信仰和理论之间产生冲突德两个原因是宗教德拟人化语言和思想糊涂的人用来讨论信仰问题的混乱方法;同一阿森维纳关于人的本性的结构的说法;提出几种对上帝存在的证明;认为人类生活的目标是获得专属于人类的完满性。

第八章:阿奎那和他的中世纪晚期的继承者

托马斯·阿奎那力图提供理性的论证来使得启示的真理成为可以理解的,最终我们可以说将古典哲学和基督教神学结合是其伟大的成就。他围绕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完善了“经院哲学的方法”。阿奎那从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看到了其对于基督教神学最有意义的哲学支持——亚里士多德思想与基督教信仰之间的一致性,最终他完成了最著名的两部著作:《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思想在当时的雅典逐渐被接受,但是波纳文都反对亚里士多德哲学,认为它对基督教信仰构成了威胁,但是在大多数人的认同面前也是无济于事,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奎那企图将哲学和神学结合起来,在我们寻求真理的过程中,使哲学和神学相互补充。哲学与神学之间并不矛盾,但是并非哲学所讨论的一切对于一个人的宗教目的而言都是有意义的。

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给出了五种方法。前三种运用的是被称为“宇宙论证明”——从运动、致动因以及必然存在的证明——它们都以世界中观察到的某个事实为起点,然后沿着所有的环节一直追溯到这个事实的最初来源,在最初的开端我们则称之为上帝。第四个证明是我们在事物中看到的完满性等级出发的证明,“对于所有的存在物来说,它是它们存在的原因、善的原因、完满性的原因,这就是上帝”。最后是构造一个基于我们在世界中看到的秩序而提出的对上帝存在的证明。这些证明特别是前三个受到当时的非议,但是在后来几个世纪的哲学家都是依靠阿奎那的证明来改进自己对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阿奎那只是证明了上帝的存在,但是并没有说明上帝是什么,对上帝本性的认识是理解上帝存在尤为重要的,但是我们总是以否定的方式去说明上帝的属性——上帝不是什么。阿奎那以类比方法试图得到关于上帝的知识:对他来说类比只是一个本体论术语,其只存在于上帝与人类之中,我们与上帝之间以共同的属性联系起来,那类比意味着我们既像上帝但是也不像上帝,认自到人是什么样子,那我们也具有了关于上帝的知识。

阿奎那关于上帝创世论中独有的哲学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上帝创世和上帝永恒的创世是一致的,坚持亚里士多德的上帝在永恒中创世。上帝是从无中创世,而这意味着每个事物都是上帝的创造物,除了上帝之外没有别的独立的产生存在的来源。对于这个世界是可能中的最好的吗?阿奎那的回答是肯定的。对于恶的问题,他的观点与奥古斯丁接近,恶不是任何肯定意义上的东西,是善缺乏的表现。上帝是创造万物的原因,但是上帝不是恶的原因,尽管通过创造具有自由的人类他允许恶的可能性。阿奎那存在之链将宇宙描述成包含一个由事物构成的完备的序列或等级系统来说明世界的存在方式。

阿奎那的道德学说建立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理论的基础之上但二者也有分歧。道德的构成包括感觉、欲望、意志与理性。对于道德而言他认为有一种双重的层次,它对应我们的自然目的和超自然的目的。在人类中理性作用于意志,导以理智最后达到善。道德律建立在人的本性、朝向特定类型的行为的自然倾向、辨别行为的正确方向的理性能力的基础之上,而对应于此的行为规则被称为自然法。同时阿奎那由上帝的理智和理性出发区分了四种类型的法:永恒法、自然法——永恒法专属于人的一部分、人为法——政府的具体法令、神法——上帝的神恩的指导。阿奎那的国家学说也带有伦理性,国家是一种自然的机构,它来自于人的本性。国家来自于上帝的授予,是应从属于教会的,但是他也肯定了国家的合法性以及在自己领域的自主性。政治统治者具有来自于上帝的权威,其目的是提供共同的善——具体的人们的善。

阿奎那关于人的本性在坚持人的本性的统一性后,认为其是一种有形的实体,灵魂于肉体是同等的组成人的。关于知识阿奎那遵循着亚里士多德的方法,认为人的心灵在与实际对象的接触中指导自己在做什么我们的心灵能够把握可感事物中的不变的和稳定的东西。我们的主动理智能够在特殊事物中看到普遍。最后,在共相问题上他是一个温和的实在论者,共相存在于事物之外、事物之中、心灵之中。

阿奎那将哲学和神学融合在了一起,但是后来者的批评却使得这种融合出现了裂隙:为了反对阿奎那关于理性的最高地位的思想,司各脱提出“唯意志论”论证了上帝的支配能力在于其意志而不是理性;为了反对阿奎那关于共相至少有某种关于实在存在的思想,奥康以“唯名论”论证共相仅仅只是词语,普遍性的名词所指称的是一些我们在观察特殊事物时形成的思想概念;最后,为了反对阿奎那对宗教观念高度理性化和学术化的表述,艾克哈特以神秘主义来达到与上帝的交流。

第三部分:近代早期的哲学

第九章: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中世纪的哲学与神学结合,哲学实际上是神学的婢女,它为神学的各种教条提供了一种由推理得出的说明,但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关系出现了决定性的分裂,经典文本与民族语言的结合,人文主义就是诞生在这一时期——它重视研究古典著作家以及人的理性在发现真理和构成社群方面的核心作用。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从艺术——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文学——诗人和历史学家彼特拉克。

皮科是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最为著名的是《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讨论的哲学背景是关于“伟大的存在之链”的经典理论。马基雅维利是另一个代表人物,《论李维的前十书》赞扬了罗马共和制进而表达了对自治和自由的激情、《君主论》强调需要一个绝对权力的君主,统治者应该掌握欺诈术,对于道德他也在此漠然置之,权力在他看大于道德。

