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诗歌语言为什么要追求其言外之意

时间: 2021-11-26 00:00:2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0次

诗歌语言为什么要追求其言外之意

文学作品中的言外之意例子

在阅读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看似不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事理却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语言不受习见的语法规范的限制和束缚,给人以新颖、强烈的审美刺激,我们把这类语言称为“陌生化语言”。它主要出现在诗歌中,小说、散文中也常可见到。由于它具有独特的表意功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语言“陌生化”的主要类型
1.名词并置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诗句由名词组成,写早行情景,历历在目,脍炙人口。
2.主谓反常他配
①潮湿的鸟声还沾在睫毛(采莲子)
②晨钟云外湿(杜甫《夑州雨湿不得上岸》)
例①“鸟声”(主语)与“沾在睫毛”(谓语)反常搭配。例②“晨钟”与“湿”反常搭配。
③蛙声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黎云智《蛙声》)
④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适逢小雪(洛夫)
例③说“蛙声”(主语)“长势良好”(谓语),主谓反常搭配,展现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清新宜人,耐人寻味。例④诗人别出心裁,“夏”与“荷”、“秋”与“蝉”反常搭配,既点时间推移,又蕴含着“夏荷”与“秋蝉”之形象。
⑤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到山上去了。(吴伯箫《山屋》)
⑥可惜的是这张脸填错了性别,竟然长在男子汉马而立的身上,使一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陆文夫《围墙》)
例⑤和例⑥分别出自散文或小说,例⑤用“撒”形容马蹄声,突出了马蹄声细脆轻快的特点。例⑥说“这张脸填错了性别”,颇有意趣,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⑦罗汉大爷的双耳底根上,只流了几滴血,大爷双耳一去,整个头部都变得非常简洁。(莫言《红高粱》)
“简洁”通常形容语言,莫言创造性地用“简洁”来形容头部,新奇、贴切,令人叫绝。
3.动宾反常搭配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经汉赋、唐诗宋词成为我们心中不可抹除的文化记忆。大家都知道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和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李商隐诗风华丽,文笔优美,但是他的诗歌往往主题模糊,被人们认为是古代的朦胧诗,千百年来众说纷纭。

现代人在解释李商隐的诗歌时候,往往采取了简单化和表面化的解释方式,单纯把李商隐的诗歌理解为爱情诗。这样的做法在我看来是很不妥当的。我是真游泳的猫,关注小编,一起来欣赏著名诗人李李商隐的无题诗。小编认为这些无题诗不只是描写爱情,还有含蓄言外之意。

我们以李商隐《无题其一》来举例: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这首诗普遍被认为是描写爱情相思的名作,在众多诗歌评论中都把这首诗仅仅当做一次爱情的抒怀。但细细考之,绝非如此简单。李商隐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必然有一个心理预设,他把自己当做了那个得不到爱的可怜人,实际上寓托了朝廷上的含义,他埋怨令狐绹不肯提携自己,感叹着令狐绹与自己“迹近情疏”。

周振甫解释的很好:“那时作者住在令狐绹家里,他和绹的关系虽有些好转,但绹以宰相之尊,又不满于作者入王茂元幕,还是不肯接见他。绹五更入朝,不来看他,所以有‘来是空言去绝踪’之叹。绹上朝前托人找作者写稿,是‘书被催成’。作者借宿绹家,所以房内陈设富丽,有翡翠被,芙蓉褥。他在梦中为远别而啼,绹既已绝迹不来,也难唤回。这个远别,比蓬山之远更超过一万重。原来绹未入相时已像蓬山那样远,不好接近,现在绹入相后,礼绝百僚,更隔一万重了。”

这样解释应该是李商隐的本意,小编深表赞同。倘若仅仅把这一首诗浅显的理解成对爱情无望的哀怨,简直是小看了李商隐,更加忽视了中国文学历史悠久的寄托传统。下面小编将仔细分析一下。

诗歌是了解一门语言最好的

诗歌是了解一门语言最好的

诗歌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当中有感于某些景物、事件、心情而发自心中的情景交融的一种吟唱形式。我想在没有文字记载之前这种形式就有了。

