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2-12 09:43:34 | 作者:冰冰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32次
大家好,我是想偷吃小寓午饭的一课冰冰。
周三下午,滴滴滴,QQ消息响了,我内心充斥着不安,预感是论文老师找上门了。
果不其然,论文老师问:“你开题报告打算什么时候交?”还没等我回复,老师接着:“实习计划呢?写完了吗?”心头一抖,想着那只写了三分之一的开题报告和二分之一的实习计划,在键盘上敲下几个字回复她:“好的,老师,这周六交给您!”
“距离周六晚上十二点还有三天呢!”我一边在心里算盘着,一边为自己能拖一天是一天的行为找借口,以至于不让自己有太多的愧疚感。
我,22岁,一个拖延症患者。
“拖延症”这三个字深深地印在我脑中是上口译课的时候,口译老师给我们播放TED演讲的视频,在这期视频中,演讲者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为何拖延症患者会拖延的原因。
在拖延症患者的大脑里有两种角色,一个是完全活在当下“即时满足的猴子”,一个是考虑全局“理性的决策制定者”,而会使我们有拖延症的,就是那只滑稽的猴子。
当决策制定者想要掌舵时,即时满足的猴子则会在一旁干扰,以求得简单和快乐,他没有决策制定者可预见未来、顾全大局、做长期打算的观念。
那么,当一件事情的截止日期临近时,又会出现一个叫做“恐慌怪兽”的角色,这是猴子唯一害怕的角色。
拖延症患者只有当恐慌怪兽出现时,才会惊醒,发现再不着手去完成事情,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连续熬了两天的夜,完成了本该半年完成的毕业论文。
让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几张图,足够表现出我这个拖延症晚期患者要面临的境地:
(论文开始时,是这样安排的)
(半年后,觉得还有时间,于是这样安排)
(剩下最后两周,我的天,还好不是最后三天)
(啊啊啊啊啊啊啊,完蛋了,最后三天,不写不行了)
作为一个拖延症患者,在事情没有完全做完之前,我长期会处于一种内疚,焦虑,恐慌中。
毕业论文是有交稿截止时间的,但是有些事情却没有。
拖延症真正可怕的是无截止日期的那种,这种感觉就像不能预见的未来,迟迟不想动手,也就永远看不见尽头。
就拿锻炼身体来说,就是件无截止日期的事情。
之前在文中提到相亲大军中的一员,闺蜜玲玲,就和我讲过好几次她准备健身,准备锻炼身体,准备减肥。
记得去年暑假放假回家,前脚刚落地,后脚玲玲就打电话来和我说要办健身卡,可以游泳,跑步,做瑜伽。
没有信心会每天都去健身房打卡的我,没有办月卡,只办了十次卡。另一头的玲玲则是用她的热情和金钱办了个年卡。
第一天第二天我们如约在健身房打卡了游泳,跑步,瑜伽。到了第三天,玲玲一早就和我发微信说,今天休息一天不去了,当时的我,已经背着换洗的衣服准备出门。不甘于占用了睡懒觉和整理衣服的时间,我还是自己一个人去了健身房。
第四天,玲玲因为要和爸妈去亲戚家做客也没去健身,第五天第六天……
在我坚持到第七天的时候,flag也是说倒就倒,但是庆幸自己买了十次卡,损失不大。没有问玲玲再去健身房的日子,因为自己也没有做到打卡十天。
看似健身年卡有时效性有截止日期,但是锻炼身体却是长期需要坚持的事情。最近一直很火的句型“…一时爽,一直…就一直爽”,套用过来就是:拖一时爽,一直拖就一直爽!
如果不是真心想去做这件事情,总有千万种理由借口去搪塞。
清代文学家彭端淑在《为学》一文中写到:
四川有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您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靠着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就够了。”富和尚说:“四川离南海几千里,我一直想雇船去,也没能成行。你只带两样东西不可能实现!”
可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并告知富和尚。富和尚面露愧色。
不难看出,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人都扮演着“富和尚”的角色,常常用“等我有时间再……”、“我先计划好一切,再开始……”以此为拖延找借口。
要知道,事情只有开始去做了,才会有结果,就像马云说的:“不要等到明天,明天太遥远,今天就行动。”
人们常把忙挂在嘴边,说着自己事情多,没时间,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没时间”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件事情不重要”呢?
试想一下,你是一个朝九晚六的上班族,每天回到家七点半,煮饭,吃饭,洗澡,耗时两个小时(最多),假设十一点上床睡觉,九点半到十一点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你可以拿来做自己的事情。
但实际上,煮饭,吃饭,洗澡再到上床休息,可能会被你持续延长,中间属于自己一个半小时或许会拿来看手机,或是磨磨蹭蹭掉。
若现在告诉你,如果八点半前把煮饭,吃饭,洗澡做完,有一千元的奖励,我相信,拖延症的情况会得到有效的缓解。
其实,时间是富有弹性的,我们对于时间管理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是在对待重要的事情。
美国作家劳拉▪万德坎姆在她的书中也写到:“时间总是有的,就算我们再忙,还是有时间做重要的事情,而当我们关注重要的事情时,我们就能用我们拥有的时间打造我们想要的生活。”
诚然,我们并不是通过节省时间来创造想要的生活,而是先创造想要的生活,那么时间就会自动节约下来了。
最后:
送大家一首明代诗人钱福的《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