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能不能把"昨夜起风雨,晨起鸟裁衣"改的更有意境

时间: 2023-06-27 03:00:0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4次

能不能把"昨夜起风雨,晨起鸟裁衣"改的更有意境

关于写鸟抒情的诗句

1.关于写鸟的诗句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无可耐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杂树生花,草长莺飞.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李商隐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芳草凄凄鹦鹉洲.

飞鸟尽,良弓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

鹦鹉能言,不离于禽.

2.关于写鸟的诗句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宋·王令《送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秋思》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

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宋·叶绍翁《西溪》

②带“鸟”字的诗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

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

3.关于写鸟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鸟的古诗

鹭鸶 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觜,

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晓风。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鹅鹅鹅

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有关于鸟的诗句及赏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赏析:这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赏析: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妙。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赏析:为渔翁精心创造了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远处峰峦耸立,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踪。往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机盎然的自然界因何这般死寂呢?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鸟不飞,人不行。冰雪送来的寒冷制造了一个白皑皑,冷清清的世界。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此时此刻,他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呀!这里,作者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极力描绘渔翁垂钓时候的气候和景物,淡笔轻涂,只数语便点染出峻洁清冷的抒情气氛。

5.写两句关于写鸟的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雌雄二鸟相互和答的鸣声。雎(jū)鸠(jiū):水鸟,喜捕食鱼类,雌雄的情意专一。

洲:水中陆地。这是《诗经》第一篇作品的起句。

写雎鸠和鸣。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郑风•风雨》晦:昏暗。已:止。

由于风雨交加,天昏地暗,雄鸡以为天还未亮,仍啼叫不住。后人往往比喻为黑暗中的呼声不绝。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诗经•邶风•燕燕》颉(xié):上飞。

颃(háng):下飞。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诗经•小雅•伐木》丁丁:伐木之声。

嘤嘤:鸟和鸣之声。幽:深。

迁:升。乔:高。

以伐木起兴,描写鸟儿飞迁求伴。诗句被后人用于对求友、求上进、求寓所、求升迁的祝贺和鼓励。

“乔迁”一词源于此。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诗经•小雅•鹤鸣》九皋(gāo):很深的沼泽。写深泽的鹤声可直冲上天,比喻正义之声是掩盖不住的。

●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 汉•张衡《归田赋》王雎(jū):鸟名,雎鸠。

鸧鹒:黄莺。颉颃(xié háng):鸟儿上下翻飞的样子。

关关嘤嘤:鸟的鸣声。生动地描绘了雎鸠和黄莺飞翔的动态和悲鸣的声音。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匝(zá):周,圈。

依:栖、攀。写良禽择木而栖,比喻贤人良才当择主而事。

体现作者渴望招贤纳士,以实现统一天下的伟大抱负。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欣:高兴。托:依托、栖宿。

庐:茅庐、住所。以鸟之爱巢,比己之爱庐,表现田园生活的闲适。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晋•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一首》仰望和俯视禽鱼,自己感到惭愧。

当官要违反自己的意愿,而鸟鱼却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归隐思想。 ●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南朝•梁•萧纲《夜望单飞雁》应:会。这是孤雁在总结生活经验,认为应求其独立,颇有哲理。

●雨雪霏霏雀劳利,长觜饱满短觜饥。 南朝•梁•《雀劳利歌辞》霏霏:大而密的样子。

劳利:觅食的噪声。觜:即“嘴”。

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下,有权势、会钻营的人可饱腹肥肠;反之则挨冻受饿。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北朝•北周•庚信《春赋》啭:鸟的啼鸣声。用鸟啭和花飞来传达春天的信息,形象生动。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秋。 唐•卢照邻《昭君怨》逐:追逐、跟随。

一度秋:一年一度的秋归。极言昭君因见雁飞而思乡的强烈感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唐•骆宾王《咏鹅》项:指鹅的长颈。全诗仅十多个字,已把鹅群戏水时的神态声色都逼真地描绘出来。

●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 唐•祖咏《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致:达到。

啭:鸟的啼鸣声。任:听任。

天姿:天资。捕捉人们不经意的鸟雀飞啭的自然现象,暗寓事业的成功有赖于实践和天资相结合的深邃的道理。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壑(hè):山沟。

杜鹃:鸟名。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密布的样子。阴阴:幽暗的样子。

啭:啼唱。写久雨后的乡村自然景色,广阔无际的水田上边,白鹭展翅飞翔;浓荫蔽日的夏林深处,黄鹂宛转歌唱。

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对偶工整。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唐•王维《听百舌鸟》千般语:各种鸣叫。拂曙:拂晓。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唐•李白《观放白鹰》秋毫:禽鸟在秋天长出的新的细毛。

