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当代的歌词在未来是否会成为像宋词那样的经典诗歌

时间: 2023-07-04 15:00:1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5次

当代的歌词在未来是否会成为像宋词那样的经典诗歌

宋词和现在的歌词有什么不同?跟元曲有什么不同?

宋词和现在的歌词不同,现在的歌词比较的简单和直接。意思表达的非常清楚,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就是字面意义。而宋词则比现在歌词更有深度和韵味,里面一句话包含的意思非常多,一个词有非常多的含义,看在当下这个词中的解释是什么,宋词比现在的歌词更有文化更有深度和意义,宋词和元曲也不同。宋词还有着古人的味道,不是单纯的没有现代化文化和文字,发展没有现在这么快,它还不直接蕴有深意。

宋词和现在的歌词不同的同时有一些相似之处,同样的朗朗上口,比较的有规律和韵味。不管是唱起来还是读起来都有一种感觉在,这种感觉是难以言明的。但宋词和现在的歌词又非常的有区别,宋词比较的富含深意和简单明了一个词蕴含着很多的意思,可以通过一个词表达一句话的意思。而现在的歌词则追求的是直接和简单,一句话表达的意思就是它的字面意思。同时歌词的规律和押韵没有宋词要求这么高,歌词只是追求和旋律搭配不用和其他配合。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宋词限制字数,而现代的歌词不大要求字数。宋词与元曲也不同,元曲在字数上更加的自由,对字数限制没有特别大的要求。元曲对相相关的韵律和规律也没有要求,在语调上也非常的自由,讲究的是雅致就可以。宋词和元曲不处于同一个时代,因此折射出来的东西也不同,对文化要求也不同。宋词要求比较严格,元曲要求比较简单。

宋词和元曲的表现形式不同,宋词是宋朝比较重文轻武因此宋人的词藻相对而言比较华丽和精致,表达了文人的抑郁之情,但词语表达并不尖锐。而元曲是社会发展到了非常矛盾的地步,元曲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以及人民生活的痛苦,相对比较自由。

宋词与现代歌词的区别:首先,宋词有一个固定的词牌,讲究字数、平整度、节奏和意境。 当代歌词在形式上非常自由,没有标题、字数、平整度和押韵的限制。 第二,有一代文学,宋词可以代表宋代的主流文学形式。 第三,宋词高雅,当代歌词粗俗。 宋词和元曲的区别:首先,宋词和元曲最大的区别是有无衬字,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 第二,词的上下韵可以改变,但歌曲要求一韵至尾。 三是宋词多文雅,元歌通俗,元歌多写实,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跟现在的歌词肯定是有所差别的,而且宋词的话,它的朝代和时期都是非常远久的,在一些曲风上也是有所差异。
宋词有词牌名,例如浣溪沙等,讲究韵律,而歌词通俗易懂,讲究节奏,元曲地方特色很明显,主观性很强,有啥说啥那种。

歌词,是所谓的文学吗?

1

202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名单的公布,引起了一场热烈讨论。对于将文学奖颁给颁给一个歌手,全世界都有不同的看法。同时,在文学界掀起了一场讨论,“歌词是文学吗?”,“歌词能成为诗作吗?”

事实上,鲍勃·迪伦在巡演的过程中听到了自己的获奖消息,自己也表示很震惊。他在后来发出的消息中谈及了自己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顾虑,也想到了自己的获奖会被归入到“被人质疑的范围”。他坦承自己从来没有思考过“我的歌词创作是文学吗?”他也说到,莎士比亚认为自己是剧作家,写的文字并非文学而是为戏剧舞台而诞生的。所以,他在创作歌词时,也并不是为了获得文学奖而创作的。

民谣歌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荣誉而争论不断,歌词与诗歌的等级差异成为所谓的文学界讨论的话题。最终迪伦并未参加授奖仪式,外媒称这是瑞典学院“一次丢人现眼的大失败”。但事实上,而这场“歌词是否应属于严肃文学”的大争论,诺贝尔文学组是做了肯定的答案。

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霍拉斯·恩格道尔在给鲍勃·迪伦的授奖词中,回应了奖项公布以来人们的质疑——文学的等级在“伟大的美”面前显得无足轻重。 鲍勃·迪伦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 。

2

如果你听过鲍勃·迪伦的作品,在音乐中,或是简单地朗读,你会发现 诗意的歌词是他作品中最核心的因素 。在他的《暴雨将至》里,你能看到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痕迹,能看到兰波式的幻象,能看到波德莱尔式的颓废。他用诗歌思考着时代,深层次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迷茫、困惑的精神面貌,成为那个时代独特的抗议歌曲。这些都是具有较高的文学诗意。

对于鲍勃迪伦的作品是否属于文学我们不应该质疑,因为有一个直白的回答: 因为他的歌曲的美就是最高的等级 。虽然这几年诺贝尔文学奖似乎突破了所谓经典文学获奖的惯性,比如让短篇小说家门罗获奖,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新闻采访登上诺贝尔文学奖殿堂,再到今年的迪伦歌词,都在像我们显示,只要是真正打动人心的经典文学作品,就有可能成为获奖的作品。 因为这是一场人文的相遇。

3

很多人认为,歌词不是诗作,因为除去了音乐后,通常只是笨拙又零碎的创意写作或是只言片语。也有人认为, 歌词是耳朵的诗歌,是一种“声音的文学”,是“倾听的文学” 。同样是用字词组成的句子,同样准确的表达思想和意境,同样是打动人心的作品,为什么不能称之为文学呢?

