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05-05 00:52:03 | 作者:旦曲日月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共商文艺繁荣发展大计”文艺工作座谈会之后,多有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拿莫言和赵本山说事。而最近清华教授及其追随者们个人色彩浓厚的针对赵本山的言论,却多少让人觉得有些偏颇,甚至偏激。
至于莫言,诺贝尔奖的获得,引发轰动,举国关注。我当时毫不犹豫买了几本诺奖的代表作品,虽然读了,但兴趣使然没有一本可以读进去。
关于赵本山,这里只想说他在舞台上的作品,因为我看到所以我了解,其最多的是他在舞台上的表现。至于赵本山个人如何暂作阙疑,虽早有耳闻,也多有疑惑,但还是恐于妄加评说。
针对赵本山,一些人打出“赵本山被中国主流社会抛弃已成定局”的招牌。其实,早在2019年末,赵本山本人就正式宣布退出央视小品舞台了。而在退出既成事实后,如此“招牌”说法,无异于咱老百姓常挂嘴边的那句“卸磨杀驴”或“落井下石”。记得很俚俗的一句话“孩子死了来奶了”,这同所亮出的“招牌”如出一辙。
汉语言文字确实很富有,挂一漏万仅此“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足以说明问题。一些人完全否定地“置之死地而后快”的言论就是如此。“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不能不说是封建统治下的怪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不能不说是封建劣根性之能事。若是笼统而论,也都是文革的衣钵、文化的糟粕。若是用时下时髦的话来说,就是“羡慕嫉妒恨”。
新闻铁律、政治要求,作为写者或是论者都谙熟在心,这在党章中也有相关规定,最基本的就是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们才有了言论自由,尽可以各抒己见,寻找机会表现自己,而绝不是伺机投机。我总是在想,尽量说写本人知道并想说想写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其实每位写者或是论者何尝不是这样!有谁愿意“随声附和”“捕风捉影”呢?
有人说,赵本山二人转是“灰色二人转”,并声称“把二人转低俗化的赵本山时代要结束了”,同时解释道“我是批评赵本山对二人转低俗化的扭曲表演,而不是批评作为东北传统艺术的二人转艺术”。其实则不尽然。
众所周知,多年来赵本山提倡绿色二人转,将过去东北传统二人转中低俗、媚俗、荤俗的东西多有抛弃,扬善其精华。现如今的东北二人转较比过去大有好转,令人耳目清新,说实在话,这里倒是少不了赵本山的功劳。
其实,赵本山的最大成就不在二人转,成功之处在其诙谐幽默的小品。主要是那些极具辛辣讽刺和百姓喜闻乐见的央视春晚小品,每每成为那些年央视春晚的台柱,是不能否认和不容抹杀的。仅仅拿二人转说事,多有转移视线和就虚避实之嫌,根本撼动不了赵本山的成功所在。在赵本山小品中,虽有二人转的演技成分,但与二人转是不能同日而语、相提并论,故而也无所谓“灰色二人转”之谈。
有人还说,赵本山“肯定无缘”羊年春晚了,这纯属是马后炮式的废话。在人家都已经宣布正式退出央视春晚之后,一些人还是如此“肯定无缘”的发音,岂不成了“无厘头”论证!以此“兴师问罪”更是无稽之谈!