形容在一片清白之中最易明察,哪怕是最微小的事物。这两句也可视为某种艺术表现手法。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唐•杜甫《秋兴八首》碧梧:梧桐。

地面上可见鹦鹉啄剩的米粒,梧桐上可见栖息的凤凰。形容当时长安物产的丰盛,景物的美丽。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写春日田野风光。

富有生机活力,动态逼真;黄、绿、白、青相间,色彩鲜明。 ●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唐•杜甫《画鹘行》鹘(hú):鸟名,隼属动物的旧称。青黑色,多鸣叫。

秋骨:鹘至秋而善击。此以英姿飒爽的生鹘,以引起下文对画鹘的描写。

●愿分竹实及蝼蚁,尽使鸱枭相怒号。 唐•杜甫《朱凤行》竹实:凤的食料。

及:给。蝼蚁:蝼蛄、蚂蚁。

鸱(chī)枭(xiāo):两种鹰类的飞禽。赞扬朱凤爱有幼小动物,不畏凶恶势力的精神。

●寒花隐乱草,宿鸟择深枝。 唐•杜甫《薄暮》写自然界中喜阴暗幽深的生物,可用于比喻人的性格和处境。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唐•杜甫《绝句二首》逾:愈、更。

然:燃,这里指红似火烧。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唐•杜甫《江村》堂上:又作“堂前”、“梁上”都是一个意思。描写燕鸥的闲情野趣,表现出恬静幽雅的江村景象,衬托出诗人的淡泊宁静的心境。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唐•李贺《南园》初生:开始上涨。

描绘作者家乡的动人春色。 ●雄鸡一声天下白。

唐•李贺《致酒行》白:发亮。“雄鸡一声”每被后人当作新时代催生者的声音。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6.以鸟为抒情对象的诗句

1.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高鼎:《画》) 2.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3.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盂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11.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12.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13.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春行即兴》) 14.独上高楼望帝京, 鸟飞犹是半年程。

(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15.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16.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韦庄《台城》) 17.好鸟枝头亦朋友, 落花水面皆文章。 (翁森《四时读书乐》)。

7.写鸟的诗句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11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唐 杜牧)

12菱透浮萍绿锦波,夏莺千啭弄蔷薇。

13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唐 杜牧)

1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唐 杜甫)

15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唐 杜甫)

16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唐 李白)

17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唐 李白)

1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 张志和)

19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唐 王维)

20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唐 杜审言)

21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唐 刘长卿)

22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唐 王昌龄)

23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宋 苏轼)

24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宋 辛弃疾)

25人静鸟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宋 周邦彦)

26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宋 周邦彦)

27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 晏小山)

8.以鸟为抒情对象的诗句

1.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高鼎:《画》)

2.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3.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盂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11.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12.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13.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春行即兴》)

14.独上高楼望帝京, 鸟飞犹是半年程。 (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15.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16.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韦庄《台城》)

17.好鸟枝头亦朋友, 落花水面皆文章。 (翁森《四时读书乐》)

描写乌镇夜景的诗句七律

1. 关于乌镇夜景的诗句
关于乌镇夜景的诗句 1.描写绍兴、乌镇东栅、西塘夜景诗句
1、《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宋代: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2、《山寺夜起》