追溯世界文学的起源,在远的过去,所有的诗歌都是被吟唱的,诗人是行吟诗人。就拿中国古代文学来讲,歌词当然是被视为某种文学经典的。就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就是以口头吟唱的方式流传下来的;再后来最突出的例子是宋词。这些难道不是文学吗?

现当代,也有不少歌者把以前的诗歌谱成曲再唱成歌,《明月几时有》、《虞美人》、《月满西楼》、《涛声依旧》等等,将诗的文字如行云流水般地融入到歌曲中,赋予歌曲生命与活力。也有直接用诗意的歌词来丰富歌曲的灵性和灵魂,就拿我们最熟知的林夕来说,我们会赞叹他极富文学性的歌词,因为他的词真的触动人心。

这种用所谓的笨拙又零碎文字创作出来的歌词,不正是打动人心的关键吗?没有这样的歌词,再好的曲用称不上好的作品。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难道不是也曾细心琢磨着那些直击人心歌词的歌词吗?甚至,还有“重度歌词爱好者”,将歌词抄在书上、抄在笔记本上,高声朗读,甚至背诵,这也是90年代一个独特的风潮呀。

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作词人,周杰伦的御用词人——方文山。他的歌词,十分注重对押韵的追求,而且还善用意象白描,充满了想象力和文化气息。而且,方文山为周杰伦填写的歌词已经进入语文教材,比如《青花瓷》、《蜗牛》、《听妈妈的话》、《发如雪》等,甚至还出现在国外的教材之后总。这已经在事实的层面向世人表明,歌词当然可以是文学。

所以,别再纠结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会颁给鲍勃·迪伦”,“歌词是不是文学”等问题了。 我们要做的是,改变我们对文学范畴的理解,让文学不再仅仅是“所谓的文学”。

宋词和现代歌词的差别是什么?

真正要做比较的话,元曲中的散曲和现代歌词可能更有可比性。


宋词脱胎于诗,是诗歌雅化之后的民间音乐替代品。也就是说从这一点上来说,宋词和现在的歌词是一样的,前期都是用于民间演唱。只是随着后期大量高层文人介入,对词做了豪放、婉约的主题改革,对长调、小令做了平仄上的规制,宋词步了唐诗的后尘,逐渐脱离音乐而独立存在,成为一种吟诵的文体。

也就是说,宋词已经不再适合民间流俗演唱。而现在的歌词,正处在大流行的过程中。虽然有一些词人也开始作歌词的雅化,并得到大部分中国人的认同,比如林夕、方文山等,但是由于现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特别是地球村级别的文化杂烩,让中国风注定只能成为世界音乐中的一小部分,一个门类,不会再有歌词脱离音乐而存在的现象发生。

因为好的歌词,不伴随音乐,如果朗朗上口,用来吟诵,不就是现代诗么?

这些类别已经成型,区分好,流行音乐的歌词不会再有历史上唐诗宋词元曲高雅化的走向。

所以咱们现在就可以这么说:宋词是高雅的,现在的歌词是流俗的。

宋词的词牌平仄韵脚都已经固定,一个写宋词的人只对自己的感情和词牌格式负责,并不像流行歌词要讨好广大听众。这就是根本的区别。至于字数限制,平仄韵脚这些区别都是形式上的。现代歌词是伴随音乐而生的,不会也不可能写了一首歌,以后的歌词就都按这个调调来填。


而在元初,汉文化没有出路,宋词雅化后自然萧条,元曲几乎是在一瞬间完成了成长,取代唐诗宋词成为元朝那一代的文学。

元曲(我们这里主要讨论散曲,因为戏曲和现在的歌词与宋词差别太大)和宋词的区别其实就类似于现代歌词和宋词的区别。敌之敌,友也。所以元曲(散曲)和现代的歌词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我们大致看一下宋词和元曲的区别,对照看现代歌词。

首先是音乐不同。宋词和元曲的词牌和曲牌即使看上去名字一样,音乐是肯定不同的。只是年代都有些久远,我们无法再验证。这一点看现代流行音乐就知道了,虽然存在大量抄袭事件,但是每年的乐曲原创还是数量巨大的。那么我们现在有一种用古词重新谱曲翻唱的古风流行,这种音乐会和当年的宋词牌、元曲牌一样吗?当然不。

然后是押韵问题。元朝北马南纵,官话也是北方话占了主导。所以,在元朝的时候,官话和如今差不了多少,已经没有了入声字。而宋朝平水韵上承唐韵,从宋入元,可以说是汉字发音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所以曲是没有入声韵的,而且曲可以平仄同押了,比如“将军”的“将”和“酱油”的“酱”在曲里面是可以押韵的,这和现代歌词就没区别了,稀里糊涂,押韵就行。

