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我读《报任安书》

时间: 2020-03-12 10:57:03 | 作者:梁惠王的云梦之泽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4次

我读《报任安书》

  1

  大约在公元前91年(汉武帝征和三年)冬季的某一天,司马迁给他的好友任安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因为任安之前给他写过一封信,责备他尸位素餐,辜负了武帝的厚遇,没有多向朝廷举荐贤人。他当时没有回信,一直过了很久,也许是几年,此刻任安正关在死囚房里,很快就要推上刑场腰斩了,他这才发出了这封姗姗去迟的书信,到底是为什么呢?

  任安字少卿,荥阳人,自小家境贫苦,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门客,武帝下诏要求卫青举荐门客为郎官,卫青就推荐了任安。后来官运不错,当过益州刺史、护北军使者。

  在司马迁写这封信的前一年,也就是征和二年,年老的武帝身体不适,疑心有人诅咒自己,派宠臣江充搜捕诅咒者。而江充曾经和武帝太子有仇,当然担心武帝死后自己被杀,于是诬陷太子。太子不得已,矫诏发兵诛杀了江充,又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但他的兵力究竟不够,于是去找护北君使者任安帮忙。任安当然不能不首鼠两端,一则这是他们皇帝父子间的误会,在得到皇帝明确诏书之前,很难做出决断,只能虚与委蛇;一则鉴于以往历史,未知鹿死谁手,很难押宝。只是任安不巧处在了不得不押宝的被动境遇,于是他接受了命令,但按兵未动。

  不幸的是,太子很快被镇压。残暴的武帝认为任安想两边下注,不忠,下令将任安逮捕,按照当时的法律,自然是判处腰斩,关在死囚牢中,等候冬天的处决。

  以上的写作背景,也有人不同意,我们这里选了最通俗最流行的一种说法。但不管如何,不影响我们要谈话题的主旨。

  2

  此番任安将被处死,司马迁才写了这么一封回信,但文章中对任安毫无安慰,自顾自地抒发了自己的痛苦和愤懑。我个人认为,在当时的政治局势下,司马迁之所以突然会补上这封信,有点放飞自己的意思。信中虽然貌似只诉说了自己的心情,其实隐含对任安的怨恨和鄙薄。

  为什么会对任安产生怨恨和鄙薄呢?当然因为那个时代,司马迁的境界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人,他站在精神的屋脊上,俯瞰院子里的累累蠢货。任安,就是院子里的蠢货之一。

  任安写信给司马迁的时候,司马迁已经被阉割,这点大家都知道。他被阉割的原因,也众人皆知。但对他被阉割后精神的彻底崩溃,恐怕没有多少人能有很深的理解,因为这需要自己的性格里有一些高尚的东西,再加上一定的理性。很遗憾,任安两者都比较缺乏。

  曾经的司马迁,和任安一样,是个如假包换的煞笔。在这封回信中,司马迁也提到,他刚刚步入仕途的时候,把汉武帝看得像天神一样辉煌,决心竭智尽力地为他服务,死而后已。那份发自心底的崇拜,和当时的德国人崇拜希特勒比也毫不逊色。他用了一句俗语,叫做“戴盆何以望天”。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他可能有一点怀疑,比如目睹汉武帝任人唯亲,不遗余力投入人力物力,以衬托自己的生殖器家族的卫青、霍去病、李广利之流时;比如残酷杀戮严助、朱买臣、主父偃等才士时;比如疯狂盘剥百姓,导致天下人口减半时……但他依旧应该会为武帝辩解:“这是没有办法,为了国家的未来。”只有当他自己只是为李陵说了一句好话,就遭致了宫刑之后,他才终于醒悟:“哦,原来这皇帝一早就是个王八蛋!他根本不是什么天神。”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难以谢幕。一切的一切,都让他豁然开朗,好像云雾顿开。

  但他学乖了,从此隐忍不言。当他接到任安的书信时,肯定既愤怒又不屑。这些脑残,又虚伪又猜忍又脑残。当年李陵被迫投降时,正是这帮人渣在落井下石;自己判了死刑,无钱赎罪时,没有一个人伸手相助,导致不得不请求以宫刑换命……

  司马迁肯定从来没想过要回这封信,但目睹任安的遭遇,他突然想:唉,你也有今天!

