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05-20 01:17:24 | 作者:深蓝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3次
对于时尚圈那些挑剔的人来说,‘’只有浅薄之辈才不以貌取人‘’是他们仅仅从外表(有时只是衣着)就评价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状况甚至个人品德的最好借口。王尔德的这句话给这些人所带来的社交习惯、看待他人方式的信心和优越感就像张爱玲的那句‘’出名要趁早啊‘’莫名得不知鼓舞过多少年轻人汹涌澎湃的内心。
非‘’肤浅之辈‘’们最常引用的例子之一就是王家卫的电影《东邪西毒》里,张国荣饰演的杀手中介总是建议自己的杀手去见雇主的时候穿一双像样点的鞋子,而他也总是向那些买凶杀人保平安的弱者推荐穿着鞋子的杀手;当不得不把身家性命交给一个自己一无所知的人时,至少体面的穿着意味着办事也可能更体面可靠。这个例子一下子就把以貌取人从肤浅,势利的形容中解救了出来,使它成为了一个有内涵,有独特视角的行为,为眼尖的时装精找到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们通常会说,‘’一个连自己的外表都打理不好的人,有什么理由相信他会花心思在别的事情上呢‘’?
当然,以我的经验看,到底要不要以貌取人,得分情况。记得我刚刚开始对时尚感兴趣,还在做最基本的知识储备和敏锐度培养的大学阶段,每每习惯在校园里观察周围同学的穿衣打扮,试图从中能找到那么几个会穿衣服的,但结果显然让人大失所望。后来想想,感觉也的确有点可笑,在一座二线或三线城市的普通大学校园里,在一个大家都只知道LV是卖包的,Levi‘s就是奢侈品的环境里,你怎么可能发现一丁点儿的时尚细胞呢,连时尚细菌都没有!
所以,以貌取人通常只会发生在一线城市的某些地方,比如CBD,只有在这种地方,你才有以貌取人的条件,而且,这里也确实在某些时候需要以貌取人。毕竟,类似CBD这种等级鲜明的职场环境,白领阶层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往往会先从对方的衣着打扮上开始,判断你是什么职业,什么社会地位,进而可能会推断出你的收入,甚至是个人生活──所谓细节里隐藏着魔鬼在这里得到了另一种运用和诠释。同样他们自己也信奉这种规律,所以以貌取人在这里就成了彼此默认的人际交往第一准则,当你沉默的时候,你的穿着就是你本人。
还有就是以貌取人得看是什么时候。那些习惯了看人外表的人大多是把穿衣打扮当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他们才会时时注意这些,但生活又不全是这些,人总有卸掉衣着伪装去放松休息或不小心大意了的时候。《穿Prada的女魔头》里,女主角无意中看到一向光鲜靓丽的强势上司的脆弱和疲惫的一面,也不免一愣,往日里对她的紧张和愤怒也就自然而然变成了关心和怜悯。更有意思的例子是在黄伟文为黎坚惠的《时装时刻》所作的序中读到的:黄伟文第一次见到黎坚惠时,因为她没有注意到自己而生气,‘’我都一身London Boy啊‘’!而黎坚惠唯一一次赞过黄伟文的衣服是‘’太赶着出门口着得很差的一天‘’,‘’着了全身在泰国买的廉价衣服──黑色针织衫,烂牛仔,黑色人字拖‘’。
所以,有时候想给别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不光能经受住以貌取人的考验,还需要那么一点点的运气。
不过,话又说回来,用这种尖刻又有点不近人情的方式看人的大多是一些有性格,有腔调的时尚从业者,而且这往往是他们在社交生活里表达自我态度的一种方式。在电影《不惜一切回巴黎》(听听这名字取的)里,有个时尚女魔头堵在一个圈内聚会的门口冲那些想要‘’不惜一切‘’冲进去的人嚷嚷道‘’没有邀请函的,长得丑的人,麻烦赶紧消失‘’。这句话的潜台词估计就是‘’老娘还就打算以貌取人了,长的好看的会穿衣服的姑娘都请不过来呢,你们这些来瞎凑热闹看了就让人烦的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吧‘’。你能说这是肤浅的,势利的吗?她已经完全把这种行为升华成了圈子规则,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个圈子始终‘’人才济济‘’。
但说到底,现实生活里时尚圈的同行之间能相互看到的,知道的,能得到的,都差不了多少,以貌取人有时仅仅是为了向外人标榜自己的职业与众不同,而且这种方式也慢慢地给圈外人留下了某些固定的印象。另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生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里,你不可能真的就因为某女穿了一双内增高的运动鞋或某男穿一双方头皮鞋就认定人家是个没品味,没情趣,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人,甚至直接给别人打上‘’坏‘’的标签,你只有选择不和这类人交往的权力,或在心里执意认定你不会和这种人成为朋友,当然,前提是你得保证你永远也不会遇到有求于他们的那一天。
但这样的保证你敢吗?别忘了,某成功人士曾经告诫过,‘’不要瞧不起乏味的人,因为有一天你可能会给他打工‘’!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