词牌的字数是固定的,曲就不一样,可以随便加衬字,怎么方便演唱怎么来。看看,这和现代歌词又多像,以音乐为主导,不限定词作数字长短。

还有一点,词牌的韵是有规则的,曲的韵脚则稠密,甚至有的句句都押韵。这个应该好理解,越是流行的歌曲,尤其句式较长的时候,就经常出现句句押韵。现在的歌词就这样。

其实元散曲和宋词比起来,无非是格律越来越宽松。现代歌词就更加宽松,只要好听,越接地气越流行。

我们来看一段元曲,关汉卿的《四块玉》:

旧酒没,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白话、浅白、泼辣就是元曲的特色,除了些古文味道,这不就是一首现代歌词么。


但是现代歌词和元曲也是有区别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思想性。

元初汉文化无法上升,所以大量文人进入元曲创作,加上蒙元对汉文化的不屑,所以没有管控,元朝的戏曲出现了大量针砭社会时弊,为老百姓呐喊的作品,加上白话、浅白、泼辣,形成了元朝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后来汉人文化地位逐步上升,元曲也慢慢雅化,创作也慢慢枯竭,像我们今天的大部分重点保护文化戏曲基本上都是当年的剧本。

现在的歌词,有思想和担当吗?

就这一点上,差了宋词和元曲十万八千里。

1、音乐不同

宋词的词牌和曲牌即使看上去名字一样,音乐是肯定不同的。只是年代都有些久远,无法再验证。这一点看现代流行音乐就知道了,虽然存在大量抄袭事件,但是每年的乐曲原创还是数量巨大的。那么现在有一种用古词重新谱曲翻唱的古风流行,

2、押韵不同

宋朝平水韵上承唐韵,从宋入元,可以说是汉字发音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所以曲是没有入声韵的,而且曲可以平仄同押了,比如“将军”的“将”和“酱油”的“酱”在曲里面是可以押韵的,这和现代歌词就没区别了,稀里糊涂,押韵就行。

3、字数不同

词牌的字数是固定的,现代歌词多像音乐为主导,不限定词作数字长短。

4、韵律不同

词牌的韵是有规则的,曲的韵脚则稠密,甚至有的句句都押韵。这个应该好理解,越是流行的歌曲,尤其句式较长的时候,就经常出现句句押韵。现在的歌词就这样。宋词和现代歌词比起来格律越来越宽松。现代歌词就更加宽松,只要好听,越接地气越流行。

最初的宋词是配乐咏唱的,更近于歌;而元曲舞台表演剧本的成分多些,更近于戏。二者都是诗的演绎拓展,都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高峰。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形格不同。与唐诗相比,宋词尤其是南宋慢词虽也融入不少白话俚语,仍以诗家语为主,格式上需要严格依据词牌填作。而元曲虽然也需要依据曲牌填作,形体格式则更为灵活,在正字之外,可于句首或句中加衬字,使语言更加切合老百姓口语习惯。


②用韵不同。宋词用的是广韵(后人梳理集成才有的词林正韵),发音习惯与南方的客家话最为相近,且宋词不少词牌是可以换韵的。而元曲用的是北方话音韵,协韵方法是一韵到底不换韵。   

③结构句式不同。宋词仅有少数小令、中长调有上下句对仗的要求,一般不对仗,句间转换衔接常用领字格。而元曲对仗十分常见,比如隔句对、联珠对等。 此外,元曲还有"务头"、"俳体"等元素,功能上类似于宋词的领字,但内容更丰富更活泼,就像今天流行歌曲中的过门。

元曲之中当然也有少量优秀作品,但就整体而言,无论从哪方面相比,都难望宋词项背。我们说唐诗宋词元曲,只是说各个朝代有不同的文学艺术形式,并不等于三者比肩。宋词在艺术成就上也许可以与唐诗比肩,元曲却无论如何都不能与前二者相题并论。

宋词合乎韵律,宋词必须唱才符合情景,可惜这种唱法基本失传。姜夔说:“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一位幕士曾对苏轼说:“柳词只合十七八岁女郎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苏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些都是宋词在当时用作歌唱的证明。

唐宋以后,音乐创作水平严重下降,有几个显著的表现:

一是读书人不再研究音乐,而在春秋战国、三国两晋时期,我们民族的音乐水平还是很高的。孔子对读书人“六艺”的要求,就包括音乐。隋朝以前,读书人当官不靠科举,因而有更多的时间创作音乐。我们熟知的嵇康、阮咸等魏晋名士们,不仅是文学大师、思想家,还是音乐大师。

二是著名的“十大古典名曲”,大多诞生于隋唐以前。这些名曲诞生后,在民间传播,后世不仅没有得到发扬,反而很多古曲谱都失传了,现在听到的,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古代的东西,得到官府重视,才能得以流传。

三是乐器水平。这个就不多说了,唐宋以来,我们对乐器没有多大贡献,现代更是被西方垄断。

宋词脱胎于诗,是诗歌雅化之后的民间音乐替代品。宋词和现在的歌词是一样的,前期都是用于民间演唱。一个写宋词的人只对自己的感情和词牌格式负责,并不像流行歌词要讨好广大听众。

