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4-10 14:55:00 | 作者:虎七七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7次
第一章论述的是典型与范畴。分类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分类的心理过程通常被称为“范畴化”( categorization),而范畴化的产物就是“认知范畴”( cognitive categoties)。20世纪60、70年代,人类学家柏林和凯(B.Berlin&P. Kay)对颜色范畴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颜色的范畴化是以焦点色(focal colour)为基础的,此外对鸟、水果等范畴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典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针对典型理论,Schmid提出了两个问题:人们判断物体时是从一个“完形"( gestalt,即“感知的整体"perceived whole)开始的,还是将物体分解成一套“属性"( attributes)?结果他发现这两者都存在。于是Schmid得出了如下结论:人们判断物体时分两个步骤,首先是"完形感知"或“整体感知”(gestalt perception or holistic perception)。然后才是把物体分解成属性,由此可见,完形感知在范畴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范畴的认知观认为典型是心理表征,是一种认知参照点。认知范畴的典型随语境变化而变化,依赖贮存在我们心中的认知模型,而认知模型又最终依赖文化模型(cultural model)。
第二章探讨了范畴化的层次问题。作者认为,科学的分类虽复杂、严谨,但并不适合人类的范畴化。“通浴分类"( folk laxonomy)表明,我们是从中心接近“层级"(hierarchics)的。我们所注意的是像"狗、猫、这样的“基本层次范畴"( basic level categories),而不是较高层的上位范畴( superordinate catcgoris),如“动物、家具、”,也不是较低层的下位范畴( subordinate categories),如“苏格兰种狗、灵提狗”。
基本层次范畴在认知上之所以基本、重要,主要是由四个因素决定的:
第一,感知方面。基本层次范畴在感知上具有相似的整体外形、能够形成反映整个类别的单个心理意象,人们能最快地辨认其类属。
第二,功能方面。基本层次范畴是人们能运用类似的运动桃制与其上的范畴成员打交道的最高层次,即是说,属于同类的成员可引起人们在行为上大致相同的反应。
第三,言语交际方面。基本层次范畴常常是用较短、简单、常用、中性的词表达。这些词产生的年代早,也是儿童最早习得的。
第四,知识组织方面。人类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在基本层次上组织起来的。
对于范畴的层级性,作者强调两类层次:类型层级(type-of hierarchy)和部分-整体层级(part-whole hierarchy)前者强调类似概念的集合(collect),后者强调概念在时空中的共现或组合(co-present or assemble)认知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部分思维是在基本层次上进行的。
第三章是对概念隐喻和转喻的介绍与研究。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比喻性语言与非比喻性语言没有什么差别;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而完全不带隐喻的句子只占极少数。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 conceptual donain)或称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Ungerer 和Schmid称之为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的结构映射,用作者的术语说,即从“始发模型"( sourve model)向“目的模型"( target model)的映射。人们通常是把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域映射到不太熟悉的概念域上,这样有助于对后者的理解。隐喻的认知基础是“意象图式"( image schema),它们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基本经验,在概念域的映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意象图示还有方位图示、路径图示、系联图示、部分-整体图示等,还有基本关联(basic-correlation)和依赖文化的评价(culture-dependent evaluation)转喻与隐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隐喻是在不同认知模型之间进行的映射,而转喻是在同一认知模型中进行的映射,即同一认知模型中的一个范晰被用来代替另一个范畴。