有了文字以后,人们才将文字组合成凝炼的语言,成为了形式多种多样的所谓诗歌。

所以,诗歌就是作者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作为诗歌的语言,指的是诗歌所用的精炼、含蓄、富于形象感和感染力的语言。

所谓“精练”,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出最丰富的内涵。所谓“含蓄”,就是除去语言字面的意义之外,还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所谓“富于形象化和感染力”,就是多用修辞手法来表达,从而让诗歌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而广为流传。例如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请看这是一幅多么生动鲜活的画面!正所谓一首好的诗歌,必然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要让读者也如亲临其境,也与作者一样沉浸于诗歌之中。

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咬文嚼字》指出文学作品中的文字往往有联想的意义,诗歌语言中也有暗示性的问题,二者的意思是一样的。在我国诗歌中,如“梅”“柳”“草”等,都具有暗示性。能引起联想。rn请任选其中一种 写8句诗歌 再加以分析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菁菁今在否
  ——此柳看似写真实的柳树,实际指自己的妻室(名内含柳/刘),明叹青柳不再,实感忠贞已失。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色青青柳色新——此柳看似写真实的柳树枝叶勃发,实为借一直象征留人的柳树表现对友人的离去既依依不舍又自然达观之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此柳指曲名,“柳”谐音“留”表现对故乡的不舍和思念。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此柳看似写真实的青柳春色,实际写万物勃发季节中少女的春心,表现优美景色和淳朴民风民情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明写柳树枝繁叶茂,实指都城的烂漫繁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明写柳树,实指各种复杂的自然及非自然屏障

  天哪!我怎么样也找不出8种有暗示的!
  一下COPY了两首你参考参考吧!

  采 薇 《诗经·小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注]《诗经·小雅·采薇》写的是出征士兵保家卫国怀念亲人和乡土的情思,这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以杨柳作为意象的最早的一首诗。其大意是:当初我们出征啊,杨柳飘拂依依;如今我们归来啊,却是雨雪漫天纷飞。
  咏 柳 [宋]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有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柳 古人以柳暗指留 又折柳送别的说法。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人一起笔,就渲染了一个明朗清新而又令人心情润泽舒畅的送别环境。一场小雨,一洗往日尘土飞扬的浑浊,道路也润泽如酥,“客舍”更青了,“柳色”更绿了,惜别之情更浓了。简短几个字,清晰地点出了送别的时间——清晨,送别的地点——渭城,送别的环境——“客舍青青柳色新”。仿佛就是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朋友营造了一个湿润洁净清爽的早晨,为后面写送别场面巧设了一个大的背景。
诗人在后两句中没有叙说告别场面,也没有描述依依惜别的深情,而是截取了饯行酒宴上的一个特写镜头,劝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杯酒无论如何是要喝的,因为“西出阳关”就“无故人”了。出了阳关,“君”无故人,那诗人自己又何尝不是呢?截取饯别宴席即将结束的劝酒词,凝离别深情于美酒之中,运笔非凡。一杯酒,一杯情,杯干了,情却难以了结。一个“更”字,一个“尽”字,饱含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特别是最后一句,诗人不说朋友远去的忧伤,也不写分别的哀愁,而是用“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含蓄委婉、浓郁深沉的感叹来抒写离情别绪,令人越品越觉得余韵不绝。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正值日出之时,诗人于晨间立于江边,天东边,朝霞映入江中,水面上似有万条金蛇在舞动着;红日彤彤,江水澹澹,一时间,天地似乎都染成了红色;的确,在江边观日,每当红日喷簿而出,霞光万道时,那气势,那感受,真令人心潮澎湃。
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州和东吴是接壤的水乡,
你离去的时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
太阳将要落山远行的小船要停泊在何处?
抬眼向天尽头望去真让人肝肠寸断忧伤之极
文章标题: 诗歌语言为什么要追求其言外之意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29233.html
文章标签:言外之意  诗歌  追求  语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