请问各位现代歌曲最像古代诗歌

最好是21世纪的。
邓丽君《在水一方》——《诗经》中的《蒹葭》
王力宏《盖世英雄》中的《花田错》——选自《花田错》
刘德华最近的MV《继续谈情》中也加入了粤剧元素,曲风悲怆雅致,歌词更唱出“泪似帘外雨点滴到天明”这句经典的粤曲唱词。
《新鸳鸯蝴蝶梦》——部分选自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

1、
寂寞沙洲冷
词:陈信荣曲:周传雄
------
自你走后心憔悴
白色油桐风中纷飞
落花似人有情这个季节

河畔的风放肆拼命地吹
不断拨弄离人的眼泪
那样浓烈的爱再也无法给
伤感一夜一夜

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
是慌乱占据了心扉
有花儿伴着蝴碟
孤燕可以双飞
夜深人静独徘徊
当幸福恋人寄来红色分享喜悦
闭上双眼难过头也不敢回
仍然捡尽寒枝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
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是一张《淡淡幽情》的专辑,其中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戏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秦少游的《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个琼瑶也用过,用在她为《烟锁重楼》还是《新月格格》所写的插曲《鸳鸯锦》里,柳咏的《雨霖铃》,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有台湾名声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刘家昌、翁清溪、陈杨等谱曲,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是这张专辑成为现代音乐史上足以传颂的极品,《音像世界杂志》曾将该片评为“十张最适合在夜晚用心聆听的专辑”。这张专辑里最有名的两首,一个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一个就是后来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那倒是对这首古典佳作现代版诠释了。这首词其实在大陆也有多个谱曲版本,映象最深的是在83、84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武松》中,张都监家的丫鬟,后来为武松跳楼的那个,就曾弹唱了这一曲。但这些多属于声乐作品的范畴,与流行隔着一段距离。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明了经典诗词与音乐的融合性。我们再来换一个角度,流行歌曲多表现一种通俗文化,而古典诗词的介入,恰好将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众人面前,也正说明了,艺术其实并无雅与俗不可逾越之鸿沟,关键在于融合的手段了。
要说的是,很多拿来主义的诗词歌曲,较为普遍地被运用在反映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恰到好处来表现或烘托剧中人物的一种情绪或胸怀。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岳飞的《满江红》,在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和其他一些与岳飞相关的影视作品中都曾被谱曲配唱,最有名的可能要数张明敏的那个版本到了。香港的武侠剧和历史剧中是最爱用这类作品的。而大陆方面,则多在表现某一主题的文艺活动中,喜欢讲一些相关的唐诗宋词谱曲演唱,比如孟郊的《游子吟》等,来表现一种既定的主题,籍诗词的影响力与歌曲的感染力来引导听众进入状态,从而受到预定的效果。另外一首广为传唱的则是徐小凤的那首《别亦难》,用的是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诗宋词构成了现代流行歌曲与创作的一个重要素材来源,并成为其创作的一种表达方式.
文学创作素来讲究一个广征博引,引经据典,物为我用,从而提示其所表现主体的广泛性.许多现代的流行词作人,更是希望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典故或内容,将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继而展现一段现代的故事情感。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有两个人,一是台湾的琼瑶,她的很多歌词里都喜欢借用一些唐诗宋词中的名句,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庭院深深几许”,“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等,这与她一贯苦恼经营的古典婉约女子的形象是十分吻合的,也非常配合她所创作出的各种形象,一派的诗情画意,不食人间烟火状。
另一个是大陆的陈小奇,他是大陆歌坛岭南派创作人的领军人物。他又一个颇有吴市影响的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毛宁)、《白云深处》(廖百威)和《巴山夜雨》(李进),单从歌名上来看,已经是和古诗词有扯不断的联系了。《涛声依旧》中他分别用到张继的《枫桥夜泊》(“留下一盏渔火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白云深处》则分别用到“白云深处有人家”还有杜牧的《山行》(“坐在路口对着夕阳西下,白云深处没有你的家,你说你喜欢这枫林景色,其实这霜叶也不是当年的二月花”,“等车的你走不出你心中的那幅画,卷起这片秋色才能找到你的春和夏”,“等车的你为什么还惨不破这一霎那?别为一首歌把你的心唱哑”。后来他又写了《烟花三月》,《朝云暮雨》(均为吴涤清演唱),还有一首毛宁的《大浪淘沙》,他是大陆词作家里古风最重的一个,喜欢讲古诗词中的名句或典故经过演绎与现代人的情感相结合而成歌词,由此而形成他独特的陈氏风格,也为中文流行歌词创作形成一个典范。不过他主要是以描写个人情感为主.
后来有一个冯小泉,因为他本身史学民族乐器出身的,所以对民族文化自认就有很深的兴趣与植根,他的词作中也较多运用古诗词典故或名句,多是以古诗词来营造一种氛围,表现一种气魄,表达一种情怀,更偏重于一种社会责任和民族情怀的东西,比较熟悉的有《中华民谣》(“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哈有《秋水长天》等。
还有一些流行歌曲喜欢用唐诗宋词的标题或名句来作为歌词,这方面的例子就比较多了,有刘海波的《人面桃花》,白雪的《声声慢》,AGIN乐队的《烽火扬州路》,陈明的《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你》,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月梦》等等,这些歌词创作只是借用唐诗宋词或其中某个著名词语,其实与原诗词并无太大关联,但却提示了现代流行歌曲与唐诗宋词以及其他一些古典诗词的那种丝丝缕缕,扯不断理还乱的密切关系了。
从创作的形式上看,唐诗宋词也为现代流行歌曲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或是确立了另一种风格。