第四章是对图形(figure)和背景(ground)的论述。图形-背景分离( figurc/ground segregation)的观点是一个世纪前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首先提出来的,后由完形心理学家或曰格式塔心理学家借鉴用来对知觉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知觉场始终被分成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图形这部分知觉场,是看上去有高度结构的、被知觉者所注意的那一部分,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的、细节模糊的、未分化的部分。人们观看某一客体时,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根据完形心理学家的观点,确定一个物体为图形应遵循“普雷格郎茨原则”( the principle of Pragnanz),即通常是员有完形特征的物体、小的物体或运动的物体用作图形。不过,在认知语言学中,Langacker等人并没有用“图形一背景"这对术语,而使用了“射体"( trajector)和“界标"( landmark)这对术语。如果某个客体处在相对于另一个客体的位置,或向后者移动,那么前者就叫“射体”,后者为"界标”。
第五章讨论的是框架( frarne)和注意( attention )。本章的大部分观点来自Fillmore 、Talmy和 Slobin。作者首先介绍了框架,认为框架是一种认知模型,是具体情景的知识和信念的表征,例如"买"框架和“卖"框架。此外作者还详细介绍了与框架理论相似的图样理论(script theory)。图样是由R.Schank&R.P.Abelson( 1975)提出来的,是指“专门为经常出现的事件序列设计的知识结构",具有动态性,依赖概念,并以“预料"为基础。图样理论也有不足之处,人类行为的图样千千万万,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图样就能理解整个故事情节。构式语法的观点主要来自于A.E.Goldberg(1995)Goldberg认为动词只有在典型句法环境下才能表达其语义结构。构式具有语言普遍性和多义性。
(1)使动构式(caused-motion construction),即某人使某物移动,基本句式为:S-V-O-A。
(2)使接构式(cause-receive construction),即某人使他人接受某物,基本句式为:S-V-O-O。
(3)结果构式(resultative construction),即某人使某物改变状态,基本句式为:S-V-O-C。
(4)此外,H-J.Schimid(2000)提出外壳-内容构式(shell-content construction)为例说明构式不紧与基本简单句型存在对应关系,也与复杂句式存在关系,并提出构式具有不可推导性或不可分解性(non-derivability or non-compositionality)。
第六章介绍两类语言在线处理理论:概念合成理论和关联理论。概念合成理论最早由G.Fauconnier 在Mental Space(《心理空间》)(1985/1994)一书中提出,也称“心理空间理论”或“空间合成理论”。
1. 空间合成理论的映射机制
G. Fauconnier&M.Turner(2000:40,102)将心理空间定义为“人们思维或交际中为局部理解或行为而构建的小的概念组合”心理空间在工作记忆模块中运行,但也可通过激活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结构而构建”,心理空间可分为:输入空间I、输入空间II、合成空间及类属空间(输入到合成会经历组合、完善、阐述)。四个空间通过映射链互相连接,构成一个概念合成网络。输入空间之间存在跨空间映射(cross-space mapping),即输入空间之间存在着核心关系(vital relation),如识别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等。合成理论涉及的是在线信息处理,概念整合涉及两个或多个输入空间向一个合成空间的映射,过程涉及组合、完善及阐释。
2. 支配/优选原则
Ungerer和Schmid将Fauconnier&Turner (2002:325-34) 的9条支配原则概括为5条:(1) 拓扑原则(topologyprinciple) :(2) 合成原则( principle ofintegration ) (3) 分解原则(principleofunpacking) (4) 相关原则(principleofrelevance) (5) 等级原则(principleofhumanscale)。
3.概念合成理论的解释力
作为人类普遍的认知活动,概念合成理论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可用于解释混合词、复合词、首字母缩略词的形成过程及意义。作者在最后一节简要介绍了D. Sperber&D.Wilson(1986/1995)关联理论中的认知语境、明示-推理行为和认知经济性,并对比了关联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
(1) 认知语境。听话人依据说话人的字面意义结合语境,推出一系列语境假设。语境假设或存在于记忆中或直接感知或由推理获得。语境假设即认知语境。
(2) 交际是明示-推理行为。说话人通过明示行为(言语的或非言语的)向听话人传递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听话人依据明示行为进行推理,推理的过程就是寻求关联的过程。
(3) 关联体现着认知经济性。个人关联与正面认知效果和话语理解时所付出的努力程度相关:正面认知效果越大,获取这些认知效果所付出的努力越小,关联性就越强;认知效率与付出的努力之间成反比关系。
作者认为与关联理论中认知假设的系统性相比,概念合成理论对输人空间的研究显得不连贯、模糊、依赖直觉,而最好的办法是把关联性思想引人概念合成理论中。
第七章讨论与认知语言学相关的几个问题,即象似性、语法化与词汇演变。虽然这三个问题的研究在语言学史上具有悠久的传统,并非肇始于认知语言学,但作者认为,把它们置于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必大有裨益。本章的最后一节还论述了外语教学中认知方法的价值。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