兴起于德国的宗教改革对之后的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先驱,他拒斥阿奎那和亚里士多德认为自己有责任重新树立信仰的崇高的地位。另一位宗教改革人物是伊拉斯谟,他同时也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反感经院哲学教育。他的著名作品是《拒绝尤利乌斯》和《愚人颂》等。坚持信仰的力量寻找基督教的本原的精神。

文艺复兴的另一个哲学进展则是怀疑主义的复兴。米歇尔·蒙田在其《论文集》表述了一种相当令人信服的古典怀疑论观点——与过一种完善的、值得效仿的人类生活的欲望结合起来的探索氛围,他的怀疑主义在于使人开始真正的思考,去看到对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积极肯定的源泉。帕斯卡受到怀疑主义的影响,虽然一心一意的信仰上帝,却要求我们设想从赌徒的观点来看待上帝存在的问题——我们是被迫信仰上帝的因其许诺更大可能的奖赏。

与文与复兴同时的还有一场科学革命,而这对知识产生了重要的冲击。科学革命两个突出的要素:新的科学的发现、进行科学研究的新方法。科学革命的第一个贡献是新的天文学的发现,第二个是新的科学方法的提出。原子论则是这个时代对于近代哲学相当重要的一环。培根为自己规定的任务是复兴那个时代的哲学和科学,他主张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整理和理解事实,把人类的知识推到重来,并将科学的真理和神学的启示的真理分离开来。培根的著名作品《学术的进展》和《新工具》。针对现实的“学术的病状”——异想天开的学术、好争辩的学术、脆弱不堪的学术。同样认为人的思维是被假象所败坏的,以各种方式歪曲着知识,区分四种假象——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剧场假相。培根的新的方法是归纳法,分为四个步骤但是最为重要的是第四步是排除的过程——发现本质进行归纳。

托马斯·霍布斯是科学革命中的又一代表人物。他早年对古典文献感兴趣,之后又转向数学和分析,他最为著名的其政治哲学《利维坦》。几何学对于霍布斯的影响巨大,这使得他的作品中体现着严密的逻辑和科学方法。他认为哲学主要关注的是物体的原因和特性,凡是存在的就是有情的,哲学的范围被限制在对运动中的物体的研究上,用机械论的观点来解释人的思想。从逻辑和分析的方法并借助运动着的物体去去探讨关于政治哲学和道德的关系——国家的结构和本性。自然状态下的人们为了自己无所不为,这是一个“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而为了避免在这自然状态下的无序,要求自然状态下的义务。同时他提出社会契约论连接社会与个人。最后,霍布斯讨论了关于自然法民法的问题。

第十章:大陆理性主义

17世纪出现了大陆理性主义,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是其主要代表人物,他们相信遵循适当的方法就可以发现宇宙的本质,一切自然事件都是决定论的,对自然界按照物理学的机械论模式加以理解,对人的理性持乐观主义态度。

笛卡尔著名的哲学著作是《方法论》、《第一哲学沉思集》、《心灵的激情》。他的真理体系必须从他自己的理性能力中引申出来,即是他认为应该是在他自己的理性中发现理性确定习惯的基础,只有早到一定的方法才能使得其设想的真理体系成为可能。他的方法是在于利用一套特殊的规则来驾驭心灵的各种能力,即是能够指导我们的直觉和推理能力有序运作的规则:将数学看作是清楚精密的思维的例证;以直观和演绎的方法达到另外一种真理。最后这种方法的规则是心灵运作的步骤,从直观和演绎出发,通过仅仅诉诸他自己的理性能力并根据规则引导这些能力,试图建立起新的全部哲学,但是想要拥有关于实在的本质的可靠的知识,怀疑是达到其途径。关于上帝的存在,必须完全凭借着对自己的存在与内部思想的合理意识来证明上帝的存在,上帝之后物理世界、身外世界的考察,“一个有广延的世界”是其概念化的表述。心灵与身体的问题,他给出了一个二元论——都是实体——但是他并没有给出真正令人无可反驳的解释。

斯宾诺莎是伟大的犹太哲学家之一,《伦理学》是他的巅峰之作。他受到笛卡尔的很大的影响,但是他同样也给了笛卡尔开创的大陆理性主义带来了新的东西。斯宾诺莎认为我们遵循几何的方法就能获得关于实在的知识,而由在事物的真实本性中上帝是先于其他任何事物的,因此他的哲学是从上帝的本性和存在这个问题开始的。斯宾诺莎关于上帝提出了一个惊人的概念:泛神论的观点。上帝或自然是可以互换的,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上帝里面,行在上帝里面,并在他里面有我们的存在。通过一系列的复杂论证,斯宾诺莎得出了实在的最终本性就是单一实体的结论,同样上帝被理解为无限思维和无限广延的实体,由于无限的存在,上帝包含任何事物。他认为世界是作为上帝属性的样式,这个世界中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按照必然性而活动,也就是说每件事物都是被决定的,而那些特殊事物只不过是上帝的属性的各种变形或各种样式。为什么斯宾诺莎说知道了实在的最终本性呢?他区分了知识的三个层次,并描述我们是如何从最低层次推进到最高层次的:想象,我们的观念从感觉中发源;推理,这则是科学的知识;直观,通过直观我们可以把握自然的整个体系。为了解决笛卡尔关于解释心灵与肉体如何相互作用的难题,他提出将肉体和心灵看作是单一实体的两个属性来回答。在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中,他发展出一种自然主义的伦理学,其中一切人的行为,不管是精神行为还是身体行为,都被说成是由在先的原因所决定了的。构成道德的是通过混乱和不充分的观念层次朝直观的第三层次的提升而对我们的知识的改进,这时我们就有了关于一切事物在上帝中永恒完善的安排的清楚分明的观念。