我觉得这也是整个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结果。谈到现在流行歌曲在写作形式上,仍不可避免地借鉴或套用或模仿了唐诗宋词的语言格式和风格。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来创作现代流行歌曲,一方面使得词作上继承了传统诗词语言上的提炼与表达方法上的含蓄内敛,另一方面,在主题表达上也无疑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捷径,无论是说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思,古典诗词往往具有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从而增添许多回味无穷的空间和意境悠长的韵味。
先说香港,香港的流行歌词创作我一直都以为是一个很怪的现象,提到香港,大家自然和最现代的生活节奏联系到了一块,那是因为香港本身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很深,快餐文化非常盛行,流行歌曲方面 曾经有一个时期,很多歌手的作品都是直接拿欧美日本的热门曲子谱上中文的词,但是香港的流行的流行歌曲中古典诗词的渗透却明显超出大陆和台湾两个地方,我想,这可能也是和香港古典武侠剧和历史剧的盛行是扯不断干系的。另一方面很注重粤语文化的渗透,歌词创作多以广东方言用词造句方式为基础,广东话本身就叫白话,其语言方式与文言有很多类似,所以很多香港词作人的作品,往往是大俗大雅于一身。但也必须承认的是,香港的很多词作家,他们的古文化功底相当深厚,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很多的用典,甚至用唐诗宋词的写作方式,规范来进行创作。
首先是黄霑,最有名的是《笑傲江湖》的主题曲《沧海一声笑》:“沧海一声笑,涛涛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清风笑,竟惹寂寞,豪情还腻了一襟晚照······”,还有《射雕英雄传》里的一首《千愁记旧情》“红日/再不会升/热心渐似冰/彼此星沉天际/剩我低回血泪凝”,(《射》里还有一首《四张机》。手法相当规整“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想对浴红衣”,,不过这应算是金庸的作品了)。还有著名的《上海滩》“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幻作滔滔一片潮流”,他的风格恰似一位笑傲江湖的大侠,豪情奔放,热情不羁。
再有邓伟雄。他和黄霑一样,写了很多电视剧歌曲,这是当时香港音乐创作的一个主要源泉。在《京华春梦》中他写到“如梦人生芳心碎/空对落花我泪垂/为何缘逝似水/大江去/那堪追······无恨情深遭抛弃/漂泊如今怨恨谁/奈何又逢暴风雨/落花飞尽碎。”《万水千山总是情》中说“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莫说水中多变换/水也请/水也静/柔情似水爱共永”,《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歌《铁血丹心》也是他的作品“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抛开世事断仇怨/相伴到天边/逐草四方/沙漠苍茫/哪惧雪霜扑面/射雕引弓/塞外奔驰/笑傲此生无厌倦······应知爱意似流水/斩不断/理还乱/身经百劫也在心间/恩义两难断”。邓的作品写情事机遇,擅长描摹内心感受,颇有宋词的词风。
另外还有卢国沾也是这类高手,他总是背负着家国情重,作品中很浓的民族情怀与历史评判的味道,这正是诸多唐诗宋词名家为世人所景仰的品质。来看他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少女慈禧〉:“巾帼历次胜男儿/男女代代对峙/曾否推测过/明天举世/重由弱者再把持”。
再如许冠杰,也善用诗词典范来描绘世态人生“难分真与假/人面多险诈”《浪子心声》,“夜风凛凛/独回望/旧事前尘”《沉默是金》,写情“曳摇共对轻舟飘/互传誓约庆春晓/两心相对影相照/愿化海鸥清唱悦情调/艳阳下与妹相亲/望谐白首永不分/美景醉人心相允/绿柳花间相对缘分/泪残梦了烛影深/月明独照冷鸳枕/醉拥孤衾悲不禁/半夜饮泣空帐独怀恨”《双星情歌》。
再看台湾方面,台湾方面的歌词创作更偏重于现代文本,更多关注风花雪月,但这也恰好是许多旧诗文的一个主要素材。最突出的我觉得还是琼瑶,她最善用古诗旧典,来表现恋爱儿女的浪漫情怀。如“绿草苍苍/白雾茫茫/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且拭今宵泪/留与明夜风/风而携我梦/天涯绕无穷”《几度夕阳红》。
小虫也有几首有名的作品,都表现出古诗词中的一些情怀,但距离唐诗宋词,已经有些距离了,更像元曲什么的。如他写给陈淑华的《情关》:“我本有心/我本有情/奈何没有了天/爱恨在泪中间/才能拥有这个梦”,《红楼梦》“昨夜红楼入梦中/多少伤心往事上心头/今晨醒来梦已空/徒留红楼在梦中/红搂,红搂/为何浓浓的红妆遮不住你的轻愁/红搂,红搂/你轻愁只因为人们将你遗漏”,还有给潘越云写的《红娘》“盼你来/盼到桃花谢又开/问天也不能明白/······/对望两相爱/心似祝英台/这应是天的安排”。
台湾流行歌曲创作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很多词曲创作者表现出一种厚重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人群,重视表象之下的普遍现实,再就是较多的表现乡愁的东西。在表现这些方面,古诗词形式也会是一种很自然的方式我很喜欢张洪量的一首《一程山水一程歌》,歌手后来昙花一现了,这首歌却让很多人都还记忆犹新。歌中写到“是我将愁耽成醉醒作睡/还是愁与我的心共已累/非我赋诗诗赋我/非我饮酒酒饮我/何时鞋声经已沾上苍苔冷/世上何物最易摧少年老/半是心中积雪半是人影沓/非我离月月离我/非我思乡乡思我/归得昔日桥边红叶不识人/究竟是我走过路/还是路正走着我/风过西窗客渡舟船无觅处/是我经过春雨秋/还是春秋经过我/年年一川新草遥看却似归/夜深孤灯照不悔/回首清江尽是泪/风清拍肩怕见明月间清辉/一程山水一程歌/一笛疏雨寒吹撤/梦在也叶声声尽处轻轻和“正是这种诗风词韵的作词方式,在当时一片直白地恋爱表白和翻来覆去的琐琐碎碎中显得清丽脱俗,从而使得这首歌得以突出于当时的歌坛,也让歌手风光一时,这正是古诗词风的魅力所在了。
说到大陆的歌词创作,其实是更多人才的,毕竟那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大陆方面除了陈小奇冯晓泉,还要说一个陈涛,他的词作也是极具典雅风韵,这与他的频频借鉴引用古诗词经典很有关系。看看他的作品,他写过《霸王别姬》:“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挡住绵绵情痛/看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我心中/你最重/悲欢共/生死同/来世也当称雄/归去斜阳正浓。《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精忠报国》(均为屠洪刚演唱),还有《红花红颜》:“一朵红花在今夜,匆匆带走残阳如血”(书剑恩仇录主题曲),最喜欢他近期的一首《雁衔泥》(眉佳唱):“金陵的美人横吹笛/引来了燕子衔春泥/燕子双双筑柳堤/柳荫深处传来浅声笑语/江南的春雨润如玉/从来不湿行人衣/······/唱繁华,颂太平,天遂人意/且听丝竹悠扬,管弦急,”精巧别致,其意境又让人想到那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极富画面感。写过《苦乐年华》的张藜也有一首很有名的《未了情》。电视剧《夜深沉》的主题歌其中写道“虽有灵犀一点通,却落得劳燕纷飞各东西”恰好映衬了李商隐的那两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有着戏曲创作的背景的阎肃老人也颇多诸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回首月明中/······/天浩渺/水迷蒙/上下求索空缱绻/回望九州曙色红”(电视剧《戊戌风云》主题歌,那英唱)之类的作品。