由于无官方媒体有关退出原因的深度报道,所以我仅凭所观察到的来分析,赵本山退出央视舞台的个中原因不外乎两点理由:一是身体状况这一客观;二是苦于没有好的脚本,而难以再塑好的角色,重现往日的风采。
说到身体状况属实客观,一般人如果脑子里有11根钉子恐怕只有静养的分了,可是赵本山的身影还时不时地出现在舞台上,不过此时的他由于身体的拖累,舞台上的表现虽然“瑕不掩瑜”,却也不如先前了,这从2019的央视春晚小品中显而易见。
身体状况是一客观因素,而没有好的脚本难以再造、重塑好的角色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方面。回眸复读历年赵本山央视春晚小品,从1990到2019年(除1994年),22年间辗转央视春晚舞台21年,出演小品21个,可谓个个精品,个个经典。当然,这里既有赵本山本人的表演才能,也有搭档完美衬托的高超演技,更有好的脚本作者及导演的量身捏造舞台人物形象的功不可没。
诚然,不可否认的是,除了央视春晚小品外,赵本山的其他小品确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在地方台上演的小品,尤其这几年的,个别之处不雅和整体效果不佳是其硬伤,“哈哈哈”笑过之后的人们总是觉得缺点什么,而不够完美。我时常在想,好的脚本如果缺少天才演员的演艺,是难于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成为精品的;但是,即便是天才的演员,如果没有好的脚本去演艺,也是不可能成就经典之作的。(伤感爱情故事 )
是的。赵本山除了演小品,这些年也演过或是导演过一些乡村电视剧。从《刘老根》到《乡村爱情》,作为茶余饭后的东西来说,无可吹毛求疵。不过,与其后来“自编自导”的小品一样,《乡七》也存在致命的硬伤,一是植入的广告过多,二是病态的演员过多。口语病,如口吃、结巴、大舌头的演员在一部戏中竟然占居4个席位,就连王大拿饰演得也是愣怔有余。
赵本山的乡村剧,尽在不痛不痒、东拉西扯中,看着不累,觉得轻松。这也正是赵本山投机取巧之处。为生存忙于奔命的、生活在快节奏中的人们,回到家里不免喜欢看一些休闲式的东西,来松弛和缓解自己忙碌了一天的紧张和劳作。情感剧有时让人揪心,历史剧有时让人担心,战争剧有时让人惊心。而投“顺心”之机,取“无心”之巧,自古以来就有的“愚民”方式,时下在地方也占尽机缘。
总之,赵本山离开央视小品舞台,或许就是由于“廉颇老矣”和“江郎才尽”。自从2019、2019两届央视春晚舞台未露面,就应该想到这个结局,尽管春晚人们总在企盼其新作、力作、大作,以“还原”再现昔日那份带给人们的愉快和欢笑,而极不情愿想到、看到结局的尽早出现。但“无可奈何花落去”,赵本山央视春晚小品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退一步说,尽管赵本山其它作品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无须在倒洗脚水时连同“袜子”一起倒掉。回顾赵本山小品,诸如《拜年》《昨天今天明天》《钟点工》《卖拐》《卖车》《心病》等,其成熟期的小品大致可分为三个系列:与宋丹丹的“白云黑土”系列;与范伟、高秀敏的“卖拐”系列;与“赵家班”弟子的“不差钱”系列,尤其是将小品“植入”《小崔说事》《艺术人生》《星光大道》中,更是增添了小品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对赵本山成就的取得,我们不能偏而概之,即不能同时也否认那几年他在央视春晚的地位,及其小品的辉煌。百姓喜欢就有百姓喜欢的道理,百看不厌就有百看不厌的理由,这是任何人也抹杀不了的。至于赵本山离开央视的其他作品也应该给予公允合理的评析,指出问题所在,但不是扣帽子和打棍子。
记得前几年于丹出现在央视《百家讲坛》后,就有人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品头评足;再有,那些年经常在央视露面的著名的文学理论大师余秋雨先生,这些年却不见了身影,是否玉韫珠藏了呢?从中我们可否会发现什么?给予我们哪些方面的更多启示和启迪呢?
人有七情六欲,少有不食人间烟火的,那些经典的央视春晚小品,每每重播回放,总能引发的笑声和带来的欢乐,是难以泯灭的。批评要“鼻垩挥斤”恰到好处,“坐而论道”则“不值一哂”,“舐皮论骨”更会显得所用其极。对人要“采葑采菲”绝长补短,而不是“凌空蹈虚”招致反感。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习近平如是说。文艺如此,文艺评论或批评何尝不是如此呢!
全站搜索