莱布尼茨的代表著作有:《人类理解新论》、《神正论》、《单子论》、《关于形而上学的对话》、《自然新系统和实体的交互作用》等。关于实体,莱布尼茨主张只有一个实体,但是带有两个克认知的属性即思维和广延,这种概念中关于实体的时不充分的,它抹杀了上帝、人和自然之间的差异。首先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复杂的或聚合起来的,真正单纯的实体就是单子,单子是广延的没有形状和大小,每个单子都按照自己被打造的目的而行动,同时因为每个单子都是一个分离的世界,但是每个单子的所有活动都是在与其他的单子活动的和谐中发生的,这种和谐是上帝活动的结果,那么这种和谐解释前定的和谐。关于上帝的存在,他很大程度上接受了以前证明上帝存在的那些尝试。由充足理由律,他证明最终的原因就是存在着的上帝。我们的世界是上帝是创造了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吗?莱布尼茨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在他看来恶不是什么实体性的东西,而是完满的缺乏,恶是缺乏。在这里,对他来说自由不是意志自决力——选择的权力——应该说是意味着自身的发展。在他的知识论里,处于其论证的核心是他对于真理概念的特殊处理方式。莱布尼茨区分了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对他来说,对世界的最终解释就是来自神圣意志的自由天命。逻辑是形而上学的一把钥匙,而基于带有理性主义特色的天赋观念学说,他乐观看待理性认知实在的能力,并认为我们能够从天赋自明的真理中推演可观的的知识。

第十一章:英国经验主义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以洛克、贝克莱和休谟为代表,试图对知识进行重新限定,为我们的知识找到更为牢固的根基。

约翰·洛克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他的著名著作包括:《人类理解论》、《关于国民政府的两篇论文》等。在洛克的知识理论中,知识是被限定在观念之中的,观念则是由我们所经验到的对象所产生出来的观念。因为洛克想要说明一切观念都来自于经验,那么他就必须拒绝天赋理论。他认为经验给我们提供了观念的两个来源——感觉和反省——我们所有的一切观念都可以追溯到感觉或反省,而且这些观念要么是简单,要么就是复杂的。简单观念构成了我们知识由以形成原料的主要来源,而复杂观念是被我们的心灵作为简单观念的复合而集合到一起的。为了更详细地描述我们是如何得观念的,洛克转而关注如何产生它们的那些对象发生关系这个问题,他由此作出了对象的两类不同性质的重要区分——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他始终认定存在着能够具有这些性质的某个东西——实体,洛克从他认为是常识的观点出发来处理实体的问题。在关于知识上他把知识定义为是对我的任何观念之间的联系与符合或是不符合与相冲突的知觉,而有三类知觉:直观的、推演的、感性的,每一种都引导我们达到对实在知识的不同等级。在洛克的道德和政治理论中,他把我们有关道德的思想置于推演的知识范围内,道德与对善的选择或意愿是有关的,通过我们的理性,我们能够发现符合上帝的法则的道德规则。洛克认为私有财产先于国民法则,因为其基于自然的道德法则之中。同时对于国民政府的组成,洛克认为是人们联合起来为了保护自己财产为目标的,同时他认为国家必须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主权,并强调了分权的重要性。

贝克莱著名的著作包括:《视觉新论》、《人类知识原理》、《西利斯和斐罗诺斯的三篇对话》等。贝克莱试图否定物质的存在——存在就是被感知——如果某有被感知就是不存在的。他的关于存在的本质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让解释或理解存在这个词了。既然实体或物质是永远也不被感知到的,所以说它们就是不存在的,如果实体不存在只有被感知到的性质才是实在的,那么就只有思想或说是只有精神性的存在者存在。物质在他那里就是一个无意义的术语。贝克莱并没有否认事物的存在或它们在自然的秩序之中,我们通过经验发现它们是独立于我们的心灵的,而类似于我们比我们更伟大的是上帝的心灵。

大卫·休谟在先前经验主义的基础之上,给出了经验主义最为清楚严格的系统阐述。他的著名著作包括:《人性论》、《道德政治论》、《道德原则研究》、《政治论文集》等。休谟想运用物理学的方法建立一么人性学科,但是他发现对使用科学方法来描述人的思想的机制的可能性的这种乐观看法是不可能有合理的根据,他早先对理性的信仰最终导致怀疑主义。休谟的知识理论中,他首先展开对心灵的说明。心灵的内涵的全部可以称为知觉,心灵的知觉有两种形式:印象和观念。休谟认为没有印象就不可能有观念。观念的联想在于只要观念中具有确定的性质这些观念就是相互被联想的——形似、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接近、原因和结果。休谟最具独创性就是关于因果性问题的思想,因果律是一切知识的核心。对于为什么我们会认为有一个外部世界?从印象中我们的想象力意识到恒定性和一贯性,由此的产生的怀疑论的思路推广到对象和事物之外而去考虑自我、实体和上帝的存在。在休谟的伦理学中,伦理学的核心事实是道德判断是通过情感形成的,道德评价是情感反应。道德评价涉及到我们在观察到某个人行为的后果时所经验到的愉快和痛苦的同情感。休谟在道德仍是经验主义的,这影响了后来的功利主义者,但同样也是有着不少的批评者。

第十二章:启蒙哲学

欧洲在十八世纪经历了一场被称为“启蒙”的思想运动,人类致力于在科学、政治、宗教、美学和哲学等在内的一切领域内以理性作为指导。其中一些对启蒙运动至关重要的人物:自然神论者、让-雅克·卢梭和托马斯·锐德。

自然神论的观点是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但是之后就听其自然了。英国的自然神论之父是爱德华·赫伯特,他阐述了一个以我们心灵包含本能的、普遍为真的“共同观念”为基础的哲学体系,他的著名作品是《论真理》、《一位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等。

法国哲人派是英国自然神论的激进的继承者,他们多发表离经判道德观点,对有关宗教、政府和道德的传统思想提出了挑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编写《百科全书》的那群人:丹尼斯·狄德罗、让·勒隆·达朗贝尔、伏尔泰、霍尔巴赫等。