除去形式上的模仿与借鉴,在歌词的写作手法上,现代流行歌曲也是从唐诗宋词身上汲取了不少营养。向讲究韵律感与意境美,这都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要求了,唐诗宋词里更常用到的比兴手法,在现代歌词的写作中,例子那更是不胜枚举。
尽管现代歌词的创作沿袭着古典诗词的创作的路子起步发展起来的,然而,唐诗宋词与现代的流行曲曲毕竟还是不同时代的产物,毕竟表现出不同时代的语言和内容特征,并接受不同时代标准的审视与评判。
我们说文学是为了体现生活而存在的,那么任何的一种文化形式必然反映一个时期的生活现实,体现一个特定时代的特征。正如我们都说唐诗宋词,而并没有泛称为唐诗宋词,就是因为它们分别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而流行歌曲则显然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不同于唐也不迥异于宋,所以它和前二者之间,还是有着更多显而易见的区别,这也正是如今很少讲他们主动放在一起比较的原因。
我们还是先从表现主题与内容上来讲吧。诚然,诗歌,任何时代的诗歌,都不会没有表达情感为主题,但不同时代的人,情感表达方式与内容却经常会是大相径庭的,这与每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内容与社会规范首先标准都不无关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使得人们更多地将目光主要投向国家家庭社会,求知求仕,江山社稷,祖国河山等方面在唐诗宋词中,想必你更多读到的是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这样的忧国情思,或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无边盛景,或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坦荡胸襟,又或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高无境界,也有“举杯望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个人感伤,也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人生顿悟。大文豪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更多地在描写山河世事等,或是个人成败得失间的情怀,而对于个人情感的东西,却小心地收藏起来,较少提及。宋词中描写个人情感算比较多了,但大多极尽含蓄之能事,像写离别,只能“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思念,明着不能来,只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两情相悦,顶多也就企盼着一个“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更多的只能感叹一下“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而现在的社会,人们对情感的态度更为开放,而个人化的东西也越来越受关注与重视,所以很多描写个人感情的作品大行其道,而在语言表达上,刚更直接坦白,比如初次相见便“一见钟情不能忘”,然后“为了这次约会,昨夜我想你想得无法入睡”,恋爱中总会问“我是不是你最疼的人”,分手时会说“舍不得你走,怎么能让我一个人留”,感情出变,居然连“第四者”都能出现,一方面大声质问“为什么背着我爱别人”最后只能面对“无言的结局”“分手时说分手,请不要说难忘记”,却搞不清楚“为什么思念总在分手后”,而这些东西,却恐怕连以风流著称的李后主恐怕也只是想想都不敢想的问题。
另外在用语上面,那时代特征就更加明显了,比如说很多流行歌曲都会提到电话,因为那是现代人交流的一个主要方式,这在唐宋时期就是闻所未闻的事情了,更不用提“穿新衣啦,剪新发型啦,奔腾电脑,WINDOWS98”和什么“穿着风衣听着MD”了。而唐宋时期的“宫墙柳,黄腾酒,红酥手”或者什么“一骑红尘妃子笑”,什么“酒榭歌台”,“红袖添香”,也都只能是那个时代的浪漫了,很少会出现在现代的流行歌曲里。这些都是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的,那是任谁也改变不了的。
再从语言表达上来说。固然不少的现代歌词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鉴或引用唐诗宋词这些东西,但生活化的语言已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现代歌词创作的主流,现代词汇与文法依然是始终占据着歌词创作的主导地位。语言格式上要求也不同,唐诗宋词对格式都有严格的要求,而流行歌曲则只要压韵就行,甚至有的都不需要压韵。唐诗宋词的遣词造句十分考究,历史上曾有贾岛的“推敲”佳话传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而现代的流行歌曲的语言则重现代白话为基础和主导,更为直白,也更加口语化。古诗中诚然有少数的叙事体,但依然是“卖炭翁,采薪伐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土色”这样的文学腔,相信是不可能直白如“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现在工作和忙吗,身体好吗”的。
当今的歌词很多在语言上不太讲究规范性,更多是服务于曲调,所以其中的错误很多。尤以香港的歌词创作为甚,奇怪地现象是,最好的词作与最滥的词作都出现在香港。相比较而言,台湾的一些老牌词作家,更注重于诗词文化的结合,而且注重结合的方式。香港的词作爱用诗词文化,但多是滥用甚至曲解,这也是香港城市快餐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不管怎么说,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探视宋词永远都会对现代包括今后的流行歌词创作起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现代文化对古典文化的借鉴与沿袭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唐诗宋词会是流行歌词创作中一个不可舍弃的的主题,一种取用不尽的源泉,一个无法回避的诱惑,从遣词造句,主题营造,已经铺陈方面,都为现代的创作者提供了很多好的思路。

