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5-22 22:41:25 | 作者:燧初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3次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简称《有效阅读》)和《如何有效整理信息》(简称《整理信息》),这两本书是一月份购入,看完挺久,想尝试写写文字记录,不知如何动笔,就一直拖着,但总得要试试。
图片来源豆瓣
书名简单粗暴,若在书店里看到没啥购买冲动。奥野宣之,日本八零后撰稿人和作者,随手查了下他所著出版的另外几本书籍,大多是关于笔记手账记录这方面,作品类型较为单一,作者也是因为他的笔记在日本出名,同类型都写好几本了,就没想换换别的么。
《有效阅读》豆瓣12171人评7.3分,《整理信息》豆瓣2576人评6.8分,评分感觉有点偏高,大概降1分左右去到合格线附近比较恰当。
封面以白色为主基调,白的很素雅,没有讨厌的镀塑乱反射光线,好评!眼睛不是太好,所以对光反射光污染这类影响比较在意。少量的配色,文字不多,大量留白,整个看下来很有日式极简之感,深合喜好!不同于国内某个三个圈的出版社封面,恨不得用各种色彩图案给糊上的设计。
《整理信息》腰封以“《有效阅读》姐妹篇”作为宣传,宣传倒是挺符合实际,核心内容的高度相似说不是 “姐妹篇”也没人信。由于这种高度相似的情况,两本230页左右的书完全可以合为一本300页出头的书籍,分开来实属没必要。
介绍如何构建购书清单部分,挺多地方都可以略读或者速读,找到能帮助自己找书的“枢纽书”这段内容,是对发掘新的目标书是比较有用的方法,特别是适用同一性质书籍的延申与系统性构筑。
信息一元化是全书主干,具体操作是把所有信息都记录在笔记本里写满然后更换,不做分门别类的整理单独设立一本对应此类型的笔记本。按时间顺序书写,想写的内容无论是否重要都可以记录在笔记本里,并把日期附上。
然后在一元化里加上细节:
· 用符号来标识一段文字的大概性质,这次的记录是属于心情记录还是工作备忘,或者是读书笔记,当每个类型都设立与之相对应的符号,重新翻阅检索某特定类型时更加方便
· 在书名、人名、地名或者专业名词方面,可以为了省事用缩写替代
· 换行时跳开一行书写,给可能需要的插入补充修正留出空间
· 记录后画分割线将本次文字与下次的间隔开,分割线也能添加标识,区分是一天内的多次记录还是不同日期的记录
· 满本笔记写上编号,制作目录
· 有一定数量写满的笔记后,制作电子数据库
……
“利用书签边读边写”的配图感觉像是使用便签贴,买了些回来跟着操作,实际使用起来,由于便签贴需要跟随读书进度多次的撕贴移动,导致很快失去粘性、变形,换成金属书签会比便签贴更加合适。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是后续内容中激发思想火花等方法的前置,不要过高期待跟着方法做笔记能在短时间思维发散创意联想突飞猛进,这需要时间去累积,作者在书中例举好像让人感觉容易,但实际操作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另外提到的“剪贴式笔记”不推荐手账和手工爱好者以外的朋友尝试,学校布置的手工作业学生家长各有各的嚷嚷,可见手工活群众基础还是薄弱了点。而且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和传统纸质媒体的式微,日常接触办公文件以外纸质材料最多的也就是工作场所附近餐馆老板散发的每月菜单。书籍倒是常接触,但不适合剪裁,剪完整本书报废,胶水对背页文字书写的影响、透明胶贴上后修改可能造成纸张破损、素材与笔记本大小的匹配调整,一件件都是麻烦事(虽然书中有给出操作建议)。
作者基于日本环境的写作,文化差异让某些操作在国内有点水土不服。比如书里举例的保留消费小票、宣传单啥的用来贴到笔记本上,咱们没这习惯,随便找个垃圾桶就丢了。但日本垃圾桶难找,还要分类投放,习惯带回家处理,有些操作自行抉择是否照搬。
最后有二三十页介绍各种文具,可以算是剁手党的福利。
综合来看,全书简单易懂,没有理论性表述,阅读流畅无需太多停顿思考,由于书籍性质的限制,本质上是很平淡的工具书,不要期待有引爆情绪点的地方。介绍的笔记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施,两书之间互相重叠部分颇多,字体大小、行间距、排版、重点内容加粗等细节观感舒服,书末文具推荐部分用彩印应该更好,总体和期待值有偏差,将其归为有闲有钱可以买来翻阅,推荐程度不高。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