卢梭的著述生涯始于他的获奖论文“论艺术与科学”,之后的的著作包括:《山村卜者》、《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论政治经济学》、《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社会契约论》不是描述我们是如何让脱离自然状态而转变为政治社会成员的过程的,而是想要解答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应当遵守政府的法律?凡是有合法政府的地方就有社会契约,社会契约强迫人们成为自由的。卢梭的著作抨击勒启蒙运动,通过感情触发了浪漫主义运动,并为教育提出了新的方向。

同卢梭一样,锐德也是一个启蒙运动的产儿也是对这个运动的批判者。他的作品包括:《根据常识原则对人类心灵的研究》等。他对观念论进行了批评,这种理论摧毁了我们到达真理的道路。锐德对怀疑主义的批评可以概括为:他们违背了由人性所决定的常识信念所指示的真理。哲学在他看来需要与牢牢扎根于我们思维过程中的常识原则相一致,常识在许多方面都对我们的信念加以指导。对于锐德来说,常识信念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有了它就可以打发掉那些惊世骇俗的怀疑主义理论,他将知觉理论称为“直接实在论”。

第四部分:近代晚期和19世纪哲学

第十三章:康德

康德对近代哲学进行了一场革命。他的著名的哲学著作包括:《纯粹理性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和小册子《论永久和平》等。

科学知识的显著成功和持续进步给康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科学的进展也独立于康德时代的另一个哲学传统,即英国经验主义。康德认为他有义务为哲学的进步承担责任,现在哲学的任务是对人类理性能力进行批判性评价。而在他进行批判时,他完成了他所谓的哲学中的哥白尼革命。

康德的批判哲学道路源自于他对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中有意义的吸收而拒斥其中的得不到辩护的东西。批判哲学包括对人类理性构成要素的分析——根据所有独立于任何经验可以达到的知识而对理性能力进行一个批判性探究。康德肯定我们拥有一种能够无需诉诸任何经验就可获得知识的能力,但这种知识是不能够由经验推出来的,关键在于这样的知识如何能够得到解释,即一个“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康德区分了两种判断,分析的判断和综合的判断。康德再次进一步区分,所有的分析判断都是先天的,综合判断绝大部分都是后天的。但是在先天分析判断和后天综合判断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判断,即先天综合判断。但是这样的判断是如何让成为可能的呢?康德相信如果先天综合判断可以在数学和物理学中得到解释和证明,那么它们也会在形而上学中得到证明。康德进行了解释:通过在心灵与其对象的关系上采用一个新假说——“对象符合心灵的运作”——取代以往假说,康德解决了先天综合判断问题——形成了所谓的他的哥白尼革命。

康德认为人类理性有两个来源,感性与知性,知识就是认知者和认知对象共同作用的事情。他认为心灵独特的活动是综合我们的经验,完成这个统一首先需要给各种经验加上特定的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思想范畴同样更加专门地处理心灵统一或综合我们经验地方式。康德批判哲学一个主要的方面在于他坚持认为人类知识永远被限制在它自己的范围内。向我们呈现的世界不是真正的最终实在,他对现象实在和本体实在之间进行了区分。除了本体领域这一一般概念之外,还有三个调节性理念是我们倾向于加以思考的,它们引导我们超越感性经验——自我、宇宙和上帝的理念。同时康德提出了二律背反的概念,二律背反反映了独断论的形而上学产生的不一致。而作为调节性的理念——自我、世界和上帝的理念有一个合法的功能——帮助我们综合自己的经验——这些理念让我们超越我们的感性经验,在那里心灵的诸范畴没有任何材料可以进行加工——暗示理性的限度。有了这个对人类理性能力和范围的批判性评价,康德不可避免地要拒斥对上帝存在的传统论证。对于“诸论证”批判性评论的必然结果是我们不能够证明上帝的存在,同样也不能够证明上帝不存在。

理性的实践行为即为道德行为,道德是理性的一个方面,同时行为诸原则源于先天实践理性。道德哲学的任务是发现我们如何能够达到那些约束所有人的行为的原则,探究适用于所有理性的存在者并导致我们称之为善的行为的这些原则的。善被定义为善良意志,善良意志是出于责任意识而行动的意志。真正的道德命令是定言的。康德提出了道德悬设的概念,第一个道德悬设是“自由必须被假定”;第二个悬设是“不朽”;第三个悬设是上帝的存在。

康德的美学中,我们的美学判断是基于我们的主观感受的,美被定义为“令人普遍感到愉悦的东西”等四个定义。美是不带任何利害的而令人愉悦的东西,美的对象中具有目的与和目的性。

第十四章:德国唯心主义

紧跟康德批判哲学之后的是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思潮。费希特试图将康德的批判唯心主义转化成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其他的德国哲学家也加入了这个事业中: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冯·谢林、奥瑟·叔本华。他们都以自己各不同的方式推进了这一事业,但是他们都认为不存在康德所假定的不可知的物自体——康德相信物自体是我们感性经验的最终根源,但是唯心主义者认为我们的经验知识乃是心灵的产物。

黑格尔完成了康德认为不可能的形而上学。他的著作包括:《论费希特和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纲要》、《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美学》、《宗教哲学》、《哲学史讲演录》等。本书提到了黑格尔两个主要观点:我们拒斥一个不可知的物自体的观念;实在的本质是思想、理性,最终的实在是绝对理念。

黑格尔将世界看成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对他而言真正的实在的东西就是他所说的实在。黑格尔相信绝对的内在本质是人类理性可以达到的,联结绝对、自然和心灵的是思想本身,人类的思想是一个辨证的过程。黑格尔非常强调逻辑,他将逻辑理解为与形而上学其实是同一个东西,这尤其是因为他相信认识与存在时一致的。逻辑是一个过程,我们通过它而从我们对现实的东西的经验中推演出描述了绝对的诸范畴。黑格尔的辩证法过程展示了一个三段式运动:从正题到反题到合题,合题成为一个新的正题,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它终结于绝对理念。从理念中我们导出了自然的领域,黑格尔通过自然哲学发现了一个在所有实在中的理性结构和模式。在逻辑理念和自然哲学之后黑格尔体系的第三个部分就是心灵或精神哲学。