  你有今天,不是你坏,而是你不幸。在这么个神经病皇帝手下,无论发生什么,都不奇怪。能活下来,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只有在这个时候,司马迁才觉得,有必要给任安写一封回信。换了平常时候,给脑残回信也是白搭,因为对方不可能读懂。

  这封信,就适合在牢房里读,而且,一定要是死刑牢房。另外,这个死刑犯一定不能是刑事犯。

  3

  即使如此,这封信依旧写得很隐晦。司马迁一再声明,自己之所以不愿意给朝廷推荐人才,是因为受过宫刑,地位卑微,已经不配。强行举荐,反而对人才的晋升有负面影响。

  其实他是想说,汉武帝这个渣滓,根本就不配得到人才。在以往的漫长岁月中,被他杀掉的人才太多了,这点,汲黯曾经当面指出。每次见了才子,人渣都很兴奋:“您们之前都藏在哪啊,为什么我们相见这么晚。”但一不快意,就下狱处死,还说:“不能好好给我使用,有才华有何意义?留着也是白留。”

  但这些话,司马迁不能依旧直说啊!

  4

  司马迁能活下来,其实是个奇迹,在他之前,没有哪个文人能在政治之外,求取自己的人生价值。你看屈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开创的以香草美人隐喻政治的诗歌传统,一直影响着后世文人。他诗歌中清冷幽峭、委曲哀婉的意象,也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极大的影响。他以一人之力,把楚地的诗歌文学形式“楚辞”,提升到了和《诗经》并列双峰的文化地位,他在文学上获得的不朽声名,使后人觉得他的对手楚怀王、上官大夫、令尹子兰、楚顷襄王,都如粪土一般。

  只是,屈原本人并没有这样的意识,所以最后走上了绝望自杀的道路。如果司马迁早生几百年,他也会像屈原那样,干脆领受死刑,不肯屈辱地活在世上。

  而司马迁从自己青年时代的游历中开阔了眼界,发现了另外一个立下不朽声名的方式,那就是写书。虽然在《左传》中就有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说法,但在早期,除了贵族,谁又有这样的条件呢。

  青年时代的司马迁到过孔子故里,有一些观察让他非常震惊。孔子死后,葬在鲁国曲阜城北的泗水边上,弟子们都为他服三年丧,像对待父母那样,只是不穿丧服。三年之后,大家嚎啕痛哭,诀别而去,各自寻找自己的生活。后来弟子们和鲁国人都纷纷在孔子墓边建造房子,总共有一百多家,形成了一个里居,命名为“孔里”。鲁国世世代代相传,每年定期在孔子墓前拜祭,很多儒生都在墓前演练乡饮酒礼、大射礼等。孔子的墓地方圆大约一顷,他的故居以及弟子们所居的屋子,后来都被改成祭庙,收藏着他的衣冠、琴、车、书,一直延续到汉,二三百年不绝。

  司马迁在鲁国参观过孔子的庙堂,亲眼目睹了其中展览的车、衣服、礼器、琴、书,也看见儒生们在庙堂前演习礼仪,深受触动。一个人的思想德行和人格,竟然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让他震惊不已,他流连忘返,不忍离开。可见,主宰人类社会的,永远是思想、道德和人格,而不是刀兵。刀兵只能见一时之效,只有思想,才能让人心悦诚服。这伟大的事实,深刻影响了司马迁的心灵。所谓王侯将相,死后姓名磨灭者不可胜数,只有道德文章,可以永存。

  也正因为有这种信念,他才会在宫刑的屈辱下苟活,他要用一支笔,让自己留名万世。他确实也做到了。作为文学家的司马迁将会永远不朽,而他的对手汉武帝,虽然开疆拓土,建立了所谓不世功勋,但都是虚的。人类的幸福,不在于所处国的疆土大小,而在于其文明程度。古代许多疆土辽阔的国家,因为没有文明,而成了民众的牢笼;许多土地瘠薄狭窄的国家,因为有了文明,成了民众趋之若鹜的乐土。

  5

  这篇《报任安书》,文辞沉郁,情感凝重,信息密集,几乎字字珠玑,没有一般文人爱好夸饰之病,比如和李斯的《谏逐客书》相较,就能发现后者华丽轻浮,有很多废话。这封书信的创作年代,现在还有争论。但写信回信的双方,一个死刑在即,魂魄将散;一个受过重刑,忍辱苟活。从司马迁书信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一股浓厚的阴郁,仿佛夕阳西下的山间古屋,充满阴森的死气。而双方都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又未曾伤天害理,只因所侍非人,就大祸缠身,可知武帝的凶残邪恶。这种阴森恐怖的感觉,品读越久,体会越深。

  这封书信,任安能完全读懂吗?我们不知道。但他至少应该明白,为什么这个时候,才收到司马迁的回信。

文章标题: 我读《报任安书》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68839.html
文章标签:我读  报任安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