清代: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3、《夜景》唐代:韦庄

满庭松桂雨馀天,宋玉秋声韵蜀弦。乌兔不知多事世,

星辰长似太平年。谁家一笛吹残暑,何处双砧捣暮烟。

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

4、《夜景又作》

唐代:郑畋

铃绦无响闭珠宫,小阁凉添玉蕊风。

枕簟满床明月到,自疑身在五云中。

5、《菩萨蛮(夜景)》

宋代:史达祖

梨花不碍东城月。月明照见空兰雪。雪底夜香微。褰帘拜月归。

锦衾幽梦短。明日南堂宴。宴罢小楼台。春风来不来。

6、《北窗竹石》

唐代:白居易

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

况临北窗下,复近西塘曲。筠风散馀清,苔雨含微绿。

有妻亦衰老,无子方茕独。莫掩夜窗扉,共渠相伴宿。

7、《送陆畅》

唐代:张籍

共踏长安街里尘,吴州独作未归身。

昔年旧宅今谁住,君过西塘与问人。

8、《荻塘西庄赠房元垂》唐代:张光朝

门在荻塘西,塘高何联联。往昔分地利,远近无闲田。

水国信污下,霖霪即成川。苗稼尽淹没,兹乡独丰年。

家肥待亲懿,人乐思管弦。日晏始能起,盥漱看厨烟。

酝酒寒正熟,养鱼长食鲜。黄昏钟未鸣,偃息早已眠。

何意久城市,寂寥丘中缘。俯仰在颜色,区区人事间。

忆昔炎汉时,乃知绮季贤。静默不能仕,养老终南山。

9、春日野行

唐代:温庭筠

雨涨西塘金堤斜,碧草芊芊晴吐芽。野岸明媚山芍药,

水田叫噪官虾蟆。镜中有浪动菱蔓,陌上无风飘柳花。

何事轻桡句溪客,绿萍方好不归家。

10、《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宋代: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2.描写乌镇的诗句
1,《乌镇酒舍歌》 明代 瞿佑

落花流水人家近,鸿雁凫瑽飞阵阵。一双石塔立东西,舟子传言是乌镇。

译文:渐渐靠近村庄,花残凋落随流水漂去,大雁飞鸟在河面上阵阵飞过。一对石塔耸立在东西两侧,船夫说这就是传言中的乌镇。

2,《夜宿乌镇有怀同游诸君子(二首)》 明代 史鉴

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

译文:乌镇桥边,夜晚明月当空。梦中犹如欢呼起来看山一样。

3,《乌镇逢雨》 当代 徐平

桐叶疏疏苔壁青,乌篷船向古津停。行来李巷连陶巷,到处旗亭复井亭。

译文:梧桐树上的叶子稀稀疏疏,墙壁上的青苔绿意盎然,乌镇的篷船停在向古津。一路走来,李巷连着陶巷,到处都是旗亭和井亭。

4,《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 唐代 温庭筠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译文:凄凄切切的秋风已吹起,天气转凉了,远游的人儿还没有归来,不禁叫人牵肠挂肚,增添离别的感伤。现在塞外应该是衰草遍野,满目枯黄了吧,而飞往江南乌镇的北雁还迟迟未到。

5,《溪行欲与樊榭游乌镇东西二寺不果》 清代 全祖望

缓棹出乌镇,遥山入望希。清流染晴色,稚麦幻春晖。

译文:船夫慢慢的摇着船桨从乌镇出来,远处的山里的越来越不清晰。清澈的泉水和太阳的余晖染成一色,田里的麦苗在享受着春晖。
3.有关乌镇的诗词
1,荻芦花重霜初下,桑柘阴移月未沉。出自宋代宋伯仁的《夜过乌镇 》,意思是:荻芦花因为有霜而变得沉重,桑木与柘木的阴影移动,月亮还没有完全沉下去。

2,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出自韦庄的《菩萨蛮》,意思是: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还可以在彩绘船上听着外面的雨声入眠。

3,一双石塔立东西,舟子传言是乌镇。出自明代瞿佑的《乌镇酒舍歌》,意思是:看到一双石塔在东西两边站立,听船夫传来的话说那是乌镇。

4,泉声嗽醒山人梦,一卷残书竹里看。出自明代文徵明的《横山堂小咏》,意思是:泉水欢快的声音惊醒了我的梦,于是拿起一卷残缺的竹书看。

5,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出自明代史鉴的《夜宿乌镇有怀同游诸君子(二首)》,意思是:夜晚的乌镇,明亮的月亮挂在桥的上空,睡梦之中,好像是叫我起来欣赏山水风光。
4.关于”西塘夜色“的诗有哪些
1、细雨绵绵,那是江南的固有的梳妆剂,绵绵细雨,那是水乡独特的呢喃私语。在这阴雨连绵的日子,我带着一片湿露露的心境,去探访千年古镇--西塘。

2、西塘,古称胥塘、斜塘,又名平川。在春秋战国时代,西塘是吴越两国相争的交界地。妄想着美人西施曾在这里摇曳而过,悠悠地带着满腔思絮嫁到吴国的时候,会不会也是这般细雨霏霏、洒落着如此半明半暗的心境?想着想着,想得心底一片深幽……

3、雨季的西塘,象极了一幅浓墨重彩的水粉画。雨滴石板路处处青麓色,吱呀乌篷船点点摇撸声。班驳古老而完整的明清建筑群落,一色的黑瓦盖顶,灰白石墙,沿河而建,依河而立,连为一体,弯延不断,幽远绵长。河道旁那古色古香的民居,延着长长廊棚,黑灰间重重叠叠,小船儿悠悠荡荡,俨然是一派古风犹然的情调。

4、千年间,这依旧的石桥拱弯如新月,依旧的桨声破水起细流,依旧的青瓦衬映灰墙居。依旧的依旧,走过千年,就象这脚下凸出的鹅卵石盈出的袅袅余音,映证着千年余留下的温柔、美丽还有纯净!