很小的时候过一首歌:“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夜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歌曲由一位名叫朱小玲的女歌手演唱,其唱腔清新哀婉,年少的我虽未经风雨,仍是被那种忧伤的气氛年感染----考虑直到现在,每当我看到映衬着历史的雕梁画栋时,耳畔仍会不知不觉地响起这首歌。后来,我才知道她唱的是唐后主李煜于国破后所填的词《虞美人》,道不尽对故国的思念。这是我接触由中国古代诗歌改编的现代流行歌曲的伊始,它间在当年众多咿咿呀呀的所谓“甜歌”中,竟有着一丝独自绽放的山百合的味道。
  
  年纪再大些,陆陆续续又听了好些这种由中国古代诗歌改编的歌曲,其中全文选录编曲的,以邓丽君演唱的苏轼《水调歌头》最为著名。词风豪放清奇的东坡居士,肯定没有想到,他在密州任所对天空奇妙景象的驰想,对月之阴晴圆缺及人生这悲欢离合的感叹,于九百余年后,竟会再度被谱上新曲,传唱于大江南北,感动着更多新的痴男怨女。我个人认为古诗词之新编新唱,此曲堪称经典。
  
  继而,在香港拍摄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出现了粤语版的《满江红》,罗文用他低则婉转、高则激昂的中国古典式唱腔,把岳飞抗敌雪耻、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感和英雄气慨演绎得畅快淋漓,于高昂处,那磅礴的气势和激越的情感由不得你不随之动容 。
  
  类似的感受,你也可以从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同时也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中获取,“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豪气,委实曾让我有未生于斯世的遗憾。
  
  将中国古代诗词新编于现代流行歌曲中的尝试,从些也渐渐屡见不鲜。全篇改编难免会有它的局限性,莫若取其数理化,用在新歌的关键之处,以求“画龙点睛”。
  
  于是港星蒋志光、韦绮珊的对唱歌曲《相逢何必曾相识》中,有了《瑟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句子,所不同的是,白乐天欲抒发的是被贬谪的凄苦,而新歌中的男女主人公似是想藉此名句来呼唤久候的爱情。是啊,同样的一句话,流入处在不同境遇、有着不同渴望的不同的耳里,自然触动着不同的心事,自古就是如此。
  
  又看到陈百强的歌曲中竟出现了《对酒当歌》的名字,不禁大惑:难道此君亦有着曹公“时光易逝、功业款就”的苦闷吗?忙细细听来:干净的声线,深情且难掩忧伤的基调,竟是在倾诉着一个“失了踪”的爱情故事,“这颗心”虽“真的很痛”,但仍“不断地寻梦”,“两眼尽红”地“依稀觉得这样傻也只是为情重”。歌曲内容固然与《短歌行》所表达的相去甚远,但感情之充沛、情调之悲凉,未必就逊之多少。
李叔同的《送别》
王菲 明月几时有

现在歌曲的歌词是不是脱离了文学的范畴?

