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3-05 21:44:15 | 作者:扒扒团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31次
点击↑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
4月17日晚,一名17岁高中生在上海卢浦大桥和家人发生争执,随后他从桥上一跃而下,当场死亡。
据其母讲述,当时她和儿子因为同学矛盾发生争执,途径大桥时,车子在桥中间停下,孩子便趁此时打开车门跳了下去。
几秒钟的时间,一条年轻鲜活的生命就此消逝。在为此惋惜的同时,我们也有了很多的思考。
@许子为
第二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识别危险信号,是关系中的重点
“跳桥事件”令人唏嘘,我想从如何识别危险信号来谈谈矛盾发生时,我们能做些什么。
如果用拉弹弓做个类比,跳桥这个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就像是用弹弓打碎名贵的古董,代价太大。在子弹发射之前,我们有几个机会可以降低最终的危害。比如,早期发现时,可以不装子弹,或者降低拉力。实在不行,我们也还可以紧急改变发射角度,来降低后果的严重性。
回到事件本身,如果还在事件早期的时候有所觉察,可以试试说:这件事让我很生气,现在我不想听解释,等我平静了再说。这相当于不装子弹。
如果觉察到的时候发现自己盛怒之下说了很多情绪性的话,而对方一言不发。这可能是个危险信号。因为那意味着对面的人在同时处理事件本身的痛苦和你的盛怒的过程中已经超载了,没有余力和你对战。或者更糟的是对方在想着如何逃离。(跳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逃离,但代价是再也回不来)这时候也许可以试试降低弹弓的拉力,或者转变发射角度。比如说:我刚才说了很多,有些甚至是气话,你不回答让我更恼火,不过你可以不说话。
再来看看被骂的人可以如何应对。
直接怼回去是个选项,因为话多的那个人之所以话多,有一部分原因是在引诱回击。网上流行一句话:怼人一时爽,一直怼一直爽。可以用来形容引诱回击时双方的感觉。虽然最后大家都有耗竭感。但和选择死亡相比结果还是要安全得多。
另外,面对不能忍受的压力时,逃跑也是个可行的选项。走得开的话尽早远离,不过尽可能在行动前用语言先表达。哪怕是走之前扔下一句,你给我闭嘴。
@张桂莲
第二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我惩罚自己,到底是为了报复谁?
记得一次精神分析地面课,当天的新闻报道了一起青少年自杀案。曾奇峰老师在课堂上说:“首先我们对这样的事件非常痛心,这是一场没有谋杀者的谋杀,既要共情孩子,也要共情家长。”
画面切到我十几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旷课送一个辍学去外地打工的同学,当时也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可当得知老师去家访的时候心情复杂,有恐惧,有羞耻,也有一种对老师的怨,脑海里闪过各种画面。一面我是不听话的孩子,母亲如此辛苦,我怎么可以让她操心。另一面是用触角试探外界的渴望成长的十几岁的青少年,其实是在衡量过后试探性作出的选择。回家母亲只说了几句,没有太多的指责。第二天回学校,班主任约我谈话,能听出他们言语里的担心,作为班里的好学生突然旷课,他们去家里不是为了告状,只是去了解情况。同时我从师长的态度里知道了我该如何自处。
其实有点后怕的想象下,假设当时师长投过来的是各种斥责,我也许也会做出“不好”的举动。对此可能有几种解释,第一种,我向母亲认同,我从此选择以她喜欢的方式成长。我不再是我自己。第二种,我对师长的指责充满了愤怒,她们不信任我,我以自己的方式惩罚她们,那样我就赢了。也许还有一种,因为我没有听她们的,我以灭了自己的方式来惩罚我自己,这样她们就轻松了。
庆幸我的师长提供了抱持的环境,我作为孩子感受到安全和信任,才有足够的空间去探索适应和成长。
@李茹
第二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矛盾发生时,需要先退出愤怒圈
我开始系统的学习心理学也是在和孩子发生争执之后,看着她小小年纪就威胁说以后再也不回来了,我的内心充满了恐惧。我不知道未来漫长的岁月里我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和逐渐长大、羽翼渐丰的她和平相处。
一直都说父母是孩子的容器,那我们容的究竟是什么?很大程度上容的是情绪,尤其是对方不良的情绪。事情的对错不重要,她会选择如何做和怎么做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当她情绪失控时,作为父母的我要能够接得住。
我不会因为她愤怒时激烈的态度和口不择言而更愤怒,也许我做不到不生气,但我至少可以做到不反击,做到暂时先退出愤怒圈,再大的事情容后再议。
这个17岁的男孩子,义无反顾的跳下去,我想当时他一定很愤怒,而且他一定很爱他妈妈,爱到他允许他的妈妈对他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影响到他根据她的反应来判决自己的生和死。他也一定知道他的妈妈很爱他,因为他知道他这样做就是在报复他的妈妈,让她的后半生从此生不如死。
@若非
第二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当情绪爆发的时候,该不该顾及他人?
“跳桥事件”一出,各种评论铺天盖地,与其在事件中评论,不如思考点什么更重要。
是什么天大的事让这位母亲不顾个人安危在川流不息的桥上下车,也不顾他人安危把车停在马路中间,把失控的情绪投向了孩子,直至让孩子崩溃的冲到桥下。
孩子有多么爱自己的妈妈,才用最极端的方式报复她,在融合的状态里却不知生命也属于自己,用最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说了算,却不知在跳下去最后一刻是否会怕会后悔?