5、或许,不经意间,小巷中会偶遇一位西塘女子,穿着蓝花白底的蜡染小袄,头缠方格花巾,撑起油布伞,娉娉婷婷走来。那种韵味,正是江南女子所特有的温温的、柔柔的,让你心生些许情柔,丝丝入扣,不绵不断…… 象是戴望舒《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女子吧?在这古朴的街道、废残的墙垣中,带着丝丝幽怨,在细靡的纷雨中闪进充满浪漫与戚怀的弄塘里,那是怎样的一种别样情怀啊。

6、西塘人家的后院里没有花儿也没有草儿,沿河而建的民居后多是蓝染花布遮盖住的小舟,躲躲隐隐的藏着一舟深深水韵。许多古宅的屋檐上却有草儿,长长的飘着。据说,那是西塘先人灵魂附着的地方。草儿随雨摇摆着,被各式刻着美丽花纹的瓦当映着、盖着。风雨吹过,起起伏伏,那是西塘先人的灵魂在起舞吗?洒落下丝丝雨棉,是不是她们曾经的嫁衣?轻轻地舞裙,软罗地袖摆,给西塘多生一丝灵秀,让人们眼里如梦似幻的充浴着足足的似水柔情……

7、戴着斗笠的船夫吱吱呦呦地执起浆儿,划过两旁的黑瓦木制民居,洒着一身暮色雨霏,冲破水声泂泂,惊起袅袅炊烟。

阴阴的雨中丝丝不觉,恍然,天竟渐黑了。

8、阿婆开始在桥边的木雕食桌上摆起软软地水豆腐;阿公馄饨的香气淘淘地躲过精致的古梳妆台似的食台架子溜了出来;宅子里会忽然出来一位秀色依然的江南嫂嫂,向那孔方古钱似的千年镂空下水石板倒污水;狗儿们全然不顾行人是如何闯进他们的千年古韵中,在不到一米宽的弄塘中穿行嬉戏;偶尔有几只家猫在自家的门前倦尾盖头而睡……

9、夜色,携带着寂静悄然地临来西塘,古镇里偶有一两声悄悄地狗吠、鸭喘。沿河民居点燃了河道边上的红灯笼,似在招唤远方迷途的家人。那沃野古镇里的声声点缀、那流水暮色里的闪闪暗红,那种闲适情怀、那种遣绻宁静,那种平和摸样,那种异地风尘,那份淡然搅拌着丰富,感动着我痴迷的眸子,晃动我无欲无求的心灵,溶入江南的古风,我竟然和那氤氲的氛围无法区别……

10、西塘!就又一次怀着千年的古韵水声,静静睡去。
5.描写乌镇的诗句
1,《乌镇酒舍歌》 明代 瞿佑 落花流水人家近,鸿雁凫瑽飞阵阵。

一双石塔立东西,舟子传言是乌镇。 译文:渐渐靠近村庄,花残凋落随流水漂去,大雁飞鸟在河面上阵阵飞过。

一对石塔耸立在东西两侧,船夫说这就是传言中的乌镇。 2,《夜宿乌镇有怀同游诸君子(二首)》 明代 史鉴 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

译文:乌镇桥边,夜晚明月当空。梦中犹如欢呼起来看山一样。

3,《乌镇逢雨》 当代 徐平 桐叶疏疏苔壁青,乌篷船向古津停。行来李巷连陶巷,到处旗亭复井亭。

译文:梧桐树上的叶子稀稀疏疏,墙壁上的青苔绿意盎然,乌镇的篷船停在向古津。一路走来,李巷连着陶巷,到处都是旗亭和井亭。

4,《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 唐代 温庭筠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译文:凄凄切切的秋风已吹起,天气转凉了,远游的人儿还没有归来,不禁叫人牵肠挂肚,增添离别的感伤。现在塞外应该是衰草遍野,满目枯黄了吧,而飞往江南乌镇的北雁还迟迟未到。

5,《溪行欲与樊榭游乌镇东西二寺不果》 清代 全祖望 缓棹出乌镇,遥山入望希。清流染晴色,稚麦幻春晖。

译文:船夫慢慢的摇着船桨从乌镇出来,远处的山里的越来越不清晰。清澈的泉水和太阳的余晖染成一色,田里的麦苗在享受着春晖。
6.描写乌镇冬天景色的诗词
乌镇,虽然没有杭州西湖的绝美,