在黑格尔的伦理与政治中,道德根本上是一个在人类伦理生活中的目的和意图的问题,道德的本质是内在地一个人地意图和目的中发现的。国家是家庭和市民社会地合题,国家之间的关系强调每个国家的自治和绝对的主权。在黑格尔看来世界的历史就是民族国家的历史,历史的动态展开表现了“自由意识的进展”,历史的时间过程同样也是辨证的逻辑过程。黑格尔哲学在我们对绝对的知识中达到了顶点,我们依次从艺术到宗教最后到哲学的三个阶段,我们到达了对绝对的意识。

叔本华十分瞧不上黑格尔。他的著作包括:《论视觉与色彩》、《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自然界中的意志》、《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附录和补遗》等。他提出了充足理由律,“没有什么东西是没有理由(原因或根据)的”——它有四种基本形式,分别对应了四种不同的表象——物理对象、抽象的概念、数学的对象、自我。由充足理由律的四种形式叔本华得出了引人注目的结论:必然性或决定论无处不在。

在叔本华的名著《作为表象的世界》中他对于其形而上学理论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对他而言,“世界”这个词有着它所具有的最广泛的意义,整个世界都只是与主体相关联的对象,是感知者的感知,一切都是表象。作为表象的世界是一个被置于或呈现于我们的意识或知性之前的世界;作为意志的世界,我们必须将世界看作意志。

叔本华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对他而言意志在所有自然物中的全能对人类来说的是有着悲观的意味。生命也是一桩得不偿失的事情。

一个人又如何摆脱那可能压倒一切的意志力量呢?叔本华提出了至少又两条路:伦理学和美学。叔本华试图借助伦理学和美学来摆脱普遍意志的限制和引导力量,但是他并没有在人类中找到一种真正自由的个体意志。

第十五章: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

康德、黑格尔和叔本华的观点代表了十九世纪哲学为回应早先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间的争论的一个方向,也就是唯心主义的方向。但是十九世纪还有另外一种不种不走唯心主义的道路的哲学思路——克里米·边沁和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所代表的功利主义、奥古斯丁·孔德所代表的实证主义。

边沁的哲学方向主要是建立在英国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他的著作包括:《政府片论》、《为高利贷一辩》、《道德和立法原则导论》、《为宪法请愿》、《关于议会改革的问答手册》。他提出了他的功利原则:无论赞成或反对任何行为,所依据的都是那些行为所表现的可能增长或减少幸福的倾向。只有快乐或痛苦给了我们行为的真实价值,在私人或公共生活中我们大家关心的知识幸福的最大化,快乐和痛苦构成了我们行动的原因。边沁区分了快乐和痛苦的四个根源,也称之为约束——物理的、政治的、道德的和宗教的约束。每个个体和每个立法者考虑的都是避苦趋乐,但是快乐与痛苦也是各有不同的,因而各有不同的价值,能够对苦乐进行计算。同时,边沁还将功利原则运用于法律和惩罚方面。在边沁看来,功利原则的运用要求的是一种民主的秩序,因为“所有政府都是一种巨大的恶”,那么政府存在的唯一合法理由是必须运用恶以防止或排除更大的恶。

密尔是功利主义的一个最强有力的提倡者,他的主要著作包括:《逻辑体系》、《政治经济学原理》、《论代议制政府》、《论功利主义》等。密尔对功利主义进行了一些重要的修正,使得他的功利主义观点与边沁在好几个方面是不同的。密尔改变了边沁对快乐的量的处理方式,代之以质的处理方式。密尔认为智性和想象力的快乐比单纯的感官快乐价值更高。快乐的质的方面,正如边沁强调的量的要素一样同样是一个经验事实。密尔与边沁有着三个方面的关键区别:密尔更看重幸福的更高的质而不是快乐的单纯的量,拒绝了边沁有关快乐和痛苦可以计算的核心假设;我们何时应当求助于功利主义的指导原则是不同的;他们各自看待人的利己心的方式是不同的。密尔除了证明他的功利主义外,也讨论了我们如何能够加强道德确信。

密尔十分关心社会问题,最大的幸福原则使一切的功利主义者考虑个人与政府的关系,密尔关注的焦点在于对政府的行为设立限制以保护自由。密尔对于自由有着自己的见解,他的立场中最令人刻骨铭心的部分就是他的“密尔的自由原理”。

孔德是实证哲学的创立者,但是他并没有发现这一理论。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实证的政治体系》、《实证哲学教程》、《实证主义者手册》、《主观的综合》等。他的主要目标是社会的整合性的改组。为了克服当时的政制无政府状态和思想的无政府,孔德试图通过建立一种社会科学即实证主义来改革社会和哲学。他的实证主义包括消极的和积极的成分,但是最核心的还是那种严格性。孔德提出了三阶段法则,思想运动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代表了发现真理的一种不同的方式:第一阶段时是神学阶段、第二阶段是形而上学阶段、第三阶段是实证主义的阶段即科学的阶段。孔德在他的社会学概念中阐释了对知识进化的描述。

孔德的社会学的方法永远是参照科学和历史的实际情况来描述事物,他所谓的社会存在的静力学成分和动力学成分在他的社会学理论中占着主导地位。他认为只有一种新的宗教能够建立一切人之间以及他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之间的统一——人道教。他认为爱他的实证科学的目的就是创建一个“健康的哲学,它能够为真正的宗教提供基础”。孔德越是为一门新的宗教的创立而奔走,他看起来就越是与实证主义原则背道而驰了。

第十六章:克尔凯廓尔、马克思和尼采

在整个十九世纪康德、黑格尔和其他的德国唯心主义者的观点对许多领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成为许多哲学家信奉的观点,但是有三位哲学家对这一潮流持着批判的态度:索伦·克尔凯廓尔、·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尼采。