之间的差异,诗歌和歌词如下:
的诗歌最初进入音乐,换言之,最早的诗是诗歌的歌词,如诗经雅后来的大小,这首歌逐渐分离,不一定到音乐不是。但许多古诗词谱曲,他们也有歌词的功能,直到近代,诗歌和歌曲完全分离,现代诗歌音乐大多不注重到,但在诗歌音乐,歌词一件事,歌词其实可以看作是诗歌的类型,不同的是它比诗更讲究节奏。
现代诗歌与流行歌词确实有很多共同的东西,无论是从许多方面突破传统的格律形式和内容的限制,更加自由。从本质上讲,歌词是诗歌的艺术特质,表现手法和情感特征,但仍然有很多它和诗之间的差异。主要的原因是歌词中为了能够与一首曲子唱,和受到的结构,语言,节奏的音乐旋律和约束的影响,这反过来制约和影响旋律。因此,流行歌词相对于现代诗歌,DF小很多,不能随心所欲,写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容易理解的语言要求,避免同音异义词产生“异常意大利,例如,在我的心里总是唱”你知道我在等你的母亲(原词是'你')“,感觉多别扭有多别扭。一个很好的歌曲,但因为一个糟糕的谐音“毁了”。
来自同一来源的流行歌词与现代诗,写诗歌的流行歌词的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帮助的诗歌给的抒情诗的写作,其中一个最显着是建立一个成功的诗歌可以使一个人的写作是更简洁,更准确,更具有表现力,歌词创作将极大地促进作用。诗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语言精练有节奏的表达手段更有力度,更有条理。触摸表达的诗歌,才能有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不要做这三点是远远不够的,歌词是相同的。有我的一些朋友的作品几乎像写散文诗的自由,尽管内心情感,生动的表现,但语言拖沓重复,甚至节奏和韵律的歌词作品即使内容非常好,很感人,是不是工整,这是很难变成一首歌。 BR />
文学史上,属于文学领域的,上面的相似性和差异,它应该是很清楚的。希望通过
歌词一般不作为语言研究的例证,但是文学的领域广泛,歌词如诗歌,如宋词元曲一样,属于文学的范畴。现在的歌曲的歌词也不例外!
诗歌和歌词之间的区别如下:
诗歌最初进入音乐,换言之,最早的诗是诗歌的歌词,如这本书的歌雅后来这首歌的大小逐渐分离,不一定的音乐是不是。但是,许多古诗词的音乐,他们也有直到近代,诗歌和歌曲,现代诗大多不注重音乐的歌词,完全分离的功能,但在音乐,诗歌,歌词的东西,歌词其实可以被看作是诗歌的类型,不同的是要注意多诗歌的节奏。
现代诗歌与流行歌词做了很多共同的东西,无论是从许多方面突破传统的格律形式和内容,更自由的限制。从本质上讲,歌词,诗歌,表现手法和情感特征的艺术性质,但有它的很多,和诗歌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主要的原因是歌词中为了能够唱的一首歌,并通过结构化语言,音乐的旋律和约束,这反过来又制约和影响旋律的节奏。流行歌词相对于现代诗歌,DF小了很多,不能随心所欲,写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易于理解的语言要求,避免同音异义词“除意大利以外的,例如,总是在我的心里唱,”你知道我在等你的母亲(原词是'你'),我觉得更尴尬多么尴尬的一个很好的歌曲,但因为一个糟糕的谐音“毁了。”
来自同一来源的流行歌词与现代诗,诗的写诗歌流行歌词写的歌词,其中一个最显着的创造性经验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帮助,是要建立一个成功的诗可以使一个人的写作是更简洁,更准确,更具表现力,将极大地促进歌词创作。诗是不同于其他的文体特征:有节奏的表达语言精练意味着更强大,更有条理。接触诗歌表达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不要做这三点是不够的,歌词是相同的。我的,我的一些朋友的作品几乎像写散文诗的自由,尽管内心的情感,生动的表现,但语言拖沓重复,甚至节奏和韵律的歌词作品即使内容非常好,很感人,是不是整齐的,??它是很难成为一首歌。 BR />
文学史,文学领域,上述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它应该是很清楚的。希望
并没有,文学的广义概念可是海纳百川的。
那要看每个人对歌词的理解了
文章标题: 当代的歌词在未来是否会成为像宋词那样的经典诗歌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74258.html
文章标签:宋词  是否会  诗歌  当代  经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