没有苏州皇家园林的气派奢华,

但乌镇有着江南水乡独特的魅力,

洗尽铅华后婉约的静谧。

虽然现在的乌镇,

来来往往游人如织,

但乌镇始终是安静的,

她骨子里透着安静的气质,

让每一个来这里寻梦的人,

都可以找到心灵的慰藉。

乌镇除了具有江南水乡景色秀美的特点,

还有很多与众不同的独特风韵。

很多保存完好绝版了的古老建筑,

很多原生态的江南风情,

一个又一个原始的手工作坊,

让人了解江南感悟江南。

若有一天,你累了,倦了,

迷茫了,困顿了,

请在任何时候,去一趟乌镇……
7.描写“乌镇美”的句子有哪些
1、乌镇那一座座清韵悠悠的小桥古朴典雅;一条条乌篷船在微波荡漾的河面上穿梭往来;一排排散发着古老气息的木屋与小桥流水交相辉映。

2、乌镇,静谧安闲,悠远古朴。曲曲折折的青石板路,年久的磨合显得光亮平滑,古旧的门楣残雕和斑驳的漆痕昭示出时光的魅力,在典型的江南水乡,水与桥是其最主要的基调,也是最为浓墨重彩的风景。

3、乌镇所有的房屋,都是临水而居,面水而居,跨水而居。乌镇的水阁空架在河流之上,远远看去,象飘在水上的船。微风吹过,仿佛这些水阁也随着河水的流动而飘摇,好一幅天然纯净的水墨画。

4、乌镇清澈如镜的河面上漂泊着无数条乌篷船,头戴毡帽的船工轻松的摇着浆,偶而听到别具韵味的江南小调,伴着古色古香的小镇,犹如一首典雅的古曲,弹奏着和谐的韵律。

5、乌镇像一本书,一本文化厚重、内涵丰富的史书。乌镇像一首诗,一首柔情似水、清新隽永的诗。乌镇像一幅画,一幅浓淡相宜、意境深远的风景画。

6、风里一池杨柳,月边满树梨花,乌镇有着诗意的朦胧和雅致;青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乌镇有着诗意的闲情和安静;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乌镇有着诗意的厚重和沧桑。

7、刚下一场雨,天空灰蒙蒙的,古老的乌镇像一位苍桑老人,戴着黑青色毡帽,套着对襟马褂,镶衬着白色裙裾,似乎坐在一艘大乌蓬船上,悠悠的河水荡开波纹又迅速缝合,抚平历史的苍桑。

8、乌镇正像一首抒情诗,情深深,意浓浓,激越心胸;乌镇又是一部长篇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引人入胜。

9、乌镇西栅的夜晚晴朗温润,月亮,像朵云轩信笺上滴落的泪珠,慢慢从云层里润下来,光线的柔静是如此的少见,似纤细的绒毛,一缕缕地飘浮着,飘到临水人家的哪片瓦上,瓦上就会闪亮一片。

10、乌镇西栅,像一个远离尘世的美丽少女,不施脂粉,别有风情,又似幽谷佳人,翠袖寒单,独倚修竹,情调虽太清冷,却更增其悠然出尘之致。

11、记忆中的乌镇,枕河筑屋,依河造路,流水轻漾,涟漪微荡,桥街相连,舟声悠悠,迈出家门就是河,沿河就是街,狭窄的街巷,光滑的石板路,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典范。