克尔凯廓尔对理性的知识批判是非常严厉的,他认为强调客观性的理性的、数学的和科学的思想不能指导由主观性构成的我们到达本真的存在。克尔凯廓尔认为真理是主观性的,自我从存在的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是通过选择行动,而在我们转向上帝中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以“生命历程的三阶段”来描述这一历程:第一阶段是美学阶段,我们根据本能冲动和情感行事;第二阶段是伦理阶段,道德准则赋予我的生命以形式和一致性这些要素;第三阶段即宗教阶段,依靠的不是客观性而是主观性。上帝与每个个体的关系是一种独特的和主观的经验,我们的任何客观知识只能接近他。

马克思的观点并不是完全原创的,但是他的原创之处在于从这些来源中提炼出一个统一的思想框架,将其打造成社会分析和社会革命的有力工具。他的主要著作包括:《论德谟克利特和伊比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共产党宣言》、《政治经学批判》、《资本论》等。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以及那些激进分子、革命者和乌托邦思想家都是马克思思想的来源。马克思接受了黑格尔的历史辨证运动的一般理论——阶级斗争与特定的历史阶段紧密相连,并区分了五个阶段或时期。同时,历史显示社会与经济秩序处于一个变化的过程,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他提出历史决定论,同时他看来社会主义以及最终的共产主义的出现就是历史的终结。马克思物质观中,物质是“存在于人类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活动是物质的副产品。而复杂的物质秩序仍是基本的实在,精神领域则是派生的东西,具体讲来,物质秩序由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构成。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中提出了自己的劳动异化观点——“从自然中异化、从我们自己异化、从我们的内存在中异化、从他人中异化”——以其独特的经济学和哲学假设为基础,这些假设构成了它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最后马克思认为观念来源于物质秩序,观念的作用和功能是有限的,受到时代物质条件的约束。

尼采的主要著作包括:《悲剧从音乐精神中诞生》、《黎明》、《快乐的智慧》、《超越善恶》、《道德的谱系》、《瓦格纳事件》、《偶像的黄昏》、《反基督者》等。19世纪的尼采以预言家的洞察力看到现代人所信守的传统价值支撑将要倒塌,认为基督教上帝信仰已经完全衰落,以致他可以自信说“上帝死了”——对他而言这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他的关于人性的基本洞见来自于古代希腊日神阿波罗代表的理性和酒神狄俄尼索斯代表的激情的观念。他提出了关于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的概念由此构成的不自然的伦理体系。权力意志在他看来是剥削的源起,但是权力意志更是一种强有力的肯定我们个体力量的冲动,而以权力意志为基础的道德是唯一最诚实的道德,奴隶道德则小心掩盖这种道德。尼采认为传统道德正在走向死亡,他需要重估一切道德,以我们真实的人类本性和环境为基础来建立道德。最后,尼采有一个关于“超人”的概念,他代表了身体、智力和情感力量发展和表现最高水平,他是权力意志的最好的表现,但他不是一个暴君,根据他的超人概念,尼采认为理想的人格是能够控制其激情的充满激情的人。、

第五部分:20世纪和当代哲学

第十七章:实用主义和过程哲学

当哲学跨越19、20世纪之交的时候,变化的观念仍然是知识界思想里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有两种哲学思潮特别关注变化——实用主义和过程哲学。实用主义发端于查理·皮尔士在威廉·詹姆斯、约翰·杜威那里得到发展。柏格森和怀特海则是过程哲学的主要倡导者。

实用主义是在理性主义和唯心主义与经验主义和科学之间的中介,把这两个传统里面的最重要的东西结合起来。皮尔士的实用主义的核心在于它对词如何获得意义给予了新的解释。只有当我们能够把我们的观念翻译成某种操作行为时这些观念才是最清楚明白的,如果一个词指向一个没有可以设想的实际效果的对象,这个词就没有意义。皮尔士认为信念介于思想和行动之间,信念指引我们的欲望,也决定我们的行为,但是信念会为怀疑所“动摇”,而坚定信念的方法有多种:固执的方法、拿出权威、看概念是否合乎理性、科学的方法。皮尔士认为采用科学的方法作为解决不同信念间矛盾的手段,他觉得这种方法可以战胜个人的偏见,同样在信念和真理的问题上,应该时每个人都能得出同样的结论,这种经验研究的方法意味着任何合法的概念都必须有某种实践上的结果。詹姆斯有着著名的著作《心理学原理》,他从皮尔士已经做过的工作出发,发展了实用主义,他的实用主义有着四个重要的问题:实用主义方法,实用主义是受到新近发现的生活事实的启发;实用主义真理论,它可以给哲学作出它所迫切需要的贡献,即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由意志的问题,我们不能以理性的方式来证明人的意志是自由的还是被决定的;人的意志在信念过程中的作用,在理性保持中立的那些真正选择的事情上,我们可以依靠希望和感情来做决定。从根本上来说,杜威才是最有影响力的实用主义者。他提出了“旁观者的知识论”的概念,而他的最高概念就是经验,理论是工具主义的,思维永远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杜威围绕着一种关于人性的特殊观点——习惯、理智和学习——来建立他的工具主义理论。杜威的价值理论仍然遵循了他的关于知识的总体理论。能最成功的达到目的的行为是最有价值的行为,而对价值的探寻要依靠科学的方法论,所以我们所要做的是明智的选择出达到目的的最佳手段。

