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3-13 16:56:42 | 作者:晓叶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5次
当社会伦理为父亲贴上责任和担当的标签之后,就很难再用平静的心态来看待父亲作为平凡人的一面。父亲必须是家庭中的顶梁柱,必须是孩子成长的模范,必须是困难前的硬汉,必须是道义上的守护神。这些“必须”把另一面的父亲形象掩盖了,父亲是孤独的,太多人给他高期待,而忽略了他内心那些细腻的情感。
清明回家,我被父亲的深深一跪所打动。在爷爷的坟前,父亲双膝扑通一声跪下了去,满嘴角的悲伤,瞬间泪流满面。
爷爷已经故去将近十年了,他是一个性格倔强的老人,年轻时候参加解放战争,复员后一直担任村里的大队书记。爷爷做事情仗义爽快,对子女要求极其严格,在家里也是绝对的一把手。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是从没有在爷爷跟前使过性子。爷爷要求的事情,言出即从,父亲会毫无怨言的做好。父亲小时候因中耳炎导致重度耳聋,书读完小学就回家务农了。天不亮起来挑粪、刨地,成了家里的整劳力。尤其是冬天里,父亲的一双手会肿成馒头一般,甚至渗出脓水来……我从小就受到思维定势:爷爷对父亲要求是苛刻的,让父亲早早辍学,累了大半辈子。
等我长大了,父亲更是少言寡语,只是在我和哥哥回家的时候,一家人倒上一杯酒,他才借着酒劲儿唠叨上几句。我们晚辈儿附和着,听他讲,讲着讲着,红了脸,晕了头,就被我哥俩扶到床上去了。也奇怪了,父亲很少聊到爷爷,更不可能说爷爷的半句不是。只是,说那个时候干活苦,天寒地冻的,不容易。
爷爷病重的日子,父亲跑前跑后,隔十几分钟就到床头看看,端屎端尿,喂水喂饭,比我的姑姑们还勤快。那个时候,他一脸的愁容,我从没有问过他有怎样的童年,也从没有探寻过他对爷爷的印象,单从那张脸上我看到了孝道,看到了最朴实的父子情意。爷爷去世的时候,父亲哭得像个三岁孩子,长长的帽檐遮住他的半张脸,鼻涕和着眼泪从下巴上滴下来。
父亲已经年届六十,还在乡村里劳作,耕种一方田地,守护一片林木。每天,老母亲都会从家里打来电话,问询我们在外面的情况,这个时候,父亲往往是坐在沙发上正准备小酌一杯的。我问父亲的情况,母亲会冲他摆手,父亲过来了,把电话摁在稍好一点的耳朵上,喂喂地喊上几声,我听到他的声音,他也听到我的声音,算是彼此报声平安了。一旦我提前告诉母亲要回老家去,父亲和母亲第二天是坚决不出门的,买菜、做饭,香喷喷的一大桌,让我们这些孩子们吃个够。一次,我因事中途回家,只见到母亲。晚上回到城里,母亲打来电话说父亲没有见上我一面,委屈得不行,一再嘱咐下不为例。我的老父亲,我和他坐在一起,用微笑对话,用眼睛对话,在身旁坐一会儿,就是幸福啊。
父亲清明节在爷爷坟前的这一跪,让人心酸啊。这一跪,是父亲对爷爷的怀念,也是父亲对爷爷的倾诉。他一边痛哭着,一边说着话,听不清,但可以想到那些话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父亲已经白发苍苍,跪在爷爷的坟前讲述着一个家族的延续,当然也有痛失长子的无限惆怅。
父亲越来越像一个孩子了,也越来越距离我这么近,他是我的父亲,他的生命里所经历的,我不曾完全知晓,一些品性和情意却在慢慢流淌到我的血液里来。父亲常常是孤独的,他一直在担负着家庭的延续,有伤自己疗,有痛自己抚,咬紧了牙往前走,把背影留给我们,直到难以听到我们的呼唤——所以,在今天,读懂父亲,陪着父亲慢慢走,何其重要,“三十岁前看父敬子,三十岁后看子敬父。”中国的老俗话里有真道理。
读刘良华教授《我的教育自传》一书时,曾被他与父亲之间的故事深深触动。刘老师当年给他的父亲“上了一课”,用抗争的方式,把豆子打翻在地上。父亲没有言语,蹲下身子,一粒粒捡起来……刘老师站在那里也生出无限的悲楚来——为自己的委屈,也为父亲的无言之举。那一幕,纠葛着父与子之间内心的交锋,也融合了父子之间的情感。那一刻,刘老师有成长中的倔强,也有对父亲的愧意。那一刻,他看到了父亲的另一面,正如小镇男孩的发现。
我已经也是父亲。
当好孩子的父亲,敬好自己的父亲,不空留遗憾在生命的旅途。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