12、雨点落在乌镇的河面上,荡起道道涟漪,隐约可以看见一群群透明的小鱼儿嬉戏玩耍,岸边的杨柳被风吹弯了腰,细细的胳膊轻轻触碰着河面。

13、风吹过,蓝印花布随风扬起,如千船竞发,古旧的木屋,静流的河水,玲珑的小桥,飘雨的小巷,寂静的长廊,红衣的女子,日暮的炊烟,如诗如画的乌镇啊。

14、乌镇,轻盈地坐落在中国的版图上,它在江南独特而美丽的空气里,在悠长的时光里,慢慢酝酿,散发出温情而迷人的芬芳。

15、小桥流水,悠悠船歌,古镇精致得令人心动,走上那古老的石桥,轻轻抚过桥身,手心的微凉,带着潮湿的水气,宛如乌镇柔和的质感,温柔细腻得恰到好处。

乌镇,美,觉得她的美高于周庄,高于同里

黑色的屋面,狭窄曲折的崎岖的石板路

和周庄同里相比

乌镇多了很多江南朴实的小镇的气息,很贴切,很自然

镇,安静的那种

屋,黑色的那种

桥,小小的那种

水,细细的那种

路,青苔的那种

人,秀气的那种

木,雕刻的那种

给人觉得乌镇的一切一切都是很小,很娇小

向往,朴实的乌镇,安静的,潮湿有青苔的路。
8.形容西塘夜景美的句子有哪些
1) 乌镇内的古宅石板路由于常年雨水的冲洗,夹缝中长出绿色的苔藓,显示出岁月的留痕,但在这春意盎然气氛中,肃穆的古宅和冰凉的石板也被映衬出柔和的绿色来,与自然浑然一体。

2) 走在西塘的路上,踢着路边的石子静静的看着四周的安宁,绿水萦绕着白墙,红花洒落于青瓦,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阳中浅吟低唱。

3) 西塘的夜,端重而宁静,迷离的灯笼,会将浪游者的影子牢牢地拴在水边的廊柱上长椅上,就像拴住一张倦航的归帆,一只心底柔软的猫。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4) 几条幽深的巷弄,就像一页页古老的志书,述说着西塘古镇的沧桑。其中的石皮弄最值得玩味:粉墙黛瓦挤压出的一条又细又长的巷子,框出一片又细又长的天。

5) 西塘那小小的木褐色的船只在岸边,仿佛一个个小娃在床上睡觉,空空的烟雨长廊,如同一条条寂寞的小巷,给古雅的西塘增添了美丽的色彩。

6) 江南因西塘而妩媚,西塘因水而灵秀。西塘之水源自春秋,裹着唐风宋韵,戴着明清星月,浩浩荡荡穿越千年红尘,沉淀在岁月流年里散发出迷人的风雅。

7) 西塘临街搭建的廊棚象一条乌龙与河道平行延伸,形成了独特景观;五光十色的现代商品与古街旧巷和谐相处,彰显了古韵今风。

8) 西塘乌蓬小船荡漾在碧波潾潾的河面,穿梭于各式桥洞,船上的游人与桥上行人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上下影接波底月,往来人渡水中天”的醉人画图。

9) 走进石皮弄,踏上那窄窄的幽深而神秘的石板路,屐声倥侗,如同穿越时空探寻红尘的久远。八珍糕,木捶酥,荷叶粉蒸肉,凸现特色饮食文化。西塘,一幅江南水乡水墨画,让人回味无穷。

10) 西塘有着古朴的建筑白色的墙壁青色的瓦片,瓦片上最好还长着一层毛绒绒的苔藓,一座座韵味十足的小阁傍水而建,水中摇曳着一艘艘灵巧的乌篷船。

11) 西塘的夜色更美,一盏盏一串串红灯笼将被点亮,融融的红光照亮了白墙青瓦,也在水里倒进了鲜亮的颜色,站在石桥顶俯瞰这两岸如梦似幻的街景,仿佛置身于梵高笔下流动的油画中。

12) 走进西塘,窄窄的弄堂,长长的廊棚,红红的灯笼,与紧挨的河道那一串串载满客人的木船,相映成为一幅古朴的画卷。

13) 融入到西塘的夜色中。两岸垂柳依依,残塘橹波荡漾,小桥流水人家,长廊蜿蜒曲折,此情此景比书上的“桐村古渡沉桥影,烟拢长廊墨绛灯”更令人陶醉。

14) 西塘的夜景,最美的应该就是墨色下沿河蔓延的红灯笼,悄悄为河道换上了这片红色的霓裳,伴来一阵微风,摇曳了水中的灯笼,也朦胧了游人的梦境。

15) 踏上西塘的拱桥,眺望来时的路,河水荡漾的红色,缠绕了长廊的石柱,为墨香十足的画卷系上了回忆的印记。
9.描写夜晚古镇流水古桥的诗句
《天净沙·秋思》 元代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约1250-约1321至1324间),一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字致远,晚号“东篱”),被后人誉为“马神仙”,汉族,元代著名戏曲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约在公元1250年,卒年约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大都(现今北京)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已选入7年级上人教版语文4课古代诗歌四首之一)(8年级下苏教版语文书诗词曲三首之一)(8年级下上教版语文书第十六课)。所作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叶圣陶写的《没有秋虫的地方》 读后感或评析 200字--250字左右