柏格森和怀特海在科学上质疑了那种认为科学思想模式可以是独一无二的、包罗万象的知识源泉的想法,他们试图表明科学的局限是什么,而发现形成实在的形而上学过程,又能够提供怎样独特的洞见。柏格森的著作包括:《时间与自由意志》、《物质与记忆》、《形而上学导论》、《创造进化论》、《道德与宗教的两个起源》等。柏格森哲学的中心是“两种又深刻差异的认识事物的方式”,第一种方法意味着我们要绕着对象走,第二种方法则意味着我们要进入事物内部。他认为科学是以分析为基础的,所以科学上的意义最终只能是对于它所分析的所有对象的本质的歪曲,一切场合种分析的理智都是通过摧毁事物的本质来认识事物的。他还提出了另外一种认识自我的方式就是直觉,一种形而上学的直觉方法。他认为“绵延”的发生在万物之中的进程,这就是生成,绵延构成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持续的经验之流。对于进化,他认为用生命的冲动来解释是最好的。在道德和宗教上,他认为道德又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对社会团结的必要性的存粹感受,第二个来源是反映了理智和直觉之间的不同。怀特海同柏格森一样也反对那种认为事实是互相孤立的存在的分析思想。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数学原理》、《关于自然科学原理的研究》、《自然的概念》、《相对性原理》、《科学与现代世界》、《过程与实在》、《观念的探险》等。他认为牛顿物理学建立在一个谬误之上,他称之为“误置具体性的谬误”,而当需要对具体实在给出自己说明时,他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原子论。怀特海将我们的自我意识看作是现实机缘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并利用现实机缘理论来说明身心关系,并解释为什么在宇宙中会出现感情和目的。怀特海用“把握”来描述现实实在的要素是如何彼此联系在一起的,以及这些实有是进一步与其他实有相联系的。对于怀特海是如何解释实在的根本过程的?即是说是一个怎样的创造过程创造了现实实有?他认为现实实有之所以是其,是因为这个实有已经被一定的“永恒客体”打上了某个确定特征的印记,

第十八章:分析哲学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语世界中占主导地位的哲学运动被认为是分析哲学,分析哲学家们的特点千差万别,但他们都同意哲学的中心任务是通过语言分析来澄清概念。

伯特兰·罗素认为他们的哲学并不关注发现,而是关注澄清,在某种意义上不是关注真理,而是关注意义。罗素发明了他的新语言“逻辑原子主义”:语言是由诸语词的独特排列构成的,并且语言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这些语词准确的代表了事实。语词又被构成命题,命题陈述事实,当一个事实属于最简单的那种事实,它就被称为原子事实,陈述原子事实的命题被称为原子命题。逻辑原子主义不能分析一个普遍的事实,同时它不可能充分地说明它自己的理论。

分析哲学发展之时,又有一个维也纳学派发展出逻辑实证主义。他们职责形而上学陈述都是无意义的。他们给一定了证实原则——如果一个陈述能在证实原则的严格要求下通过,它就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无意义的。证实原则提供了一个二支检验。卡尔纳普是维也纳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逻辑分析的作用就是分析所有的知识、科学与日常生活的所有断言,目的是澄清每一个断言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对某个既定命题的逻辑分析其任务就是发现证实那个命题的方法。逻辑实证主义的困难在于几个方面:证实原则本身就是不可证明的;原来的这个歌原则最为合适的地方是各门科学领域,但科学知识常常以普遍规律来表达;涉及“什么构成证实?”这个关键问题;为什么它这么重视感觉经验呢?20实际中叶逻辑实证主义已经是明日黄花了,但是仍然有着很大的潜在的很难短时间消失的影响。威拉德·梵·蒯因强力批判经验主义,试图揭露经验主义一个更为基本的困难——不仅适用于逻辑实证主义而且适用于经验主义的所有传统说明——两个教条是:所有陈述都能明确地分为分析陈述和综合陈述;一切有意义地陈述都可以翻译成关于直接经验地陈述。

维特根斯坦地哲学发展并没有沿着一条笔直的道路前行。他的主要著述包括:《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等。在他地《逻辑哲学论》出版不久他就推翻了此书中大部分的观点,他由此把分析计划从关注于逻辑以及完备的语言的建构转到对语言的日常用法的研究。遵守规则这个概念是他的哲学中一个核心概念。他将形容上学语言堪称病人而不是罪犯,哲学的功能是治疗性的,哲学并不给我们提供新的或更多的信息,而是通过对语言的仔细描述来增加清晰性。

约翰·奥斯汀是关注语言的日常用法的另外一位哲学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哲学的方法——展示了一种容易让人误解的质朴。他试图澄清辩解的概念。他认为辩解一词为研究人的语言和行为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启发道德哲学的探讨,同时还使奥斯汀的哲学方法得到一次具体应用。他认为我们可以利用字典、法学和心理学的资源来全面分析辩解,他相信有了这些资源以及想象力的帮助,大批表达式的意义就会出现,大量的人类行为就可以得到理解分类,由此就可以达到整个过程的核心目标之一,即“解释性定义”。

第十九章:现象学与实在主义

除了分析哲学,20世纪在欧洲大陆还有另外的哲学侧重:现象学将所谓的事物客观性撇在一边了;存在主义采用了现象学的主观性的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了人的经验的实践性问题。现象学由埃德蒙德·胡塞尔开创,马丁·海德格尔作了修正。之后出现了宗教存在主义者卡尔·雅斯贝尔斯和布里埃尔·马塞尔,之后在让-保罗·萨特和莫里斯·梅洛-庞蒂那里存在主义得到确定表达。

胡塞尔主要著作包括:《逻辑研究》、《算术哲学》、《现象学观念》、《欧洲科学德危机》等。胡塞尔的哲学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他最初的兴趣是研究逻辑学和数学,后来了早期现象学,这种现象学主要关注的是知识论,再到后来深入到为哲学克学科奠定普遍基础的现象学观念。最后他进入这样一个阶段,这时生活世界成了他的现象学的更突出的主题。胡塞尔和笛卡尔对于他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笛卡尔的影响决定性的。他认为经验是围绕着自我,一切认识的来源是自我。他提出了“意向性”这个概念,意思是意识是对某物的意识,他相信意识的本质就是意向性。他提出了现象最终包含在在那种主观的经验某物的行为当中。提出了现象学的加括号,这指的是将整个经验的生活之流都用括号括起来,其最终将引导我们返回到实在的核心,即意识的自我。胡塞尔提出了生活世界的问题,这是我们的日常世界。