情绪要爆发的时侯,如顾及自己的安全、周边环境的安全、他人的感受及会带给他人的伤害,就会对自己的情绪有掌控,或许就会避免许多悲剧的发生。
不知事件详情内因,却可以由此审视自已,关注内心,在不伤害自己且活得更好的时候,才能让我们的亲人和周边的人活得舒服。
@车彦
第二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越亲近的人,语言伤害能力越高
作为母亲,我也有过在车里数落女儿的时候。那时她大约15岁,我说了她几句,她在后座气急败坏地捶打我的靠背,那种无法遏制的愤怒让我害怕。因为顾及安全,我强压着怒火。
后来知道,我在那一刻说出来的只是关于她的一小部分。而当我表达出来的时候,就成为她所认为的我对她全部的评价。她如何不恼怒?
“跳桥事件”曝光后,女儿也发表了她的看法,我读过之后,有些心痛,又有些喜悦,我看到了我们彼此的理解。
征求过女儿的意见,我把她的看法发出来,愿逝者安息。以下为女儿的原文:
“我看了视频,很难过,我理解父母的苦心。但是作为同龄人我更加心痛,这个男孩是对父母有多么绝望。
这并不是说父母不对,也不是说父母对孩子不好,但是他们对孩子说的话,确实让他产生了父母不爱我的错觉,这种揪心和绝望,对于一个少年来说是压迫,远远比成绩的不理想,对未来的迷茫要大得多。
我只是觉得父母在对孩子发火的时候考虑一下,你们并不是其他人,而是他们最亲近和在意的人。他们可以对外界所有的质疑不屑一顾,但是却能因为你一声轻轻的嗤笑暴跳如雷,这不是不理智,这只是你们都太在乎彼此了。
作为一个旁观者,比起难过,我更加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了。所以,父母和孩子,请在伤害前仔细想想你们的言语会在对方心里放大几倍。这是对于对方的尊重,也是对最爱的人的保护。
愿这世界的爱都能被表达,愿所有相爱的人们都能理解彼此。”
@李倩
第二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多少人,使出全身的力气用一生的时间来和母亲对抗
17岁的上海少年用自己生命“惊人一跃”,来实现对情绪激烈的母亲地对抗,这个事件让人深思。现实中有多少人,虽然没有桥上的一跃,却也是无时无刻不在生活中用各种形式来表达对母亲的不满。
有人一辈子都不能好好吃饭,因为从小母亲把吃饭当成天大的事情,总是用尽手段让TA吃饭,所以好好吃饭,意味着继续被母亲控制。
有人一辈子走不进亲密关系,因为一旦走入亲密关系,意味着童年时候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而这个关怀也是入侵。
类似这种事情,吃饭和母亲的控制划上了等号,亲密关系也和母亲的入侵变成了正相关。当发现这些关联的时候,需要做的是分离,去勇敢的表达恨,用恨把等号去除,让吃饭只是吃饭,让亲密关系只是当下的亲密关系。
给自己机会表达对母亲的恨,还自己一个自在,不用对抗的人生!
@白佳悦
第二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缺少信任,是悲剧发生的原因
当不幸发生时,我们去说这个母亲没有做好一个母亲的工作,是否有那么一点点像这个母亲在批评她的孩子,没有做好孩子的工作?
作为父母,在面对孩子的心理情绪时,要像心理咨询师一样耐心;面对孩子学习,要像专业老师一样具备知识;同时还要赚很多钱,给孩子培养兴趣爱好……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社会,对父母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但如果父母不够优秀、甚至很混乱的话,是否有别的方式可以避免这样的悲剧?
我想“跳桥事件”悲剧的发生,不是基于母亲的焦躁无能。父母也都只是普通人,会无能也会愤怒,而导致这里发生悲剧的,我想它是不信任。父母和孩子,环境和父母之间的不信任。
这样的不信任,指向孩子时,母亲很难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足够地力量去面对他们自己的生活,为此父母充满担忧与烦躁。
这样的不信任,也指向了父母。我们很难去相信这个母亲对孩子会有多好,为此我们难以理解和同情。
就像这个孩子在面对母亲的批评时,他很难相信母亲是爱他的。
如果这个孩子是相信的,那么我想也不至于悲剧发生。
这是一场博弈,如果你信,你可能会付出一个失算的代价;如果你不信,那么就要付出一个保护自己的成本。
这场关于生命的豪赌,那个男孩子,用生命为代价来保护了自己内心的自由。
@马辉
第二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父母成长是打破轮回唯一的选择
看到“跳桥事件”的时候我刚好在地铁上,当时带着悲伤与愤怒发了一条朋友圈。
“成长过程中,灵魂跳下桥的孩子比比皆是,更可悲的是这些孩子成为父母后多数又成为了逼着孩子跳桥的人……父母成长是打破轮回唯一的选择!”
我知道这是我的投射,真的好悲伤,我无法不投射。
曾与同龄妈妈们一起陪伴孩子成长,“斗智斗勇”是妈妈们与孩子相处的模式,越是聪明的孩子与妈妈“斗”得越厉害,成长的过程就是赤裸裸的权利争锋。
我在产后育儿行业做科学哺育老师,每天都在为婴幼儿的母亲们答疑解惑。在咨询中,很多妈妈不了解孩子的生理及心理发展,在孩子刚出生就开始了各种各样的规划控制,绞尽脑汁想着控制孩子的手段、同时也让自己陷入深度焦虑中。
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曾奇峰老师也说过,什么都不是命运,只有潜意识是命运。精神分析讲,人的潜意识,99%来自童年成长没有记忆的时光……
放在多年前,看到这样的事件,我可能会责怪妈妈为什么要在桥上停车?也可能会责怪孩子怎么就不能体谅父母的心?而如今,我认同精神分析的“因果论”,悲伤之后更加坚定将精神分析用于生活的传播,让更多的父母了解孩子的人格形成、了解父母的人格对孩子人生的影响、了解自我成长可以改善原生家庭的影响……
RECOMMEND推荐阅读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约咨询,点击“阅读原文"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