夜里被车载音乐的声音扰了清梦,不知何故开车的人怎把音乐放得如此喧闹?莫非是一个寂寞的人?缓下心头的懊恼,揉揉微微蹙起的眉头,披衣起身,站在窗畔,外面没有朗月星空。站了几秒感到口渴,于是来到客厅寻杯水,刚好看见晨起那本散文书还安静地趴卧在茶几上,似乎感觉她也有点累了。轻轻地替她翻个身,《没有秋虫的地方》这个题目挤进我的眼眸,极致地诱惑着我。不想惊动家人,蹑手蹑脚的走进茶室,打开灯,仔细地阅读起来。

这是叶圣陶先生一篇经典的短篇散文,全篇不足千字,写秋却没有落入一般的俗套。甚喜他得开篇如是写道:“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呵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居留的地方!”把自己厌倦这种没有生机的城市生活的心态表达得很通透,与下文把乡野的秋天写成是个美妙的天堂,形成鲜明的对比。

鄙野的秋虫是自然界最神妙的音乐演奏师。

它的音乐引起劳人,秋士,思妇,独客各自的思绪。这莫不是功劳一件呢!这个中味道只有自己方能体会,旁人不能感同身受,正是如此,这小虫儿,才如此的神妙。人生蕲求不在于某种味道,只是要时时有点味道尝尝,这样许是生活不空虚了。老先生说到:“假若这味道是甜美的,我们固然含着笑来体味它;若是酸苦的,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辩尝它,这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

读至三遍的时候,听见卧室似乎有响声,方走出茶室回到床上躺好,老公的鼾声依旧,床头柜上扫床用的小刷子掉落地上,不禁替这酣睡的人感到幸福。如此声音都扰不了清梦,甚好!

闭上眼睛欲睡,却在朦胧间听见似有似无的虫鸣,声音随着我的梦境越来越大,直至晨起我也没想出那声音是梦里的还是窗外远处田野里的。

如若今夜我在清醒中又闻虫鸣,那何其幸也,感谢那扰了清梦的车载音乐,感谢叶老先生的这篇文章,让我于5楼高的卧室听见了他魂牵梦绕的声音。虫鸣其实是一种意境吧,人生在世,活的是一种心态。积极地顺其自然,不要颓废地冷漠。如若今夜未曾听闻到小虫儿的鸣唱,那就去梦中与周公一起聆听好了,亦无伤大雅。

苦难不能避免的降临,它是成长过程的必然;幸福亦会来临,它是成长的战利品。如何地迎接苦难,让它成为你生命的财富?如何智慧地享受幸福让它更长久的伴随你?这一切都莫要强求,过程我们尽力而为,结果我们顺其自然。生命就如此,有些不是因你就能改变,你得去接受它才不会被抛弃。无论是醒还是梦,总得为自己疲惫的心找个出口吧,却不能没了感觉,没了信念,若失去了苦与痛喜与悲的感觉,那岂不就是行尸走兽吗?

“所以心如槁木不如多愁多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这句话是这篇文章的精髓吧,人活着就要有勇气去面对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如若放弃这些感官的直觉和心里的感觉,那还是人吗?

哭不是懦弱,笑不是张狂,用一种纯净的淡然的心态过好生命的每分每秒,喧闹的尘世如果让你疲惫,让你心累,那么去大自然中聆听神妙空灵的乐声吧。今夜我将继续等候秋虫的呢哝,翌日清晨我还会去寻听鸟儿的歌唱!