海德格尔所要探讨的是当我们作为生存的人而思考时,我们所思想的时最为深刻的本性。他的著作包括:《存在与时间》、《思想的事情》等。作为在世的此在,他以理解的人来理解一般存在,我们的基本人生状态就是我们的“在世界中存在”,此在拥有三重结构使得我们筹划的这个世界的方式成为可能,第一是我们的“理解”,第二十我们的“情绪”或“态度”,第三是我们的“话语”。作为操心的此在,操心是我们的根本属性,为了理解此在我们必须理解这种操心的基本性质。

几位哲学神学家成为了宗教存在主义者,代表人物有雅斯贝尔斯和马塞尔。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认为生存就是实在,思考我们自己直接的、内在的和个人的体验。在生存哲学里,存在的概念只有对每个具体的人的意识才会产生,生存哲学的功能就在于使我们在思想上能够接受一种称之为“超越性”的东西。马塞尔的存在主义的核心观念在对“疑问”和“奥秘”的区分,人的生存的最深层次意义来自于主观对真实存在的承认。

萨特的主要著述包括:《先验自我》、《存在与虚无》、《辨证理性批判》、《家庭中的白痴》等。他对存在主义基本原则的经典表述是:存在先于本质。他认为我们不能用描述人造物那样一种方式去理解人的本性。我们都具有相同的本质,我们的本质先于我们个别具体的或历史的存在。存在先于本质指的是我们首先是存在,然后我们成为我们把自己造就成的东西。对于自由,萨特认为个人是自由的,一个人格就是自由,我们每一个人就是唯一存在着的事物。萨特存在主义的结论是,如果我在我的所有行为中表达我的真实的人性,那么我就不会自欺,那么诚实也不会成为我的理想,而就是我的真正的存在。萨特对于他的存在主义的通俗表达式他对生存的技术性分析。当他意识自己的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时,他认为时候重新检讨我们所认为的自由。

庞蒂的主要著作包括:《行为结构》、《辩证法的历险》、《知觉现象学》等。庞蒂提出了一种知觉理论,以反对二元论和实在论。同时他认为认识具有相对性。庞蒂对于知觉的相对性好似不太适合处理政制、社会和经济秩序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他同样也对正义和自由的问题展开了论述。

第二十章:晚进的哲学

20世纪中期以来哲学发生了巨变,从事哲学研究工作的人数剧增,同时这个时期的哲学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具有多文化性了。身心问题是哲学中最古老、探讨得最多的领域之一。当代大多数的身心问题的塔伦受到了吉尔伯特·赖尔的《心的概念》的启发。赖尔认为有关心灵的“正统学说”是不合理的,而且实际上与我们所知道的关于人的心理活动的一切是相矛盾的。他提出了一个“机器中的幽灵的教条”的观点来说明传统心灵理论的错误。赖尔用逻辑行为主义来代替机器幽灵教条,这种理论主张应当把心灵事件的谈论转化成可观察的行为的谈论。这种逻辑行为主义同样遭到批评。同一性强调人的意识和大脑活动的同一,而功能主义将其范围完全放开来了,人工智能就是科学试图实现功能主义的理论,并在计算机中复制出人的认知性心灵状态。约翰·塞尔设计出一个中文房间论证来批驳人工智能。

分析哲学是否是无益于知识的构建?理查德·罗蒂认为分析哲学并没有引入对哲学假定的重大改变,分析哲学不是新的东西,它的新的东西是,确信知识是由语言学的东西而不是心理学的东西来表象的。杜威的实用主义影响罗蒂的分析哲学开拓范围与视角。罗蒂哲学的一个主题就是他确信没有任何永恒的本质——语言是偶然性和机缘性的。从弗洛伊德中关于自我三重描述,罗蒂将自我看成不过是偶然事件的产物。既然语言和自我是偶然性的,那么不存在能够引向正当的共同体的任何客观可靠知识,没有任何知识理论能确保社会是正义的。

当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重提美德理论。英国哲学家伊丽莎白·安斯康贝是最近第一个出来捍卫美德理论的。她认为休谟之后有些道德理论为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危险的道德推理提供了依据。对于如何解决有关道德命令的问题呢?她认为我们应拒而不谈道德法则和义务,并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去寻找启发。另一个捍卫者是奈尔·诺丁斯,她从妇女的立场看伦理学,她将美德看作清晰地展示女性所特有的道德构想的方式。她相信在伦理学上强调关爱,与美德理论是恰好相契合的。有人又提出了美德认识论的观点。有一派美德认识论者被称为美德可靠论者,他们主张真知识是以能够让我们以一种可靠的方式达到事物真相的心灵机能为基础的。又有一种被称为美德责任论的美德认识论大胆的认为对于获得知识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心灵能力是理智方面的良好性格特征。

20世纪中期,分析传统的英美哲学和现象学以及存在主义传统的大陆哲学已经形成分裂,虽然最近两派的隔阂已经缩小了。大陆哲学从尼采、胡塞尔和萨特汲取灵感,最近的大陆哲学是和几种相互有所重合的“主义”联系在一起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最初是作为一种解释言语性质的理论出现的它由费迪南德·德·索绪尔创立。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语言是一种任意的社会机制,而一种语言中的所有成分的意义都来自于那个更大的社会结构系统。后结构主义既是对结构主义的扩展,又是对结构主义的否定。后结构主义的分支延续到许多领域,值得主义的是文学批判领域。后结构主义主要和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有关,他的文学批评主要针对的是哲学著作。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哲学理论,它是对一场运动的总称,涵盖了对各种事物的现代概念的多种的批判,它的核心是解构,同时后结构主义的大量讨论很大程度延申到了更大的范围里。

文章标题: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duhougan/11187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