求四首关于季节的诗要有赏析

春: 春 晓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日早晨的景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二句是说:春天夜短,睡着后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到处是鸟雀的啼鸣声。这两句诗抓住春晨到处鸟鸣雀躁的音响特征,渲染出一种春意醉人的意境,烘托了春晨中一片盎然的生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句,诗人在美梦乍醒、欲起未起之时,回想起昨夜的风雨声声,于是想见风雨过去必有很多落花,这里的听觉形象“风雨声 ”决不是令人感伤的“断肠声”,而是包蕴丰富的“更新曲”。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春: 春 晓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日早晨的景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二句是说:春天夜短,睡着后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到处是鸟雀的啼鸣声。这两句诗抓住春晨到处鸟鸣雀躁的音响特征,渲染出一种春意醉人的意境,烘托了春晨中一片盎然的生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句,诗人在美梦乍醒、欲起未起之时,回想起昨夜的风雨声声,于是想见风雨过去必有很多落花,这里的听觉形象“风雨声 ”决不是令人感伤的“断肠声”,而是包蕴丰富的“更新曲”。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简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 夏: 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简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03 17:42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简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 秋: 悯 农1 李 绅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简析]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03 17:49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歌咏西湖的诗,旨趣不在于介绍某一处名胜或某一种景物,而是要从总体着眼描绘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为此,作者采取了两种写法:一、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开始从孤山寺写到贾公亭,结尾又写到东湖白沙堤,诗人足迹遍及大半个西湖;二、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四句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莺、燕是禽鸟,属动物,花和草是植物,这样的选择组合,独具匠心。 诗人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诗中写水、写云,写莺、写燕,写花、写草,无不如此。试看“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渐欲”“才能”两个字眼,是多么富于动态,表现着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前面六句中,诗人已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则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这里怎样可爱,除点明是在“绿杨阴里”而外,未作任何形容,全凭读者根据前面的描写发挥联想和想象,从而取得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效果。诗贵含蓄。这样含蓄的结尾,更是难能可贵。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03 17:53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首七绝,从院内写到院外,写庭院,也是对主人的称赞,这样再写院外,才能把山水写得充满深情。 “茅檐”代指庭院,可见主人屋舍的简朴,然而主人非常爱干净,人又非常勤快,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静”就是“净”,连青苔都扫得一干二净,别的不必说,该是多么整洁。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各种各色,一畦一畦的,整整齐齐,万紫千红,都是主人亲手栽培的。诗人称赞主人,他是多么富有生活情趣,用自己的双手把整个庭院摆弄得干干净净,美不胜收。 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有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诗人以神来之笔,挥写出千古传诵的名句。《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哲理,至今被人传诵。 这首诗语言质朴清新,塑造了一个游客形象。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语言生动。中间两联对偶自然工整,显出诗人锤炼字句的非凡功力。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03 17:59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 ;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作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03 18:03
《田园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悠闲的心情。 诗中的描写绘形绘色,由景生情,诗中有画。“桃红”、“柳绿”、“花落”、“莺啼”,诗人抓住了春天的特征,描画出一幅柳暗花明、清新幽寂的春之图。全诗对仗工整,音韵铿锵。王维对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辩证法运用得可谓炉火纯青。诗中那些发自“象外之趣”而又摇曳多姿的静美之境,表现出了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中某种特别的情趣和意蕴。王维山水诗中的“动”,只是一种艺术手段,而描写和表现大自然中田林山水的静美境界,才是其山水诗中主旨所归。作为艺术手段的动态性,其目的和作用就是为创造静的意境服务,以造成某种特定的艺术效果。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03 18:03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鉴赏】 “自古逢秋悲寂寥”, 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我言秋日胜春朝”。 “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晴空一鹤排云上”, “排”,推,这里是冲的意思。这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你看,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碧蓝蓝的,一只雪白的仙鹤穿云直上,色彩多么绚丽,动作多么矫健,充满了勃勃生机。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 “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呼之欲出。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鉴赏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03 18:10
《早春》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讲析]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 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秋夕》 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赏析: 诗作描写一名孤单寂寞的宫女,在七月七日之夜,于百无聊赖之际,以追扑流萤来排遣孤寂的心境;到最后只好带着羡慕的眼色,仰望渡河的双星,从另一个角度看,本诗却也画出一幅“秋夕乘凉图”,抒发了宫女的活泼轻快之情。蘅塘退士赞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坐看’(应为‘卧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王维所居辋川别墅在终南山下,故称山居。一场秋雨过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时近黄昏,日落月出,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舟从。如此清秋佳景,风雅情趣,自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忘怀世事。此诗以一"空"字领起,格韵高洁,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古代文人多借清秋而写悲伤之意,此诗则属乐秋之佳作。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03 18:13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评析]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春日》 (宋· 汪藻)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赏析: 这是汪藻的成名作,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三:“此篇一出,便为诗社诸公所称。”清新明快,与同时张耒相近。作者最慢由此出名。桃花出篱,红杏出墙,皆为农村中常见之景。而此处却以清丽之笔写出一个宛如开卷有益人似的桃花。它始而嫣然一笑,令人魂飞;再一细看,花蕊半绽,又似含情脉脉少女。诗虽咏物,却事有作者本人的少年心性,其中跃动着青春的脉搏,决不能说它风格轻俏。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03 18:14
《春日》 秦 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赏析: 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够了哦O(∩_∩)O貌似还多了些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夏季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现在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因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的渺小 ,却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 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 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们的角色。   荷叶,未展开的荷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今译] 小小的荷叶才露出尖尖的角儿,早有一只蜻蜓停歇在上面。 [赏析] 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所以王国维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秋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深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冬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文章标题: 能不能把"昨夜起风雨,晨起鸟裁衣"改的更有意境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73665.html
文章标签:更有  能把  能不  意境  昨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